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經典中外名人勵志故事15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3W

經典中外名人勵志故事15個(精品多篇)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一

聞名世界的美國石油巨頭洛克菲勒,原來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職員。而且,他所做的工作是最低檔的、最機械、最沒有創造性的巡視並確認儲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

他每天都要上千次地注視着這種作業,注視到眼睛都快長繭子了,真是枯燥至極。

也行,這項工作如果是別人來做,要不就會很快跳槽,要不就可能一直做到老死在機器旁邊。細心的洛克菲勒卻因這項工作成了大富翁。

有一次,他突然發現石油罐子每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結束了。

此後,他一直在想:焊接劑能否少一些呢?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節省點兒成本?

他開始對這個當時被認為無聊的問題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

不久後,他研製出“35滴型焊接機”、“36滴型焊接機”和“37滴型焊接機”。但經過先後試用,都在焊接後偶爾會漏油,沒有獲得成功。人們都勸他不要吃飽飯沒事幹,如果閒着,不如下班後去做兼職。然而洛克菲勒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又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經過試用後,意外地成功了。不久後,他申請了專利,並找人投資生產出這種新型的節約能源的機器。

洛克菲勒節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一滴”卻給公司帶來了每年上億美元的利潤。這也站他後來終於成了美國的石油巨頭。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二

曼德拉在擔任總統期間,曾有人批評他在處理南非艾滋病的問題上,重視不夠,既沒有提供急需的藥物,也沒有提供治療金補助,導致了很多人的無謂死亡。面對民眾的批評,他沒有遮遮掩掩,而是很坦率地向公眾道歉説:“我那時的確只關心國家建設,而沒有注意到其他的事情。”

又有一次,曼德拉乘坐一架小型螺旋槳飛機去納塔耳演講。當飛機快降落時,有一個發動機壞了。當時,飛機上的很多人都驚恐不安,只有曼德拉在靜靜地看着報紙,氣定神閒,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飛機最終安全着陸後,當曼德拉和同行的《時代》雜誌編輯斯坦格爾回到車上時,斯坦格爾問他:“你當時真的不害怕嗎?”曼德拉馬上坦率地回答説:“天哪,我剛剛害怕極了!但是作為一個領袖,我不能讓人們知道這點,為此,我當時不得不裝一下門面。”

一直以來,在南非民眾的心目中,曼德拉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是一個聖人,是不會犯錯誤的。面對民眾對他的頂禮膜拜,素有自知之明的曼德拉,多次公開坦率地提醒他們説:“我不是一個聖人,我也會犯錯誤,而且犯過很多錯誤,但我來到人們當中,又總是不得不裝成聖人的樣子,這實在是無奈之舉。我希望你們在評判我時,不要看我站得有多高,而要看我多少次跌倒了,又重新站起來。”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三

在中國被稱為“東亞病夫”的黑暗年代,魯迅抱着醫學救國的熱情東渡日本留學。當他從電影中看到中國人被日寇砍頭示眾、周圍卻擠滿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羣的情景後,內心受到極大的震動。

他覺得“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為不幸的”。他毅然棄醫從文,立志用手中的筆來喚醒沉睡的中國民眾的靈魂。

中外名人勵志小故事:牛頓的學生時代 篇四

        1654年,牛頓進了離家有十幾公里九龍的金格斯皇家中學讀書。牛頓的母親原希望他成為一個農民,但牛頓本人卻無意於此,而酷愛讀書。隨着年歲的增大,牛頓越發愛好讀書,喜歡沉思,做科學小實驗。

他在金格斯皇家中學讀書時,曾經寄宿在一位藥劑師家裏,使他受到了化學試驗的薰陶。牛頓在中學時代學習成績很出眾,愛好讀書,對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例如顏色、日影四季的移動,尤其是幾何學、哥白尼的日心説等等。

他還分門別類的記讀書筆記,又喜歡別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技巧、小發明、小試驗。

當時英國社會滲透____新思想,牛頓家裏有兩位都以神父為職業的親戚,這可能是牛頓晚年的宗教生活所受的影響。僅從這些平凡的環境和活動中,還看不出幼年的牛頓是個才能出眾異於常人的兒童。

後來迫於生活困難,母親讓牛頓停學在家務農,贍養家庭。但牛頓一有機會便埋首書卷,以至經常忘了幹活。每次,母親叫他同傭人一道上市場,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經時,他便懇求傭人一個人上街,自己則躲在樹叢後看書。

