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術課教學反思(實用49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7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49篇《美術課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美術課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美術課教學反思(實用49篇)

篇一:美術課教學反思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脱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內涵, 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列寧説:“缺乏情感的認識便失去了認識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濃厚的情感滲透時,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積極的注意、記憶和思維。”

所以光有一個好的課堂環境還不夠。美術作品、藝術家和學生之間存在距離,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橋樑――即心靈的溝通。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

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穫;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麼上;自己做哪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着“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信息,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篇二:美術課教學反思

早在1984年,我就開始了在中國小美術學科開展繪畫日記的圖文綜合藝術實驗探索,在實踐過程中,我採取瞭如下幾種課程形式。

兒童繪畫日記課程。繪畫日記又分為美術日記、日記畫、日記組畫,是將繪畫與日記相結合的一種嘗試,以促進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繪畫默寫造型能力。

美術日記用圖畫配合文字,記錄一天生活中經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表達兒童對事物理解和自身感受。日記畫是用圖畫配合文字,反映生活中所經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它融寫生、記憶、想象、創作為一體,可以主觀地、藝術化地反映現實生活。日記畫是用日記格式進行繪畫,可以融入兒童想像因素,滲透兒童創造意識。日記組畫是用組合或連環圖畫配合文字、記錄兩天或三天經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它可以促進學生對事物表現的計劃性、條理性和連續性,鍛鍊學生的繪畫和畫面構圖能力,使學生從生活中有主題地選擇和組合畫面。

漫畫日記課程。將諷刺、幽默、誇張的漫畫表現方法與日記相結合,加入詼諧、風趣的情感因素,體現出比喻、象徵的作品寓意。這種形式的綜合訓練,適合國小中高年級的學生。

速寫日記課程。用迅速、簡練而概括的線條畫出對象的動態和神情,並用日記文字記錄小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和對事物的感覺,從而培養細緻的觀察力以及快捷描繪事物的能力。速寫日記的訓練主要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和具有一定繪畫基礎的學生。

美術作文課程。從文章中選擇最佳意境與情景,配以相適宜的插圖,這種圖文並茂的作文,我稱之謂美術作文,其實質是繪畫教學中的一種形式與方法。

國小低年級圖畫通信課程。這種圖畫通信既有畫畫又有寫字,使低年級學生在邊畫邊寫的快樂中尋求自己的空間,遇到不會寫的文字用圖畫形象來代替。

低年級看圖寫話、讀文配畫課程。看圖寫話就是通過一幅畫面,(包括電視畫面)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讀文配畫就是藉助一段精美的文章,畫出文中所敍述的人和事及文中所表達的情與境。

國小生班級繪畫日記與班級美術作文課程。如何在繪畫日記和美術作文的美術綜合藝術活動中,培養和滲透團隊合作精神?我設計了國小生班級繪畫日記和國小生班級美術作文,即每班發一個速寫本,每週有兩位同學參加,一個擅長繪畫,一個擅長寫作;兩人通過討論交流,確定題材、內容、畫面結構以及表達形式,經過實驗與訓練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國小生插圖、故事畫、連環畫課程。為自己喜愛的小説、散文以及自己滿意的作文畫上插圖,這種形式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的綜合藝術練習。故事畫,就是根據別人講述或敍述的故事,或者自己創作編寫的故事,用圖畫的形式來表達。連環畫就是用多幅畫面連續地表達一個故事的發展過程的.繪畫形式,它是通過圖文互相配合的形式來表達主題思想。這些表達形式都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的綜合藝術訓練。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國小圖文綜合藝術教育的內容與形式的發展趨勢,必將要與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網絡緊密結合才能更好發展。

篇三:美術課教學反思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小美術教學改革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了可喜的新變化;一是把過去從未正視過的“兒童畫”納入美術課堂教學,步入了用最具有創造性的,把對人類認知發展具有重要啟蒙教育功能的“兒童畫”正式作為美術啟蒙教學的途徑。二是開始注意美術與其他各門學科的教學配合,特別是進行了把音樂和美術合二為一的“藝術”課的教學改革實驗。三是尤其可喜的是,出現了以專家參與編寫中、國小的“美術”和“藝術”教材,指導教學改革實驗的新局面。專家介入國小美術教學改革,他們就有了直接參與中、國小美術教學改革的理論建設和指導教學改革實驗的契機,站得高就能望得遠,這給中、國小美術教學改革帶來了希望。但是,因為中、國小美術教學不但是美術專業教學培養美術專業人才的基礎課程,它還是培養各行各業,各門學科,各類人才啟蒙教育的必修科目,所以中、國小美術教學改革不僅需要美術專業院校的專家學者們的參與,當然還需要社會各學界專家學者們的關注。歷史上就有著名學者和美術家達.芬奇和哲學家盧梭等人,關注過美術教學改革的先例。作為倡導美術教學改革的領導部門,為了確保美術教學改革的權威性,應該廣泛組織這樣的學術研討。

最近我有機會在國小看到了兩種版本的美術教學實驗教材及其實驗課,還在網上見到有關改革實驗的議論,特別是從山東兒童中心李力加同志的“實驗調研”和“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實驗報導文章中,看到了實驗教學一線的教師們提出的疑難問題,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些問題我也曾經經歷和思考過,聯想到自己在二十年前指導“發展式”美術教學改革實驗的經歷,我認為美術教學改革方案在沒有得到美術老師的認同和理解時,他們提出上述問題是很正常的。可是,作為已經承擔實驗改革的一線老師如果還存有這些不解的疑慮,實驗教學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受過傳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的美術教學訓練的美術教師,接受新的發展“兒童畫”的美術教學改革的理念,擺脱傳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學的常規,需要經過一個從理論——實踐的認識過程。所以我認為,改革國小美術教學,必須首先改革美術教學的指導思想,建樹改革美術教育教學的科學的、藝術的、系統的理論。改革美術教學的實驗,需要實驗教師理解與掌握改革美術教學的基本要求。美術教學改革要在啟蒙教學中,通過發展“兒童”,達到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表現才能的教育目標,就必須首先用美術教學改革的理論,把受傳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育束縛的美術教師“解放”出來。

改革美術教學的理論建設,首先必須要有由啟蒙——基礎——專業美術教學整體的改革理論的構想設計,進行改革美術教學選擇最佳教學途徑的理論指導。在實驗教師掌握了改革美術教學的指導思想之後,才可能調動與發揮出一般人並不具備,只有啟蒙美術教師才可能具有的藝術教育教學的職業素養,進行創造性的美術教學的改革。

其次,把“兒童畫”納入美術教學之後,要對“兒童畫”自由表現的各個階段的發展規律,特別是對終止“兒童畫”自由表現的所謂“危險”階段的普遍規律,對兒童藝術表現與心理髮展的過程和對教學途徑與教學方法的選擇等,提出科學的'教學方略和改革設想。要在“兒童畫”長期被封殺的美術教學中開闢發展“兒童畫”的教學途徑,改革成人化的教學模式,“理論”建設尤其重要。當前在國小進行的美術教學改革實驗中的“美術”和“藝術”等不同實驗版本的“兒童畫”教學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兩種傾向——一是“回生”,走模仿性常規教學的老路;二是“自由化”,受“無輔導”或“隨意性”教學的誤導,根本沒有進行科學的教學引導。這兩種傾向的出現,都是美術教學理論建設匱乏的必然結果。

再者,在兒童畫的基礎上向寫生畫和記憶、想象創作畫等基礎教學的引導、過渡和教學發展的途徑,還有美術與音樂等其他學科配合的“度”和“量”等等,也都是必須認真進行科學的理論研討的新課題。

國小美術教學改革是一項艱鉅的工程。教學改革實驗只能要求成功不能允許失敗。任何改革設想和實驗方案都應該先進行廣泛的科學研討,再進行比較驗證和可行性的教學試驗。進行改革實驗需要選擇有改革要求的實驗教師,啟發他們靈活運用改革美術教學的理論要求,進行創造性的改革教學的實踐探索。指導改革實驗必須進行跟蹤指導,指導的方式要以創造性的、啟發式的“引導”和“建議”為主,

篇四:美術課教學反思

又是一年公開課,想擺脱已往總是講 “造型.表現”領域的課。於是把課定成了三年級的“設計.應用”課——《機器人》。

講課之前有很多的擔心,最擔心的是學生對機器人的瞭解不夠多,其次擔心的是學生能不能在預留的十五分鐘時間內完成機器人的設計草圖等。把教輔上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反覆琢磨後,覺得教材預設的目標太過高大上,要讓學生能將自己的生活與機器人又所連接,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目標,或者説有側重點的達到一個目標,或者是創意,或者是造型,我選擇了創意。考慮到學生現在看久了大屏幕,所以就換了個思路,自己用卡紙做了一個機器人手偶,讓機器人手偶以“使者”的身份,帶領師生一起走進機器人世界。接下來用搶答環節的三個問題完成機器人概念的教學。禮包獎勵環節讓學生大致明白機器人操作系統的分類。以參觀機器人家族為主線欣賞不同功能的機器人,欣賞過程中帶領學生分析機器人的外形、功能。以機器人外出工作為由參觀機器人畫展,也就是欣賞學生創作的機器人。總結出機器人的外形要服務於它的功能。最後我做了簡單的示範,根據自己生活中的需求為自己設計的機器人添加不同的功能。整個講課過程用二十分鐘,預留十五分鐘給學生創作,五分鐘進行展評和拓展。在課堂上,一切按照預先設計好的思路進行。學生的參與度比預想的情況要好些,半數學生在預留的十五分鐘內完成了機器人草圖的設計。課後,我將學生的作品進行了分析,也邀請組內的教師及時進行了評課。從中發現了自己在這節課上的設計上存在的一些問題。

首先,自己在課前的準備還是不夠細緻,導致自己在各環節的過渡時語言不夠準確和精煉,隨意性較大,講課用時較長,學生創作時間緊張。因為時間關係,提前備好的拓展部分沒能進行。

其次,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太過於侷限,侷限於解決學生自己生活中的問題,沒有將機器人的社會屬性滲透在學生的學習中,所以學生的創作也就主要是圍繞着為家庭服務來進行,這是整節課很大的缺失。有部分學生臨摹和參照了我的範畫,説明在課堂上還是沒有挖掘出他的創新想法。

第三,評價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評價能力,應該定一個評價的標準,比如這個創作的機器人外形有沒有為它的功能進行服務。而且沒能進行生生互評,教師的總結評價也沒能緊扣作業要求。學生評析美術作品能力的缺乏也為我以後的美術課提出可一個新的目標,雖然有的學生不能用畫筆表現出美麗而富有創意的畫面,但是如果他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出精彩的內容,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收穫呢?

篇五:美術課教學反思

一、引言與背景

我們都知道教師在備課時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材就要制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備學生則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現有知識儲備及興趣點、理解能力等等很多方面;備教法則需要結合前兩點制定適合學生的有效的教學方法。

我個人認為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備學生是最難的。不瞭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狀態及接受能力,以一個成人化的眼光來完成一堂課,其教學效果和“填鴨式”差別不大。有時花再多的時間去備教案不如利用一個課間的時間來了解學生。這個觀點是在前幾天學校教學評比中經歷慘痛失敗得來的。

二、教學設計

那是一次學校的教學評比活動,我們美術教研組推選我上課。由於我自己是上五六年級的美術課,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的限制讓我感到很難上得生動活潑。於是我就借了一個二年級的班級來上《神奇的色彩》。事先這個班的學生我並沒有接觸過,只是講了課前準備工作。

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一、讓學生了解三原色、三間色的知識,並能用其中的兩種原色調出三間色。二、讓學生對色彩感興趣,樂於運用豐富的色彩和不同的材質作畫。三、善於尋找生活中的美麗色彩,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創美的願望。

在教學設計中,我先是準備了一個小魔術,希望學生能從魔術中發現三原色相融、變化的效果,產生對色彩的好奇,激發興趣、引出課題。然後再和學生一起做實驗來了解三間色是怎樣調出來的,繼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用牙刷、海綿、小梳子、水粉筆等等材料來做調色練習,掌握調色知識。然後添添畫畫,一起合作將剛才“試筆”的紙添畫幾筆變成一幅較完整的作品,讓學生從意外中體會創作的快樂。最後説一説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美麗色彩,將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並欣賞美麗的動物、裝飾物的圖片及風景圖片。

在我的設計中自認為可以讓學生最大程度地體驗色彩、感受色彩的美。可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讓我這個不瞭解學生的美術教師着實地意外了幾回。

三、教學過程

意外一:

在第一個環節變魔術時,我事先準備了三個雞蛋,將裏面的蛋黃抽掉換成了三原色。表演時煞有介事,還讓兩個學生一齊參與,將三個蛋打到同一張鉛畫紙上,讓學生們來觀察三原色交融的變化。這個戲法倒是引起了所有學生的極大興趣,此時的我暗自得意。

“看來大家對這個魔術很感興趣,你能説説你的發現嗎?”一個學生馬上問:“老師,我發現雞蛋裏會跑出顏色。” 又一個學生:“老師,雞蛋裏是怎麼跑出顏色的?”這是我意料中的問題。我説:“你是一個善於提問的同學,這是魔術的祕密,一會下課我偷偷的告訴你,好不好?” “雞蛋不會破嗎?老師,你是怎麼讓雞蛋不破的?”接連幾個學生都繞着問題問啊問,始終回不到色彩變化的問題上。顯然我的確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點,可是卻不是那個我想要的“點”。如果一直這樣問下去,是永遠也無法導入正題了。

解決:

情急之下,我只要把下一個實驗的環節提上來。“剛才很多同學都發現了這個魔術的神奇之處,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觀察到顏色到紙上的變化呢?沒看清也沒關係,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不好?”“好——”

我取出調好三原色的透明紙杯,把其中兩種原色加入一隻空杯中,讓學生觀察色彩的變化。當學生清楚地看到顏色在杯中慢慢變化,形成間色時,不約而同地發出嘖嘖地驚奇之聲。“終於感受到色彩的神奇了。”我長吁一口氣。雖然讓之前的導入變得宂長,但總算是引回了課題。

反思:

究其原因,我想是過於想激發學生的興趣,以求教學設計的新與異,沒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注意力的問題。究竟是雞蛋創造的神奇吸引人還是色彩本身的變化吸引人呢?作為成人,一定是前者。對於孩子,其實也是。教學環節的設計如果達到的效應不能緊緊扣住教學內容,那麼此設計是無效的,甚至是損傷學科教學的。所謂的求新求異也是無用的。這個意外給我一個不小的啟示: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在教學設計時如果多考慮:學生可能會想……這個意外就可以避免,可以為學生的創作環節提供更充裕的時間。

課總算可以繼續進行下去了,可是另一個問題又出來了。

意外二:

講完了三原色調和三間色的方法,該小組合作利用多種工具材料練習調出三間色了,我在教學設計中預想的是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幾個問題:1、你們能用海綿將紅和黃變成橙色嗎?2、你們能用水粉筆將紅和藍變成紫色嗎?3、你們能用牙刷將黃和藍變成綠色嗎?

