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數學啟蒙思路及方法整理(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3W

幼兒園數學啟蒙思路及方法整理(多篇)

幼兒數學啟蒙知識點 篇一

在談教育之前,家長們首先要知道,3-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們究竟要學習哪些東西,對於幼兒園年齡段的寶寶們來説,數學知識主要包括數字、量、圖形及其運算和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幾部分內容。

而我們在幫助他們啟蒙學習的時候,要從數、量、形以及關係四個方面去做,逐步幫助孩子們形成計算、估算、巧算能力、圖形辨別能力。符號表達能力以及日常單位應用能力等。

1.數的教育原則

數指的是數數,也就是1234等數字,我們常看見家長讓孩子們學習數數字,有的孩子們能夠很順利的唸完數字,有的孩子卻總是會漏掉其中某個數字。數數是孩子們最先掌握的數學能力。

我們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孩子們數數,比如説讓他們計數來往的車輛,或者是日常對他們提問,幫助他們獲得數數的能力。

2.量的教育原則

所謂的量就是指物體的輕重,對於四歲左右的孩子們來説,輕重已經有了基本概念了,我們要做的只是引導,通過不同重量的東西讓孩子們感知比較,並且教會他們一定的量詞。

3.形的教育原則

形指的是物品的形狀,形狀也是數學當中的一個部分,如何讓孩子們認識形,需要讓他們多摸一摸看一看,並且學會用語言表達,例如圓形、方形等等,通過形體基本特徵來認識形。

4.關係的教育原則

關係主要是指事物的規律,我們可以給孩子們提供一個簡單的、可供模仿的方式,然後讓孩子們嘗試學習,接着引導他們理解排序,讓他們從多個角度出發解決問題,以培養思維的。流暢性和擴散性。

幼兒數學啟蒙知識點 篇二

01、認識1-10,並能對應相等物體的數量關係

2歲的時候,多多能從1數到10,但是如果你讓他數數看1個小手有幾根手指,他就傻了。幼兒園的寶寶就能夠把數字和數量的關係對應起來了,並且能夠熟練的數數。

02、會比較大小

比較固體物體的大小,能區分最大最小更大更小的概念。

03、會比較輕重

比較物體的輕重,能區分最輕最重更輕更重的概念。

04、會比較長短

比較物體的長短,能區分最長最短更長更短的概念

05、會比較多少

培養孩子的數感,能夠從數量判斷多少。結合數量的概念,能理解數字9比數字3更大。

06、認識形狀

能説出平面幾何圖片的形狀及特徵: 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五角星。

07、方位概念

知道上下左右,前後裏外。並且能將位置進行對應。

08、學習按照物體的某個特徵,進行分類

分類就是按照物體的同一個特點,將他們歸類在一起。通過孩子的觀察,可以從不同角度對事物進行分類,並且能表達,為什麼這麼分類。引導孩子可以自創分類的特點,然後進行分類。

09、配對和匹配

通過觀察物體的屬性,將物體進行匹配。比如相同的襪子配配對。或者按照物體的花紋,形狀,顏色,數量,大小和種類等屬性將物體進行匹配。

10、學習按照物體的某個特徵,進行規律排序

規律是事物之間存在的邏輯。讓孩子通過觀察一組事物的排列方式,能夠自己歸納出其排列的規律,並且能夠説出下一個事物是什麼。

11、能區分2D和3D

通過眼睛的觀察和手的觸摸,能夠感知到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區別。培養孩子的空間感。

12、瞭解對稱

瞭解對稱的概念,能夠區分平面圖形或者生活中的物體是否是對稱的。

13、理解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

什麼事情都有發生的先後順序。幫助孩子瞭解首先,其次,最後的概念。比如:早上起牀,先要刷牙,然後洗臉,最後吃早飯。又比如:“先有一顆種子,然後埋到土裏會發芽,然後小苗會變成熟,最後會開花結果。”

14、時間概念

對鐘錶有概念,能區分時針和分針。孩子能讀懂整點和半點,並理解某些時間點的含義。比如早上7點是起牀時間,中午12點是午飯時間,晚上8點準備洗漱睡覺。

15、通過數陣圖,能夠數到100

瞭解數陣,藉助數陣幫助寶寶觀察1-100的位置和規律,並且能夠從1數到100。

16.10以內的加法計算

藉助工具,能將2個或2個以上的數量進行加法計算,獲得一個新的總數量。

17、測量概念

瞭解測量的不同維度,比如長度,高度,和重量等。會藉助測量工具例如尺子或者樂高塊來測量生活中物體的長短。

18、認識錢幣

教孩子認識錢幣,能夠區分簡單的錢幣面值,例如1元,10元,100元。

從數數走向運算,幼兒數學啟蒙第三步 篇三

因為分類產生了新的集合,往一個集合裏添加物體或者拿走物體,使集合發生變化的過程就是數的運算。數運算是解決生活中“多與少”,“多多少”,“少多少”的工具,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數學活動。

