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學生經驗交流心得(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7W

大學學生經驗交流心得(精品多篇)

大學生學習經驗交流會心得 篇一

一、大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往往發現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一些智商高的學生,學習成績一般,甚至較差,而一些智商一般的學生,學習成績卻很好。究其原因,就在於學生是否能適應大學的學習方法以及心理是否健康等。我國著名的心理衞生學家陳家詩教授説:“心理健康的學生,成績優於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勝於心理不健康者。”在學習方面,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大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適應不良

學習適應不良是大學新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困惑,對他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其具體表現有:

1、對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緊迫感和自覺性。

2、學習缺乏獨立性,習慣於中學時的學習方法,由教師安排自身的學習內容、學習計劃、學習時間等,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

3、不理解大學的學習特點和規律,不知道如何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

4、學習中精力投入不足,對本專業的知識、技能、要求認識不足,不知道怎樣建立專業知識結構,培養專業技能,學習帶有盲目性。

產生學習適應不良的主要原因:第一,大學的教學相對於中學來講,在特點、方式和內容上有很大不同。大學老師一堂課講授的內容多,有時會與教科書上有很大出入;教學方法也與中學有差別,加之對新環境不熟悉,人際關係生疏,思念父母的心理不能擺脱等,這些給心理素質尚未成熟的大學生帶來情緒上的波動和不安,以至影響學習。第二,大學生心理髮展不成熟,由於他們缺乏生活閲歷,在客觀環境發生變化時,明顯地暴露出適應能力差,不能儘快地隨着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以致影響學習。

(二)學習缺乏動力

內部資料,翻版必究邁斯通教育大學生學習英語口語以及學習,成長,成功的最佳平台

大學生學習缺乏動力是指學習沒有明確的方向,甚至厭倦學習。在學習時不象中學時那麼有勁頭,主要表現為:

1、學習鬆弛。進了大學校門,從心理上擺脱了高中時的沉重壓力,思想上逐漸鬆懈,新的目標還沒有明確形成,所以學習的動力不如中學時強。

2、沒有學習的熱情,缺乏必要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喚醒水平,懶於學習,沒有學習的抱負和希望,求知上進性不足,把主要精力放在娛樂等與學習無關的活動上。

3、學習膚淺,滿足於一知半解,不注意摸索學習規律,學習能力較弱,成績不好等。

(三)學習過度焦慮

部分大學生存在着過度的學習焦慮情緒。具體表現在:

1、學習中心理壓力太大,情緒壓抑。

2、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總擔心自己學得不好,對可能取得的考試成績顧慮重重,信心不足,憂慮過度,以至汽食不安。

3、誇大學習中的困難,為此惶惶不安,焦慮萬分。

(四)學習心理疲勞

學習心理疲勞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遲鈍,情緒躁動,精神萎靡不振,學習效率下降,錯誤增多,出現失眠等。造成大學生心理疲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學習活動中不注意用眼衞生;學習內容單調,時間過於長,生活缺乏勞逸結合;學習的內容難度較大,學習過於緊張,使大腦神經持續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對學習缺乏興趣、厭煩、畏難;或是由於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如家庭經濟問題、思想間題等。

(五)考試焦慮和怯場

考試焦慮是指擔心自己考試失敗而憂慮的一種負情緒反應,考試怯場是指考生在應試中的應急反應。考試焦慮容易分散和阻斷注意過程,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專注於學習和應試,而是專注於各種各樣的擔憂;考試過度焦慮妨礙記憶和回憶,使該記的記不住,想憶的憶不起;考試過度焦慮,還會使思維呆滯凝固,使具體思維能力無法正常發揮,創造性思維更無法進行。

考試緊張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要注意“適度”。適度會使人的活動變得積極,思維變得清晰。“過度”緊張使人的活動受到抑制。考試怯場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這種缺乏自內部資料,翻版必究邁斯通教育大學生學習英語口語以及學習,成長,成功的最佳平台信是由於過去考試失敗而造成了心理定勢,生怕考試再遭失敗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學生,在應試過程中緊張恐懼,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甚至還引起生理上的不適,如腹瀉、失眠、噁心等。這些都是考試心理偏差的表現。

二、大學生健康學習心理的培養

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進入角色,熟悉生活,提高自身適應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要隨着外界環境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的需求和發展與社會的需求和發展相一致。這就是説,隨着大學環境的變化,要使自己進入“角色”,在新的大學生活中尋找自己的方位,確立最佳位置。此外,培養自信心,在大學生學習中尤為重要。由於大學是人才雲集之處,“能人”背後有“能人”,這就不可避免地使學生過去的優勢變得不復存在,在現實的變化面前,由於心理承受能力差產生了自卑感,甚至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培養自己的自信心。

