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古漢語自薦書(精選多篇)

欄目: 求職自薦信 / 發佈於: / 人氣:1.14W

第一篇:古漢語詞彙

古漢語自薦書(精選多篇)

詞彙

詞語是語言中人們最直接感知的、表達各種意義的基本單位。

詞語的總彙形成詞彙,或者反過來説,詞彙是詞語的總彙。理論上説,一種語言就只有一個詞彙。一個人所掌握的詞語,可以稱為某個人的詞彙,一個行業所使用的特殊詞語彙總,也可以稱為是某行業的詞彙,這類詞彙其實是詞彙中具有某些特點、只為某部分人使用的部分,是一種體現詞彙局部的“詞彙”。但是,有人把一個詞或幾個詞也叫詞彙,那不是嚴格定義的詞彙。

通常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層面來討論語言,其中,語音和語法的基本成分都很有限,比如漢語的語音,就21個聲母(加準聲母yw,共23個),基本韻母38個,聲調4個,它們共同配合,可以組成一千多個音節。語法方面,從句子構成來看,句子成分有六種,主、謂、賓、定、狀、補,分別構成數量有限的句式;從語法和詞彙的關係來看,可以分出實詞和虛詞共十來個類,比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數量詞、介詞、連詞、語氣詞、歎詞,等等,這些詞分別充當不同的句子成分,構成句子。

但是,詞彙成分的數量不是用幾十幾百幾千就可以列舉完畢的,詞彙單位的數量,需要以萬計數。並且,一種語言的

詞彙到底包括多少個詞彙成員,幾乎不可能有完整的統計。 詞彙內部有以下特點:1,詞彙內部個體數量繁多,2,詞彙個體(詞彙成分)的形式和意義關係複雜,局部成類現象普遍,3,詞彙成分往往有有獨立或部分的變化,4,詞彙成分的使用面或流行程度不同,5,詞彙成分的使用壽命不同,6,詞彙成分的形式和意義產生和消亡頻繁。

這樣,在詞彙中,有的成員相對穩定,有的成員則變化較多,一些曾經使用的詞語或詞語的意義,後來人不瞭解,成為閲讀理解的障礙,這是古代漢語詞彙學習的重點。

因此,詞彙變化包括以下方面:1,新詞產生,2,舊詞消亡,3,有些詞產生了新的意義成為多義詞,4,有些多義詞失去了部分意義。從宏觀上看,一些詞長期普遍的使用,成為詞彙中的基本部分,被稱為基本詞彙,詞彙中這些高度穩定的成分,成為語言傳承的最重要因素。

詞彙變化的動力,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有了新的事物,產生新的表達需求;一是人們認識的變化,對原有的事物有了新的認識或僅僅出於表達方式的創新,產生表達上的變化。

壹,古代漢語詞彙的構成

古代漢語的詞彙形式

一,單音詞

二,複音詞,包括:連綿詞,疊音詞,合成詞三類,其中,合成詞中又有並列式、偏正式、動賓式、主謂式、動補式、附加式等幾種。

漢語詞彙複音化,是指漢語原來詞彙以單音形式為主,轉變為大量採用複音詞。漢語詞彙複音化,一些原來的單音形式由複音形式代替,這個過程大致有三種方式: 1單音詞降級為構詞語素加附綴,

2同義的單音詞降級為語素連用成詞,

3新造同義複音詞。

貳,古代漢語的詞義

一,古今詞義的異同

漢字記錄漢語,它是漢語詞彙的書面記錄符號,我們通過古代文獻中的文字記錄來了解古代的詞彙。比較現代詞彙的書面形式,從字面上看,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從古到今基本沒有變化。一些詞從古代延用到現代。 第二,古今意義沒有關係。一些字記錄了不同的詞,有些詞古今意義之間可能有關係,但失去了中間環節,看不出意義的關聯。(158-159)

第三,古今意義有聯繫但不同。(159-160)

第四,感情色彩不同。(161)

第五,所指實際內容不同。(161-162)

二,詞義變化的主要類型(162-163)

詞義擴大

詞義縮小

還有一種情況也跟詞義的縮小有關,那就是偏義合成詞。(157頁)

詞義轉移

三,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詞的本義指一個詞本來的意義。本義應該指詞的原始意義,但因為語言早於文字,而文字記錄會的缺漏,所以,現在文字記錄的詞義,可能是詞的原始意義,也可能不是最早的意義。通常把有文字可考或有文獻證明的詞的最早意義稱為本義。

確定詞的本義要注意幾個方面,首先,要了解一個詞所具有的不同意義,然後,可以從文字入手,瞭解它造字時的意義;其次,通過文獻查考,尋找早期的用例;最重要的是,排列各個義項,梳理它們之間的關係。

