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起風了》觀影筆記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6W

目錄

《起風了》觀影筆記
第一篇:《起風了》觀影筆記第二篇:觀影筆記第三篇:起風了第四篇:起風了第五篇:《海角七號》觀影筆記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起風了》觀影筆記

《起風了》觀影筆記

在下還沒有看過《起風了》這一部劇場版之前,在下只以為這部劇場版是宮崎駿老師的原創之作。之後雖然在青空文庫看到了堀辰雄有一篇也叫《起風了》的文章,因為不懂看這麼長的日文,所以在下也純粹以為是個巧合。後來在真正看這部動畫電影的時候,因為在片頭和片尾都有感謝堀辰雄,所以在下也就想,難道這部劇場版是根據堀辰雄的小説改編的嗎?所以稍稍問了度娘一下,原來不算是。

宮崎駿的《起風了》的確可以説是他的原創作品,他是結合了堀辰雄的《起風了》裏面描寫的療養、未婚妻重病、愛情、生與死的要素,與他創作的以真實人物零戰設計師,堀越二郎為原型的“堀越二郎”生平的故事。

我們可以找到的是設計師堀越二郎關於飛機設計,學歷,婚姻狀況等等很客觀,也很無趣的資料。而宮崎駿老師可能是為了貫徹其作品裏不可少的愛情線,才借了《起風了》裏面寫到的悽美愛情故事來豐富這樣一個“堀越二郎”藝術形象的生平。

從男主角跟裏見小姐的那一段對話看來,兩人之間的緣,就是在地震的那一天結下的,裏見小姐説,男主角是她和阿娟的白馬王子,而阿娟現在都要生第二個孩子了,不知道為什麼,阿娟會不會也曾經像裏見小姐一樣……

沒看過堀辰雄的《起風了》,雖然在劇場版播出之後,也有國內的出版社翻譯了這本書,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一出新書就有能力買下來的。在下就是其中一個。

説實話,男主角跟裏見小姐之間的愛情在宮崎駿老師的手下描繪出來顯得非常地乾淨,雖然是段悽美的愛情,但是跟那些曾經讓萬千少女主婦哭的不成樣子的催淚劇集比起來,那些劇集顯得太煽情,太做作。在《起風了》這部劇場版裏,除了裏見小姐的不久人世給觀眾帶來了些許憂傷,也有她跟男主角的各種小清新戀愛情節,這年頭,現實的作品太多了,感受一下乾淨的小清新的戀愛感覺也是極好的。

就在下看來,片中裏見小姐從高原療養院離開回東京看男主角開始到藉口出去實際回療養院的那一段情節很美,男主角即使被説是任性,也要裏見小姐陪在自己身邊。即使男主角也知道,裏見小姐是頂着多大的痛苦。但是兩人像是默契一樣地要相守在一起的美好願望還是被身邊人尊重了。這段時間就像是觀看着櫻花盛開的時候,賞櫻時的確很美好,即使不久就會結束

第二篇:觀影筆記

觀影筆記張琦12122818土木系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我對《飲食男女》的這篇觀影感僅僅是自己個人的感悟。而且這篇觀影筆記寫得沒有正式的格式,完全是自己看的過程中即時記下來的。希望老師不要介意。

影片剛開始,朱爸打電話説做魚的方法,為下面晚上姍姍説,媽媽把魚煮爛埋下伏筆。朱爸説“今天不説,什麼時候説”為下面朱爸和錦榮戀情伏筆。

家珍和錦榮聊天,家珍説,“朱爸將來要跟她”錦榮卻説“我想他不希望你這樣”體現出錦榮對朱爸的瞭解。

借朱爸與老温喝醉之際,道出“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難,忙一輩子,就為這個”。 朱爸晨跑後,送姍姍上學,看到她擠公交的背影,心疼又愧疚,內心渴望做些什麼來彌補對她的愛。

