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45W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精品多篇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 篇一

我讀了烏塔的這篇課文,感覺我們中國的教育太過謹慎小心了,比如,孩子咳嗽幾聲,就會把家裏大人緊張得團團轉,稍微發一個燒,就打各種各樣的什麼青黴素、葡萄糖什麼的,吃各種各樣的藥。是藥三分毒,每次感冒發燒就吃那麼多藥,那長期下去,我們身體裏就不止“三分毒”了。打針吃藥不僅不能讓孩子身體健康,還會危害孩子的身體,甚至留下副作用,導致孩子面臨死亡 的威脅。當孩子上學以後,就會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可是也不能這樣“望”啊! 而在在國外呢,他們的教育是開放式教育,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並不會讓孩子像温室裏的花朵一樣百般呵護。

假如把中國和外國的教育方法比做兩條橡皮筋的話,中國呢,是先把皮筋拉的很緊,給孩子很多的壓力,等到後面放鬆下來,那他們在該玩的時候沒有玩,恐怕都不知道該怎麼玩了,這樣不正常方式教育的後果將直接影響中國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外國呢,是在國小階段鬆,讓孩子去感受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給人類帶來的無限快樂,在享受的同時又在大自然裏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樣的結果是,國外的孩子視野開闊,有豐富的想象力,不怕吃苦,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他們一般會到了中學階段開始緊,一直緊到大學畢業,正是由於他們國小階段的鬆弛,給了他們中學乃至大學時期的後勁十足。 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中國的謹慎嚴格教育法,要不然怎麼會有“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虎媽”、“狼爸”這樣的名人名言呢。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 篇二

學過課文《烏塔》,我深有感觸。烏塔是一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女孩,可是她卻能一個人遊玩歐洲的許多國家。

從烏塔身上,我看到了外國孩子的獨立能力特別強。由此,我想到了我們中國孩子,從小一直依靠爸爸媽媽,做一些稍微危險的事,父母就不放心了,他們總是把我們保護的很好。正因為這樣,我們就養成一種依賴父母的心理,碰到一些不會做的事,會讓父母來做,這樣就少了我們親身體會的機會。而外國父母對孩子卻十分放心,從小讓他們自己出去玩,遇到困難讓他們自己解決,還很放心讓孩子獨自去外國旅遊。外國父母對孩子會有一定的要求,讓孩子自己去爭取勝利,而中國的父母總是把我們安排得十分細緻。

同樣是父母,同樣是愛我們的人,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呢?我想:我們中國的教育方法是應該改一改了。我們雖然不能很自由的成長,但可以學習烏塔的獨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由《烏塔》想到的作文 篇三

那天,我們在張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了一篇新課文《烏塔》。這篇課文對我們很有啟發,我們聽得十分認真。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經歷。她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

為了能順利地旅行,她在家裏就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號碼,再給家裏人打個電話或寄張明星片,以報平安。她用三年時間閲讀了大量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旅費也是自己掙的。她每個星期都會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以換取報酬。

讀了這篇課文,瞭解到烏塔的經歷,我非常驚訝。我為此感到慚愧,我和烏塔比起來可真是差遠了。此時,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浮現在我的腦海,那是我最嚮往的地方。有我國的首都北京、東方明珠香港、南國花城廣州……多少次在夢中我來到了這些地方,可從來也沒想過要自己一個人去。

有一天,家裏來客人了,奶奶在做飯,忽然發現沒買葱,十分着急。我見了,自告奮勇地説:“奶奶,我去買吧!”到了超市,我一眼就看到韭菜,不假思索就買了回去。我蹦蹦跳跳地走着,心想:“嘿嘿,這一回,奶奶一定會誇我的。”沒想到,奶奶一看我買的“葱”,又好氣,又好笑。最後還是她自己去了一趟超市,才算完。

俗話説:“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我們現在雖然還小,但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媽媽温暖的懷抱。未來的路要靠我們自己去走,如果我們只會依賴家人,那就會永遠也長不大。所以,我們要像烏塔那樣,從小培養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真正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從《烏塔》想到的 篇四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就被這篇課文深深地感動了!從那時開始,我就決定要向文中的烏塔學習,自己疊被子,自己梳頭,自己整理房間,自己洗碗,另外還要幫助家人做事,比如説擦窗户、掃地、拖地。因為一個剛滿14歲的女孩竟然可以一個人遊歷幾個國家,還靠自己賺錢。我想:要是我和烏塔生活在一起,我會以她做我的榜樣,學習她那種獨自生活的能力,克服自己的依賴的思想。

如果拿中國現代的小孩子和烏塔相比,中國孩子的自主能力遠遠比不上烏塔。中國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封閉式的,只讓孩子讀課本上的知識,很少參加社會實踐。除學習外,其他事情都不用管,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漸漸失去了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小由父母“牽着走”,遇到一點點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問父母,找大人。而國外的教育是開放式的,讓孩子既學習課本知識,又參加社會實踐,從小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動手能力。烏塔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的。當她夢想遊歷歐洲時,不等不靠,完全靠自己動手賺金錢,做準備,享受着生活的快樂,也展示着人生的意義。烏塔的故事象一面鏡子,啟發了我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小培養自己動腦動手能力,做一個自強不息的棟樑之才!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 篇五

昨天,我們學了一篇文章,叫:烏塔,一開始,我把這個“烏塔”想到是烏黑的塔,原來已讀課文,是一個德國一個小女孩的名字。

老師説,要求同學們討論烏塔這種獨自一人去歐洲的做法是否正確。我們討論完畢了,三十人以上都贊成烏塔這樣的做法,剩下的人都不贊同,老師説:“好的理由是什麼,不好的理由又是什麼?不過如此,説好的同學也説了不少理由,老師最後公佈答案了:我贊同這樣的做法。老師説了一下他的理由:因為孩子是要獨立的,不能老是依靠父母

我終於知道了,我們要學習烏塔的這種準備充分、細心辦事、堅強、勇敢的精神。孩子還要自強、自立、自大哦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 篇六

《烏塔》這篇課文向我們描述了一個獨立自強的小女孩烏塔,她14歲時,獨自遊歷了歐洲,為了這次旅行的旅費,烏塔準備了三年的時間,每天幫 超市和餐館發廣告單,週末還要去陪別人家的孩子玩。

讀了這篇課文,我深受感動。雖然我也是一個能夠獨立的女孩,可跟烏塔比起來卻有着天壤之別,我真佩服她的勇敢、獨立。

我也曾看過一篇文章叫《夏令營的較量》,裏面寫的是這樣一個小故事:一羣中國孩子和一羣日本孩子去旅遊,路途中遇到了種種困難,日本的孩子們個個是知難而進、躍躍欲試。再轉來看中國的孩子們,個個精疲力竭、萎靡不振。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再問一下中國的孩子,個個都不以為然,説:“遺傳唄”。

為什麼其他國家的孩子都能夠自立,而我們卻不能呢?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使他們產生了對家長的依賴性,讓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如果家長們能放一下手,那麼孩子們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此,我代表所有孩子向家長髮出倡議:放手吧!讓我們學會獨立,讓我們學會自理,“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讓我們在一片自由的天空盡情翱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