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礦井工作總結及明年工作打譜

欄目: 企業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7.85K

礦井工作總結及明年工作打譜

礦井工作總結及明年工作打譜

一、2017年工作總結

(一)一通三防方面

1、加強“一通三防”管理,確保安全生產。

緊緊抓住礦井通風系統優化這一關係礦井安全發展的工作,全面推進礦井通風系統優化工作,確保礦井通風系統穩定可靠,保證採掘工作面生產期間風量。特別是針對330採區通風系統不合理情況,在3310、3311皮順與330輔助軌道巷交叉點構築風橋兩道,使330採區通風系統完善、可靠;針對南部迴風大巷在南膠南迴4#聯絡巷至南風井段,風速相對較高實際,通過施工南膠南迴5#聯絡巷,引導630、530採區部分迴風進入南部膠帶大巷裏段,改為南部迴風大巷和南部膠帶大巷兩條巷道迴風,有效解決了南部迴風大巷南段風速、風阻過高問題且作業環境得到了改善。

2、積極研究新技術,不斷優化鑽孔參數,保證瓦斯治理效果。

堅持以瓦斯治理為總抓手,結合新生產標準化進一步完善了“一通三防”安全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嚴格責任落實,不斷加大專項綜合治理力度,瓦斯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不斷加強對煤與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瓦斯管理工作,主要採用37KW大功率局部通風機、大直徑風筒增加掘進面風量,並加強對掘進工作面錨索眼、錨杆眼的瓦斯檢查,及時掌握前進方向上瓦斯變化情況。二是加強6307、5305、5306工作面瓦斯管理,完善局部瓦斯抽放系統,6307、5306面繼續利用長距離定向鑽機施工瓦斯鑽孔進行瓦斯抽放,修改了定向鑽孔施工方案,採用普鑽施工煤巷段並下套管至巖巷後再使用千米鑽機開分支施工的技術方案,成功施工4組定向鑽孔,鑽孔平均抽採瓦斯濃度在10%-20%,為進一步提升瓦斯抽放能力。

3、全面抓好採空區雙五治理及放頂煤工作面防滅火管理。

一是加強採空區管理。堅持每月組織人員對全部採空區密閉進行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限期整改。二是每天安排人員對生產工作面迴風隅角、迴風流進行取樣分析,為防止自然發火提供可靠依據。三是根據生產接續,安裝並完善了5306、3311、3312工作面注漿、注氮以及束管監測系統並及時構築9308、5306、3311軌順、皮順防火門,同時根據工作面架後遺煤情況對工作面支架之間噴灑防滅火材料。四是重點抓好了630、330採區厚煤層放頂煤工作面的防滅火工作,持續完善以“惰化、阻化、降温”為核心的煤自燃火災綜合預控技術體系,全面落實好各項防火措施。

4、持續推進六大系統完善工作。一是按照新煤礦安全規程及生產標準化進一步完善六大系統,嚴格按照規定不斷完善壓風自救、供水施救、人員定位、信息通信、安全監控系統,並保證各系統可靠運行。二是按照規定對井下630、930永久避難硐室進行了擴修重建,並對所有避難硐室裝備的部分過期或即將過期物資進行了更換,為職工避災避險提供了保障。三是為全面落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關於安全生產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按照集團公司《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技術方案》,對礦井安全監控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的準確性、靈敏性、可靠性、穩定性和易維護性,建立安全監測監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實現安全監測監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綜合利用,充分發揮各系統的信息共享和聯動,提高礦井應急保障能力,目前正在按照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的要求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預計2017年底完成。

5、其它方面。一是完成了2017年度礦井通風能力核定、南部主要通風機性能檢測、防滅火材料安全性評估、真空泵空壓機檢測等工作。二是強化“一通三防”風險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每月主持“一通三防”風險管控及隱患排查會議,具體落實隱患治理責任人和督察人,組織每月的通防生產標準化考核驗收,重點考核各分口“一通三防”責任落實情況。每週四為“一通三防”安全檢查日,組織各相關部室分井下和地面兩組對礦井通防情況採取拉網式檢查,針對檢查出的問題嚴格進行了落實整改。

