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專題研討發言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7W

根據黨史學習教育安排,專題學習了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歷史,改革開放是中國政府在1978年後制定的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政策。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從那時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在此期間我們涉過無數險灘、啃下無數硬骨頭,這其中無不閃現着“敢想、敢做、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創新精神和特殊時代意義。接下來我將圍繞學習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做簡要發言,如有不妥之處,希望同志們批評指正。

學習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專題研討發言

一、改革開放的業績與成就

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依舊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當時,農村人口占國家總人口的比重高達83%,並且這些人口可以説是屬於絕對貧困人口。再加上社會主義經歷了艱難的曲折探索階段,中國當時的社會經濟情勢不容樂觀。正是在這樣一種jiduan困難的狀況下,中國領導和人民開始冷靜地反思國家的命運及前途。

1978年,一套全新的發展模式應運而生。由此,中國走上了一條不同於以往的探索之路,那便是改革開放之路。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風雨兼程,砥礪前行。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在此前提下,依據國情新變化不斷對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進行調整與完善,持續推進改革開放縱深發展。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躍居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憑藉經濟總量世界排名第二的身份,改變了世界對我國古老的看法和態度。

——經濟質量顯著提升。通過創新驅動發展,我國經濟以創新、創造、創業聯動模式,實現了再升級。在技術創新引擎推動下,已經擁有更多自主知識產權,併成為全球互聯網應用業態的領先國家。創新經濟的高速發展,使我國經歷了從“觸電”“觸網”到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巨大變化。

——人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在改革開放後的四十多年砥礪奮進中,我們黨充分調動全國各族人民幹事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合理分配,以此解決了億萬人民羣眾的温飽問題。可以説,國民生活水平由貧窮到温飽再到整體小康,實現了質的飛躍。

——社會生產力高速發展。如今,社會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而是轉變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表明生產力的高速發展已改變社會矛盾的層次,基礎性社會矛盾得以破解。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此後,我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行動計劃,統籌謀劃、加強組織,優化科技事業發展總體佈局,不斷打造出具有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高科技產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速度日益接近世界發達國家現有科技水平。在材料學、計算機、通信、製造業等方面,已經領先於世界先進水平。通過成功研製航母、無人機、隱形戰機等,我國已在世界上成為不可忽視的科技大國。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改革開放助力推動思想文化的開放,中國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得到極大繁榮和發展。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人民精神層面和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充實,社會思想文化包容性與日俱增,國家文化軟實力得以極大提升。中國文化在多元多彩的世界文化大舞台上傳遞出好聲音,綻放出華麗色彩。

——民生改革闊步前進。國家進行教育改革,全面普及義務教育。不斷加大醫療投入,實施新醫療政策。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施行精準扶貧,徹底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四十多年來的民生改革,實現了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助推人民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同志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人民今天完全可以自豪地説,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偉大實踐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髮展,躋身世界發展圈層。不得不説,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中找到的適合社會主義中國發展的道路選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的偉大歷史性創造。同時,改革開放也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實踐一再證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動力源泉,是黨和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我的發言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