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術課堂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9W

美術課堂教學反思多篇

美術課堂教學反思篇1

?中國龍》一課是融欣賞評述、設計應用、造型表現於一體的一節美術課,它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激勵學生創造、表現的良好契機。

龍是中國勞動人民想象、創造出的獨特藝術形象。它曾經是原始人崇拜的圖騰,象徵着幸福、吉祥、威武。現在,它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徵。有關龍的文化、知識有很多,不能一股腦的倒給學生,我選擇了用彩色卡紙製作龍(利用紙卷製作龍頭、龍身)這個活動形式,以點帶面,激發學生對中國龍文化藝術的興趣。

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們能根據製作的需要去主動的觀察龍的特徵,對用彩色卡紙製作的立體的龍的形象充滿了好奇。並且在老師簡單有效、各種不同的做法的引導下、鼓勵下,學生們很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在製作的過程中學生們遇到了許多的問題,我比較好的抓住了這些問題,通過與同學們解決這些問題,教學的重難點得以更好的突破。

在此基礎上我再輔以龍的古今不同造型的形象圖片、龍的不同的藝術品圖片等為載體,學生們在比較直觀的過程和方法中,更進一步的認識了龍形象構成、理解了龍的造型特點和寓意、欣賞了龍的各種生活物品以及藝術品,瞭解了一些有關的龍的節日,體會中華人民的創造智慧與表達的美好願望,走進中國的龍文化,感悟中國龍的昂揚精神,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十分濃厚。

美術課堂教學反思篇2

從這一段課堂教學中的“意外”,我感受到了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思維極為活躍,課堂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天地

一、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習者是主體,是知識文化的創造者,是課程的開發者。

”在這段教學中,學生不但敏鋭地發現並提出了問題,並且憑藉自我的力量,在獨立思考,相互交流中的思維碰撞中順利地解決了問題。自始至終,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有了“疑”就有“問”,敢問是好學的標誌,善問是會學的體現。要想讓學生自發地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就要努力營造自由、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熱情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有了問題,異常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在進取情感的驅動下自主地、能動地閲讀,使他們的思維活起來,想象飛起來,實現語文再創造。

二、

教師是促進學習的引導者。

教師不再是知識傳授者,課堂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台。教師的職責是挖掘學生思維的潛能,使他們的靈光得以閃現。教師要及時捕捉稍縱即逝的火花,精心充當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學生髮現並提出問題,教師不要直接把結論教給學生,而是充分運用對話策略

,不斷地啟發點撥,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促進學生讀書、思考、提驗、交流。學生在與文本、教師、同學的對話、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識和經驗,交流各自的情感、體驗,提升自我的認識與審美。這樣的課堂就充滿了活力,真正成了師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了師生共同創造的舞台。

美術課堂教學反思篇3

新一輪課程改革,使國小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這當然是件大好事。同時,也應當看到,由於大家對新課程尚處於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國小語文教學,眾説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叢的感覺。許多觀點雖然很獨到,很新穎,但操作起來,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過聽一些課,隱隱覺得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開始走向新的極端:一味的課堂對話,一味的強調讀和感悟。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的正確方式呢?像這樣教學,能否達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我認為,像這樣去教語文,如果用辨證法來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竊以為,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地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需要與時俱進,但絕不可拋棄!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律。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以下基本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1、習慣好。即具有各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習慣養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這樣一説,好象同”以人為本“的理念相悖。其實則不然。筆者認為,真正的”以人為本“,並不完全是課堂上的熱熱鬧鬧,一味的順從和遷就學生,必要時,還需要有教師意志的左右。因為,我們要為孩子的未來着想。那,才是”以人為本“最本質的含義。

美術課堂教學反思篇4

本課是版畫系列中的一課,使學生掌握簡單的刻印方法。運用刻印的方法設計製作賀卡、藏書票或書籤。其中刻印的方法和圖案的細節處理是難點。

在學這節課前,我本想給孩子們介紹更多的版畫知識和篆刻藝術,讓他們先了解,可後來覺得我介紹給他們,不如讓他們課後自己去找這部分知識,自己去學習。有好多孩子對刻印很感興趣,上課之前就刻了一些小圖案。孩子們感興趣,他就會自己積極主動的學習。課堂上學生們自己當小老師介紹刻印的步驟,陰刻、陽刻的方法。

