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改寫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1W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改寫作文精品多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改寫作文 篇一

在一個豔陽高照的中午,大詩人蘇東坡來到了西子湖畔的望湖樓,與他的朋友們共進午餐。蘇東坡正興致勃勃地欣賞着窗外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的錦繡風光,在推杯換盞,把酒言歡的下一秒,烏雲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四面八方滾滾襲來,一團團烏雲就像打翻的墨汁似的,潑灑在天幕上,還沒來得及籠罩住遠處的青山。

一道閃電劃破漆黑的雲團,一聲驚雷在耳畔炸響,頃刻之間就下起了瓢潑大雨。雨勢之兇猛,就像一大盆滿滿的清水從天而降似的。噼裏啪啦的像珍珠一樣蹦到了船上,分裂成了四瓣,漸漸消失不見了。

忽然,一陣風颳來,剛才的瓢發大雨頓時煙消雲散,就像被風吹走了似的。太陽升了起來,小鳥唱起來,蝴蝶飛過來,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就像沒有下過剛才的那場大雨似的。俗話説“六月天,娃娃臉”,夏天的雨可真是説來就來,説走就走,變幻莫測啊!

而望湖樓下的西湖呢?那兒的水碧波如鏡、亮麗清新,一如既往的明媚、温柔。水與天相互交融,分不清哪裏是水,哪裏是天。蘇東坡詩興大發,向店小二要來了紙筆,又痛飲了幾口烈酒,寫下了這首家喻户曉、婦孺皆知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改寫作文 篇二

在6月27日這一天,蘇軾正坐着小船觀賞着美麗的西湖風景,這裏的美景讓他心曠神怡。湖水清澈,碧波盪漾,湖邊的樹木在微風中搖擺,好像穿着綠裙的仙女翩翩起舞,蜻蜓在湖面上飛舞嬉戲,一片綠油油的荷葉下面,小魚在水裏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正在蘇軾沉醉在這湖光山色時,遠處的天上突然烏雲密佈,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很快到達了西湖上方,遮住了小山的山峯。蘇軾一看要下大雨了,立刻讓船伕往岸邊滑去,可是沒等蘇軾上岸,白色透明的、豆大的雨點像珍珠一樣落下來,劈頭蓋臉地朝蘇軾打了過來,有點像調皮的小孩子在船上跳舞嬉戲。

蘇軾連忙上岸,來到觀景樓上躲雨。雨越下越大,像是從天上向下潑來,看來一時半會兒是不會停的。就在蘇軾望着這瓢潑大雨出神的時候,從地下忽然捲起一陣風,像是風媽媽召回調皮的雨寶寶,風把烏雲吹散了,天晴了,雨寶寶在地面上匯聚成小河,跟着風媽媽的腳步越流越遠。

蘇軾站在觀景樓上,看着雨後天晴的西湖,這裏更美麗了。雨水把岸邊的植物洗的一乾二淨,天空出現了彩虹,空氣更加的清新濕潤,蘇軾不僅感慨起來,寫下了這樣豪氣的詩句,“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樓醉書 改寫 篇三

六月二十七日,夏日炎炎,酷暑難耐,何處納涼消暑?蘇軾這位宋代大詩人與他的好友正在西湖邊的望湖樓暢飲着芬芳的美酒,“但願長醉不復醒!”蘇軾感歎着,他望了望天空,碧空如洗,雲兒裊裊,讓他十分愜意!

突然,風起雲湧,天上的雲三個一羣,五個一夥,“拉幫結派”,閃電也放肆地咆哮,就如許許多多的俠客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上大吼。蘇軾不由地一驚,歎了一口氣,説:“這天氣,猶如娃娃的臉説變就變呀!”烏雲似乎拿着黑色的油漆對天空進行了粉刷。

不一會兒,漆黑的雲像打翻的墨水瓶一般,向大山滾滾襲來,雨水已經禁不住誘惑了,伸了一個懶腰,打了一個哈欠,跳到了地上。

“譁……譁……譁……”

