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于丹教授講座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8W

于丹教授講座觀後感精彩多篇

于丹講座觀後感 篇一

看到一本好書,遇到一位良師益友,觀看一場有益人生的講座,都無疑是一次淨化心靈,提升人格底藴的難得機會。很幸運週五寶貝從學校帶回一張電視節目播出預告單,是北大教授,文化學者于丹老師的《中國小感恩教育》專題講座。我們一家得以在這個週末,在這樣一個秋日的上午,圍坐在沙發上,用心傾聽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愛心,抵抗挫折感的能力,又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自信。

一直以來我們把自己的孩子寵愛着,嬌慣着,為其遮風擋雨,為其提供最好的條件,只怕她吃苦受累,更怕她受委屈,總想着能給她解決所有問題,然後讓她在人生道路上暢通無阻地行走。一味的付出下,孩子覺得這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家長的給予是應該的,不懂得生命的給予和接受都應該是相同。通過講座我懂得了家長應該將感恩習慣的養成教育滲透於日常生活之中。讓孩子從小就浸潤在感恩的環境裏,真心感受,再通過過家長的言傳身教,使之耳薰目染,並內化於人格之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如:每天新的知識都是老師教給你的,你要謝謝老師;爺爺每天接送你很辛苦,你要感謝爺爺;奶奶每天給我們做飯,我們一起感謝奶奶;好朋友給你的幫助時,你要謝謝朋友。時時言感謝,事事存感恩。

人一輩子都會遭受遇到不同的挫折困難,怎樣在挫折中修復才是至關重要的。也正如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提到的賴東進,他説,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情,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感謝苦難的人生,是苦難給了我人生的磨練,給了我這樣一份與眾不同的人生。對於我們孩子同樣也是,如何培養起抵抗挫折能力才是重要的。上次數學考試寶貝只考了89分,她回來情緒非常低落,生怕我們吵她。雖然心裏很氣但我還是控制住情緒,冷靜幫她分析錯誤的原因,最後抱住她,説只要弄懂了題目,仍然是媽媽的好寶貝。結果這次考了一百分,她開心的抱住我説:“我這次成功啦,考了一百分!”這只是人生中一次小小的挫折,但是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即使在挫折面前也要分析原因,戰勝自己,做生活的強者。

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每一個關心自己,為自己付出艱辛努力的人們,也讓我自己更加明白在教子路上,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心存感恩的心,感恩給予我幫助的每一個人,感恩上天給予我温暖的家,健康的寶貝,感恩孩子能在外小接受好的老師給予好的教育……就讓我們用善良的心懷感知這個世界,用感恩的心來回報這個世界!

于丹講座觀後感 篇二

今天,我觀看了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于丹主講的《中國小生人格教育》專題講座,使我受益匪淺。

于丹老師用了生動的事例來教我們如何面對挫折,如何懂得感恩,字字珠璣,話語中有着發人深省的道理。其中於丹老師在講座中説道:“我們中國的教育缺失了國小的工藝教育、中學的挫折教育、大學的職業教育”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挫折教育,這教會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困難,如果父母只教給孩子知識,而不教給他如何面對挫折,那麼他(她)遇到什麼困難都選擇放棄,最後甚至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這都是因為自己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太低。有很多孩子(包括我)會覺得父母給他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不滿足他就是虧欠,所以我們的啟蒙老師,我們的父母不應該什麼都滿足我們,要像外國的小孩一樣:如果想要錢就得自己賺。只要我們中國的小孩懂得這個道理,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變得更加富強。

這次的講座很有教學意義,不僅教給我們人格教育,還有如何做人。我很喜歡這個講座。

于丹講座觀後感 篇三

在週五的班隊活動課上,我們一起觀看了于丹老師的德育教育的講座。

“儒家”思想,幾千年來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為準則,不管各種思潮的湧入和融合,都改變不了它在每個中華兒女思想深處的基礎地位,它將世世代代伴隨着和指導着我們生活、成長、奮鬥。