詞義的引申。(164)

詞義引申的方式:鏈條式、輻射式,這兩種方式在具體的詞義變化中,可以交替出現。

叁,古代漢語同義詞辨析

作業:

1,從結構上看,漢語詞彙中有單音詞、複音詞、連綿詞、疊音詞、合成詞等名目,理清它們之間的關係。

2,舉例説明詞義引申的方式。(要求選用課文之外的材料來作説明)

第二篇:電大古漢語試卷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4--2014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 漢語專業漢語專題(2)試題

2014年7月

一、簡要回答下列問題(共20分)

1.清代學者戴震對六書提出了什麼理論?

2.什麼是反切系聯法?其基礎和功效是什麼?

二、標出下列唐詩的韻腳和韻部(4分)

草閣

杜甫

草閣臨無地,柴扉永不關。

魚龍回夜水,星月動秋山。

久露晴初濕,高雲薄未還。

泛舟慚小婦,漂泊損紅顏。

韻腳:韻部:

三、解釋下列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10分)

1.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為律,後主所是著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漢書·杜周傳》)

2.公之媚子,從公於狩。(《詩經.秦風·駟臌》

3.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詩經·齊風·南山》)

4.其親戚死,朽其肉而棄之。(《墨子·節葬下》)

5.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人,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論語·子張》)

6.寬既通《尚書》,以文學應郡舉,詣博士受業。(《史記·儒林列傳》)

7.餘讀孟子書,至梁惠王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歎也。(《史記·孟子苟卿列傳》)

8.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作書與魴缺,相教慎出入。(漢樂府《枯魚過河泣》)

9.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孟子·告子上》)

10.(夏)馥頓足而歎日:“孽自己作,空污良善。”(《後漢書·夏馥傳》)

四、説明下列旬中的詞類活用(原來是什麼詞,活用作什麼,什麼意義,l0分)

1.從左右,皆肘之。(《左傳·成公二年》)

2.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史記·屈原列傳》)

3.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史記·淮陰侯列傳》)

4.魏其謝病,屏居藍天南山之下數月,諸賓客辨士説之,莫能來。(《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5.工師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賓語前置並説明類型(10分)

1.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三年》)

2.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魏風·碩鼠》)

3.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論語·先進》)

4.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離婁下》)

六、翻譯下列古文(46分)

原又:

(子日:)丘也固有圓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貧而患不均。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

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季氏》)

2·孟子日:“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間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詩》雲:t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日:?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今國家間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孫丑上》)

注:

《詩》雲:?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詩經》句子的意思是:《詩經·豳風·鴟鶚》上説:“趁着雨沒下來雲沒起,桑樹根上剝些皮,門兒窗兒都得修理。下面的人們,誰敢把我欺!??般樂怠敖:追求享樂,怠惰遊玩。

3.王所愛妾有鄭袖者。菊王新得美女,鄭袖因教之日:??王甚喜人之掩口也,舄近王,必掩口。”美女人見,近王,因掩口,王問其故,鄭袖曰:“此固言惡王之臭。”及王輿鄭袖、美女三人坐,袖因先誡御者日:“王逋有言,必亟聽從。”王言美女前,近王,甚敷掩口,王悖然怒日:劓之。”御因揄刀而劓美人。(《韓非子·內儲説下》)

試卷代號:1082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4—2014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開卷)

漢語專業漢語專題(2)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

(供參考)

2014年7月

一、(每題l0分。共20分)

1.①清代學者戴震對六書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質疑。他提出“四體二用”説,他説:“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者為字之體,轉註、假借二者為字之用。”(4分)

②這就是説,他認為只有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轉註、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6分)

2.①通過分別“系聯,,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來把聲母和韻類都徹底區別清楚,這種研究方法叫做“反切系聯法”。(4分)

②系聯法的基礎是反切的基本原理和古書裏反切用字的任意性。根據反切的原理可知,切上字和被切字的聲母相同,切下字和被切字的韻母和聲調完全相同。所謂反切用字的任意性,是説古人制作反切時用字沒有固定限制,一個聲母使用幾個或十幾個反切上字,一個韻類使用幾個或十幾個反切下字。(4分)

③考察一部書裏全部反切上下字的“同用????互用????遞用”關係,識別出一個音系內部所有的聲類、韻類,就是系聯法的基本功效。(2分)

二、(注韻腳和所押的韻部有錯最多隻扣2分。共4分)

韻腳:關、山、還、顏。

韻部:關、還、顏,刪部。山,山部。

三、(每詞2分,共10分)

