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集錦11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5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1篇《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相關的範文。

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集錦11篇)

篇1: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

愛因斯坦小時候非常喜歡小提琴,他夢想自己能成為像帕格尼尼那樣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愛因斯坦只要一有時間,就會練琴,儘管他很勤奮,也很用心,但卻沒什麼進步。愛因斯坦的父母認為他沒有音樂天賦,但為了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一直沒有阻止他學琴。

有一天,愛因斯坦去請教一位小提琴老師,老師對他説:“你先演奏一曲讓我聽聽。”愛因斯坦就演奏了他的偶像帕格尼尼的一首曲子,但卻漏洞百出。曲子拉完後,老師問愛因斯坦:“孩子,你為什麼特別喜歡拉小提琴呢?”

愛因斯坦説:“我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師又問:“那你快樂嗎?”

“我非常快樂。”

老師繼續説:“孩子,你非常快樂,這就説明你已經成功了,難道非要成為帕格尼尼才算成功嗎?我認為,快樂就是成功。”

愛因斯坦聽了老師的話後深有感觸,他明白了快樂比當帕格尼尼更重要。後來,愛因斯坦仍然喜歡拉小提琴,雖然他拉得並不算很好,但他卻在其中收穫了很多快樂。

快樂是世間最容易取得的成功,只有做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篇2: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

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説:“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説謊。”

哲理故事: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着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篇3: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

——達·芬奇學繪畫:雞蛋的每個側面都不相同

達·芬奇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全能型天才,他在物理、化學、哲學、生物、文學、雕刻、繪畫等方面都有不朽的成就。而他的繪畫老師是當時一位著名的畫家。

那一年,達·芬奇十四歲,去老師家學畫。老師第一堂課就是讓達·芬奇畫雞蛋。開頭,達。芬奇畫得很有興致,可是以後第二課,第三課,……老師還是讓他畫雞蛋。

達·芬奇有些想不通了,有一次,他就問老師:“為甚麼老是讓我畫雞蛋?”

老師告訴他:“雞蛋,雖然普通,但天下沒有絕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個雞蛋,角度不同,投來的光線不同,畫出來也不一樣,因此,畫雞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練到畫筆能圓熟地聽從大腦的指揮,得心應手,才算功夫到家。”

達·芬奇聽了老師的話,很受啟發。他每天拿着雞蛋,一絲不苟地照着畫。一年,二年,三年……達·芬奇畫雞蛋用的草紙,已經堆得很高了。他的藝術水平很快超過了老師,終於成為偉大的藝術家。

篇4:名人小時候的勵志小故事

牛頓勵志小故事

牛頓做風車的故事還要從他小時候説起。牛頓出身於一個平凡的小村子,還沒出生父親就不幸去世了,母親改嫁,因此牛頓小時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那時候,村子裏的人經常要到風車上磨面,奶奶也不例外。

牛頓從小就聰明好學,經常搗鼓一些小玩意,自己也動手做了很多小工藝,受到奶奶的誇讚,但是牛頓的成績卻不怎好,這讓奶奶揪心不已。

有一天,牛頓把自己琢磨好久,做了一個小風車拿到奶奶面前,拿扇子一扇果然風車就吱呀吱呀地轉起來了,奶奶開玩笑説,你這風車也能磨面嗎,牛頓認真的回答:能。但是奶奶怎麼也不肯相信。

第二天,牛頓把做好的風車帶到學校,大家都圍攏過來好奇地大量這座神奇的小風車,牛頓感到非常自豪,一個同學問牛頓,這風車為什麼會轉,有什麼原理。

牛頓感到莫名其妙,他從來沒想過做風車還要什麼原理,於是憋了半天也答不上來,大家都鬨堂大笑,一鬨而散,混亂中有人把牛頓的風車推到地上摔壞了。

牛頓撿起那個破碎的風車,難過的直掉眼淚,但是他沒有説話,只是默默地在心裏發誓,一定要把風車的原理弄清楚,從此以後牛頓再也不貪玩了,他更加刻苦鑽研,勤奮好學,終於成為一個大科學家。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閲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説,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牀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着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説:“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牀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牀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徵北中郎將,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魯迅在“三味書屋”

魯迅小時候非常淘氣。一天,鎮裏的戲台正在排戲,魯迅聽到外面的鑼鼓聲,便在家裏坐不住了,趁着父親不注意,他一溜煙兒地跑到戲台前看熱鬧。這時,戲台周圍已經擠滿了人。突然,熱鬧的鑼鼓聲停了,從後台走出一個人,對台下一拱手説:“哪位小兄弟願意上台?我們讓他客串閻王殿裏的小鬼。”那些平時非常調皮的孩子這會兒卻你推我、我推你地謙讓起來。

“我來!”小魯迅走上台去,讓戲班的人畫了個花臉,然後拿起一把鋼叉就舞起來,戲台下馬上響起叫好聲。他得意極了,舞得更得勁兒了,小夥伴們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氣。

魯迅12歲那年,被父親送進了一所叫“三味書屋”的私塾就讀。初入學時,魯迅對百草園中的那些小精靈非常感興趣。他在園中想起古人東方朔説過有一種蟲叫“怪哉”,用酒一澆,便會消失不見。魯迅非常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便悄悄地問私塾的先生:“先生,這‘怪哉’蟲是怎麼一回事呢?”