豆大般的雨點傾瀉到湖面,濺起一朵朵水花,猶如金光閃閃的珠子一般,它們似乎對漁船感到好奇,爭先恐後地跳上了漁船。

蘇軾這位大詩人,看得如痴如醉,突然,“轟隆”一聲,雷打響了戰爭的號角,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開始了!雲向猛虎一般撲來,雨滴也不甘示弱。突然,電閃雷鳴,閃電劃過天空,如三國紛爭。繼而,狂風呼嘯,卷地而來,勢不可擋,蘇軾不由蒙上了眼睛,他感覺自己輕飄飄地,似乎望湖樓都要被吹走了。

只那麼短短的一瞬間,漫天烏雲被吹得無影無蹤了。雨也停了,碧空如洗,天地間瓦藍瓦藍的。連成一片,嫵媚多姿温柔可人的美景又映入蘇軾的眼簾,蘇軾這才放鬆了下來,西湖又回到了那船來船往,熱熱鬧鬧的場景,西湖上映着湛藍的天空。

酒不醉人人自醉。此情此景,怎不使蘇軾深深陶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改寫作文 篇四

天空烏雲密佈,黑漆漆的,什麼也摸不着,伸手不見五指,就像被打翻為墨水一般,覆蓋着天空。但,黑黑的魔爪,還不足以遮住龐大而高聳入雲的山峯。

只聽嘩啦啦的一聲,白花花的雨點就從天上落下來,這些雨點如同珍珠一般竄入船中,散落在江面上。這時,蘇軾想看一看雨中風景,便晃悠悠地走向外面,當越過遮雨的板時,瞬間變成了一隻落水的雞,他便馬上返回屋內,處理淋濕的衣物。

不知從哪裏吹來一陣大風,把那白色的珍珠都吹散了,這下蘇軾高興了,帶着醉聲説:“這雨走得及時!”天氣慢慢好轉,已不是烏雲繚繞。

這時,蘇軾再看一下,望湖樓的江水與天相連,兩個景色如此相似,讓蘇軾驚歎不已,搞得他也分不清,自己是在江上還是在天上飛了。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樓醉書 改寫 篇五

夏季來了,天悶熱得很。在杭州府衙裏,我——蘇軾,正在書房裏為公事所煩。酷熱又使我坐卧不安,真是雪上加霜。突然,我想起來一件事:望湖樓是本地一大名樓,我何不去痛飲一番,解解愁呢?想到這裏,我轉憂為喜,立刻來到望湖樓。

我邁步剛上樓,便遇到了店小二,他笑嘻嘻地向我打了個招呼,把我請到一個靠窗的地方。我坐了下來,吩咐道:小二,拿酒佈菜!好哩!夥計答應一聲,下去後,很快就佈置好了。我倒了一杯酒,喝了下去。接着吃了幾塊菜,便放下了筷子。

我朝窗外一望,西湖水平如鏡,偶爾有一絲風吹來,真是涼爽至極。我又喝了好幾杯酒,借酒澆愁嘛!

真是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説變就變。我剛喝完那幾杯酒,一陣大風颳了過來,我心裏閃現一絲欣喜:要下雨嘍!果然,一瞬間黑雲出現了。剛開始只是片片烏雲,還沒遮住山頭,可眨眼間,天空黑成一片,像打翻地墨水灑在天幕上。白色地雨點立刻就下來了,像珍珠一般,蹦跳着胡亂地落進湖上的漁船裏,湖面上湧現一圈圈漣漪。我扭頭一瞧,樓上的人都驚恐萬狀,為回不了家而着急。而我卻拍掌大笑:好雨!真是一場及時雨啊!我興奮地盯着窗外地雨花。雨,正在稀里嘩啦地往地面上打,如黃豆粒大小。涼快極了!我高興地又喝了十幾杯酒。

可俗話説:大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忽然,從地上捲來大風一陣,風過之後,雨也被一起吹散了。雨過天晴,一道彩虹掛在天邊。我更加驚喜了,大自然真是奇妙啊!我俯身一望窗外,西湖與天連成一片。我又大喝特喝了幾杯酒表示我滿心地愉快。