朱爸替姍姍做午飯,自己有被需要的滿足感,對錦榮女兒的照顧也令他心安。

有一個場景,朱爸在找補腎的方子,暗示他有戀情。

温伯伯住院,在病房裏,朱爸看到家倩和温伯伯擁抱的情景,流露出羨慕嫉妒的眼神。從温伯伯和家倩談話的內容得知,家倩小時候和朱爸感情特別好,但由於朱爸限制家倩進廚房,讓家倩無法理解,導致了兩個人現在的狀態。

家珍看到辦公桌上的情書,走到走廊上看看排球場上的周明道,之前又跟家倩説,自己有男朋友了,看來家珍心裏,自己一廂情願的把周明道當做男朋友了(她忘了,之前在課堂上扔了班長的情書,還説“不就是情書,誰沒有收過”,所以這肯定是學生的惡作劇。)

看似善良,處處為別人着想的家寧,不動聲色的搶走了好朋友的男朋友。

家倩在醫院看到朱爸,進心臟科,熱淚盈眶,在心裏家倩還是很愛父親的。第二天早上,朱爸叫家倩起牀,家倩支起身體喊了一聲“爸,早!”朱爸的表情是震驚和無奈的!看到朱爸的反應,家倩也歎氣,似乎想要改善父女的關係,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家珍看着情書,抬頭環視辦公室的老師,都排除了可能性,內心更確定是周明道送的了,監考時心神不寧,一直望着操場上無人的排球場發呆。

錦榮得知朱爸每天給姍姍做午餐,朱爸自己吃她做的,心裏很不好意思,朱爸説,“我吃的很開心,反正我沒味覺,吃只是一種心理感受”體現了朱爸對錦榮的喜愛。

每次一有重要的事情,都有一桌飯,這次家寧宣佈懷孕,要搬出去住。這事之後,朱爸做了一件事,就是去澡堂洗澡按摩,這個細節很寫實,符合當時朱爸那個年代的特點,後面在家珍宣佈搬出去後,也有個洗澡的場景。

朱佳倩從李凱嘴裏才得知,原來家珍大學失戀的事都是她編造的,還有她自認為家倩討厭她,自己做起了她的家長,感覺家珍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温伯伯去世,因為他事先就預知了自己的死期將至,最後在飯店的廚房裏,安然的離世。 老温的離開,家寧、家珍先後搬出去了,一系列的事情,讓朱爸傷心欲絕、泣不成聲。但這卻讓朱爸和家倩的關係緩和了,家倩在廚房環視廚房的一切,感受父親的生命的時間流逝······

家珍情感大爆發!穿一身紅衣,燙頭髮,在家用音箱對窗口大聲放音樂。

朱爸的一句話,感受頗深“人心粗了,吃什麼都沒意思”。

聽到家珍有事宣佈,朱爸心裏的失落、傷心都顯現出來了。

早上,朱爸叫家倩起牀時,靜靜地看着她,温柔地撫摸她叫她起牀。家倩醒後,朱爸又恢復了常態。

朱爸要宣佈和錦榮的事,在準備晚餐時,鍋翻了、瓜切壞了,一方面朱爸老了,另一方面也是緊張要宣佈和錦榮的事。“一家人在同一屋檐下,照樣可以各過各的日子,可是從心裏產生的那種顧戀,才是一個家之所以成為家的意義”“這輩子,不可能像做菜一樣,把所

有材料都集中起來再下鍋”然後朱爸給老大、老二、老三敬酒,開始説事,又停下,説飯後再講,經眾人的勸説,又開始扯房子的事,最後,才以敬樑伯母酒為名,才委婉地説出自己和錦榮在一起的事。

最後的一次飯桌上,只有朱爸和家倩,朱爸批評家倩的湯姜放多了,兩個人為這個鬥嘴,朱爸忽然感覺味覺恢復,在家倩給朱爸盛湯時,朱爸握住家倩的手,動情地説了一句“女兒啊!”“爸!”父女的心結才解開。

全劇終!

