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月是故鄉明作文(精彩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4.47K

月是故鄉明作文(精彩多篇)

月是故鄉明作文 篇一

“哇!這裏是—家鄉!”夢中的納蘭性德來到了熟悉的家鄉。他直奔自己家的屋子,沿途,他看到的人,物,勾起了他無窮的回憶……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高大的門,上面有三個字“桂香村”,頓時,納蘭性德的心中湧起一陣自豪!接着一陣涼爽鋪面而來,定睛一看,哦!原來是一片綠油油的樹林。忽然,一閃金光忽而的閃了一下,抬頭一看,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野果子,碩果累累。

“嘩嘩譁”納蘭性德睜大了眼睛,他又看到了一天清澈見底的溪流。溪的兩邊,種着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着。娥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畫着粼粼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着,發出悦耳的聲音。

小溪上,橫跨着一座木橋。樹蔭下,婦女們有的在洗衣,有的在談家常。不遠處,幾個孩子在玩耍,他們互相追逐着,打鬧着形成了一幅祥和的畫面。而孩子們那歡快的笑聲把這祥和的畫面點綴的格外美麗。

在往裏走,又是一條熱鬧非凡的大街。街上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有。他們提籃叫賣,幺喝着。幾個孩子也東瞧瞧,西看看,跟上大人湊個熱鬧。

看到這些,納蘭性德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又一陣風雪襲來,納蘭性德夢醒了,枕邊,有一兩滴熱淚,真是“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月是故鄉明 篇二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是我們最熟悉的一首古詩了吧!小時候,讀這首詩彷彿沒有什麼深刻的體會,長大後,才知道,那一輪月是故鄉的月,那種情感是一種愁,一種鄉愁……

李白筆下,無數個月,無數次思鄉。也許因為他是遊子,才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也許是他有着無數友人,才有“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懷念;也許是因為種種的顛沛流離,才會有“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愁緒。那種愁,是一種鄉愁。

還記得蘇軾《水調歌頭》裏的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嗎?我想,它之所以成為千古名句,就是因為這其中的月是故鄉的月。一輪明月高掛在天空,和點點繁星比起來,它可明亮多了。如此的璀璨,到底是有多少遊子的淚珠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的那一聲呼喚,喚醒了多少沉睡在遊子記憶深處的那一顆歸心!望着家的方向,彷彿聽見了兄弟姐們的聲音,不禁淚如雨下。“受降城外雪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遠在邊疆的人們也許都與李益一樣吧,那種深深的懷念,是説不出的吧!“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盼着盼着,盼的是那一聲鐘聲滿分作文網嗎?船來了,故鄉就不遠了。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又有誰沒有一顆思鄉的歸心;又有誰沒有早些到達家的願望;又有誰能顧得了旅途的勞累或沉沉的睡意,而放棄闊別已久的家鄉呢?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君主,恐怕也不能吧!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霜晨日,馬蹄碎,喇叭聲咽。”“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也許只有故鄉的月才能代表他們深深的思念吧……

故鄉就是這樣讓每個人思念不止,無法忘懷!

回到故鄉,見到了多年未見的至愛親朋,見到了家鄉的古樹老宅,溪水潺潺。走在既陌生又熟悉的鄉間小道。聽着秋風吹過竹林,看着滿目蒼翠。一掃之前的思鄉之情,心思也愉悦起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兒時的回憶又回到了眼前。入夜我們去盡情玩耍,怎麼能忘記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麗童年。藉着月色,仰望星空,父母告訴我們“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好多美好的回憶湧上心頭。

思人也好,思鄉也罷。月是少不了的。她高掛天空,或黯淡或閃耀;或滿盈或殘缺。不管怎樣,她一直都在默默地陪伴着每一個人。因為我深深的知道“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

月是故鄉明作文 篇三

曾經無數次的在在家中仰望那明亮的月亮,掛着天空中,發出淡淡的,柔和的光。雖沒有陽光般燦爛,但卻多了一份夜的靜謐。彼時的我認為享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全未想過去珍惜她。時間,用痛讓我明白了很多……

國小時學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時只是覺得好笑,也曾讀過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那時的懵懂無知,如今回想起還有些好笑。從高中開始,我就愈發的思念家鄉了,經常要等到一兩個月才能回家,路途遙遠,往往需要幾個小時的顛簸才堪堪能看見那在遙遠的地方的故鄉。夜幕降臨,坐在一條板凳上,靜靜的看着遙遠天際的月亮發出了柔和的光,慢慢的滲入了我的心中,一點一定,心,隨着月光變得空曠,輕盈起來。蜕去了高中生的外殼,此時的我只是一個在家鄉靜靜享受故鄉的月的柔和懷抱的人,什麼都可以不想,什麼都不用想,我只願享受這一份屬於我的靜謐,月的恩賜,故鄉的給予,僅此而已。

