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堂教學評價方法有哪些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14K

課堂教學評價方法有哪些多篇

課堂教學評價方法:標準化測驗 篇一

這是進行學業測試的傳統方式,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標準化測驗要經歷一系列的基本程序。

1.明確測驗目標

只有明確測驗目標,才能保證有向性,避免盲目性。通常測驗目標就是教育目標,它是教、學、評、督、考的共同依據。前面我們已經詳細描述了現代教學評價中所依據的一些主要教育目標,這裏不再贅述。

2.確定測驗內容

通常這是在內容抽樣和測驗目標的基礎上形成的。一般而言,這個過程由雙向細目表來確定測驗內容中所涉及的每一內容範圍的相對比例、測驗目標中每一層次目標的相對比重、每一測驗目標層次在每一測驗內容範圍上的相對比重。雙向細目表通常由測驗目標、測驗內容和權重構成。在收集測驗材料的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則:(1)測驗材料要適合測驗目的;(2)測驗材料要能夠代表該教材的全部內容;(3)測驗材料要有普遍性;(4)測驗材料要適合學生的程度並能鑑別學生的學習水平;(5)測驗材料要能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3.測驗設計

測驗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測驗形式的確定,即測驗採用何種形式的問題;(2)測驗題目形式的確定,主要有主觀題和客觀題兩種類型;(3)測驗具體題型的確定與題目編制,即確定主觀題和客觀題的具體形式並進行相應的題目編制;(4)測驗題目的確定;(5)測驗時間的確定;(6)測驗題目的編排。

4.測驗的技術分析與鑑定

測驗的技術分析與鑑定主要包括以下三個程序。(1)編寫複本與進行預測。前者是重要考試的必要步驟;後者則希望獲取考生的信息,作為測驗定量分析的依據。(2)測驗的質量分析,主要包括定量和定性兩類分析。定量分析包括題目的難度分析、區分度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3)測驗的標準化。在標準化測驗中,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應用和設計技巧,後面有專門的敍述,這裏不再重複。

課堂教學評價方法:量表評價法 篇二

它是指通過編制評價量表來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的方法。在課堂教學評價中使用量表評價法時,量表中的指標或指標體系是評價的基礎。指標是指具體的、行為化的、可測量或可觀察的評價內容,即根據可測或可觀察的要求而確定的評價內容。

1.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程序和技術

指標體系設計的基本程序通常包括三個階段。(1)發散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分解教育目標,提出詳盡的初擬指標。在這個階段通常可以採用頭腦風暴法和因素分解法。前者是指在專家會議中,各抒己見,即席發言,初擬評價指標。後者是指將評價指標按照評價對象本身的邏輯結構逐級進行分解,把分解出來的主要因素作為評價指標的方法,在分解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統一的分解原則,而且分解出來的指標在上下層次之間應該相互照應,按照由高到低的層次逐級分解。(2)收斂階段,即對初擬指標體系進行適當的歸併和篩選。這個過程可以採用經驗法、調查統計法和模糊聚類法,同時應該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則,即指標應具有重要性、獨立性,指標應反映被評價對象的本質屬性。(3)實驗修訂,即選擇適當的評價對象進行小範圍的實驗,並根據實驗的結果,對評價的指標體系及評定標準進行修訂。

2.指標權重的確定

權重是指根據各組成指標在指標體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大小,所分別賦予的不同數值。權重代表了評價指標的重要性程度。

指標權重的確定可以採用關鍵特徵調查法、兩兩比較法、專家評判平均法和倍數比較法。

關鍵特徵調查法是先請被調查者從所提供的備選指標中找出最關鍵、最有特徵的指標,對指標進行篩選並求出其權重的方法。兩兩比較法則是對指標進行逐對比較,並加以評分,然後分別計算各指標得分的總和。專家評判平均法則是對已經確定的指標,分別請專家評判其重要性,然後以專家評判結果的平均數為各指標的權重。倍數比較法則是對已確定的指標,以每一級指標中重要性程度最低的指標為基礎,計為1,然後將其他指標與之相比,作出重要性程度是它多少倍的判斷,再經歸一化處理,即可獲得該級指標的權重。

課堂教學評價方法:隨堂聽課 篇三

這是獲取課堂教學信息的重要途徑。採用隨堂聽課這種方法,通常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事情。

1.事先準備

事先準備一方面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就時間、地點、方式、觀察重點等事項進行事先約定,另一方面,評價者需要在聽課之前瞭解所聽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學設計等,合理確定聽課的重點。此外,事先的溝通也有助於消除被評價者的焦慮,讓其能夠儘量保持教學的自然狀態,減少人為表演的成分。

2.課堂觀察

在課堂觀察中可以進行全過程觀察和有重點觀察。前者是指評價者全方位地觀察課堂教學過程。在觀察過程中,評價者應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對一些特殊行為保持高度的敏感,並對這些行為進行及時的記錄和分析。通常這一類觀察的難度較大,要求觀察者有熟練的觀察技能和豐富的觀察經驗。有重點觀察則是指根據事先確定的觀察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和記錄。在觀察過程中,觀察者往往會藉助一些事先準備的觀察工具。有重點觀察還包括評價者事先與教師擬定評價重點,如重點學生、重點事件等,在隨堂聽課中有意識地圍繞這些重點內容進行觀察。

3.課堂記錄

課堂記錄是伴隨課堂觀察進行的,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利用事先選擇或研製的觀察工具進行記錄,如弗蘭德斯的相互作用分析系統等;二是描述記錄法,它需要對課堂中的語言和非語言都進行記錄,描述記錄要求記錄時應儘可能把看到的和聽到的所有內容都完整地記錄下來,即進行課堂教學實錄。當然也可以有重點地進行記錄。在記錄過程中還要注意對一些非預期事件的記錄,這些事件及其處理往往能夠更清楚地反映評價者的行為動因。

4.課堂快速調查

常用的快速調查主要有兩類:一是簡單測試題,這可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接受情況;二是微型問卷調查,向學www本站uawen.本站cn生詢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如“你今天上課舉了幾次手?”“你願意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學習嗎?”“老師講的課都能聽懂嗎?”“你對這堂課滿意嗎?”等。

5.評價結果的反饋

對教師的評價結果的反饋往往以課後討論的形式出現,其主要方法就是評價面談。一般來説,評價面談包括下面幾個步驟:(1)明確評價面談的目的,這有助於消除被評價者的顧慮,讓其能夠暢所欲言;(2)讓被評價者闡述本節課的總體安排、設想及其實現的程度,並對照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3)評價者根據聽課記錄指出這節課的優勢和不足,依據評價標準進行初步的評價,提出改進的意見;(4)在被評價者對評價者所做的評價和建議基礎上,二者就雙方存在分歧的問題展開討論;(5)雙方達成共識後,提出對以後課堂教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