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單介紹(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7K

2022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單介紹(精品多篇)

端午節歷史演變 篇一

先秦時期

先秦時,南北風俗各異,但是五月五日作為一個“節日”已各有所側重。

戰國時代,人們已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大戴禮》雲:“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

秦代

到秦代之後,由於國家統一,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端午節就在南北風俗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但是,就現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的端午風俗還主要是避惡。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爭頻繁,人們飽嘗戰亂之苦,所以最重視的端午習俗莫過於“闢兵繒”了。用五色絲染練製成日月、星辰、鳥獸之形狀,上刺文繡、金縷,即叫闢兵繒,也沿襲漢代名稱為長命縷或續命縷。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端午節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但是,從性質上講,原來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風俗活動,到此大多演變為節日娛樂活動。“惡日”已不惡,逢凶化吉,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羣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

唐代民間端午風俗活動形式也類似前代。像《酉陽雜俎》就記載:“北方婦人,五日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是日又進長命縷,宛轉繩結,皆為人像帶之。”長命縷,只是製作上有所不同,用絲縷結成人形,更有裝飾性。五時圖則是五毒蛇、蝠、蜍、蜥蜴之類,是五毒圖之前身,此俗一直影響到明清時期。午時花則是石榴花,五月正是榴花吐豔之時。唐代角黍粽子也花樣翻新。《文昌雜錄》記載:“唐時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羣臣》詩中就有“穴枕通靈氣,長絲繽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百索粽”還是唐代皇帝賞賜臣下的食品。

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面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競渡之風尤為鼎盛。

宋代

宋代以後,端午節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漢魏時以朱索、桃印施於門户,止惡氣驅瘟避邪,而宋代卻講究貼天師符。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還有合泥作張天師,以艾為頭,以蒜為拳,置於門户上。

宋代,漢族端午節俗也被遼、金兩國吸收。如《遼史·禮志》就記載遼國重午朝儀,皇帝要系長壽彩縷才升坐。對南北臣僚也要各賜壽縷。而金國除吸收一些漢族風俗外,在端午節還有拜天之禮、射柳之俗及擊鞠娛樂活動。《金史·世宗本紀》就記載:大定三年(公元1264年)重午,金世宗“幸廣樂園射柳,勝者賜物有差,復御常武殿,賜宴擊鞠,自是歲以為常。”《金史·禮志》對此俗有詳細敍述。金俗重午、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日行拜天之禮,築台拜天。重五拜天之後,插柳球場,射者要以尊卑為序。射柳完畢要打馬球。

明清時期

到了明代,端午節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風俗。明永樂年間禁宮中就有剪柳之戲,剪柳即射柳,北方人還有將鵓鴣鳥藏在葫蘆,懸於柳枝,彎弓射之。如果射中葫蘆中,鵓鴣就飛出來,以此來定勝負。這種民間比賽也是常在端五日舉行,考其淵源,正是遼金遺俗。

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帝京景物略》雲:“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不僅節日名稱有異宋代,而且民間風俗也有變化。來自民間的許多夏令保健活動,也摻雜在這個節日習俗中。例如在五月五日正午前,人們要羣入天壇去避毒,過了正午才出來。在端午節還講究捉蝦蟆取蟾蜍,其方法是用針刺破蟾眉,將蟾蜍汁擠出。蟾蜍是一種珍貴的中藥,可拔毒、消熱、消腫,治療疔毒惡疽有奇效。以菖蒲漬酒飲用避惡氣,用艾葉插門固為前代之遺俗。明代新出現的風俗是用雄黃塗耳鼻,認為這樣可以避蟲毒。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規模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龍舟競渡,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於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賭賽,十八日送標”。還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標者”。競渡規模歷時經月。對此事“或官府先禁後馳,民情先鼓後罷也。”

宋代就出現的端午貼天師符風俗,到明清時更為流行。不但有天師符,還有“五雷符”、“紙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清代端午極力打扮小女兒,已出嫁之女也可回家歸寧,稱之“女兒節”。

近現代

XX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XX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正式將端午節列為國家法定假日,規定農曆端午當日放假1天。

XX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國“端午節”名列其中。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來歷的故事簡介 篇二

☆端午節

五月五日為端午節,又稱端節、端五、端陽、重午、蒲節、天中節。端午節的起源,説法不一,最普遍的説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的偉大詩人屈原。山東農村多不知屈原是何許人,他們卻説過端午是為了紀念禿尾巴老李。曲阜孔廟稱端午節為家節,節日不拜廟,只祭祠堂和慕恩堂,由衍聖公夫人主持祭拜。各府本家親朋皆互送粽子為節禮。