提出問題後,每個小組都經過了小聲討論,然後動手去試驗。可是出我意料的:當我仔細觀察後發現很多孩子拿着海綿不知如何是好,討論的結果竟然是用筆將顏色塗在海綿上變成橙色。那張為每一組準備的四開大的紙只好靜靜地躺在一邊了。

於是,我只好一組組地指導。當然,那張紙是塗不滿了,我的設計又失敗了。

接下來添添畫畫的環節也只能以草草以“我的添畫”而告終。

反思:

追其根本問題,我想應該是高估了二年級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大部分是八、九歲的兒童。在這個年齡段,形象思維是他們思維的主要形式,這些零散的事物:顏料、海綿、梳子、牙刷……在思維中還是互相孤立的,還沒有把它們之間的複雜關係在一個系統內綜合起來的能力。如果完全是通過自己或小組討論將這些零散的材料“變”成繪畫的工具似乎太困難了。

如果事前能考慮到這些,也許可以採取先進行示範、大家一起練習、再小組合作運用多種材料將三原色和三間色塗在紙上的辦法,既可以達到認識材質的目的,又可以增強師生互動與合作的效果。

而最讓我意外的事還在後面。

意外三:

在“找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美麗的色彩”這一環節中,我先提出了問題:“色彩是神奇而美麗的,你在生活中或是大自然中找到美麗的色彩了嗎?”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認為:這個問題多麼簡單啊!隨便就能在身邊找到:漂亮的衣服上的花紋、色彩豐富的書包、孩子們的書本中……從窗子望去,一切都沉浸在大自然的無限春色之中,美不勝收。不管怎麼每個人也能説出幾個來吧,可是——

教室裏鴉雀無聲。

我再問:“你們平時會覺得哪些地方很美?”

……

等了很久。終於,一個男生慢慢舉起手。我用鼓勵地眼光示意他大膽回答。他站了起來,頓了頓,説:“垃圾筒。”

那一瞬間我真的呆住了。

解決:

過了一會,我只好艱難地説:“是垃圾美嗎?你是不是認為垃圾筒裏的包裝紙花花綠綠的很美吧,那就是説我們的食品的包裝袋上的顏色很漂亮。”

“其實像這種美麗的色彩在生活中有很多,老師在大自然中和生活中找到了許許多多美麗的色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話題再談下去也無益,只能通過看圖片讓學生來感受色彩的美了。

課結束之前,我額外佈置了一個作業:請小朋友們回去找找身邊有哪些美麗的色彩,來告訴我。

反思:

提到這個意外,只能是一聲歎息。

一年級的孩子看到日落、花開、新葉、霓虹……都會發出嘖嘖之聲,可是二年級的學生卻説不出來,不能不感到遺憾。也許班級間也有差異,同一個問題在其它班級中提出也許就不會這樣。不過這個現象卻是現在孩子的一個普遍性問題。其實留意生活中的美並不是僅僅在美術教學中的任務,尋找與發現美、用語言表達美是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的。一個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家庭教育的責任均有。我們現在常強調學科綜合,在美術學科中讓學生培養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創美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每週僅僅一兩節課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這些能力的培養更多是延伸到課外、家庭中。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種善於觀察、樂於表達的習慣,才能讓孩子的生活更豐富起來。

這節課的意外太多了,有些是我事先的準備不夠,有的是教學環節設計的問題,但我認為根本是出在備學生上。對學生太不瞭解了。

從心理學角度講,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的理解能力、知識水平、分析概括能力是不一樣的,而這些只有通過平時的觀察和接觸才能比較出來。如果一個教師不瞭解這些就不可能把握好教學的難度,更不能設計出與之相應的教學環節,何談教法了。

其實不要説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差異,就算是相同年齡的學生不同的班級上課的效果也會不同。我的確不瞭解這一班的學生。在上課之前我還自認為自己週六在上一二年級的興趣課,對於學生應該比較瞭解,而且用魔術、多種材料也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如期達到教學效果。可是就這堂課來看,有的在意料之外,有的甚至在情理之外。這不得不讓我好好反思了。

一個教育者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上好課,所需的時間是課堂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對於我來説,比起備好教學內容,更需要關注的是學習的主體——學生。這是一個時時變化着的對象。這一點是我從這一節課中最深刻的體會。

篇六:美術課教學反思

一、我對教研公開課的看法

有些老師可能認為,有準備的公開課很假,因為是老師不斷的演練而出的精品,就跟平常的課一樣即可,不需要那麼做作。“平常怎麼可能這樣上啊,簡直太假了!”以前我也有過同感,可是經過不斷的學習,我並不認同,教師的自我成長途徑之一就是能夠把自己的一堂課做精,精到超越自己以前的任何水平,這是就是一種飛躍性的進步,以及針對這堂課的一個完整的,比較經典的課件。試想,如果一個教師連公開課都上得那麼隨意,那麼他平時的常態課可想而知。一次美術研討活動的組織是不容易的,教研員的活動策劃、承辦學校的支持和材料準備、開課教師的努力以及聽課教師的來回奔波……為了這樣的學習交流的機會,大家都付出了努力,如果開課人隨隨便便,聽課人又得不到成長,這樣的活動就流於形式,浪費了教育局的資源。

從教師個人成長的角度出發,如果一個教師沒有經歷過磨課的過程,他就一定不能從多方面去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容易滿足現狀,停滯不前。開設的一堂課給別人留下的不一定是完美的印象,但是至少在某個點或某個片段給聽課人帶來心靈的震撼或者是某種思考,這種思考就是一種研討課的交流與碰撞,能給開課的人或者聽課的人都有所進步和收穫。

二、我的遺憾

本次課最大的遺憾是準備時間比較倉促。雖然已經提前一個多月告知要開課,可是我確實是個比較追求完美的人,必須要一件事情處理完才能做另外一件事情。9月份就剛交流到小池中心國小,因為一開學除了做教學常規的計劃和教案的撰寫外,還接到兩個美術比賽通知——科幻畫和科普畫比賽;而十月份這段時間在做美術專用教室的文化建設工作和學校櫥窗的美術作品展覽更換;十一月份則要負責運動會的相關事務,還要彙編美術研討活動的材料、人員安排等籌備工作,對於一節課的準備時間略微不足。因為一節課看似40分鐘,備課卻要做到方方面面,包括課件製作、音樂剪輯、教案撰寫、教具製作等等,這些環節都需要無數次的推想和再確立的過程。如果有多一週的時間,我想我會做得更好。

這節課《指偶劇場》雖然教具和課件上有所準備,可是在課的銜接和環節上,我沒有考慮周全,沒有試上,是本次最大的遺憾,而這些都需要通過空講和試上來發現問題的所在。這次的課,我心理還是比較沒有壓力的,我就抱着常態課的心去讓大家提出建議和看法,從而進行集體備課和磨課,通過我的拋磚引玉,從而讓聽課老師提出他們各自的想法和建議,汲取集體的知識和力量促進我個人的提升和成長。

三、從綜合探索要素方面對本節課進行的反思

(1)綜合探索的活動目標為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或以造型遊戲與語文、音樂等學科內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和展示。

在本課中,我設置教學是美術與戲劇、語文等學科的內容相結合,讓學生進行有主題的創作、展示活動。學生感覺很新奇,很興奮,很喜歡,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2)綜合探索的學習活動建議為利用各種媒材,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象,創作美術作品,並表達自己的感受;根據兒歌、童話或故事,創作頭飾或面具等,進行遊戲或表演;創設一個與生活相關的情境,用各種媒材製作小道具,開展模擬或表演活動;共同設計、佈置學生美術作品展覽或美化教室。

在課本中我在導入部分,運用了學生所喜歡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小兔乖乖》的指偶,創設童趣的氛圍,旨在溝通師生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術是視覺的藝術,因此在作品欣賞環節中我主要採用直觀的實物展示形式,刺激學生的眼球,使之產生學習的慾望。

在指偶的製作流程這一環節,是通過師生互動、小組討論,激發學生的創作構思。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在學生製作這一環節,是通過小組分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而不至於成為課堂的旁觀者。讓課堂成為人人蔘與的學習園地。

在作品展示這個環節,是通過表演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指偶的瞭解,從觀察他人的作品中得到知識,從表演中體會指偶製作的樂趣。

最後,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創設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圍,提高學生對美的鑑賞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滿足感。

(3)綜合探索的評價要點是積極參與造型遊戲活動;能夠結合兒歌、童話或故事,運用媒材進行創作與展示;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在學生作業展示環節,我鼓勵學生大膽地上台操作指偶,通過小組合作表演劇本,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上課的導入階段,我通過自制的精美教具“指偶劇場”,直觀展現,帶給學生們強烈的視覺衝力,並用《小兔乖乖》的指偶故事表演導入,激發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製作階段,我也放置了精美的指偶視頻課件和音樂,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

同學們在評價環節都積極地舉手展示自己的作品,想讓所有人共同分享自己的快樂,課堂氣氛很活躍。

四、從實際教學的現場效果對本節課進行的反思

從綜合探索領域的評價要點來看,本節課設想和教學目標基本上都達到了預定的效果。但是從一堂展示課的要求來看,每個環節的點都有需要商榷的地方。

(1)環節銜接設置不夠嚴謹

因為教師對於自身教案的不熟悉,而導致預設的環節和現場的環節有所脱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示範這一環節原本是為了解決學生操作的難點問題,可是因為不熟悉環節,而導致知識點沒有講透,部分學生還是產生操作上的困難。

(2)學生備得不夠

首先,從課程的單元設置上看,《指偶劇場》這一課是二年級的第19課,相當於本學期課程的一個總結,是對學生本學期美術技能與知識的一個全方位考量,而教師提前半學期上,對於學生來説難度較大,因為很多美術的技能技巧並不熟練掌握,在作品表現上,自然比較欠缺。

其次,從學生本身的素質上看,小池中心國小屬於農村國小,所執教的二(1)班在一年級階段並沒有美術專任教師,缺乏美術技能技巧的專業指導,因此普遍繪畫和造型技巧相對城區學校來説相差很大。而綜合探索的課程對於他們來説,更是難度加大。

再次,從課程內容的容量上看,教學任務要求較多,編劇本、製作角色形象、製作指偶、背台詞、同表演,這裏的每個要求對農村沒有經過一定練習的學生來説,每個環節都可以做一個專題來學習,而全部濃縮在一節課裏,確實對於孩子們來説,比較為難,而教師對於學生的引導也比較困難,尤其是編劇本、台詞和表演方面,他們簡直就是一片空白。

從這幾個方面看,教師在選課上,對學生的要求過高,期望過大,可以針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選擇技能技巧專項練習的課型,如“造型表現”或“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如《染色遊戲》、《蜻蜓飛飛》等,則相對學生來説,難度降低,教師和學生也就配合得更好。

五、小結

這次課所出現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教師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一味按自己的想法給學生灌輸知識,因為學生本身的美術素養還未達到所要求的程度,而給孩子們過大的壓力和容量,從而個別學生跟不上教師的上課節奏,反應比較遲緩,而教師在環節設置上也不夠謹慎,因此提出幾個建議:

(1)增強學生的常規教學要求,如,紀律、衞生的更細化的要求,這一點江山中心國小劉樂老師做得很好,要學習。

(2)在學期結束時,可以在二年級的其他班級再次嘗試上《指偶劇場》,重新檢驗學生的美術技能技巧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能力。

(3)根據學生的美術技能水平的現狀,可多講解美術技法,以拉近城鄉學生的技能表現差距。

(4)在常規課堂上,讓學生更多“説”的機會,學習美術專用詞彙,豐富評價性的美術語言。

(5)備課要有所重點,不要追求面面俱到。

篇七:美術課教學反思

4月8日下午,在學校六樓電教室再次通過視頻觀看了羅莉老師在四年級2班上的《編紙條》的研究課。由於之前已經觀摩過了羅莉老師的現場教學,當時整節課看下來,感覺很精彩,“學、展、導、用、評”學校“幸福課堂”的五步流程,順暢自然的貫串整堂課。教師不會去強調到了哪個環節,學生所展示的都是自己的真實情感。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樣精彩的一節課,課前準備只用了一節課的時間。

再次通過視頻來觀看羅莉老師的這節課,又有了新的感受。這時候更關注的是教師,更希望瞭解的是教師如何來把握這樣一節課。首先還是教師的教態。教態在一節好課裏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它會引導或暗示學生這是一節什麼樣的課。因此,對學生的課堂情緒是有影響的。其次,是課堂環節的設置,是一節開放的課,還是一節傳統的課,主要看課堂環節的設置中學生是否有機會參與進來?是否願意參與進來?參與的程度怎麼樣?再次,就是教師的調動和調控。這個環節需要教師用精闢的語言來引導學生緊緊抓住課堂教學內容,不要偏離了教學的方向。最後,就是小組合作探究和展示,利用學習小組的力量,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個昇華。

這樣一節精彩的美術課,是無法複製的,也無法按部就班的套到其他學科的課中,正是羅莉老師將平時教學的諸多思考與“優師強校”學習的理論相結合,產生了這樣精彩的課堂。但它帶給我的啟示還是很多的。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如何讓學生在自主發揮的課堂中不偏離教學的主題等等。

“幸福課堂”開出了一朵美麗的小花,帶給我們喜悦和信心。

篇八:美術課教學反思

經常有其他學科的老師羨慕地對我説:“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鬆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應該説,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而這,與我對美術課美術教師的期望正好吻合。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

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

思考一:美術課前的準備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迷彩服》這一課裏,教具收集大量圖片,製作幾件動物的迷彩服。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播放了一段Flash音樂欣賞,在學生自主表現的時我準備了典雅和温柔的歌,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藴。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思考二:美術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當然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而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

思考三:美術作業的評價大人看孩子的畫往往搖頭,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這確實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篇九:美術課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為學生學習色彩基礎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並有目的地加以運用而設置的。在學習色彩畫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認識色彩的對比,用強烈的對比色來表現生活,是國小生學習色彩畫需要解決的問題,兒童喜愛用對比強烈的顏色來畫畫,有時畫的好,有時畫的不好。通過了解色彩的對比——欣賞和分析對比色——理性瞭解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效果,有利於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去認知色彩,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色彩對比中的美感,從而培養學生對色彩熱愛的情感,提高繪畫興趣。

在老師的引導下,從舊知冷暖色擺色環遊戲導入激發興趣,從視覺感知到理性感悟對比的表現力過程,調動學生自主參與、探究、發現對比色的表現力,師生互動,學習新知.

