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下鄉支教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9W

教師下鄉支教的心得體會多篇

教師下鄉支教的心得體會篇1

富中的支教生活,鍛鍊了我的教學能力,也使得我深刻理解了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的各項工作中,瞭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前提。支教的第一個星期,通過和班主任指導老師鄧愛平老師的交流,以及和同學們的日常接觸等方式,我記住了全班同學的名字和發現了班級的某些問題。班上的同學學習成績雖然較好,可是上進心不足,紀律仍需加強。面對這些情況,通過和班主任指導老師的共同商討,我們立即決定利用班會課,彙集全班人之智慧,制定出一套考試獎勵機制和班級懲罰方案。

有人説,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卻也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主任。對於班級內每一位學生而言,班主任是離他們最近的人,對他們的影響是深遠的。通過協助班主任指導老師參與班級管理,我上了人生第一節班會課,制定了班級清潔輪值表,策劃了班級大食會,參與了校運會、家長會……這些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經歷。

為了讓班上的同學進一步瞭解、理解班級衞生、紀律、月考計劃等要求,使同學們能將規範的要求內化成自覺的行動,在班主任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我以專題討論會的形式,通過展示班級輪值表、引導學生制訂月考計劃、討論交流班規的具體處罰形式,着重強調班級衞生、紀律和月考計劃和中段表彰等要求,以無紀律,不成方圓為主題,召開了我人生第一節班會課。班會課前,我針對主題班會的目的與形式,設計相關多媒體課件。班主任也專門召開了一次班幹部會議,提前將主題班會的內容告知學生,使學生在思想上有一個準備過程,同時,積極發動班幹部做好配合,廣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班會課如同預期一般進行,按照班級衞生、紀律、月考計劃等幾大環節展開。通過這節班會,我感受到要開好一次主題班會,主要是做充足的課前準備和選擇適合的主題。本次班會從內容的確立到課件的製作,都是指導老師和我一段時間的努力,而且這個主題主要是貼近同學們的生活,和反映了同學們的突出問題。此後,帶着這些經驗,我召開了一次又一次的主題班會。

回想當初的選擇,今日的收穫,我的支教初體驗是在富麗中學,何其有幸!在這裏,我認識了博聞強識,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他們無私地和我分享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如何處理種種問題的方法;在這裏,我遇見了一羣活潑開朗,勤奮好學的學生。他們願意和我一起參與每一節課,積極地和我進行互動感;在這裏,支教生活鍛鍊了我;富中人的熱情感染了我。

教師下鄉支教的心得體會篇2

為了提高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使農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日前,我校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此次活動由趙建嶺校長親自帶隊,來到長葛市,我校送課教師是耿科老師,耿科老師上了一節激發學生運動興趣這一課,效果非常好,課後,上課教師與聽課教師還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通過學習、交流,聽課教師普遍感到開課教師在教材處理、課堂駕馭等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因而收益匪淺。會後,雙方還交換了今後聯繫的方式。

通過這次送教下鄉活動,我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一、送什麼的問題。如果僅把送教下鄉活動理解為讓城鎮學校的一節優秀課到鄉村薄弱學校去演示一遍、並想以此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話,那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根本目的來説,一般是很難達到的。因為這種杯水車薪的行為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所以,我認為有效的送教下鄉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關於教育基本問題的深層次本質和規律的觀念,是教育的靈魂和根本性的指導思想,對於教育全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向這些學校和教師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下,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是指文化知識,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善於與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標也將不再是為了學生傳承知識,而是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這些,無疑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順應這種社會發展的潮流,為了培養21世紀有用的人才,我們就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教育理念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強大內驅力。

2、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一種知識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澱,是教師的寶貴財富。從我區目前一些在體育教學上比較薄弱的學校情況看,它們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學硬件上的投入,牽制學校前進的,恰恰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而這種水平的不高,也不單純是教師自身的學歷不高和素質不好,而是教學經驗的匱乏。他們也在鑽研教材,但最後不得要領;他們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終不夠科學;他們甚至付出了比城鎮學校教師更多的勞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向他們傳遞一些先進的數學課教學經驗,對於提高薄弱學校教師在數學課教學方面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學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看作是一種理性的、抽象的行為,那麼教學方法的傳遞應該是感性和具體的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教學方法是否先進、得當,將直接關係到教書育人的質量。所以,教學方法的傳遞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重頭戲。執教老師要借用課堂這個載體,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直面聽課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讓聽課教師從聽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和感悟,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二、怎麼送的問題。為了提高信息技術學科送教下鄉活動的實效,在這個問題上,可以採用如下的幾個方法:

1、觀摩課。我們要選擇那些思想作風正派、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承擔執教任務。就目前來説,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要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把以傳承知識為目的的接受性學習變為以培養能力為目的的研究性學習,儘量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來增進其思考力和道德判斷力。

2、專題講座或評課。對於農村學校來説,觀摩課雖然具有直觀性和可摩仿性的特點,但它帶給聽課者的還只是停留在面上的一些感性認識,如果我們對課堂上的一些新方法,新理念不加以點明或提示,更會顯得是雲裏霧裏。所以,觀摩課配以專題講座或評課,將有助於教師對這些觀念和方法的內化,幫助他們把認識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但是,我們還必須注意具有針對性,即所講內容要和活動主題相吻合,使聽者感到所講內容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一個部份,是活動主題的提煉和濃縮;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經驗介紹。教學經驗的傳遞對一些薄弱學校的教師來説,可能同目睹一堂優秀的觀摩課來得一樣重要。因為它能指明教師努力的方向,減少無效勞動,提高教學實效。而且來自第一線教師的經驗介紹,是最具説服力的,最易激起聽課教師情感上的共鳴。所以,如果我們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安排一定時間的經驗介紹,對於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送後的延續問題。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時間來説,一般是很短暫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解決許多的問題。所以,要發揮送教下鄉活動的最大效益,還必須做好活動後的延續工作,如學校領導要組織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讓大家談談參加活動後的體會和收穫,促使大家對活動精神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還可組織有關教師上一些嘗試、創新課,把學到的、領悟到的東西進行具體實踐應用;今後要加強城鎮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的聯繫,如果做到這樣,就能有效地改變薄弱學校的面貌,真正達到了送教下鄉送去一堂課,帶動一個面的目的。

教師下鄉支教的心得體會篇3

日子真的像流水一樣,明亮而透明,涼絲絲地滑過我的靜脈,帶着暗藍色的時光一去不復還,20xx年的暑假就這樣悄聲無息的來到了。

在這火紅的季節,我們暫別了象牙塔中舒適的生活,帶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氣,深入鄉村,進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通過此次社會實踐讓我們褪去了一絲嬌氣、幼稚、浮躁與張狂。

在此次社會實踐當中,我主要進行的是支教活動,我教的科目是英語。因為考試和第一次下鄉的緣故,説句實話,自己在去之前心中完全不明確自己要教他們什麼,看着別人在忙教案,才知道要早早把所有的教案弄好,看着別人上網搜來的一沓沓的資料,自己內疚得想滅了自己,我是一個老師?哼,誤人子弟啊!連自己要教什麼都不知道還何談備課啊!時間不待人,上網搜是不可能的了,出於內疚,自己當晚便去圖書館借了幾本書回來,加上自己的資料,感覺到時應該用得上吧!只能這樣了,到時硬着頭皮上吧!到了吳陽中學,把一切安排妥當後,只剩下一個晚上了,自己靠着平時的積累,終於把第一堂課給弄出來了,到時只能靠現場發揮了。説真的,心裏感到很對不起學生。所以,自己暗暗發誓要在之後的教學中給同學們補上。

因而,自己在每天朝陽升起的時候,都拖着疲憊的身軀告別我那可愛的牀,吃過早餐後就直奔操場,帶領同學們進行瘋狂早讀。在教他們如何正確發音,如何學好英語的同時,我看到了我存在的價值。當我操着我那破銅鑼似的聲音大聲朗讀以求激發他們的熱情的時候,我覺察到了肩上的責任,同時也為自己的負責而感到欣慰。我不知道幾天的教學能否真正給他們帶去什麼,但我從教的過程當中可以看出他們那看到曙光的眼睛所散發出的光芒。

早讀完畢,得進行英語課堂的教學,在上課的過程中,也許自己有點高估了他們的知識面,畢竟才七年級啊,所以我講得有點快,學生有點接受不了,但整個過程下來,我邊講腦袋邊在轉,所以能夠將備課時沒有想到的東西照樣傳授給學生,因為瘋狂早讀的緣故,有時兩節連堂的英語課下來,我幾乎不能發聲了,但我繼續堅持了下來,因為我不想因為喉嚨的原因而浪費學生們的光陰,我想在幾天的學習中教會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而不是單純的英語知識。我想自己應該達成這個目標了。吃完午飯,我繼續回到教室裏輔導學生的英語發音,每個音的糾正都讓自己體驗到了成就感,雖然我犧牲了我的午睡時間,但我換來的是學生那開心的笑臉,這就足夠了。因為自己同時也是班主任,所以一個下午的時間我都得守在教室的後面。