幼兒對數運算的最初體驗很大概率會來自跟同齡人之間的集合比較。A有5塊積木,B有4塊積木,A的積木比B多。如果成人接着問:多幾個呢?這個問題就開啟了數運算的大門,讓幼兒通過比較懂得數量之間的變化及大小,從而理解“一樣多”,“多幾個”,“一共有幾個”的概念。

仍以積木為例,A有5塊積木,B有4塊積木,我們可以用實物來讓幼兒體驗相同事物的集合變化。

1,一共有幾塊積木?這是加法的範疇,只需要將A和B的積木合併在一起,再逐一點數,即可。

2,他們倆誰的積木多?多幾個?這是通過比較來體驗減法的意義。首先需要將A和B的積木排列成2行並對整齊,其次需要找出A和B一樣多的積木,第三,根據對比,做出判斷,找出積木比較多的人是A,最後,將A和B一樣多的積木一一對應後,剩下的沒有對應的積木就是A比B多的積木。反之,若問幼兒誰的積木少,少幾個?則是減法的範疇。

誠然,加減法是通過集合中數量的變化體現的,但若想幼兒的數感好,數運算基礎紮實,這就需要幼兒熟練掌握10以內數的拆分,10以內加減法以及20以內加減法,這些都是數運算的基礎,萬變不離其宗,往後更高難度的加減法都離不開這些基礎。

很多家長對加減法的啟蒙順序一直有困惑,不確定先學加法還是減法,學完了5以內加法,該趁熱打鐵教5以內減法還是繼續學10以內加法,20以內的加減法又該如何推進?

我認為,加減法數運算的啟蒙順序要因娃制宜。本身幼兒之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家長教授的方法不同,幼兒的反饋和吸收自然也不同。有些幼兒對數字敏感,對數運算感興趣,家長簡單引導一番,幼兒都能迅速掌握,相反,有些幼兒不喜歡計算,就算家長用盡了辦法,也是一知半解。

加減法啟蒙順序,建議按照5以內加減法,10以內加減法,20以內不進退位加減法以及20以內進退位的順序,一步步的引導幼兒,克服幼兒對數運算的畏難情緒,幫助幼兒找到最適合的數運算方法。

幼兒數學啟蒙第一步如何做起?如何開始? 篇四

數學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但它也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你想讓幼兒認識到這是一個蘋果,可能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讓他理解“1”的含義。很多家長選擇從數數開始給幼兒進行數學啟蒙,經常會這樣問幼兒:這裏有幾個蘋果?我們來數一數好不好?我們可以仔細想想,讓幼兒回答“這裏有幾個蘋果”的問題其實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幼兒必須知道什麼是蘋果,這一堆物品裏哪些是蘋果。

所以,幼兒數學啟蒙不建議從數數開始,從分類(集合)開始更合適,而分類的雛形則是認知。當我們告訴幼兒這是鴨子,那是青蛙時,幼兒通過視覺體驗,記住了這兩種動物的特徵,並通過成人的語言輸入,將語言和實物聯繫起來,從而對這兩種動物形成概念,這就是分類。當把鴨子和青蛙混在一起時,幼兒會通過自身的理解,按照兩者不同的屬性(外形),把它們分成兩組。這樣的分類活動,就是數學啟蒙活動。

分類活動隨時都可以進行,並且會隨着幼兒認知的提高,思辨能力的提升,而逐漸上升到從多維度,多角度進行分類。

以昆蟲為例,幼兒起初從判斷是與否開始進行分類,即這是昆蟲,這不是昆蟲,逐漸上升到這兩隻昆蟲相同,這一隻昆蟲跟它們不同,隨着幼兒對昆蟲的瞭解越來越多,幼兒還可以從昆蟲的種類,大小等多維度進行分類,也可以從昆蟲的飲食習慣,居住環境,以及外形特徵等,讓幼兒尋找跟昆蟲屬於同一類別的動物,而成人只需要提供可供幼兒分類的道具即可。

當幼兒能夠區分事物的屬性差異時,就可以根據屬性特徵,對物體進行排序和比較。

以大象為例,幼兒將同一種類的大象分類後,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對大象按照一定規則進行排序,即從高到矮,從胖到瘦等。

這個活動就將分類遊戲順利的延伸到了排序,需要幼兒對事物有足夠的瞭解與判斷,並能發現事物之間的差異。如果繼續延伸,還可以對分類後的大象進行數量比較,哪一種類的大象多,哪一種類的大象少,而這種比較就是數概念的形成。

概括的説,分類主要涵蓋4個方面:即相同(不相同)屬性分類,配對(同一類別)分類,屬性排序以及集合之間的比較。

別小看這看似簡單的分類,只要肯用心,隨便一組卡片都可以拓展出花樣百出的分類遊戲,在無形中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邏輯分析能力以及想象力,讓幼兒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