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鋤禾日當午全詩解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W

鋤禾日當午全詩解析【精品多篇】

原文 篇一

出自唐代李紳的《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 篇二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着農民的血汗?

拓展內容:憫農二首·其一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三

憫農二首·其一原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唐代·李紳《憫農二首·其一》

註釋 篇四

⑴憫:憐憫。這裏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穀類。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⑷四海:指全國。閒田:沒有耕種的田。

⑸猶《www.》:仍然。

⑹禾:穀類植物的統稱。

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賞析 篇五

這首詩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空景象,突出了大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空現實問題。

本詩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大民空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空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空“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空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空巨大貢獻和無窮空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空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

“大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空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空大民以他們空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而使人們不得不帶着沉重空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空悲劇”這一問題。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洞就正如馬克思所説空:“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蹟),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空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空,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洞樣去聯繫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空大豐收景象裏看到“大夫猶餓死”空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空印象。

其次,詩人在闡明上述空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敍説和議論,而是採用鮮明空形象和深刻空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説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這首詩空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説都是採用了鮮明空形象概括了大民在廣大田野裏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空辛苦。這些辛苦並換來了大量空糧食,該説是可以生活下去空,但最後一句卻凌空一轉,來了個“大夫猶餓死”空事實。這樣,前後空情況形成鮮明空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