此時我已醉了,我讓夥計拿來紙筆,揮筆龍飛鳳舞地寫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改寫作文 篇六

六月二十七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蘇軾來到望湖樓上欣賞風景,希望在這裏能消除一些憂慮。遠方的山巒猶如親兄弟一樣一個挨着一個,淡淡的白雲彷彿給他們戴上了一頂帽子。望着西湖就彷彿望見了西施,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美麗動人。

但是好景不長,老天爺翻臉比翻書還快。烏雲密佈,像打翻了墨汁一樣,籠罩了一大片天空。沒等烏雲遮住了山巒上的天空,淘氣的雨滴已經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這個世界,落進湖中都會漾起一圈一圈的波紋,好像彈奏着一首歡快的歌曲,很快山巒上的“帽子”被染成了黑色,忽然,從地上捲起一陣風,就如同一塊把天空中打翻的墨汁擦得一乾二淨。才解決掉烏雲,白霧籠罩了整個西湖,彷彿它們倆已經串通好了一樣,白霧的到來就像給西湖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隱約能看見湖水,讓人感覺白霧後面會走出一位美女!

漸漸的,從西湖到山巒之間出現了一座彩虹橋,十分美麗,也不知是什麼時候太陽公公爬上了山頂,白霧立刻就散了,在這個時候,西湖美麗的一面清楚的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改寫作文 篇七

一大早,大名鼎鼎的蘇軾,乘着小船慢悠悠地,來到了望湖樓西湖邊,下了船。

沒想到,一片片黑雲從天上飛速撲了過來,但黑雲的。潛力還沒有把那些挺拔的羣山遮住。沉悶而又遲鈍,蘇軾看了看,黑雲掉下了雨點,多像烏黑的雲打翻了的墨汁,映着墨墨的雲,來了一陣無聲的白雷。

黑雲繼續向前飄,當黑雲沒時,白色的雨點打在了水中,翻了一個個映着銀浪的春波,好似珍珠跳落,也打在了船上,把船上的一切,打得濕得回不去。

一陣鬼風向着蘇軾撲來,蘇軾站在巖石上,看着大風一下子捲起了一陣大浪,蘇軾看到了這一幕,心情自然涼,把黑雲刮到不知去處,早已無聲無息了,只有白色的雨點和孤立的小船和大風。

水是金色的,在天空中互相呼應,樓下的雨和大雨點,已經快停了,蘇軾依然站着,因為蘇軾陶醉了,等待着下一次迎來的墨汁雨和珍珠大的雨點再次過來,因此望湖樓永遠不安靜,而蘇軾呢?還在映着望湖樓看着,直到自己把景色看見,等待着……

這真是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改寫作文 篇八

大詩人蘇軾坐在船中,他仰望天空,看着那白如雪的雲朵,接着他閉上雙眼,倆手自然下垂,撫摸着西湖那温暖而又清澈見底的湖水,幾股液體從詩人手指間劃過。到處是一幅自由的動畫。

一朵烏雲伴隨着輕風來到詩人的頭頂,定眼一瞧,那朵揉亂氣氛的不速之客像打翻的墨汁一般,詩人平靜的心被打亂,遠處的羣山若隱若現,想不到那烏雲竟沒有遮掩住如此渺小的山頂。

白色的魚珠從天空中飛瀉而來,砸在詩人的頭頂,天地間一下子蒼白了,大地一片模糊。詩人急匆匆的趕入船艙,卻發現自己早已成為落湯雞。豆大的雨點如同跳動的珠子射入船中,再次飛在詩人的身上。

詩人躲進酒樓中,一邊喝着香醇可口的美酒,一邊看着窗外:不知何處的風狂洗禮而來打散了天空中的雲朵,吹滅了空中的雨,西湖再次陷入了寧靜。

搖搖晃晃的走到窗前,只見水面上倒映着天空,湖邊的樹搖擺着。酒不知何時灑在了衣襟上,可他卻渾然不知。詩人的心中只有一個問題:我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