于丹老師深入、細緻、認真的闡述了“儒家”思想在中國小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並對家長如何正確認識中國小生德育教育、中國小生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講解,本人感受如下:第一,每位家長和老師都應把學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對社會有益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首先,要教育孩子該怎樣做人,培養孩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和正確的做人意識,加之努力的文化學習,孩子才能成為品學兼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第二,正如於丹老師所説:孩子的德育教育要從每位家長和老師自身做起,家長和老師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榜樣,是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的導師,我們必須以身作則、身體勵行、言傳身教,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第三,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政府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學生以後踏入社會將面臨各方面對高學歷的要求,要面對各類競爭激烈的應試,這又迫使學生不得不以應試的方式完成學業,這是我國無法從現在的應試教育體制改革為素質教育體制的關鍵所在。只有政府、社會、學校和家長達成共識,從根本上改變教育體制和用人體制,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才能取得真正進步。

總之,教育立國、教育樹人,這是中華民族歷來的根本,我們應努力教育好每個孩子,做一個對社會和民族有用的人才。

于丹講座觀後感 篇四

很早就聽説過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這本書,也一直想買來看看,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個想法一直沒有付之行動。這次公司組織大家一起觀看《論語心得》的錄像,我感到非常高興,很感謝公司實現了我這個沒有付之行動的想法。通過觀看錄像,我感覺論語中的很多觀點,不僅適用於孔子生活的年代,也適用於幾千年後的現代。

得失觀。

一個人的一生中難免有些缺憾,這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是對待他們的心態。糾纏於缺憾中的人將失去更多的東西。只有正確的對待這些缺憾才能有所得。

一個人總是後悔昨天的事,殊不知明天又要後悔今天的事。

交友觀。

親情、友情、愛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親情帶給我們温暖,友情帶給我們快樂,愛情帶給我們幸福。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充滿快樂,所以每一個人也希望自己的生活中有很多朋友。但是有的人卻總是抱怨這個朋友欺騙了自己,那個朋友傷害了自己,豈不知你是否也傷害了他們。

一個人總是想交一些出色的朋友,卻不知自己是否出色。

唯物觀。

社會存在着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他們就如同硬件和軟件一樣有形和無形。現今每一個人都在追求物質上的提高,卻不靜下心來想一想為什麼追求這些物質上的東西。我想每一個人追求物質上的提高,都是為了心靈上的那種優越感。反過來説難道優越感一定要建立在物質上嗎?

每個人都在追求物質上的提高,卻忘了追求物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什麼。

也許不是生活出了問題,而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

于丹講座觀後感 篇五

今天上午八點,我看了于丹博士導師主講的《中國小生人格教育》,我的感受很深。如果看過得人一定十分奇怪,這是一個教家長教育孩子的講座,你一個小孩兒,能有什麼感受呢?因為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這個講座一共分為四講,我總結起來就是四點:樹立目標;不聽話,愛發脾氣的正確引導;學會感恩:抵抗挫折。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三講和第四講。

第三講講了家長怎樣教導孩子學會感恩,于丹老師講了孔子的弟子問孔子孝是什麼?孔子只説了兩個字,色難。意思是千難萬難都要給父母一個好臉色看,可現在我們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難萬難到要個我們一個好臉色看。可將開的社會上,你已經有了習慣,愛發脾氣,可昔日的父母已經變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識的人,他們可不會將就你,可見控制情緒的重要性。

第四講講了抵抗挫折的重要意義,于丹老師她女兒喜愛的花籃破了,她女兒號啕大哭起來。于丹老師把破籃子用彩紙補起來,竟比原來更好看。他女兒破涕為笑,並從中明白一個道理:哭是最無能的表現。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緊,可灰心喪氣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蟬一樣,是蜕變的開端。蜕變儘管十分疼痛,但卻可以換來自由飛翔,挫折又何嘗不是這樣!

