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英語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7W

英語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國中英語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一

一、互動式教學模式含義

互動式教學源於1986年KenGoodman提出的整體教學法、“語言是一個有機整體,不能簡單地被拆分為聽、説、讀、寫幾部分”。學習了各項的語言知識,絕不等於掌握了語言整體;語音、語法、詞彙等知識僅是語言的結構體系,掌握了語言的結構體系並非真正掌握了語言。互動式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引導,並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中進行交流,師生共同參與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開展的一切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教學變成學生進行英語交流的重要場所,以培養學生英語的實際運用的能力。國中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期,對新知識有着強烈的探知慾,因地制宜地採取有效的互動模式,可取得較好好的教學成果。如何在國中英語教學中構建互動式教學,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

二、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上的應用

1、點燃互動激情,疏通互動渠道

在上新課之前,教師應該構思一個合適的課前導入,利用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課外知識跟學生進行口語互動交流,讓學生很快融入到課堂中來。例如有一課為,要求是重點掌握單詞、詞組、語法等基礎知識。要求教師在課前先佈置預習作業,讓學生回家上網蒐集國內外傳統的節日、各地風俗習慣,在上新課之前進行提問,將學生引入到這一情境中,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在互動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條件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大膽地説出來,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如在課本中有一課為,讓一個學生自告奮勇站起來矇住眼睛,在教室中行走,同學們發現他在行走中不斷“碰壁”,引起大家很強烈的興趣。此時教師引入問題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們爭先恐後地説起來。根據他們説的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掌握等詞組,也能加深領會課文的深層內涵。

2、創設獨特情境,促進互動生成

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設備、直觀教具、遊戲、角色表演、英文歌曲等各種資源,為學生創造出一種社會生活的真實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真實情境中學習和掌握知識。

(1)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可以將文字、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多種信息融為一體,在師生與計算機之間的人機交互過程中完成教學。多媒體以更自然、有血有肉的方式傳輸信息,使枯燥的英語教學變成生動活潑,富有樂趣的活動。

(2)運用遊戲融入教學中游戲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實際交流能力。比如學習了天氣方面的詞彙、句型後,插入“天氣預報節目競賽”遊戲。先把全班同學分成5組,然後對一幅標有天氣圖標和温度的全國天氣預報圖進行天氣預報英語播報,可先讓學生在組內討論,再推選出本組預報員向評委介紹該地區的天氣狀況,最後由教師評出最優秀的預報員予以獎勵。

(3)藉助角色表演在英語教學中設置一個個情景,讓學生扮演情景中的各個角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這篇課文中,請幾位學生扮演等角色,他們上講台用英語進行表演,看誰説得好,演得真。在這樣歡快環境中,學生們爭先恐後搶着進行表演,操練語言。

3、合理分組討論,確保互動到位

合理分組討論有助於學生樹立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基礎水平有差異,無差異的教學不利於對知識的掌握,講解過於深奧會使基礎較差的同學不能充分掌握;反之,個別基礎好的同學失去興趣。在討論階段,各小組可由基礎不同的學生組成。成員採用輪流提問題的形式,用英語彙報自己的預習情況,並派出代表做簡短彙報與歸納總結。例如,在學習課文時,可以進行適合的分組,組內可完成以下提問學生分組討論後,讓討論得比較成熟的小組代表發言,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師生共同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形成一致意見。這樣,不僅使同學們在團結協助中提高學習興趣,還能提高他們的分析、推理、判斷等多種思維能力。

4、課後實踐應用,實現互動目標

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上學到知識是有限的,如何將有限的理論知識應用到課外實際中,這才是豐富與擴展知識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課外英語活動,比如組織英語角、開展英語朗誦比賽、英語情景劇表演等活動。如在師生英語角交流中,首先問學生要求學生用英語回答,答案如很多同學都能夠説上一兩句,這樣就引入了課本知識,比如、然後藉此來講解英國英語與美國英語的不同,並延伸到課本中,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收集英式與美式英語中有差別的單詞。這樣既能掌握課本的知識又增加了學生的課外知識。總之,互動式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是值得我們教育者倡導的比較合理的教學方法。我們開展的一切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教學變成師生間進行英語交流的重要場所,以培養學生英語的實際運用的能力。

