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30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9W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30字(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30字 篇一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節,本是南方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説法。總的來説,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説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説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説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歲時廣記》説:“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為端一,八年級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但端午的習俗卻早已有之,譬如龍舟競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天之道,地支承載地之道,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干地支,根據干支歷,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為“端陽”。

端午一開始主要流傳於南方吳越一帶,並作為一種“圖騰祭”出現。上古先民以“龍”為圖騰,並選擇在端午進行拜祭,端午節在當時其實是拜祭龍祖的節日。

中國端午節

dragon boat festival (duanwu festival) i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農曆的)month every year.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傳統的) festivals in china.

端午節是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它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legends(傳説) about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節的傳説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legends about the festival, but the most famous one is about qu yuan, a patriotic(愛國的) poet in ancient china.

關於端午節的傳説有很多。最著名的一個傳説是和屈原——中國古代的一位愛國詩人有關的。

customs(習俗) about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節的習俗

zongzi

吃粽子

zongzi is a kind of food made with sticky rice(糯米) and is wrapped(包裹) withreed(蘆葦) or bamboo(竹) leaves. it has different shapes and fillings(餡料).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people use red jujube(棗) as filling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people use beans, fresh meat, or egg yolk(蛋黃)as fillings.

粽子是一種用糯米制作,用蘆→←葦葉或竹葉包裹着的食物。它有着不同的形狀和餡料。在中國北方,人們用紅棗作為粽子的餡料。在中國南方,人們用豆子,鮮肉和蛋黃作為餡料。

boat racing

賽龍舟

dragon boats look like chinese dragons. a team of people row a dragon boat together. at the front of the boat, one team member(隊員) beats a drum to encourage(鼓勵)his teammates(隊友). it is said that the winning(獲勝的) team will bring luck and happiness to the people of their village.

龍舟看起來就像中國龍。一組人一起划龍舟。在龍舟前端,一位隊員會擊鼓給隊友們鼓舞士氣。據説獲勝的那一組會給他們的村子帶來運氣和福氣。

g five-colour silk thread(絲線)

佩戴五彩絲線

during the holiday, children will wear five-colour silk tread on their wrists or ankles. it is said that five-colour silk tread can drive away(趕走) evil spirits(惡魔) and protect children from diseases.

在端午節,孩子們會在他們的手腕或腳踝戴上五彩絲線。據説五色絲線可以驅邪,保護孩子們免受疾病侵擾。

紀念屈原説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羋”,並不姓“屈”。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53] 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繫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樑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説《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從唐人歐陽詢轉抄《風俗通》(東漢末年應劭著)的佚文可見,也許東漢靈帝時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這也是屈原身後400多年的事了。雖許多端午習俗與屈原無關,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紀念伍子胥説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是五月五日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説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紀念介子推説

介子推是寒食節與清明節由來傳説的主角,可也有認為端午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據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説,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惡日禁忌説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月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漢代北方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説法。東漢王充《論衡》對“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解釋:“夫正月歲始,五月盛陽,子以(此月)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一般認為這一習俗從戰國就開始流行。此俗在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

夏至説

首倡夏至説者為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一書中提出,端午節如涓涓之水發源於遠古時代,三代匯為川流,秦漢擴為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198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説》中,認為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説》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1、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

2、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3、《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認為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也有認為,端午節源於古曆法“夏至歲首”。其實,干支歷是以立春為歲首的,上古時代以北斗斗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斗柄回寅’為立春,指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二十四節氣,屬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干支歷將一歲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斗柄頂端的指向;斗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斗柄從正東偏北(艮位)開始,經南、西、北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干支時間與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繫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説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干支紀元是以立春為歲首。“夏至歲首”與八卦及月建起始不符。

蓄蘭沐浴説

據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的《禮記》中説,周代已有“蓄蘭沐浴”的習俗;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為浴蘭之月。

勾踐操練水軍説

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是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事物原始》引《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30字 篇二

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這七大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最具人文情懷和文藝氣質的節日。

