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長征中的故事1 紅軍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7W

長征中的故事1 紅軍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多篇】

紅軍長征故事2:《倔強的小紅軍》 篇一

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指導員的囑託,想盡辦法釣魚煮野菜湯,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魚鈎”閃耀着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象徵着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紅軍長征故事12:《飛奪瀘定橋》 篇二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從雲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後,沿會理至西昌大道繼續北上,準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蔣介石急令第2路軍前線總指揮薛嶽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進擊;令川軍第24軍主力在瀘定至富林(今漢源)沿大渡河左岸築堡阻擊;以第20軍主力及第21軍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區推進,加強大渡河以北的防禦力量。企圖憑藉大渡河天險南攻北堵,圍殲中央紅軍於大渡河以南地區。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寬300米,水深流急,兩岸是險峻的羣山,地勢險要,大部隊通過極其困難。

5月24日晚,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第1師第1團,經80多公里的急行軍趕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此地由川軍2個連駐守,渡口有川軍第24軍第5旅第7團1個營築堡防守。

當晚,紅1團由團政治委員黎林率第2營到渡口下游佯攻,團長楊得志率第1營冒雨分三路隱蔽接近安順場,突然發起攻擊,經20多分鐘戰鬥,擊潰川軍2個連,佔領了安順場,並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劉伯承、聶榮臻親臨前沿陣地指揮。紅1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從第2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突擊隊冒着川軍的密集槍彈和炮火,在激流中前進。快接近對岸時,川軍向渡口反衝擊,楊得志命令再打兩炮,正中川軍。

突擊隊迅速登岸,並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奮勇衝殺,擊退川軍的反撲,控制了渡口,後續部隊及時渡河增援,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鞏固了渡河點。

隨後,紅1軍團第1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關於長征的故事4:紅軍鞋 篇三

我們來到大雪山下。當地的老百姓把大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説除了“神仙”,就連鳥也飛不過去。我們不信什麼“神仙”,但也感到大雪山有點神祕可怕。

出發前,上級規定每人要準備兩雙鞋,把腳保護好。

我除了腳上的爛草鞋,就剩一雙拴在皮帶上的“量天尺”了。我把它解下來,用手掂量着,心頭湧起很多感想。

我們離開老根據地時,捨不得離開那裏的親如骨肉的人民羣眾。老鄉們的心情也和我們一樣,知道我們要出發,清早就抬着各種慰勞品來送別。一位老大爺拉着我的手,把一雙“紅軍鞋”塞給我。這是雙非常結實的布鞋,鞋幫上繡着“慰勞紅軍戰士”“殺寇立功”的字句。他嘴角抽動了半天才説:“孩子,帶上這雙鞋吧!這鞋一到紅軍的腳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地再廣,山再高,你們也能把它‘量’完。”我看着老大爺,看着手裏的鞋,感動得説不出話來。

從那以後,這雙鞋就掛在我的腰間,成為我最好的夥伴;在艱難困苦的時候,它常常鼓舞着我奮勇前進,去消滅敵人。

記得在離開江西的最後一次戰鬥中,我的腳負傷了,當時既沒有醫藥,也沒有擔架,我只得每天拖着負了傷的腳,艱難地走着。實在堅持不住了,才第一次從腰間解下“量天尺”,穿在腳上。鞋底軟綿綿的,特別舒服。一穿上它,就想起了老根據地人民的希望,也就忘了傷痛。不久傷好了,我的鞋底也磨去不少。捨不得再穿,我就又把它包起來掛在腰上。

打遵義縣城,我們連擔任攻城任務。打得正有勁,我突然感到腰部有些疼痛。仔細一看,原來從遠處射來的一顆子彈,穿過鞋子,緊挨在腰骨旁的皮膚上。要不是這雙鞋,這顆子彈一定夠我受的。同志們都替我高興,説這雙鞋真是“救命鞋”。

