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蒙氏觀察心得體會範本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5W

蒙氏觀察心得體會範本多篇

蒙氏觀察心得體會篇1

今天下午,老師安排我們幾個女生去幫一年級的新生大掃除。正當我們賣力地清掃着牆根兒的落葉時,一個充滿驚喜的聲音喊道:“西瓜蟲!快看,這裏有西瓜蟲!”

“西瓜蟲?一羣小蟲子而已,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我聽同伴嘟囔着,腦海中不禁想起我在幼兒園時第一次發現“西瓜蟲”的情景:草地上,十幾個孩子圍成一團,專心致志地看着“調皮大王”淘淘發現的不速之客——西瓜蟲。它的全身是灰黑色的,身子寬寬的,扁扁的,背上披着一層硬殼,殼上有一條條清晰的紋路,身下有很多小腿。也許是因為受了驚嚇,也許是並不歡迎我們的參觀,只見它慌里慌張地東一頭西一頭地逃着。淘淘伸手想去捉它,可沒想到西瓜蟲立刻就蜷成一團,一動也不動了,真像一隻微縮小西瓜。

“我知道它有七對腳。”“你知道為什麼一碰它,它就縮成小球嗎?”“這樣滾得快!”“不對!”……不遠處的一年級新生們正在七嘴八舌地爭論着,童心大發的我不由得大聲插了一句:“這是昆蟲自我保護的本領,它是在假死呢!”當年幼兒園老師告訴我們的答案,沒想到現在派上用場了。看着他們好奇而又有些羨慕的表情,我的心裏美滋滋的。

小小的西瓜蟲,帶給我們多少樂趣啊!

蒙氏觀察心得體會篇2

前些天,我和幾個同學在花園裏玩,玩着玩着,突然,我被一個有趣的情景吸引住了:一羣螞蟻正排着長長的隊,有的螞蟻頭上頂着一顆顆的蟻卵,有的三個一羣五個一夥齊心協力地抬着大小不一的糧食,有的互相攙扶着,緩緩地向前走……

我感覺到好奇怪,它們在幹什麼呢?我就蹲下來,仔細觀察:只見螞蟻們慢慢地往上爬,最後進入了一個小洞洞裏。哦,原來這裏是螞蟻的新巢,螞蟻們在搬家呀!我心裏想:螞蟻們住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搬家呢?我就帶着這個疑問去問爸爸,爸爸想了想説:“也許是因為天要下雨了,螞蟻怕原來的家位置太低了,雨水會淹了它的家吧。”我心裏又有一個疑問蹦了出來:螞蟻怎麼知道天要下雨了?又怎麼知道雨有多大,自己的家會被雨水淹沒呢?而且為什麼不在開始建螞蟻窩時就將其建在可防水淹的地方?爸爸想了想説:“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你去查查資料吧。”我便上了網查找資料,網上説:螞蟻是不怕水的,螞蟻搬家不一定是螞蟻擔心自己的家是否會被水淹沒而採取的行動,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1。 由於蟻羣數量增加造成在螞蟻窩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尋找新的食物來源。2。由於在螞蟻窩附近出現別的蟻羣造成一種威脅,需要回避危險。3。或者是每羣螞蟻本身就有一種建立多個蟻窩的習慣。為什麼螞蟻一搬家天就下雨呢?那是因為螞蟻為了防止搬家時太陽的暴曬對蟻卵可能造成的傷害,所以選擇在陰天或夜晚搬家,由於在夜晚人們不注意螞蟻的行動,但常常能夠在陰天看見螞蟻搬家,於是,就將螞蟻搬家與下雨聯繫起來了。

哦,原來如此。這幾天,我不僅觀察到了螞蟻搬家,還學到了很多新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呀!

蒙氏觀察心得體會篇3

一.觀察教學課堂對教師的重要性。本人認為課堂觀察是一種改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它有明確的目標者性,計劃性。課堂觀察與記錄是讓我們聽課者和評課者消除了很多疑慮,因為它所關注的問題不再是對教師的評價,不再是為教師的教學劃分等級,它指向的是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課堂觀察的過程是合作關注學習,研究學習和促進學習的過程。它旨在提高課堂效率。明白了這點,對今後的評課有了明確的引領,有了很大的作用。