篇十:美術課教學反思

生命對孩子們來説是一個神祕的話題,他們想知道生命是怎麼產生的,是從哪裏來的.本節課通過情景的創設及擬人化的表現形式,使學生有一種身如其境的感覺,通過動物出殼這一情景,以動物作為媒介來表達學生自己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及母子間的感情。

《出殼了》一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教學目標是探索生命伊始的奧祕,展開回憶與想象,大膽自由的表現出一種自己喜愛生物出殼時候的情景,通過觀察、幻想、體驗與交流,感受美麗生命的不屈和獨特的美麗,進行想象與構思,追求表現的新穎與生動。

教學設計時,我考慮得很多。小動物破殼而出,來到這個世界上,它們是那麼的弱小,那麼的微不足道,這個過程卻藴含着生命的不屈和偉大。於是我設計了小雞出殼過程的圖片展示,讓學生親眼去看、去感受,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假如自己就是那隻雞寶寶,破殼而出的那一刻有什麼感受,會看到些什麼?讓學生角色扮演,設計這些環節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喜悦。課堂上,學生們的表現也令我滿意,基本都能很好地投入學習。

本節課的環節清晰,每個環節有一定的針對性,不足之處:一沒有引導學生多種形式表現,如剪貼、用橡皮泥等;二我沒有展示課外的優秀作品,欣賞只侷限在書本上;三沒有在黑板上演示,雖然我準備了範畫,但沒有演示的直觀性強;四我的語言有親和力,但是還要進一步提煉自己的語言。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地研究教學,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

篇十一:美術課教學反思

經常有不同學科的教師羨慕地跟我説,“你們的美術課最好上啦,學生上課積極性很高,上課輕鬆。”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們所説的那樣就好了。那真可以説明這位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很強。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又生動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如;預備年級的《可愛的吉祥物》,剛開始兩節課,他們貼貼很有意思,興趣也很高,但是這個作業花費的時間很多,要想很好的完成這幅畫,需要三至四課時的時間完成,到後面他們就開始有情緒了。中學生對美術還處在簡單的認知性審美上。美術學科也有技巧學習,要在審美與興趣上提高還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對此我曾作過以下嘗試:

一、美術的相關課外知識的運用,使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

如在上七年級欣賞課課,欣賞課課的重點是教雕塑的用途,材料,以及如何製作圓雕。為了使學生在學之前能對該課產生興趣,第一節課我用多媒體展示並介紹了“中國雕塑與外國雕塑”讓學生參與,通過欣賞,分析説明不同時代的雕塑的不同之處,再比較得出結論。課堂上同學們觀察很仔細,他們對老師出示的一些從來沒有看到過的雕塑很感興趣,學生的問題很多,有關心作者的,有關心年代的,甚至還有同學對它現在的處境很關心,整節課氣氛比預期的還要好。因此我覺得像這樣的課前準備是很有必要的,它在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實物寫生將提高學生興趣。

也是七年級《畫當年》一課,寫生是這節課美術學習的關鍵,讓學生知道寫生是怎麼回事,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去校園寫生觀察花草植物,通過自己的觀察瞭解植物的結構,和寫生的取景構圖。最後從學生中找出幾位結構特徵較明顯的同學出來當模特,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起來了,給模特擺好坐姿,坐好後,以真人為例講解繪畫要點,這時學生的興趣明顯上升,作業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三、欣賞與技法相結合。

國中美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主。審美能力的提高僅僅靠學生技巧的提高來實現是不可能的,只有將欣賞放在技能的前面,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維,分辯美與醜。按照順序每節課在黑板上展示範畫,並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其技法的運用。通過以上的學習最後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張創作畫,學以致用。

四、教師給學生的課堂作業給予鼓勵和肯定。

美術作業是在課堂中完成的,教師在教學時一方面要下講台對學生個別指導、指點。對學生的作業,給予一些讚揚,對繪畫中有創造性的學生給予肯定,這對提高學生的興趣起到一定的幫助。

以上是我這段時間的教學反思,談及了自己的一些體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探討研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美術課。

篇十二:美術課教學反思

《地球的新生》一課是人教版國小美術五年級上冊第六課,屬於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結合課件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討論,認識破壞環境的行為,提高環境保護意識,規範自己的行為,爭取人人都是環保小衞士,為了地球的美好明天不懈努力。

在課件的開始我選擇了學校裏的鮮花,第一幅是海棠花,一邊看圖,我一邊説“春天來了,心園的小橋旁、流水邊海棠花開放了,火紅的的花朵一團一團的,金色的花蕊吸引了小蜜蜂圍着她不停跳舞……”結合圖片,同學們陶醉在春天的美好回憶裏,接着我們有看到了白玉蘭、金盞菊,我還展示了木瓜的花,山楂的花,讓同學們一下子聯想到現在秋天累累的果實,然後我們又觀看了大畫家創作的有關大自然的作品,和他們所表現的植物照片,同學們看得非常認真,而且發出了對這些的作品的讚美。緊接着,我打開了一幅土地荒漠化的照片,這時候,整個教室裏發出一片低呼,“太難看了!”孩子們紛紛説,我問他們,你們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麼?砍伐樹木、過度放牧……他們回答的頭頭是道,我繼續問你知道哪些是保護環境的行為麼?他們紛紛舉手回答,比如垃圾分類、隨手關燈、關閉水龍頭、騎自行車,乘公共汽車出行……然後我根據學生的回答讓他們進行進一步的思考,例如我們校園的分類垃圾箱,垃圾都分為什麼種類?分類後的垃圾將會如何處理,這對我們的環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汽車排出的温室氣體,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是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我們不但自己要自覺愛護環境,還要注意宣傳讓更多的人蔘與到保護環境的活動當中。作業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保護環境的,引導人們的行為;破環環境的,發人深省,從而停止這樣的行為。

學生的作業反映了他們的所見所思,相信他們在今後的生活當中會有意識的作個環境保護的小使者。

篇十三:美術課教學反思

美術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主渠道,美術教師作為學生的組織和管理者,如何在教學活動中,讓全體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成為有健全人格,有創新精神的有藝術素養的合格人才呢?是我們美術教師要思考的問題,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情況,現在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一 發現問題

在國中美術課中國畫部分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三分鐘熱血,沒有常性,對教材上的內容他們也視乎是非常的‘’清楚“,感覺過於”簡單“,總是提不起興趣,因此課堂教學活動頻頻出問題。具體表現在教師講解學生自己看書;到實際練習了學生不按要求去操作;學生作品不是很令人滿意,對知識點不理解。整體一節課下來我感覺很累。

二 確定問題

在課下一有時間我就想我的教學到底哪不足,於是我上網 查閲有關視頻、資料,對照實際我確定了問題的所在:主要是學生對美術理論知識感性的缺乏,不知道怎樣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從而對學習美術失去了興趣。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與其他科目有所不同,美術是以實踐操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來抓,但理論知識的掌握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缺乏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學生在做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就不知道該怎樣解決,也 就失去了對美術課的興趣。而我做為老師不能用一種所謂的標準去教,而應該在教學中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善於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激情。經過深刻的反思,我應該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三 解決問題

從學生方面:讓學生從整體出發,是指學生要有中國畫知識基礎外,還要有對畫面的整體構想,對墨色的控制,近實遠虛。局部畫起,要把主體物畫出, 然後在畫局部。這種方法可使學生精力集中,更好的掌握筆墨的運用。從而避免顧此失彼的現象。國畫教學中臨摹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在臨摹之前,可以讓學生看一看要畫的對象,在心中要有數。去體會中國畫的意境美。臨摹要注意指導學生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 可以用鉛筆簡單勾出大體外形,一定要把主體物交代清楚。

2 調中等墨色來畫主體物(也就是山石的外形)用線條畫清楚。

3 用皴法把山石的前後關係畫出來,要控制墨色的深淺,可以用點法把山石上的樹木表現出來。也可以用花青把整幅畫面通染一下。

4 整理畫面尤為重要。局部往往會出現”碎和亂“。所有要讓學生充分重視整體,學會調整畫面。

作為教師我把課程作了調整修改,我現通過講解中國畫意境美讓學生體會筆墨的變換無窮。然後通過作範畫讓學生了解、掌握中國畫的技法,及墨的調配。在整個中國畫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指筆的運用。以求收效快、效果好。

經過近以月國畫教學,我深刻的反思,我想通過自己的認真努力,把自己對國畫的美和技法全部教給學生,為學校的美術事業添磚加瓦,恭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十四:美術課教學反思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美術的多種技法單純*臨摹,出示教師範作,這樣做雖然使學生掌握得非常牢固,能積累許多素材。但是,長期以往的教學,會造成學生的創造力衰退,依賴別人已有的東西,造成兒童畫的公式化。因此,當設題讓學生創作時,學生會説:“我什麼也畫不出來”,“太難了”,“還是照抄課本上的吧”,而美育就是要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培養學生創造力。要造就一批新型人才,就必須從小在他們的心靈上播下“獨創”的種子。

美術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藝術創造並非易事,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呢?我認為首先要教師合理地引導,就會使學生產生許多奇特而有趣的想法。如六年級《豐盛的大餐》一課,先安排同學分組進行社會調查,瞭解中國飲食文化特點,利用5分鐘進行知識搶答,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利用展示名菜,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形象,此時學生想象的閘門已打開,毫無顧忌的表現所見、所想、所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步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又如裝飾畫中畫樹,他可以畫出春天的綠樹,秋天的紅樹,那麼可以不可以畫出蘭樹、黑樹呢?

通過引導學生從光的角度看,從裝飾寓意手法表現,學生明白了,只要畫面需要,什麼顏色都可以去畫,以此類推,學生敢於用多種手法表現事物,表現內心的情感。其次,運用各種學科的優點,融會貫通,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只要能夠取長補短,充分利用,那會使你的課完美得多。如我在教“小鳥”一課時讓學生閉上眼睛聽鳥的各種叫聲;在教色彩時讓學生聽一組音樂之後再與色彩對號入座;讓學生大膽嘗試,讓學生把畫好的畫倒過來掛等等。更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要善於運用一個微笑,一個讚賞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眼神。讓學生從心理上消除恐懼和自卑,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這樣學生才會敞開心胸,盡情地用誇張變形的塗抹表現心中的思想,這是純粹心靈的流露,這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提供了前提。

篇十五:美術課教學反思

本課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在感受自然景觀之美的時候,可以將一處景觀多角度、不同季節的圖片做成課件,配以響應的音樂,輔助學生去感受其中的美。

在保護自然遺產在討論中,我們可以把因為人為破壞的自然遺產集中起來,如果有可能,對比觀察今昔的景色,給學生以強大的視覺感受,以達到震撼心靈的目的。

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有些自然遺產因開發為旅遊勝地而瀕臨危機,在這當中,涉及到遺產在開發利用問題,有些同學提出是保護自然遺產重要還是提高人們的經濟水平重要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討論人與自然的關係、如何合理利用自然等。這正是世界教科文組織所倡議的保護遺產、留給未來這一觀念的延伸。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充分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各抒己見,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氛圍變得熱烈而又生動。然後師小結,保護自然遺產和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的矛盾性,但如果處理好了,他們之間又可以相互促進相互和諧進步。

教學評價:

根據本課的作業提示,學生在畫出一處自然遺產後寫出感想,我們採取了同學互相交流、評價在方法,讓學生在互評的同時瞭解其他同學的觀點,一舉兩得。評價的要點有:

1、是否對世界自然遺產有初步的認識,並增強保護、熱愛自然遺產的意識。

2、通過本次欣賞能否知道7——10處世界自然遺產,能詳細的介紹2——3處世界自然遺產。

3、能否感受到自然遺產帶給我們在審美價值。

4、能否獨立收集、整理相關資料,自主學習相關知識。

在作業展示的時候,也可以開闢《世界自然遺產之窗》宣傳欄,把大家在作品展示在宣傳欄中,引導學生採用投票的評價方式,評出最受大家歡迎的世界遺產。

篇十六:美術課教學反思

本週美術課的內容圍繞“鳥”展開,從鳥的寫生到鳥的製作。《鳥的紋樣》是對鳥進行設計裝飾,引導學生創造出新穎美觀的鳥的裝飾紋樣。為了擺脱枯燥的美術技法的講解,我用故事的形式帶學生進入想象的世界。

圖案課教學涉及到的技法特別多,如果對三年級的學生上成純粹的技法課,比較枯燥、單調,學生一定很不感興趣。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一個關於鳥的心路歷程,以多個情景故事為載體,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在整體把握教材的基礎上,聯繫學生上一節課學習的知識點,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融入故事情節之中,貫穿於整堂課的教學。激活了學生的想象和思維,使學生個個躍躍欲試,積極地為鳥設計紋樣。有效推進了教學各個環節的順利開展。

單純的教師示範在很多時候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因為學生的向師心理,覺得和老師畫得一樣就是好的。結果學生的作品難免出現千篇 一律的現象。所以在本課示範孔雀紋樣的環節中,我將學生嘗試和教師示範相結合進行設計,先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設計孔雀紋樣,説一説自己的創作思路,並自己嘗試一次如何運用點線面來添加設計紋樣。教師在學生髮言、學生嘗試之後再示範,使得整個示範過程有了層次和遞進,不僅使學生清楚地瞭解整個孔雀紋樣設計過程,而且為接下來的學生創作打開了思路。

反思整節課,我覺得還期待實現小組活動和個體發展的有機結合。在組織學生分組活動的環節,發現小組內真正參與討論的只有少部分學生,最後導致形成的總結歸納也只是個別的看法,使得教師設計的小組活動留於表面形式,丟失了小組合作的本質。教師往往將問題放下去以後就放手不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去討論解決,顯然這種合作交流也是不對的,教師非但要“管”,而且當學生確實無法解決困難的時候,應適時疏導。

