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遠和近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03W

遠和近作文(精品多篇)

遠和近作文 篇一

人類一直對遠方充滿着期待:“尋找印度”是大航海時代水手的理想;“到南方去,到南方去”,是詩人的呼喚;“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是知識分子的責任。然而,人們對近處也充滿着迷戀,“活在當下”同樣是青年人腳踏實地的表現。但是,遠和近是否如參商二星,沒有聯繫,不可調和?我看未必。

遠與近代表的距離可以是時間的,也可以是空間的。我們中國人生活在歷史悠久、地域廣袤的國家,對這兩種距離感有着切膚的感受。“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裏”,因為時間的距離,詩人長歌當哭——“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因為空間距離,閣女淚濕青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我們今天再次吟詠,也能感受古人如遊絲般穿插於字裏行間的苦痛,“近”不可尋,“遠”變成了望不盡的“天涯路”。

然而,還是有達觀人士、大方之家能夠找尋到縮短時空距離的捷徑妙法。在志同道合者眼中,那些已經化為一抔黃土的古人並未遠去,就近在咫尺。紅學大家周汝昌先生隔空對話曹雪芹,著名學者錢理羣先生神交魯迅,彷彿兩位先生還在眼前一般。更誇張者如鄭板橋,出於對明代畫家徐渭的無盡崇拜,因徐氏以青藤為號,於是自題雅印——願為青藤門下走狗。可見,如果志趣相投,千百年的“遠”不過是一剎那的“近”。

對於空間的距離,歷代先賢大抵用“浩然之氣”“家國情懷”去彌合。范文正公“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一個“憂”字,讓他高堂之上心繫百姓,草莽之遠不忘朝廷。空間的浩瀚在士大夫“修齊治平”的責任感面前,不過一紙之隔。正如魯迅先生,把自己和無盡的遠方聯繫在一起,因為站的遠,才能窺清中國的原貌;又因為心連得近,才能將文字化作投槍匕首,讓麻木民眾再次感到切膚之痛。

在現代化的今天,科技似乎已經將我們從時間和空間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即時通訊技術、高鐵技術,真正實現了天涯若比鄰。但同時,我們越來越沉溺於探索陌生的遠方,而對近處的家人、朋友、風景,不聞不問,熟視無睹。科技是拉近了距離還是疏遠了距離,值得我們深思。

相較於科技等物質手段,可能“志趣”“責任感”這些看似玄之又玄的東西更適合縮短距離,化遠為近吧。

遠和近作文 篇二

遠和近可以不是簡單的距離,假若你想的話,遠和近亦可以是一種回憶和風景。時間遠了,記憶卻可以在那些過去的畫面重現在你腦海。

7歲的我。坐在教室裏,我的左右有我的夥伴,我的前後有我的同學,我的老師筆直地站在講台上,她的頭髮高高地盤在頭上,手臂輕搖,清脆的嗓音從她的喉嚨底發出來,聽那是我們在高聲地唱歌,唱着想長大的歌。

12歲的我。教室裏原來整齊的桌子,被排成左右兩排,觀眾席中間正前排是評委席,黑板上畫的是張揚的畫,掛着彩色的氣球。我呢,和我的同伴,正對着那五位評判唱着我們的歌,還有些稚嫩的我們的聲音,原來卻可以配合得這樣好。那是我們在唱,唱着我們的夢想。

17歲的我。明亮的燈光,一瞬間卻變成了黑暗,原來是停電了,全班一陣譁然,而沒有了燈光的講台卻是我們最好的舞台。是的,我們唱着歌,唱着青春的那些傷感,唱着回憶,唱那些過往的點點滴滴。

時間流逝着,無所謂是近或是遠,遠的是近的,近的亦是遠的,因為7歲的我,12歲的我,一直到17歲的我,那些畫面依舊如此清晰。風景近了,又遠了,可他卻依然在那裏,因為心也在那裏。

我的國小不算奢華,也不算破敗,不管風吹還是日曬,她依舊坐落在那裏。曾經,我是離她很近很近,近到可以聽到她微弱的呼吸;如今,即使我們隔着如此遙遠的距離,我的情卻依然在那裏。那些嬉笑打鬧的畫面,那一片嫩綠的草地,那一塊清澈的池塘,這些記憶怎麼可能從心裏拋掉?

