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施工工藝認識實習報告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91W

第1篇:施工工藝認識實習報告

施工工藝認識實習報告

最新施工工藝認識實習報告範文

接地氣的實習生活已經告一段落,這段時間裏,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吧,是時候寫一篇實習報告好好總結一下了。現在你是否對實習報告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施工工藝認識實習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一、實習目的

通過接觸和參加實際工作,充實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培養綜合應用的能力,為以後課程以及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二、實習內容

(1)結構形式

當今的建築主要採用的是框架結構或者是框架剪力牆結構,磚混結構也採用但用的比較少。我們所參觀的兩個施工工地都採用的是框架——剪力結構。它是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築平面佈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性能。這種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佈置一定數量的剪力牆,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同建築功能的要求,同樣又有足夠的剪力牆,有相當大的剛度,框剪結構的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牆結構兩種不同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於純框架結構中的框架,剪力牆在框剪結構中也不同於剪力牆結構中的剪力牆。

(2)構造柱

磚混結構設計中,為了加強建築物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使建築物在地震中避免或減輕破壞,根據抗震規範,我們設置一定數量的圈樑和構造柱,來增強和提高建築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構造柱的設置位置的規定:規範規定無論房屋的層數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應在外牆四角、錯層部位橫牆與縱牆交界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外牆和內橫牆交接處。樓梯間四角最好設置。上人屋面的女兒牆也應設置構造柱。跨度比較大的樑,如果不設置牆垛或墊塊,也應有構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為了加強砌塊隔牆的整體性,應在砌塊隔牆的適當位置設置構造柱或圈樑,具體設置位置和磚混結構的一樣。

(一)施工縫、變形縫和後澆帶

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於分層澆築,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因混凝土先後澆注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因此,不同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他們的作用是保證房屋在正常温度變化、基礎不均勻沉降或地震時有一些自由伸縮,以防止牆體開裂,結構破壞。而後澆帶是在高層建築中來代替變形縫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縫寬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縫隙暫時不澆注混凝土。縫中鋼筋可採用搭接接頭,等荷載差不多穩定時,一般是結構封頂兩個月後再澆注混凝土。後澆帶都是用於建築長度大於50米的建築。而當建築長度小於50米時並且是框架結構,這時為了保證建築物的整體性和一定的剛度,就的設置單元牆來增加建築物的整體性和剛度。

沉降縫:為克服結構不均勻沉降而設置的縫。如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等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都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就是“沉降縫”。須從基礎到上部結構完全分開。

伸縮縫:若建築物平面尺寸過長,因熱脹冷縮的緣故,可能導致在結構中產生過大的温度應力,需在結構一定長度位置設縫將建築分成幾部分,該縫即為温度縫。對不同的結構體系,伸縮縫間的距離不同,我國現行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XX對此有專門規定。伸縮縫在基礎可不斷開;

抗震縫:為使建築物較規則,以期有利於結構抗震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現在多用3縫合一隻有沉降縫能滿足這個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縫來代替其他縫來使用。

(二)樑:按樑的常見支承方式可分為:簡支樑、懸臂樑、一端簡支另一端固定樑、兩端固定樑、連續樑。

樑按其在結構中的位置可分為主樑、次樑、連樑、圈樑、過樑等。

門窗過樑

門窗洞口上的橫樑,支撐洞口上部砌體傳來的荷載;傳遞荷載的窗間牆。

常用形式:磚砌過樑,鋼筋磚過樑和鋼筋混凝土過樑。

圈樑

砌體結構房屋中,在砌體內沿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的鋼筋砼樑。

在砌體結構房屋中設置圈樑可以增強房屋的整體和空間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示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

圈樑:為了保證砌體的穩定而在砌體頂部或底部用鋼筋混凝土澆灌的構造封閉樑(非承重樑)。它採用鋼筋混凝土其厚度一般同牆厚,在寒冷地區可略小於牆厚,但不宜小於牆後2/3,高度不小於120mm,常見的有180mm和240mm。

在非抗震設防區,圈樑的主要作用是加強砌體結構房屋的整體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等對房屋的不得影響。

在地震區,圈樑的主要作用有:增強縱、橫牆的連結,提高房屋整體性;作為樓蓋的邊緣構件,提高樓蓋的水平剛度;減小牆的自由長度,提高牆體的穩定性;限制牆體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牆體的抗剪強度;減輕地震時地基不均勻沉降對房屋的影響。

三、實習總結

通過這一次認識實習,我對相關的專業知識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也學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觸的東西,受益頗豐。深入工地一線的參觀,使我能夠將所學理論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系統地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深化了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初步體會到建築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的工作特點,熟悉了工程設計與施工現場的各種技術和管理工作,在實習中,我發覺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和培養,為未來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思想準備。此外,通過實習,我開闊了視野,增加了對建築施工的理性認識

四、實習感受

通過這次實際的工地實習,我不但掌握了一些不懂的具體環節,而且也鞏固了我在學校期間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在學校學習,理論與實際相差較大,一些知識雖然能在短期內被掌握、被運用,但一些知識則不能掌握,也不便於記憶,更談不上掌握運用了,因此,老師所傳授的內容雖然多、廣、博,但是我們學習到的只是其一部分,或者是一些皮毛的東西,要想真真正正的掌握所有理論知識,只有通過實際的學習和參觀,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第2篇:施工工藝認識實習報告