特別是針對弱勢羣體,要站在學生的立場與觀點看待問題,結合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層次上進行引導發現,可以允許每一個同學先在小組裏先進行交流,彙總後再在班級裏討論,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小組活動中來,最終來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使得個體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既有個體的展現又反映了小組的整體水平。

篇十七:美術課教學反思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國小美術課教學反思。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已不再是從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中,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而美術課堂就好比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論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還是教學中課堂的情景創設、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一、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為廣泛的內容。如在,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民族味較濃的曲子,這些曲子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除了充分的課堂資源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藴。在講課之前我自身就必須先要明白剪紙是怎樣的一種民間藝術,有什麼樣的特點,剪紙都分為那些類型等等。這些不光是靠臨時抱佛腳得來的,還要靠老師長期的一些積累,才能將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文化素養。

二、課堂的教學

課堂的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在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師都知道,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可往往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也學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共同創作難免會各抒己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就會造成紀律的不好。就比如,不僅要剪的像樣,還要分清楚陽刻與陰刻的區別,這樣勢必就給此課增加了難度,授課教師就會考慮小組分工合作,相應的課堂紀律也會混亂。還有一些課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卻並非無效。

篇十八:美術課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可愛的班集體”主體統領下,回憶師生一起歡樂的情景,學習紙版畫兒童頭像的製作方法,增添學生學習紙版畫的情趣性,發展同學、師生之間的深厚情誼。因此,學生的學習活動採取紙版畫製作集體像的活動方式,使學生從中領悟班集體可愛的深刻含義。

從教學過程的整體來説,第一,在組織教學方面還很欠缺,上課的時候沒有注意語速的輕重變化,關鍵的地方沒有停頓,如果能把這些做好,我的'課程將會更生動,也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二,由於紙版畫的製作過程比較複雜,用的時間比較多,所以我把講課的時間控制在十分鐘,顯得有些急促。

從教學過程的細節方面來説,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第一,導入過程是採用的工具直接導入,由於紙版畫不同於我們平時的常規畫法,所以學生在上課時積極性都很高,其實我覺得再加上幾張班集體的合照,可能更能激起學生們的回憶,氣氛會更好;第二,提問的時候也很少讓學生站起來單獨回答,多是用的集體回答的方式,顯得有些倉促;第三,由於有點急,做好的PPT也沒有很好的跟上所講的內容,比如説我在黑板上示範五官的時候,應該把不同畫法的五官讓學生們欣賞一下,後來最關鍵的耳朵居然都忘記講了,確實是很大的失誤;第四,作業要求和重難點比較模糊,特別是這堂課的重點要特別強調,總結制作步驟時要清楚,關鍵是怎麼印時,要特別強調方法,是用力的反覆摸,印出來的效果才會更好。

總體來説,要想上好一節課,還得需要更多的努力,不僅僅要有紮實的專業,還得掌握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才能把知識更好的傳授給學生。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向有經驗的老師們學習,在不停的實踐和不斷的反思中鍛鍊自己,快速成長!

篇十九:美術課教學反思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脱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繫,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級的《美麗的葉子》一課,雖然學生對葉子並不陌生,但對於用上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現自己心目中最美的葉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啟發孩子根據觀察課本第17頁上四位作者所採用的不同的方法所表現出的葉子四種狀態的美,讓孩子從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表現葉子,特別是有的孩子選擇了用幹葉子刷上水彩拓印葉子,因為很多學生第一次接觸水彩顏料,可以説對蘸滿顏料的葉子和水彩所顯示出的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校園裏的樹葉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校園的樹木上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適時提出問題:我們能部能選擇乾的葉子用上這些美麗的顏色拓印出葉子的外形和葉脈呢?學生齊聲回答:能。

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並印出自己喜歡的葉子,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着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説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篇二十:美術課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習用對稱等不同方法來表現簡單的圖案,學會用摺疊的方法撕窗花;繼續練習撕紙,通過活動學習概括、誇張的表現手法,提高學生感知、觀察、思考及探索能力;欣賞窗花,感受窗花這種民間藝術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過創造來獲得。引導學生參與祖國優秀文化的傳承。通過養成珍惜每一張紙的好習慣。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團體協作的精神。

窗花是剪紙的常見式。窗花不僅烘托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之花。按課文範例剪窗花,我讓小朋友先看課文是怎麼做的,然後提問:第一個窗花第一步是怎麼做的?生答:做成一張正方形的紙。以下幾步又是怎麼做的呢?對摺,再對摺,然後用筆畫好,再撕或剪。下面請小朋友跟着老師一起做,結果剪出來的東西大約有近半數的小朋友跟書上的窗花不一樣,中間是斷開的,錯了。我請小朋友跟老師再做一次,特別是做錯的小朋友更要看得牢,我每做一步都顯示在黑板上,結果又有好多小朋友做錯了。這到底錯在哪裏呢?課後,我找到了問題所在,錯在畫圖案的時候沒有把握好紙張中心的那個角。第2個班撕剪的時候,我讓小朋友重點把握好中心角,讓他們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動手動腦,讓學生自己撕剪,把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小朋友的興趣非常濃厚,充分展示了小朋友的聰明才智。

篇二十一:美術課教學反思

冬去春又來,很快一個學期的課程馬上就結束了。而我作為教師,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學期教師生涯,在這段時日裏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完成了本學期的工作。回顧這一學期,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下面作為一名教師對本學期做個自我鑑定。

首先工作上求實創新,認真開展教學、教研工作

教育教學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首要任務。本學期,我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美術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我任教四年級的美術課和一年級3個班的書法課,共計19節課,另外還有4節美術選修課,課時量比較大。在日常教學中,我堅持切實做好課堂教學“五認真”。課前認真作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案,並結合各班的實際,靈活上好每一堂課,儘可能做到堂內容當堂完成,課後仔細批改學生作業,不同類型的課,不同年級採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學生對美術更有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另外,授課後根據得失及時寫些教後感、教學反思,從短短几句到長長一篇不等,目的是為以後的教學積累經驗。

對於我負責的美術選修課的教學,我採用系統性、階段性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使每堂課都能讓學生有收穫。總之,不管在課堂教學,還是在選修課教學中,我都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標,力求讓美術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其次思想上加強反思,及時總結教學得失。

反思本學年來的工作,在喜看成績的同時,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幾點:

教科研方面本學年加大了學習的力度,認真研讀了一些有關教科研方面的理論書籍,但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還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夠細和實,沒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

美術教學中有特色、有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本來想在美術選修課開設“兒童水墨畫”興趣小組,但由於種種原因也沒能實現,今後還要努力找出一些美術教學的特色點,為開創石巖公學美術教學的新天地作出貢獻。

再次態度上任勞任怨,完成學校其他工作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比較大型的文藝表演活動,“英語周活動”,大型“英語劇”表演,“國小部師生手工製作發明展覽”等等;同時還有許多的宣傳海報、展覽櫥窗、各科的課件製作等任務。其中不僅涉及到很多的美術宣傳工作,有的更是需要我們全程積極參與創作作品。對於學校佈置下來的每一項任務,我都能以我最大的熱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夠做到“任勞任怨、優質高效”。

最後學習上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

“學海無涯,教無止境”,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積極學習。本學期,結合第八次課程改革,確立的學習重點是新課程標準及相關理論。 本文來自 轉載請註明 一學期來,我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新課程培訓及各類學習講座。另外,我還利用書籍、網絡認真學習了美術新課程標準、藝術教育新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的文章如《教育的轉型與教師角色的轉換》、《教師怎樣與新課程同行》等。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讓自己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隨着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斷學習。平時有機會還通過技能培訓、外出聽課、開課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只有自己不斷的進步,在會適合這個社會的需求,唯有精益求精,兢兢業業,才會不愧對人民教師的稱號。

篇二十二:美術課教學反思

國小美術教學反思,這節課也是一節手工課,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前,我就進行了精心地設計,力爭使課堂讓更多的孩子能夠達成目標。

1、導入課時,激發興趣。

為了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學習氛圍。一開始,我就出示了多媒體“各式各樣的小掛飾”。隨着多媒體的播放,學生髮出了一陣陣的讚歎聲。然後,我通過語言,激發孩子創作的慾望。在孩子都想要來試一試時,我讓孩子用自帶的現有材料進行組合、想象。

2、學生嘗試,發現問題。

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一開始我沒有教孩子怎樣製作,而是讓孩子自己發揮原有的經驗和想象自己嘗試,用自帶的現有材料進行組合、想象。孩子們興奮地開始製作了,但是不一會兒,問題就出現了。除了大部分的孩子會剪貼以外,少部分的孩子用繪畫的形式。 講明方法,幫助學生歸納方法。大概過了5分鐘,我示意孩子們坐下來,沒有聲音。同時在黑板上畫出了3種基本的方法。這樣的演示,講明瞭方法,再次激發了孩子製作小掛飾的興趣。

3、小組合作,完成創作。

我剛演示完,孩子們製作小掛飾開始動了。於是,孩子們開始小組合作了。

一節課下來,我發現大多數的孩子們已經能夠掌握我教的3種方法,同時我還發現,孩子們也創造了一些方法。這節課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分析這節課,我覺得主要是:導入課時部分,我通過多媒體演示創設了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着好奇心自己進行嘗試,嘗試中發現了問題。帶着學生的問題,我針對性地教學生剪、折的方法,再讓孩子小組合作,完成創作,這樣學生就容易掌握了。另外還須加強對學生色彩的指導。這些都是我今後需要加強和努力的方向。

篇二十三:美術課教學反思

《詩情畫意》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為自己熟悉並喜歡的古詩或古詩中的某一句配畫。詩是無形的畫,畫是無形的詩。本節課充分體現了藝術之間的關聯。授課中,我引導學生事先蒐集自己喜歡的古詩,上課時讓他們互相自由交流,這樣一個融洽的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分析、比較,他們發現了古詩不同的分類:寫人、狀物、寫景,同時學生還發現有些古詩每句都表現不同的內容或場景。通過學生分類我進一步進行總結在表現時該如何構圖:如寫人的古詩,可以將詩中寫到的人物作為畫面主體,着重描繪;狀物類的也是如此;畫寫景的古詩,可以先確定近景用深色表現,中景畫大且具體刻畫,遠景可以畫得稍微簡潔些;畫敍事的古詩,可以是單幅的,選擇詩中最精彩的一個場面,也可以採用連環畫的形式。這樣,不同的構圖形式便自然的、適時的給學生帶來了新的啟發,從而為創作好本課內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學生作品,我發現學生不論從構圖還是色彩等方面都能夠較好的把理論知識運用其中,真正形成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

篇二十四:美術課教學反思

美術知識種類繁多,如果想全面的瞭解這些美術知識並不是僅靠教師在課上傳授就可以的,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自學的方式獲取一些美術知識,是增長美術知識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通過他們的自主學習,讓他們熱愛美術,感受美術學習的樂趣。

本學期在我的美術課堂上,有一個環節,叫做“每堂自主學習”,即每個班級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一週的時間準備,在美術課上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為班級中的同學介紹一位與美術相關的藝術家,或是一種美術形式。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一方面鍛鍊自己探究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鍛鍊了自己的口才。經過近一個學期的實踐我有以下感受:

首先,學生能夠養成自主探究問題的習慣。每組由組長負責,其他組員協作配合,最終完成對一個藝術門類或藝術家的介紹。這種方式要求該組的學生要先掌握這些美術知識,才有可能講述給全班的同學聽,這樣準備每堂自主學習的同學對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牢固。

其次,眾所周知,學生上台展示自己學到的知識,這本身就是對他們的口才、語言表達能力、膽量的鍛鍊,使學生在當今這個語言表達十分重要的社會中有立足之地。

再次,打破傳統的“教書匠”模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以往的美術課上,學生已經習慣了教師在講台上講解,學生在講台下傾聽的模式,久而久之沒有一點學習的積極性,經常出現走神、玩筆等不好的習慣。自主學習讓學生有動起來的機會,有上台表現自己的機會,站在講台上講課的不再是教師,而是自己身邊的同學,每組之間的評比、競爭機制的開展,為大家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後,以小組為單位一方面減輕了學生因為準備“每堂自主學習”而產生的負擔,另一方面人多力量大,學生們集思廣益最終完成展示。這樣的小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感,鍛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為以後步入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本學期即將結束,“每堂自主學習”這一課堂活動總體來説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不足之處還要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逐一改進。希望通過各種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的開展,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

篇二十五:美術課教學反思

美術課在國小來説是一門副課,作為一名國小美術教師,應正確認識到美術是一門基礎學科。一方面,它是一門寓德育於美育的思想教育課;另一方面,美術教育也是以愉悦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出發點的基礎素質教育課。所以,除了教學生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熱愛生活、感受生活。因而美術教師要千方百計點燃學生的藝術火花,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全面發展。

一、藉助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以往,上美術課只侷限在教室,學生只能看到有限的掛圖,這樣大大減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藉助多媒體教學,學生不僅可以清晰地看到鮮豔的色彩、流暢的線條,而且還可以在輕鬆愉悦的音樂聲中展開豐富的想象,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以音樂輔助教學

音樂有極其強烈的情緒感染作用,它能調動人們的情緒反映。在美術教學中適當運用音樂,將會更好地輔助教學。如在教學美術欣賞課時,播放音樂,使學生一邊欣賞畫中的情趣、韻味、意境,一邊感受如流水般叮咚的琴聲,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美感。在上手工製作課時,可以讓學生邊製作邊欣賞音樂,學生通過音樂薰陶,把心中所想、眼中所見表達出來,做出精美的作品。

三、尋找創作的源泉

在以往美術教學中,我們往往被純技巧、技能的追求所左右,並

以此作為美術教學成敗與否的標尺。在這種教學動機指導下,學生一味地跟在教師後面模仿,侷限性大,缺乏對現實生活中真實事物的瞭解和觀察,畫出來的東西沒有靈性,顯得死板或者失真。我以為在美術教學中,首先應考慮的是孩子生活經驗的積累以及對大自然的觀察瞭解,積澱豐富的感性基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創作源泉。

四、激起創作興趣

美術這門學科,從總體看是大多數學生喜歡的科目,但具體上好每一節課和學生對這節課有沒有興趣,情感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長,這就要看教師如何調動各方面的因素,激起學生創作的興趣。在我們的教材中,有不少課題需要學生走出教室,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激情轉化為表現大自然的創作慾望,其學習美術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 總之,作為走上美術創作之路的`啟蒙者,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用真誠的心點燃學生的美術藝術火花,使他們成為熱愛生活、創造生活、美化生活的新一代。

篇二十六:美術課教學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教學才是真正適合學生髮展的呢?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一次次試圖在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藝術教育有不同於科學教育與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它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藝術課堂教學所採用的方法要有別於其他學科。藝術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那又如何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到這種情感教育呢?