端午節之日,山東所有地區普遍在門口插艾。鄄城民謠説:“端午不插艾,死了變個老鼈蓋。”除了插艾外,泰安和膠東部分地區還加插桃枝,德州還加掛紙葫蘆。據説,桃枝和葫蘆可以避邪。諸城一帶,除了插艾以外,還用一束艾抽打屋內旯旮,邊打邊説:“今日端午節,蠍子你聽着,只許牆上爬,不許把人蟄。”長島縣大欽、小欽、南隍城、北隍城諸島漁村是保留端午節古俗最多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農曆五月七年級日人們即在大門上插艾、插桃枝,並在大門坎上貼一雙剪紙黃牛,有的在牛身上貼“天下太平”四字,有的在牛身上寫字:“我是天上老黃牛,到人間不吃草,專吃五鬼和憂愁。”至五月五日,家家再次在大門上插艾、插桃枝、掛紙製或布制的桃或孫悟空,下綴蒜、黑豆和五色布條,於大門門板上貼剪紙桃、虎、雞、葫蘆,門框上貼寶劍。同時在所有門窗上插艾與桃枝,貼葫蘆、雞、虎、蟾、桃、五毒(剪刀剪蠍子)等剪紙。插掛的艾棵,必於節前一日黃昏後黑暗中至山野拔取,俗名“摸艾子”。五月五日日出之前往山野“抹露水”,取艾與“五樣樹頭”,蓄以為藥。捉疥蛤蟆一隻,將墨一錠塞其腹中,幹後用以研墨塗瘡癤,俗傳有療效。小孩帶“五毒兜”,手腳拴“祿壽線”(五色線),兩肩系山桃或荷包(有桃、雞、人等)垂於背後。

端午節這天,全省幾乎都吃粽子和雞蛋,有些地方還喜歡喝雄黃酒,兒童不喝酒,便在耳朵和鼻孔裏抹上一點。招遠、諸城一帶的婦女也喜歡用雄黃塗抹耳鼻,意在驅邪防病。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植樹民俗文化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踏青民俗文化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蹴鞠民俗文化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盪鞦韆民俗文化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 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民俗文化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

據説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另有一説是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端午節來歷 篇三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打撈他的真身。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來歷 篇四

1、紀念屈原説。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天正是農曆五月初五,因此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習俗,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紀念伍子胥説。

此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忠良之臣,原為楚國人,後投奔吳國,因被人陷害,被吳王賜死。臨死前,伍子胥説:“我死後,將我雙眼挖出掛在吳國都城上,以看越國滅吳。”吳王聞聽大怒,讓人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馬革裏,在五月初五這天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3、紀念孝女曹娥説。

傳説東漢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孝女曹娥,其父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曹娥年僅14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七天七夜仍不見屍體,於是她在五月初五跳江尋找父親,後來抱出父屍。人們被她的精神所感動,為了紀念她的孝義建了一座廟,稱為曹娥廟。

4、吳越民族圖騰祭説。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圖騰的部族——史稱吳越族。

端午節來歷的故事簡介 篇五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壓邪。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端午節現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假期為一天。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來歷的故事簡介 篇六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就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就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就是為了壓邪。儘管端午節年年過,但就是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説。

端午節的來歷之一:紀念屈原説。此説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説,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為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就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的來歷之二,龍的節日説。這種説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就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裏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就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就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端午節的來歷之三:惡日説。據《史記》記載,孟嘗君田文生於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遺棄田文,理由就是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東漢《風俗通義》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説法。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桔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就是普遍現象。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端午節的來歷之四:夏至説。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説》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

(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三)歲時風物名著《歲華紀而》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就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也即端午節正就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看來,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端午節的來歷之諸説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説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羣,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端午節的風俗:

粽子就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

在端午節時受歡迎的食物就就是粽子,粽子就是以米包着肉、花生、端午節風俗習慣及其他材料,再以竹葉包裹。而粽子的傳統則來由於汩風俗邊的魚夫,將關於清明節的文章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龍,希望他們教師節短信將屈原吃掉。

粽子就是端午節的節日端午節的風俗習慣,風俗習慣各地的華人,無論就是本地、中國、風俗習慣、香港,還就是海外的唐人街,都會按傳統,在農曆五月初五前準備各式粽子應節。

但你知道嗎,粽子的由來已久,漢代臘八節的《説文解字》一書中,已有“粽子”的記載,就是習慣用蘆葉裹米的食品。

不過,在古代,粽子可就是稱為角黍。

明清以後,風俗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端午節,而稱粽子了。

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着很大的習慣,連“裹”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春節的文化內涵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端午節、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而粽子的口味,也依地方的不同,而有差異,唐代時,長安街有許多粽子鋪,有多種果仁餡。

西晉端午節風俗習慣《風土記》説,端午節用菰葉裹黍米慄棗,叫做筒粽,也叫角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説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就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就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臘八節就是佛教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

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元宵節的來歷、龍船花,製成人形重陽節短信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

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就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就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飲雄黃酒

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遊百病

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對中國人而言,除了屈原的故事還有許多其他重要的意義。許多中國人相信五月就是一年中容易引發疾病的危險時節,因此必須有許多防備家人生病的措施。許多家庭會將一種特別的植物—艾草掛在門口,作為保護之用,而人們也會掛帶香包,它就是以含有多種香味的藥用植物所做成,也可以保護人們遠離疾病。