我的國中也沒有多棒,她也依舊在那座山下,歷經風吹雨打,而從我走出她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的情,我的回憶還留在那裏。她離我很遠,卻又很近,至少曾經無數個夜晚跑過的那些跑道,至今依然震撼着我的心靈。

距離遠了或近了,風景卻依舊在,最遠的可以是最近的,最近的也可能是最遠的,因為我的國小和國中,依然在那裏。

遠和近,或許不該被衡量,假若你想,遠的可以成為近的,近的亦可變成遠的。

遠和近作文 篇三

空間的距離,時間的距離,並不是心的距離。相隔再遠,只要情相牽,意相連,心就會貼的很近;相隔再近,只要情意不通,感官不敏,心就會飛得很遠很遠。所以説,遠和近,自在人心。

面對自己喜愛的東西,人們往往忘記了時間,拋卻了空間,心嚮往之。一件古玩,歷經千年風雨,徑直砸入收藏家心湖,泛起陣陣驚喜的漣漪;一段文字,飽含深意,偶爾駐足有心者眼前,便從那雙清澈眸子裏,照見了自己的價值。時間不是距離,空間不是距離,只要兩心相依,他,甘願跨越千年,獨啜寂寞,只為捧起心愛古器,細細摩挲;他,甘願勞神苦思,上下求索,只為拾起精妙文字中細雨閒話的情趣。再遠的距離,也抵不過心脈相通的感應。愛在心中,可將千山萬水縮入尺幅;情留心頭,走馬流年彈指間。

面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人們往往漫不經心,以無所謂的態度對之。有位姑娘和戀人一起看雲,他們坐在一起,肩並肩,手挽手,可是姑娘依然覺得“他看我時很遠,他看雲時很近”。原因在哪裏呢?原因很清楚,誰都明白,這位男子的心並不在姑娘身上。他寧願把心拋到天上去跟着雲彩遊蕩也不願意把它寄託在姑娘身上。心是自由的,它總是在尋找着最具吸引力的契合點。沒有這個契合點,就算捱得再近,就算天天膩在一起,也碰撞不出情感的火花。靈魂找不到依託,縱使相逢也不識,近在咫尺卻彷彿隔了千山萬水,遠在天涯。

有人認為,遠就是遠,像空間會拉開思念,時間會淡化懷念。風吹雨淋,冰雪交融,所有一切,都經不起客觀殘酷的考驗。再美的東西,也會隨歷史淹沒於時間的洪流,只有近處的東西,才能最終走入人心裏,守得雲開見月明。殊不知,殘酷的考驗奈何不了堅強的心。在一顆愛憎分明、冰晶清透的心面前,它只能節節敗退。距離只是一把剔除雜念的刀,將你最重要的東西來顯現。只要喜歡,再遠也是近;沒有感覺,再近也是遠。是遠還是近,全是你自己的心説了算。

遠和近,自在人心。

遠和近作文 篇四

人生路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我們要隨時調整焦距,以最好角度,恰當距離,遊目騁懷,行走大地。

禪宗有句話:“眼內有塵三界窄,心中無事一牀寬。”一個人眼界開闊與否決定了他的價值觀、世界觀,而眼界開闊與否又由看事物的距離決定。

生活中,我們常常為許多事煩惱,這只是因為你對生活太執著。“用力看,就是盲。”當你站到一定高度時,眼前那一切就如“蝸角名利”般渺小;“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你還會不開心嗎?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學習也有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當你太拘泥於課本時,反而不能真切領會文章內涵,死抓每個詞理解時,又如何能看清文章脈絡、走向,把握深意?只有放開眼界,你的思路才會走向開闊,你才能跳出思維桎梏,宏觀把握,“識得廬山真面目”。

亂石堆裏的小孩一心讀書,因為他們懷着對都市繁華的嚮往;城市裏的小孩卻想回歸心靈的湖畔,找尋生命本初的質樸。對於自己擁有的東西,物質的,親情的,天天沉浸其中,就像蜜罐裏的糖,感受不到擁有的美好、珍貴,卻自認為生活太忙、無趣,只有跳出來,才會明白生命的美好。

距離產生美。“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春色迷人,走近它卻害怕消失;海水蔚藍,捧起一看卻純淨無色。

