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人才培養工作計劃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3.13W

2022人才培養工作計劃

2022人才培養工作計劃精選1

1、總則

第一條目的

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養機制經過制定有效的人才培養與開發計劃合理地挖掘、開發、培養公司戰略後備人才隊伍建立我們公司的人才梯隊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供給智力資本支持

第二條原則

堅持“內部培養為主外部培養為輔”的培養原則並採取“滾動進出”的方式進行循環培養。

第三條人才培養目標

公司人才培養目標始終堅持“專業培養和綜合培養同步進行”的人才培養政策即公司培養專家型的技術人才和綜合型的管理人才。專家型的技術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領域內掌握較高技術水平的人才綜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單位或本部門工作領域具備全面知識有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條人才培養組織體系

公司建立“統分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職能部和各項目組作為公司人才培養的基地負責人才培養對象的初步甄選和人才培養計劃的具體實施人力資源部作為公司組織協調部門負責人才培養規劃、人才甄選標準和程序的制定、培養對象的確定和培養計劃的統籌安排。

第五條主要資料本管理辦法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戰略人才培養體系的構成、戰略人才的甄選、戰略人才培養模式、戰略人才的培養方法、戰略人才的淘汰與晉升。

2、戰略人才培養體系的構成公司戰略人才培養體系由“雛鷹計劃”、“飛鷹計劃”、和“精鷹計劃”和

“雄鷹計劃”四個部分組成。由這四個部分共同構成公司戰略人才庫。

第六條:“雛鷹計劃”

第七條“飛鷹計劃”

第八條“精鷹計劃”

第九條“雄鷹計劃”經過上述四個計劃逐步將培養對象培養成關鍵崗位繼任者和公司後備人才。關鍵崗位主要指公司根據當前或根據未來發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級和高級崗位。後備人才主要是指公司為因應未來發展變化貳儲備的一些可替代公司某些中、高級崗位的具有培養潛質的人才。

3、戰略人才的甄選經過科學的測評慎重的甄選選拔出真正具有領導或專業潛質的後備人才以樹立公司

用人及人才晉升理念。

第十一條甄選條件、進入戰略人才培養隊伍的員工必須能夠勝任現有崗位工作有強烈積極精神有必須的培養潛質。

第十二條甄選工具

1、《戰略人才推薦表》

2、《職業錨職業傾向自己評價測試問卷》

3、《管理人員本事評價表》

4、職業滿意度測試

5、《霍蘭德職業傾向測驗表》

第十三條甄選程序對於公司戰略人才首先由人力資源部根據甄選條件和甄選工具提候選人員名單然後由總經理確認戰略人才庫入選人員名單。

4、戰略人才的培養模式為了適應不一樣崗位的需要結合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公司對戰略人才採用下

列兩種培養模式

第十四條複合型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對於複合型經營管理人才公司採取寬口徑培養模式即採用輪崗工作不一樣系統掛職鍛鍊不一樣部門新項目工作繼續教育多種培養方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養。

第十五條業務管理型專才培養模式對於業務管理型專才。強調又紅又專在業務線和管理線上深度培養。公司採取用叉培養模式即採用業務或專業領域內輪崗項目工作繼續教育內部指導人培養等多種培養方式進行培養。

5、戰略人才的培養方法為了保證人才培養的正對性、有效性。

公司對列入戰略人才培養計劃的各級人員

採用不一樣的培養方式。

第一部分對於列入“雛鷹計劃“的人員對於列入“雛鷹計劃”的後備人員能夠採取內部導師、在職培訓、外部培訓等方法進行培養具體資料如下:

第十六條內部導師根據公司《內部導師手冊》及公司《內部導師管理制度》對列入“雛鷹計劃”的人員進行培養。凡列入公司“雛鷹計劃”的公司戰略人才員工必須按公司《培養積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須的積分。規定期限內沒有積滿培訓積分的將不在作為公司戰略人才進行培養。

第十八條外部培訓根據公司《培訓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雛鷹計劃”的戰略人才能夠參加公司付費的外部長短期培訓但必須與公司簽訂相應的培訓協議凡拒不簽署培訓協議的公司將不在作為公司戰略人才進行培養。

第二部分對於列入“飛鷹計劃”的後備人員能夠採取內部導師、崗位輪換、在職培訓、外部培調等方法進行培養。具體資料如下

第十九條內部導師根據公司《內部導師手冊》及公司《內部導師管理制度》對列入“飛計劃”的人員進行培養。

第二十條崗位輪換

1、輪崗目的由於飛鷹計劃主要在於培養中層管理人員所欲其崗位輪換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能夠熟悉部門內部不一樣崗位的主要職責和不一樣崗位間的配合情景。