有一次,牛頓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蹤牛頓上市鎮去,發現他的外甥牛頓伸着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會神地鑽研一個數學問題。牛頓的好學精神感動了舅父,於是舅父勸服了母親讓牛頓復學,並鼓勵牛頓上大學讀書。牛頓又重新回到了學校,如飢似渴地汲取着書本上的營養。

據《大數學家》(MenofMathematics,E·T·貝爾()着)和《數學史介紹》(Anintroductiontothehistoryofmathematics,H·伊夫斯()着)兩書記載:“牛頓在鄉村學校開始學校教育的生活,後來被送到了格蘭瑟姆的國王中學,併成為了該校最出色的學生。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五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裏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但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説:“孩子,都半夜了,這麼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

宋濂説:“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説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樣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着名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説:“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説,老師那裏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説:“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裏時,老師感動地稱讚説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中外名人勵志故事 篇六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捨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峯,被人們譽為“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説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閲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閲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讚許。傳説,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鑑是好朋友,稀鑑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眾的女兒。一日,稀鑑對王導説,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為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並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牀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後,回去向稀鑑回票説:“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牀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麼。”郡鑑聽後,高興地説:“東牀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於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素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為“東牀快婿”,從此“東牀”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

勵志故事1:不怕坐冷板凳的默多克 篇七

羅伯特·默多克1931年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個農場裏,他從小家境富裕,等到他1949年進入牛津大學時,父親已經擁有包括墨爾本《先驅報》在內的四家報紙,在當地是一個頗有成就的報人。

不幸的是,1952年,原本身強力壯的父親,忽然死於心臟病,四家報紙的經營一下子都陷入了危機,年僅二十二歲的默多克,強忍心中失去父親的悲痛,默默挑起了拯救危機的重擔,從此開始了自己一生傳奇的傳媒生涯。

在接手父親的事業之後,默多克堅持以自己的經營方針幹下去,幾年之內,他將《星期日郵報》和《廣告報》合併,並且使《新聞報》大獲成功。接下來,他又決定進軍首都悉尼,在激烈的政治和商業較量中,他獲得了阿德茉德的TV-9電視台的經營權,一年之內便開始賺取了大量的利潤。

緊接着,默多克以四百萬美元的價格收購《鏡報》,又創辦了一份全國性報紙《澳大利亞人報》,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正當默多克的事業如日中天時,有一天中午,他發現自己的助手邁克沒吃午餐,獨自氣鼓鼓地坐在辦公桌前,不知在發什麼呆。

“你怎麼了?”默多克關切地問道。“您知道做那個做房地產生意的理查德嗎?他本來跟我談好了,要合作一個項目,卻臨時變卦,跑去跟咱們的競爭對手合作,最可氣的是他都不屑於通知我,害得我獨自在約好的地方,白白等了兩個多小時,太瞧不起人了!”邁克怒氣沖天地説。默多克聽了,笑着説:“今天下午,我正巧要出席一個活動,你跟我一起去吧。”

下午,到了開展活動的時間,默多克按照自己多年的***慣,堅持提前五分鐘到場。沒想到,對方比他們來得更早,一看到默多克的身影,立刻跑過來打招呼,親自拉開椅子,倒好茶水,默多克面帶微笑,輕聲道謝,談判在愉快的氛圍中開始。

談判結束之後,對方又站在原地,以目送默多克走遠的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尊敬。這時,默多克對一直跟着自己的邁克説:“你能想到嗎?同樣是剛才這位大老闆,當年我初到悉尼發展時,他根本沒把我放在眼裏,我帶人去採訪他,到了約好的時間,他故意遲到,讓我們足足坐了三個小時的冷板凳呢。如今,你看他對我畢恭畢敬的態度,跟從前簡直判若兩人!一個人想要做成事情,必須保持內心的淡定,在自己羽翼未豐時,適應別人的不尊敬,不要自卑;同樣,等到事業輝煌時,也要能適應別人的尊敬,不至於得意忘形。”

後來,默多克的事業不斷髮展,在英國取得輝煌成績之後,又把目標瞄準美國,先後花巨資買下一系列報紙和雜誌,個人資產總值不斷上漲,如今他所創建的新聞集團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傳媒公司之一。

據説,曾有不少人研究過默多克的發展史,他們最終一致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人成功的經驗或許可以被學習,但是任何時候都能保持內心淡定的心態,卻是不容易被模仿的。他自己則曾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我之所以能夠登上所謂事業的巔峯,正是得益於當年‘不怕坐冷板凳’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