李叔同一代才俊,本可錦衣玉食,卻散盡家財,皈依佛門。很多人不理解他,只有他自己知道:人生百味,各有自己味道。看破紅塵,他有了高出一般的眼界,終成一代宗師。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人生路上,有時很難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彎路,不妨跳出來,調整焦距,那樣你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遠和近作文 篇五

住進城裏已有些年頭了。城裏的變化日新月異,轉眼間,老樓老屋已所剩無幾,家禽家畜也難尋蹤跡,鳥兒亦屈指可數,昔日的小道如今也成了寬闊的馬路。

這天,媽媽忽然心血來潮,説:“我們回老家去看看吧!……”我興奮極了,沒有聽清媽媽後面還説了什麼。爸爸則是用一種極其複雜的表情望着我……

依稀記得小時候我總喜歡跑到房屋後面的梯田裏去玩,然後帶着一身的泥被抓回家,也總喜歡看牛吃草、耕地。那時的山,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溪水是清澈見底的,魚兒是活蹦亂跳的。

從回憶中醒來,發現車停在一家大飯店的門口。我問爸爸:“到了嗎?”爸爸只是輕輕地點了點頭,便什麼也不説了。但我卻看到了他眼裏有一種莫名的失望。

飯後,我一個人進了房間——為了在太陽下山之前再看一眼兒時住過的地方。可是,眼前的景色與記憶中的大相徑庭:山並不如從前那樣有活力了,裸露的土地比比皆是;溪水不再像從前那樣清澈了,彷彿正在生病,髒東西隨處可見;魚兒可能也都逃走了,只剩幾條肚皮朝上的,從“黑河”上漂過。梯田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嶄新的飯店。先前那無涯的田野,如今卻幻化成了一個個工廠,一幢幢樓房,一大片停車場……

此時,我終於明白爸爸臉上為什麼會有那種複雜的表情,為什麼那時候會選擇沉默,為什麼眼裏會流露出莫名的失望。

這還是我的家鄉嗎?不,不是的。那兒有翠綠的山,這兒沒有;那兒有清澈的溪,這兒沒;那兒有悠閒的牛羊,這兒的牛羊卻只活在人們的肚子裏!

是啊,失去田野、樹木,得到了樓房,這樣就離城市近了,卻離自然遠了;失去了牛、羊,得到了鈔票,這樣就離好生活近了,但離人性遠了。

我們在失去的同時也得到了一些,那它們呢?山失去了樹,離滑坡近了,離什麼遠了?小溪失去了自己,離死亡近了,離什麼遠了?這裏失去了牛羊,離寂靜近了,又離什麼遠了呢?

難道人們要在這一切都消失殆盡了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離什麼近了,又離什麼遠了嗎?

那麼近卻那麼遠

一大片一大片的黑色覆蓋了整個大地,靜謐的月光如流水般傾斜下來,一切的一切都沉浸在一片蒙朧的寂靜之中,萬物都如茶杯中的茶葉一般沉澱了下來,沉澱了下來,惟獨我還驕躁不安。

腦袋還有些微微的發熱,空氣中還瀰漫着戰火的硝煙,年少叛逆的我又和媽媽大吵了一架。手臂的幾處關節還發着痛,“不就是因為不喜歡你做的飯菜,至於這樣嗎?反正明天就開學了,我就不用和你見面了,哼!”我翻轉了一下自己的身子,心中有一處角落有一些微微的傷感。為什麼?為什麼?媽媽,我和你之間隔着一座看不見的大山,我們之間明明相隔很近,卻又那麼遙遠。我看不到你的感受,你也看比見我的傷感。為什麼我們是那麼的近又是那麼的遠。我拿起了行李箱,背起了書包。不知為什麼?原本不重的書包,我卻背不動了。心中的一角有些被刺痛了,但又想到了昨晚的那場爭吵,心又變得異常的堅硬。“我上學去了,終於不用見到你一段時間了!”我們像兩隻刺蝟,因為太親近,反而會傷害彼此,所以心變得越來越堅硬,包裹住了所有的柔情。一天終於過去了,為什麼呆在學校的日子會顯得這樣的漫長無邊?我坐在牆角思考。為什麼我會這麼的想回家?腦海中的回憶不受控制了,怎麼也停止不了。媽媽的形象在腦海裏一遍又一遍的回放着,我想起了媽媽的種種好處。是因為我們的距離遠了一些嗎?為什麼在遠處的我想到媽媽的好呢?是自己叛逆的種子,矇蔽了所有美好的片斷嗎?心中的那一塊堅硬的疙瘩在慢慢的變軟,到底是什麼。讓我矇蔽了美好的雙眼。坐起身,來到衣櫃旁,我打開了自己的行李箱。一滴滾燙的淚水滑過了我的面頰,媽媽給我帶來了我最愛吃的東西,她並沒有因為和我吵架而隨意的給我帶吃的。我,我明白了,我缺少了什麼。我少了一份對母親苦心的理解,還少了好好的交流和溝通。原來我們是那麼的近那麼的近,但是我們需要彼此的理解才可以使心靈不再遙遠。原來那座大山就是理解和溝通,因為我忽略了細節才使我們之間傷害的那麼深,遠與近就是理解、溝通的距離。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我與你的理解與溝通變得越來越困難了。我應該多理解母親您對我的苦心,母親是深愛着我的!