現在要過大雪山了,我拿着鞋又想起那位老大爺説的話,心裏充滿了力量。是的,老根據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我們就是用這個“尺”。從瑞金一步一步“量”到四川來的。今天我們又要用它來“量”這座連鳥也飛不過去的大雪山了。

天矇矇亮,我們就開始爬山。朝上望望,只見雲霧濛濛,山頂直插雲霄。再往上走,天氣突然變了,狂風吼叫,雪花飄飄。我是江西人,很少看到下大雪,起先,東瞧瞧,西望望,倒覺得蠻有趣。誰知越向上爬,地勢越陡,天氣也越發變壞了。狂風夾着雞蛋那樣大的冰雹,吹打在我們只穿一件夾衣的身上,真像刀刮的一樣。我看雪的興致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時,只覺得呼吸緊迫,渾身無力,只要稍微一鬆勁,腳就抬不起來了,但又不敢坐下來休息。我親眼看見有三個同志坐下來抱在一起想暖和一下,但他們再也沒有站起來。我暗地裏留着眼淚,懷念着被大雪吞沒的同志,心裏十分難受。我是個炮兵,肩上扛着四十五斤重的迫擊炮筒,走起來就更難了。我踏着前面像雪梯似的腳印,一步一步往前移,腳被雪冰得失去了知覺,曾幾次跌倒。每次倒下,看到腳上的“量天尺”,心裏就感到一股熱勁,好像有許多老根據地的老鄉扶起我,在背後推着我前進。

終於爬過了雪山。我坐在山根下的一棵樹旁邊,低頭看看那雙“量天尺”,沾滿了冰泥,髒得不成樣子,真有點心疼。幸好除了子彈打的那個洞以外,別處還沒有破,我趕忙把它脱下來,磕掉泥巴,又掛在腰上。

紅軍長征故事8:《戰地女傑賀子珍》 篇四

紅軍過草地時,糧食緊缺,只有一點青稞面當軍糧,小戰士吳開生餓了兩天的事被周恩來副主席知道後,他立即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分給他了兩碗。晚上狂風暴雨,用被單做的帳篷根本經不起風雨的襲擊,戰士們全部被淋成落湯雞,周副主席親自去命令戰士們去他的辦公帳篷避雨,温暖了戰士們的心靈。在草地中又走了好幾天,青稞面吃完了,甚至軍馬都被殺掉吃了,戰士們唯有煮皮帶啃,找紙張咽,看到這種極度的困境,周副主席立即命令警衞員把他僅存的半碗青稞面拿出來給大家泡湯喝,自己卻忍飢挨餓。

紅軍長征故事3:《豐碑》 篇五

長征途中,陳賡看見一個非常瘦小的紅軍,於是便要把自己的糧食分給他。小紅軍拒絕了,並拍拍自己包説還有很多糧食。分開後,陳賡再一次看到小紅軍時,發現他已經死了,打開他裝糧食的袋子,發現裏面是一個有很多牙印的牛膝骨,剛強的小紅軍戰士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意拖累別人,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

關於長征的故事3:電台的故事 篇六

1934年11月16日,紅6軍團在湖南永順縣附近的龍家寨附近打了一次漂亮的伏擊戰,消滅了湘軍陳渠珍部3個旅的大部。

被俘虜的敵人或蹲或坐,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對自己命運的判決。正在俘虜中做教育工作的電台報務員龍振彪,發現有個俘虜手裏拿着一塊電台專用電池後非常興奮:電台肯定在附近。

經指點,龍振彪在俘虜堆裏找到了陳渠珍的電台隊隊長楊繼昌。他走上前去,輕輕地衝着蹲在地上的楊繼昌説:“楊先生!”