第三篇:起風了

起風了,要拼命活下去

《起風了》,是宮崎駿在2014上映的一部動畫新作,在動畫上映之後,72歲的宮崎駿先生隨即宣佈了退休(不過這已經是他的第七次退休了)。《起風了》這部電影和以往宮崎駿監製的《龍貓》、《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在題材和風格上有了很多的不同,一改以往奇幻,幻想,童真的風格,變成了一部描寫二戰中研發出日軍王牌戰機零式戰機的設計師掘越二郎的傳記,這甚至讓粉絲和媒體們懷疑宮崎駿的政治轉向。但是如果仔細客觀的觀看整部的動畫的話,會從中看到追夢,反戰,愛情,這些所謂主線之上的更為深邃的歎息與思考。

在影片的開頭是一個小男孩的夢,夢中一個普通的鄉村家庭中上國小的小男孩爬上房頂駕駛着屬於自己的飛機在剛剛工業化的日本小鎮上空翱翔,但是空中突然出現了奇異的飛機,飛機扔下的炸彈上還附着這一個類似《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荒地女巫中手下的黑色魔鬼,砸碎了小男孩的夢。開頭的奇異飛行器,工業革命之初的社會背景,黑色粘人的魔鬼,這些帶有明顯吉卜力風格的元素,會使觀眾在開篇誤以為這又是一部典型的宮崎駿式動漫。但是看完之後會發現這些元素的出現就是在開頭告訴觀眾這這部作品是宮崎駿監製。因為在這之後除了男主角偶爾和夢中的導師卡普羅尼一起做一些奇怪的夢之外,這部電影通篇就是講述的掘越二郎設計出零式戰機與生死戀情的寫實故事。 如果單看電影標題和動畫片段,給人的感覺是故事內容一定小清新又充滿朝氣。我個人的想象是這樣的:在一個被風吹過的夏天,善良的男孩追逐着設計飛機的夢想,美麗的女孩陪伴着男孩一步步走向兩人共同的天地。實際上這個故事表面上看上去也的確是這樣的。男主角堀越二郎從小就崇拜意大利航天工程師卡普羅尼,夢想能夠設計飛機。為了實現他的夢想,堀越一直堅持不懈的努力着,幾乎只為他的飛機夢而活。堀越在關東大地震幫助了出生於富貴家族的少女裏見菜穗子和與她隨行的女僕逃離了困境,菜穗子對堀越一見傾心,等到兩人幾年後再意外相遇,便命中註定地陷入情網。儘管菜穗子身患肺結核,兩人還是選擇結婚然後一起度過最後的珍貴的日子,直到菜穗子意識到自己病入膏肓,在崛越傾注了所有精力設計的戰鬥機試飛成功之時,獨自離開了住所,孤身去迎接死亡的到來。

這看上去是在講述一個熱血的夢想和一場感人的愛情,但是將這個夢想和愛情放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背景下的時候,這部電影就具有了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就是這種現實主義色彩將本來應該輕快與純淨的愛與夢的故事刻畫的如此壓抑與陰鬱,而這份分壓抑中觀眾會生髮出更多關於生命,國家與命運的思考。

另外不知道歷史上的二郎是否真是那個性格,但影片中塑造的二郎是一個非常認真嚴肅的青年,也就是日本人常説的"まじめ真面目"。從他禮儀正確,服裝整齊,思想正派(救被欺負的學弟),鞠躬標準,不輕浮不苟言笑,沉默多於興奮,這簡直就是東京大學學生的典型代表。(與其他大學相比東大的學生往往有這種傾向)。除了生活作風之外,男主角還有着一種對夢想的狂熱,工作中不屈不撓,個人主義,對目標極度執着,永不放棄,終於在自己的領域中憑藉一己之力超越環境創造出了領先於世界的先進戰鬥機。

乍一看男主角又是一個完美的正面人物,但是仔細與宮崎駿以前的作品中的主角對比,掘越二郎在電影中缺少了那種完美的熱情與主見。這或許是《起風了》作為現實主義作品的另一種表現,男主角其實擁有的是一個現實的日本社會中標準的成功的青年精英的形象,也是日本職場文化中推崇的楷模,無論是戰前還是戰後的日本都是這樣。