2、輪崗前提輪崗人員必須勝任本職工作。

3、輪崗範圍本部門內部不一樣崗位間的輪換。

4、輪崗週期輪崗週期原則上分為三個月和六個月具體輪崗時間由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景確定。

5、輪崗審批部門內部人員的輪崗需由部門經理審批公司人力資源部備案。

6、輪崗人員的管理部門內部輪崗人員仍由部門經理對其日常工作進行管理。

第二十一條內部培訓凡列入公司公司“飛鷹計劃”的公司戰略人才員工必須按公司《培養積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須的積分。規定期限內沒有積滿培訓積分的將不在作為公司戰略人才進行培養。

第二十二條外部培訓根據公司《培訓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飛鷹計劃”的戰略人才能夠參加公司付費的外部長短期培訓但必須與公司簽訂相應的培訓協議凡拒不簽署培訓協議的公司將不在作為公司戰略人才進行培養。

第三部分對於列入“精鷹計劃”的人員對於列入“精鷹計劃”的後備人員能夠採取內部導師、崗位輪換、在職培訓、外部培調等方法進行培養。具體資料如下

第二十三條內部導師根據公司《內部導師手冊》及公司《內部導師管理制度》對列入“飛計劃”的人員進行培養。

第二十四條崗位輪換

1、輪崗目的由於飛鷹計劃主要在於培養中層管理人員和技術拔尖人才、銷售拔尖人才所以其崗位輪換的目的主要是使其熟悉公司不一樣部門主要職責和不一樣部門間的配合情景。

2、輪崗前提輪崗人員必須勝任本職工作。

3、輪崗範圍本部門內部不一樣崗位間的輪換。

4、輪崗週期輪崗週期原則上分為三個月和六個月具體輪崗時間由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景確定。

5、輪崗審批部門內部人員的輪崗需由部門經理審批公司人力資源部備案。

6、輪崗人員的管理部門內部輪崗人員仍由新任職部門主管領導對其日常工作進行管理。

第二十五條內部培訓師為了滿足公司高級崗位所必須的溝通本事、表達本事以及知識自主積累總結本事凡列入公司“精鷹計劃”的公司戰略人才根據公司《內部培訓師管理制度》。報名參加內部培訓師並完成相應的工作。凡不報名參加內部培訓師或未能完成《內部培訓師管理制度》規定工作的將不再作為公司戰略人才進行培養。

第二十六條內部培訓凡列入公司“精鷹計劃”的公司戰略人才的員工必須按公司《培訓積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須的積分。規定期限內沒有積滿培訓積分的將不再作為公司戰略人才進行培養。

第二十七條外部培訓根據公司《培訓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精鷹計劃”的戰略人才能夠參加公司付費的外部長短期培調但必須與公司簽訂相應的培訓協議凡拒不簽署協議的公司將不再作為公司戰略人才進行培養。第四部分對於列入“雄鷹計劃”的人員對於列入“雄鷹計劃”的後備人員能夠採用崗位輪換、內部培訓師、在職培訓、外部培訓等方法進行培養。具體資料如下

第二十八條崗位輪換

1、輪崗目的由於雄鷹計劃主要為公司培養分公司總經理級或副總經理公司運營副總經理、營銷副總經理、工程副總經理人才所以其崗位輪換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能夠熟悉公司不一樣部門主要職責和不一樣部門間的配合情景。

運營副經理的主管財務部、綜合部、報建部、成本部、營銷副經理主管銷售和策劃、工程副經理主管工程部、監理部、招標部針對上述主管區域不一樣將有針對性的培訓。

2、輪崗前提輪崗人員必須勝任本職工作。

3、輪崗範圍公司不一樣部門間的輪換。

輪崗週期輪崗週期原則上分為三個月、六個月和一年三種具體輪崗時間由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景確定。

4、輪崗審批部門間的輪崗需由主管副總審批公司人力資源部備案。

5、輪崗人員的管理部門間輪崗人員由新任職部門的主管領導對其日常工作進行管理。

第二十九條內部培訓師為了滿足公司高級崗位所必須的溝通本事、表達本事以及知識自主積累總結本事凡列入公司“雄鷹計劃”的公司戰略人才必須根據公司《內部培訓師管理制度》報名參加內部培訓師並完成相應的工作。凡不報名參加內部培訓師或未能完成《內部培訓師管理制度》規定工作的將不再作為公司戰略人才進行培養。