二、反思課堂教學觀察的不足之處。課堂教學觀察的內容:1.教學活動,過程,課型特點;2.活動時間與學生積極投入活動的時間長度;3.學生完成的主要學習任務及其使用的主要學習策略;4.教師提問的類型和學生回答的機會,內容與方式;5.同伴、小組活動的方式,所作迴應,所作語言,小組的活動;6.師生,生生之間的交往關係等。通過學習課堂教學觀察的內容,本人認識到今後要由觀察他人課堂中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從感悟中去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以往聽課,我們更多的是關注老師的教學情況,如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情況,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等。然而,在課堂上我們更多忽略了探討師生互動與教育成效之間的關係;觀察學生的態度及其行為表現(如投入學習或非投入學習);課堂觀察不清,很顯然,由於聽課目的不明確,加上課堂觀察的技術或策略不明確,更無法有效進行聽課活動。,而課堂觀察要求我們更多是把視角更多地投向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有四十分的`過程,投入越多產出也就越多。即使老師講得再精彩,學生如果沒有認真的聽講,對於這樣的學生課堂效率就相當低。課堂的學習氣氛,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還左右教師的講課情緒。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應注意觀察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否形成,學生反應是否積極,學習興趣是否濃厚,是否開動腦筋自主探索並在小組討論中進行積極的交流,課堂教學目標是否達到等。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課堂上是否有人在打瞌睡、開小差,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對提出的問題毫無反應等負面情況。當我們把視線轉向學生時,可以更好的瞭解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好的或者壞的,以後再從自己的課堂上可以在這方面做一些調整或者採取一些特別的措施。課堂觀察是教師獲得實踐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教師用以蒐集學生資料、分析教學方法的有效性、瞭解教學與學習行為的基本方法,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教育決策與教育評價提供有力的事實依據。

課堂觀察中,教師不只是在觀察,其實是在通過觀察而參與研究,所以“當看到課堂教學中的相關情景,自然會聯想到自己平時的教學情形,從他人的成功或者失誤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並及時基於自身教學理解和實踐的教學假設:如果我來教,可以這樣設計……”我們在觀察他人的同時,實際上在對照自己,從他人身上學習優點,或者找到共同存在的問題,思考解決方法,促成了觀察者和被觀察者的專業發展。這種假設其實是對自身教學行為的一種改進。所以在觀察中,不要只停留在記錄教學環節的層面上,更要記錄自己聽課時的即興思考和設計。練就這樣一種反思自己的教學自覺,讓我們的眼睛變得敏鋭起來。

總之,課堂觀察促使教師由觀察他人課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還可以增進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提升學習成效;可以有助於教師發現、分析和解決教與學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本人要積極對自己教學行為的進行分析與反思,善於觀察教學課堂,使自己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蒙氏觀察心得體會篇4

20__年3月18日 星期四 天氣:晴

今天,老師叫我們會家觀察豆子。於是下午放學,一到家我就叫媽媽幫我拿一下綠豆,然後我裝了三顆綠豆進小碗裏,接着往碗裏裝了點水。本來“皮膚”乾燥的綠豆,被我用水澆得渾身上下全濕透了,然後我用一塊濕了的紗布把碗口矇住就去做作業了。

晚上睡覺前,我又去看了一下綠豆,發現它開始有些膨脹了。

20__年3月19日 星期五 天氣:晴今天下午放學,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衝向陽台觀察我的小綠豆,發現昨天被我悶在水裏睡覺的綠豆都破皮了露出了白白胖胖的身子。

晚上,它們都爭先恐後地長出了白色嫩芽,就像一個白色的小逗號。它們的芽大約有7毫米長了。

20__年3月22日 星期一 天氣:晴

已經兩天沒去觀察綠豆芽了,今天早上我一起來就去看綠豆。呀!小綠豆是不是“喝”了“生長藥水”,就兩天沒去看,芽就那麼長了。我用尺子一量,竟然有3釐米長。看來綠豆的生長速度的確很快,我相信過不了多久,綠豆就會變成一顆完整的豆芽的!種綠豆觀察日記300三

週五一放學,我興沖沖地趕回家裏。從廚房中取出五顆綠豆,然後把它們放進一個盛滿水的杯子裏,最後在一面鋪上一層餐巾紙。小綠豆泡在水中的樣子可真像是一羣調皮的孩子在水裏游泳。我為什麼這樣做,那是因為本週要寫觀察日記。

晚上睡覺時,我想:“第二天綠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覺地睡着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牀,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那幾顆綠豆。“哇!”我睜大眼睛,“綠豆怎麼變成白色的了?”我非常驚訝,然後我找來一個放大鏡,全神貫注地盯着它。我在這個時候發現,原來綠豆脱皮了!

它把綠色外衣脱了下來,露出了潔白如雪的臉頰。它和昨天的綠豆相比,似乎軟了一些,下面還突出了綠色的小芽,真有趣!

今天,我又看到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現象,所以我對綠豆更加感興趣了!

第三天早晨,明媚的陽光直射到我身上,迷迷糊糊睡着的我一直在想綠豆,於是一骨碌跑到桌子旁邊觀察,發現綠豆芽長大了不少,健壯了起來,可是在水裏的那顆就相對比較矮小。

我不解地看着天,突然想到了一個原因:可能是那顆豆子吃的東西太少了,才那麼瘦小。再想想自己也那麼瘦小,看來以後我也得多吃些了。

經過這次試驗,我看見了有趣的綠豆,領略了自然界充滿神奇的植物王國!