(二)地測防治水方面

1、基礎測量方面。一是及時下達安全警戒通知書62份,嚴格把控各作業地點中腰線及安全警戒調度管理。二是自主完成了630、730採區測量控制系統,組織人員進行7″級導線聯測18712m,高程聯測25861m,完善了礦井測量控制系統,為礦井生產測量的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三是加強了“三個煤量”的動態統計與分析,預計至12月底,完成開拓煤量1371.99萬噸,可採期3.27年;準備煤量420.78萬噸,可採期12.02月;回採煤量259.08萬噸,可採期7.97月。“三個煤量”可採期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規定要求。

2、地質防治水方面。一是對影響生產的大中型構造發育及含導水情況和附近煤層賦存情況進行了進一步探查,提前對CF71斷層、F7斷層、CF107斷層、GF9斷層、DF1斷層、F3斷層、運河煤礦越界巷道8309皮帶順槽、南翼集中軌道巷石盒子砂巖及3砂、5306、3311、9308、3312、5307、4307工作面頂底板砂巖含水層、三灰含水層及採空區積水進行疏放。二是及時對井下揭露的36條斷層進行探查分析,為採掘方案優化提供了可靠的地質資料。重點對5307工作面兩順槽揭露F7及F7支一斷層、6304皮帶順槽揭露EF42斷層、南翼集中軌道巷和膠帶巷揭露F3及其伴生斷層、630迴風大巷及膠帶大巷揭露F14斷層和5306工作面揭露DF1斷層進行探查分析預報。三是對地表運河、老運河及塌陷區積水水位進行巡查測量,對井下78處採空區密閉牆湧水情況進行了排查,排好部室內部雨季“三防”值日表並對人工雨量器與水雨情自動測報系統及水文動態監測系統進行了維護,確保了系統運行可靠,數據實時上傳。四是自主編制2016年度儲量年度報告,並通過國土資源部門審批。完成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工作公示,並順利通過國土資源部門對我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年檢。五是及時維護升級水文自動觀測系統增設水倉水位觀測系統,完成了對空倉容量的實時監測,利用南部工業廣場內水源井增設第四系水位觀測點,完善了礦井第四系水位觀測系統,對井下水文觀測系統硬件設施全面排查,重新標定參數,及時更換奧灰觀測孔壓力錶,確保了水文觀測系統數據傳輸及時穩定。

3、建設項目壓覆與建下開採方面。一是加強與建設項目單位溝通,完成14個建設項目壓覆煤炭資源情況計算和部分項目補償協議簽訂。及時函覆任城區煤炭局4個項目調查函並提供相關資料。二是自主編制《胡廠等五村壓煤村莊搬遷開採的工作方案》,根據集團公司要求組織全國建下開採權威機構與科研院所知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方案進行了論證分析,並將論證意見上報集團公司,為集團公司領導決策提供依據。三是編制完成730採區建下開採方案設計、組織編制930採區建下開採方案設計調整,為礦井依法依規組織生產提供依據。

4、開採沉陷方面。(1)針對太白西路埋地燃氣管道的安全監測問題,與中國礦業大學、濟寧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密切配合,紮實開展太白西路及沿途埋地燃氣管線的變形監測,並於5月27日由濟寧市華潤燃氣公司技術人員進行現場確認後完成了現場監測點的設置,目前已經完成初始數據的採集。(2)與濟寧市中山水務公司共同進行了唐營段中水管道過水地段的實地設點監測,由該公司出車,測量人員現場測量,在減少成本支出的同時完成了該區域的沉陷觀測。(3)委託北京天地股份有限公司開採研究所編制《105國道立交橋橋體影響程度評估報告》,為3312、3313工作面安全回採提供可靠依據。(4)對主、副井井架基礎進行了水準觀測,觀測結果與2015年1月份相比主井井架基礎最大下沉值6mm,副井基礎最大下沉值7mm。遠小於《礦山井架設計規範 GB50385-2006》中對井架地基沉降允許值80mm。對南部風井井架基礎進行了變形觀測,完成南部風井工業廣場矸石回填的土方測量。(5)穩步推進塌陷地治理工作,緩解企業經濟運行壓力。一是 130、230採區塌陷地治理項目積極協調地方政府有序推進,已進入立項的前期準備工作;二是唐營引河河堤治理項目一次通過濟寧市國土資源局、水利局的竣工驗收,並完成工程審計;三是抓住有利政策時機,積極與政府部門溝通協調,將1.99億元地質環境恢復保證金成功轉至土地復墾專用賬户。