得體的禮儀,高尚的道德,遠大的理想,勤奮的付出,擁有日本精英階層所標榜的所有良好品質的男主角奮鬥的最後結果帶來的卻是東京的一片火海,那鋪滿飛機殘骸的草原以及日本的毀滅。更令人深思的是在影片中男主角曾和同事有過這樣的對話,同事問他又要打仗了嗎,他説是的,“會是誰呢”他説“中國,蘇聯,美國,英國,荷蘭”最(感謝訪問本站:)後補充了一句“日本要毀滅了”説出這句話的時候還是如同整部影片所表現的表情一樣,毫不糾結的淡然。他

明白日本開戰就會滅亡,他明白這個國家錯了,但是他還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去投入到戰鬥機的研製中,最後加速了自己祖國的消亡。

這個矛盾點其實是日本國民性中“職人”精神的矛盾。男主角是一個完美的職人,不斷磨礪自己的技術,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卻對自己所做工作的性質,影響卻一味逃避。他想讓自己的國家富強,他只想做一個純粹的工程師,他實現自己的夢想的道路看起來自然順暢一氣呵成,正是這種理所當然看起來讓人觸目驚心,在他眼中阻止他理想的只是技術和知識上的差距,他從來沒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理想是不是真的可以讓國家富強。而連日本第一學府東大畢業,考察過歐美各國的掘越都沒有清醒的認識(抑或是説不想去認識),對於普通民眾來説對於自己所處的生活環境或是工作性質又能有多少了解。而日本這種職人精神直到現在也是國民性的重要部分,這不得不使所有的日本觀眾重新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日本所處的國際環境。

影片的主旨句是男女主角在第一次遇到的時候所和的一句話詩“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這句詩不僅僅是讓男女主角認識的橋樑,(因為在當時的日本,能夠完整説出一句法語詩的是極少數人,至少説男女主角之間的才情是相配的)更有影射當時國際大環境的意思。正如上文所説,熱血的夢想與悽美的愛情正是在起風了的時代環境下才擁有了更加引人深思的現實主義意義。時代的風起了,不管誰都要努力應對。掘越二郎和同事在參觀德國飛機場的時候説感慨道“我們差的不是設計,根本就是技術上和人家落後20年”這種情景也存於我們中國人的心中,要想振興國家,必須努力鑽研,用自己的手打造屬於自己的飛機。這對於追趕時代的風的落後國家來説更為重要。所以在男主角心裏,自己只是祖國在追趕時代之風的各個領域中的一部分,飛機自從20世紀初在被髮明後最被人關注的就是其戰爭作用,在二戰前大部分的飛機只是作為武器來使用。所以男主角在和卡普羅尼的最後一幕對話中會説“飛機是被詛咒的美夢,會被天空吞噬的無影無蹤”。這種客觀事實,是所有飛機設計師無法左右的,男主角心中只是想設計中自己理想的飛機,另一方面也是想在航空領域使自己的國家追上國際先進水平,即使他知道自己的產品再怎麼先進也無法阻擋向全世界開戰的軍部將祖國導向滅亡的道路,反而會加快這種失敗的速度,但他還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戰鬥機的研製中,因為在他心中這是作為設計師的工作,也是設計師的宿命,祖國在努力追趕時代的風,無奈是用的錯誤的方式,他無力去改變這種方向,也放棄去改變這種方向,他只是追求自己與國家的理想的風。而這種行為卻是幾乎每個日本職業人會做的事,並且男主角做的更好,但是導向這種結果,卻不得不令人深思。 文中的一個細節正好完美的體現了這種的矛盾。戰時日本經濟極為貧弱,滿街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兒或是餓肚子的孩子。飛行試驗並不順利,經受屢次失敗之後,沮喪的堀越在小鋪子買了兩塊糕點,準備當做晚飯。當他發現了路邊等待雙親回家的姐妹兩人時,主動拿出自己的“晚飯”分給她們。小孩子並未領情,雖看着糕點口水直流,卻未發一言地跑開了。堀越站在昏黃的路燈下,體會了一次尷尬。 這位被宮崎駿塑造得幾盡完美的主人公,正是導致經濟蕭條、父母晚歸、孩子捱餓的戰爭發動者的最強有力的幫兇。凡是在戰爭中衣着體面,還能隨意選擇晚飯的工作者,掙的不都是戰爭的不義之財?而堀越設計的正是戰爭中發揮最大作用的零式艦上戰鬥機。而文中掘越在去歐洲考察之前,在和同事的聊天中説到“他們這次僅僅去容克斯引進技術所花的錢夠全日本的小孩每天享用天婦羅蓋澆飯和西伯利亞蛋糕而且還有剩,但是隨後又加了一句“即使這樣,我也要去”。作者理想的實現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物質基礎,只不過正好掘越的理想又和當時軍國主義日本的需要相契合,所以才有了實現的物質和社會基礎,但是這個物質基礎是不顧民眾的死活將所有國家財富投入到侵略戰爭中的結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掘越給小女孩蛋糕的行為是一種“偽善”,掘越擁有對小女孩的同情心,卻不曾想過就是自己就是造成小女孩貧困的幫兇。