學校安排我擔任一、四、六年級的美術課教學。然而,又正逢一年級是新教材,我如覓知音,便傾注了較多的精力,各種各樣的教學思路也充分地得到實踐。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實戰實施,我大致地整理了以下幾點:

一、富有趣味和情趣,充滿美感體驗的學習活動是培養興趣的關鍵。每個人都會對其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先關注和積極探索,並表現出心馳神往的狀態。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項工作有興趣,就有可能發揮他全部才能的80%-90%,並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勞。相反,只能發揮出20%-30%,也容易精力疲勞。興趣還可以開發智力,是成才的起點。後來,我嘗試把課本以外的內容滲透到教材中。借鑑課標的理念,我幾乎把大部分的教材題目改成學生所感興趣又容易理解的主題,讓他們進行自由大膽地創作。有時還甚至先創作再引題,也就是説根據學生的作品自由取名。這樣的方式普遍受到各班學生的歡迎,效果也不錯,也可讓學生從中樹立自信,發展個性!

二、關注時間、地域以及個性差異。由於班級不同,學生性格各異,同樣的教學手段所顯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

的。這時,在課堂紀律的組織還有提問方式等方面應該因人而異,防止一樣畫葫蘆!否則,學生鮮明的個性又會被再

三、賞識教育:哲學家詹姆士精闢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讚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我在孩子作業本的背面都會寫幾句激勵性的評語,比如:“你真棒!”“進步了!”“ 小畫家”等。學生畫的更認真了,還會經常和別人比“誰的星星多”。教師的讚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教師的讚美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更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五、以愛為基礎,拉近師生距離:蘇霍姆林斯基有句精彩的話: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幼小的心靈。孩子們稚嫩的心靈需要老師用心地呵護。通過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體會到作為一名科任教師,要增進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誼,產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一切目標的實現,必須以愛為基礎。或許在這方面對一年級的學生我表現地更加小心細緻。結果一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更喜歡上我的美術課,每當我走進教室,孩子們便會興奮地歡呼“耶”!在孩子們那活潑又充滿稚氣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樂!他們的反應讓我瞭解他們在學習中也能體驗快樂。然而,面對高年級我卻似乎常常犯着一個錯誤,喜歡從個人感受和專業的角度去設想每個學生都會像我那樣關心和熱衷於美術學科的學習,我也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儘可能多地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但事實上,學校美術課向來被大家認為是“副課”,不受學校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很多學生認為 “美術又不要統考,不必認真學美術”的觀念使得學生也不願學。老師沒勁教也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我們必須減輕學生心理上的學習負擔,在教學過程中避免一味地追隨權威,根據實際情況自己主導課堂,推翻傳統教學中的硬性制度和單一的評價方式,充分地去迎接課改,進行創新。讓學生在自主、自願、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國小美術教育不同於專業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培養髮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新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改變傳統教法和學法。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

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篇二十七:四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這學期,我依然是把除了繪畫課以外的同一類型的課(比如手工、剪紙、彩墨等)放在一起上,一是為了同學們準備相應的美術用具,二是為了把同一類型的內容,落實的更紮實,而且這樣也更有助於學生們深入地實踐和思考,也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們在這一課型中形成良好的習慣。而且把其它課型穿插到繪畫課型中來,也更有利於調節學生們的繪畫情緒。因為這就家庭主婦每天做飯一樣,每天都做同樣的伙食,就算是再好吃的東西,也會食之無味了。

所以,我就通過不同的課型來調節學生們的繪畫情緒,這一做法還是很管用的。比如這一次《彩墨遊戲》課中,同學們的熱情很高,雖然這很難,但他們是初生牛犢,主要是“新鮮”。畫好第一張的同學,還會得到第二張紙,所以同學們整堂課都在緊張忙碌的畫着,甚至沒有時間像往常一樣,看看別人畫得怎麼樣。值得一提的是,每個班都有幾個特別出色的小作品,畫得很有韻味,有的我已經拍成照片保存起來,並把這些畫掛在班級裏。每次上課看見這些畫,心情真是很愉悦。

不足:

因為考慮到減少學生的負擔,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嘗試,所以我替學生們準備了顏料和第二張宣紙。他們每個人只需要準備毛筆和水瓶就行,調色盤有的自己買了,沒有的就用厚紙代替了,因為是在班級教室裏畫,所以根本不敢發墨,只能用深顏色來代替。這一點很遺憾!

反思:

在本課中學生有的出現重遊戲活動輕技法運用的問題,也有的出現重技法輕遊戲活動,從而不敢大膽去畫的現象。因此還要鼓勵學生大膽用筆用色,綜合運用技法,敢於表現,為學生提供展示的空間,讓學生通過遊戲活動學習技法、運用技法。讓學生在筆墨遊戲中發現基本技法,重點強調在彩墨遊戲中感受樂趣,在實踐中嘗試和運用基本的簡單技法。比如有的同學因為不熟悉筆墨的'運用以及調水的多少,導致第一張宣紙完全濕掉,畫得不成樣子,這時我們更是需要很好地鼓勵他們,用心地完成第二張,而不是去質問他。讓他覺得繪畫是件快樂的事!

篇二十八:四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設計本課時,我的目標定位是:通過這節課,學生能掌握國畫的勾染法和沒骨法表現方法,能畫出色彩各異,千姿百態的、墨色變化的、構圖合理的花卉作品來。於是,我怕沒接觸過筆墨的學生認識不到筆、紙的性能和掌握不了方法,所以我在導入環節,進行了直接筆墨演示;我怕學生表現花時,方向單一,我演示了不同方向花的表現方法;我怕學生表現方法單一,我演示了從易到難不同花的表現方法;我怕放手讓學生去體驗嘗試,會耽誤太長的時間,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作業,於是,課前成了我的“獨角戲”;總有太多的擔心。

且不説學生能不能在一張作品中把這些要求都一一體現出來。略顯笨拙的演示,對本來對國畫不擅長的我簡直是一種折磨。也許是我對學生要求太多,也許是我們的課堂對沒有接觸過筆墨的學生要求太多,也許是我在教學方法上處理的不夠機智。

也許,一些演示完全可以用其他形式去代替,會好些。比如,在演示野菊花之後,可以讓學生畫出其他方向的野菊花;在演示了勾染法和沒骨法之後,可以通過欣賞名家名作分析其他花卉的表現方法,或乾脆出示事物圖片讓學生去體驗嘗試,然後教師根據學生作業情況,進行提煉總結方法。

篇二十九:國中美術課教學反思

在第二週的學習中,繪畫技法是主要的練習科目。在具體教學中結合課程設置分階段地向學生講解素描中的一些概念和要求。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和其他著名畫家的理論,我歸納為:線條、形體、結構、明暗、空間、質感、效果。

(一)線條

在線條講解中理解色交界線、面交界線、外邊線、輪廓線等基本概念。讓學生理解用線條造型。通過指導欣賞一些用線造型的作品和透明物體的寫生去感受它。

(二)形體

形體就是物體的輪廓線。掌握形與形的比例、體塊與轉折細節等。掌握形的比例的幾種基本校正法:A、垂直線與水平線的校正法。B、斜線校正法。C、點的校正法。D、對比校正法等。把各種形體分解歸納成幾種比較簡單的幾何形體。

(三)結構

結構即物體的骨架,物體的結構也可理解成物體的構造。利用線條的穿插、輕重去表現形體、前後、虛實。用水平線、垂直線、中軸線、斜線、切線以及曲線等分析手段來表現出物體的結構關係。

(四)明暗

物體受光以後出現的明暗關係,要掌握明暗的形成、明暗五調子、明暗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技法等。要求學生在作畫時,在塗明暗調子的過程中始終樹立形體結構的觀念。

(五)空間

靜物素描就是要求學生繪畫時在一維空間的紙面上表現物體的三維空間。讓學生理解實空間和虛空間,注意物體邊緣線的處理,物體投影的處理,注意從明到暗或從暗到明的轉折處,此處是關鍵點,起到表現體積和空間的作用。空間的一般表現法:前實後虛,主實次虛,互相襯托。

(六)質感

即是物體的質感。不同的物體質感不一樣,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堅硬,有的鬆軟,利用作畫不同的表現方法塑造出物體的這些特性。例如:石膏堅硬、光、亮、白,受光面和背光面對比大。

學生在素描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當然在具體的教學中由於學生差異很大,我的教學經驗不是很豐富,還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期望各位能給予指正。

篇三十:美術課小夥伴教學反思

本課是“造型和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初看新教材,似乎比舊教材容易學了。但細細分析,卻發覺對學生的知識性要求低了,對老師自身的素質要求卻更高了。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於學習。因此,我在本課中藉助情景的創設,以學生感興趣的照片和繪畫作品為切入點,以輕鬆、歡快的合作為手段吸引學生並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大膽、自由的把所見、所想、所感表現出來,體驗造型表現和成功的樂趣。

在教學中運用了合作法、欣賞法、演示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本節課在寓教於樂中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在實際的教學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對美的概念在敍述的過程中有點侷限,只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沒有給學生髮展的空間,沒有拓展學生的知識體系,應該教會學生在生活中“怎樣欣賞美、發現美”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增加學生欣賞、賞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高層次的欣賞能力。

在教學中所選擇的實例應符合學生的'實際的事例,符合學生的趣味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積極發展學生的主動性。在教學中應注意用詞的嚴謹。

篇三十一:國小美術課教學反思

我就如何改善課堂教學評價、讓學生在陽光下得到全面發展做了一些嘗試。

一、透過教學評價,幫忙學生樹立自信心

傳統的美術教學,過分重視學生對美術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忽視學生個體對美術的體驗。致使大多數學生無法體驗到學習美術的樂趣,從而逐漸喪失了自信心。學生喜歡上美術課,卻不敢表現、展示自己的才能。針對這一現象,我個性注意幫忙學生樹立起自信心。

課堂教學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尊重他們與眾不同的感受。有些學生天生聰明,但有些學生可能在學習上沒有那麼幸運,反應顯得遲緩些,作為教師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課堂上給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揚性評價,也會給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氣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現家,他們會透過唱歌、跳舞、繪畫等來表現自己對生活的感受,每表現一次就成長一些,當他們得到讚美時就會信心大增,也就會更喜歡這項活動,表現的更好。我認為適當的讚美對於孩子來説是推動其進步的風帆。

上《我們的社區》一課時,孩子們都動手了,只有一個孩子看看別人再看看自己的彩筆,卻不動手。從他的眼中能夠看出他很想動手卻又不敢動手。我到他身邊問他為什麼,他説“我生活在農村是剛轉來,我不明白怎樣畫社區,怕畫不好同學們會看不起我,我也不想畫不是我家鄉的東西”原先是怕表現不好,看來這孩子很沒有自信。於是我請他説説他的家鄉,他説到了老家的房子,一座座獨家小院像別墅一樣排列,農閒時村裏組織唱大戲,人們聚在一齊,有説有笑,聽着孩子的表述我用讚許的目光看着他。“你把你的老家説得像畫一樣美老師相信你也能畫得很美,你期望老家變成什麼樣都能夠畫,相信你必須能把它表現的很好。”這時我看到孩子滿眼的激動。他最後畫出了一片瓦房,房子前頭裝上了健身器,老人們在健身,雖然不是很美,但他敢於動手錶現就是很大的進步。當畫好的同學上台展示自己的畫時,他也勇敢的上來了,我當眾表揚了他,我看到了他自信的笑臉。

孩子能夠根據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記憶創造出許多圖式表現自我感受,作品中的形象雖然不是很像,有時很不像,但象徵性十分明顯,它表現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對於這種創造性、表現潛力,我們應給予及時的評價,加以肯定和讚美。如果教師對於這些自認為的不適宜嚴厲的讓孩子糾正,那麼將很大的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以至於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但也不是不改而是要給他講明錯在什麼地方,怎樣改正能夠使自己的作品更優秀。

正確的引導孩子學習,認識孩子作品的特點進行有益的評價,適當的給孩子以讚美的評價,對於孩子樹立自信心,有效的學習,大膽的表現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讓我們多給孩子一點讚美的評價,使他們多一份自信。

另外在美術作業評價中我打破了原先的等級制,採用在作業上粘貼小標誌和評語的方式。如評價作業,我會貼上一朵小花表示有進步,貼上一顆紅星表示有創新,後面再加上各種評語,如你的想象力很豐富,你的設計十分獨特,你的色彩感覺很棒,遇到一些比較難認的字我會再加上一些拼音使學生更清楚地看到老師師認真地對待他們的作業的同時使學生更有自信心。

二、重視構成性評價,提高學生的美術潛力

課改以前,美術教學中只注重對作業的評價,是一種對教學結果的評價。而教學結果與教學過程之間存在必須的聯繫,但是教學結果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教學過程,因為相似的教學結果可能來自於不同的教學過程,而教學過程中細微的差異又將導致教學結果發生巨大差異。所以,僅僅靜態的評價教學結果不能反映教學的價值。《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教學評價既要透過作業評價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更要透過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其在美術學習潛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予以評價。美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的美術潛力與水平只有在美術活動中才能全面體現,根據國小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個性適合在實踐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活動評價方式:個人或小組的方式。對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操作技術、探究潛力、認知水平以及交流表達的潛力等進行了全方位的綜合評價。對二年級以上的學生我也會讓學生在作業後邊寫上自己這樣畫的設想,這樣,就能夠更好地瞭解他的作業,瞭解他的想法及創作過程,將作業結果與這些聯繫起來進行評價,正確地、全面地評價每一個學生,能使他們感受到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對提高學生的美術潛力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三、關注個體差異,評價注重引導學生的發展