(三)衝擊地壓防治方面

1、堅持“54321”防衝管理模式,科學治理重點隱患。今年以來,始終以“五個堅持”、“四大保障”、“三個一流”、“兩個中心”及“一個平台”的科學管理模式為基礎,吸取近年來衝擊地壓事故教訓,嚴格排查各項衝擊隱患,先後完成“唐口、新河相鄰工作面協調開採”、“330、930採區大巷孤立煤柱治理”、“5305、5306、6307刀把工作面沿空開採”等重點隱患的科學治理,通過切實有效的防治手段,保障了礦井安全、高效生產。

2、加強防衝管理體系建設,確保各項工作落地生根。進一步完善防衝管理體系,建立了“一個體系、兩項制度、三本手冊”的現場管理模式,即衝擊地壓綜合分級預警體系、衝擊地壓綜合防治制度、衝擊地壓實施細則、衝擊地壓施工指導手冊、防衝工程標準指導手冊及預警處置指導手冊。將各項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規範化,做到人人懂標準,事事有考核,保證各項防衝工作落到實處。

3、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實現防衝監測“無死角”。針對當前衝擊地壓監測預警方面存在的數據實時共享性差、預警算法及各預警權重劃分缺乏科學依據,不能準確實現區域綜合預警的難題,積極引進並推廣了衝擊地壓綜合預警平台。為充分發揮平台對防衝監控預警的指導作用,建立了《衝擊地壓綜合分級預警體系》,採取了單參量分級預警及多參量綜合預警相結合的雙重預警機制,將預警劃分為藍、黃、橙、紅四個級別,分別對應無、弱、中、強衝擊危險等級,並根據預警級別合理採取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同時,基於預警體系,強化了礦井整體監測強度,鑽屑孔監測深度由12m提高到14m,增設應力測點達到610餘個,覆蓋所有煤巷;重點監控採區微震聯合測點達到10個,顯著提升礦井防衝監測強度。

4、強化防衝工程開展,夯實衝擊地壓防治工作基礎。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理念,堅決查處和消除衝擊地壓隱患,嚴格按照規定和防衝評價要求認真落實防衝工程。全年累計施工煤粉量檢測鑽孔10.7萬米、大直徑卸壓鑽孔18.6萬米、煤層注水10960m3、爆破斷頂3272m、斷底1326m,通過優化施工工藝、合理組織人員、科學調配設備等措施,實現了全面卸壓、重點防治、集中解危的工作模式,杜絕衝擊危險影響生產的情況,實現礦井安全高效生產。

5、推進以頂板卸壓為主的應力轉移減壓模式。始終堅持“煤層、底板、頂板”相結合的立體全方位治理,在保證煤層及底板高強度卸壓的前提下,將工作重點放在頂板動載源的治理上。從低藥量高密度爆破、大藥量高效爆破發展到定向爆破斷頂,利用聚能定向爆破被筒,配合定向導向鑽孔、袋裝水泥快速封孔,不僅提升了爆破效果,還杜絕了瞎炮、殘炮等現象。全年斷頂巷道佔總煤巷掘進的21%,同時5306、6307工作面沿空巷道收斂變形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6、優化水力致裂斷頂工藝,豐富解危手段。自主開展高壓水力致裂斷頂工程,先後在3310、6307、5306工作面進行試驗、實施,通過施工設備、優化鑽孔參數及切縫工藝,施工效率提升了2.5倍,通過鑽孔成像及觀測鑽孔觀察,壓裂半徑可達7m,不僅達到了預期效果,還降低了爆破斷頂火工品使用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四)科技創新方面

