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的家教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W

我的家教故事(精品多篇)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作文 篇一

我們家有四個家風,這是我媽媽一筆一畫寫下來的。家裏人都要如願以償地去遵守,在這一段時間,我對大家進行了監督,家裏人都遵守了。下面,我就給大家説説我的監督報告吧:

尊老愛幼

週末,我們乘公共汽車去旅遊。在車上,一位老婆婆在車上站着,媽媽主動把自己“珍貴”的座位讓給了老婆婆。“你坐吧!年輕人。”老婆婆和藹地説。“不,還是你坐吧。”媽媽果斷地説。媽媽尊老愛幼的品質值得我去學習。

樂於助人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公園,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和家長走失了,媽媽連忙走到小女孩面前問:“你怎麼啦?”小女孩説:“我的媽媽不見了!”媽媽就揹着她,把她送到了公園管理處並報了警。直到小女孩的家人來到,我和媽媽才離開。

刻苦做好每一件事

前一段時間,爸爸出差兩個星期,我從媽媽那兒得知,爸爸去的是非常艱苦的地方,但是爸爸卻克服困難做好了每一件事。我要學習爸爸刻苦的精神。

勤儉節約

放假了,我來到了市裏的姐姐家。在那兒,我教我的弟弟劉鈐學習。開始吃飯了,弟弟吃得很快,但剩到碗裏的米粒特別多;而我吃得慢,碗裏的米粒片甲不留。弟弟看了以後,慚愧地低下了頭。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我一定要嚴格遵守下去。

我的家風家教故事作文 篇二

今天下午,老師給我們開了一次有意義的班會。班會的主題是:家風傳承,家國情懷。

家風可不是家鄉的風景,而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今天,我就來説一説我們家的家風。

首先是“孝”。百善孝為先。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標準,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每週都會帶上好吃的,回奶奶家和姥姥家,看望爸爸奶奶、姥姥公公。

要善良、寬容、樂於助人。媽媽經常告訴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要和同學好好相處,和同學發生矛盾時,多包容,多寬容,還要多幫助同學,因為幫助了別人,也會快樂自己。

要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多讀書,才能學到更多知識,才能開闊我們的視野和胸懷。

雖然我們家的家風雖然都很平凡普通,但卻是我前行的指路燈。

我的家教故事 篇三

説起家教,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有的温馨,有的嚴厲,有的寬容……但無論如何,良好的家教培植着我們良好的習慣,培養着我們的優秀品質,影響着我們的一生……

爸爸媽媽做事總是雷厲風行,毫不拖泥帶水。而我……以前做作業喜歡拖拖拉拉,媽媽常常和風細雨地督促我,有時也狂風暴雨,讓我儘早完成作業。遇到難題,我總是想跳過,逃過,選擇逃避。但媽媽卻常常堅持和我站在一起,一起努力解決。她經常對我説:“該玩的時候要盡情的玩,該學習的時候一定要靜下心來認真學。”在媽媽的教導下,我學會了自我管理,成為了一個自律自強的孩子。

我的家教不但改掉了我的壞毛病,還幫我養成了好習慣。

有一次,媽媽開車帶我回老家。因為暈車,我嚼了一粒口香糖,半路上口香糖沒味了,我想吐掉,但在車上又不方便。我就問媽媽能不能吐到窗外,沒想到媽媽非常不滿:“亂吐口香糖可不行啊,多髒呀,這樣太沒有公德心了,不能吐!”我不以為然,應付道:“反正外面沒什麼人,吐了也沒人看得到。”媽媽還是不答應,語重心長地説:“這一次,你把對你自己的'要求降低一回,就會有下一次,下下次,那可就不止亂吐口香糖這麼簡單了……”聽完後,我羞愧難當,臉頰發燙,找了一張衞生紙,將口香糖吐在了裏面。這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媽媽的教導總是穿越繁瑣的生活,時時縈繞在耳邊,讓我注意自己的言行,培養自己良好的品德,無論是他鄉,還是故鄉,都是一個受歡迎的人。我慢慢地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中變得更優秀。

媽媽不僅這樣教導我,也這樣嚴格要求自己。上班,她總是早出晚歸,從不遲到或早退;工作,她總是兢兢業業,辦公桌前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領導在與不在她都這樣;生活,她積極樂觀,精心為我調劑着飯菜,陪着我慢慢長大……

耳濡目染,媽媽影響着我,如今我也慢慢長成一個認真負責、樂觀堅強、有擔當的男子漢。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而家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門功課。在爸爸媽媽的指引下,我健康茁壯地成長,向着那美好的未來進發!

我的家教故事 篇四

有編輯問:“這是你的筆名吧?”還有人忍不住打聽:“當初怎麼給你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其實這個名字不是筆名,是真名,是爺爺為我取的。雖然他去世已經31年了,但我時常想起他。

爺爺也算是一位老幹部,新中國建立後當過我們縣修造船廠的廠長,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縣成立國營的航運公司,他應該也稱得上“元老”,加之奶奶也是航運系統的老職工,按照政策,父親可以去航運公司上班,但爺爺沒有找關係、“動腦筋”讓父親“坐辦公室”或從事調度調配等較為輕鬆的工作,而是讓父親到一隻小木船上當了一名最普通的水手,天天水裏來浪裏去,一干就是幾十年,從小木船到水泥船再到鐵板船,父親直到下崗其最高職務都只是一隻內河小船上的“大副”。

後來哥哥出生了,父親問爺爺取什麼名字好,聽説爺爺一錘定音:取名“正志”,諧音“正直”,如果再生一個孫子就取名“正氣”,兄弟二人名字的最後一字合起來為“志氣”,做人不僅要正直正氣,還要有志向、有骨氣,不是靠自己本事得來的東西堅決不要——這是爺爺一輩子的堅守,他希望能傳承下去。有件小事充分體現了爺爺的這種性格。

我們家緊鄰公路,記得我四歲的時候,有次一輛運西瓜的貨車翻到路邊,西瓜滾得到處都是,左鄰右舍聞風而動,大呼小叫:“有不要錢的西瓜吃啦!”看到很多大人小孩把大大小小的西瓜往家裏搬,搬了一趟又一趟,我和哥哥站在屋檐下饞得直流口水,看着看着西瓜快被搬完了,我就纏着哥哥説:“我們也去搬西瓜吧!”哥哥拗不過我,並且他自己其實也非常想吃,就説:“好吧,我們也去搬幾個!”説着就打算往外走,一直沒做聲的爺爺忽然大聲怒喝:“我看今天誰敢去!”震得我頭皮發麻,只見爺爺臉色鐵青,寫滿震怒和威嚴,似乎要過來揍人,我們都被嚇住了,再也不敢挪動半步。

在我人生的很多關口,常常有一些“高人”指點,要我去給某人送點禮“拜拜碼頭”,但是我總是想起爺爺的那一聲怒喝:“我看今天誰敢去!”他這句話就像楊震的“四知”一樣淪肌浹髓,我在多個機關、多個崗位工作過,從沒送過一次禮,從沒多報一分錢賬,沒收過一個紅包。有時我會向別人解釋我名字的來歷,不是炫耀與標榜,而是下意識的提醒與情不自禁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