“端午”二字,原為“端五”,“端”為初,“端五”即初五。先秦時,人們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先秦古籍《夏小正》中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認為五月初五這天要準備草藥以祛除毒氣。《大戴禮記》亦載:“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用佩戴蘭草、沐浴潔身來驅邪避禍。那個時候,“端五”還不是節,而是一個需要避諱的“不祥之日”。現如今,在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端午節前後,家裏薰蒼朮、白芷,大門上插菖蒲、艾葉,小孩兒佩戴中藥香囊,大人喝雄黃酒以驅邪避疫,應是先秦民俗的綿延保留,同時也反映出古人敬畏自然、祈福求安的樸素心理。

“端午”一詞,最早見於西晉周處所著《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騖角黍”,“角黍”即粽子,可見西晉時端午節即有吃粽子的習俗。至於這一天為什麼要吃粽子,流傳較廣的説法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均載,遭讒被逐於沅湘的屈原聽聞楚國國都被秦人所破,心生悲涼,於五月初五日自投汨羅江,與國同殤。楚國百姓聞之悲痛不已,紛紛來到汨羅江邊憑弔,有漁夫划船至江中欲打撈詩人真身,並以飯糰、雞蛋等食物投入江水,希望水下之魚蝦飽腹而不食詩人之肉身。後來,人們又擔心飯糰為蛟龍所食,遂以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以驅之,逐漸演變為今日之粽子。宋朝詩人梅堯臣的《五月五日》詩曰:“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這正是對這一民俗演變的文學註腳。

自此,因為加入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一元素,又經由民俗的不斷創新演繹與豐富,端午節逐漸由一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惡日”,演變為一個以懷念先賢與詩人的愛國情懷為名、內容既古老又新鮮、形式熱鬧且多樣、充滿歡樂氣氛的民間節日。

端午節民俗之多、流傳之遠、影響之廣,可列為七大節日之首。除了吃粽子這一共同習俗外,在我國北方,還有飲雄黃、佩艾草、贈香扇等習俗;在南方,則有賽龍舟、浴百草、遊百病等習俗。此外,端午節慶及由其衍生的文化活動還傳入了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在世界上頗負盛名的韓國江陵端午祭就是中國傳統端午節的流傳與演變,20xx年還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

今天,端午節早已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豐富的文化內涵走向世界,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軟實力,其中尤以賽龍舟最為知名和富有影響力。英語中,端午節被翻譯成“dragon boat festival”,直譯回來就是龍舟節,可見賽龍舟這一節慶形式在國外的影響之甚。

吃粽子也好,賽龍舟也罷,或是佩香囊、浴百草,端午節民俗的演變,早已超越紀念詩人屈原這一單純目的,而是包含着中國人所特有的、濃郁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樸素世界觀。這種樸素而純真的情感與觀念,最能打動人心而獲得廣泛共鳴,所謂的文化軟實力,亦不過如此。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30字 篇三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説很多,這裏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狀有稜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魏晉時期,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弔的事。

文化傳統

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裏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

按時節養生

粽子主要由糯米組成,中醫認為,糯米有養陰功效,端午前後有的人很喜歡出虛汗,這往往是脾盛陽虛造成,常吃有止汗的作用。”醫師介紹,多吃糯米還能“存陰”,這樣夏天就不容易中暑,特別是女性,陰不足則容易導致月經不調、心情煩躁,進而造成內分泌失調。因此,趁着端午,女性可以多吃些糯米做的粽子。

粽子的配料中很多都有補益作用,小棗、赤小豆、綠豆等具有補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還能夠增加蛋白質含量;花生、蓮子、山藥、芡實是夏季清補的食材。製作肉粽、蛋粽,則可以提高蛋白質和脂肪,並增加鐵的含量。棗餡兒粽子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栗子餡兒粽子具有補氣健脾、益腎的功效;水果餡兒粽子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蛋黃餡兒粽子有健腦益智的功效。

古人防暑祛病

粽子是中國古人在夏季防暑祛病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應時食品。隨着時代的變遷,這種節日飲食逐漸走向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據記載,早期的粽子稱為“角黍”,即用菰蘆葉裹黍米,用灰汁煮熟後於端午節食用。 專家表示,黍米煮熟置涼水中浸泡,炎熱天吃後具有止渴、去熱功效。而菰蘆葉、灰汁同樣有清涼、敗火的藥用。時至今日,人們一般選用竹葉或荷葉包粽子,這些葉片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食等功效,能降低粽米的黏膩,有助於人體對粽子營養成分的吸收。包粽子的主料多選用糯米或與其他米混合,糯米和葷素配料都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