英語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二

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一般以組織教學、講授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和檢查知識來展開,在教學中就親身感覺到學生在課堂上容易走神,倦怠,提不起興趣,參與課堂極少。而新課改下的“英語高效課堂”,我校探索出了“導,啟,主,動”式教學模式,是透過教師引導啟發、設置情景,使學生能夠主動思考、用心探索,熱情參與,實現學生多方面潛力綜合發展、培養學生潛力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興趣是一個人獲得知識、發展潛力的巨大動力。沒有興趣,學生動也不動,就更談不上互動了。因此,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實現師生互動的前提。它能夠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充滿自信,主動探索,勇於創新,用心參與。我們做了一節示範課,沒有華麗的“裝飾”進一步創設英語環境,比如:課前唱一支英語歌等,老師和學生共同打着節拍唱着歡快的英文歌曲,複習舊知,又使學生簡單、愉快地走向新知。而不是和學生逗趣。課堂中就應進一步激勵、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説英語,培養學生自信心,到達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潛力。

二、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創設寬鬆的課堂氛圍

英語高效課堂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課堂的學習氣氛活躍,師生合作,交流的方式靈活,表現學生個性和差異的機會要多。比如在各個小組的展示過程中,幾乎小組每個同學的用心性都要調動起來,本小組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和潛力,小組成員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資料。這樣使每一個學生在交流學習與合作學習中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事實也證明,協調合作的師生關係無疑能為到達共同的教學目標產生促進作用。更重要的,這種交往還能夠使人和人之間的合作精神得以增強。

三、對學生的思維活動要及時點撥,師生“互動”

學生思維的活動是開放的,多維的,甚至有些時候是天馬行空的。老師應多表揚用心思考提出問題的學生,鼓勵學生用心思維調動同學們的用心性。同時,老師還要把握好師生互動的方向,及時點撥,使得整個課堂師生互動在有序、有節、適當的範圍內進行。學生在遇到疑難、把握不準時,教師及時指點思考分析的途徑,撥通知識理解上的關卡,化難為易,使學生的研討活動得以繼續進行。適時點撥還包括在學生思維誤入歧途時,教師迅速捕捉,作為新的教學資料,憑機智的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四、鼓勵學生相互質疑

傳統的教學提問有如下特點:教師問,學生答,問題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答案明確唯一,最終以學生解答教師的所有問題為教學的歸宿。相對於傳統的教學提問而言,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全程質疑,在課堂真實問題動態生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要始終採取用心鼓勵的態度、引導學生質疑。不僅僅要讓學生解決“是什麼”、“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等問題,更要鼓勵學生解決“為什麼”的問題。

透過進一步的學習,個性是這次學習讓我認識到互動的課堂是開放的、真實的、多維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多元的對話,是充滿生命活力、充滿智慧與挑戰的課堂,我們要於創造條件把握關鍵,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使我們的互動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成長的樂園。只要教師精心設計,廣博收集,周密組織,備好教材,備好學生,互動式教學就會開展的有聲有色,高效有序。

英語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三

通過學習《高效課堂的四個要件》,我受益匪淺。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可以改善教學,使得教學更加有效和和諧:

一、預習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新課程標準要求樹立“以學定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理念,倡導實施“先學後教,精講精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堅持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要任務,這也是構建有效課堂、高效課堂的主要目標。課前預習是聽課前的一種預備工作,其着眼點是為學生自己“更好地學”,為教師“更順利地教”,為真正實現課堂的有效、高效打下基礎。經過課前預習,學生掃除了課堂學習的障礙;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在這個時候學生的各方面就會調整到狀態。當一個人的思維狀態進入時刻,大腦活躍起來,它就好像一台巨大的吸力器,會把知識源源不斷吸收進來,課堂效率就會大大提高。由此可見,課前預習在有效課堂、高效課堂地構建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積極的課堂展示是高效課堂的核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朋友式的師生關係,形成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使學生能在一個歡樂、和諧、寬鬆的良好氛圍裏學習。在這個環節上,讓學生放開手腳,人人蔘與,積極展示,學會交流,學會研究,善於傾聽,營造陽光、和諧、高效的課堂。實現用空間換時間,用面代線,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在交流展示中,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心理穩定了,表達流利了,思維敏捷了;在交流展示中,學生有了成就感,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實現了由模仿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創造性學習的轉變,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高效的課堂展示可以體現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使是同一節課,同樣的教案,不同的老師的課堂展示是不一樣的。