影片中的第二個矛盾就是事業與愛情的矛盾。電影中另一個主要的故事線就是掘越和菜

穗子的愛情。這段愛情的敍述畫面是極其美麗和夢幻的,但是反思起來,可以看出來這段感情是非常不對等的。菜穗子從初遇便愛上了崛越,而崛越在初見之時,大概只是覺得她是一個會説法語的可愛小女孩,反而是對菜穗子成熟大方的女僕產生了感情。當聽到有女孩來給他送包裹之時,崛越想起的完全是女僕,而根據後來的情節,我們完全可以推斷出那個送了禮物就走的女孩應該是菜穗子。所以當他們再次相遇然後相愛之時,菜穗子的感情已經是濃厚和執着的,而崛越好像並沒有那麼的決絕,幾乎都是以偷看菜穗子房間、投送紙飛機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菜穗子的好奇和興趣。當然,我並不是懷疑崛越對菜穗子的愛,只是他的愛情絕對沒有菜穗子對他的愛情的分量。當菜穗子病重搬入崛越住所並與其結婚之後,崛越的醫生妹妹痛訴哥哥不應該讓菜穗子這樣加速消耗自己快要崩塌的身體,崛越卻執意和菜穗子一起渡過這最後的日子更加有意義。

這一段我有些困惑,不能判定崛越的行為是純粹地為了菜穗子的幸福還是還是夾雜了一些自私。在這份愛情中掘越能對菜惠子做出的最大的付出就是讓菜惠子留着自己的身邊(但這種行為説起來是菜惠子對掘越的一種更大的付出),而不是選擇更有利於菜惠子健康的讓她去高原醫院靜養,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掘越把自己飛機研發的事業看得比愛情更為重要,而自己的妻子在內心中也認同於丈夫的這種價值觀。最後菜穗子獨自離開不讓崛越面對自己的死亡的情節,我更加覺得似乎這樣的愛情還沒有達到相互依存的地步,或者説菜穗子願意付出的太多,她甚至不願意讓崛越為自己付出更多。在愛人的生命與事業中掘越選擇了後者,正是這種價值選擇造成了這出生死戀的悲劇,關鍵的是掘越這種行為是受到自己和菜惠子乃至當時整個社會價值觀認可的,但是掘越對事業的巨大付出最後換來的卻是滿地的飛機殘骸與過國家的毀滅。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國家的悲劇,尤其是對這種價值觀猶存的日本現代社會來説有更大的借鑑和反思意義。

看完這部片子之後我的心中滿滿的都是不可名狀的悲傷,作為一箇中國人來説,我沒有氣憤,也沒有感動,只是為這影片中那種無形的壓力與力量感到壓抑和悲傷。男主角和國家的夢想隨着時代的風起飛了,一個努力工作,不斷向前的民族最後換來的卻是國家的毀滅與民族的屈辱。據報道本片在日本上映時,全場觀眾從開場到終場沒有一次笑聲,沒有歎氣也沒有諷刺,只有沉默,整場的沉默。