心理學證明:人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在教學中務必正確對待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美術評價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作業,枯燥冰冷的分數會澆滅學生創造的火花,折斷學生想象的翅膀。因為美術不同於一般學科,學生作業是一種飽含情感的創造性活動產品,具有鮮明生動的個性差異。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對美術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師在評價時要承認和維護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個性差異,允許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學習美術,為學生的學習和自由發展創造寬鬆的時空環境。

記得曾教過一個學生,上課不愛發言,老師問他也不回答,每次的作業不是空白,就是亂塗。我也很想拉他一把,所以經常在旁邊指導,我在時,作業還好些,我一走,他就又開始不畫或亂塗。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他在自己本子上畫各種恐龍,十分漂亮。當時就想:他還是喜歡畫畫的,只是對美術的其他資料興趣不高,興趣比較單一。接下來一節美術課,一上課我給學生展示了許多恐龍的圖片,學生在讚歎之後就告訴他們:這些都是老師從動畫片裏給大家找來的恐龍圖片,我們班也有一個畫恐龍的高手。之後就把他介紹給全班同學,應對全班同學他的臉紅了,在鼓勵下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幅恐龍的圖畫,這張畫讓同學們震驚,大家對他的畫發出驚叫得聲音,那時我看到他眼角閃過的自豪。下課後我找他單獨談話,告訴他:光光畫好恐龍是不行的,美術中還有許多資料等着你去學習,老師相信你必須能夠學得很好,還能在美術比賽中得獎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經常注意鼓勵和表揚他,他也逐漸的喜歡上了美術課,也更愛動腦,更愛動手了,在區裏的科幻畫比賽中,他還得了獎呢。

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肯定每個學生的表達方式,使每個學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降低評價標準,對學習優秀的學生鼓勵他們挖掘自己的潛力。同時引導學生從縱向來比較自己的變化,發現自己的優點,透過評價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加強自評與互評,使學生逐步成為評價的主體

《美術課程標準》評價推薦的第一條就是“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從中反映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觀和評價觀。在美術教學中,我改變教師是評價權威的現象,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用心引導學生開展自評與互評。在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先在自己的作業背面寫上自己對作業的評價,然後再到講台前展示,並説説為什麼這樣評價,覺得自己哪兒畫得很好,哪兒還有些不足,需要怎樣改才好。同時,也讓其他同學幫他出出主意。透過自評,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瞭解自己的長處、存在的問題,從而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有時還會採用互相評論的方式,在二年級的《假如我是巨人》一課中,先將全班的作業展示出來,之後給每個學生髮了一張小矮人的貼紙,讓學生將貼畫貼在自己認為最好的作業上。然後問他們:你將貼紙貼在哪張作業上了,為什麼貼在那兒?還有哪些地方不夠好?學生用心性十分高,在簡單氛圍中透過互評,能正視自己、尊重他人,同時提高了他們的鑑別潛力、分析和表達潛力。我發現,加強了自評與互評以後,課堂氣氛和諧了,師生、生生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了。學生增強了主人翁的職責感、羣眾榮譽感,學會了寬容,理解,增強了學習美術的信心和興趣。

給學生一點陽光,他們會很燦爛!改革評價方式,透過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成了擺在每一個美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採用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架起師生、生生之間的友誼橋樑,充分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的功能。透過教師的評價幫忙學生樹立自信心,用心開展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多種評價方式,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檢測評價學生,將會把美術課堂教學帶入一個嶄新的天地,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篇三十二:國小美術課教學反思

縱觀國小美術教材,有欣賞課、色彩課、創作設計課、手工課等,其中手工課是課堂氣氛最活躍的一種課型,但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使手工課無法圓滿完成,這也是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遺憾。

每次上手工課,走進教室的一剎那,發現孩子們的桌子上零零碎碎地放着些上課要用的材料,有些有,有些沒有,感覺這樣的課總有些力不從心。當我問及孩子們準備美術材料用具的情況時,有的學生説忘記帶了,有的學生則説找不到材料。隨之“響應”的有好幾位學生。今天美術課是要求學生用手工紙、剪刀等工具創作,上次美術課結束時,我特意關照同學們要記得帶各種材料。這麼多學生沒有材料,這課還是否按計劃繼續上呢?我暗暗地想道。全班同學都隨着我的沉思而安靜地等待着。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上手工製作內容,學生沒有材料或準備不充分,再好的教學思路和設計也是在“紙上談兵”。象今天這樣的情形已是屢見不鮮了,相信所有的美術老師都遇見過這樣的情況,是件令教師比較頭痛的事。

當遇見這樣的情形,我們是該放棄還是該繼續呢?如果放棄的話,是不是要等到學生都把材料準備充足後才能上課呢?這樣,我想,不僅打消了已經帶了材料的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要浪費的時間就不止是一節課40分鐘的時間了。所以,還是繼續的好。那如何繼續呢?我們此時就可以改獨立操作為小組合作,通過確定策劃組長、討論構思、分配製作任務、合作完成作品,解決部分學生材料的不足,同時也解決了想象、構思的單一性,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對於那些未帶材料的孩子,單靠批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而是要鼓勵其參與小組的設計構思,協助其他同學進行製作,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

但我們不能單靠小組合作來完成美術教材中的所有手工課,孩子難免有時候會準備不充分。所以,從另一面看,我個人認為對於美術教材的編排,也應該有城鄉差異,有一些美術手工材料在農村是購買不到的,或者,能否考慮在編排美術教材時,對於手工課的材料作適當的安排,以減少學生為購買手工材料而煩惱的問題。

篇三十三:國小美術課教學反思

新時期的國小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因為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中,美術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交流中產生髮展的;國小美術教育不同於專業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培養髮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新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改變傳統教法和學法。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

一、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和探究習慣:

在具體的教學中不要過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規範學生,採取合理的啟發、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和觀察習慣。

二、注重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和豐富的想像力:

傳統美術教育多是圍繞“看畫”或“臨畫”為主要內容展開的,最終都是大同小異。想像力和創造思維的培養和開發,是現代美術教育最主要的特徵之一。想象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兒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繽紛,五花八門,內容豐富。

三,注重調動學生綜合學習的積極性:

素質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激發了學生的需要強度,並依賴目標誘因的出現,提高學生需要的自我意識水平,滿足了學生聯繫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現代化教育對美術教學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需要、動機、目標、態度等各方面都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進了原來美術課程和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課程建設的角度,促進了美術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了美術教材模式、學生學習方式和課程評價方式的變革,有效地運用各種資源,增強了美術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了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脱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繫,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級的《色彩的情感聯想》一課,雖然學生對顏色並不陌生,但對色彩的調配和變化規律卻不瞭解,而且因為學生第一次接觸水粉顏料,可以説對每一種物品和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室裏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教室裏掛了很多漂亮的裝飾物,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國旗,黃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還有各種顏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教室裏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讓學生觀察外面自然界中還有哪些顏色,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繽紛,也激發了學習色彩的興趣。我又適時提出問題:這些美麗的顏色能不能用顏料調出來呢?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着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説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節日的裝飾》這一課裏,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着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等一些有節日氣憤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藴。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

篇三十四:國小美術課教學反思

一、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為廣泛的內容。如在,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民族味較濃的曲子,這些曲子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除了充分的課堂資源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藴。在講課之前我自身就必須先要明白剪紙是怎樣的一種民間藝術,有什麼樣的特點,剪紙都分為那些類型等等。這些不光是靠臨時抱佛腳得來的,還要靠老師長期的一些積累,才能將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文化素養。

二、課堂的教學

課堂的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在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師都知道,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可往往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也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共同創作難免會各抒己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就會造成紀律的不好。就比如,不僅要剪的像樣,還要分清楚陽刻與陰刻的區別,這樣勢必就給此課增加了難度,授課教師就會考慮小組分工合作,相應的課堂紀律也會混亂。還有一些課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卻並非無效。

我曾看過一片文章説,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時不需要孩子們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想象、去創作,學生甚至還可以畫在桌子上,還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經説過:“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的是課堂必須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安靜,往往會抹殺孩子的自由發展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可怎樣才能使兩樣兼顧呢?那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縱,不壓制。例如:,可以嘗試採用比較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藉助一些外界的媒體,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帶領學生去博物館參觀一些剪紙作品展;有同學説他(她)的奶奶(姥姥)很會剪紙,還可以把這些老人請來當成他們的課外輔導員。而作為教師的我也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學到更多關於剪紙的一些知識。能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學到知識。

而且我認為,有時候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一些環境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反而獲取知識的效果會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感覺是那樣的貼近自己,其實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更何況這種學習方式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我覺得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紙中的陽刻和陰刻》那一課之後的一些感想,一些我個人的心得體會。其實不論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我們上美術課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於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但在美術課堂教學這條道路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將會繼續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認真上好每堂美術課。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篇三十五:高一美術課教學反思

高一美術課教學反思

高一美術課的教學已接近尾聲,下面我就這一年的教學作一個反思。

高一從石膏幾何體到靜物素描再到石膏五官的課程設計我認為是比較合理的,學生有一個從易到難的學習過程,使得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較為容易的接受,輕鬆的學習。

通過這一年有目的的教學,我認為高一階段的學習主要的攔路虎還是學生的興趣問題,同時適當引入競爭機制,使學生在有適當的競爭環境中有興趣的學習,我認為這是比較理想的。

為了提高學生作畫的興趣,給學生一個競爭的環境,我的做法是把班級分為4個小組,每組由一個學習較好責任心較強的組長管理,同時設立適當的`獎懲制度,並且學生的日常表現每次的課後考察直接與期末總評掛鈎,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畫室衞生變好了,上課遲到沒有了,最重要的是差生有人帶領了變的愛學習了,整個班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這一年的教學讓我認識到,適當的管理機制教學手段在日常的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想每位教師可以在這方面做點文章,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

篇三十六:優秀美術課教學反思

經常有其他學科的教師羨慕地對我説:“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鬆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進入國小美術教育已經有多年了。這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把自己認為正確的理念收到課堂裏,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由原來過於強調學科本位轉為以人的發展為核心。目前,“為畫而學”的教育觀已經越來越受到美術教育者的非議。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中絕大多數人,目前不可能將主要精力放在美術學習上,將來也不一定以美術專業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我們對學生實施的不是專業美術教育,我們更多地是從教育的角度來認識美術課程。“寓教於樂,寓教於玩”是現代兒童教育的基本特點。經過新課標的美術教育教學實踐,覺得美術教材的內容廣博,課程其有綜合性、多樣性的特點,而美術教育教學注重的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繫。特別是低年級強調遊戲性、體驗性的活動。

兒童的美術活動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遊戲”,它比一般的遊戲內容更豐富,規劃更寬鬆,過程更復雜,結局更多變化。它要求“玩者”眼、腦、手並用,充分運用各種知識,充分展示各種能力,充分挖掘各種潛能。我想我們教師是“遊戲”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應該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循循善誘,耐心引導,以充分啟迪“玩者”的心智,發散“玩者”思維。在低年級美術教學中引入遊戲性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真正進行最自主的美術活動。著名兒童美術教育家楊景芝教授説過:“孩子們具有豐富的創造力,每個孩子都具有豐富的創造力,每個孩子都各具特點,只要我們正確地加以引導,孩子們的潛能意識都能得到很好的.發揮。”而美術教學是最具有創造性的活動,最能夠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多種方法中,遊戲性教學是其中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減輕負擔、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1、遊戲性教學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導精神。“愉快教育”的實質是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遊戲性教學正是通過遊戲的形式使這一變式成立的。

2、新《美術課標》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它包含着趣味性、審美性、人文性……等等特徵。傳統美術教育最大的弊端是過於強調學科中心,過於關注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漠視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特別是兒童身心特徵和心理需求,讓學生強行接受,他們會覺得無味、無趣。

3、在遊戲過程中,學生精神放鬆,課堂氣氛活躍。在愉快中得到知識,學到技能;鞏固知識、熟練技能。

一、巧用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學”

古人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我們的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教學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美術學習的興趣是美術教學的生命。而學生學好美術主要靠他們發自內心的學習要求和興趣。系統論告訴我們,有興趣就容易抗拒外界干擾,提高接受效率,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習者成功的源動力。如:《大家一起畫》教學時,我將它設計成一個遊戲活動,用各種美術教材和工具佈置出遊戲場景,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活動中,我鼓勵孩子們隨意選擇,大膽嘗試,自然而然地在玩中體驗到各種材料、工具使用的特點及不同組合的不同效果,並要求孩子在體驗之後説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孩子們不僅自己得到鍛鍊,也在發言中得到交流,學到新的、不相同的方法。部分學生用飲料瓶灌水學,教師表演“變臉”遊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變臉”遊戲的過程中體驗創造的樂趣,從而使他們樂於學習美術。

二、巧用遊戲,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和想象力,增強創新意識和能力

遊戲能給學生帶來學習的興趣,能給課堂營造良好的氛圍。而創設良好活躍的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聯想活躍,思維敏捷,表達欲增強,積極的遊戲活動能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同時模仿能力強,好動,好玩,不怕羞,愛表現也是國小生的天性。根據國小生的這些特點,多組織一些遊戲活動,無疑對學生有極大的益處。如鄂美版教材1冊《繞繞塗塗》一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各種各樣的線條繞繞塗塗表現出自己喜歡的形象。在平等班教學時,由於第一次上我盡力鼓勵學生大膽、自由表現,可他們就是放不開手腳“繞繞塗塗”。在第二次上課時,我就採用“聽音樂遊戲”的方式,讓學生聽音樂根據自己的感受用色用線。而不是按部就班的

篇三十七:美術課的教學反思

美術課的教學反思

尋找興奮點,理清知識點,這是在課堂中比較要注意的。像上次我上補充教材《恐龍》,有關恐龍的知識浩如煙海,人們對恐龍充滿了無窮的想象與猜測,學生對恐龍有關的興奮不已,特別是有關恐龍的滅絕,學生説三天三夜都講不完,因此,教師一不小心就會上成類似科學課,這裏就需要教師理清知識點,尋找學生的興奮點中對我們美術最有幫助的,這無疑成了新時期課改教師的重要素質。

找準發散點是一堂課創新的高潮的導火線。有時教師輕輕的`一句點播,就會引發排山倒海的創新點子。比如剛才課例中:紙飛機的造型與飛機的關係,就把學生帶入探索的領域;像《恐龍》一課,教師如果還一味講解,啟發恐龍的種類等,學生只能停留在現在人們的想象中,如果點一下:如果恐龍沒滅絕,那會是什麼樣子?學生一下子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看來如能找準發散點是置關重要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略的反思,我相信在不斷的實驗中,肯定會不斷完善,最後成功。