無論我們相處的遠還是近,只要有理解和溝通的橋樑,我們的心永遠都是相通的。我來到了電話亭……

遠和近作文 篇六

高大的樹木成了鳥兒們的家,同時也將整個村莊掩蓋起來了,花兒盛開在灌木叢,與蜜蜂,蝴蝶,鳥兒成了時常相伴的朋友。

陽光明媚,暖風習習。植物的葉子被照的透亮,而遠處成羣結隊的大樹更是散發着耀眼的光芒。不論是嫩綠,深綠,還是墨綠,都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鮮活靚麗。

居民的房屋小小的被藏在大樹之間,只能隱約的看到房屋門窗的一角,和從樹葉微小的縫隙裏透出來的牆角。在大樹和草叢的遮掩下,整個村莊都被隱藏起來了,或者説這成了一個綠色的村莊,但凡沒有仔細看都會誤以為這是一片植物茂盛的地區。

一叢叢的灌木叢小心翼翼的將自己心愛的小花掛在自己身上,當做一件裝飾品,從遠處看上去星星點點的,一朵朵小白花和小黃花盛開在灌木叢的綠葉中。還會時不時招引來一隻只蝴蝶,蜜蜂,這裏飛來一對白蝴蝶,那裏又飛過來三四隻小蜜蜂,真像是植物與動物的一場盛大的聯歡會。

高大的樹木,這可是鳥兒們的聚集地,稍微瞄幾眼就能看到一個個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鳥窩掛在樹上。清晨,黃昏上面都會響起一陣陣婉轉動聽的歌聲,那是鳥兒獻給村莊的禮物,獻給大樹,草地的歌曲。

村莊與動植物相伴,自然的歌聲響徹整個村莊,遠與近的景都在訴説人與自然的和諧有多麼美好。

遠和近作文 篇七

又一個星期一,每當這個日子就感歎生活不容易。

上星期6,我們公司一個專櫃所在的商場廠慶,為了多多賣貨,我們公司組織了表演,請了一些歐美和非洲的人來表演,而讓我當天就負責跟着那些表演的人。

一早我就跟着他們,總覺得這些人和我很遠,不敢接近也沒法接近,誰知他們一開口就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普通話比我説的還有味,可想他們背井離鄉很多年了。要走秀了,她們要換衣服,卻發現她們並沒有什麼好的衣服可換,每個人就帶兩套,其中一位的衣服是高領的並不能穿,他就只能穿另一件,可上午表演完了下午就沒得換了,就把那件高領的穿上了,我們領導就不高興了,説了他們領隊的幾句,他們也聽的懂,當時有很多人,她的面子 上很掛不住,但一上台還要滿臉微笑,還有幾位非洲人是表演腰鼓,領導要求他們圍着整個人流轉,他們就在那做着滑稽的動作惹的人們都哈哈的笑,可不知怎麼的我看着他們就是笑不出來。

這是他們的工作,拿人錢財替人辦事就是應該,可在異國他鄉為生活付出着不為人知的心酸,每個人都要經歷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感慨什麼,只能安慰自己生活不容易我們且行且珍惜!