第三十條內部培訓凡列入公司“雄鷹計劃”的公司戰略人才的員工必須按公司《培訓積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須的積分。規定期限內沒有積滿培訓積分的將不再作為公司戰略人才進行培養。

第三十一條外部培訓根據公司《培訓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雄鷹計劃”的戰略人才能夠參加公司付費的外部長短期培訓但必須與公司簽訂相應的培訓協議凡拒不簽署協議的公司將不再作為公司戰略人才進行培養。

6、戰略管理人才的淘汰與晉升

第三十二條目的為了保證公司戰略人才培養規劃的有效實施促使公司戰略人才積極進取的精神公司戰略人才將實行動態管理。每半年和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相結合進行調整一次淘汰不貼合條件的人員並吸收新的優秀人才加入。

第三十三條淘汰經過績效考核不能勝任現有工作崗位的由主管領導提議經人力資源部確認沒有進一步培養潛質的將不再作為公司戰略人才進行培養。凡淘汰過程中未能到達本制度第十八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八條和第三十二條規定和公司簽訂培訓協議的。或未能到達本制度第二十六條和第三十條規定不報名參加內部培訓師的經人力資源部確認不再作為公司戰略人才培養。

凡淘汰出公司戰略人才培養計劃的人員仍有機會再次進入公司戰略人才培養計劃但第二次被淘汰的人員將失去再次進入公司戰略人才培養計劃的資格。公司將根據《培訓評估管理辦法》對各層次戰略人才的培養工作進行評估在是評估過程中凡不配合評估工作的個人人力資源部將根據具體情景研究淘汰出戰略人才管理庫。

第三十四條晉升當公司出現崗位空缺時將優先從公司戰略人才庫中選拔適合人選戰略人才庫中沒有適宜人選的再研究從公司外部引入適合人才。

7、附則

第三十五條本管理辦法的擬定和修改由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報公司批准後執行。

第三十六條本管理辦法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本管理辦法自公佈之日起執行。

2022人才培養工作計劃精選2

一、資格條件

(一)認同寶源企業文化和歷史使命,為人誠信,擁有良好的個人品質和職業道德,愛崗敬業。

(二)能夠較好的應對和處理工作中的壓力,能夠以發展和變化的眼光對待工作,善於理解新鮮事物,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持續的自學潛力。

(三)具有較強的溝通和語言表達潛力。

(四)在寶源工作期間,有良好的工作業績和績效評價,具備較強的專業工作潛力。

(五)大專(含)以上學歷,35歲(含)以下,在集團工作1年(含)以上。

二、後備人才的申報與選拔程序

各部門、各基地於每年的6月及12月上報本部門的後備人才名單。綜合管理部根據各部門、各基地申報名單對候選對象進行審查、考核,篩選,確定人選,進入後備人才庫。

(一)申報

申報人填寫《後備人才申報表》(附後),透過以下方式上報綜合管理部:

1、各部門、各基地以部門、基地名義推薦,並將申報表報綜合管理部。

2、各部門、各基地員工向綜合管理部自薦,直接將申報表報公司綜合管理部。

3、公司提名。

二選拔入庫

綜合管理部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後,通知申報人蔘加選拔測試。透過測試者正式進入後備人才庫,並開展培養工作。選拔考核主要包括以下4輪,每輪考核設定基準分,未到達基準分者即淘汰。到達基準分者進入下一輪考核。每輪考核成績保留,最終成績為各輪成績加權平均。

1、專業英語水平測試:主要包括英語筆試和英語口試。

2、價值觀念及綜合素質測試:主要包括職業傾向測試、個性特徵測試、智力測試或寫作。

3、業務知識測試:

4、面試:由公司領導、綜合管理部領導及相關部門人員組成面試小組進行面試,採取一對一交談或無領導小組討論形式,側重思維、表達潛力的測試。

三、後備人才的培養

後備人才的培養有基礎培訓、輪崗實習、內部兼職和掛職鍛鍊四種方式。

一基礎培訓

1、培養主題:企業文化、管理知識、溝通技巧等通用性知識。

2、培養方式:參加集團或公司統一組織的企業文化、管理知識、溝通技巧等培訓;

