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1年寒假讀物中國古代人物故事國小生讀後感6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3W

2021年寒假讀物中國古代人物故事國小生讀後感600字

歷史也具有文學所具有的娛樂價值。普通羣眾所喜歡的歷史人物,宮牆之內種種。那麼2021中國古代人物故事國小生讀後感600字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於2021中國古代人物故事國小生讀後感600字的內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2021中國古代人物故事國小生讀後感600字一

時間如梭,日月如箭。回想春秋,不想便知,敢問豪傑為誰,管仲、齊桓公、鮑叔牙。

坐着時空飛船,觀看往事,敬意不空而有。

推開窗户只見一位看上去很文藝的青年即將要被殺頭,他就是才華橫溢的管仲。再看皇帝旁邊有一位打扮像大臣,看上去寬厚仁愛的人正在勸阻皇帝,他們就是最佳伯樂鮑叔牙和一代明君齊桓公。原來管仲用箭射中了齊桓公,可他僥倖活了下來,後來管仲落到了齊桓公手裏,桓公一怒之下要殺掉管仲。可鮑叔牙看出管仲是一位治國理政、寬厚仁愛,領兵打仗比自己都強的人,就寧願把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相國這樣的職位讓給他,這樣大公無私慧眼識才的品格值得我們敬佩,孔子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句話來讚頌他。

齊桓公聽到鮑叔牙的勸阻後考慮再三同意了他的意見。我看到這裏驚呆了呀!他的仇人竟然不殺?就一番勸阻後,就讓他的仇人當了宰相?我再仔細品這塊微涼的茶時,發現這不止與鮑叔牙的慧眼識才有關,也與齊桓公的心胸寬廣有很大的關係。孔子稱讚他有話:“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管仲也為此而感動。用尊王攘夷之技,讓許多小國和齊國成為了同盟。管仲又分發給他們田地,家畜,同時收回他們的實權,這樣齊國的實力一下就雄壯了起來,為後來齊國成為春秋五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見管仲是如此才華橫溢。

關掉了窗户。他們的才華、寬容、慧眼識才真不愧為春秋三豪傑。

2021中國古代人物故事國小生讀後感600字二

鄭成功是我國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1661年,他帶領兩萬多名將士,乘百艘戰船,歷盡九個月浴血奮戰,把何蘭殖民者驅逐出境,收復了我國神聖領土——台灣。

收復台灣後,鄭成功決定給高山族同胞送去耕牛、谷種、犁、鋤和布料,還按照當地的風俗舉行了受禮儀式。

當鄭成功一行人來到高山族同胞的村寨時,高山族的長老帶領鄉親到村口迎接。他們高興的收下耕牛、谷種、犁、鋤和布料,還按照當地的風俗舉行了受禮儀式。

鑼鼓響了,民族唱起了民歌,在歡歌中,全村老少排列整齊,領頭的長老雙手捧着金、銀、谷、土四盤禮品,恭恭敬敬地獻給了鄭成功,作為他們回敬的禮物。

鄭成功向高山族鄉親拱手致意,興沖沖地説:“東渡台灣,收復祖國的河山,為的是同心開發寶島。贈給你門的東西,為的是生產旺盛,這是應該做的事,怎能收你們這樣貴重的東西呢?”長老説:“有來有往,兄弟情誼,請收下吧!”

鄭成功笑盈盈説:“尊重高山族的禮節,我收下一盤最珍貴的禮品。”説着,他雙手接着一盤土。

長老説:“禮品自古是收金送銀,怎麼只能送土?”

鄭成功把手中的一盤高高舉起:“土地,是我們祖國的!有了土地就能收穀子,產金銀!”

長老們翹起了大拇指,興奮地説:“收土不收金,我們心連心!”

鄭成功的事蹟,我們中國人民永刻在心,台灣人民也永刻在心。

2021中國古代人物故事國小生讀後感600字三

王安石這個人,在沒了解歷史之前,只知道他是個特別牛的詩人,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讀了宋史後才知道,他的“本職”,是個改革家。

王安石這個人,爭議頗多,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喜愛他的人,認為他具有超前的思想。討厭他的人,認為他的變法直接導致了北宋滅亡。

王安石這個人,若以品德考量,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兩袖清風的官員之一。即便是他的政敵,都沒能對他的品行挑出刺來。可我卻對他的儀表,敬佩不起來。想象一下,一個男人,每天不刷牙、不洗澡、不換衣服,確實不像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但是,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説明了,人不可貌相。誰能想到,這樣一個不修邊幅的人,最終當上了宰相?這多要歸功於王安石的伯樂——宋神宗,當勵精圖治的神宗遇上以天下為己任的王安石,變法拉開了帷幕。我肯定,49歲的王安石,心中有宏偉的藍圖,他希望宋朝能永遠延續下去,一直國富民安。