先生卻板着臉,很不高興地回答:“不知道!”

後來,魯迅慢慢體會到學生應該讀書,先生不喜歡學生問各種古怪的問題。於是,魯迅開始刻苦讀書。起初十分嚴厲的先生也開始喜歡魯迅的聰明刻苦,態度漸漸和藹起來。魯迅為了勉勵自己學習,製作了一張小書籤,書籤上有10個正楷小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讀書時,他把書籤夾在書裏,每讀一遍就從上往下蓋掉一個字,讀過幾遍之後,就用默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練地把課文背出來了。後來,同學們也都向魯迅學習,紛紛製作“讀書三到”的書籤。

篇5:名人小時候的經典勵志故事

戴爾·泰勒是美國西雅圖一所著名教堂裏德高望重的牧師。一天,他向教會學校的一個班宣佈:誰要是能背出《馬太福音》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他就邀請他們去西雅圖的“太空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那是許多孩子做夢都想去的地方。但是,《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有幾萬字的篇幅,而且不押韻,要背誦全文有相當大的難度。

但是有一個11歲的學生,一天胸有成竹地坐在泰勒牧師面前,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誦下來,沒出一點差錯,而且到了最後竟成了聲情並茂的朗誦。

泰勒牧師驚訝地張大了嘴巴,要知道真正的聖經信徒要背誦全文也是少有的,更何況是一個孩子。牧師在驚歎他有驚人記憶力的同時,不禁好奇地問:“你是如何背下這麼長的文字的呢?”這個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盡全力。”

16年後,這個孩子已成了一家知名軟件公司的老闆,名叫比爾·蓋茨。

篇6: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男孩出生在紐約皇后區,六七歲時就有個夢想――到NBA打球。雖然這個理想似乎有些遙不可及,可它在男孩稚嫩的思想裏一點點成長着,一天天壯大着。小時候,男孩曾夢想過牽着父親的手,跨過青草地去球場嬉戲,做各種動作:騰空,跳躍,疾馳,突破,空投,站在他身後高大的父親,會歡快地鼓掌,為他加油。

可這一切只能在男孩的夢境裏出現――他父親是個癮君子,幾乎沒有照顧過他。男孩走不進父親的世界,父親的思想與他完全隔絕,他和父親就像兩條平行延展的生命,沒有交集。缺少了父愛,男孩多多少少有些任性,全憑自己的意識行動,不管對與錯。當然,這也使男孩變得堅強,把他的意志磨鍊得愈加堅韌。在沒有父親攙扶的狀況下,男孩跌跌撞撞地成長着,努力做好自己。

在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日子裏,男孩過着簡樸的生活,他體諒母親的辛勞,漸漸成熟起來。可在男孩12歲生日的燭光還沒來得及點燃時,母親就撒手人寰,離他而去,留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在牆角哭泣,獨自去應對未來的風風雨雨。唯一的家庭支柱轟然倒塌,但父親依然沒有出現,沒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之後,是外婆收留了男孩。可這位76歲的老人連自己的生活起居都無法正常料理,哪裏談得上照顧他?男孩明白,那裏是避難所,是暫時的港灣。在這個老少重組的家庭,男孩奇蹟般地頑強生活着,他開始接觸社會,關注人生的理想,與命運抗爭。他明白,要想徹底改變現狀,務必努力,一切只能靠自己。

男孩重新拾起兒時的夢想,瘋狂地在球場打球,不分晝夜。只有在球場,他才能找到自信,找到快樂,才能迸發出與生俱來的力量。沒有父母管教,沒有約束,男孩把球技發揮得淋漓盡致,如行雲流水。在曲曲折折的打拼路上,上帝最後眷顧男孩――他加入了NBA。但是,在高手如雲的NBA裏,他如一粒滑向海灘的沙子,迅速被湮沒了。別人有經驗,有成績,而他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他沒有氣餒,努力做着自己的本職工作:打球,練球,配合,提升。

可還沒等時間來證明一切,噩耗傳來――外婆與世長辭,他悲哀欲絕,再一次被推向精神崩潰的邊緣。也許上天有意作弄,三年後,在他還沒從當父親的喜悦中醒來時,他六個月大的兒子就離他而去,喪子的悲痛使他一度心灰意冷,看不到未來。還有什麼比精神重創更可怕的呢?可悲痛遠沒有結束,兒子的葬禮沒過去多久,他在老家附近遭遇歹徒持槍襲擊,與死神擦肩而過,之後沒幾個月,他又遭遇車禍。在緊之後的那個賽季裏,隊友們如火如荼地拼搶着,而傷痛卻讓他成了看客。