參加公司安排的外部培訓。

3、培養目標:使後備人才熟悉業務知識、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等。

二輪崗學習

1、培養主題:業務流程、實際技能的掌握和應用

2、培養方式:將後備人才安排到各部門進行工作學習,瞭解該部門實際狀況。

重點了解各崗位業務知識、工作流程、相關規章制度等資料。輪崗週期分為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三種。輪崗結束,後備人才需在一個月內上交輪崗實習報告,報告應注重實效,到達分析現狀、解決問題、優化管理的目的。考核報告由該部門經理初評打分、綜合管理部經理複核評分,兩者按6:4比例權重後得出實習報告最終成績。實習報告成績將作為輪崗實習工作的主要考核依據。

三內部兼職

培養主題:增強對各部門工作的認識和了解,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和潛力。培養方式:兼職人員以學習、調研、協助為職責,參與兼職部門具體業務的運作過程,提出相關意見和推薦,並承擔相關工作,在兼職業務上理解兼職部門領導管理。

四掛職鍛鍊

1、培養主題:綜合技能的全面鍛鍊和提升

2、培養方式:將後備人才安排到各部門相應崗位上掛職,由綜合管理部審批發文。

掛職的時間不應低於10個月。掛職鍛鍊的崗位編制做為臨時編制,僅用於培養後備人才,不作為公司正式的編制。

四、後備人才的考核、淘汰、出庫、任用及後續跟蹤

一後備人才考核

1.後備人才考核、淘汰週期為2年。

2.考核包括培訓考核、崗位考核、潛力測試3大部分。

其中:培訓考核指每次培訓結束後,由培訓組織單位組織各種形式的考試(如筆試、小組討論、心得撰寫、課題研究等),對培訓結果給予評價。崗位考核指每半年由後備人才所在部門對其進行績效考核,對後備人才的工作狀況進行評價。潛力測試指檢查兩年內後備人才是否取得一項中級(含)以上職稱或考取更高級學位。

二後備人才淘汰有以下狀況者,經公司領導審批後,從後備人才庫中淘汰:

1.崗位考核成績連續兩年處於所在部門50%排行以下者;

2.潛力測試不合格者(兩年內未完成自學資料者);

3.培訓表現不合格者(未能參加必修課程學習或違反培訓紀律、培訓考核成績兩次以上不合格者);

4.違背誠信承諾書資料,或在工作中及公司組織的各類活動中,行為方式與寶源集團倡導的企業文化理念不符者。

三後備人才出庫及任用

1.後備人才在培養過程中或培養結束後,根據公司各部門、各基地的人才配置需要,由綜合管理部統一調配,兼職培訓、輪崗學習或掛職鍛鍊。

經考核合格,成為公司新設或空缺崗位聘任的首要人選,正式任命後,視為正式出庫。2年內未任命的後備幹部自動出庫。

2.後備人才出庫後,納入各公司的正常管理程序。

3.後備人才庫將遵循“滾動、跟蹤、淘汰、發展”的培養原則,淘汰不合格者,發展新的後備人才,實現人才滾動培養。

五、相關説明

一後備人才入庫後,其原人事關係不變動。

二後備人才入庫後,由綜合管理部根據培養方案,安排其參加培訓、考核或者掛職鍛鍊等。

三為了做好後備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工作,各部門需提高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參照選拔條件,用心、慎重地推薦後備人才候選人;對於申報或入選後備人才庫的員工,所在部門要在日常工作中給予大力支持,公司將後備人才的培養工作,作為對該部門第一負責人考核的指標之一。

四參加崗位鍛鍊的後備人才薪資待遇參照其輪崗崗位值執行,由鍛鍊所在部門考核;後備人才原崗位由所在部門安排人員頂替。

2022人才培養工作計劃精選3

公司“十一五”期間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是:堅持終身學習、全員培訓的思路,透過構建貼合公司實際的現代教育培訓體系,建立健全貼合人才成長規律的激勵約束機制,構成分層次、分類別、多渠道、大規模的人才培養新格局,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富有創新精神,能夠防範經營風險、應對複雜局面的經營人才隊伍;一支職業素養好、市場意識強、熟悉電網企業經營管理業務、堅持並實踐公司發展戰略、執行力強的管理人才隊伍;一支理論紮實、作風嚴謹、具有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潛力的技術人才隊伍;一支愛崗敬業、技能精湛、勇於實踐、一專多能、作風過硬的技能人才隊伍。

1、員工素質提升計劃。

到20_年底,公司系統員工隊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的比例到達25%,人才密度到達0.80。企業經營者、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到達90%、50%和55%以上全員培訓率到達95%以上,各類員工的思想道德素養、業務水平和創新潛力明顯提高,崗位適應性明顯增強。