這樣的時光總是太少,太少了,聚少離多大抵如此吧,在學校,我也喜歡仰望那潔白的月亮,但總感覺少了什麼東西,總感覺遺失了什麼。在這裏,我無法再拾取起故鄉的月亮,縱然她再美麗,也不屬於我,這裏的月光終究只會讓我感覺到寒冷,悽清。

回想起過去,曾無數次與外公行走在田間小陌上,周圍是茂密的樹林,陪伴我們的只有那掛在天際的月亮,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她總是靜靜的柔和的為我們照亮前進的道路,這或許是上天的恩賜吧。那時,行走雖然令人有些害怕,但有着外公於月的陪伴,旅程竟也變得有趣起來,我與外公歡快的暢談着歷史人物,談着家中的瑣事,就這樣,慢慢的,在月的陪同下,我們回到了家,温暖而又令人倍感温馨的家……

如今的我,只能在這裏,用思緒去慢慢去回想起曾經的美好,不知道,我是否還有機會去慢慢享受月的靜謐,那時的人不知道能否經得起歲月的消磨。何時才能夠重新拾取故鄉的月,我不明瞭,也不願去想,也不敢去想。很多時候,或許我們早已知道結局,只是我們不想相信,也不願相信罷……

我只願再一次拾起故鄉的月,再一次感受那一份美好,再一次在故鄉暖暖的懷抱中慢慢的入睡,再一次欣賞美麗的,故鄉的月……

月是故鄉明作文 篇四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看完2019年中央電視台的中秋晚會,媽媽讓我讀了杜甫的這首詩。我問媽媽,為什麼月是故鄉明,天上的月亮不是都一樣明亮嗎?媽媽説:“這是作者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因為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家鄉的一切是最好的。今年中央電視台的中秋晚會在媽媽的故鄉江蘇淮安舉行,看着電視上那美輪美奐的場景和變化巨大的淮安市貌,媽媽也覺得為家鄉自豪”。“既然媽媽的家鄉是淮安市,那我的家鄉是哪裏呢?”,“傻孩子,你的家鄉當然是江蘇省蘇州市啊,具體來説就是蘇州市的吳中區了,吳中現在也是我的第二故鄉,我一樣熱愛和珍惜這片土地”。媽媽笑着説。

月餅是中秋佳節的必備甜點,中國有很多人離開家鄉去世界各地,或為國爭光做貢獻,或為家庭幸福而努力拼搏,每逢中秋節,漂泊在外的遊子們,也會對着明月,吃着月餅,懷念家鄉、思念親人。中秋節的下午,媽媽帶着我去學做月餅,從準備餡料、包月餅、做造型、刻字、烘烤到出爐包裝,都是我親手製作。這過程雖然辛苦,但自己做的月餅吃起來特別的香甜可口。望着天上的一輪圓月又不經禁想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是故鄉明”,我似乎明白了,無論貧窮或者富裕,生你養你的地方就是你的家鄉。看着吳中繁花似錦、燈火通明的街道,也讓我倍感自豪,我愛你,吳中,我的家鄉!

月是故鄉明 篇五

中秋,是一個美好的,團圓的,思念的節日。

中秋夜,是一個祥和的,喜慶的,歡樂的夜晚。

今年中秋節,和爸媽一起回到老家農村。

在鄉下沒了城市裏的繁華和喧鬧,恬靜的田園風光瀰漫着秋收的氣息。在掛滿葡萄的院子裏,奶奶端出盛滿梨子和蘋果的籮盤,橙黃的鴨梨和雪梨浸滿了老人多半年的春華秋實的甜蜜,一口下去,幸福的蜜汁浸潤着喉嚨。親人的家長裏短、歡聲笑語充盈着院落,慢慢的充實了天空中月亮的臉,螢輝照着小院每個幸福的角落,蟋蟀拉着舒緩的樂章,蟬鳴和絃,蛙聲重唱。

老人們絮叨着讓爸媽多注意身體,爸媽談着工作的見聞,我則仰頭看着天空中躲在雲層中不肯露面的月亮,試圖將裏面的吳剛和嫦娥看清楚,他們也是在慶祝團圓麼,看那陰影婆娑,是他們舞着的英姿。