一句“楊先生”,讓這位曾到德國深造的國民黨無線電技術軍官感動得兩眼發紅。接受短暫的教育後,他便主動帶着紅軍來到後山,挖出了被埋藏起來的電台。

“抗戰時,手下的一個連長曾悄悄告訴我,他曾經被紅軍俘虜過7次,每次都被釋放了。”老紅軍劉月生始終認為優待俘虜是使很多敵人在關鍵時刻放棄抵抗的重要原因。

在策應中央紅軍北上的過程中,劉月生隨紅6軍團在南潯鐵路附近活動。“我們攻佔了一個敵軍醫院,繳獲了很多奇缺的醫藥。”他回憶説,“但傷病員一個都沒有傷害,還發了遣散費讓他們回家。”

1935年5月8日,為策應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紅6軍團主動進攻,包圍了湖南宣恩縣城,準備消滅前來救援的敵軍張振漢師。張振漢受過軍校教育,在與紅軍作戰中,多次叫嚷“活捉賀龍”,氣焰非常囂張。

88歲的老紅軍肖榮昌當年是紅6軍團的一名報務員,目睹了整個戰鬥場面。他回憶説:“敵人的師部設在一個大石頭後邊,用電台發着SOS的求救信號。”

請示了軍團長後,肖榮昌用電台向敵人發了一份明碼電報,大意是:“諸位仁兄,你們已經沒有希望突圍了,希望你們不要破壞電台,完好地送給紅軍,才是你們的好出路,紅軍歡迎你們。”

張振漢師曾多次和紅軍交手,他們對紅軍的俘虜政策早有耳聞。當紅軍衝進敵師部後,他們果然把電台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全體報務員都加入了紅軍。

紅軍長征故事5:《草地夜行》 篇七

長征途中,暴雨傾瀉在大草原上,一個生命垂危的紅軍戰士把黨證和夾在黨證裏的七根焦乾的火柴交給戰友,請他轉交給黨組織,紅軍戰士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以及他內心世界的崇高與美令人震撼。

紅軍長征故事10:《紅軍鞋》 篇八

這個故事真實、生動地講述了紅軍翻越老山界的全過程。老山界很高,上山30裏,山勢又陡,特別是雷公巖,幾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寬,非常艱難,部隊行軍負載笨重,馬匹馱着受傷戰士,加上敵人追擊,形勢非常急迫,夜裏也得行軍,並且在作戰途中,任務緊急,不能及時開飯,開飯也不能吃飽,體力消耗大,戰士們只有忍飢挨餓。睡覺也只能風餐露宿,時已冬季,寒冷刺骨,但紅軍戰士們不怕苦難、艱苦奮鬥,順利地翻越了這座難爬的高山。

關於長征的故事1:飛奪瀘定橋 篇九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這座鐵索橋,就是紅軍北上必須奪取的瀘定橋。

國民黨反動派早就派了兩個團防守瀘定橋,阻攔紅軍北上;後來又調了兩個旅趕去增援,妄想把我紅軍消滅在橋頭上。我軍早就看穿了敵人的詭計。28日早上,紅四團接到上級命令:“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

時間只剩下20多個小時了,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240裏。敵人的兩個旅援兵正在對岸向瀘定橋行進。搶在敵人前頭,是我軍戰勝敵人的關鍵。

紅四團翻山越嶺,沿路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到晚上7點鐘,離瀘定橋還有110裏。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都淋透了。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飢餓和疲勞。在漆黑的夜裏,他們冒着雨,踩着泥水繼續前進。

忽然對岸出現了無數火把,像一條長蛇向瀘定橋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敵人的增援部隊。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對岸的敵人賽跑。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們是哪個部分的?”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對岸的敵人並不疑心。兩支軍隊像兩條火龍,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來宿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於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後面了。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似的。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裏直瀉下來,撞擊在巖石上,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濤聲震耳欲聾。橋對岸的瀘定橋背靠着山,西門正對着橋頭。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早已在城牆和山坡上築好工事,憑着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

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鬥。號手們吹起衝鋒號,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霎時間震動山谷。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拿着短槍,揹着馬刀,帶着手榴彈,冒着敵人密集的槍彈,攀着鐵鏈向對岸衝去。跟在他們後面的是三連,戰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突擊隊剛剛衝到對岸,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後的勝利,衝呀!”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衝進城去,和城裏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激戰了兩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餘的都狼狽地逃跑了。

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