1.當時:指法律要適應時代。

2.媚:親愛、喜愛。

3.取:娶。

4.親戚:指父母。

5.官:館舍。

6.文學:文獻典籍。

7.廢:放下。

8.出入:出去。

9.湯:熱水。

10.自己:由自己。

四、(每個2分。説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10分)

1.肘;名詞活用為動詞;用肘撞。

2.短;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説壞話。

3.奇;形容詞活用為意劫動詞(或意動用法),認為……奇特。

4.來;使動用法,使…來。

5.小: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大木小。

五、(每詞2分。指出l分.説明類型l分。共10分)

1.誰;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2.我;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3.異、由與求;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4.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六、(第一、二段共8個給分句。每句1分。意思對了即可給分;重點詞6個,每個l分;共30分。第三段10個給分句,每句1分,意思對了即可給分;重點詞6個,每個l分,共16分。譯文中出現的錯別字酌情扣分)

1.參考譯文:

我聽説諸侯和大夫,不擔心財富少而擔心分配不平均,不擔心人少而怕境內不安定。因為平均了就沒有貧窮,和睦相處就不會覺得人少,安定了就沒有危險。這樣,如果遠方的人不服,就用仁政招徠他們;使他們來了之後,就使他們安心。現在你們二人輔助季氏,遠人不服卻不能招徠他們,國家分崩離析卻不能保全,反而想着在國境內使用武力,我擔心季孫的禍患不在顓臾,而在魯君呢。”

2.參考譯文:

孟子説:“(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得到榮耀;如果不實行仁政,就會遭受屈辱。如今這些人厭惡屈辱,但仍然處於不仁之境地,這正好比厭惡潮濕又自處於低窪之地一樣。假若真的厭惡屈辱,不如以德為貴而尊敬士人,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的職務;國家無內憂外患,趁這個時候修明政治、法典,縱使強大的鄰國也一定會畏服它了。《詩經·豳風·鴟鶚》上説:?趁着雨沒下來雲沒起,桑樹根上剝些皮,門兒窗兒都得修理。下面的人們,誰敢把我欺!?孔子説:?做這篇詩的懂得道理呀!能夠治理他的國家,誰敢侮辱他呢??如今國家沒有內憂外患,人們追求享樂,怠惰遊玩,這等於自找禍害。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由自己找來的。

3.參考譯文:

楚王寵愛的妾中有個叫鄭袖的。楚王剛弄來了一個美女,鄭袖就開導她説:“楚王非常喜歡別人捂住嘴巴,你要是靠近大王,一定要捂住嘴巴。”美女人見,走近楚王就捂住嘴巴。楚王詢問其中的原因,鄭袖説:“她本來就説過討厭大王的氣味。”等到楚王和鄭袖、美女三人坐在一起的時候,鄭袖就事先告誡侍從説:“大王如果發話,一定要立即聽從大王的話!”美女上前來到靠楚王很近的地方,多次捂住嘴巴。楚王勃然大怒説:“割掉她的鼻子!”侍從於是拔出刀來割掉了美人的鼻子。

第三篇:古漢語賓語前置

二、賓語前置

賓語通常是用在動詞或介詞後面的。有時候,為了強調賓語,而把賓語放到動詞或介詞前面,這就叫“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是古漢語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語言現象。賓語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語法條件的限制,賓語無條件前置的情況較少。古漢語中賓語前置的情況有四種,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1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前置

(1) 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前置的基本情況

古漢語中的疑問代詞“誰”、“何”、“胡”、“奚”、“曷”、“安”、“焉”、“惡”、“孰”等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時,必須前置,要求很嚴,很少例外。例如:

《論語·子罕》:“吾誰欺?欺天乎?”(“欺”是動詞,“誰”作賓語時前置,名詞“天”作賓語時不前置)

《孟子·告子上》:“鄉人長於伯兄一歲,則誰敬?曰:敬兄。”(“敬”是動詞,賓語“誰”前置,“兄”不前置)

范仲淹《岳陽樓記》:“噫!微斯人,吾誰與歸?”(“誰”作介詞“與”的前置賓語)

《論語·子路》:“既富矣,又何加焉?”

賈誼《論積貯疏》:“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胡”作介詞“以”的前置賓語)

《莊子·逍遙遊》:“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縛者曷為者也?”

《韓非子·難一》:“或問儒者曰:‘方此時也,堯安在?’”