(二)培養健康心理,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要增強學習動力,主要是確立學習目標。目標能指導人的一切行動。進入大學,等於眼前的理想實現了,新的理想目標又等待着自己去確立,這種新目標的確立要根據大學的學習規律,結合自己的實際,並且要進行新的努力。在目標的確定中應該注意使個人目標與社會責任聯繫起來,把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否則這一目標就難以實現。其次,要培養學習興趣。興趣是情感的凝聚,一個人如果對某件事情感興趣,那麼,他就會深入持久地去做這件事,力爭達到預期目的。興趣對於大學生來説,更為重要。它是求知的動力,熱情的凝聚,行為的指向,成功的起點。但是,大學生的興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實踐活動的豐富,培養和發展的。所以,在學習中,大學生要善於發現激發自己興趣的事情,努力培養這種樂趣。

(三)克服學習過度焦慮

第一,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能力,調整自己的抱負水平和期望目標,使之切合自身和客觀現實。第二,增強自信和毅力,不怕困難與失敗,勇於迎接學習中的挑戰,保持適度的自信心,克服虛榮心理。第三,加強心理調節,保持情緒愉快和穩定,探索、掌握切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遵循大學學習規律,以增進學習效果。

(四)預防、消除心理疲勞

勞逸結合是預防心理疲勞的重要措施。學習一段時間,應該休息片刻放鬆一下;在學習之餘,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使身心得到調節和放鬆,應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使生活內容豐富多彩還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此外,要學會科學用腦,掌握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如有些人感到早上效率最高,有些人感到晚上學習效果最好,在這種情況下多用腦,就會事半功倍。

(五)正確對待考試,提高應試技巧

要充分認識到考試是衡量學習好壞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成績並不完全、準確、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知識水準,特別是對能力的反映更不全面。所以,大學生應重視考試,但不過分要求高分。要考得輕鬆,學得愉快。提高應試技巧,首先要做好考前準備,即認真複習,有計劃,有安排,有輕重緩急。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使大腦過度疲勞,以免影響學習水平。尤其是臨考前幾天應保持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保證以清醒的頭腦和充沛的精力走進考場。其次,要有應付“怯場”的辦法,考試時先做確有把握的題,難題放在後面做,這樣可以消除考試緊張情緒。假如考試“怯場”,可設法轉移注意力,使大腦興奮起來,諸如想一件令自己高興的事,或者是做幾次深呼吸,使情緒穩。

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多種溝通的技巧二:別插嘴 篇二

假設一個人正講得興致勃勃,聽眾也像一羣緊追新娘花球的女儐相一樣熱烈,這時,你突然插嘴,問些不相干的問題,説話的那個人絕對不會對你有好感,很可能沒有人會對你有好感。

因此:勿以不相關的問題打斷別人的談話;勿以無關的言論打斷別人;勿搶着替別人説完話;勿搶着幫別人説故事;勿爭辯不重要的細節而打斷別人的話語。

簡而言之:別插嘴。

大學生學習經驗交流會心得 篇三

我對學習認識其實就是把“學習”拆開來看。第一步肯定就是“學”。在學的過程中穿插一些“思”,做到思所得,思所失,思所疑,思所難。總結其實也是一個思的方式。但是隻學不思。學習的效果是很差的,孔子就有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聖作為一個大教育家,我們可以絕對相信他的理論指導的。學思並用會達到預期不到的收穫,我口説無憑。但是事實就如此:毛主席學習思考相結合,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曲線救國思想;哲人蘇格拉底的把學習思考相結合,創造了史上不朽的文化篇章;只要是有功跡的人都可以寫他們學思結合的。這些都是實證。

其次就應該是“習”,我給它的定義就是“複習”。“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大家都很熟悉,強調一個學習問題就是要及時複習,收穫才多。複習還有另一個效果,複習舊知識,收貨新知識。再次引用孔子的話語:“温故而知新”。可見幾千年前的哲人都已經認識到了複習的重要性,作為現代的我們,知識繁多。複習更顯重要。

學習需堅持,肯吃苦,還需要一個求知的心。最難的事莫過於堅持一件事。但是學習是一個漫長的事,乃至一生的事。毛澤東就説過:活到老學到老。我也挺贊同,因為就在這個知識型社會,創新性社會。沒有知識的更新,必將落伍。只有時常更新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才可以在社會上謀得你的生存位置。學習更需要吃苦耐勞的精神,想必大家都知道:鑿壁偷光,孫敬懸樑,蘇秦的錐刺骨的'故事。這些都是古代知識分子對知識的追求過程中所傳下的佳話。現在我們不需要像那樣去做,但是這種精神我們一定要繼承乃至發揚。當然要有上面的做法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這樣做的,就要看你是不是一個求知的人,這樣就關係到你的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當代大學生應該,必須樹立求知的價值觀。做到立志當高遠,立志做大事,立志須躬行。