1、健全完善創新組織和管理體系。加快公司科技創新組織體系建設,將技術中心打造成為內部創新組織、外部項目申報、整體工作評價為一體的“綜合創新管理平台”,使創新工作有序、科學、高效發展。按照集團公司《全員創新創效激勵管理辦法》、《技術創新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等文件要求,結合實際情況,重新修訂下發了《創新平台建設考核管理辦法(試行)》、《全員創新創效激勵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將技術、管理、羣眾創新統統劃入創新項目,不斷完善創新平台建設,加大科研費用投入,分類細化創新項目的責任分工、驗收辦法和獎勵明細,創新體制更加健全、規範。

2、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持續推動成果向量多質優、增效創益發展。堅持貼近實際,注重實效的原則,將創新重點放在災害治理、優化流程、綠色環保、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保證安全等方面。1-11月份完成技術性創新項目126項,創效5273萬元,創新創效與獎勵情況均位居集團公司前列。申請專利16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2項,其中《深部衝擊傾向煤層矸石充填開採技術研究》等三項項目被山東煤炭學會鑑定為國際先進水平,《深部特厚鬆軟煤層放頂煤巷道支護技術研究》等兩項獲得山東省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3、推進創新人才隊伍和創新團隊建設。創新隊伍由“技術人才、技能人才”向“普通職工” 延伸,形成專業部室以重點項目攻關為主、基層單位以現場改善為主的創新新格局,實現“人人能創新、人人在創新”的新突破。圍繞深井支護、災害防治、經營管理等礦井實際創新課題,成立了13支“千萬元創新創效專業團隊”謀求“技術性大創新”,新建了一個體現員工創新價值的“創客中心”研討“羣眾性小改善”,分時分量發放創新提案課題,到人到崗明確創效改善目標,為創新動能注入新活力。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一通三防方面

1、放頂煤工作面後部採空區防滅火治理難度大,隨着礦井630、330採區厚煤層區域放頂煤採煤工藝的全面展開,工作面後部採空區遺煤相對增加,採空區防滅火治理成為制約工作面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工作面回採及回撤過程中,在嚴格落實各項綜合防滅火措施的基礎上,並不斷探索研究新工藝、新方法,杜絕採空區自燃發火事故,保證礦井防滅火安全。

2、唐口礦井煤層埋藏深,巷道壓力大,礦山壓力顯現明顯,南部軌道大巷、南部迴風大巷等部分巷道變形嚴重,通風斷面不足巷道變形嚴重,造成通風阻力大,為此一方面及時對南部軌道大巷、南部迴風大巷進行擴修,保證通風斷面;另一方面定期安排進行巷道普查,根據普查結果,制定出科學合理巷道擴修計劃,全力保障礦井通風安全。

(二)地測防治水方面

1、鑽探施工中雖採取了控制開孔精度、增加導向、穩壓鑽進等防偏措施,受煤巖層組合關係、巖石硬度變化、構造、重力等因素影響,鑽孔偏斜現象仍不可避免,且無規律可循,嚴重製約着鑽探成果分析效果,且易增加鑽探工程量,降低探查效率。需儘快引進井下鑽孔測斜與糾偏技術,為提高鑽孔成功率和成果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礎保障。

2、在貫通工程控制方面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在貫通收尾階段的用線管理上還存在一定的疏漏。主要表現在線放上了,卻不能高密度的現場監督,未能及時防範因現場頂板條件影響工區不按腰線施工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局部巷道與設計偏差。在今後測量控制中,繼續加強QQ羣生產調度管理與現場的監督力度,完善懲防機制,確保重點工程、重點環節的管控到位,確保工程質量,確保安全生產。