家人半年的奔波勞苦,換來了短暫的相聚和幸福。聽着爸爸講外面的見聞,感覺人生是如此的精彩、刺激;摟着老爸的脖子,看着他頭上的白髮,分明感受到爸爸的辛苦;為了讓家人有安穩的居所和生活,他到處奔波,即使遠在千里之外,為了家庭的團圓他也不辭勞苦的奔回來,使這短暫的幸福更加甜蜜和祥和。

爸爸明天又要出發,去忙他的事業,看着他爽朗的表情,心裏知道這短暫的相聚緩解了他多個月的勞累和奔波,自己在心裏暗暗的囑咐自己好好學習,鍛鍊身體,未來才對家庭有自己的貢獻。

夜很晚了,爸爸站起來囑託大家回房休息,自己站起來仰頭看着圓圓的月亮,説了一句:“月是故鄉明啊”。

月是故鄉明作文 篇六

中秋之夜,我登上樓頂觀看月亮。(開門見山開頭,直接引出下文。)

皎潔的月亮冉冉升起,在深藍色的天幕上定了位。初升的月亮像雲朵一樣潔白;但它每一刻都在變得更加明亮。 李白説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晶瑩的玉盤,引起了我對母親的無限思念……(場景描寫,過渡,給讀者身臨其境之感,值得借鑑!)

在我小的時侯,每逢夏季夜晚,屋外的小涼棚裏,媽媽總是在那裏用扇子給我扇風。涼絲絲的風吹在臉上,舒服極了。不時品嚐媽媽親手洗淨的草莓,那酸中帶着甜的味兒在舌尖縈繞。身旁的小池塘裏,青蛙在歡唱同蟈蟈們的樂隊合奏,伴着涼爽的清風,總讓我回味無窮。(為使文章段落格式清晰,下文要另起一段。)

月亮在水裏笑着,頑皮的我伸出手,正想捉住它,可手指剛碰到水面,月亮就碎了。我常常這樣問媽媽:“媽媽,世上有幾個月亮?”媽媽的手指在我的肚皮上輕輕劃過,笑着説:“這世上啊,就一個月亮,就藏在你的心裏。”我含着小手指,似懂非懂,突然地冒出一句:“月亮是甜餅,被我吃進肚子裏了。”媽媽樂了,撿一個草莓塞進我嘴裏,那酸甜的汁水便流進了我的心裏。(事情的過程。)

再大一點,月光下,小院裏,母親坐在藤椅上,手捧古詩詞,而我則像古人吟詩一樣,站在月亮下,把手背在後面,給她揹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補入肖像細節,動作細節和排比句為宜,這樣文章內容會更充實,明白?)

到六年級的時侯,月光下是我與父母的告別,為了我更好地生活,他們不得不到廣州工作,我忍不住哭了出來,母親的淚水也忍不住了,於是轉過臉去,偷偷地,不出聲地哭着,而此時的月亮,彷彿也通了人意,躲在了烏雲後面,不再出來。

今夜,月亮又是如此的大,如此的圓,望着這圓圓的月亮,彷彿看見了媽媽微笑的臉龐。啊!媽媽,我想你!今年中秋節,你可一定要回來!(抒情,昇華文章主題,很棒!)

月是故鄉明作文 篇七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人生路上,無論你到達哪個驛站,故鄉都是你永不變的思念。一個人漂泊在外,最終該回到的是你的故鄉,那裏有你的生命之樹,你的一切都在那裏深深地紮了根,亙古不變。

讀了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我對故鄉的情感更加強烈了,季羨林只在故鄉呆了六年,之後就離鄉背井漂泊天涯。在濟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過了四年,又回到濟南呆了一年,然後在歐洲住了十一年,最後回到了北京,身在祖國,心中也許會有所慰籍,畢竟離開了小家還有大家在身邊,可是當我們真正離開了“家”,踏上異國他鄉時,我們感到的只是孤獨無助。

也許外面的世界的確多彩,令人嚮往,但是有家才會有一切,季羨林在歐洲的這段日子裏,去過了世界將近三十多個國家,見到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茉芒湖,在平沙無垠的大沙漠,在浩瀚無比的大海中,在巍峨的高山上……這些月亮的確是詩情畫意的,美妙絕倫的。但他懷念的卻是那故鄉葦坑上面和水中的小月亮。

對於他來説,他的根駐紮在故鄉,他的心永屬於故鄉。的確,家的魅力非常之大。無論你到達世界的哪一個角落,給你勇氣的,給你力量的,給你信心的,永遠索引着你的還是你的祖國,你的家鄉。

也許我們還不能體會那種思鄉之情,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到一個遙遠的地方,並未曾有過那份惆悵、惋惜。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只需銘記,無論身處何方,不要忘記生你養你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