篇三十八:國小美術課教學反思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我説:“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鬆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而這,與我對美術課美術教師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為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踐教學的應用

教師在自然環境中講解速寫,在實踐中教學,為學生設立情景,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給人帶來的視覺的藝術美感,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感受娛樂之中的快樂,陶冶了學生的情感。如對《我的飛機飛上藍天》一課的繪畫講解,使學生學會運用彩紙摺疊的方法制作出飛機的形狀。教師先出示飛機的圖片,引發學生的製作慾望。再讓學生分析飛機的外型及製作的材料,學生説出了飛機的種類及性能。運用教師教的幾種方法制作出多種飛機。最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飛機試飛比賽,與學生一起互動,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情感。 在對《速寫風景》的講解中,使學生學到了運用速寫的方法繪畫風景畫,學會了如何取景進行繪畫。抓住了事物的結構特徵進行描繪。本課,教師通過運用在真實景中繪畫,提高學生的繪畫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學生的情感。在對《速寫遊戲活動》的講解中,使學生學到了運用速寫的方法繪畫遊戲活動,學會了如何構圖進行繪畫。抓住了遊戲活動的特點進行描繪。

二、興趣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親自動手,利用自己身邊可以找到的材料,製作一個《童話的城堡》,可以在裏面鑽來鑽去,是一件多麼另人激動的事!本課就給同學們這樣一個動手圓夢的機會,因為美術學習不但是知識技能的

傳授,而是要貼近兒童的年齡特徵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表現活動。學生能夠選擇適合的顏色,剪出建築的各部的基本形,擺一擺,看一看。在裝飾細節時注意添加一些有生活情趣的物品,如窗簾、小路等,只要學生在製作過程中體驗到了樂趣就是成功的學習。

三、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在上完美術課《名字的設計》後,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形式設計自己的名字。開始我以我的名字用兩種形式展示給學生,學生選擇他們喜歡的一種形式,導入主題。説出自己的設計想法,然後開始繪製。 整節課,學生的興趣很濃,想象力得到了發揮。設計出了多種造型的名字形狀。而且還圖上了美麗的色彩,在筆畫的形狀上學生有多種的造型。如“點”,有的學生用七星瓢蟲,還有的用水珠等表示。總之通過本節美術課的學習,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發揮。

四、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上低年級美術《幻想動物》時,開始我以龍來舉例。龍是由:鹿、牛、蛇、鷹等動物組成的動物。並出示龍的圖片,學生分析圖片。他們的興趣被好奇感激發出來,我再引導他們創作學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頭、貓的身體的動物為例,可以由兩個或三個或更多的動物組合。接下來由學生創作,可以運用不同種類的工具製作或繪畫。學生創作出許多有趣的怪物,併為它們起了有趣的名字。

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的特點,以龍來激發學生的靈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掌握孩童的心理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在《幻想未來的景色》的繪畫中,我通過圖片、故事的結合,給學生創造一個虛擬的未來。孩子根據教師的提示,畫出了未來的景色。孩子對未來都充滿希望,因此產生了繪畫的興趣。教師再正確的引導他們創作。由此,也會產生很大的效果。有的學生把未來的房子建在雲彩上,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

本節課我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對現實事物進行再創造。而且還能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知識。

五、美術的教育作用

在上美術課《誰最美》中,學生通過教師講故事和圖片,使學生了解故事。從中學到了美的真正含義。

在教學中,我先展示圖片讓學生觀看,要求他們分析出圖片的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步的理解圖片的意義。這時我再把圖片的'內容編成故事講給他們聽,使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並且能發自真情實感的完成老師留給的繪畫內容。

總之,社會在進步,方法在更新。要想與時具進必須不斷的反思過去,從中發現優點進行總結應用。

篇三十九:四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放風箏》這個課題是各個版本美術教材中都喜愛選用的課題。而我每次上這課的過程卻如出一轍,學生作品也是一年又一年,用一句詞來形容最為恰當:“年年歲歲花相似”,很少有新意。

今年我決定改變一下教學思路,打拼出另一番天地。這節課雖然是屬於“造型?表現”領域,可是必須讓學生在自身感受放飛的體驗,瞭解風箏的結構特徵以及風箏的技巧,才能為後面的教學作好鋪墊。於是我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們自我體驗自我製作風箏,用自我的風箏試飛。把同學們試飛的影像錄製下來,製作成課件,以備下節課使用。

《放風箏》是要求學生緊緊圍繞主題進行拓展和想象構築一副嶄新的畫面。為了讓學生緊扣主題,上課伊始我就播放了上節課同學們自我放風箏的場面。同學們看見自我放飛自我製作的風箏,心裏有説不出的喜悦。我趁同學們的那股子熱情勁向同學講解放風箏時的人物動態,以及構圖等相對枯燥的美術知識。中國的藝術創作裏,詩詞作品往往是和中國畫緊密相連的,那就是説語文課和美術課的共同本質就在於感受由詩詞。於是我找了幾首關於放風箏的古詩讓學生自讀,讓他們在心裏描繪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放風箏的場景。

《放風箏》一課的整堂課設計新穎,真正做到了課程整合,並且實際性地跨出了第一步。課堂上學生的發言、提問、作業都是比較進取的。雖然很多學生作業在課堂上完不成,可是借用學具之後,基本上所有作業的框架都搭起來了。

篇四十:四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在色彩調配知識的教學中,雖然學生對顏色並不陌生,但對色彩的調配和變化規律卻不瞭解,而且因為學生剛接觸調色,可以説對每一種物品和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

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室裏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教室裏掛了很多漂亮的裝飾物,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國旗,黃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還有各種顏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教室裏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讓學生觀察外面自然界中還有哪些顏色,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繽紛,也激發了學習色彩的興趣。我適時提出問題:這些美麗的顏色能不能用顏料調出來呢?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着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説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篇四十一:美術課的教學反思

有關美術課的教學反思

學習新課程以來,提高了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為教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並探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效果。近五年來我一直擔任美術教學工作,雖説不是專業出身,但對美術莫名的喜愛,促使我不斷地學習並吸取美術理論知識的精華。探究美術給學生帶來的樂趣,如何使他們在課堂上感到輕鬆愉快,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

由於工作的需要,我連續擔任兩級課題班的美術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不斷地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除向閆老師、劉波老師請教學習外,和同事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利用假期再外學習,在教學中不斷累積經驗。力盡自己的課堂達到最完美的效果,但在完美中總帶有一點瑕疵。

帶着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反思了很久。“為什麼普通班與課題班的美術作業有差距?”是我的問題、是班級管理的問題、是家庭問題還是其他的。記得上《大樹的故事》這一課時(人教版美術二年級第八課),我還是跟往常一樣,面帶微笑精神飽滿的走進二年級四班教室,使盡我全身的功力磨破嘴皮上完了這節課。當時我心想這節課播種的這麼好,學生的興趣又這麼濃厚,下節課肯定能來個大豐收。等到第二節課我迫不及待的來收果子時,卻讓我大失所望。結果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沒帶美術本,有三分之二的學生雖説畫了,但大多數學生沒能表現出大樹的基本結構,更談不上有趣。怎麼回事?我來不及思考。同樣又給二五班也上了這節課,只是加上了豐富有趣的多媒體課件的欣賞,我只做簡單的引導,輕鬆的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但效果卻盡如人意。這時,我卻高興不起來。後來跟同事談起了這件事,她們和我一起分析: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使學生熱愛學習。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要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我覺得最關鍵還是要豐富學生的視覺藝術,不只是説説而已,讓學生憑空想象,那麼就需要我們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更需要學校的支持。

在思索中我慢慢的尋找着屬於自己的教學思路。馬克思説過:“如果你想欣賞藝術你必須成為一個在藝術上有修養的人”。反過來,通過美術欣賞藝術能提高學生對美術課其他內容的學習興趣。

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篇四十二:中班美術課教學反思

中班美術課教學反思

本週中班美術課上的是《鏡子中的我》,本來我打算的是人手一份小鏡子,想讓小朋友觀察自己的五官特徵,但是真正到上課之前我考慮到小鏡子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注意力,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也可能會摔壞了,小朋友的安全也沒有保證,我就想帶着他們拿着小墊子去舞蹈教室上美術進行寫生訓練,這樣小朋友的注意力比平時都集中很多很多。

以前的畫畫課我都要在黑板上把想要畫的形象畫出來,讓小朋友來模仿,可是舞蹈教室並沒有黑板,我也想借此機會鍛鍊一下小朋友的`想象力,我們就一起對着鏡子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徵,彤彤説“我的頭長得像草莓”樂樂説“我的頭像餅乾”源源説“我的眉毛像月牙”……

小朋友的想象力真的是非常豐富,拿起畫筆畫的時候小朋友們一起聽着我的指令,先畫頭、頭髮、眼睛、眉毛……

一大部分小朋友都畫得非常好,源源和琪琪有些吃力,我就把他們安排在畫的比較好的小朋友身邊,這樣畫得好的小朋友帶着畫的一般的小朋友,互相模仿者畫,進步得也比較快。

本節課上的還比較成功,通過這節課使我瞭解到了孩子間互相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是超乎我們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歡接受新鮮的事物,時常的帶着他們到新環境下上課,他們也會對美術課充滿興趣與好奇。

篇四十三: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裝飾小樹葉

幼兒是天生的美術家,如何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大家不斷地對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彌補不足。本站內容豐富,希望此篇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給各位幼兒園老師提供參考價值,歡迎支持本站內容!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傾向。”美術活動示範和範畫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示範和範畫又往往會束縛幼兒的思想,影響他們創造性的發揮,如何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裝飾小樹葉》是讓幼兒用各種線條和各種圖案對小樹葉進行裝飾。活動開始時我給幼兒展示了不同的範例,並給每個範例所用到的線條、圖案進行了介紹。在我示範後,我問幼兒老師設計的小樹葉漂亮嗎?他們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接下來要請你們自己做設計師,老師相信你們設計的小樹葉比老師漂亮。

我還要求幼兒,用不一樣的線條圖案進行裝飾,作品不和老師一樣,只要漂亮就可以。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都很有興趣,在幼兒作畫過程中發現這兩點給了幼兒很大的創作空間,他們畫出來的樹葉五彩斑斕,各有千秋。作品中既有我示範時的元素,如花、圓點、曲線、折線、直線,又有他們不同與我的獨特構思,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

通過這一活動我發現創造性的繪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興趣是幼兒的學習動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點,一般來説,幼兒對畫畫都有興趣,但並不會持久,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激發、培養和保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在《裝飾小樹葉》這個活動中我就是讓幼兒來當小小設計師引起他們作畫的興趣。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在活動的開始欣賞範畫環節,就是讓幼兒通過觀察瞭解了小樹葉上用到了哪些線條和圖案,為接下來的作畫奠定了基礎。三、正確評價幼兒作品,激發幼兒再創作的信心。恰當的評價能激發幼兒的作畫興趣和創作熱情,使幼兒體驗成功。因此我在巡迴指導時,對於幼兒的作品我總給予肯定的評價,幼兒在我的鼓勵下更加有信心把他的作品畫下去,直到完成。

作為一個幼兒園美術教育者肯定要寫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有力於大家提高教學水平,同時更好地瞭解兒童的心理結構,我們華夏愛嬰為大家提供很多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文章範本,讓您瞭解如何寫好反思,有那些步驟。歡迎您的參閲!

篇四十四:國中美術課教學反思

中學美術欣賞課是中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還能讓學生正確認識美學觀。但想上好美術欣賞課,讓學生對欣賞課感興趣,掌握正確的欣賞方法,一直是我們美術老師研究的內容。我在平常的教學中也嘗試了很多教學方法,比如小組討論、課前學生收集資料、用文字形式談談作品感受等。雖然課堂效果比較好,但讓學生真正的掌握正確的欣賞方法,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只有在以後的教學當中慢慢的進行摸索。 用心上好美術課——美術教學反思

經常有其他學科的老師羨慕地對我説:“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鬆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特別是在跨入新世紀,接受新教材後感覺上課越來越難,對美術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二,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三,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五,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應該説,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而這,與我對美術課美術教師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

思考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春天的暢想》這一創作課裏,教具是教師的範畫,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準備了幻燈片讓學生欣賞春天的美景及各種形式的作品讓同學們欣賞、學習並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一些作品的特點,為學生進行創作繪畫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藴。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思考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當然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學生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人合作完成,同學們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學生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説,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學生的個性,限制學生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 思考三:美術作業的評價

大人看孩子的畫往往搖頭,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孩子們的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學生喜歡色彩,有的學生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學生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作業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畫中閃光的東西。

課程標準是新的,學生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任重而道遠。

篇四十五:國小美術課教學反思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節日的裝飾》這一課裏,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着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等一些有節日氣憤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藴。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

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説,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三、美術作業的評價

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説:“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

以上所述,為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篇四十六:國小美術課教學反思

如何上好國小美術手工課

近幾年來,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國小美術課也成為了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但是從國際國小生比賽就不難看出我國選手的實際操作能力相對落後,這於我們的日常美術課的教學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老師從小就忽略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只看重其考試的能力。我們美術課上的手工課常被很多家長認為無足輕重,學生也不重視,上手工課也不帶材料,也不帶工具。許多老師對手工課的重視不夠,常常因怕麻煩,也沒有好好上課。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制定,美術課越來越講究學習活動的綜合性,注重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在這樣的理念下,我積極嘗試,我認為在國小美術教學中應該重視手工課的上課質量,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下是我在上好美術手工課的幾點不成熟的教學經驗:

一、要重視課前的準備,也就是收集材料。

上手工課對材料準備的依賴性很強,也就是説,手工課教學效果的孬好,主要取決於教師和學生對材料的準備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讓學生在班裏準備了一個儲物箱,專門收集各種各樣的手工製作材料,這些就成了學生上手工課必需的。

二、要上好手工課,範作是最好的教學手段。

在美術課教學中範作是很重要的,範作也可以是老師的作品,也可以是學生的作品,手工製作課對範作的要求更重要。範作是學生獲得手工課製作的最直接的動力,那我們如何收集範作呢?方法有很多,以下是我收集範作的幾個方法:

(1)、要根據所要教的內容自己動手製作範作。這中方式是現在很多美術老師所常用的方法,老師的製作過程也是體會教學重難點的過程,教師精彩的範作會帶動學生的製作積極性。

