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石潭記説課稿【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6W

小石潭記説課稿【精品多篇】

小石潭記説課稿 篇一

1、教材分析

本課位於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本單元入選的課文都是古代詩文,除最後一課是五言古詩外,其餘四課是古代遊記和名勝記,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國山水文學情景交融的特點。《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敍了作者出遊、遊覽、返回的全過程,觀察入微,描摹細緻,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形似寫景,實則寫心。作者在寫景中傳達出貶居生活中孤寂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柳宗元的作家作品常識,能借助工具書、註釋疏通文義,學習對自然景物入微的觀察、細緻描摹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採用朗讀質疑、釋句賞析探究的教學模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理解作者失意被貶,寄情山水得抑鬱憂傷的感情;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設計意圖:依據教學目標的設計要體現語文學習的整體性特點,要突出學生學習提高的新內容,要明確便於落實和檢測的特點來設計的。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文是一篇山水遊記,其中抓住景物特點,用特寫鏡頭寫景狀物的方法是最主要的寫作特色,這應是本文學習的重點,另一個重點是疏通文義。本文語言表達含蓄,寓意深刻,對八年級學生來説,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應是學習的難點。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係統的學習了三個單元的文言文,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的積累,能借助註釋和一定的文言知識初步讀懂課文。學生對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不是很濃厚,在教學文言文時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

教法設想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建構主義認為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動的。再者,心理學研究表明: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大約為二十分鐘,所以要不斷的變換教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認為,教學千法,朗讀為本。文言文的教學朗讀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務,所以對重點的突破主要採用誦讀法、質疑法和討論法。在難點的突破上,引導學生結合作家的經歷,寫作背景來達成。

學法指導

新課標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閲讀淺近的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因此,學習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閲讀法、質疑探究法。在疏通文意時,引導學生對照註釋及藉助工具書學習,採用朗讀法,圈點勾畫法,學生的活動形式主要是四人小組合作。在賞析課文內容時採用探究閲讀法,創造性閲讀法。這用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過程

1、導入

以學過的詩《江雪》導入,多媒體展示《江雪》。引出唐代詩人柳宗元。

設計意圖:利用已學過的柳宗元的詩導入,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從情感上拉近與作者的距離,引起共鳴,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情景。

2、走近柳宗元,瞭解背景

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資料。學生交流後,多媒體呈現有關柳宗元的資料。要求學生將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到作家資料窗中。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聰慧好學,21歲中進士第。他與韓愈、劉禹錫是同事。永貞元年,柳宗元積極參與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活動,但找到保守勢力的反對。革新運動失敗,柳宗元被貶到永州,永州之貶,一貶就是十年。在這期間他寫下了《永州八記》(《始的西山宴遊記》《鈷鉧遊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澗記》《石渠記》《小石城山記》)《江雪》、《捕蛇者説》等大量詩文。柳宗元的散文與韓愈齊名,堪稱我國曆史上最傑出的散文家。《永州八記》已成為我國古代山水遊記名作。這些山水遊記,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鬱的心情。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合資料的能力。通過對作家的生平介紹。瞭解寫作背景,有利於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對難點的突破起到關鍵的作用。

3、整體感知走近《小石潭記》

(1)朗讀課文

自讀(掃除文字障礙)聽讀齊讀

指導:讀準字音,吐字清晰,聲音洪亮;

讀出節奏,停頓正確;

讀出語氣,讀出感情。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學習誦讀是極其重要的,誦讀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務。教會學生誦讀文言文的方法。

(2)自讀課文,疏通文意

形式: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圈點勾畫出疑難詞句,小組內質疑,記錄不能解決的難題,在交由大班討論。(實物投影)教師點撥,強調重點字詞句。

指導:a.用猜、看、查的手段知道詞義。

猜:憑藉已有的語言積累,根據對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測關鍵詞的意思。

看:利用好課文下的註釋及文前文後提供的相關材料。

查;,並且還要選準所需的義項。文章讀得多了,詞語的積累越多,猜測率就越高,詞典也會翻得越少。

b.採用卡片積累詞語是學習文言文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多媒體呈現卡片)

設計意圖:教會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師灌輸。引導學生養成查工具書看課下注釋的習慣,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利用小組合作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新課標指出憑價學生閲讀文言文,重點在於考察學生記誦積累過程,考察他們能否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

(3)課堂檢測鞏固基礎(重在詞義句義)

解釋下列家點的詞: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3、心樂之

4、以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過清無從致書以觀以中有足樂者

5、清水尤清冽以其境過清6、可潭中魚可百許頭不可知其源

7、許潭中魚可百許頭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

1、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通過練習落實基礎知識。這是文言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另外,也要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繫。

4、研讀課文分析品味

過渡: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彷彿置身其境。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對《小石潭記》稱讚不以,請你説説小石潭的魅力在何處?

