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改革發展專題研修班的心得體會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36K

一、關於參加研修班的幾點體會

改革發展專題研修班的心得體會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防控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

回顧我國金融業發展歷程,就是一部在黨的領導下披荊斬棘、開拓創新的奮鬥史。這部波瀾壯闊的歷史既記錄了黨開創中國革命事業、探索社會主義道路、謀求國家繁榮富強的艱苦努力,也包含着黨領導的金融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不斷改革開放、不斷髮展壯大的經驗教訓,揭示了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事業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站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深刻理解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這個重大政治原則,是新時代做好金融工作的本質特徵和最大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當前疫情全球擴散、中美摩擦加劇的大背景下,做好金融工作、防控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顯得意義尤為重要,我們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遵循金融發展規律,確保金融改革發展正確方向,才能戰勝困難,不斷贏得勝利。

(二)堅持科技賦能,是金融改革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驅動。

近年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金融科技重點技術在金融領域被廣泛應用,金融科技正在深刻改變金融生態、重塑金融格局,“無科技不金融” 已成行業共識。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金融業正加快邁向科技化進程的步伐。一方面,金融機構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成為發展金融科技的主力軍;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持續輸出金融科技能力,反向賦能金融機構,升級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已經不僅僅是推動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諸如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已經逐步深入到金融機構的運營、服務之中,正在重塑着這個行業,也大幅提升廣大金融消費者的便利度和獲得感。但是,科技金融不能背離金融的基本規律,仍需要接收嚴格的金融監管,否則,在新技術的放大作用下,就會形成巨大的風險隱患,一旦釀成風險事件,最終都會由消費者買單。

(三)堅持立足本地,是地方金融機構微觀治理與強化監管的出發點和着力點

地方金融機構作為金融體系的“毛細血管”,整體質量、管理能力、市場化程度持續提升,在服務“三農”、基層、中小微企業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總體保持了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地方中小銀行風險已經成為我國當前一段時期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一是信貸資產質量和資本充足率持續承壓,在持續的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小銀行普遍面臨不良貸款上升壓力。二是流動性風險隱患不斷增加,如期限錯配引起的流動性缺口、突發事件風險傳導至流動性等。三是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風險越發突出,大股東佔用銀行資金、內部人控制進行利益輸送等導致的風險事件頻發。此外,國有大型銀行、全國性商業銀行業務下沉,大數據應用下的精準營銷,都對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生存空間產生擠壓。與大中型金融機構相比,地方金融機構在資本實力、融資渠道、產品創新等方面都存在短板。面對生存壓力,地方金融機構發展還是需要憑藉地緣優勢,挖掘區域市場潛力,為當地企業提供高品質、有競爭力的服務,與大中型金融機構形成差異化競爭。作為銀行保險監管部門,要支持引導地方金融機構專注主業,立足本地,迴歸本源,樹立穩健發展理念,堅持服務當地、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定位,促進持續健康發展。

二、關於學以致用提升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完善地方法人銀行公司治理架構。堅持黨的領導是價值觀,完善公司治理是方法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下兩者完美契合、天然統一。一是堅持黨的領導核心、政治核心地位。完善黨對加強地方法人銀行的領導機制,充分發揮黨委會在重大決策出台前的“把關定向”作用,要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使黨組織成為銀行公司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黨建工作為銀行穩健經營保駕護航。二是推動“三會一層”發揮實效。理清“三會一層”在公司治理中的職責和邊界,引導各利益相關方在權利範圍內積極參與公司治理,使“監督制衡”機制走向制度化和常態化,防範內部人控制問題。三是強化股權穿透式管理。密切關注關聯持股和股權代持現象,防止“一股獨大”形成各類風險隱患。加強對非金融企業投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日常監管,嚴肅打擊大股東挪用銀行資金行為。

(二)推動中小銀行迴歸本源,由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一是加強對中小銀行的市場定位管理。引導地方中小銀行重拾“服務小微、服務‘三農’、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理念,找準角色定位,揚長避短,深耕細作,走差異化、精品化、特色化道路,實現平穩可持續發展。二是加強對中小銀行的業務範圍和業務結構監管。進一步優化資產負債結構,資產端要降低不良貸款率、理性看待和開展同業業務,迴歸本源,為優質小微和民營企業服務,負債端應發展零售業務,合理壓縮及利用同業存單業務,提高穩定資金來源。三是以市場化法制化為原則優化地方金融結構。針對部分小微金融機構,特別是縣域經濟的部分金融機構、農信機構存在的部分問題,鼓勵優勢金融機構進行兼併,既優化市場結構又化解存量風險,實現1+1>2的效果。

(三)聚焦主責主業,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緊扣我市新舊動能轉換,積極調動信貸、保險資源,加強與我市重點工程項目對接,突出對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羣和海洋經濟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積極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堅決落實小微信貸”兩增兩控“目標要求,加強民營小微金融服務,貫徹好銀保監會關於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加大盡職免責、容錯糾錯和不良容忍度等政策執行力。大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精簡融資流程,強化科技賦能,精準金融創新,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確保金融服務更加快捷高效,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