影片的結尾,菜惠子對男主角説你一定要活下去。這不僅僅是已經結束自己生命的菜惠子對掘越的愛更是向所有觀影的日本觀眾説“要拼命活下去”。但是要怎麼活是不是也要像掘越一樣,這個問題更是令人深思,也讓人感到悲傷,電影院裏的沉默不僅僅是對二戰時主角和國家的同情也是對當下的一種反思。從這個意義上講,宮崎駿的這部動漫電影無疑是巨大的成功。

第四篇:起風了

《起風了》觀後感

意大利語1201班 孫婷婷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影片以一個少年的飛行夢開始,在一片祥和安寧的田園中,駕駛着自己大鳥般美麗的飛機翱翔於蔚藍的天空正享受飛翔的喜悦,一個被扭曲的物體打碎了他的飛機,打碎了他的夢,也意味着他的夢想終將在現實中以另一種面目而實現。

夢想和現實總是有很大差距的,想象中的世界那麼美好,可現實卻往往困難重重,充滿矛盾。從小就夢想飛行的主人公崛越二郎由於近視而不能駕駛飛機,在夢中受到意大利著名設計師的啟示決心成為一名飛機設計師。“飛機並不是什麼戰爭工具,也不是什麼商品,飛機是個美夢,而設計師就是致力於使這個美夢成形的工程師。”沒錯,飛機是一個美麗的夢想,他也只想設計出美麗的飛機,併為這個美夢成為現實而努力。在那個戰爭的時代需要的不是民用機,而是戰鬥機,有時為了夢想也不得不對現實做出妥協或讓步。而選擇的不同後世的評價必然不同,有人批駁他完全可以拒絕設計戰鬥機,像德國那位被通緝的設計師容克斯博士一樣,但他沒有,他沒有那麼的偉大,他只是一個平凡人,造飛機只是夢想,單純的夢想,追夢時,造飛機只是個造夢者。飛機不是什麼戰爭工具也不是什麼商品,飛機只是個美夢。愛情也是單純美好的,同時他又是無私的,愛情那麼偉大,愛情中生命、夢想都已不是自己一個人的,那是兩個人的!也許拿一個人的生命來和偉大的地球來比較確實比較渺小;但是在生命的旅途中,生命又是那麼美妙,有時候生命又是那麼有力量!

“誰曾見過風,你我皆不曾,但看萬木垂稍首,便曉風吹過”,主人公因飛機試飛失敗修養時再度遇見邂逅於火車上的少女裏見菜穗子。當菜穗子説自己的了肺結核(這種病在當時是絕症),二郎也不在乎還是毅然和菜穗子交往“我早已愛上你,就從你抓住我帽子的那一刻開始”,“我也是,從風把你送過來那一刻起便愛上了你”;菜穗子説會傳染給你的,二郎也毫不在乎;二郎能夠包容甚至愛菜穗子的缺陷,在被特務監視時得知菜穗子咳血直接奔向見菜穗子的火車,在火車上一邊用計算尺計算一邊擔心愛人的安危而落淚;菜穗子為了見二郎偷跑出高山療養院,為了愛情跋山涉水,他們都是勇敢的,“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菜穗子即使得了肺結核也不在乎二郎抽煙,只想和他在一起。最後菜穗子命不久矣,獨自一人離開,“她已經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現在最愛的人面前”,兩人的愛情是偉大的,幸福的,亦是令人感動和悲傷的。在最後,主人公什麼都有失去了,面對一系列的打擊,夢想破碎,愛人離去,戰爭破壞,是菜穗子最後的“親愛的,你一定要活下去”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與希望,他的兩次謝謝你都是都不僅僅是謝謝。