指導:着重研讀課文第二段。先找出原句正確地讀一讀。從內容、感受、寫作技巧等多角度研究。

設計意圖:這一段作者採用的是定點特寫,是全篇中最為精彩的。作者運用多種寫作技巧:正面側面描寫,動靜結合,擬人手法,由情及景,寫出了景物的特點。這樣的佳段要引導學生品讀。新課標也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體會優美的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過度:如此優美得景色,讓人樂在其中,但我們從文中分明讀出了人物的另一種感受憂鬱,文中的哪一句體現了憂鬱的感情呢?分析一下作者的憂鬱從何而來呢?(指導學生從景物的特點中尋找信息)

設計意圖:一切景語皆情語,引導學生將情和景結合起來,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結合作者的背景資料來理解文中包含的情,這就是寓情於景,這樣就突破文章的難點。引導學生從原文中找依據,意在培養學生的原文意識。

5、探究作品創造閲讀

假如你是一位優秀的導遊或園林設計師,請你為小石潭設計景點。

指導:仿照曲苑風荷景點的設計

曲苑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有上百個品種的荷花,紅蓮、白蓮、灑金蓮、並蒂蓮等,蓮葉田田,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設計意圖:便於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語句含義,對課文內容進行創造性閲讀。新課標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閲讀質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6、課堂小結

説説學習文章後有什麼收穫,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讀準字音,吐字清晰,聲音洪亮;

正確讀原文:讀出節奏,停頓正確;

會讀文章:讀出語氣,讀出感情。

讀相關材料:讀作者介紹讀寫作背景讀文史常識

疏通文意:猜、看、查

理解文意:結合背景,原文中找依據

7、課外作業

1、根據寫作思路背誦課文: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遊潭之人

2、課外閲讀《始得西山宴遊記》與本文對比,從寫景特色、思想感情角度對比。

設計意圖:記誦積累是文言文學習的重點,故設計第一題作業。設計第二題是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文的寫景特色,也進行能力的遷移培養。

小石潭記説課稿 篇二

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小石潭記》,它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陳述我的教學設計和設計理念。

一、教材分析:

本課位於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本單元入選的課文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它能代表中國山水文學情景交融的特點。《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敍了作者出遊、遊覽、返回的全過程。觀察入微,描摹細緻,寫出了“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形似寫景,實則寫情。作者在寫景中傳達出被貶居生活的孤寂和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新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我認為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閲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優美的。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設置:

1、知識能力目標:

1)積累文言文詞語,掌握實詞的用法和意義。

2)瞭解作家作品的常識,能借助工具書和註釋及已有的文言文知識和能力,疏通文意。

3)學習本文對景物入微的觀察,細緻的描摹的能力。

4)能正確、流利的朗讀及背誦全文。

2、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理解作者失意被貶,寄情山水而抑鬱憂傷的感情。

2)體會作者筆下的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設計意圖:依據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三、重難點的確定:

本文是一篇山水遊記,其中抓住景物特點,用特寫鏡頭寫景狀物的方法是最主的寫作特色,這應是學習的重點。其次,疏通文意是重點之二。本文語言表達含蓄,寓意深刻,作者這種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是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四、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係統學習了三個單元的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識積累和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對文言文的分析理解也有一定的能力。只是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朋友興趣。

五、教法設想

羅素説過:“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智慧,這種習慣對一個人的未來生活是一種災難。”新課標要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思考。”因此,在課堂上要十分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在體驗和探究中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個人語文素養的目的。

六、學法指導:

1)教學千法,朗讀為本。特別是文言文,“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多讀是關鍵。

2)質疑法和討論:有疑才會去探索,討論能明辨是非。

3)點撥法:難點的突破還靠教師巧妙的引領和點撥。

4)卡片製作:知識複習鞏固。

七、課時安排:3課時

八、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九、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導語:中華大地,山川秀美。“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多少文人墨客,傾心謳歌。唐代詩人王勃即興寫就《滕王閣序》,使南昌滕王閣頓生光輝;宋代文豪歐陽修一篇《醉翁亭記》,讓滁州醉甕亭名揚天下;范仲淹的應邀之作《岳陽樓記》借景抒情,讓人心曠神怡。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貶居永州期間,他寫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是其中的珍品。讓我們跨越時空,與柳宗元一起同遊“小石潭”,去領略永州優美的風景吧。)