端午節來歷的故事簡介 篇七

葫蘆為藤本植物。藤蔓綿延,結實累累,籽粒繁多,中國人視作象徵子孫繁盛的吉祥植物。枝“蔓”與萬諧音,寓意萬代綿長。民俗傳統認為葫蘆吉祥而避邪氣。端午節習俗,民間門上插桃枝掛葫蘆。現代氣功測試證明,葫蘆有隔絕氣場功能。民語有“不知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意即難以穿透葫蘆測視內中物品。從風水場氣分析,乃葫蘆的曲線外形狀含“s”形的太極陰陽分界線的神奇功能。因此常在風水化煞中應用。

菖蒲

菖蒲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為野生,但也適於宅旁綠地中養植。《本草綱目》説菖蒲“乃蒲之昌盛者”。《呂氏春秋?任地》説“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民俗認為菖蒲其花主貴,其味使人延年益壽。中國古代認為菖蒲是天星的再生。《春秋運鬥樞》雲:“玉衡星散為菖蒲”

。傳説人見菖蒲花當貴。據《梁書》載:太祖皇后張氏“嘗於室內忽見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所有,後驚異之,謂侍者曰:‘汝見否?’,皆雲未見。後曰‘嘗聞見菖蒲花當貴’,因取食之,生高祖。”

有此神話傳説和記載,菖蒲在民俗中廣為喜用,視為避邪氣的吉祥草木。菖蒲有醫藥價值。《本草經》雲:“菖蒲主治風寒濕痺,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久服輕身,不忘不迷,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

《道藏經?菖蒲經》雲:“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靈藥也”。“其藥以五德配五行,葉青,花赤,節白,心黃、根黑。能治一切諸風,手足頑痺……堅骨髓,長精神,潤五藏,裨六腑,開胃口和血脈,益口齒,明耳目,澤皮膚,去寒熱……”。

中山端午節習俗 篇八

中山端午節習俗一:龍舟競渡

石岐的龍舟,以緊鄰河涌的張溪、南下、基邊、員峯、西廠、上基、大墩、岐頭、厚興最為盛行。每年的四月下旬,各鄉選好吉日,在宗祠、廟宇拜祭龍舟頭、龍舟尾後,由村內最年長的老人率眾將上年埋藏在龍舟塢裏起出龍舟,洗淨修補上油。然後由村中德高望重者用碌柚葉等為龍舟淨身,在龍舟插上龍頭龍尾,並在龍頭龍尾上簪花戴紅進行龍舟下水儀式。村中年輕力壯的近80名男子就會將龍舟扒到河涌上演練,謂之“出龍”。到了五月初五,石岐各鄉的龍舟就會在岐江河上進行賽龍奪錦,勝出者獎勵大埕燒酒和大隻燒豬。當晚,在鄉中大擺“龍舟飯”。參加龍舟競渡和為龍舟賽出力的人士都可以吃龍舟飯,吃完龍舟飯後,一番拜祭儀式後,將龍舟重新埋到河涌的龍舟塢裏,謂之“收龍”。

中山端午節習俗二:特色粽子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蘆兜粽的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因為中山人比較喜歡改良、研究,特別擅長製作適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時,村民覺得郊野多蘆兜,認為這種百合科野生植物別無用途,不妨用以試作裹粽。果然,蘆兜葉味融入於粽,別有風味。故此,日久成為家鄉特色的蘆兜粽。歷數百年而至今天,賓館酒樓的茶市,每到農曆四五月,仍有保留着切件蘆兜棕供應給茶客,甚至在酒樓門前裝飾宣傳,色紙飄飄,大量銷售蘆兜粽。

蘆兜粽,配料也分甜鹹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典型做法:糯米洗淨,用微量精鹽、生油、拌勻,夾以燒腩肉、鹹蛋黃,用圓水草綁紮;粽呈圓筒狀,兩頭交錯一字平口,一般直徑12釐米,長30釐米。先燒滾水,放入粽,文火煮4小時,中間添些開水,收火浸於湯內4小時,食之味香膩韌滑。

據説,其所用的燒腩肉,還加上微量五香粉,粽的香味更濃郁。有些家庭主婦,在煲蘆兜粽的水中,放些菖蒲以增加“香”味。茶樓、餅店、小商販紛紛做蘆兜粽出售,供應給消費者及送禮者。

蘆兜粽,一向外銷港澳,但港澳稱它為中山蘆兜粽。港澳人認為中山人利用蘆兜,即是屬於物盡其用,又能創造了別有風味的食品。

端午節都有哪些名稱 篇九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1、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2、解粽節:古人端午吃粽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3、端陽節: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4、重午節: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5、天中節: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陽重人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

6、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7、端禮節:在湘南地區沿古俗,於在在夏日來臨之時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的一個洗禮。人們認為經過洗禮,可以驅走瘧疾,能夠安全的渡過這個夏日多蚊的季節。

8、菖蒲節: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賽龍舟,掛香囊,掛艾葉、菖蒲等,在端午節這天要記得吃粽子、去看龍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