(2)、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範作。在日常生活中美術作品隨處可見,如:超市、商店、回收站等都有可能有美術教學的範作,只有我們留心觀察,細心收集就能收集到很好的範作。

(3)、在教學中注意收集優秀的作品,作為日後的教學範作。學生的美術作品有的很優秀,要比日常收集的範作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這三種收集作品的方式,不用多常時間老師手中就有了一個非常多的資料庫,有了豐富的資料,教師在手工課的教學中就可用範品進行教學了。

在手工課教學實踐中,範作利用的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手工課的教學效果。如果利用的好,可使學生在很輕鬆的環境中進行手工課的學習。在教學生手工製作中可以分幾個步驟去做,但是現在的美術課程很少有步驟教學,即便是有步驟也是很簡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認真準備好範作。在準備範作的同時可以準備幾件半成品,讓學生通過研究半成品來完成手工課的製作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變得積極主動,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手工課教學中要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特別是導入,精彩的導入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導入導好了,學生學習才有興趣,學生才樂意去做。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學生動手

能力和技能的培養,改變以單純傳授知識和模仿為主的教學方法,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的新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動腦動手的同時,鼓勵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了愛好,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改革對學生的評價標準,更注重過程評價。

我們教的每個孩子都很天真、好奇,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什麼都想知道,都想去體驗一下,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他們在還未具有一定的製作能力的情況下,如果老師不因勢利導,很容易傷害學生對手工製作的積極性,逐漸失去了對手工課的興趣。在手工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和保持孩子的製作興趣非常關鍵。通過對學生作品適當的評價,在評價中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幫助他們逐漸消除做不好,做不像的膽怯心理,通過好的評價讓學生大膽嘗試,只有在嘗試中學生的情緒才能釋放,個性才得以張揚,從而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總之,我認為應多讓孩子上好美術手工課,從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兒童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

篇四十七:國小美術課教學反思

淺談如何上好國小美術手工製作課

湖南中心國小二部林燕蘭

摘要: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美術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受到學生的喜愛。國小階段美術課的設置,也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興趣,注重培養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想象能力。以下本文主要是淺談國小美術手工課教學——以興趣促進教學。

關鍵詞:國小美術 手工教學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美術課程強調通過發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我更清新的認識: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濃厚的興趣,學生才能主動學習和探究,懂得手工製作可以鍛鍊自己、提高自己,感受到自己創造出的美好事物的存在,這樣才會真正參與到課堂,促進國小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筆者通過實踐與探索,積累了一些開展國小美術手工教學的理性認識與實施策略。

一、收集各種材料,做好課前準備

備好課是提高“手工製作”課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前提。因而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緊扣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抓住教學重、難點。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教師要搞好示範講解。所以教師必須提前製作,理順製作方法、步驟,弄清製作過程中的重點難點之處。這樣,課堂上示範操作才能真正做到規範、準確、熟練。

準備好製作的材料是上好手工課的前提條件。沒有材料,或材料準備不充分,手工製作也難以完成。課前是美術老師最繁忙的時候,除了按要求進行的常規準備外,還要多去考慮製作材料的問題,如學生需要帶哪些工具與材料,尋找這些材料有無困難等等。平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材料、發現材料、挑選材料、積累材料。可我們老師經常會遇到一些這種情況。

每次上手工課,走進教室的一剎那,發現孩子們的桌子上零零碎碎地放着些上課要用的材料,有些有,有些沒有,感覺這樣的課總有些力不從心。當我問及孩子們準備美術材料用具的情況時,有的學生説忘記帶了,有的學生則説找不到材料。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上手工製作內容,學生沒有材料或準備不充分,再好的教學思路和設計也是在“紙上談兵”。像今天這樣的情形已是屢見不鮮了,相信所有的美術老師都遇見過這樣的情況,是件令教師比較頭痛的事。當遇見這樣的情形,我們是該放棄還是該繼續呢?如果放棄的話,是不是要等到學生都把材料準備充足後才能上課呢?這樣,我想,不僅打消了已經帶了材料的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要浪費的時間就不止是一節課40分鐘的時間了。所以,還是繼續的好。那如何繼續呢?我們此時就可以改獨立操作為小組合作,通過確定策劃組長、討論構思、分配製作任務、合作完成作品,解決部分學生材料的不足,同時也解決了想象、構思的單一性,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對於那些未帶材料的孩子,單靠批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而是要鼓勵其參與小組的設計構思,協助其他同學進行製作,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

二、導入新穎,多種形式,培養情趣。

少年兒童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處在這一時期的兒童其思維正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對具體事物的形象感知要強些。“實物”導入無疑是“手工製作”美術課教學導課的最佳方式。例如教學《小衣服》製作,教師事先拿出做好的紙衣服問學生:這件小衣服漂亮嗎?(回答:很漂亮)這件小衣服是老師自己做的,做起來也不太難,老師想把方法也教給你們,願意學嗎?(回答:願意)好!下面就請你們跟老師學。這樣,一下子把學生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學上來。

在教學中,繪畫與手工製作相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繪畫知識,而且能把學的繪畫知識運用到手工製作中去,從而使所學的繪畫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獨立設計,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實踐中,繪畫與手工製作結合是方便可行的,手工製作的基本材料是紙與廢舊物品。比如,用廢紙盒製作建築模型,用廢掛曆製作各種各樣的服裝等等,起到廢物利用的作用。平時,教師只要在教學中多動腦筋,材料問題就迎刃而解,所有的設計、製作,都力求做到構圖美、造型美、色彩美,使學生感到賞心悦目,由感受美,而產生愛美的情懷,這樣的美育是潛移默化的,學生是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從而對學生的心靈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從小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

三、示範講解要做好,模仿操作,反覆實踐

“示範講解”為國小美術課的重要環節,更是手工製作課教學的關鍵,因為教師的示範講解是學生模仿操作順序進行的前提。這一環節的教學,演示的可見程度要大,面向全體學生,講解的措詞要得當,淺顯易懂,“看聽”結合。示範講解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泥工製作小動物,成形和“着色”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成形示範動作要慢,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看好,邊示範邊講解,何處“擔”“接”“削”“剮”;着色,哪個地方該着什麼色,着多少色等,都要做好示範講解。

學生的模仿操作反覆實踐,形成技能,是國小美術“手工製作”課堂教學的目的。所以這一環節也就是“手工”課教學的中心環節,在教師示範講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模仿操作。第一,提出實踐要求(特別是安全紀律),明確操作要求要領。第二,根據國小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兼顧性不高這一特點,最好分步實踐,教師分解制作步驟,示範講解,學生模仿操作完成實踐形成技能。第三,要求學生進行想象創造,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捲筒動物》製作小花狗,可將身子、頭、四肢的製作步驟及着色進行分解,教師示範講解與學生的模仿操作交叉進行。完成這一實踐後,可讓學生創造製作與小狗形似的別的小動物,提示不一樣的地方,反覆練習,可以使學生掌握這類製作的方法步驟,形成技能,有效地鍛鍊學生的手部小肌肉,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精講多練,給予充足的實踐體驗。

要在有限的40分鐘之內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要惜時如金,妥善安排好每一個教學環節,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完成製作。教師的精講力求淺顯易懂,措詞得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同時要演示製作方法。演示的可見程度要大,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五、鼓勵求新,拓寬想象空間

比如學習《穿花衣的熱帶魚》,教師先示範做一個摺紙魚,然後學生動手製作的時候,教師巡視並進行個別輔導。發現有學生還不能掌握的,教師就安慰他不要着急,並和他一起做。當學生初步完成後,就引導學生,對於進行裝扮,如,“你能幫助魚兒穿上漂亮的花衣裳嗎?”?“等一下,我們進行一場魚兒時裝表演賽。”到下課時,教室裏幾乎成了熱帶魚的世界了,學生們情不自禁地爭着把“魚”拿到賽場上亮相。讓孩子們也體驗了當一次設計師的滋味。

六、延伸課堂,促進學生髮展。

在課堂有限的時間裏,學生動手製作往往無法盡興,我們可以利用延伸課堂的方法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我讓學生用自己製作的手工作品去美化自己的房間,用課上學到的知識技能課外製作其他作品來美化生活,這樣可以天天看到,既可欣賞,又增添了手工製作的實用性,使學生有了自信,這對學生無疑是一種促進。孩子們是這樣説的:“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才會明白。”

總之,通過手工製作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運用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倡導組織形式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在我的美術手工製作教學中起到了較好的效果,不僅課堂氣氛濃厚,學習效果顯著,而且也完成了教學任務。“手工製作”課作為國小美術課的重要課型,只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注意激情導入,努力做好示範講解,正確指導學生模仿操作就能使學生的能力有所形成。

今後,我在教學還要不斷的嘗試,嘗試中總結經驗,在點滴中積累能力,力爭開拓美術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此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推動農村美術教育及素質教育向前發展。

篇四十八:國中美術課教學反思

美術課對於培養學生感受、理解、評價各種美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特殊的作用。美術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給人以美的情趣和藝術的薰陶。我們美術教師必須要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才能更主動更積極的上好美術課。中學課業重,課餘時間有限,所以我儘量讓美術課內容當場完成。課上45分鐘要充分利用好,要從課堂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美術各方面的興趣就須讓精彩紛呈的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遊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悦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除常規類型教學方法外,還可以採用一些特殊的教學方法,如:教師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體驗做“小老師”,能為學生創造開放思維、自主表現和創新表演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優勢,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地學習,自主的探索和實踐,在藝術體驗中獲得知識,提高綜合素質。教師也可以運用多種方法與學生一起活動並體驗其帶來的愉悦和成功感。這樣學生在教和學得過程中的積極性提高了對美術課的學習就更認真了。

二、如何運用美術相關的課外知識,使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

如在上八年級《西湖的美景》一課,這課的重點是教水彩畫。為了使學生在學之前能對該課產生興趣,第一節課我用多媒體展示並介紹了“西湖舊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學們陶醉與西湖美景的同時介紹水彩畫就特別適合表現西湖這種淡雅、雨霧朦朧的自然景象。接着提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大家知道西湖的由來嗎?”帶着西湖神話傳説的由來,引出有關西湖的詩詞,特別介紹了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之一》。然後藉着蘇東坡談及一些課外知識“西湖特色菜——東坡肉和西湖醋魚的由來”讓學生在進入水彩畫的學習前,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用實物寫生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例如一年級《給同學畫張像》一課,抓住寫生頭像一詞給學生講解,讓學生想知道頭像是怎樣,“三停五眼”是關於什麼的概念,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自己的同學,徒手畫自己同學。從學生中找出幾位面部結構較典型的同學當模特,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升起來了,作業的質量也得到了保障。

四、藝術欣賞與繪畫技法相結合

國中美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主,是教學大綱已指定的教學方向。審美能力的提高僅僅靠學生技巧的提高來實現是不可能的,只有將欣賞放在技能的前面,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維,分辯美與醜。在自己創作時,儘量將畫面美化,如七年級中國畫學習,要掌握中國畫的特性並畫出不錯的中國畫,對十一二歲的孩子是很難完成的,所以課前我把中國畫的教學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國名畫欣賞,第二部分才是中國畫繪製。在第一部分中,利用幻燈片欣賞歷代名畫,從而區分中國畫分類和技法,在第二部分中按照繪畫順序在黑板上展示範畫,並引導學生了解技法的運用。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臨摹來學習中國畫的技法。通過以上的學習最後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張創作畫,學以致用。

五、課堂評價多樣化,積極給予肯定和鼓勵

美術作業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對學生的作業的點評要針對性強,善於發現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對繪畫中有創造性的學生給予肯定,不斷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探討研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美術課。

篇四十九:美術課的教學反思

美術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教給學生基本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同時讓學生有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意識。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作為一種新的輔助教學手段,為美術教學帶來了“教”與“學”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它集圖像、聲音、文字、動畫等各種功能為一體,把教學素材逼真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讓課堂上充滿了兒童情趣,而且使課堂教學效率大為提高,就像為美術課堂,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提升了美術教學的品位。

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繪畫興趣。

布魯達説:“學習的剌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教師在課前準備了大量不同類型的資料,有視頻、音頻、文字、圖像、動畫等,被集成到軟件中在電腦多媒體任教師隨意使用,學生則可按教師引導收集信息,可任意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素材。學生的抽象思維要有一定的感性材料支持。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給予學生大量的感性材料的支持,使學生容易對知識理解和產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比如:教學二年級美術課《我和昆蟲》就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有了觀察各種昆蟲的形態美、色彩美、花紋圖案美等的直觀效果,以此作為很好的媒介,既激發了學生的觀察興趣,也為誘導學生愛護大自然提供很好的契機。

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

在傳統的工藝美術教學中,構思設計――鉛筆繪出草圖――定正稿一一上色一一整理畫面一一完成。學生從設計構思到繪製完成一幅作品所花時間較長,再加上對手工繪製的技術要求較高,花的時間和精力就更多。對學生來説,好的構思設計不但代表好的設計作品,它還包括有高超的技術表現能力,對此也是在應用設計課作業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現代電腦美術的出現,正好能解決這問題,因為電腦有強大的編輯、造型、上色和文字處理功能,可以直接按自己的設計指令,繪製出自己滿意的圖形、文字也為和色彩,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繪製質量。在以往如果在完成後的設計作品不滿意,需改動一下,那就等於重新繪製一張新的作品,而此時有了電腦,你就只要在原來的作品上用各種應用工具,就能輕鬆地解決問題。省時省力,而且可用更多的時間追求創意和效果。

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

一方面是指要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內容能保持新鮮感和參與熱情,一方面要有一個寬鬆的表達空間及治學的民主氣氛。新鮮感是吸引注意力和引起興趣的前提條件;表達空間是他們能力得到肯定、思想得到鍛鍊的場所,而廣闊的想象空間則是使他們暢所欲言、打破思想束縛、自由發揮想象力的肥沃土壤。這正是傳統教學模式所達不到的境界,也正是新的電教手段表現出旺盛活力的方面所在。由於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時從知識點和新穎性、趣味性方面作了多方面的思考和精心的策劃,生動活潑的畫面以及多種媒體的共同參與使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從而可以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接受知識。這樣,在多媒體技術下的學生美術想象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視野,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學生的創作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我們應在明確鮮明的素質教育思想指導下,應用好現代化電教手段,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應用課件,來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