(設計意圖:引用本導語意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走近作者,瞭解背景:

(課件出示:圖片《江雪》引出作者,學生參考註釋及已有的資料,瞭解作者作品以及背景資料,並在小組交流。交流之後,課件呈現有關資料。)

(設計意圖:培養形式收集資料、整合資料的能力。通過對作家的生平介紹,瞭解寫作背景,有利於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對難點的突破起到關鍵的作用。)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播放課文朗讀(要求學生聽範讀,給生字注音,掃清文字障礙,把握句讀停頓。)

2、學生自讀課文(讀熟,讀流利。)

3、抽讀、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吐詞清楚、聲音洪亮;讀出句讀、讀出語氣、讀出情感。)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教學朗讀為先,誦讀是基本方法和基本任務。教會學生讀文言文的方法。)

(四)、自主探究,疏通文意。

形式: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參考資料和課後註釋,疏通文意。圈點勾畫疑難句子,小組討論,如還不能解決的難句,全班討論,老師在點撥,同時老師強調重點詞句的理解翻譯。

(設計意圖:教會學生自學,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和能力,培養合作意識。)

(五)、課堂檢測:(課件出示練習題)

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心樂之()

4)參差披拂()()

2、一詞多義:

“以”、“可”、“清”、“許”等

3、翻譯句子:

1)悽神寒骨,悄愴幽遂。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其岸勢犬牙參互,不可知其源。

4)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設計意圖:檢驗學生自學情況,調整掌控教學效果。教師插漏補缺、強調重點。)

(六)、與作者同遊:

1、再讀課文,理解課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寫景的寫法:(投影問題,引導思考)

1)本文寫景條理清楚,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2)小石潭有哪些景物?它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

(小組討論,學生回答,教師評價並板書明確。重點品讀二自然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去探究寫作特點,感受小石潭的幽靜。)

2、學做導遊,介紹“小石潭”。(教師先作示範,學生仿寫:課內如完不成,課外繼續完成)

1)選一處文中自己最喜歡的景,設計一段導遊詞,可以發揮想象,做形象的描述,以引起“遊客”遊覽的興趣。

2)請3——5名同學給全班同學導遊。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書面、口頭表達能力。)

(七)、品味文章,與作者對話:

1、精讀感悟,體會以景寫情的寫法。

1)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暢説優美景色給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彷彿置身其景。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對小石潭稱讚不已。如果你也坐在潭邊,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2)深入探究,走進柳宗元:

面對如此美景,作者卻是如此憂傷,文中哪句體現了作者的情感呢?你能不能結合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憂傷從何而來呢?

(設計意圖:按新課標的要求:“學生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能説出自己的體驗”,而且“對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我設計這個環節,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感情活動中,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結合作者的背景資料理解文中包含的情感,就是寓情於景。這樣來突破難點。)

(八)、師生共同總結反思:

1、學了這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知識?

2、通過對課文的分析及作者的瞭解,你有什麼啟發?

(九)、課外作業:

1、根據寫作思路背誦課文

2、翻譯全文。

3、收集已學過的寫景的古代詩文,並欣賞。

4、做知識卡片。

附板書設計:

發現小潭聞聲取道見形移步換景

潭水:清澈側面描寫

潭中景物特寫鏡頭

游魚:動靜結合

《小石潭記》浮身:曲折蜿蜒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岸勢:參差不齊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寓情於景

小石潭記説課稿 篇三

各位評委、老師:

早上好!

我是新登鎮中學的XXX。

我説課的題目是《小石潭記》,它是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陳述我的教學設計和設計理念。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單元選的課文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小石潭記》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遊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小石潭的各種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淒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貶官失意時的悲涼、悽愴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卻清晰地記敍了作者出行、遊覽、返回的全過程,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畫意。

新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閲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優美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等要求。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和課文自身的特點,本篇文言文的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並抓住特點寫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3、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

4、通過對課文的品讀,感受祖國山河的美,提高對美的鑑賞能力;

本文個別語句晦澀,詞語活用現象較多,是學生理解課文的一大障礙,因而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是本課的重點;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本文作者感情流露又很含蓄,理解文中的樂與憂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

羅素説過: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智慧,這種習慣對一個人的未來生活是一種災難。新課標指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思考”。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中整體把握課文,從而達到提升個人語文素養的目的。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徵,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誦讀教學法、課前資料交流、開放式討論、提問法、練習法等。

教學對象分析

(一)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兩個班,人數均在55人以上,且學生語文素質參差不齊,有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樂於表達自己的閲讀體會,而另一部分學生則習慣於在課堂上保持言語沉默,甚至思維“休眠”,因此不斷激發學習興趣獲得成就感尤為重要。

