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1W

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多篇

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1

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台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國小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國小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初為教師時,為了走好以後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閲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國小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説: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國小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據瞭解,《國小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了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2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着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讚歎、折服!

啟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啟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

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一起欣喜。

愛,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

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3

這個月,讀了莫源秋老師的《做幼兒喜愛的魅力教師》,感觸很深。《做幼兒喜愛的魅力教師》一書,闡明瞭愛是雙向的:幼兒的成長需要教師的愛,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同樣需要幼兒的愛。它告訴我們,做幼兒喜愛的教師,我們要努力使自身具備幼兒喜愛的條件:熱情、友善、寬容、幽默、有才能、會關心人等。書中除了談到了理論知識,還舉了大量的例子,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啟發性和借鑑性。

幼兒教師能否在工作中感到幸福,不僅關乎幼兒教師自己的幸福,而且關乎幼兒的幸福。因為一個視幼兒教育工作為不幸和煎熬的人,很難承擔積極的、温暖的、充滿生命情懷的幼兒教育任務,也很難用真誠的愛心與幼兒進行廣泛的交往。只有由衷地感受到工作的幸福——樂在與幼兒的互動中,樂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中,樂在與同事的合作中,教師對幼兒教育工作才會充滿熱情,才會保持一種愉快的心情,才能以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去感染幼兒,讓幼兒快樂着他們的快樂,幸福着他們的幸福,自然,他們也就成為了幼兒喜歡親近的教師。書中的最後一章,從七大方面闡述瞭如何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看完之後有以下幾點感觸:

一、重視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成長

華東師範大學的葉瀾教授説過:“一個老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老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就成為名師。”書中談到了反思應該成為幼兒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特別作為新教師,活動後進行反思更是不可缺少的。書中講到教師對幼兒教育實踐的反思主要有三種,即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的反思,自己平常在寫反思時較忽略活動前的反思,書中的方法是可借鑑的,如:在設計教育活動內容時,我們應思考:如果幼兒學習這項內容,可能會有怎樣的理解?在幼兒學習這項教育內容活動內容之前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或經驗時,我能提供怎樣的幫助,從而使幼兒的理解或經驗由低級向高級發展?這點是平常自己在反思時較忽略的,在今後活動中應學習。同時,同一活動類型的活動可進行再次組織,再次反思,設計、組織完一次教育活動後,坐下來稍做反思,對得與失大致有所體會,進而思索如果再設計與組織同樣或同類的活動時,應該如何設計與組織才能做得更好,這樣在今後的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中就能揚長避短,使自己的設計、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更上一層樓。

二、處理好人際關係,學習她人正確的人生觀

書中説到:讓微笑成為人際交往中的一種習慣。我想平時我們也該確實如此,就如歌詞所唱的一樣: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笑是善意的象徵,也是輕鬆的標誌,它能給人帶來內心的愉悦,使別人樂意與我們相處;見到同事,主動打招呼,主動微笑,與同事有了矛盾,要主動化解。除此還要真誠地幫助別人,真誠地與同事相處,當同事遇到困難時,盡我們的所能儘量幫助她們,只有這樣,當我們自己遇到困難也才能得到別人真誠的幫助。

平時,要多向積極追求進步、工作成績顯著、工作經驗豐富的同事學習,我們不僅可以從他們那裏得到幼兒教育專業能力方面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受到他們那種健康的、不斷追求進步和事業成功的應世態度的感染,這樣,不僅有利於我們形成積極健康的工作心態,而且有利於我們在分享這些同事們工作的快樂和幸福的同時,不斷地發現自己工作中的快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想享受到工作中的快樂和幸福,就應該向那些快樂地工作、幸福地工作的同事看齊。

三、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幸福是一種個體的內心體驗,是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到發揮、理想得到實現後一種持續的心情舒暢的情緒體驗。直接影響個人幸福體驗的是個人的幸福觀,而非自己擁有名利的多少。一些人經常能體驗到幸福,是因為他們具有與其現實生存狀況相適應的幸福觀,相反,一些人很少有幸福的體驗,是因為他們的幸福觀與其現實生存狀況不相符合。可以説,一個人改正其錯誤的觀念,就可以改變其對生活的體驗,進而獲得與之相應的不同程度的幸福體驗。書中舉了一個非常現實的例子,看了這個例子,讓我意識到幸福與否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而在於我們的思維方式是否正確。我們有時候之所以沒有幸福的感覺,那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方式不正確!這時,如果我們能換個正確的思維方式,對任何食物都往積極的地方想,那麼,我們就一定能過上充滿幸福感的生活!

雖然平時我們對工作會有怨言,但是想一想,現實中,沒有哪一項工作是十全十美的,好風景永遠是在山的那一邊。任何一項工作從事久了,總會生出倦怠感,我們應當正視現實,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過好每一天,反正“快樂也一天,痛苦也一天”,為何不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呢?生活是精彩的,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就會發現工作中有很多很多的快樂。

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4

讀了《一份個性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師生關係主導在教師,據有關調查證明,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教師,66%的學生認為自我和班主任的關係還能夠,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我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我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須的聯繫。隨着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説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自我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一、師愛最為公眾期盼

教師就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我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

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禮貌”,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我,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職責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僅是從老師那裏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着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我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期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潛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到達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着想,教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就應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我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説話,上課時光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

如果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悦耳”。

參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期望自我能碰到好的老師。作為學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作為教師,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二、教師要經常自省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能夠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能夠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我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我能夠激勵自我,這是用心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我就不明白自我長在哪裏,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光一長,就會脱離羣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我威信。當然,只有自我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三、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持續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構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係,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一樣的個性,然後根據不一樣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構成了一種和諧關係,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四、教師務必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