課餘時間時,自己可以説與同學們玩成一片,這也許是他們與我關係那麼好的原因。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自己好像不是一個老師了,但通過這次的支教,讓我明白有時放下身份也是一種美。你把他們當朋友,他同樣也會把你當朋友。因為你怎樣對待別人是別人怎樣對待你的砝碼。而且也會因為這樣,他們更用心去上你的課,因為他們懂得不讓你這個朋友失望,他會懂得尊重你這個課堂時為老師,下課時為朋友的人。可能我説的不是很正確,因為也不排除他們是因為我講課快而怕漏掉什麼才會那麼用心的情況。晚上,我一有空也會過去教室輔導學生,這樣,我的備課時間就更短了,但是我一次備的內容可以上幾節課都還綽綽有餘,還好,沒耽誤學生,真感歎自己以前沒荒廢青春,心裏也暗自下決心以後要把英語學得更好!也許別人會認為我準備了好久,其實不然,只是因為我備課時用心和以前知識的牢固,這也讓我明白,課不是一天兩天準備出來的,靠的是平時。想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就得平時備課,課上授課。

當學校領導讚揚自己公開課上得不錯的時候,自己感慨良多,雖説靠個人,但這都要謝謝當日栽培我的老師,這也更讓我知道一個老師的影響可以有多大。這也改變了自己當初不想當教師的想法,忽然覺得教師真的是一份神聖的職業,身在其中才會明白當中的道理。當自己能夠通過自己的人格慢慢去改變,去感化學生的時候,你就清楚地知道你離不開這個職業了。

從注視着學生的變化到看着學生不捨的眼光,心中早已淚流成湖。當學生不願回家也要目送我們離開時,自己終於知道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分量。“男兒有淚不輕彈”,但他們打破了記錄,為我們留下了不捨的淚滴,這幫調皮得懂事的孩子怎能讓人遺忘。

當看着他們離別的信箋,憶起收花時的甜蜜,想起他們追車的瘋狂舉動時,心中又開始了一陣陣波瀾起伏。他們那純真的笑臉讓我再次回到了騎在單車上單純的花樣年華。是他們將我帶進了時光隧道,重温了當日單純式的幸福。一切的一切,已經不能用言語表得明,只能用行動去緬懷這一切,珍惜這一切。

總結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認為是一次成功的,實用的,受益非同的社會實踐。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清楚地明白了要付諸於行動才會有深的體會,有更多的所得。實踐出真知,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將真正得到體現,我們要珍惜每一次鍛鍊的機會,讓人生無憾。

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也讓我充分體會到了隊員們的熱情與投入,親身感受到了團隊配合的巨大作用,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唯有團隊配合才能事半功倍。就拿這次社會實踐來説,我們至始至終是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的,使我親身感受到了團隊的魅力所在。“在大學裏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這次實踐後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我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本次社會實踐僅僅是為我們以後的社會實踐開了一個好頭,我們將以本次實踐為點,多多總結經驗,我們不能再做“養在深閨”裏的“驕子”,每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做着日後事業有成、飛黃騰達的白日夢了。但願以後還能有機會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投身社會,使自己真正從中受益。

此次社會實踐也告訴我:“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而當初的芽,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我們要懂得在苦中作樂,因為熱愛,所以選擇,因為選擇,所以負責。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那麼我們就應該在剛剛起步的時候,用我們充分的準備,去面對不知的過程,迎接滿意的結果。

教師下鄉支教的心得體會篇4

8月下旬,在教育局的安排下,我們6位教師經過培訓後,踏上飛往雲南的飛機。

通過幾天的休整後,我們的工作也如火似荼地準備起來。9月1日開學,學生已經陸續進人學校(住讀),我們也在這天領書。可是,其他教師領到課本,而我的英語課本還未見蹤影。事後才瞭解,因為學校地處山區,書總是不能如期發放。我相當着急,於是去找當地英語老師瞭解教材內容,以及英語課本。結果當地老師也沒有書(雲南今年進行教材改革)。按照慣例,七年級才開設英語,開學先教26個字母。由於學生沒有任何英語基礎,所以我要從一筆一畫教起,教他們正確的字母發音、準確的書寫方式、簡單的英語對話。兩個星期後,英語課本終於在我們的期盼中發到我和學生手中。在這兩個星期中,我充分接觸當地的老師(尤其是英語老師),主動和學生聊天,對學生的總體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當地學生人學年齡跨度大,1990年到1993年的都有;學生接受能力相對較薄弱;學生個人學習水平相差幅度大;失學嚴重。到雲南支教,就是抱着一種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瞭解情況之後,我暗下決心:我要做的是讓學生喜歡我的課,喜歡英語,從而喜歡所有的科目,愛上讀書,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不願離開學校。要達到這個目標,那麼,我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更多的愛心和耐心。

