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多措並舉”,有效推進鄉村振興與脱貧攻堅有機銜接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9.51K

“多措並舉”,有效推進鄉村振興與脱貧攻堅有機銜接

“多措並舉”,有效推進鄉村振興與脱貧攻堅有機銜接

黨的十九大以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把打贏打好脱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從抓實黨建助推產業扶貧入手,加強黨員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築牢基層支部戰鬥堡壘、引領壯大脱貧龍頭產業、管好用好駐村幫扶力量、強化基層基礎保障,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打造農牧業特色主導產業為基礎,以農村自然生態資源為依託,精準聚焦、靶心不散,科學規劃、緊密銜接,紮實推動農牧村全面進步、農牧業全面升級、農牧民全面發展。脱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已順利完成整縣脱貧摘帽的歷史性任務,為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以產業振興為“核心”,夯實羣眾致富基礎。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脱貧的根本之策,緊扣產業培育治本之策,在謀產業、引產業、抓產業上聚焦發力,不斷強化特色產業發展組織保障和規劃引領,統籌整合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涉農項目資金,支持鼓勵有條件、有意願的貧困户,突出發展***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特色養殖等特色產業,逐步探索光伏發電、電商扶貧等新興產業。不斷強化龍頭企業示範引領作用,健全產業鏈條。立足各鄉鎮、村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特色產業,結合“三變”改革,整合落實各類扶持資金,通過入股新型經營主體、吸納貧困户到户產業扶持資金、集體“三資”折股配股等方式,推行“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牧户”的管理運營模式,重點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特色種養、鄉村旅遊、農畜產品加工銷售等實體經濟,建立長效發展和增收機制,持續穩定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通過科學規劃、重點培養,統籌整合、聚焦發力,立足特色產業優勢,促進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寬羣眾致富門路,做到產業發展有謀劃、有引導、有抓手,真正實現穩定脱貧和增收致富。

二是以人才振興為“關鍵”,拓寬鄉村建設門路。發揮技術人才支撐作用,加強農牧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確保農牧村成為真正留得住人才、鍛鍊人才的熱土。大力開展技能培訓,把開展農牧民技能培訓作為助推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不斷增強農牧民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改變過去各鄉鎮和部門單位各自為陣、多頭培訓、重複培訓的培訓格局和集中授課、以會代訓、大水漫灌等培訓模式,統籌各相關部門資源,合理分解培訓任務,科學制定培訓計劃。針對不同培訓需求,發揮好各培訓平台功能,通過集中開展理論培訓、分散組織現場操作的方式,舉辦了畜禽養殖、電焊、農牧藏家樂、民族刺繡和手工藝製作等農民工技能培訓。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着力扶持培養了一批有影響力、有致富能力的合作社領頭人、鄉村工匠、民間巧手、非遺傳承人等。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幹部及專業人才通過投資興業、捐資捐物、提供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

三是以文化振興為“保障”,激發羣眾內生動力。聚焦“志智雙扶”主要任務,緊盯鄉風文明關鍵舉措,大力挖掘卓尼“五大文化”內涵,精心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創新開展民俗表演、文體藝術、節日聯歡等活動,***等優秀文藝作品廣為流傳,優秀文化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得以開發厚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通過評選表彰“最美**人”,採寫推出一批鮮活、生動、感人的“最美事蹟”,開展多場次美在平凡、美在善良、美在奉獻的宣傳講座,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追求高尚、忠於職守成為卓尼的時代強音。結合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八進”工作,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勤儉節約、勤勞致富,讓文明新風、高尚情懷佔領生活新高地。大力組織開展“五星級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樹立道德典型、深化道德教育、構建文明鄉風,有效構建崇德向善、爭做好人的村風民風。堅持“三治融合”抓基層治理,建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和調解委員會,建立完善村規民約,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有機結合。堅持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充分藉助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信教羣眾中的影響力,組織動員寺院活佛、高僧大德發掘有益教義、講解黨的政策,教化羣眾常懷“感恩之心”,懂得“知足常樂”,多做“利眾之事”。建立“道德講堂”,設置“紅黑榜”,積極宣傳傳統“八德”優秀文化,大力開展禮讓行人等文明行動。文明素養潛移默化逐步形成,激發各族各界特別是貧困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定告別貧困、邁向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四是以生態振興為“支撐”,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立足全縣生態優勢、產業特點、社會經濟發展現狀,高舉“綠色指揮棒”,守好“綠色責任田”,通過實施“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廁所革命”“環境衞生整治”工程,堅持和貫徹生態環境新發展理念,用環境治理留住綠水青山,用綠色發展贏得金山銀山。依託中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貧困村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的支持,緊緊圍繞飲用水安全保障和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攻堅戰,重點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生活垃圾收集與處理、村民環境宣傳教育等建設項目。採用“户收集、村集中、鄉轉運、縣處理”模式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逐步形成環衞整治長效機制,保障了村莊保潔及管理管護的有效性和常態化,實現了農牧村“髒、亂、差”到全天候“潔、淨、美”的華麗轉變。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各界參與路徑,全力實施“生態人居、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四大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全面推進“七改”工程。嚴格按照***建設標準,着力打造環境友好型、紅色旅遊型、生態體驗型、體閒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產業型的生態文明小康村。通過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農牧村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畜混居”的傳統陋習得到徹底革除,制約貧困村快速發展和農牧村“髒亂差”的問題得到有效根治,逐步實現了“居生態村、用潔淨能、喝乾淨水、住安全房”的生態宜居目標。按照不同地域特色風貌進行分類指導的原則,制定風貌管控規劃專篇,注重傳承保護、突出特色、整體協調和農房單體建築指引,圍繞硬化、綠化、亮化、美化要求,有效提升村容村貌,努力建設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城鎮生產生活生態環境。

五是以組織振興為“引擎”,凝聚脱貧攻堅合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檢驗黨建看脱貧”的理念,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在脱貧攻堅工作中的凝聚羣眾、發展產業、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在脱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鄉村振興中的的優勢資源、重要平台和強大引擎。着力優化脱貧攻堅隊伍和人才建設,通過黨員帶頭創辦合作社,農牧民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户,使基層黨組織成為羣眾脱貧致富路上的“主心骨”和“領路人”。深入推進以“黨支部+”為抓手的脱貧攻堅先鋒行動,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骨幹在脱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不斷鞏固提升脱貧成果。通過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將制度建設貫穿到黨務、村務全過程,促進支村兩委關係協調一致,黨員幹部帶領村民凝心聚力,着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不斷完善了村級組織辦公、遠程教育平台、醫療衞生設施、文體娛樂設施等設備,實現了標準化活動場所提檔升級,使基層黨組織的優勢延伸到基層的各個領域,為高質量推進黨建促脱貧攻堅增添新的活力,確保實現脱貧成果鞏固提升和穩定可持續。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黨建活力轉化為攻堅動力,通過拓寬致富門路,延伸產業鏈條,引進龍頭企業、扶持農民合作社、創辦扶貧車間,始終把黨建引領的作用體現到產業發展和富民增收上,實現“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羣眾富在產業鏈”的“三鏈”模式,以“黨建鏈”引領帶動“產業鏈”“工作鏈”和“服務鏈”,使黨建成為脱貧攻堅的組織保障,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