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舌尖上的浪費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07K

舌尖上的浪費作文多篇

舌尖上的浪費作文篇1

大家好!今天,我想針對食物浪費這一現象談談我的想法。

想必大家都讀過唐詩《憫農》,其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更是人人皆知。我第一次讀到這句詩也是十二年前了。那時候年幼無知,哪裏懂得這詩的深刻道理,只覺得寫得好,讀着朗朗上口而已。

但現在,我對這句詩非常地有感觸。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我生長在農村,我深知農民的`生活方式。那種“起早貪黑,靠天吃飯”的生活,不僅僅是“皆辛苦”那麼簡單。這種生活也讓我百感交集。一是幸福和驕傲,因為它讓我懂得用勞動去改善生活條件是一件多麼有成就感的事;二是慚愧和內疚,因為年幼,所以我沒有參與過太多的農活勞作,也就是説因為父輩的勞動,我才得以茁壯成長;三是感恩和珍惜,正因為這樣的生活經歷,讓我從小培養勤儉節約意識,讓我更加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所以,當我看到有關食物浪費的新聞時,我內心十分複雜。

有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xx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根據聯合國報告,全球飢餓人口數量從20xx年的7.97億上升到20xx年的8.22億。令人擔憂的是,全球至今仍有約1.49億兒童因營養不足而出現各種發育不良症狀。

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再浪費,而應該從現在開始,注重培養自己勤儉節約意識,反對鋪張浪費,將“光盤行動”落實到生活中。

俗話説:“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感謝大家,我的發言到此結束。

舌尖上的浪費作文篇2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在全國上下正在開展杜絕浪費的光盤行動,我覺得真的很棒,這讓我們更加的懂得珍惜幸福生活,不剩飯菜,節儉飲食,減少浪費。你可能要問:什麼是文明餐桌?什麼是光盤行動?今天,由我來告訴你答案,但有個條件,你知道後也要按要求做到哦!其實,文明餐桌就是節儉用餐、安全用餐、衞生用餐和文明用餐,用餐人要做到“合理點餐、抵制浪費”,餐飲單位要做到不提供低劣變質食品,主動提醒客人適量點餐,給客人提供環保打包餐盒等。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尊重勞動成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我理解的“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不止是在餐廳吃飯打包,同時也要按需點菜,按需做飯。這讓我想起了奶奶做飯的情形……每週一到週五,我們都到奶奶家吃飯,每頓奶奶都要做一大桌菜,很少有全部吃完的時候。為了這個事情,爸爸奶奶説過好多次,但奶奶還是照樣如此,真該給她講講光盤行動的道理!媽媽告訴我,現在中國消費者每年僅餐飲浪費的食物就達1000多萬噸,相當於浪費了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所以,人們鋪張的飲食習慣必須改正。我們要通過倡導光盤行動,讓人們逐漸樹立起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養成生活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習慣。

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糧食汗水換。作為中國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我們更要自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號召親朋好友積極參與到文明餐桌行動中來,享受“勤儉節約、文明用餐”的快樂!

舌尖上的浪費作文篇3

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愛惜糧食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大家不應該浪費糧食: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杜絕浪費,俗話説: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為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飢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可是自從我在電視裏看到了很多非洲難民因飢餓瘦骨嶙峋、飢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地幸福:有爸爸媽媽

的疼愛,有大房子住,上學放學都有汽車接送……正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才養成了不節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都會掉很多的飯粒,吃不完也覺得無所謂,爸爸媽媽批評我,我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狡辯。想到這裏,我感到非常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改掉這個缺點,同時,節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沒有經歷過苦難,就很難體會幸福的歡樂;沒有經受過飢餓、寒冷,就難以感受到衣食無憂的幸運。我們的學生都沒有感受過真正的飢餓,為此對他們來説,沒有節約的概念。無形當中,造成了一些浪費。只有通過學校經常性的教育,通過一些故事,一些調查,讓學生認識到愛惜糧食的重要。從會讀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用於行動中。從生活中最常見的事做起,不倒剩菜剩飯,不挑吃穿,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愛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供生產糧食的耕地並不多,而且隨着城市化和工業的發展被不斷地蠶食。就全世界而言,糧食並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幾億人口因貧窮或自然災害或戰亂經受着飢餓。可以這麼説:珍惜糧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滴做起。夥伴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儘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浪費、不擺闊,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節約身邊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富有,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舌尖上的浪費作文篇4