由於我從來沒有上過英語課程,對英語教學有一定的陌生,為此,在來雲南之前,我向其他英語教師討教如何上課,並且找了許多資料。但是在實際上課過程中,還是碰到了一系列的問題。

在領到書的當天,我發現自己是唯一一個沒有任何教學參考材料的支教教師。只有一本英語書,書上沒有練習,不知道什麼是重點句型和語法,全憑自己在摸索。於是我認真鑽研課本,找出重要的句子,注意每一個細節,分析課文中的重點與難點,研究句子的構成與相關的語法,歸納句型和句型轉換,設計涵蓋學習內容、量少而質高的練習,並積極與同年級的英語老師共同探討交流。為了讓我的教學語言更規範、課上得更流暢,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我查閲了許多資料。此時,從上海帶來的手提電腦大大地派上了用場。由於雲南剛開始一期教改,在網上找不到與教材相匹配的材料,我每個週末都花大量的時間尋找資料,抄在紙上。在寫教案時,仔細分析、對比與整合資料,結合課文的內容、特點,寫出比較滿意的教案,做到節節有教案、課課有練習。

在這兒,我真正體會了“一支粉筆支撐起一片天空”,無法使用任何東西,黑板就是我的世界。在黑板上,我分析句型、歸納重點、佈置練習、畫簡筆畫,每天下課後頭髮上都有一層灰。為了彌補教育設備的缺乏,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更好地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我想了不少辦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製作各個系列的卡片,如字母、數字、顏色、單詞、詞組等等。沒有厚紙頭,就用紙板箱,肢解後貼上薄卡片,方便實惠。有些語言顯得單薄,用畫就能表達我的意圖,製作一些掛圖,有些請同學畫,有些自己畫,有些拿課本放大複印(學校的複印機壞了,去縣城複印)。設計遊戲(這些遊戲都是從網絡上找到的),如數數字、身體部位、顏色等,既鞏固所學,又活躍課堂。教學生唱英文歌曲,他們希望能唱一些好聽的歌曲,我通過寬帶得到歌詞,自己學會之後,再教學生唱。介紹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節日風俗,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學校的條件較落後,為了能順利完成英語課、訓練學生的聽力,我特地去縣城買了一個錄音機,它幾乎必不可少。

第二個學期,受到學校領導的信任,我主動承擔了95班的英語任教。面對兩個班級的學生,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為此,更精心備課,盡心執教,耐心輔導。94班又有一些學生失學,原因多樣。我陪同冉老師及學生代表去這些學生家勸學生返校,成功勸回一個名叫黃小妹的女生。後來,我也陸續對一些孩子進行家訪。

在這一年中,我經常在課餘時間與學生聊天,談論他們的學習、家庭、生活、對未來的展望和困惑,這使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學生。這些大山中的孩子對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我一有機會就介紹,還教他們使用電腦、照相機等,和學生一起拍照、爬山。真正接觸了這羣孩子,瞭解他們的生活之後,我從心底裏要去呵護和關愛他們。有的孩子病了,我把自備藥給學生。當地的學生家庭條件差距很大,有一些學生買不起練習本、筆,冬天還穿着單薄的衣服和涼鞋。我就為每位學生買了幾本本子。10月,組織買一套試卷,我為自己所教班級每人訂了一份。對於一些貧困生,我給他們買學習用品,或替他們交學費。有個學生叫農麗金,起初她並不起眼,但學習認真,成績較優秀,性格有點內向。我在課堂上和班主任面前經常表揚她,班主任告之,她是94班最窮的一個孩子,回家從不乘車,家又遠,要走六七個小時才到家,在學校只吃兩頓飯——-中飯和晚飯,不吃早飯。家裏可以説是一窮二白,只有幾盞燈。知道後,我不敢想象這個孩子過得是多麼辛苦。於是,在板侖學校領導的見證下,我與農麗金簽訂了助學協議。但是,我只能盡微薄之力,希望有助於這個孩子的未來。