《孟子·離婁上》:“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

《荀子·勸學》:“學惡乎始?惡乎終?”(“乎”是介詞,作用同“於”)《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與”是介詞)

如果動詞前面有能願動詞(即助動詞),那麼疑問代詞賓語要放到能願動詞前面。例如:

《左傳·成公三年》:“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2) 常見的有疑問代詞的凝固結構

① 何如,如何。“何如”中的“如”是動詞,“何”是前置賓語。但“何如”不是“像什麼”的意思,而是“怎樣”、“怎麼”、“怎麼樣”、“怎麼辦”的意思,是個凝固結構。“何如”又説成“如何”。例如:

《論語·子路》:“鄉人皆好之,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戰國策·楚策》:“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陛下以絳侯周勃何如人也?”

《左傳·僖公四年》:“與不穀同好,如何?”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傷未及死 ,如何勿重?”

② 何若,若何,奈何。這三個凝固結構的含義,與“何如”相同。例如:《老子》:“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文嬴請三帥,曰:‘彼實構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討焉?使歸就戮於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許之。”《戰國策·趙策》:“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

③ 如??何,若??何,奈??何。這三個凝固結構,是“如何”、“若何”、“奈何”的擴展,可將代詞、名詞或其他詞語插入其間,表示“對??怎麼樣”、“拿??怎麼辦”的意思。例如:

《論語·顏淵》:“年飢,用不足,如之何?”(之,代“年飢、用不足”)《列子·湯問》:“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形(行)、王屋何?”《左傳·僖公十五年》:“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

《史記·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若,你。奈若何,拿你怎麼辦)

④ 如之何,若之何。這兩個凝固結構有時用在動詞前,表示反問,譯作“怎麼”;有時用在疑問句的末尾,譯成“怎麼樣”。例如:

《左傳·成公二年》:“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

《詩經·齊風·南山》:“蓺麻如之何?衡從其畝。”(蓺yì,種植)

⑤ 何??之??。這種格式是加強感歎的。“之”是指示代詞。“何”後面一般是名詞或動詞,“之”後面是形容詞或動詞,譯成“怎麼這樣??”、“怎麼??這麼??”。例如:

《孟子·滕文公上》:“何許子之不憚煩!”

《史記·外戚世家》:“嚄!大姊,何藏之深也!”

⑥ 何其??。這種格式中的“其”是指示代詞。這也是感歎句式,譯作“怎麼那麼??”、“為什麼那麼??”。例如:

《荀子·法行》:“夫子之門何其雜也!”

《史記·孔子世家》:“汝來何其晚也!”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何其無大體也!”

2 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

在用了否定詞“不”、“毋(無)”、“未”、“莫”的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一般放到動詞之前、否定詞之後。例如:

《論語·先進》:“居則曰:‘不吾知也。’”

《韓非子·外儲説左下》:“主賢明,能聽汝;不明,將不汝聽。”

《論語·先進》:“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以”通“已”,動詞)《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國語·晉語》:“昔君之惠也,未之敢忘。”

《韓非子·五蠹》:“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

《詩經·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但否定句中代詞賓語的前置,要求不是很嚴,也就是説,可以前置,也可以不前置,這兩種情況同時存在,不同於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必須前置。例如:

《詩經·魏風·園有桃》:“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我”前置)《詩經·王風·黍離》:“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不前置。“何”是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3 用代詞“之”、“是”等復指的前置賓語

(1) 用代詞“之”、“是”等復指的前置賓語的基本情況

在古漢語中,有時為了強調賓語,就將賓語前置,而以代詞“之”、“是”等

來複指它們(“之”、“是”等也放在動詞或介詞之前。有的學者認為,“之”、“是”等是助詞,是賓語前置的標誌)。這裏有兩種情況:

① 前置賓語是名詞或名詞性詞組時,用“之”、“是”等來複指。例如: 用“之”復指的:

《左傳·僖公十五年》:“君亡之不恤,而羣臣是憂,惠之至也。”(“君亡之不恤,而羣臣是憂”即“君不恤亡,而憂羣臣”)

《左傳·隱公元年》:“姜氏何厭之有?”(“何厭之有”即“有何厭”,“之”所復指的前置賓語是名詞性詞組“何厭”,而不是疑問代詞“何”)

《論語·鄉黨》:“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正常詞序為:“吾以子為問異,曾問由與求”。“由與求之問”不能錯誤地理解為“由與求的提問”)

《列子·湯問》:“當臣之臨河持竿之時,心無雜慮,唯魚之念。”(“唯魚之念”即“唯念魚”)

《左傳·僖公十五年》:“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戎狄之與鄰”即“與戎狄鄰”。“與”是介詞,其賓語“戎狄”前置) 《韓非子·外儲説左下》:“我且賢之用,能之使,勞之論。”(正常詞序是:“我且用賢,使能,論勞。”意思是:我將要任用賢人,使用能人,論功賞賜有功勞的人。)

用“是”復指的:

《左傳·僖公五年 》:“將虢是滅,何愛於虞?”(“將虢是滅”即“將滅虢”。)

《左傳·僖公四年》:“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正常詞序是:“豈為不穀?繼先君之好。”)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今吳是懼而城於郢。”(“吳是懼”即“懼吳”。不能錯誤地理解為“吳國是害怕了”。)

《詩經·小雅·節南山》:“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氐,根本;均,本指製陶器的轉輪,引申指國家的權柄;毗, 輔助;俾,使。這幾句詩的意思是:尹氏啊,你高踞太師之位,是周王朝的根本之臣,掌握國家的大權,你應當維持四方的安定,輔助天子治理國家,使老百姓不迷 失方向。“四方是維,天子是毗”即“維四方,毗天子”。) 用“實”、“斯”、“焉”復指的:

《左傳·僖公五年》:“鬼神非人實親,唯德是依。”(正常詞序是“鬼神非親人,唯依德。”)

《詩經·豳風·七月》:“朋酒斯饗,曰殺羔羊。”(朋酒,兩壺酒;斯,代詞,復指“朋酒”;饗,音xiǎnɡ,這兒指鄉人在一起飲酒。“朋酒是饗”即“饗朋酒”。)

《左傳·隱公六年》:“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晉鄭焉依”即“依晉鄭”,《國語·周語》作“晉鄭是依”,可見“焉”相當於“是”。) ② 前置賓語是代詞時,一般只用“之”復指。例如:

《孟子·離婁上》:“《詩》雲:‘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此之謂也。”(“此之謂”即“謂此”。)

《孟子·滕文公上》:“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穀梁傳·僖公二年》:“語曰:‘脣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其斯之謂與”即“其謂斯與”。)

《左傳·宣公二年》:“‘我之懷矣,自詒伊慼。’其我之謂矣!”

《左傳·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自”是介詞,“我之自出”即“自我出”。)

(2) 用代詞“之”、“是”復指前置賓語的凝固結構:

① 是之謂,此之謂。“是之謂”即“謂是”,“此之謂”即“謂此”。在這兩個凝固結構的後面,有時帶有名詞或名詞性詞組。“是(此)之謂??”實際上是一個雙 賓語結構,其中賓語“是”或“此”前置,另一個賓語(名詞或名詞性詞(更多請你搜索)組)不前置,可譯成“稱它??”、“把它稱作??”等。例如:《荀子·王霸》:“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是之謂政令行。”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是之謂”、“此之謂”這兩個凝固結構也可以單獨形成分句,後面不帶名詞或名詞性詞組,譯成“説的就是這個”、“説的就是這種情況”。例如:

《左傳·隱公元年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孟子·公孫丑上》:“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左傳·宣公十六年》:“吾聞之,禹稱善人,不善人遠。此之謂也夫。” ② 唯(惟)??是??,唯(惟)??之??。

這兩個凝固結構對前置賓語的強調作用更加突出,其中“唯(惟)”是語氣詞,意思是“只”、“只是”;“是”、“之”是復指前置賓語的代詞。例如:《左傳·宣公十二年》:“率師以來,唯敵是求。”(“唯敵是求”即“唯求敵”。)

《左傳·成公十三年》:“餘雖與晉出入,餘唯利是視。”

《左傳·僖公五年》:“《周書》曰:‘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左傳·宣公十五年》:“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

《左傳·襄公十四年》:“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餘馬首是瞻。”《論語·為政》:“父母唯其疾之憂。”

《荀子·王霸》:“不務張其義,齊其信,唯利是求。”

③ 何??之有。

在這個凝固結構中,“何??”是名詞性的偏正詞組,作前置賓語;“之”是復指“何??”的代詞;“有”是動詞。這個凝固結構表達比較強烈的反問語氣,意思是“有何??”,可譯作“有什麼??”。例如:

《墨子·公輸》:“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國語·越語》:“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

《晉書·周處傳》:“三害未除,何樂之有?”

《韓非子·楊權》:“為主而無臣,奚國之有?”(“奚”,作用同“何”。)4 無形式標誌的賓語前置

除了上述疑問句中的疑問代詞賓語前置,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和用

“是”、“之”復指的賓語前置之外,在古漢語中還有一些沒有任何語法形式作標誌,僅憑語序手段來表現的賓語前置。這種賓語前置不多見,必須結合具體的上下文仔細辨別。

(1) 動詞的賓語前置。例如:

《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是徵”即“徵是”;“是問”,即“問是”。)

《詩經·周南·葛覃》:“維葉莫莫,是刈是濩。”(濩,音huò,煮) 《左傳·昭公二十四年》:“老夫其國家不能恤,敢及王室?”