我以後要克服于丹老師指出的現代兒童的`主要病症,做一個健康向上積極奮進的自己。

于丹講座觀後感 篇六

放假之前我們觀看了于丹為大學生進行的講座,于丹教授極富人生哲理的話語,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滌,使我深深感到,古人的一些行為準則和至理名言在這天依舊有着其獨特的魅力。

觀看于丹的講座,讓我領略到的是對自己的得失正確對待智慧,是一種用心的心態,一種融入此刻生活中的'理性道德。在現實中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但我們能夠透過改變看待這些事實的態度,以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于丹告訴我們,做為個人要能夠正確地應對人生的遺憾不要一味的想不開,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要儘可能地用自己高興的事情去彌補遺憾。一個人的一生中難免有些缺憾,這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但是我們能夠改變的是對待他們的心態。糾纏於缺憾中的人將失去更多的東西。只有正確的對待這些缺憾才能有所得。一個人總是後悔昨日的事,殊不知明天又要後悔這天的事。正確應對現實中的不利方面,並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不利,這是對待生活的態度。于丹教授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效果會更好一些。

于丹在講座中説出了一個故事:孔子課堂上的學生席間閒談理想!有的學生説要財富,有的説要做大將軍!也有的説要做隱士當學生問到孔子時:孔子説: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懷子!意思就是説:能讓父母老者們身安心安!朋友都相信你,小孩子長大了都能想起你!意思是説:對父母孝順無非兩個是四個:順意,色難!順從父母之意,對父母和顏悦色!人一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朋友,朋友對你最好的評價是一個信字!如果你認識那麼一個兩個知心的朋友對你的評價是如此的話!知足矣!每個人都會小的時候!孩子們天真無邪!當孩子們都長大時,能想對某人在自個小時候對他的好時懷念之時!福也!

以上就是孔子所説的三個願望!透過這個小故事我感受到,古人的心其實與我們是相通的。對於前人的好東西我們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于丹教授的這些觀點,讓我們感到心靈的温暖,能慰籍到人心靈的深處。

于丹講座觀後感 篇七

那天聽於丹的講座,偶爾想起這樣一件事。大概是在四五歲的時候,現在想起來,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姥爺就經常悄悄跟我説,你看,這裏有這麼多人,孔子説過一句話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麼些人裏頭,肯定有能當你老師的人,你去看看,你覺得他們誰對人特別有禮貌,誰特別博學,誰做事特別麻利,你去看看誰能當你的老師?小孩子嘛,我就這樣跑來跑去看,有的時候看到有些行為是好的,也有的時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會跑回來問姥爺,説你看,有一個叔叔肯定不是老師吧。然後姥爺就會告訴我説,這也是老師啊,因為孔子説“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樣好,這是老師;但是見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會不會跟他一樣不好,所以這也是一種老師。

説到儒與道,中國哲學這兩大源頭,在我最初接觸的時候,是處於一種孩提的矇昧狀態,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意識要去讀,要去記憶。所以《論語》對我來講是篤定的、真實的、親切的、温暖的。

讀經典很有意思,開始會覺得簡單,但讀來讀去,便應了鄭板橋的那句話:“畫到生時是熟時。”感悟到了這一點,那麼,我們就能真正地從內心敬仰聖賢。因為他們不用華彩的詞語,來讓大眾覺得一定要去膜拜,一定要去遠離。他們不因自己的偉大而讓萬眾折報,覺得不可企及。他們以自己的一種樸素的人格,讓大眾覺得,這些樸素的真理恆久不變。

道在人心,道不遠人,你總歸是能憑着生命成長去接近的。《論語》裏提到“仁”的地方總共109處,這是整個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學生問老師什麼是“仁”,老師的回答就是兩個字:愛人。真正的仁愛之心無非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後來被孟子推演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也是孔子説的,他一生的理想無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便是孔子的温暖世道了。

其實只要做到五個方面,那麼這種仁愛就基本完成了:恭則不侮,生命有尊嚴;寬則得眾,受眾人愛戴;信則人任焉,走得更長久;敏則有功,打碎的罐子變寶貝;惠則足以使人,調動他人積極性。

我們以下代人的眼光來看“恭”和“寬”是教我們怎麼樣做人的,“信”和“敏”是教我們怎麼樣做事的,“惠”是教我們怎麼做官的,做人做事做官這就是我們現代人一生基本上要做的內容,所以中國儒家的仁愛思想,我想他跟我們今天每一個人生命中的理想都會相關,他讓我們有具體的做事的方法,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角色。

于丹教授講座觀後感三 篇八

話外音:論語之所以流傳兩千多年而不衰,就在於它對於人內心最本性的理解。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説更近了,也可以説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那麼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為人處世的分寸呢?