遠和近作文 篇八

靜止般的,都安了下來。故事是什麼,也無法廖解。點一杯酒,就靜坐吧。沒有勇氣,再繡一點波瀾。勇氣,這東西大抵也是不清説的,太過奧深,一點也不必論説了。

就看着小巷的人來往。陽光時不時穿梭,電車時不時閃過。如此像放空。直到這一切遠去。遠遠的。不知為何文人喜遠行。遠遠的山,遠遠的河、長長的路,長長的橋。河澗都是煙霧,才覺是尋到久違的自己。但大抵這是不觸論的,意味太深遠了。

但想必,一批人遠行,必有一批人遠行。去哪,高山、名山是務須排列的,然而更喜的卻是,小山裏,幽幽的小徑,藏在山谷的一片坪地。一株桃足以吧,緋紅的樣子還是讓人欣喜。悽草縈縈,一道小溪便搭起幾塊青石,算是遠行最好目地。

就算如此般難現,就遠遠去遠了公路的深處,自有妙處。夕陽下去的時候,車子悠悠前行。屋子裏都帳了燈,一星一點的,小路不知通向何方。但卻如遊戲,總會樂不思彼。殘霞下的都是短短的綠的如何清素的莊家,竹林邊更會有跟細小的路,不必悠久了。

但這到底是無事的人可做的。坐在椅子上,各種忙。忙得把吃飯忘記了。生活更是雜亂不堪,只能等久些,久些,再久些,趁着人多那時。久久的等吧。久和遠,已是傷痛。等把勞作停下,看天空的時候;等吃飯的間隙,看車流的時候;等甦醒起來,看天花板的時候。那些時候,仿若是清醒的,但又如是渾沌的,兩種情緒交織纏綿,空靈和俗風旋繞腦海,有種頓悟與阻隔之感。

遠遠的,久久的,如深入了黑暗寂空一般。無處尋的寂寥,無處安放的每一寸潮湧。獨坐於桌前,談論風生的,憂愁苦面的,都是一般的軟化下去,以為已經入眠,但又猶如清醒。不知是對着誰。隔家那間房,那輛車;還是另一個隔家,每天掛在臉上洋溢的笑容。然而你看着他,他卻看着別人,是往哪去,為何人家的遠行,有青春和芳華氣息,為何自己卻如死氣沉沉的;然而又有人望着他,為何他如何欲予全無,瀟灑自在,為何都是活着別人眼裏。

可是,如何活得如別人那般姿色?且不論遠行的意義,不故作高深。去一趟吧。河水如洗淨了一番,清得發亮。低矮的樹木,大約可以摸見枝椏。拿手觸摸,卻如觸電般,一切不自由。好吧,要不頌一首詩,或者講幾句唯美句式,那些拍照的小年青都是這般做的。可是,這般念着,卻如貽笑大方的表演。

然而就算是一樣年紀的人,卻也無法活出年紀的色彩。一樣的拍照,都是剪刀手,卻大抵都是誇她們,自己都是各種取笑,換一個醜一些的比,又是各種的嫌棄與嫉妒,明明賺的錢多於他,偏偏不如人家那般自信,那般翩翩。

在相比中,怨念一直深積,久久的帶着。原本一個大方的人,因此心裏有了間隙。比較大概是最好的動力,也是一個靈魂丟失的開始。沒有人一開始隨波逐流,卻一直有人深栽進去。

遠遠的,久久的,似一種輪迴。彷彿時間就此如一條隧道,一直高速前行。把各種滄桑都帶走。然而卻什麼都不復見。其實一切遠了,久了也未曾不是好事,到底所有有形無形的硝煙盡去,模樣,又是全新。我們一直嘗試把一切都擬人,把一切都當作自己,然而,一切的生物又何嘗不把人擬作自己。都是一種自以為是,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然而誰又資格説自己不是天高地厚,都是一直往遠遠的走,久久的走罷了,借一句話:路還很遠,未完待續。不必論什麼夢想,不必論什麼堅持,不必論什麼努力,也不不必吁歎生活不易,現實難行,那麼久了,那麼遠了,可曾深夜裏回想一句,生活是否如自己般滿意。自己追求過生活嗎?一杯茶,一本書;或者一張票,一艘船,從未遠行的地方,走一走;一次關於釋放的活動。生活從來不折磨人,是人自己折磨自己。

春風來了又走,夏日熱了又冷,秋天黃了又白,冬天水冰了又融。晃晃而去的日子,已成舊夢。好吧,波瀾已去,等着昨夜的風過境,等着未來的散雲路徑。把徒勞喝了,醉在桌子上,等一場殘夢,等着生活燉了所有安靜的光陰。