可是,王安石這個人,卻是一個有些剛愎自用的理想主義者。他以為自己的方案完美無缺,任何不同意、批評他方案的人都是他痛恨的敵人,阻止他拯救蒼生。但是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反對他,他就把朝廷全部洗牌,任用了許多小人。宋朝就像一個終於耗盡能量的機器,開始走下坡路了。

王安石這個人,我真的無法把他歸類於“好”或“壞”。他有些壞毛病,比如不修邊幅、剛愎自用,但他又一心為民,鞠躬盡瘁。似乎有些矛盾,但這才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這才有那麼多學者願意去研究他的生平,討論他的事蹟。我覺得他是個有點可悲的人。他那麼孤獨,親人、朋友都不支持他。他所堅持的變法,一直也沒成功。他只能帶着悲傷死去了。

王安石這個人,在不同的人心中是不同的形象。歷史就是這麼有意思,對於一件事,可能有很多很多解釋和看法。你只能根據你自己的經歷去選擇你心中的答案。

2021中國古代人物故事國小生讀後感600字四

王安石,宋朝的政治家、文學家,他的文章讓後人學習,他的為人使後人瞻仰,他的政治才能則備受人們爭議,於是,我懷揣種種疑問便閲讀起《王安石傳》一書

書中講述了王安石傳奇的一生。王安石從小便早慧,飽讀詩書,在長大後考取甲等第四,也就是進士。首任準南籤判,此職相當於給知州老爺做祕書,讓他覺得無法一展自己的抱負和才華。三年一轉眼便過去了,他又被任命為勤縣縣令,在這裏,他推行了青苗法,以緩解老百姓向地主借貸款的資金困難,他還新修水…做了許多好事。又是三年過去了,由於王安石政績突出,他被升為通判,此職僅次於知州。

隨後,王安石被召入京城,皇上覺得他是個人才,將他升為知制諾,沒多久,現任皇帝駕崩,英宗即位,王安石任羣牧司。英宗即位四年,身體每況愈下,駕崩了。神宗繼位,神宗對王安石十分寵愛,王安石雖深得幸,可他主張變法。這時,朝中響起"不和之音",很多"保守派"大臣站出來反對,王安石與司馬光為此事而翻了臉,可神宗仍相信王安時,並將他升為副宰相,正宰相為"保守派"老臣富弼,可富弼後來被調出京城,任禮部尚書等幾項職務。後來,王安石任相,推行了"青苗法"、"保馬法"等幾項新法,取得了巨大成就。後來,卻被副宰相呂惠腮陷害,差點失掉官職,被鄭俠的《流民圖》貶回江寧。他雖又復官,可其愛子王靂病逝,使他上了一道辭職信,被則賦了一個閒職,調離京城。

在神宗駕崩後,過了一段時間,王安石逝世,被加贈大師。

縱觀他的一生,我覺得,我應當學習他的為人,學習他的改革精神、愛國精神。學習他的不為所動,我在做作業過程中經常分心,取得小成績就容易驕傲,可他卻沒有,我要向他學習。靜靜地合上書頁,我沉思良久,默默地想:我應當像他一樣飽讀詩書,像他那樣堅定信念。梁啟超説王安石是"三代以下唯一的完人",雖有些過譽,但王安石確實是值得我們後人敬佩的。

2021中國古代人物故事國小生讀後感600字五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世人稱其為“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他的詩多描寫田園風光,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在古代,若想大展身手,只有進入仕途。陶淵明二十歲時就開始了自己的遊宦生涯,但他漸漸看透了,厭煩了官宦生活,最後“不為五斗米折腰”,解印辭官,過上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陶淵明的一生似乎與菊花有着不解之緣。北宋的周敦頤曾在《愛蓮説》中寫道:“晉陶淵明獨愛菊”“菊之愛,陶後鮮有聞”。那麼陶淵明為什麼這麼喜歡菊花呢?

首先,陶淵明的原配妻子陳氏十分喜歡菊花。陳氏去世之後,陶淵明思妻心切,又在夢中見到了妻子。陳氏告訴他自己做了菊花仙子。陶淵明醒後在牆角見到一株茂盛的菊花。從此,他便愛上了菊花。

雖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無法證實,但在歷史上陶淵明與妻子的確恩愛有加。陳氏死後,陶淵明還特地寫了《閒情賦》來追憶亡妻。一向瀟灑,豪放的陶淵明也會為兒女情長所困,可見他也是一位多情,浪漫的詩人。

其次,菊花有着隱逸的氣質和孤標傲世的性情,它“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菊花不像牡丹那樣富貴,不像玫瑰那樣妖嬈,不像桃花那樣美豔,它只在深秋默默開放,這正是陶淵明的精神追求。

古代人讀書為了做官,而陶淵明卻想遠離這一切,比起官宦之旅,他更向往“種豆南山下”得田園隱居生活。在他所描繪的桃花源中“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或許這就是他心中的理想社會。可惜他生不逢時,在那個年代,這個願望不可能實現。

陶淵明一生安貧樂道,清廉正直,他的才情、他的灑脱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一個瀟灑的背影——可敬!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