2、“1551”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加大各類優秀人才培養力度,公司培養選拔100名優秀經營人才、500名優秀管理人才、500名優秀技術人才和1000名優技能人才。

3、創新型高精尖科技人才培養計劃。

在支撐電網建設與發展、提高電網運行控制水平和推進電網技術升級等重點技術領域,重點培養2-3名後備院士人才,培養300名創新型優秀拔尖人才,新增國家級專家150人,公司系統進入國家級人才庫的專家力爭到達300人以上,構成以院士和知名專家為核心的創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隊伍。

4、緊缺人才培養計劃。

加大引進和培養公司緊缺專家人才的力度,5年內引進和培養500名金融、保險、法律和財務等高級專業人才,滿足公司業務拓展的需求。

5、特高壓電網專項人才培養計劃。

根據特高壓電網工程建設的要求,加強特高壓科技人才的培養,5年內滾動培養20_名能夠承擔特高壓電網技術研究、設計、建設、生產運行、維護和管理等專業人才。

6、西部電力企業優秀青年人才培養計劃。

每年從西北五省和西藏公司選拔40名有培養前途的青年管理和技術人才,進行鍼對性的集中強化培訓,並對口派遣到東部發達電力企業實踐鍛鍊。加大對西藏公司人才幫扶力度,每年選派10名優秀技術和技能人才進藏擔任培訓師,開展對口培訓,為西藏公司培養技術和技能人才。

7、學習型班組建設計劃。

以開展“愛心活動”、實施“平安工程”為載體,用心培育國家電網文化,建設學習型班組;加強基層班組建設,大力促進在崗學習和現場培訓,開展公司系統所有班組長的輪訓工作。

8、農電工素質潛力提升計劃。

加大農電工培訓力度,全面提高農電工基本素質和工作潛力,開展對所有農電所長的輪訓工作。到20_年底,農電工持證上崗率到達100%。

2022人才培養工作計劃精選4

一、背景

根據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08級新員工,組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新團體。可是,由於剛進入公司不久,及員工的性格和潛力等方面的差異,大家的優勢並沒有到達最大化發揮,工作潛力沒有充分展現出來,用心性也有所欠缺。

所以,計劃開展公司人才培養計劃,透過一系列的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用心性和展現員工的才能,實現公司人力資源的優勢互補和有效利用,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個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二、目的

1.透過鼓勵機制,調動員工的用心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透過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發揮員工的才能,到達人力資源利用的最優化;

3.透過合作機制,讓員工在與本部門員工或其他部門員工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進一步提升自己;

三、實施方案

1.引入競爭機制。

每月評出“公司標兵“及”優秀小組長“一名,並頒發紀念品。

2.在全面發展員工各方面潛力的基礎上,根據員工本身的優勢,重點培養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資管理方面,組織潛力方面,及創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強團隊精神。

不定期的部門餐會,户外活動(體育運動),部門小聯誼及與其他部門的聯誼等,進一步增強員工的團隊精神。

4.員工參與制。

多讓員工參與到一些條例或者重要事項的商討過程中,充分思考員工的意見,讓其更好地關心本部門及整個協會的發展。

2022人才培養工作計劃精選5

根據《江蘇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實施意見》和《江蘇省“百校千企”緊缺型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實施方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透過實施常州市“十校百企”緊缺型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以下簡稱“十校百企”工程),推進院校和企業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動、產學結合、資源共享、校企雙贏的校企合作新機制,為加快培養適應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急需的緊缺型高技能人才、促進我市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帶給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標任務

1.全面推行緊密型的校企合作機制。

省級重點技工院校要和不少於10個企業開展緊密型合作,國家級以上重點技工院校要和不少於20個企業開展緊密型合作,制定具體的校企合作方案,並有效執行。每個高級工班、技師(含預備技師)班專業均要與2家以上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培養協議,制定具體的校企合作方案,並有效執行。

2.努力擴大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規模。

技師學院的高級班、技師(預備技師)班在校生的比例到達50%(或者1200人)以上,年組織企業高級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訓500人以上;高級技工學校高級班在校生比例到達30%(或者800人)以上,年組織企業高技能人才培訓400人以上;國家級重點技校高級班在校生的比例20%(或者300人)以上,年組織企業高技能人才培訓200人以上。

三、實施要求

實施“十校百企”工程,關鍵要找準企業和院校的對接點,注重在載體、途徑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斷推動校企合作深入發展,院校和有關企業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用心探索多種模式和靈活有效的合作形式,共同搭建對接平台。