應對生活中的各種考驗,他沒有放下,總是勇敢地去應對,在挫折中昇華着自己的人生。他説:“我經歷過很多事情,而一般人可能沒法挺過這些困難,尤其是在精神上。有的人會把這些事情當成他們放下生活、停止戰鬥的藉口。但是,這麼多的困難,並沒有將我擊倒,因為一旦我倒下了,那我就不是我了,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他雖然沒有成為NBA最好的球員,但是他用心樂觀的心態感染了每一個人。人們在他身上看到了力量,看到了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從容走出陰影的豁達。雖然三十而立的他,已在湖人打了六個賽季,但他至今都未獲得一項個人榮譽,不論是“全明星”,還是“最佳第六人”。應對別人友善的批評或不懷好意的指責與抱怨,他總是笑笑:“我能做的只是做好我自己,我的人生是快樂的。”

他就是湖人隊全能前鋒拉馬爾・奧多姆。2010年6月18日,經過長達9個月的鏖戰,奧多姆和隊友們奮力拼殺,在總決賽的“搶七大戰”中,湖人以83比79擊敗凱爾特人隊,從而以4比3的總比分奪得2009――2010賽季NBA總冠軍。

在湖人隊,奧多姆沒有科比那樣光芒四射,沒有加索爾那樣咄咄逼人,也沒有阿泰斯特那樣瘋狂至極,但他用獨特的個性抒寫着自己的傳奇。有人評價説:因為有了奧多姆,洛杉磯這座城市更加光怪陸離;因為有了奧多姆,湖人這支球隊有了更多娛樂元素。當被問及今後的打算,奧多姆自豪地背誦着他們的格言:“即使你被所有人眾星捧月,寄予厚望,即使你嘴裏含着金湯勺,甚至即便已經戴上了總冠軍戒指,你也得每分每秒都拼盡全力。”

篇7: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一、宋慶齡誠實守信的故事

一次,媽媽給小慶齡講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戰國時,魯哀公的身邊有一個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説話不算數。因此,魯哀公對他很不滿。一天,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羣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寵臣鄭重也參加這次宴會。孟武伯向來不喜歡鄭重,在宴會上藉機出鄭重的洋相,便問道:“鄭先生怎麼長得越來越胖了?”哀公聽到後,便插嘴道:“一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長肥呀!”在座的大臣一聽就明白哀公並不是批評鄭重,是在暗中指責孟武伯説話不算數。

媽媽的故事是教育她説話要算數,要謹守諾言。對此小慶齡銘記心間。

一個星期天,宋耀如準備帶着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們大都穿好了禮服就要出發了,只有宋慶齡仍在鋼琴前彈奏着那動聽的旋律。

母親喊道:“孩子們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們呢!”

聽到媽媽的喊聲,宋慶齡立即合上琴蓋,跑出房間,拉着媽媽的手就走,剛邁出大門,突然又停住了腳步。

“怎麼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慶齡停住了腳步,不解地問道。

“這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慶齡有些着急地説。

“為什麼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着女兒説。

“媽媽,爸爸,我昨日答應小珍,這天她來我家,我教她疊花。”慶齡説。

“我原以為有什麼十分重要的事情呢?這好辦,以後再教她吧!”父親説完,便拉着慶齡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呀!”慶齡邊説邊把手從父親的大手裏抽回來。

“那也不要緊呀!回來後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釋一下,並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疊花不也能夠嗎?”媽媽説。

“不!媽媽,您不是常説要信守諾言,我答應了別人的事,怎麼能夠隨意改變呢?”宋慶齡不停地搖着頭説。

“我明白了,我們的羅莎蒙黛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嗎?”媽媽望着慶齡笑了笑,之後説:“好吧,那就讓我們的羅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婦放心不下家中的小慶齡,在客人家吃過中午飯,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進門,宋耀如高聲喊道:“親愛的羅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慶齡回答説:“小珍沒有來,可能是她臨時有什麼急事吧!”

“沒有來,那我的小羅莎蒙黛一個人在家該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對女兒説。

“不,小珍沒有來,家中雖然只有我一個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為我信守了諾言。”宋慶齡辯解道。

聽了小慶齡的話,宋耀如夫婦滿意地點了點頭。

二、從留意懷祖國

1908年,宋慶齡15歲。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國留學,進了佐治亞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學。宋慶齡是個文靜而愛沉思的女孩子。她學習十分勤奮,尤其是想到將來要為窮苦的祖國人民做事時,她就更加刻苦地學習。

有一次,班裏要討論歷史方面的問題,她認真地收集資料,認真地思索,做了充分準備。

在討論會上,一位美國學生站起來發言。他説:“我認為,歷史的發展是難以估計的,你們看,那些所謂禮貌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人民的期望在歐洲、在美洲。在我們那裏。”

這時,坐在前排的宋慶齡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她緊縮雙眉,耐心地聽者美國同學的發言。那位同學剛講完,宋慶齡就站了起來。教室裏立刻靜下來了,宋慶齡顯得有些激動,但她仍然用柔和的聲調説:“歷史確實是在不斷變化的,但它永遠屬於億萬大眾。具有五千年禮貌歷史的中國,沒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説中國像一頭沉睡的獅子,但它決不會永遠的沉睡下去。總會有一天,東亞睡獅的吼聲將震動全世界!因為它有廣闊的土地,勤勞的人民,悠久的歷史,富饒的物產,有無數革命志士,為了它的振興在進行着艱苦卓絕的鬥爭!”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大家交口稱讚:“説得好,以理服人。”“這些話多麼有力量!”