課堂展示的同時也要考慮到課堂目標。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不只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獨立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方法,關注學生對人生、對人類、對社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教學中用心去激活教學內容,營造充滿真情與關愛的課堂氛圍,使教學過程成為教師與學生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互動過程,成為知識交流、能力養成、靈魂碰撞的過程,從而造就既有理性力量又有豐富情感的人格健全的學生,實現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根本目標。充分實現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統一。

三、建立自主合作的學習小組是高效課堂的保障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改革的基本形式,小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組內成員本着尊重、互助、促進、發展的原則把每個小組建設成小組成員的精神家園。要求每個學習小組完成好基礎知識的整合和挖掘工作,站在學科高度,從學科系統的角度去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應用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向課本要知識,向課本要思想方法,向課本要能力;要求每個小組成員獨立高效的完成有關問題,在獨立作業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穩定解題的情緒,堅定解題的決心,對學習有足夠的耐心、對解決問題有按部就班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科素養;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應該充滿熱情和激情,積極參與和展示自己,點燃那思維的火把,展示展現自我。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同學,提高自己。

總之,高效課堂的建立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師生共同的事情,是新課改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需要,願我們的英語課堂陽光、和諧、高效!

英語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四

這幾天,仔細地閲讀了《國小數學學科課堂教學指 導意見》。《意見》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了解讀。針對第三項課堂教學建議的問題思考如下:

理念與適時、適度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的發展起着積極地促進作

用,教師不是僅僅給學生傳遞知識,更多的是給學生創設一種情境。自主不等於自學;自主不等於自流;個性不等於任性;合作不等於分組、討論、結論;探究不等於查資料、搞調查、探究思維;活動不等於智慧、經驗不等於知識的基本觀點。

教師起到支架的作用,我們的教學更切合學生的需要,我們為學生提供的是適時、適量、適當的支持與幫助,在教學支架中,支架的狀態是變化的,這就説明我們的支持要根據學生的生成。老師不僅要思考怎麼給支架,還要思考怎麼把支架最快地撤出,達成搭建支架與撤出支架的統一。

教師應該轉變自我角色,作為一個支架,引導學生髮展,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使他們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自身素質,最終教師從支架角色退出,學生有能力自由發展,而且會更好的發展。我認識到,教師的“教”一定要為學生的“學”服務,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基礎上開展教學。只有這樣關注學生興趣的教學才能產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效果。

結合自己的工作,我所任教的是一年級數學,一年級學生有年齡

小、好動、自制力較差等特點,教學應儘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教師在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流程時應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和遊戲中自主學習新知識,運用新知識。同時,在組織學生學習時還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態度,如果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高昂的,態度是端正的,加上教師提供了充分的訓練過程,學生又能運用適合自己學習的學習方式,那麼知識就有可能轉化為有實用性的能力。也只有學生在充滿好奇心,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才會逐漸的掌握學習方法,才會感悟到實用性。也只有在感悟到實用性時才會對學習興趣保持高度的熱情,這股熱情才會持久。

英語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五

20xx年10月12日,我有幸去長沙新東方大酒店參加了一天的長沙國小英語創新力高效課堂教學觀摩活動,通過觀察倆位老師的教學及聆聽了倆位老師的講座,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同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也找到了不少問題,通過比較從中找到存在的不足與差距,有許多的教學思路與方式等問題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完善,深感自己確實沒有白來,如果兩天都參加那比較、反思的空間大,但是因為學校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原因,只能參與一天。

回顧倆位老師的課堂,無不以生動形象的介紹,多種多樣的呈現方式,連貫的語言指導,以及強大的課堂掌控能力使得在場的老師發出由衷佩服的掌聲。在來自北京的主維山老師的《Look after the world》一課中,針對的是六年級的學生,上的是一堂英語聽説課,截取的內容也非常新穎,為一段北京地鐵8號線上反覆播出的英文的公益廣告,使學生學習英語更接近生活,同時根據孩子不同的學習情況,提出了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

爾後在主維山老師的題為《由生活英語化到英語生活化》的講座中,也以這個教學案例做了完美詮釋:我們不能為了教而教,而應該從生活出發,從實際出發,教授更多與孩子們生活緊密聯繫的單詞。同時反思教師的角色的轉變,從學生的實際生理與心理的特點出發,介紹了一些有趣的課堂活動,包括歌曲,童謠,遊戲等,這些新穎元素的加入,着實讓我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對國小英語教師這個職業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在下午的時間,則是田湘軍老師為我們帶來的幽默風趣的一堂五年級的《Sports day》,雖然是臨時找來的學生,但是田老師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在短短5分鐘的時間內,就與新的學生打成一片,一堂課下來,學生無不依依不捨,還沉浸在課堂輕鬆活潑的氛圍中。田老師以自己獨特的田氏幽默打動着在場的每一位老師與學生,豐富的肢體語言,同時在課堂上簡筆畫的加入,使得課堂生動形象有趣。