作為教師深感職責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係,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持續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

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5

?優秀國小語文教師必須要明白的7件事》這本書很適合一線教師閲讀,它是竇桂梅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寫照,是她思維方式、思想、心靈的物化。不僅僅充滿智慧,更以流暢的文筆、詩意的語言,在不經意間詮釋了自我對語文、對國小語文教學、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解,更詳細列舉了一線國小語文教師應讀書目,闡明瞭讀書的不一樣境界。

其中“讀書——我們必須的生活”,在竇桂梅教師説的七件事中,這件事我覺得最重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帶領孩子們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感受我們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自我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藴,應對學生何來侃侃而談的底氣?又如何能引領學生暢遊書海?曾看到過一篇文章,説的是:如今好多學校都要求學生很多進行課外閲讀,這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及終身發展都有好處,可是在我們對學生提出了這樣要求的同時,我們的教師讀了多少書?

説真的,當時應對這三個問題,我覺得慚愧。我是語文教師,我問自我:我讀了多少書?雖説有時也看看,專業的,人文的,休閒的,都會涉獵一點點。但細想想,卻從來沒有過讀書計劃,想看時就翻翻;也不成系統,全憑自我的喜好;更不能堅持,有時間就看了,沒時間就作罷,如此這般,總覺得沒什麼收穫。“讀書,是最好的精神美容”“和學生一道在閲讀中呼吸”“讀書,我們必須的生活”,這本書中,竇桂梅教師從我們自身的角度,從學生的角度,闡述了語文教師讀書的重要性,我很贊同她的觀點。掩卷沉思,自我要靜下心來,認真讀書了,感覺自我讀書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不能堅持,記讀書筆記還很欠缺。

“讀書,然後才有育人的底氣”、“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工資再低也要買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讀書,我們必須的生活。僅有經過讀書,才能找到自我的精神家園。同意竇教師那種“擠一點兒,佔一點兒,搶一點兒。”的讀書方法。

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篇6

今年暑假期間,我讀了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感動。我被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師的敬業精神、教育機智和靈活性所打動。大師書中字裏行間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

這是一本獻給教師的心靈之書,這也是一本緩釋教師心理壓力,啟發教師生活與教學智慧的書,它用温情、智慧和愛意詮釋了教育的真諦,它用一首首教育詩篇禮讚教師工作的神聖。用一個個真實而平凡的故事,撫慰我們的心靈。

作為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是愛孩子。愛孩子,就要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蘇霍姆林斯基説:“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而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把一切都告訴他。”這一點,對於我們音樂教師尤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作為教師我們對學生可以説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是一種無私的愛.因為每個學生最初都是以張空白的試卷。我們每一筆書寫,都是未來的答案.愛學生就是要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賞識教育,事實上,當孩子們在犯錯誤的時候,他們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孩子。身為音樂教師,我們更應該利用所任學科的特點,賞識那些後進或處於困境中的學生,賞識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音樂所獨有的情感藝術中得到薰陶。由此可見我們愛學生、賞識學生,其根本目的就在於讓學生用同樣善良,真誠之心去愛他們、愛集體、愛社會,從而的達到受教育的目的。

真正的教育離不開教師的滴滴雨露,離不開教師的心靈!是教師與兒童生命的對話才使教育發出高山流水之聲。那兒童呢?每一顆心都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他們渴望成功的體驗和快樂的滿足,他們祈盼教師用智慧的睿語解開他們心靈的密碼。是教師的理智之愛,使兒童的現實生活充滿意義;是兒童如水的清純,給教師帶來生命的滿足。真正的教育始終是教師與學生合奏的樂章。尊重是一縷精神陽光,他可以照亮孩子的心扉,尊重兒童,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那就是真正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説:“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於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憐惜、愛護,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憂傷,才能贏得孩子的心。

教師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説:“在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頭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為一個教師,要想得到更多孩子們的愛戴,就應該學會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給他們信心,這應該是對所有孩子而言的。對一個靦腆的孩子、對一個木訥的孩子、對一個經常是表現平平的孩子,教師往往一句不經意的稱讚的話語,一個微笑,一個親切的小動作,就會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給他們信心,同時也亮麗了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

讀《把心靈獻給孩子》,我最大的收穫是我懂得了教育是一件雕刻心靈的工作。我們的對象是一羣有着靈魂和理想的人,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次行動,每一次喜怒哀樂,都是在孩子心靈的白板上刻下了重重的一刀,都是在孩子心靈的扉頁上寫下了濃濃的一行,那一刀下去,那一筆下去,寫下的是正義還是邪惡,是美德還是醜惡,是真理還是謬誤,不在孩子的心靈是什麼,全在於我們教師是什麼!唯有美德才能雕刻美德,唯有正義才能書寫正義,唯有真理才能傳播真理,我們自己是什麼,才可能塑造什麼,換言之,我們希望我們塑造的對象成為什麼,你自己必須首先成為什麼。世界上不可能有一種完全空洞的塑造,單憑想像就能完成的雕塑那隻能唯心主義的幻想,心手合一不僅僅對於雕刻家是這樣,對於教育家更是這樣。所以,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不在於給孩子傳授多少知識,而恰恰在於豐富自己的靈魂,提高自身的修養,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成為一塊寶石,那樣孩子天天看着這塊寶石,捏着這塊寶石,聽着這塊寶石,耳濡目染,他們也就具有了寶石的特質。教育的真諦不在於説教,而在於薰陶,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心靈。孩子最終能不能夠成為一件藝術珍品,全在於雕刻家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