(二)學法指導: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於國中生來説,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通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熟練朗讀課文並能在課後背誦,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的學習。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學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為此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有:

1、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藉助工具書和註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夥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3、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採取師生互動的形式,與作者同遊、與作者對話,體會課文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寫作能力;

4、人人都來當導遊,寫寫導遊詞並與同學、老師交流,提高寫作、口語表達能力。

課前預習

1、通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給生字注音;

2、對照課文註釋與工具書,口頭翻譯課文,讀懂課文大意;並整理出預習中解決不了的疑難字詞;

3、利用網絡或書籍,收集有關柳宗元與《小石潭記》的資料。

對於文言文閲讀,新課標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能利用圖書館、網絡蒐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瞭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之所以佈置這樣的預習題目,它的好處在於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伴隨着一曲《高山流水》展現一組充滿大自然魅力的山間圖片,教師緩緩導入,隨之課件展示課題。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圖片欣賞,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美,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導入語可以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二)、走進作者,瞭解寫作背景

1、請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作家、作品的資料;

2、教師視學生交流的內容作補充(用多媒體展示柳宗元的生平、“永州八記”以及寫作的背景);如果學生交流能較好地完成這一環節,教師補充省略。

我設計這一環節,為下面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了鋪墊。

(三)、走入《小石潭記》

1、朗讀課文

1)請一名學生朗讀,教師組織學生聽讀、評議,教師最後總結;

2)範讀,教師放伴有音樂的朗讀錄音並給予聽讀要求;

3)學生齊讀,然後男女學生朗讀比賽。

古人云:“三分詩七分讀”。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要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我設計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語氣語感,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2、細讀課文、疏通文意

1)小組交流、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譯前四段,每人一段,將翻譯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記錄在本子上,準備在全班交流中提出來。

2)集體質疑

學生提出疑問,由學生幫助解決,教師點撥,同時引導學生劃出本課的重點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見的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教師進行歸類板書。(課件展示板書)

新課標要求學生“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我設計這兩個環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掃清字詞障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並積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見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通假現象,培養學生依據文脈推斷詞義的能力。

3、當堂檢測

發放印好的練習,要求學生在五分鐘內完成,(練習內容有文學常識一題,重點實詞、虛詞共10個,2個句子翻譯),做好之後全班校對。

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我設計課堂練習,既檢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又獲得了信息反饋,有效地達到了教學相長。

(四)與柳宗元同遊

1、再讀課文,理解課文抓住景物特徵寫景的寫法

1)投影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①本文寫景條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2)自主閲讀3分鐘後,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討論,小組代表總結髮言。教師做定性評價並板書明確。

本文是文言文遊記中的佳作,作者對小石潭觀察入微,描摹細緻,我設計這兩個問題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去探究文章的寫作特點,感受小石潭的幽靜。

2、學做導遊,介紹“小石潭”

1)選擇文中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設計一段導遊詞,允許發揮想象作形象的描述,以引起“遊客”的遊玩興致。

2)請4——5名學生給全班同學導遊(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多請幾位學生)

新課標指出“能就適當的話題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説服力”,我設計這一環節,既訓練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利於鍛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一舉多得。

(五)品味文章,與柳宗元對話

精讀感悟,體會以景寫情的寫法

1)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暢説優美景色給人的感受:

如果你也坐在潭邊,會有什麼感受?

2)深入探究,走進柳宗元

王國維説:一切景語皆情語。面對如此優美景色,作者卻是“情愴幽邃”。請結合寫作背景,説一説你的理解?(可以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

新課標要求學生“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説出自己的體驗”,而且“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我設計這個環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六)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學習

1、這堂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知識?

2、通過對課文的分析及對作者的瞭解,你有什麼啟發?

教師引導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後教師做總結髮言。

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我設計這一環節一方面為了讓學生回顧本節課學習的要點,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拓展延伸。

(七)佈置作業(二選一)

1、你也曾遊覽過一些風景名勝,請寫寫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處,按遊覽順序寫一則遊記,要求寫出該景物的特徵及任務的心情。

這個作業的佈置讓學習不再停頓在課堂內,能讓學生學以致用,使學到的知識得到延伸。新課標要求學生“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2、你已學過不少描寫景物的古代詩文,試着把其中描寫山水的名句摘錄下來,並選擇一兩則加以賞析。

這是一題拓展性 的練習。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對過去已讀過的古代詩文作品加以總結、梳理,然後對自己感受最深、體會最切的一兩個名句寫一段賞析文字,從而培養學生對優秀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和對祖國優美山水的審美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