(2) 介詞的賓語前置

介詞“以”的賓語可以無條件前置,例如:

《左傳·僖公四年》:“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方城,山名)

《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史記·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

《左傳·僖公十五年》:“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史記·吳王濞列傳》:“積金錢,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 介詞“於(乎)”的賓語偶爾前置。例如:

《墨子·非樂上》:“啟乃淫溢康樂,野於飲食。”

《左傳·昭公十九年》:“諺所謂‘室於怒而市於色’者,楚之謂也。”《詩經·鄭風·清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這四句詩的大意是:鄭國將軍高克率領清邑的兵士駐紮在彭這個地方抵禦狄人,狄人已經離去,但鄭文公久久不召高克回都;拉戰車的軍馬都披着甲衣,久久不得停息。戰車上樹立着帶有羽飾的長矛,在黃河邊上遨遊。)

第四篇:古漢語中對人的稱謂

古漢語中對人的稱謂與現代漢語中對人的稱謂不盡相同,閲讀古詩文時要特別留意,以免

誤解,甚至鬧出笑話。古漢語中對人的稱謂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人稱代詞

1、 吾吾不能居其地(《勾踐滅吳》)吾:我們。

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吾:我。

2、 余余與四人擁火以入(《遊褒禪山記》)餘:我。

蓋餘所至(《遊褒禪山記》)餘:我們。

3、予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愛蓮説》)予:我。

4、朕回朕車以復路兮 (《離騷》)朕:我,自秦始皇起專用作皇帝的自稱。

5、汝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 (《石鐘山記》)汝:你。

6、爾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爾:你。

7、乃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伶官傳序》)爾、乃:你,第二人稱代詞。

8、若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説》)若:你的

9、二三子昔者之戰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勾踐滅吳》)二三子:你們。

10、或或百步而後止 (《寡人之於國也》)或:有人,有的人,不定代詞。

二、以身份、職業作稱謂

1、公、侯、伯、子、男晉侯、秦伯圍鄭 (《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

指晉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漢代封侯實際上只有王、

侯二等。王子封“王”相當於先秦的諸侯,漢代初期異姓也封王,後來“非劉氏不王”,異

姓受封的通稱列侯。三國以後,歷代封爵制度不盡相同,但姓封王都是一致的,異姓一般封

為公、侯、伯、子、男。晉、宋以後,爵號加“開國”字樣表示尊貴,如樂安郡開國公,曲

阜縣開國子,稱為開國爵。

2、子、臣、君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 (《勾踐滅吳》)子:兒子。臣:臣子。君:君主。

3、黎民黎民不飢不寒(《寡人之於國也》)黎民:百姓。百姓的稱謂:常

見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眾,黎民:眾民)、生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

4、行李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行李:使者,即後世所説的外交使

節。

5、賈人賈人夏則資皮 (《勾踐滅吳》)賈人:商人。行則叫商,坐則叫賈。

6、、前馬其身為夫差前馬 (《勾踐滅吳》前馬:前驅,在馬前開道的人。)

7、、左右太后明謂左右 (《觸龍説趙太后》)左右:身邊的侍臣,以位置代人。

8、征夫問征夫以前路 (《歸去來兮辭》)征夫:行人。

9、靈脩怨靈脩之浩蕩兮 (《離騷》)靈脩:神聖,指君王。

三、表恭敬的稱謂

1、公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公:表敬稱。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 (《鴻門宴》)公:您 。

2、子然亡鄭,子亦有不利焉(《燭之武退秦師》)子:古代對人的敬稱。相

當於現在的“您”。

3、君子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君子:品德高尚

的人。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勸學》)君子:這裏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

4、君徐公何能及君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君:您、丈夫,這裏是妻子對鄒

忌的尊稱。

5、媪老臣竊以為媪愛燕後賢於長安君(《觸龍説趙太后》) 媪:對年老婦人的尊稱。

6、卿卿但暫還家 (《孔雀東南飛》)卿:這裏是丈夫對妻子的愛稱。

四、表謙虛的稱謂

1、寡人、孤、不穀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燭之武退秦師》)寡人: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意思是少德的人。另外,帝王還有自稱孤,意思是小國之君;自稱不穀,意思是不善,不好。

2、賤息老臣兒子賤息舒祺 (《觸龍説趙太后》) 賤息:對自己兒子的謙稱。賤,謙詞。息,子女,這裏指兒子。)