3、530、630、730採區回採區域涉及的胡廠、橋東、橋西,胡東、胡西、劉營六個村莊的壓煤開採手續辦理難度大,條帶開採方案街道同意而村民不同意,致使議商意見無法達成,建下開採無法取得省煤炭局相關批覆,導致當前該三個採區的採掘活動存在政策風險。

(三)衝擊地壓防治方面

1、受建下壓煤影響,各採掘工作面安撤頻繁、接續較為緊張,特別是330採區採掘活動相對集中,同時受鋭角煤柱、採空區側向支承壓力影響,衝擊危險程度較高,不利於防衝管理及安全生產。

2、村莊壓煤及城市建設對礦井採場安排及生產接續影響較大,特別是煤礦安全規程對採掘安全距離明確規定後,多個地點出現採掘相互擾動現象,雖然通過重點監控治理實現了安全生產,但承擔了較大的安全風險。

3、隨着卸壓工程及防衝監測系統大幅提升,防衝設備維護量不斷加大,現有維修力量相對薄弱,導致設備故障率升高,制約了卸壓工程高效施工及監控系統穩定運行。

三、2018年打譜

(一)一通三防方面

1、優化礦井通風系統。根據採掘生產接續情況,完成礦井通風系統優化和採場通風調整工作。一是根據生產安排及時完成工作面投入生產、持續生產、回撤密閉、掘進工作面開門口和巷道貫通期間的通風系統的調整工作,確保各用風地點風量充足。二是根據巷道貫通及通風系統調整需要及時構築各類通風設施,確保了各用風地點風量充足,通風系統穩定可靠。三是不斷加強對南部軌道大巷、南部膠帶大巷、南部迴風大巷等主要進迴風巷道擴修工作,確保通風斷面。

2、加強瓦斯治理工作。抓好瓦斯異常區域瓦斯抽放系統的建設及安裝以及井下重點區域的瓦斯防治工作,突出抓好放頂煤工作面以及大采高工作面生產期間面後採空區及相鄰採空區的瓦斯管理工作,計劃安裝完善Φ159、315瓦斯抽放管路4200m,施工高位及定向瓦斯抽放鑽孔7300m,同時進一步優化瓦斯局部抽放技術,進一步優化高位鑽孔間距、長度、個數、孔徑等各類參數,加強對定向鑽孔濃度、流量的監測,結合長距離定向鑽機施工瓦斯定向長鑽孔技術,充分利用大流量抽放泵,有效提高瓦斯抽放量和抽放效率,確保採煤工作面瓦斯不超限。

3、加強自然發火防治工作。隨着開採範圍和採空區的不斷擴大,煤層自然發火防治仍是今後工作的重點,一是7304軌皮順揭煤後及時對採區煤層自然發火、煤塵爆炸性情況進行鑑定為生產期間災害治理提供可靠數據支持。二是進一步完善630採區、430採區工作面注漿系統,定期調試、維護粉煤灰自動注漿系統,確保注漿系統正常運行。三是重點抓好6307、3312、3313工作面回撤,5306工作面縮面以及6307、3312、3313、6304放頂煤工作面、5306大采高工作面生產期間的防滅火工作,根據工作面回採情況在工作面隅角及打設防火牆,減少採空區漏風,並及時對面前面後架間遺煤噴灑防滅火材料,全面落實各項生產、縮面、回撤防滅火措施,根據現場實際利用注漿、注氮系統及時對採空區進行預防性注漿、注氮防滅火。

4、加強粉塵治理的研究工作。進一步加強綜合防塵管理,全面落實職業衞生有關規定,按照集團公司無塵化標準,高標準裝備採掘工作面各類防塵設施,重點是完成採煤工作面支架隨機自動噴霧、順槽淨化水幕、轉載點自動噴霧的安裝工作;在綜掘工作面繼續推行“長壓短抽”濕式除塵系統,進一步完善氣幕封閉、除塵風機吸塵淨化方式,並對綜掘機內噴霧進行研究改造,確保綜掘機內噴霧系統趨於完善可靠;在所有掘進工作面尤其是普掘工作面採用大風量濕式除塵風機,提高除塵風機吸風量,保證迎頭風量全部經除塵風機淨化處理。