遠和近作文 篇九

就在剛放假那天,她就早早地來約我了。最開始的她懷抱着試探的語氣,後來,我又從那絲毫不假裝的雀躍的話語中察覺到了她滿懷的期待。我當然是答應了。一答應,對話框就立馬又跳出了好幾條信息。“我們去花城匯吧!我聽説那裏有很多好吃的!”“我們看電影嗎?那邊好像有家挺好的電影院的!”“你不是想去喝一點點很久了嗎,我帶你去喝!”這頭的我看着那幾條不短不長的消息,頓時,心底泛起了絲暖意。那個許久未見的調皮的她彷彿就在我的眼前。

接着,她又與我談論起他們班上的一些人物,時而忍不住對某個人毫不掩飾地褒揚一番,時而又用輕蔑的語氣嘲諷着一個她經常跟我提及的人。她在談論這些我所不認識的人時,我隱隱地覺得我與她之間的距離變得很遠,很遠。這些於我來説陌生得不行的人早已活在了她的身邊,而我,卻只是個她有很多個時日都沒有再見到的人。此時,某種疏離感深深地浮在了心頭。

但,她那談論文學作品的熱情又很快地將我拉了回來。她與我提起她近日接觸到的一些好書。一個個零星的想法不再為她的嘴巴所束縛,接二連三地跳躍出了她的大腦。她的想法極其散亂,我甚至還來不及接話。但意外的是,此刻的我竟輕鬆了許多。我據她提到的一個個去迴應,之後又提起了自己近來看的《殺死一隻知更鳥》。她剛還調侃着堂吉訶德,此時卻又能立馬跟我誇獎起這本書來。接下來你我之間的一言一語亦是如此。此時,我又覺得我們之間的距離很近,很近。我好似又找回了與她交心的感覺,找回了曾經那種一拍即合的默契。

你要問我,我這樣聊得真的開心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那個下午,我與她的距離在遠近中不斷地變換着。

遠和近作文 篇十

住進城裏已有些年頭了。城裏的變化日新月異,轉眼間,老樓老屋已所剩無幾,家禽家畜也難尋蹤跡,鳥兒亦屈指可數,昔日的小道如今也成了寬闊的馬路。

這天,媽媽忽然心血來潮,説:“我們回老家去看看吧!……”我興奮極了,沒有聽清媽媽後面還説了什麼。爸爸則是用一種極其複雜的表情望着我……

依稀記得小時候我總喜歡跑到房屋後面的梯田裏去玩,然後帶着一身的泥被抓回家,也總喜歡看牛吃草、耕地。那時的山,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溪水是清澈見底的,魚兒是活蹦亂跳的。

從回憶中醒來,發現車停在一家大飯店的門口。我問爸爸:“到了嗎?”爸爸只是輕輕地點了點頭,便什麼也不説了。但我卻看到了他眼裏有一種莫名的失望。

飯後,我一個人進了房間——為了在太陽下山之前再看一眼兒時住過的地方。可是,眼前的景色與記憶中的大相徑庭:山並不如從前那樣有活力了,裸露的土地比比皆是;溪水不再像從前那樣清澈了,彷彿正在生病,髒東西隨處可見;魚兒可能也都逃走了,只剩幾條肚皮朝上的,從“黑河”上漂過。梯田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嶄新的飯店。先前那無涯的田野,如今卻幻化成了一個個工廠,一幢幢樓房,一大片停車場……

此時,我終於明白爸爸臉上為什麼會有那種複雜的表情,為什麼那時候會選擇沉默,為什麼眼裏會流露出莫名的失望。

這還是我的家鄉嗎?不,不是的。那兒有翠綠的山,這兒沒有;那兒有清澈的溪,這兒沒;那兒有悠閒的牛羊,這兒的。牛羊卻只活在人們的肚子裏!

是啊,失去田野、樹木,得到了樓房,這樣就離城市近了,卻離自然遠了;失去了牛、羊,得到了鈔票,這樣就離好生活近了,但離人性遠了。

我們在失去的同時也得到了一些,那它們呢?山失去了樹,離滑坡近了,離什麼遠了?小溪失去了自己,離死亡近了,離什麼遠了?這裏失去了牛羊,離寂靜近了,又離什麼遠了呢?

難道人們要在這一切都消失殆盡了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離什麼近了,又離什麼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