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説更近了,也可以説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孔老夫子説:過尤不及。在孔子看來事情做得過頭了,和沒有做到位是一樣的效果。那麼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為人處世的分寸呢?當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這種自己親近的人我們又該掌握什麼樣的原則?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怎樣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在論語中,其實教給我們很多處世的辦法,做人的`規矩。這些道理有時候很樸素。《論語》不是扳着面孔的一部書,它教給我們的一些辦法,有時候透着一些變通。它告訴我們一種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裏的分寸。其實我們今天總在説,任何任何事情是該做的不該做的,什麼事情是好是壞。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定不簡單是好壞之分,只是你什麼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其實有很多事情應當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個提倡一味喪失原則,一味要以一種仁愛之心去寬宥一切的人。曾經有他的學生問他,有一個人説:或曰,以德抱怨何如?以德抱怨這個詞,我們不陌生,我們經常説生活裏有這樣的人,説你看別人那麼對不起他,他還對人那麼好。我們覺得這樣的人格應該在孔子這裏是得到讚賞的。沒想到呢,孔子反問了他一句:子曰,何以報德?孔夫子説一個人他已經用德去抱怨了,那他還留下什麼去抱別人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他好的時候他又該怎麼做呢?問完了這一句,孔子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説一個人如果有他人有負於你,對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對待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饋那些也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實,這個道理我們要是一聽覺得好象跟我們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學不一樣啊,孔子也是有原則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給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對這一切。

其實孔夫子在這裏給了我們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他當然不提倡以怨抱怨,怨怨相報何時了!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以一種仇殺去面隊另外的不道德,那麼這個世界的循環將是一種惡性的、將是無止無休的,我們付出的不是自己的代價,還有子孫的幸福。所以,以德抱怨同樣不可取。也就是説,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種仁厚去面對已經有負於你的事情,這也是一種人生的浪費。在兩者之間,其實還有第三種態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耿介和磊落的人格坦然面對這一切。既不是德,也不是怨。其實孔夫子的這種態度可以舉一反三,歸集到我們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崖。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在今天,我們都在説避免資源的浪費,避免能源的浪費。這個地球上被浪費的資源已經太多了。但是,當我們關注環保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有關注一點,就是心靈環境的荒蕪和我們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費。應該説今天物質是繁榮了,但是心靈的生態未必隨之改變,變得欣欣向榮。也不意味着今天那種仇恨、那種報復、種種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是停止的嗎?有的時候會越演越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樣避免心靈資源的浪費呢?就是我們面對一件事情迅速的做出判斷、選擇自己最有價值的方式。

話外音:老師,如果一個特別仁義的人掉進去井裏。你會跟着跳下去嗎?

為什麼要跟着跳井呢?做什麼事情都是要用腦子想想的。

曾經有學生宰我去問他的老師。説:老師呀,仁者,雖告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看,給他老師出的難題。説問您個問題,如果是一個特別仁義的人,現在有人跑來跟他説,有一個仁者在井裏,他掉井裏了,你跟着去嗎?這叫井有仁焉。井裏頭有一個更賢德的人,你跟着下去嗎?那麼,這怎麼辦呢?老師問他,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這話説的好。孔夫子説,那幹嗎要這麼做呢?為什麼仁者在井裏,你也要跟着毫無原則的就跳到井裏去?這是一個君子所為嗎?君子也許不能避免很多的傷害,他可以被人欺騙了,但是他自己的心不能迷惘,也就是説,人不能被自己欺騙了。不能被自己一時智力上的糊塗、一種衝動之下,做出來人生沒有效率的傻事。這是孔夫子所不恥的。他並沒有拘泥地説,仁者在井裏你就一定要跟着下去。他很不解説,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所以,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孔夫子告訴我們,人的行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則、要把握尺度。這在今天是非常難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