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參加STEM教育專項培訓心得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W

STEM---教育現代化的新視角

參加STEM教育專項培訓心得

---參加陝西省STEM教育專項培訓心得

1月8日,我有幸參加了省STEM教育骨幹教師專題培訓視頻會,聆聽了很多教育專家、學科專家的精彩報告。通過這次培訓,收穫頗多,感想頗深,使我對STEM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教育有了新的思考。

一、什麼是STEM

STEM,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英文首字母的縮寫,STEM教育即融合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門學科所開展的偏理工科的綜合性教育,其強調運用跨學科的思想解決問題,以學科整合的方式認識世界,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

STEM教育最早在20世紀末由發達國家提出,旨在促進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國內關於STEM教育的研究始於2008年,並在2013年得到真正發展。研究由初期的探究、借鑑過渡到STEM教育應用模式(與創客教育、3D打印技術、圖書館等相結合)。隨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學者也提出了“STEAM”(即融合藝術學科,包括美術、音樂、社會、語言等人文藝術)、“STREAM”(添加閲讀),不管是“STEM”、“STEAM”還是“STREAM”,他們都強調打破學科領域之間的壁壘,以整合的教學方式解決真實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和創造力。

二、STEM對教育教學的啟示

1.轉變角色,讀懂學生,規劃、指導學生學習。

曹培傑博士指出:新時代的教師要轉變角色,瞭解學生需求,設計有助於學生在真實情景下將知識融會貫通的課程;王素主任也指出教師角色要由教書育人轉變為教書和育人,教師要更注重規劃指導。這充分説明,教師要實現時代轉型,轉變角色,讀懂學生,創設情景,提供資源,把課堂歸還學生。為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從學生需求出發設計問題,鼓勵、引導學生在真實情景中體驗、實踐,在同伴協作、教師指導下進行解決,習得技能,提升能力,增強成功體驗。

2.注重學科聯繫,整合學科資源,設計生活化問題。

曹培傑博士提出:STEM教育的關鍵是“跨學科”,倡導深度學習。王素主任也強調STEM教育的特徵是學科與整合、跨學科、生態性。他們都強調以學生生活問題解決為目標,不侷限於某個特定學科或過多關注學科界限。為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生活與學科的聯繫性,深挖教材,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及地域特色重構教學內容,設置具體、生活化的真問題,將書本知識活化(生活化、致力於社會需要);其次,教學注重滲透學科外知識,拓寬學生知識面,引導學生感知學科互通性、互聯性,激發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興趣;最後,結合學校或地域特色挖掘探究主題,佈置實踐任務,鼓勵學生運用多領域知識、從多角度展開探究,促進學科資源的整合、知識體系的建立。如“茶”、“清明”等學生熟悉、易探究的實踐活動。

3.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探究,包容學生的錯誤。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做中學”等教育理念,認為有效的學習是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在自我活動中習得的。STEM教育與此理念一脈相承,強調“動手”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探究。為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激勵學生,鼓勵他們動手、展示與分享,並容許錯誤發生,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社會互動中不斷嘗試,從而潛移默化習得知識與技能,加強知識運用與遷移,增強創新意識與社交能力。

4.加大與社會的聯繫,創造更多實踐機會。

STEM強調融合各類學習環境的教育資源都是學生獲得和建立技能的有效方式。實際上,圖書館、製茶廠及社區等教育資源都能給學生帶來生動體驗。為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有必要加大與社會的聯繫,多創造體驗、實踐的機會,鼓勵學生髮現問題,並帶着問題去實踐、探究、解決,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知識應用、協作探究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增強成功的體驗。

以上只是我的培訓所獲所想,是對STEM教育一些粗淺的認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還會通過各種形式深入學習STEM教育,並積極嘗試、大膽實踐,不斷反思,努力探索符合學校實際、具有地域特色、學生感興趣的STEM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逐漸提升師生STEM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