5、其它方面。一是2018年計劃繼續從通風系統優化調整、瓦斯抽放系統優化改造、採空區治理、節能減排等方面開展,把“創新”、“挖潛”作為戰略重點,激發內生動力,降低災害治理成本。具體實施的科技項目為礦井通風智能決策與遠程控制系統、煤自燃多組分指標氣體激光光譜動態檢測技術研究、高瓦斯、高地應力易燃厚煤層採煤工作面複合惰氣防滅火技術研究、基於壓氣製冷的高效環境營建技術研究、基於礦山固廢的載/蓄冷相變充填材料研發及隔爆密閉擋牆構築技術研究等科技項目,不斷提升災害防治理論和實際水平。二是加強火工品和井下爆破管理,杜絕火工品丟失、被盜及井下爆破事故的發生。三是根據《山東省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驗收標準及評分辦法》加強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積極進行技術創新推進避難硐室優化工作;同時嚴格按照新版煤礦安全規程以及生產標準化要求規定不斷完善系統管理制度,並保證各系統可靠運行。

(二)地測防治水方面

1、聯繫資質單位完善礦區測量控制系統,加設礦區控制點,恢復工業廣場及南部風井的井筒十字基樁;採用無人測繪系統自主實現地形圖更新、塌陷地治理評估及地表沉陷觀測;開展礦井聯繫測量工作,完成井下830、1030採區控制測量,限制系統誤差的累積,從而提高井下導線的精度和可靠性;組織人員完成井下水平主要巷道及採區重要巷道的施工導線聯測,完善井下測量控制系統。

2、根據施工巷道的生產組織情況及時準確下達各類安全警戒通知書,嚴格巷道施工安全警戒調度管理,確保實現礦井安全生產。加強與施工單位的業務聯繫,做好掘進巷道中腰線管理工作,隨時掌握掘進動態和中腰線控制情況,實現從測量給線、採掘施工至竣工驗收的閉合管理。

3、對礦區開採沉陷治理進行研究,設置地表移動站,採取與高校、科研單位合作,制定合理的建下開採方案與地表移動觀測設計,組織人員針對條帶綜放、矸石充填的典型建下開採工作面進行長期、不間斷的觀測、監測及技術總結,總結出適合礦井生產的開採方案,合理組織生產,維持礦區外部環境穩定。

4、繼續做好礦井防治水工作,一是做好4303、4306、5307、6308、9302和7306工作面探放水工作;二是重點做好6304和5307工作面對沿空採空區積水探放確保工作面生產不受老空水威脅;三是做好濟寧斷層、F3-1、DF115和DF116等落差30m以上斷層含導水性及斷層發育情況探查工作,為生產提供可靠的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

5、並着手開展930採區充填工作面頂板上“三帶”發育及底板破壞深度研究,為礦井不同開採條件下上“三帶”發育規律及底板破壞深度研究提供基礎資料。

6、搞好雨季“三防”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及大到暴雨巡查制度,降大雨期間及雨後及時對運河河堤及水位、塌陷區積水和建築物進行巡視和觀測,發現異常及時彙報處理。做到值班正副雙崗,人工量雨與水雨情測報系統雙系統。確保人員值班不空崗,確保監測系統運行可靠,確保數據實時上傳,確保礦井安全度汛。

7、根據最新揭露的地質條件,及時分析並修改3煤底板等高線圖,為技術部門提供可靠的底圖。及時編制4307、3313、6304、4303、5307、9302和6308工作面回採地質説明書、4306和7306工作面順槽掘進地質説明書,為安全生產提供可靠的地質資料。

8、繼續進行礦區現有塌陷地積水及新增地形地物的情況調查;對開採影響區內主要建(構)築物的變形變化情況進行巡視,根據各工作面的回採位置,對受影響區域進行巡視及測量,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彙報,確保開採沉陷安全。

9、對三年規劃所涉及的430採區剩餘工作面與南張中學、330採區剩餘工作面與南張互通立交、730採區與安居街道三個區域的煤炭開採與地面保護進行充分分析,為搞好地企關係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實現煤炭開採的效益最大化。