3、自稱名丘也聞有國有家者 (《季氏將伐顓臾》)丘:孔子,名丘,按古禮,自稱名,是謙稱。

不然,籍何以至此 (《鴻門宴》)籍:項羽的名。

4、臣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臣:我,官吏對君主的自稱。

5、妾妾不堪驅使 (《孔雀東南飛》) 妾:封建社會裏婦女謙卑的自稱。

五、表年齡的稱謂

1、頒白者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寡人之於國也》)“頒白”通“斑白”,鬢髮花白,喻指老人。

2、嫗家有老嫗 (嫗:年老的女人 《項脊軒志》)

3、總角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衞風·氓》

4、結髮結髮同枕蓆 (結髮:古時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一般男子20歲,女子15歲)把頭髮結起來,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結婚了。)《孔雀東南飛》

5、黃髮、垂髫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桃花源記》)黃髮:舊説是長壽的特徵,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來的頭髮,用以指小孩。

六、其它特殊稱謂

1、 元首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諫太宗十思疏》)元首:指帝王。

2、 昆弟、國子姓凡我父老昆弟及國子姓 《勾踐滅吳》 昆弟:兄弟。國子姓:國君的同姓。

3、 丈夫丈夫二十不取,(《勾踐滅吳》)丈夫,青年男子,名詞。生丈夫,二壺酒 (《勾踐滅吳》)丈夫:男嬰,名詞

4、 嫡子、支子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支子死,三月釋其政(《勾踐滅吳》)當室者: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長子。正妻所生的兒子,叫“嫡子”,正妻所生的長子,叫“嫡長子”;嫡長子及繼承祖先的人稱為宗子,其餘的稱為支子。自周代起,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直至清末。

5、 婚姻約為婚姻《鴻門宴》 (婚姻:親家,女方父親叫婚,男方父親叫姻。)

6、 僮僕、稚子僮僕歡迎,稚子候門《歸去來兮辭》僮僕:未成年的僕人;稚子:幼兒。

7、 親戚悦親戚之情話 (《歸去來兮辭》) 親戚:親,指族內的;戚,指族外的。親戚,指所有的內外親屬,包括父母和兄弟。這裏指家中親屬。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或血統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8、 祖父思厥先祖父 (《六國論》)祖父:祖輩和父輩。

9、 妻子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妻子 妻子和兒子。

10、 先妣先妣撫之甚厚 (《項脊軒志》)先妣:去世的母親,用“先”稱已去世的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稱已死的帝王為先帝,稱已死的有才德的人為先賢,稱已死去的父親為先考、先父,稱已死去的老師為先師。

11、 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衞風·氓》)氓:民,古代稱百姓,特指從外地遷來的人。)

12、 士無與士耽 (《衞風·氓》)士:成年男子的通稱。

13、 眾女眾女嫉餘之蛾眉兮 (《離騷》)眾女:喻指許多小人。

第五篇:第四章古漢語詞類活用

第四章古漢語詞類活用

一、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怎麼樣”的意思。使動用法是一種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可用作使動用法的詞類有動詞、形容詞、名詞。

(一)動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發出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行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皆可用作使動。

a、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不及物動詞後面不能跟賓語,古漢語中有賓語的不及物動詞多用作使動。例: 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史記·項羽本紀》)

乃與趙衰等鄭碇囟d以行。(《史記·晉世家》)

莊公寤生,驚姜氏。(《左傳·隱公元年》)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止ァ罰?/p>

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史記·陳涉世家》)

b、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左傳·隱公元年》)

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論語·微子》)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宣公二年》)

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説苑·君道》) 動詞使動用法,後面的賓語可以省略。例:

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論》)

(二)形容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具有形容詞所描寫的性質、狀態、特點”。例: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賈誼《過秦論》)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柳宗元《蝜蝂傳》)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柳宗元《蝜蝂傳》)

其達士,則絜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礪之於義。(《國語·越語》)

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以為不能勝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形容詞使動用法,後面的賓語可以省略。例:

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論》)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韓非子·説林下》)

(三)名詞使動用法

表示“使賓語成為或者擁有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齊威王欲將孫臏。(《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史記·項羽本紀》)

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史記·魯世家》)

吾見申叔,所謂生死而肉白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相之。(《韓非子·難一》)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二、意動用法

表示“以賓語怎麼樣”的意思。主要是人們主觀上的某種想法與事實不需要完全一樣。可用作意動用法的詞類有形容詞和名詞。

(一)形容詞意動用法

表示“認為賓語具有形容詞所描寫的性質狀態特點”。只是人主觀上的認識,實際情況並不一定如此。意動用法也是一種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戰國策·齊策》)

漁人甚異之。(陶淵明《桃花源記》)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説難》)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晁錯《論貴粟疏》)

時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漢書·趙充國傳》)

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淮南子·原道訓》)