宋慶齡雖然身在國外,但她時時刻刻關心着國內的狀況,她常對同學説:“我不能忘掉中國,我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期望!”

篇8: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法國偉大的思想家伏爾泰,一生創作過許多作品,涉及到政治、思想、哲學、文學、歷史各個社會科學領域,僅在文學的範圍內就寫過杯具、喜劇、歷史劇、散文劇、歌舞劇、史詩、哲學詩、諷刺詩、抒情詩、故事詩、小説等。

伏爾泰的父親是一個公證人,家裏擺放着很多書。伏爾泰很小的時候,就對書十分感興趣。有一天,父親從外面回家,發現幼小的伏爾泰一個人站在牀上表演。只見他口中唸唸有詞,隨着不同的語氣和聲音的高低,變換着各種姿態。一會兒板着臉孔,聲色俱厲;一會兒手舞足蹈,輕言婉語。父親看到他腳下有一本書,原先是拉封丹的《寓言詩》。哦,小伏爾泰正在忘情地背誦着《寓言詩》中的故事呢。

父親沒有打斷伏爾泰的表演,而是在一旁對照書本,發現孩子不僅僅背得十分準確,而且表演得十分動人,説明他不僅僅記住了故事的資料,而且對故事的情節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但是,伏爾泰畢竟只有3歲呀!怎樣會有這麼奇異的才能呢?他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了。父親對小伏爾泰説:“孩子,你什麼時候學會背誦的啊?能不能再背一個別的故事呢?”

小伏爾泰天真地説:“這個故事我是剛剛才看過的。”

“啊――”父親更加驚訝了,“哦?那你能夠再表演一次嗎?”

小伏爾泰當着父親的面兒,很快又看完了《寓言詩》中的另一個故事,之後又有聲有色地背誦起來,居然能背得一字不差。

父親高興地把小伏爾泰從牀上抱起來,摟在懷裏,情不自禁地誇獎道:“乖孩子,真是太聰明瞭!”

讀故事,悟道理

一些偉人自幼有着過人的天分。然而,僅靠天分就能獲得成功,無異於天方夜譚。勤奮,永遠是成功無法繞開的大道。

篇9: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法國偉大的思想家伏爾泰,一生創作過許多作品,涉及到政治、思想、哲學、文學、歷史各個社會科學領域,僅在文學的範圍內就寫過杯具、喜劇、歷史劇、散文劇、歌舞劇、史詩、哲學詩、諷刺詩、抒情詩、故事詩、小説等。

伏爾泰的父親是一個公證人,家裏擺放着很多書。伏爾泰很小的時候,就對書十分感興趣。有一天,父親從外面回家,發現幼小的伏爾泰一個人站在牀上表演。只見他口中唸唸有詞,隨着不同的語氣和聲音的高低,變換着各種姿態。一會兒板着臉孔,聲色俱厲;一會兒手舞足蹈,輕言婉語。父親看到他腳下有一本書,原先是拉封丹的《寓言詩》。哦,小伏爾泰正在忘情地背誦着《寓言詩》中的故事呢。

父親沒有打斷伏爾泰的表演,而是在一旁對照書本,發現孩子不僅僅背得十分準確,而且表演得十分動人,説明他不僅僅記住了故事的資料,而且對故事的情節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但是,伏爾泰畢竟只有3歲呀!怎樣會有這麼奇異的才能呢?他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了。父親對小伏爾泰説:“孩子,你什麼時候學會背誦的啊?能不能再背一個別的故事呢?”

小伏爾泰天真地説:“這個故事我是剛剛才看過的。”

“啊——”父親更加驚訝了,“哦?那你能夠再表演一次嗎?”

小伏爾泰當着父親的面兒,很快又看完了《寓言詩》中的另一個故事,之後又有聲有色地背誦起來,居然能背得一字不差。

父親高興地把小伏爾泰從牀上抱起來,摟在懷裏,情不自禁地誇獎道:“乖孩子,真是太聰明瞭!”