這個網站施工工藝認識實習報告範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施工工藝認識實習報告

經過大半學個期的施工組織學習後,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計劃去德陽建築學院參加為期一天的實訓。目的是讓我們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能更好地對知識加以理解、運用。

早上我們很早就開始從學校出發,來到德陽建院,老師便立即安排同學們分好組,在建院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最先進行的是對房屋的一些測量,包括開間、進深、砂漿的飽滿度、層高等等,老師還給我們講解了大放腳基礎的砌築方法,並親自演示了它的砌築,這是在課堂上我們無法看到的,老師這樣一做,讓我們的許多疑問都迎刃而解了,我們還看到了磚的砌築與裝飾等,如24牆、37牆等砌築等,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暫時結束了上午的實訓內容。

到兩點時我們又開始了下午的實訓,同樣分好組後,我們先來到了一間房間,這裏的老師先給我們演示的是砌塊的抗壓強度測驗,先給我們介紹了有兩組試塊,一種是100*100*100.還有一種就是150*150*150,這次我們測的是100*100*100,老師熟練地把試塊放到儀器上轉動上部的轉盤,使它與試塊接觸較為緊密,開動試驗機進行緩慢勻速加載,先關閉在右邊儀器上邊的回油閥,慢慢轉動送油閥,此時可以看到在左邊強度值的顯示及變化曲線,當該曲線向下走時則表明試塊已被破壞,此時在屏幕上的值為該試塊的最大與最小強度值,老師還讓我們自己動手試驗,我們邊試驗,老師則在一邊講解它的評定標準:即

1、取三

個試件強度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每組試件的強度代表值;

2、當一組試件中強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時,取中間值作為該組試件的強度代表值;

3、當一組試件中強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均超過中間值的15%時,該組試件的強度不應作為評定的依據。 經過老師做的實驗和講解,我們對這一內容更為深刻了。老師還給我們看了關於做混凝土的透水性能的實驗,因為要求時間較長,所以老師只是給我們大概講了一下檢驗的程序及標準。

接下來便是鋼筋的拉伸試驗了,等前一組同學結束後就該我們了,這裏的老師在一堆長短不齊,直徑不一的鋼筋裏挑選了兩根鋼筋,先是給我們説了為什麼要進行鋼筋的拉伸試驗,怎樣進行,在檢測中可以鋼筋原材料的屈服點、抗拉強度和伸長率,以評定鋼筋的力學性能指標是否滿足標準要求。然後分別稱了它們的重量,量了它們的長度,做上記錄,為了準確地檢測它拉伸時變化的長度,還有一種專門在鋼筋上均勻劃刻度的工具,只見老師熟練地在鋼筋上做好記號,便開始進行試驗,如同剛才混凝土試塊試驗一樣,我們也可以通過儀器看見鋼筋被拉伸的變化,在邊看儀器上的曲線變化時,老師給我們説低碳鋼從受拉至拉斷,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彈性階段:隨着荷載的增加,應變隨應力成正比增加。如卸去荷載,試件將恢復原狀,表現為彈性變形;

2、屈服階段:該階段應力與應變不成比例,開始產生塑性變形,應變增加的速度大於應力增長速度,鋼材抵抗外力的能力發生

“屈服”了。

3、強化階段:進入強化階段後,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又重新提高,變形發展速度比較快,隨着應力的提高而增強。

4、頸縮階段:該階段頸縮材料變形迅速增大,而應力反而下降。試件在拉斷前,於薄弱處截面顯著縮小,產生“頸縮現象”,直至斷裂。不一會兒,鋼筋就被拉斷了,老師把拉斷的鋼筋取下來,我們能直觀地看見被拉斷部位的變化:其直徑變小了,表面也變得更光滑了,這時老師拿出一把鋼尺子量出了該鋼筋拉伸的長度,同理也做了第二根鋼筋的拉伸試驗。

看完了鋼筋的拉伸試驗,我們又觀看了怎樣給砂子的分類,老師先給我們講解了理論上的做法,接着就為我們演示了一遍,這也是我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

最後我們來到了鋼筋加工房。在課堂上老師給我們講了關於鋼筋連接的方法有機械連接、焊接連接、綁紮連接三種,其中鋼筋的接頭宜優先採用焊接接頭。焊接又分為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這裏的一位師傅很熟練地把焊接鋼筋的設備準備好,其中有焊藥,細鋼絲等作為焊接的輔助材料,只見他用上下夾具把鋼筋固定好,使兩根鋼筋之間留有一定的距離放置細鋼絲,再用套筒把套好,裏面裝滿焊藥,在接通電源,此時可以看到焊藥在燃燒,還冒出了煙,過了一會鋼筋邊焊接好了,等它冷卻後老師把多餘部分敲去,就這樣鋼筋的焊接就完成了。此外師傅還給我們演示了鋼筋的彎曲,現場加工箍筋等等。

鋼筋部分也差不多看完了,這時有位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模

板的分類,腳手板等等,還帶我們去看了樓梯鋼筋的佈置,泛水構造,屋面防水,石材幕牆的裝飾,屋面板鋼筋的分佈等等。在這次的實訓中,我瞭解到了自己在理論知識上的不足,也知道在實踐方面所欠缺的東西,也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知識。在課堂上我們只能藉着老師的講解和一些圖片加以自己的想象,並不能很好的把它與現實結合起來,通過這次的實訓將有利於我們將本書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相結合,並拓寬自己的視野,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不過實踐更重要。我們不僅要學好理論知識,更要着手實踐,在經驗來源的同時用理論知識去檢驗,更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以致用,更好地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