?舌尖上的浪費】

有人認為,現在的條件好了,浪費一點糧食無所謂。於是,節慶時節,聚會場合,請人吃飯往往要點很多菜,不然就覺得丟面子。

我在暑假期間看到央視“舌尖上的浪費35秒”這則公益廣告,上面介紹的是各種浪費,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兩件事:1、一位好爸爸看自己的孩子不開心,就去請孩子吃飯,點了很多菜孩子都不喜歡,然後又重新點了10幾盤菜,可是他們沒有想過,之前點的飯菜都會被倒掉;2、一個人用公款消費,點了很多菜,最後還有很多菜沒有吃,於是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這些飯菜被倒掉。古人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人們只想着浪費,難道就沒有想想,這些可口的飯菜都是農民辛苦種出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公務接待宴會,菜吃一半、剩一半,整隻的螃蟹甲魚、動了幾筷子的海鮮、整盤的麪食,都被當作垃圾扔掉。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兩億中國小生一年的口糧。

現在,有一些人叫做“光盤一族”,有一種節約叫“光盤行動”,有一種習慣叫“光盤”!而這些“光盤”並不是我們所説的dvd光盤;而是指就餐時倡導人們不浪費糧食。

我已經加入“光盤族”,你們加入了嗎?節約糧食不是你的力量、不是我的力量、也不是我們“光盤族”的力量,而是我們大家的力量;讓我們所有人響應國家的號召,吃光盤子裏的東西,吃不完的飯菜一定要打包帶走;不要讓更多的糧食從我們身邊白白浪費,從現在做起,讓我們一起節約糧食吧!

舌尖上的浪費作文篇5

有這麼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説:“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捱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字去做。”後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穀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裏就沒有一點餘糧。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後,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雲外。他疏於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穫的糧食就不多。儘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捱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後,他倆將 “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後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世界,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説修身、齊家都離不開勤儉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作為新時代的國小生,更應該將“節儉”作為自己立身處世的準則,從小處着手,不浪費糧食、珍惜水源,不以浪費量小而為之,不以節約微小而不為,積極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個勤奮、勤儉的好少年!

舌尖上的浪費作文篇6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光盤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種崇尚節約、綠色健康的生活習慣。

所謂“光盤行動”就是就餐時倡導人們不浪費糧食,吃光盤子裏的東西,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走。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摺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10。與此同時,飢餓仍是人類的頭號殺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千萬人因飢餓喪生,每6秒就有一名兒童因飢餓而死亡。“吃多少、點多少,吃不了、就打包”應當成為一種文明的就餐消費行為,我們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堅決不浪費一粒米、一棵菜。

現在光盤行動已經進入我家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今年春節我們家在飯店裏吃年夜飯,以前,為了排場,大家每次都點很多的菜,等到吃完飯,桌上還是有很多剩菜沒有吃完,但是大家為了面子,怕別人笑話小氣,也就不把剩菜打包回家。而今年的年夜飯,點菜的時候大家都根據人數和大家的食量合理的點菜。吃完飯後,如果有剩菜,大家都主動的要來打包盒,把剩菜打包回家,下頓再吃,既不浪費糧食,又做到了經濟節約。

從我們家用餐習慣的變化,我明顯地感受到“光盤”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和意識。“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光盤行動你我同行”,希望越來越多的人積極響應光盤行動,加入光盤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