在課本上,出示的胡蘿蔔和石膏板上雕刻製版。胡蘿蔔和土豆是家庭中常見的材料,石膏板不容易找到,我們就用胡蘿蔔、土豆、黃瓜、橡皮代替。

我認為刻圖案很簡單,並沒有聯繫學生的年齡特徵。學生們大多采用陰刻,刻的圖案也很簡單,比如小五角星,小花朵,心形,小貓爪,小兔小熊小貓等簡單的動物圖案。有刻字的同學,由於要刻反字,有點困難,基本都印反了。為此,我又講解了陽刻的方法,和刻字的要領,有的學生嘗試陽刻,還有稍複雜的圖案,效果不錯。

在製作書籤或壁紙時,好多學生印的位置不合適,排列的不整齊。也有幾個學生做的小書籤很有創意,畫印結合,搭配合理。有的學生一直在不停地刻刻印印,沒有製作書籤。讓他們刻吧,有興趣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比什麼都重要。總的説來學生的熱情很高,積極動腦,大膽構思,相互之間充分交流,對制印的方法掌握較好,刻版過程中沒有受傷,對作品的互評活動非常踴躍,各抒己見,學生作品也構思新穎,別具一格,教學效果很好。

美術課堂教學反思篇5

?孔明借箭》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説《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課文寫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 此陷害他。諸葛亮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教學時我深刻領會教材,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新理念。 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往往落實的不盡如人意,現總結得失如下:

一、充分把握文章留白處,感知人物形象

1、我以複習舊知為突破口,讓學生弄明白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小説的三要素不外乎:情節、人物、場景。我把重點放在了人物上。先從結尾周瑜的感歎入手,抓住神 機妙算一詞,在學生並不完全理解詞義的情況下,不急於查字典,而是直接讓學生在全文中去找諸葛亮神機妙算體現在課文的哪些地方,為什麼你覺得他這麼做很 好。學生踴躍發言,基本能夠把這些句子找到,還説出了自己的理由,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這樣並沒有完,本文人物既然是重點,那麼,怎樣才能夠在不偏離中心軸 的前提下挖出人物形象諸葛亮呢,我把諸葛亮知人心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通過讀,通過交流知道諸葛亮怎樣識人心的,我把課文的2、3、7、8自然段作為重 點,以讀代講,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

2本課我教學的重點之一放到了人物對話,體會人物內心,感知人物形象:

由於這篇課 文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以對話形式組段。在教學中我提出:分角色朗讀課文,或表演有關情節,給周瑜和諸葛亮兩人加上他們説話時的動作、語氣、神情。並想 想為什麼這樣加?他們在説話時想些什麼?我希望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研讀與合作探究交流,體會周瑜的妒才陰險與諸葛亮的機智、胸有成竹。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的時候,議論紛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此時,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

3、發散思維,勇於探索

教學中選擇有思維含量的發散點是有效進行發散思維訓練的關鍵。

1、情境採訪,深化認識:

如,教師作為《三國週刊》的記者採訪孔明:孔明先生,您在借箭中的表現我佩服不已,請問您在向周瑜立下軍令狀時,怎會有如此把握?學生會自然地對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加以總結,並加入自己個性化的理解。

2、作業設計,拓展延伸:

在 課的結束部分,我在引導學生總結了本課無論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周瑜的妒才陰險,還是魯肅的仁厚守信,曹操的謹慎多疑,我們都是從文章對人物的語言描寫中 體會到這一寫作方法後,總結出:這也是《三國演義》刻畫人物一個很重要的方法。講完時,我佈置學生課餘時間再讀《三國演義》,把課堂延伸到了課外,讓學生 在文學名著中去學習和積累,拓展語文學習的廣闊天地。

二、整體來説這節課還算順利,我卻從這節課中看到了許多不足。例如:雖然説在我的引 導下,學生認識了周瑜的陰險狡詐、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但這並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我感到學生只是再讓我牽着走,缺少自己的看法,對文本只是盲目的服從,沒有 質疑能力。課堂看起來比較活躍,可是缺少思想的孩子會讓課堂顯得沒有靈魂,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善思考,會思考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