為什麼當代大學生要樹立學習觀?第一,大學生的抽象思維迅速發展但易帶主觀片面性;第二,大學生情緒情感豐富但波動性較大;第三,自己意識增強但是發展還不成熟;第四,獨立性,閉鎖性與依賴感,歸屬感同時存在。所以大學生必須樹立學習的觀點。樹立終生學習理念:終生學習是指個體的學習活動是一生中連續不斷的過程。這就意味着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參加學習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均等的教育機會。事實上,這是一種理想狀態。於社會發展的中心,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人在一生中出於自己生存發展的需要,出於外部環境的壓力,出於對人的生活質量、人的尊嚴和生命價值的追求,自己意識不斷地覺醒,終生進行學習。這是人在社會生存的最佳的選擇。人是社會的主體,人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在人一生的學習中,充分發揮人的主體作用,才符合學習活動本身的規律。到成人階段,成人認知的發展,情感的發展,人格的發展都比較成熟。成人能感受到社會環境的壓力,產生學習動機。相比較而言,成人自己導向學習的能力比兒童和青少年強,即:從自己現有的狀況設定下一個學習目標,自己尋求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途徑,以及對學習的自己調控和自己評價。在學習中,成人已充分顯示了其主體性。在學習活動中,也只有強調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學習貫穿於人從生命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人在一生中都需要發展,因而人總在自覺地或不自覺地進行有意識的或無意的學習。人處在一個動態發展的社會環境。人從出身之始,就開始了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承擔不同的社會角色,有不同的發展任務人在一生中都面臨着生物的發展、認知的發展、情感的發展和社會發展。此外,個性、潛能、情感在人的一生中總在發展、變化。人又生活在動態的社會環境中,社會和人都在變化,人要適應社會變化,要促進社會發展,要與社會在動態中達到平衡,學習必然會貫穿於人一生的全過程。

終生學習是個別化和個性化的學習,對於人心理的生理基礎研究已經取得較為一致的認識是,除孿生者具有相同的染色體配對組合和基因外,世界所有人口中再也找不到任何兩個人的遺傳因素相同。這是人和人之間永遠存在者個別差異的根本原因。人的差異性是社會的客觀存在。而人們所處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教育條件的不同又使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進一步擴大,而且更為多樣化。

由於人們的認知特徵、情感方式、個性結構的巨大差異,由於人們所處的環境和承擔社會角色的不同,在成人中,由於不同個體受教育程度和經驗結構的差別,還由於因此產生的對人的生命價值取向的千差萬別,就有了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

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多種溝通的技巧四:別忽略沉默的人 篇四

大多數的社會團體中至少會有一位格格不入的人--一位外表、舉止都像局外人的`人,也就因此而被視為局外人。

不論他看來多麼無趣乏味,你也不該如此對待他。

每個人在某一時期都會自覺是個局外人。

你該設身處地替那個遭人冷落的人想一想,讓他感到安逸自在是必要的,讓他參與!

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多種溝通的技巧十二:平等交往 篇五

平等,主要指交往雙方態度上的平等,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和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關係。

在交往過程中,如果一方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發號施令、頤指氣使,那麼他很快便會遭到孤立。

大學生往往個性很強,互不服輸,這種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絕不能高人一頭,因同學之間在出身、家庭、經歷、長相等方面的客觀差異而對人“另眼相看。”

堅持平等的交往原則,就要正確估價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優點而盛氣凌人,也不要只見自身弱點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大學學生經驗交流心得 篇六

今天下午,學校舉辦了優秀家長育子經驗交流會,全校二百名家長及部分教師到會聆聽成功育子經驗。主講的兩位都是我們學校的老師,一位是兒子今年考入了清華大學的吳老師,另一位是兒子入了科大少年班的強老師。其實,早就想聽聽她們平時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一定有什麼特別的方法,要不孩子怎麼能這般出色呢?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了。

很用心的聽了兩位老師也是兩位標準合格媽媽的經驗介紹,感覺非同一般,的確有過人之處,值得學習。認真的做了筆記,綜合兩位孩子的成才道路,總結一下,應該有以下兩方面:

一、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孩子天生應該無多大差別,差別在於後天習慣的培養行為的塑造。兩位孩子共性在於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家長只做好引導鼓勵賞識工作,做孩子最好的聽眾,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孩子任何時候的堅強後盾。

1、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從孩子上學那天起,所有學習用品都讓孩子自己對照課表準備,家庭作業自己抄記,獨立完成,完成後家長可適當檢查。強老師説,她兒子上一年級時在自己班上,一次不知道家庭作業做哪兒,在家問她,她硬是狠着心沒告訴他,對孩子説在家媽媽就是媽媽不是老師。雖然兒子哭得很厲害,但他懂得了記作業是自己的事。上國中時,她兒子有時還打電話問同學作業,她照樣是不高興的態度,還戲説每次收五角錢的電話費。

