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歷史複習資料八年級下冊知識點整理【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8W

歷史複習資料八年級下冊知識點整理【通用多篇】

課 對外開放 篇一

一、經濟特區的建立

1、建立:(1980)年,中央決定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建立。

2、窗口:(深圳)經濟特區。

3、作用:設立經濟特區,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

1.1984年,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開闢為(沿海經濟開放區),隨後又把經濟特區擴展到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及其他沿海地區的一些市縣。

3.1990年,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

4.1992年,相繼開放了(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以及一大批符合條件的內陸市縣。

5、格局: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加入時間:(2001年)12月。

2、意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闢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

歷史八年級下冊知識點整理 篇二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課標:講述開國大典的史實,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簡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實。

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1949,北平)

①制定了《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②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確定了首都(北平→北京)、國旗(五星紅旗)、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這次會議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重要準備。

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⑴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宣佈就職。會議接受《共同綱領》為政府施政方針,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朱德為人民解放軍總司令。⑵開國大典:毛澤東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開國大典標誌着新中國的誕生。

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中國百年來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國家贏得了獨立,人民當家作了主人,中國從此進入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新中國的成立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09年會考已考)

3、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與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團在北京簽訂《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國大陸全部獲得解放。

課 農村和城市的改革 篇三

課標:知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瞭解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的基本原則。知道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農村和城市改革

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發展商品經濟。

⒉農村的改革:①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展開,安徽鳳陽縣等地農民率先進行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嘗試,實行包產到户。之後,包產到户逐步完善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②意義:它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解放了農業生產力,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為鄉鎮企業的崛起提供了條件。此後農村改革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發展。

⒊鄉鎮企業的崛起: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解放了農村勞動力,各地辦起了大批鄉鎮企業,改變了農村單一的產業結構,推動了城鎮的發展,促進了國家的工業化進程。

⒋城市的改革:①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必須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論斷,為經濟體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②1985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擴大企業自主權,加強企業責任制,將企業推向市場。目標:是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效益。作用:這些改革增強了國有企業的活力,提高了企業的效益。

⒌民營企業的勃興:壯大國民經濟、改善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中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