讀故事,悟道理

一些偉人自幼有着過人的天分。然而,僅靠天分就能獲得成功,無異於天方夜譚。勤奮,永遠是成功無法繞開的大道。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三):孫中山小時候的故事

在珠江口外有一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廣東香山縣翠亨村。檳榔山不高而秀,蘭溪河不寬而清。1866年11月12日夜,在村邊一棟簡陋的農舍裏,一個男孩降生了。他就是日後改變了中國命運的民主革命偉人孫中山。這時,父母給他起的名字是帝象。小帝象降生的家庭是一個貧寒的農家,從祖父孫敬賢起就靠租種他人田地為生,父親孫達成早年在澳門做工,回鄉後依舊是佃農。之後,孫中山的長兄孫眉在檀香山經商致富,家境才好轉起來。

像所有窮孩子一樣,孫中山自懂事起就開始分擔家務勞動,砍柴、割草、下田,最有意思的是跟大孩子去討小海,不僅僅能夠撿到退潮剩下的小魚小蟹,還能夠收穫許多好看的貝殼。孫中山從小幹活就個性麻利,常常是別人還沒怎樣樣呢,他就已經幹完了。自己做完了,他就幫忙別的小夥伴做,個性喜歡幫忙比自己弱小的孩子。

儘管腳上沒有鞋穿,肚裏只有白薯,但是童年的孫中山還是有許多開心的時光。他經常和村裏的孩子一齊下河摸魚,上岸嬉戲。男孩子最喜歡的莫過於玩“打仗”,每當這個時候,孫中山都是當然的首領。在翠亨村有一位太平軍老兵,大人們不大敢接近他,但是孩子們卻喜歡聽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講太平軍的故事,像洪秀全金田起義,石達開打得曾國藩投水,李秀成大破洋槍隊,孩子們聽得歡天喜地,抓耳撓腮,而聽得最入神的當數小中山。那位前太平軍老人也十分喜歡這位器宇不凡的孩子,常説小帝象長得像洪秀全,期望他長大以後也當“洪秀全”,推翻清王朝。因此,翠亨村的孩子們都叫孫中山“洪秀全”。從此以後,翠亨村的孩子玩“打仗”遊戲,就不只是官兵捉強盜,還有太平軍打清兵。而孫中山自然是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時間長了,大人們也明白了小帝象這個“綽號”。晚上孩子稍微回來晚了點,大人就會嗔怪道:“是不是又跟‘洪秀全’玩打仗去了?”

廣東由於“天高皇帝遠”的地理位置,和三合會等反清幫會的長期活動,民間對於清朝統治一向不滿,大家對反清的活動和言論都持默許的態度。這種生活氣氛使孫中山從小就萌發了反清意識,而清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又強化了他的這種意識。兩廣和福建一帶,為生活所迫,背井離鄉到海外謀生的人很多。成千上萬的海外華僑用他們以生命和辛勞換來的財富滋養了家鄉,也滋養了祖國。但是,墮落的清政府不但不盡起碼的義務保護華僑,反而將他們看作“棄民”,百般歧視、搜刮和迫害。在海外掙了一點錢,葉落歸根的華僑,往往會受到無端的欺凌。童年的孫中山曾親眼看見過同村的一位歸僑商人,青天白日之下,店鋪就被盜匪洗劫一空,而清朝地方政府對此卻不聞不問。看着悲痛欲絕的歸僑商人,小帝象的心裏很不是滋味。

如果説這一事件只是説明了清政府的無能,那麼,小帝象親眼目睹的另一件事情則明白無誤地暴露了清政府的兇殘、無道和貪婪。翠亨村有李氏三兄弟,漂洋過海千辛萬苦在美國的舊金山淘金掙了一點錢,回家鄉置了產業,還建了一座小花園,村裏的孩子都能夠去玩,那裏曾是孫中山和小夥伴們的一處樂園。但是,突然有一天,一羣如狼似虎的清兵闖進村來,不由分説地抓走了李氏兄弟,抄了他們的家,封了小花園。孫中山為此感到不平,上前大聲質問。領頭的官吏竟然二話不説,拔刀便刺。幸虧孫中山閃得快,才躲了過去。原先,李氏兄弟的產業勾起了當地官員的貪心,他們便以“莫須有”的罪名把李氏兄弟投入監獄,霸佔了他們的產業。之後,李氏三兄弟一人被處死,二人不知所終。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童年孫中山幼小的心靈。從此,他似乎有點明白為什麼洪秀全要揭竿而起,反抗清朝統治了。

買書比買吃重要

孫中山一生喜歡讀書。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天,幾個中國留學生一齊去看他,發現他的生活很艱苦,幾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離開前,這幾個留學生湊了40英鎊,送給孫中山補貼生活。

三天以後,這幾個留學生又一齊去看孫中山。來到孫中山的宿舍門口,他們敲了半天門,都沒有人答應。“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們下次再來吧。”一個姑娘説。

“等一下兒,我來敲。”一個不高不矮的年輕人説。他用力敲了一會兒,孫中山才來開門。孫中山不好意思地説:“請原諒,我正在看書,沒聽見你們敲門。快請進!”

他們走進孫中山的宿舍,看見桌子上擺滿了新書。大家一算,買這些書大概需要30英鎊。他們覺得很奇怪,問孫中山:“你連吃飯的錢都不夠,還有錢買書?”

“這是用你們送給我的錢買的,我還剩下10英鎊呢!”

“你就應多買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體搞壞了。”孫中山笑着説:“我覺得買書比買吃的還重要。”

改造中國的決心

孫中山先生小時候往在海邊的一個村莊上。

一天,他約了幾個朋友,輪流踢毽子,大家來比賽。踢了好一會兒,一個年紀大的孩子,踢但是一個小孩子。大孩子惱怒了,把小孩子打了一下。孫中山對大孩子説:“你大他小,你強他弱,你不該欺負他!”