而後來的題為《國小英語教學容易忽略的幾個問題》的講座中,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歷與在教學中老師容易遇到的問題。有時我們只注重了教學內容而忽略了教學課型,使得在課堂環節混亂導致教學不清楚,在平時的教學中,可能只是注重孩子的知識教授,一味尋求填鴨式的知識輸入,卻忘記了情感滲透,孩子們還處在成長時期,在學習是更多的道理與情感需要注入,那樣才是我們追求的完整的人格,最後我們應該勤於默默耕耘,情於自我提升。 作為老師難免會有一段迷茫時期,如何度過那段時間呢,需要我們自己自我調節,多參加一些外部的學習,認識自己的不足,找準方向,提升自我。

在這次學習中,我明白要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聯繫英語學習實際,增加孩子學習鍛鍊機會,在教學中多種方法,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好奇心上進心,善於發掘孩子的優點,創設成功點,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行為。倆位老師的確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東西,我將不斷努力,拉近我們的距離。

英語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六

開學初學校組織了我們全體教師聽了四場關於高效課堂,在聽了幾位專家的講解之後,作為一名教師我感受頗多。以下是我的一點體會:

(一)要提高課堂效率,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設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好是成功之母。而心理學家也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於樂趣”,課堂“應是快樂的場所”。歡快的課堂,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學中我們就應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務必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這樣不但有助於提高課堂效果,而且有助於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只有做到了這些,我們才能構建和諧簡單的課堂,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其次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的方式。要注重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愛好、生活樂趣着手。新的課堂是不可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構成的,務必改變教學策略和改善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麼變成怎樣學,把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去學。

(三)導學案的使用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提前讓學生對新知識做一下預習,學案是最好的載體。學案應包括學生學習的主要資料及重點、難點,讓學生透過預習解決疑難問題。學案分學生能自己學會並掌握的資料和需教師點拔的資料兩大部分。學生能自己領會的,讓其自己學習並掌握,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自主探索、動腦思考。學生透過自學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需要教師重點講授的問題。

(四)高效課堂學習有助於因材施教,真正實現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的。高效課堂學習克服了以前教學的覆蓋率不高、學生的實踐機會不夠多、訓練不夠充分的缺點,逐步改變了學生惰性較強、懶於開口、過分依靠教師的被動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知識、潛力、興趣、素質等方面相互溝通,相互認同,相互補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種學習方式能夠解決個別差異,縮小兩極分化,有助於因材施教。

總的來説,高效課堂學習使用得當,不僅僅能夠發揮教學民主,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機會,而且能夠開發同伴羣體資源,解決個別差異,有助於因材施教,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和密度,同時對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充分運用這一教學組織形式,使教師教得簡單,學生學得愉快,從而到達教與學的最佳組合,構成教與學互動的最佳境界。總之,高效課堂是挑戰更是機遇,相信它我們會闖出一片新天地。

英語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七

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自從我們實行課改以來,在高效課堂的實施上,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等專家來指導,各路神仙各有各的招兒。今天是這套,明天又是那一套。真正適合我們的是什麼呢?這次錢麗麗老師的一番話,使我豁然開朗。因為他們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自己的問題還得自己解決。學生與學生不同。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共同體好多學校是寄宿制學校,學生上晚自習,那麼預習情況就好控制與掌握,而我們卻不同,我們掌握不了他們在家的學習情況。有些學生根本就不預習,怎麼辦?

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所以,我們得把好多工作拿到課堂上來做。那麼,就要求我們在設計導學案時,切合我們的實際情況。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解惑,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同時,經過這次培訓,使我認識到:在課改的新形勢下,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並不代表老師不講了,老師要有三講:1.老師要範讀。沒有教師的示範,學生的發音不會準確。老師還要領讀,外語畢竟是外語,老師不領讀,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會讀。在領讀的基礎上,可以再讓學生讀。2.老師是課堂的組織者,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更有效。3.教師點撥要到位。對語法知識不是不講,而是要優化語法。

總之,在課改的道路上,我們遇到的困難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