10、進一步推進採煤塌陷地治理工作,認真貫徹集團公司文件精神,按照“邊開採,邊復墾”的原則,積極主動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溝通對接,協商解決採煤塌陷地治理的相關環節,紮實推進採煤塌陷地治理工作,完成130、230採區塌陷地治理項目及集團公司下達的土地復墾目標任務。

(三)衝擊地壓防治方面

1、加強現場風險管控,保證安全高效生產。經過排查,330採區採掘活動接近礦井邊界,同時受斷層、孤立煤柱、採空區、推採速度等多因素影響,430、930採區埋深大、構造複雜,530、630採區厚煤層開採、工作面不規則佈置,各採區均存在較高的衝擊風險,需要採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加強現場風險管控,嚴格落實防衝監測、解危措施,保證安全高效生產。

2、提高礦井防衝監測強度,實現精準防治。

(1)引進並自主開展主動CT探測技術。330採區輔助大巷煤柱西鄰嘉祥斷層區,中部受多條聯絡巷切割形成6塊孤立煤體,東側為多個採空區,且受工作面多次擾動影響,相鄰礦井類似條件下也多次出現過問題。計劃引進CT探測技術,通過全方位、立體掃描採場,準確預警反演區域內的衝擊危險分佈範圍和級別,進一步掌握區域應力分別狀態,為卸壓解危工程提供準確參考。同時將該技術推廣至930採區輔助大巷煤柱及430採區應用。

(2)實現礦井、採區多區域聯合監測。利用唐口新河兩礦區毗鄰的天然優勢,開展微震聯合監測項目,優化微震台網佈置,提高監測精度。同時開展礦區聯合監測,在南風井安裝1個16通道地面中心站,解決南部採區微震線路長、維護量大的難題,完成各採區、南北礦區之間的聯合監測,提高監測精度。

(3)進一步推廣應用衝擊地壓預警平台。在優化礦井監測系統佈置、引進先進探測技術的基礎上,繼續完善預警平台功能,一是進一步細化衝擊預警指標,更好地反映現場應力狀態。二是將CT探測數據納入預警平台數據庫,增加平台參量,提高預警精度。加強與北科大合作,將預警平台打造成省內、乃至國內最先進、實用的預警平台,並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行市場化推廣。

3、深度開展技術合作,提高防衝裝備自動化、智能化建設。一是引進自動化、大功率鑽車,逐步淘汰部分氣動鑽車,升級為800型大功率、自動化氣動鑽車,增加設備的適用性能,避免設備多次轉運造成的資源浪費,達到“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目的。二是加大與設備廠家的合作力度,充分發揮現場經驗豐富、自主創新貼合實際的優勢,改進並研發卸壓解危鑽車,配合電子產品及軟件的開發,卸壓解危設備向安全性、信息化、智能化升級,通過合作廠家銷售網絡和自主創新平台加快新產品推廣,實現“產學研用”一體化建設。

4、不斷優化卸壓解危工藝,進一步量化防衝技術指標

一是進一步推廣以頂板卸壓為主的應力轉移減壓模式,大力實施堅硬頂板爆破卸壓和水力壓裂工程,將應力峯值向煤壁深部轉移,從根源上減少煤體應力集中,從而優化煤層卸壓工程量,實現降本提效。二是開展卸壓解危技術可靠性研究,通過建立採場力學模型、卸壓前後監測數據對比等方法,提高採場安全係數,把現有防衝技術向定量化設計方向推進。

5、借力災害防治中心建設,搭建防衝技術平台

藉助公司災害防治中心建設及集團公司衝擊地壓研究所項目政策支持,搭建防衝技術平台,建立專門研究實驗室,配置專門負責人員,以此為平台,開展“數值模擬”、“煤巖物理力學測定”、“衝擊危險指標校驗”、“防衝監測儀器檢測”等工作,提高衝擊地壓科學防治水平。

Tags:打譜 礦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