蒙氏觀察心得體會篇5

隨着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不論是國家還是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於幼兒教師來説,“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必須堅守,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本次寒假在家,我認真仔細的將《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這本書翻閲了一遍,深覺這本書中所著內容對一線的幼兒教師來説大有裨益,通過這段時間段的學習,受益匪淺。

幼兒教師的職業壓力大是業內普遍的共識,因為幼兒園的工作作息與中國小的不同,教師在白天的工作幾乎不能有任何的中斷,需要全天對幼兒進行照顧。讀過《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之後,我感覺自己在教育與教研關係的認識上存在很多的不足:其實,教育與教研本位一體,真正的教研正是立足於平日的教學,並且服務於教學。教學教研應該一把抓,首先,我們要學會的就是:用眼、用心,學會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

幼兒行為的觀察,觀察什麼?書中有詳細完整的記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觀察幼兒在常規活動中的行為

幼兒在園的`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常規活動:進餐、午睡、洗手、如廁、午休等等。這些活動看似平凡、枯燥,但卻是幼兒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途徑,值得我們注意。書中詳細的介紹瞭如何觀察幼兒進餐行為、如廁行為、午休行為和過渡時間的行為,雖然很瑣碎,但是卻不能輕易的忽視。

2、觀察幼兒使用材料的情況

與常規活動一樣,遊戲材料是幼兒學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它們兩個在幼兒個性方面發展的功能是不同的。遊戲材料的一種重要作用就是有助於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符號表徵能力。

閲讀和書寫的確是符號表徵過程,但是隻能反映我們一半的表徵能力,它們是語言符號的一部分;而非語言符號表徵要藉助藝術形式呈現——繪畫、雕塑、舞蹈、啞劇、音樂及戲劇。對於幼兒來説,他們不能充分地把握或者用語言解釋他們對事物的模糊理解,所以他們是通過使用遊戲材料時形成的關係以及所引起的變化來獲得對抽象概念的直觀感覺。在兒童使用材料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觀察兒童使用材料的環境、刺激、花費的時長等等內容。

3、觀察幼兒之間的社交行為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因此便會有各式各樣的社交行為和反應。在兒童早期階段,他們對待他人的態度開始在人格結構中打下基礎,我們需要去觀察以下三個方面:

①幼兒對待他人的態度(關懷/疼愛/信任/懷疑/厭惡)。

②幼兒的情感態度(深厚的/隨意的/冷漠的)。

③幼兒擁有的與他人相處的技能的數量和種類(通過要求、偷拿或者搶奪得到玩具娃娃)。

4、觀察師幼關係及在教師主導活動中幼兒間的相互關係

師幼互動是我們日常教學和生活中常提到的詞語,在許多情況下,師幼關係的細節都會存在與日常的偶發時間中。從生命中最初的幾年裏,幼兒會從身邊非常重要的成年人——父母、養父母、祖父、老師以及其他親戚的接觸中形成其他人和對自己的理解。我們需要觀察認真的觀察師幼關係,這樣可以告訴我們幼兒感覺到成年人是可以信任的、抑或是持懷疑的態度看待成年人;是可以藉助成年人達到自己的目的,亦或是對他們敬而遠之等等。

總而言之,“觀察”是記錄的基礎,也是教研的基礎。我們需要學會認真的觀察,善於發現幼兒的行為特點,這樣才能有利於我們進行教育教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蒙氏觀察心得體會篇6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小小的植物,也倍感奇妙。

植物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無論你是生活在車水馬龍的城市;還是生活在寧靜安逸的農村,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植物,數不甚數。我們身邊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植物:含羞草、南洋杉、蔓花生……只要你仔細觀察,就能體會到它帶來的無窮樂趣。

無論是山野、田邊;還是繁華的公路邊都隨處可見含羞草。顧名思義‘含羞草’是會害羞的草,它長得一點也不引人注目,淡紫色的花兒,像一個絨球,顯得格外嬌小可愛,枝條似滕狀,上面有很多小小的葉子,平常都是迎風舒展,就像小孩的眉頭,亦是很敏感的,只要有人觸碰到它,立馬收攏葉子,好似一個羞羞答答的小姑娘。要等好一會兒,它才小心翼翼地環顧四周,確定沒有人了才慢慢的舒展。因為它這獨一無二的特點,廣受孩子們的青睞。

在我們學校裏有好幾棵南洋杉。它們高大挺拔,長長的樹枝向上彎曲,葉子呈卵形或三角形,一陣風颳過,柔軟的枝條隨風舞動,遠遠望去,頗像一條條綠色的毛毛蟲。雖然看上去有點讓人毛骨悚然,卻還是和含羞草一樣受到同學們的喜愛,更重要是:漂亮的聖誕樹也是用它做的喲!

在公路邊、公園旁總會看到蔓花生的身影。它們嫩綠的葉子鬱鬱葱葱、鋪天蓋地,花兒像一隻只在葉叢中翩翩起舞的黃舞蝶,讓人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美感。它們和花生很像,但又不一樣,它們不結花生,但擁有更發達的根系,頑強的生命力防止水土流失,有利於水土保持。它們在保護環境上功不可沒。

還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會發射炮彈的鳳仙花、擁有小傘兵的蒲公英……

大自然是多麼神奇啊!它孕育了生命,創造了奇蹟。讓我們走進自然,以花草樹木為友,與清風明月為伴,去感受它們的美妙與神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