2、培養孩子閲讀的習慣

讀書可以使人明智,拓展視野,納百川而匯江河。喜愛讀書的人內心是一種知識的沉澱,富有深厚的內涵,散發温文儒雅的氣息。兩位母親都很注重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低年級時從拼音讀物開始,慢慢培養。三年級以後就可以博覽羣書了,《歷史故事》、《二十四史》、《神話故事》、《三國演義》等都可以介紹給孩子。雙休日可以陪孩子去書店,讓孩子挑選一些可讀的自己喜歡的書。但這時作為家長應把好關,多讀益書,一些思想不健康的書堅決不讓孩子過目。

另外,每晚入睡前,培養孩子讀5至10分鐘書的習慣,可以是當天學習的語文或英語課文,也可以是預習第二天的學習內容。養成習慣以後,孩子會自覺去完成。

3、適當看電視上網

當下,有些家長一味地認為看電視上網對孩子不利,所以,絕對不讓孩子碰這根“高壓線”。其實,這些行為有些過激。是孩子他就有孩子每個階段正常的發展特徵,是孩子他都喜歡看電視喜歡上網,你不能剝奪他這些應有的權力。對於孩子的看電視上網的問題,我們應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正確看待。如果一味的不讓孩子沾這些東西,會讓孩

子越發的好奇,越發的想入非非,越發的對它們痴迷。兩位媽媽都是在適當的時間允許孩子看看電視,但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是有約束的,一般是動畫片、新聞或是一些法制方面的內容,時間都是控制在高質量的完成作業以後。上網的時間也有控制,一般是雙休日玩一次,一個小時,時間到立馬關掉。久而久之,孩子也就適應了,也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

二、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許多成功的事例告訴我們,孩子的成才很大程度上還是靠自己的發奮努力,凡是靠外在壓力驅動式學習的孩子應該是沒多大出息。兩位成功母親的育子事例無不顯示這一觀點。兩位都是很自覺的孩子,都是能自我加壓的孩子,都是會給自己制定長期或短期目標的孩子。

1、定期與孩子交流,瞭解孩子的思想動向。

兩位母親在這方面都做得很好。定期不定期的與孩子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在校的點點滴滴,掌握他的思想動態,有的放矢的適時調整對孩子的教育。任何時候都不要和孩子發生牴觸,學會平靜的解決一些小問題。發現孩子有了不足,及時採取恰當的方法予以解決。科大學子的母親就是利用晚飯後散步的機會與孩子進行交流,一方面鍛鍊了身體,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母子之間的情感交流,還可以在散步的過程中適當的幫孩子確立短期學習目標,何樂而不為呢?

2、讓孩子明確學習是自己的事,大人有大人的工作。

如今,有許多懵懵懂懂的孩子,認為作業是幫老師做的,讀書是替父母讀的,沒理想沒抱負,渾渾噩噩。孩子一旦入學,我們就應當讓他們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他的工作就是學習。父母有父母的工作,學習上遇到困難可以請教父母,但必須先獨立思考,儘量去解決,不能存有依賴思想。清華學子的媽媽説,孩子從一年級起就開始做《奧林匹克天天練》,一直堅持到上大學。國小低年級的時候,家長有意識的扶持,三年級以後就讓孩子對照例題獨立去做,遇到不懂的題目全家探討。上國中以後,父母沒辦法輔導孩子的奧數,就鼓勵孩子去請教老師。高中就讀於蕪湖師大附中理科實驗班,參加了數學組的學習,在那兒,有老師系統的給孩子講奧數。高中做了53本奧數書,多了不起呀!

兩位成功媽媽的成功之處遠遠不止這些,我一時也不可能領悟更多,只能以此借鑑指導自己今後的育子之路。天下的孩子各異,每人都應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條條大路通羅馬,我想也不是每位孩子非清華北大不可,但只要有希望就應該去努力,去拼搏。有夢才能飛翔,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插上翱翔的翅膀,用自己的智慧、健康和堅定的信念去搏擊長空。願天下所有的學子及父母和和美美倖幸福福快快樂樂!

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多種溝通的技巧三:勿道人長短 篇七

此地所談的只是會傷人的閒談。

不論有意無意,傷害別人均屬不可原諒:故意是卑鄙,無意是疏略。

傳述傷人的事實,或出於嫉妒和惡意的空言,或想借着顯暴別人不知的祕密而提高自我身價,這些都令人齒冷。

我並非要你完全不提不在場的人,你可以提到。

但一等到你發現自己想説些不太愉快的話時,我建議你趕快默誦下列金科玉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