一次許多海盜到村裏搶劫。孫中山親眼看到海盜把一户人家的門打破,搶去許多箱子,害的的那家的人大哭小喊。孫中山想:“為什麼那户人家被強盜欺侮,中國卻沒有法律保護他們:”孫中山立下了改造中國的決心。

長大後,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

篇10: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一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很少與同學們遊戲或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着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父親對孩子們説,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樣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期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後,再也沒去搭理它。

幾天後,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父親兑現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並對他説,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後必須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小男孩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牀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説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顆小樹。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裏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着什麼。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先父親一向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顆小樹施肥!他回到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幾十年過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樹茁壯成長。也許那樹是那樣的平凡、不起眼;也許那樹是如此的瘦小,甚至還有些枯萎,但只要有這養料的澆灌,它就能長得枝繁葉茂,甚至長成參天大樹。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五):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

雞叫三遍過後,周家花園裏傳出了陣陣琅琅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着、讀着,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的時候,他望着白花花 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

蔣媽媽很喜歡周恩來好問的精神,就笑着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它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地説。

“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澆灌出來的。”蔣媽媽深有感觸地説。

蔣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為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

有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

“不,媽媽,當天的事當天了!”周恩來説服了陳媽媽,連忙

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裏,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

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一把奪過周恩來的筆説:“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

“不!”周恩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皺着眉頭認真地説:“陳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

説着,周恩來白嫩的小手又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這止。

篇11: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從蓋爾出生的那天起,他的爸爸媽媽就開始為他擔心了,因為蓋爾左手的尾指邊長了根小小的第六指。

轉眼間,蓋爾已經3歲,父母把他送進了幼兒園。可上幼兒園的第一天,他回家後便眼淚汪汪地問爸媽和爺爺:“為什麼我比其他小朋友多了一根指頭?迪克説我是怪物。”大家都沉默了。是啊,隨着年齡的增長,蓋爾的第六根指頭也長大了許多,看上去有點礙眼。此時此刻,爺爺陷入了沉思,蓋爾是那樣的聰明可愛、乖巧伶俐,他的悲哀和自卑令爺爺感到不安。突然,他的目光掠過鋼琴架上的雕塑。那是一尊泥塑手雕,大拇指用力地壓在掌心裏。爺爺像發現什麼珍寶似的,立即把雕像拿在手裏看了又看,然後會心一笑,把蓋爾抱放在自己的膝蓋上。

“寶貝,你看爺爺右手的大拇指,它是個小懶蟲,從你出生的那天起,他就開始睡覺了,到此刻都不肯起來。”爺爺邊説邊伸出右手,把大拇指蜷在掌心,然後讓掌心朝下,並把蓋爾的左手掌心朝上,當兩隻手合在一齊的時候,正好10個手指,不多也不少。“我明白了,您的大拇指偷懶不聽話,所以,我就替您長了一根手指,是這樣的吧,爺爺?”天真的蓋爾開心地笑了,充滿了自豪。小小的他覺得,這第6根手指擔負着重大的職責,它是來幫忙爺爺的。

爺爺迅速把這件事告訴了家人和朋友,還請蓋爾的老師在班上告訴其他小朋友,蓋爾幫爺爺長了一根大拇指。小朋友們非但不再嘲笑蓋爾了,還佩服蓋爾小小年紀就幫忙大人。

自從和蓋爾説過沉睡的大拇指的事後,只要見到蓋爾,爺爺右手的大拇指就會條件反射般地蜷曲進掌心。時間稍長一些,右手的大拇指就會麻麻地痛,得用左手幫忙才能慢慢地舒展開。久而久之,爺爺竟習慣成自然,時刻把右手大拇指蜷起來,也習慣了用四根指頭吃飯做事。不熟悉的人還真以為爺爺的手原本就是那樣的。而蓋爾呢,自從聽了爺爺的故事後,對第六指個性關心愛護,冬天的時候還特意塗上一層厚厚的防裂霜,他覺得這是愛爺爺的一種表現。

一次,當爸爸媽媽把蓋爾帶到醫院説能夠切除第六指,蓋爾大聲抗議:“這是我幫爺爺長的手指,怎樣能夠切除呢?除非爺爺的大拇指睡醒起來了。”但是,爺爺的手指五年來一向習慣蜷曲在掌心裏,它已經變形萎縮,完全失去了最初的力度,重新扳直已不可能,卻使蓋爾度過了幸福快樂的童年。爺爺對此,已經十分滿足了。

當爺爺明白蓋爾拒絕切除第六指的原因後,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他找來紗布,把大拇指纏住,然後告訴蓋爾,他已經動了手術,手指立刻能夠伸直了,蓋爾的第六指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蓋爾聽話地隨父母去了醫院,手術很成功,而爺爺的大拇指雖然用紗布纏了很久,但始終無法伸展。

