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端午節的由來與風俗(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58K

端午節的由來與風俗(新版多篇)

端午節由來 篇一

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的由來和習俗 篇二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掛艾草: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

喝雄黃酒:相傳屈原投江之後,百姓為了避免屈原屍體被江裏的魚龍所傷,便紛紛把粽子、鹹蛋投人江中餵魚龍。一個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人江裏,説要藥暈魚龍。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暈龍,龍鬚上還沾有一片衣襟。人們就把這條龍拉上岸,剝了皮,抽了筋,解除心頭之恨。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不敢傷害像屈原一樣心靈純潔的孩子們。據説,這就是後來人們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

端午節粽子的種類及習俗 篇三

北京派

北京的粽子就是典型的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特點就是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大多數都是糯米粽,紅棗、豆沙是比較常見的口味。

西安派

西安的蜂蜜涼粽相傳始於唐代。它的吃法是在涼粽子上淋上蜂蜜,是一種理想的夏令食品,其口感涼甜芳香、沁人肺腑。主要原料是糯米、蜂蜜。

四川派

四川辣棕,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口味獨特。四川辣棕要比一般粽子製作步驟稍多一點: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四角粽。

湖南派

湖南汨羅粽子與其他地方的粽子相比有三個特點:正宗的汨羅粽是尖角粽,有點像牛角;汨羅粽要放適量的鹼;汨羅粽的粽葉是需要艾葉水泡過的。

廣東派

廣東粽子是典型的南方粽子:個頭小,外形別緻,正面方形,後邊有個尖角,有點像錐子,用糯米、綠豆、鹹蛋黃、花生、五花肉等作為內餡,然後上鍋蒸熟即可。

懸艾葉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從醫學上説,艾葉和菖蒲的莖、葉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入藥。所以,在端午節時,家家户户都會在門上插上菖蒲做的“避邪劍”或艾條,也有些人會插在衣服的扣子上。在台州,一到端午,賣艾葉和菖蒲的小販就會走街串巷叫賣,聞聲的人們也會買上一把,做成“避邪劍”掛在家門口,或再造幾把劍給小孩子嬉戲用,樂趣頗多。

喝雄黃酒灑雄黃

看過《白蛇傳》的人,對法海在端午日暗中指使許仙強勸白娘子飲雄黃酒,結果白娘子現了原形這一齣戲都有所印象。在舊時台州,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很是興盛。如今,科學已經證明雄黃酒因含有毒性而不能飲用,台州人民就改為在額頭上用雄黃酒寫“王”字,還有就是在被蚊叮蟲咬時,塗些雄黃酒來消解腫痛。台州的老年人還有這樣一個習慣,到店裏買來雄黃和白酒,調勻後在房前屋後用菖蒲沾着雄黃酒灑個遍,以求平安和福氣。

端午時,台州人還會在小孩子的手腕、腳踝或頸間繫上五色絲線,謂之長命線,用以避邪。因端午是五毒日,而非吉日,在天台等地的農村,至今有是日忌生子的説法。在台州,早時還有佩香囊的習俗,香囊內裝上蒼朮、雄黃等香藥,製成荷包香袋,或用絲線織成小巧的網袋,裝一顆樟腦丸掛在蚊帳上,取其驅蟲避邪之意。還有就是,端午女兒要回孃家,女婿要準備好“五黃”送給丈母孃,這五黃包括:黃魚、黃鱔、鹹鴨蛋、黃瓜和雄黃酒。

端午包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當然是少不了的。現在超市裏賣的粽子品種多,甜的鹹的,葷素搭配,口味豐富,自己吃或者送人,都很應景,粽香情味濃。

當然也有很多人吃的自家包的粽子。買來糯米、蜜棗、紅豇豆、豬肉、鹹蛋黃和包粽子的大竹葉——竹箬等。用水將糯米浸濕竹箬洗淨,拿起一二片竹箬把它捲成漏斗狀,將糯米放入卷好的竹箬裏,再把豬肉或蜜棗放在糯米的中間,然後將竹箬把糯米包住摺疊成四角三稜形,最後用撕成細條的棕櫚樹葉當做線將米粽捆紮。

粽子包好後,就把粽子放進鍋裏蒸煮,整個廚房就瀰漫起淡淡的竹箬香味伴着粽子的清香,那四溢的香味讓人直流口水。

家家食麥餅

温嶺人過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食麥餅筒。將摘來的新鮮地莓,麥粉,糯米粉合上温水按比例揉成一團,取小塊用擀麪杖壓成薄餅狀,再放到生温火的盤子上烙熟。

做好麥餅以後,取已燒好的餡(有葷的,有素的,豬肉、炒麪、洋葱、綠豆芽、炒蛋、茭白、蘿蔔、墨魚、彈塗魚等)放在中間捲起來,就成“麥餅筒”了。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麥餅,感受着和樂融融的氣氛。

懸掛菖蒲劍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節時,温嶺很多家裏都會在門上插上菖蒲做的“避邪劍”或艾條,也有些人會插在衣服的扣子上,用以驅瘴、辟邪。或再造幾把劍給小孩子嬉戲用,樂趣頗多。

佩戴香袋

小孩子佩帶香囊也是端午的一種傳統習俗,説是求吉祈福、避邪驅瘟,實是防止蚊子和蟲子叮咬。香囊是將樟腦或硃砂、雄黃、香藥等放在內,外包彩色絲綢,再以五色絲線繡製成各種不同形狀的香包,那香囊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吃五黃

在端午節的中午,最適宜吃五黃餐,這五黃包括:黃魚、黃鱔、鹹鴨蛋、黃瓜和雄黃酒,稱為“吃五黃”。因為中醫理論認為,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可利用端午節節氣的力量,抑制黴運、提升自己的精力。

採草藥

説是端午採的草藥最涼,採上大把的夏枯草、艾草及消清根等草藥。具有消暑行氣、清火明 目、温血、祛濕、除濁、淨化空氣等功效。

如今端午這一節日的一些古***俗已經隨着社會變遷而消逝了,如採草藥、佩香囊等已成過去,掛菖蒲劍、喝雄黃酒也不多見。但吃粽子、麥餅筒等習俗仍然流行 。

端午節的傳説故事 篇四

紀念屈原説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羋”,並不姓“屈”。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繫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樑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説《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從唐人歐陽詢轉抄《風俗通》(東漢末年應劭著)的佚文可見,也許東漢靈帝時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這也是屈原身後400多年的事了。雖許多端午習俗與屈原無關,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紀念伍子胥説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是五月五日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説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紀念介子推説

介子推是寒食節與清明節由來傳説的主角,可也有認為端午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據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説,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惡日禁忌説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月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漢代北方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説法。東漢王充《論衡》對“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解釋:“夫正月歲始,五月盛陽,子以(此月)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一般認為這一習俗從戰國就開始流行。此俗在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

吃五黃 篇五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吃豆腐。

.孝女曹娥 篇六

此説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端午節的來歷集萃 篇七

1.紀念屈原

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龍的節日 篇八

這種説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裏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文身習俗的'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