(二)名詞意動用法

表示“把賓語看成、當作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人們的主觀想法,事實不一定如此。名詞的意動用法含有“對賓語做出某種處置”的意義,所以有的語法書也稱之為“處動用法”。例:

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戰國策·齊策》)

不如吾聞而藥之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左傳·宣公二年》)

託地而遊宇,友風而子雨。(《荀子·賦》)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穀樑傳·僖公八年》)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三、名詞用作一般動詞

指除了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以外的其他用法,用作動詞以後可以帶賓語,不需作特殊的理解。例:

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左傳·成公二年》)

范增數目項王,以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記·項羽本紀》)

左右欲刃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有一母見信飢,飯信。(《史記·淮陰後列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歡兄#讜垛掋a潭西小丘記》)

四、名詞作狀語

普通名詞出現在狀語的位置上,根據所表示的意義可分為四種情況:

1、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例:

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經·北山經》)

是故敗吳於囿,又敗之於沒,又郊敗之。(《國語·越語》)

范雎至秦,秦王庭迎。(《戰國策秦策》)

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漢書·高帝紀》)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韓非子·五蠧》)

2、表示工具或依據。例: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柳宗元《黔之驢》)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戰國策·秦策》)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哽恫澈V病#ā讀兇印珕枴罰?/p>

失期,法皆斬。(《史記·陳涉世家》)

吾義固不殺人。(《墨子·公輸》)

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

3、表示對人的態度。例: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彼秦者,棄禮儀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戰國策·趙策》)

東向坐,西向對,師事之。(《史記·淮陰後列傳》)

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孟子·萬章》)

4、表示比喻。例:

射之,豕人立而啼。(《左傳·莊公八年》)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蒲鬆齡《狼》)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有狼當道,人立而啼。(馬中錫《中山狼傳》)

子產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史記·循吏列傳》)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以外,古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還有形容詞用作名詞、數詞用作動詞等用法本節不予介紹,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歸納。

五、名詞、形容詞活用的條件

1、兩個名詞連用,如果既非並列結構,又非偏正結構,可能有以下兩種情況:

a、形成動賓結構,前一個名詞活用。例:

遂王天下。(《韓非子·五蠧》)

因面峯腋寺,作為草堂。(白居易《廬山草堂記》)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左傳·僖公三十年》)

b、形成主謂結構,後一個名詞活用。例:

大楚興,陳勝王。(《史記·陳涉世家》)

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史記·留侯世家》)

2、名詞形容詞放在所字後面,活用為動詞。例: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史記·陳涉世家》)

妾請母子俱遷江南,無為秦所魚肉也。(《史記·張儀列傳》)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莊子·盜跖》)

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戰國策·秦策》)

形容詞用在所字後面多用作意動用法。

3、名詞形容詞放在“能、可、足、欲”等能願動詞後面,活用為動詞。例: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論語·公冶長》)

寡人慾相甘茂,可乎?(《史記·甘茂列傳》)

問其深,則好遊者不能窮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厭其源,塞其瀆,江河可竭。(《荀子·修身》)

自上觀之,至於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莊子·盜跖》)

4、名詞放在副詞後面,活用為動詞。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傳·莊公十年》)

秦師遂東。(《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江水又東,逕巫峽。(《水經注·巫山巫峽》)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史記·滑稽列傳》)

5、名詞形容詞放在“之、我”等代詞前,活用為動詞。例:

於是為郭隗築宮而師之。(《戰國策·燕策》)

推食食我,解衣衣我。(《史記·淮陰侯列傳》)

驢不勝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驢》)

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戰國策·齊策》)

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史記·管晏列傳》)

6、名詞後面有介詞結構作補語,該名詞活用為動詞。例:

晉師軍於盧柳。(《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后妃率九嬪蠶於郊,桑於公田。(《呂氏春秋·上農》)

請句踐女女於王,大夫女女於大夫,士女女欲士。(《國語·越語》)

7、名詞用“而”連接,活用為動詞。例:

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漢敗楚,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荀子·天論》)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鹽鐵論·相刺》)

8、形容詞和名詞連接,並不修飾名詞,則該形容詞多活用為動詞。例: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賈誼《過秦論》)

石聞堅在壽陽,甚懼,欲不戰而老秦師。(《資治通鑒·肥水之戰》)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9、如果形容詞和名詞之間有表示領屬的定語,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君子正其衣冠。(《論語·堯曰》)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説難》)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老子》第八十章)

10、如果同一個名詞連續使用,則其中一個活用為動詞。例:

天下乖戾,無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論》)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

如果兩個名詞之間有表示領屬的定語,則前者活用為動詞。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離婁上》)

使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禮摺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