爺爺去世後,父母將大拇指的真相告訴了蓋爾。那一刻,蓋爾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因為沉睡的大拇指給了他完整的人生,還真真切切地告訴他什麼叫親情。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七):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

一、宋慶齡誠實守信

一次,媽媽給小慶齡講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戰國時,魯哀公的身邊有一個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説話不算數。因此,魯哀公對他很不滿。一天,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羣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寵臣鄭重也參加這次宴會。孟武伯向來不喜歡鄭重,在宴會上藉機出鄭重的洋相,便問道:“鄭先生怎麼長得越來越胖了?”哀公聽到後,便插嘴道:“一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長肥呀!”在座的大臣一聽就明白哀公並不是批評鄭重,是在暗中指責孟武伯説話不算數。

媽媽的故事是教育她説話要算數,要謹守諾言。對此小慶齡銘記心間。

一個星期天,宋耀如準備帶着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們大都穿好了禮服就要出發了,只有宋慶齡仍在鋼琴前彈奏着那動聽的旋律。

母親喊道:“孩子們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們呢!”

聽到媽媽的喊聲,宋慶齡立即合上琴蓋,跑出房間,拉着媽媽的手就走,剛邁出大門,突然又停住了腳步。

“怎麼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慶齡停住了腳步,不解地問道。

“這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慶齡有些着急地説。

“為什麼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着女兒説。

“媽媽,爸爸,我昨日答應小珍,這天她來我家,我教她疊花。”慶齡説。

“我原以為有什麼十分重要的事情呢?這好辦,以後再教她吧!”父親説完,便拉着慶齡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呀!”慶齡邊説邊把手從父親的大手裏抽回來。

“那也不要緊呀!回來後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釋一下,並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疊花不也能夠嗎?”媽媽説。

“不!媽媽,您不是常説要信守諾言,我答應了別人的事,怎麼能夠隨意改變呢?”宋慶齡不停地搖着頭説。

“我明白了,我們的羅莎蒙黛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嗎?”媽媽望着慶齡笑了笑,之後説:“好吧,那就讓我們的羅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婦放心不下家中的小慶齡,在客人家吃過中午飯,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進門,宋耀如高聲喊道:“親愛的羅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慶齡回答説:“小珍沒有來,可能是她臨時有什麼急事吧!”

“沒有來,那我的小羅莎蒙黛一個人在家該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對女兒説。

“不,小珍沒有來,家中雖然只有我一個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為我信守了諾言。”宋慶齡辯解道。

聽了小慶齡的話,宋耀如夫婦滿意地點了點頭。

二、從留意懷祖國

1908年,宋慶齡15歲。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國留學,進了佐治亞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學。宋慶齡是個文靜而愛沉思的女孩子。她學習十分勤奮,尤其是想到將來要為窮苦的祖國人民做事時,她就更加刻苦地學習。

有一次,班裏要討論歷史方面的問題,她認真地收集資料,認真地思索,做了充分準備。

在討論會上,一位美國學生站起來發言。他説:“我認為,歷史的發展是難以估計的,你們看,那些所謂禮貌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人民的期望在歐洲、在美洲。在我們那裏。”

這時,坐在前排的宋慶齡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她緊縮雙眉,耐心地聽者美國同學的發言。那位同學剛講完,宋慶齡就站了起來。教室裏立刻靜下來了,宋慶齡顯得有些激動,但她仍然用柔和的聲調説:“歷史確實是在不斷變化的,但它永遠屬於億萬大眾。具有五千年禮貌歷史的中國,沒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説中國像一頭沉睡的獅子,但它決不會永遠的沉睡下去。總會有一天,東亞睡獅的吼聲將震動全世界!因為它有廣闊的土地,勤勞的人民,悠久的歷史,富饒的物產,有無數革命志士,為了它的振興在進行着艱苦卓絕的鬥爭!”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大家交口稱讚:“説得好,以理服人。”“這些話多麼有力量!”

宋慶齡雖然身在國外,但她時時刻刻關心着國內的狀況,她常對同學説:“我不能忘掉中國,我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期望!”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八):愛因斯坦小時候快樂即成功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喜歡小提琴,他夢想自己能成為像帕格尼尼那樣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愛因斯坦只要一有時間,就會練琴,儘管他很勤奮,也很用心,但卻沒什麼進步。愛因斯坦的父母認為他沒有音樂天賦,但為了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一向沒有阻止他學琴。

有一天,愛因斯坦去請教一位小提琴老師,老師對他説:“你先演奏一曲讓我聽聽。”愛因斯坦就演奏了他的偶像帕格尼尼的一首曲子,但卻漏洞百出。曲子拉完後,老師問愛因斯坦:“孩子,你為什麼個性喜歡拉小提琴呢?”

愛因斯坦説:“我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師又問:“那你快樂嗎?”