支教生活已臨近尾聲了,真的離開這些學生還真讓人不捨得。我教給學生一句英語句子作為我的祝福:i wish all of you will flyashigh asyoudream(願你們每個人飛得和你們夢想中的一樣高)。我用相機記錄下每個珍貴的瞬間,相識的喜悦,相知的感動,離別的傷感,一切都被定格。每次回到住處,瀏覽一天的拍攝成果,讓人有種成就感。我想,哪怕多年之後,只要看到這些照片,依然能喚起對這些美好日子的回憶。照片中最感動我的是學生的笑臉,你不會從他們的臉上讀到功利的影子,他們的眼神是清澈而透明的,唯一能聯想的詞只有“單純”。簡單的東西往往最美,現代都市人在追求個人成功的同時是否也該反省自己丟失了什麼,其實不就是那一顆“赤子之心”麼。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這似乎已成為一種奢求,但在這些學生身上我感受到了這份“赤子之心”。我們可以用“心靈的洗禮”來形容這次支教,僅就我們自身而言的確如此,它對我們心靈上的淨化將會使我們在未來的日子裏受益匪淺。

教師下鄉支教的心得體會篇5

20xx年7月17日雨天,早上7點30分,無懼阻礙,風雨兼程的我們,“彩虹橋”實踐隊一行32人正式踏上了三下鄉社會實踐之旅。

經過50多分鐘的分批公車前進,兩個多鐘的第一次火車體驗,45分鐘左右的山路汽車顛簸,還有一段拎着大包小包、拿着一大堆行李在街道徒步行走的路程,終於在街道的轉角,看見了我們日夜思念的實踐基地——廣西北流石窩鎮石窩中心國小,國小的校門正為我們敞開。

石窩中心國小鄰近墟市,旁靠田野青山,綠水環繞,空氣清新怡人,民風淳樸友善,校舍樓房簡約而唯美……就在這裏,我們將開展為期一週的實踐活動。我內心既興奮又顧慮,雖然前期活動策劃考慮得還算不錯,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根據地方上的具體情況,必須適當地因地制宜、具體分析才行。於是當晚我們便開會商討注意事項,活動細節等等,當然,唯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一切也只有等正式行動開始才知道結果,在此之前,也只有相信並確信我們的團隊一定能做好。

接下來的七天裏,第一課堂支教(語文、數學、英語、通識等),第二課堂興趣班(武術、舞蹈、音樂、手語、摺紙、毽球、籃球等),主題活動(“感恩的心”主題活動、愛國主義主題班會、“幸福接力曬”、安全演練等),特色活動(家訪、全家福、手抄報、展覽等)等相應地展開;日常飲食、作息、休閒、工作等都按步就班地安排起來;從第一天開班典禮暨掛牌儀式的勝利開始,到最後一晚文藝晚會取得圓滿結束,一切都穩妥地開展着。

看着孩子們快樂的笑臉、領導們投來的肯定目光、鎮上居民的大力支持與熱情招待、隊員累並快樂着地感歎不枉此行……我長舒了一口氣,深感慰藉。感覺我們一路走來,多少坎坷、多少挫折、多少失落與眼淚……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無論多麼辛苦,多麼疲憊,如今回想起來,嘴角都會不自覺地上揚。我很感動也很感激,那段時間與我一起奮鬥的隊員們,大家同心協力,把每一樣工作都做得很好,儘管很辛苦,但也很快樂。幕後的工作是很繁重的,每天要備課、寫新聞稿不説,單單是每天的主題活動、特色活動的準備工作就已經很麻煩了,有時要準備道具,有時很準備器材,有時要準備相關的資料;還要劃分先後、地點、區域、確定內容、形式等等;每一細節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都要考慮周到,同時還得注意其中的安全問題,這樣才能有第二天活動的圓滿成功。實在不容易。

通過這次“彩虹橋”,我們直面自己內心的黑暗,知悉自己的不足;通過這次“彩虹橋”,我們建立了自己與隊友夥伴們之間深深的情誼;通過這次“彩虹橋”,我們跨越了不同省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搭建起了一座城與鄉之間的溝通橋樑;通過這次“彩虹橋”,我們觸摸到留守兒童的孤單,空巢老人的悲傷,也為他們帶去快樂;通過這次“彩虹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獲益良多,真的不枉此行,終生難忘……

雖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但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留下了那麼一段難以磨滅的、深刻且美好的珍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