1.畢業生供求信息對接平台。

市經信委和市人社局將共同搭建常州市技工院校畢業生供求信息對接平台,為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帶給信息服務。各企業要用心為“平台建設”帶給人才需求信息,為技工院校畢業生帶給豐富的就業崗位信息;各技工院校要及時帶給畢業生就業信息,實現畢業生就業信息與企業需求信息緊密對接,拓寬畢業生和企業方便快捷的雙向選取渠道。

2.人才交流對接平台。

建立教師到企業實踐掛職制度,技工院校要派教師到企業掛職,頂崗實踐,參與產學研活動,系統掌握相關業務技術流程,積累教學所需的職業技能、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以提高實踐教學技能,建立企業優秀人才到技工院校兼職制度,聘請優秀企業家、能工巧匠和專業技術人員,作為特聘教師到院校授課,構成校企人才交流機制。

3.課程改革對接平台。

建立院校專業設置、課程資料改革與企業發展聯動的促進機制。校企共同研究一體化教學資料、教材和課程體系,根據企業人才層次和數量需求變化,引導學科專業結構的調整,推動院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逐步實現專業設置與用工需求零距離、課程設備與職業活動零距離、教學資料與培養目標零距離,增強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緊密性和有效性。

4.物質交流對接平台。

加快校內校外基地建設,大力推行“學校在企業建立實習基地”與“企業在學校建立生產車間”的做法,建立校企合作的物質交流平台。選取一批優秀企業、行業協會和產業集羣,分類建立學生實習基地,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潛力。

5.技術交流對接平台。

充分發揮企業和院校各自優勢,校企聯合建立“技術研發中心”或“名師工作室”,共同研發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與新產品,建立校企合作的技術交流平台,不斷提升技工院校的辦學水平,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益。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

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督查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各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組織實施,推動工作的展開。各院校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本單位“十校百企”工程實施方案並推動組織實施。組織機構由學校領導和教學骨幹,有關行業、企業的領導,人力資源部門和技術骨幹組成,其中行業、企業代表要佔必須比例。

2.合力共推。

市經信委和市人社局將充分發揮部門綜合協調與指導服務的職能,建立協調共推的協作機制,共同推動技工院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畢業生就業、科技成果轉化、企業發展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協調解決校企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並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促進校企合作健康發展。

3.強化考核。

各技工院校要按照本實施方案抓緊建立機構、制定規劃和實施方案,確定具體的工作進度,在高技能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上見實效。市經信委將“十校百企”工程培養高技能人才作為建立現代職工培訓制度的重要資料進行部署和安排,並將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成效作為對企業經營管理者進行業績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市人社局建立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統計、檢查評估、考核和通報制度,並將“十校百企”工程納入技工院校“十項目標”考核指標體系每年年終進行考核評比。

4.表彰激勵。

建立激勵機制,根據行業企業和技工院校培養緊缺型職業(工種)高技能人才數量和工作績效,按照政府購買培訓成果辦法給予適當補助。對“十校百企”工程中取得顯著成效的技工院校和企業,給予表彰或獎勵。

5.跟蹤服務。

擬成立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會,圍繞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主題和“十校百企”工程的相關工作,組織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探討,校企合作調研、技術交流、文化共建等合作活動,研究建立校企合作機制的有效辦法,探索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建立科學合理的校企合作評估指標體系,對校企雙方進行監控和考核評估,推動“十校百企”工程順利開展。

五、實施步驟

1.組織發動。

5月中旬制訂《常州市“十校百企”緊缺型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實施方案》,適時召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推進會,部署緊缺型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

2.建立機構。

6月上旬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領導小組,各技工院校根據本實施方案,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本單位“十校百企”工程實施方案。

3.校企對接。

6月,十所技工院校、百家相關企業根據本實施方案開展校企對接活動,確定對接項目,簽訂合作協議;籌辦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會,完成“十二五”校企合作研究課題開題報告,力爭8月結題;搭建畢業生供求信息對接平台,院校帶給高技能人才培訓菜單,企業帶給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在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實現畢業生供求信息對接。

4.開展督查。

6月下旬,市經信委和市人社局共同對“十校百企”工程實施狀況進行一次督查,並將督查彙總上報省人社廳。

5.考核評比。

12月,將“十校百企”工程成效納入全市技工院校“十項目標”考核指標體系進行考核評比。

6.總結交流。

20_年1月召開“十校百企”工程經驗交流會,總結經驗,表揚先進,抓好典型,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