“我十分快樂。”

老師繼續説:“孩子,你十分快樂,這就説明你已經成功了,難道非要成為帕格尼尼才算成功嗎?我認為,快樂就是成功。”

愛因斯坦聽了老師的話後深有感觸,他明白了快樂比當帕格尼尼更重要。之後,愛因斯坦仍然喜歡拉小提琴,雖然他拉得並不算很好,但他卻在其中收穫了很多快樂。

快樂是世間最容易取得的成功,只有做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九):在挫折中堅強,做好自己

男孩出生在紐約皇后區,六七歲時就有個夢想——到NBA打球。雖然這個理想似乎有些遙不可及,可它在男孩稚嫩的思想裏一點點成長着,一天天壯大着。小時候,男孩曾夢想過牽着父親的手,跨過青草地去球場嬉戲,做各種動作:騰空,跳躍,疾馳,突破,空投,站在他身後高大的父親,會歡快地鼓掌,為他加油。

可這一切只能在男孩的夢境裏出現——他父親是個癮君子,幾乎沒有照顧過他。男孩走不進父親的世界,父親的思想與他完全隔絕,他和父親就像兩條平行延展的生命,沒有交集。缺少了父愛,男孩多多少少有些任性,全憑自己的意識行動,不管對與錯。當然,這也使男孩變得堅強,把他的意志磨鍊得愈加堅韌。在沒有父親攙扶的狀況下,男孩跌跌撞撞地成長着,努力做好自己。

在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日子裏,男孩過着簡樸的生活,他體諒母親的辛勞,漸漸成熟起來。可在男孩12歲生日的燭光還沒來得及點燃時,母親就撒手人寰,離他而去,留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在牆角哭泣,獨自去應對未來的風風雨雨。唯一的家庭支柱轟然倒塌,但父親依然沒有出現,沒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之後,是外婆收留了男孩。可這位76歲的老人連自己的生活起居都無法正常料理,哪裏談得上照顧他?男孩明白,那裏是避難所,是暫時的港灣。在這個老少重組的家庭,男孩奇蹟般地頑強生活着,他開始接觸社會,關注人生的理想,與命運抗爭。他明白,要想徹底改變現狀,務必努力,一切只能靠自己。

男孩重新拾起兒時的夢想,瘋狂地在球場打球,不分晝夜。只有在球場,他才能找到自信,找到快樂,才能迸發出與生俱來的力量。沒有父母管教,沒有約束,男孩把球技發揮得淋漓盡致,如行雲流水。在曲曲折折的打拼路上,上帝最後眷顧男孩——他加入了NBA。但是,在高手如雲的NBA裏,他如一粒滑向海灘的沙子,迅速被湮沒了。別人有經驗,有成績,而他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他沒有氣餒,努力做着自己的本職工作:打球,練球,配合,提升。

可還沒等時間來證明一切,噩耗傳來——外婆與世長辭,他悲哀欲絕,再一次被推向精神崩潰的邊緣。也許上天有意作弄,三年後,在他還沒從當父親的喜悦中醒來時,他六個月大的兒子就離他而去,喪子的悲痛使他一度心灰意冷,看不到未來。還有什麼比精神重創更可怕的呢?可悲痛遠沒有結束,兒子的葬禮沒過去多久,他在老家附近遭遇歹徒持槍襲擊,與死神擦肩而過,之後沒幾個月,他又遭遇車禍。在緊之後的那個賽季裏,隊友們如火如荼地拼搶着,而傷痛卻讓他成了看客。

應對生活中的各種考驗,他沒有放下,總是勇敢地去應對,在挫折中昇華着自己的人生。他説:“我經歷過很多事情,而一般人可能沒法挺過這些困難,尤其是在精神上。有的人會把這些事情當成他們放下生活、停止戰鬥的藉口。但是,這麼多的困難,並沒有將我擊倒,因為一旦我倒下了,那我就不是我了,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他雖然沒有成為NBA最好的球員,但是他用心樂觀的心態感染了每一個人。人們在他身上看到了力量,看到了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從容走出陰影的豁達。雖然三十而立的他,已在湖人打了六個賽季,但他至今都未獲得一項個人榮譽,不論是“全明星”,還是“最佳第六人”。應對別人友善的批評或不懷好意的指責與抱怨,他總是笑笑:“我能做的只是做好我自己,我的人生是快樂的。”

他就是湖人隊全能前鋒拉馬爾·奧多姆。2010年6月18日,經過長達9個月的鏖戰,奧多姆和隊友們奮力拼殺,在總決賽的“搶七大戰”中,湖人以83比79擊敗凱爾特人隊,從而以4比3的總比分奪得2009——2010賽季NBA總冠軍。

在湖人隊,奧多姆沒有科比那樣光芒四射,沒有加索爾那樣咄咄逼人,也沒有阿泰斯特那樣瘋狂至極,但他用獨特的個性抒寫着自己的傳奇。有人評價説:因為有了奧多姆,洛杉磯這座城市更加光怪陸離;因為有了奧多姆,湖人這支球隊有了更多娛樂元素。當被問及今後的打算,奧多姆自豪地背誦着他們的格言:“即使你被所有人眾星捧月,寄予厚望,即使你嘴裏含着金湯勺,甚至即便已經戴上了總冠軍戒指,你也得每分每秒都拼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