在面對夢想我們往往害怕前方的困難與未知而退縮,或被眼前的困境所阻擋,對夢想的堅持,執着,專注,從一而終是極其不易的,有句話最可怕的不是死,而是面對未知的恐懼,對於活着的人,意義不產生在過去,也不產生在未來,只產生於當下。毫無疑問,作為日本人,宮崎駿熱愛自己的祖國,但卻深深的為日本的所作所為而感悲傷與無奈。片中,他並未直接描寫戰爭,而是着重描繪了戰爭對日本人民帶來的苦難。韓國媒體質疑宮崎駿不應該美化一個為戰爭服務的人的故事,但在本片看來,二郎本人也並不希望戰爭存在,在追求個人的夢想的同時,卻無疑是戰爭的受害者。宮崎駿在否定戰爭的同時,希望同過一個縮影告

訴其他的日本人,不論在什麼樣的時代,勇於追尋夢想,體現自己價值的這一現實是值得讚揚的。有人説,藝術就是藝術,不要抱着歷史與政治去看待它。我認為不然,有時候,藝術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歷史與政治才變得更有深度和內涵。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是不能容忍日本人對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的。説實話,當看到影片中的日本旭日旗時,我是深感恥辱與反感的。然而,我想,我們應恨的是戰爭本身,和那些發動戰爭,不承認戰爭歷史的人,而不是那些被戰爭擺佈而無辜犧牲的人。歷史從不應該被忘記,但歷史卻終究不能代替未來。我愛宮崎駿,因為他正視歷史,宣揚和平,他用藝術的方式激勵每一個觀眾熱愛生活,追尋夢想。《起風了》這部動畫是我的最愛。它把我從一個孩童的夢裏喚醒,讓我逐漸看清了這個世界的糾葛。宮崎駿用一幅幅美麗詩意的畫面告訴我不管現實有多殘酷,多無奈,我們不應無端的去憎恨,我們應乘着風,像堀越二郎和菜穗子一樣,有勇氣,有夢想,有尊嚴,敢愛的活下去!

第五篇:《海角七號》觀影筆記

《海角七號》——音樂,夢想,愛情

“當天是空的,地是乾的,我要為你倒進狂熱。讓你瘋狂,讓你渴,讓全世界知道你是我的,世界末日就儘管來吧!我會繼續無樂不作,不會浪費愛你的快樂,當夢的天行者!要快樂 ??”

這是《海角七號》主題曲《無樂不作》中的一段歌詞,這是一首讓人心潮澎湃,振奮不已的歌,狂妄而又執着,放蕩不羈而又鍥而不捨。

音樂,在執着與狂熱中成長;夢想,在希望和絕望中堅持;愛情,在快樂與憂傷中演繹。這就是我眼中的《海角七號》。

《海角七號》是一部2014年魏德聖導演的一部電影。《海角七號》在2014年的金馬獎上取得了6個獎項,是獲獎數量最多的一部影片。它講述了一羣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有對於音樂夢想的熱愛與執着,還有對於美好愛情的追求與堅守。貫穿整個劇情的一條線索是那場在恆春夏都沙灘酒店的沙灘上舉辦的大型演唱會,由於當地人的堅持,暖場樂團將由當地的樂手們組團演出,於是代班郵差阿嘉(范逸臣飾)、小米酒業務員馬拉桑(馬念先飾)、機車行鼓手水蛙(小應飾)、原住民警察勞馬(民雄飾)、老郵差茂伯(林宗仁飾)、正讀國小大大(麥子飾)七拼八湊組成了一個臨時的樂團,讓個性嚴謹、心情煩悶的演唱會日本籍負責人友子小姐(田中千繪飾)傷透腦筋,而總是不肯好好配合排練的主唱阿嘉更是無時無刻不惹毛她,隨着演出時間愈來愈近,兩人的衝突也愈演愈烈。貫穿劇情的另一條主線是那份裝在寫着日據時代舊址“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郵包裏的七封信,六十多年前,台灣光復,日本人撤離。一名日籍男教師隻身搭上了離開台灣的船隻,也離開了他在台灣的戀人:一位也叫做友子的女孩。無法當面説出對友子的感情,因此,他把愛與思念寫成這七封信,卻一直沒能寄出。在他去世以後,他的女兒從遺物中找到這些信件,並把它們寄給當年的友子小姐。這份過期的愛情,竟在半世紀後,又繼續了另一段美好的愛情,而這段愛情的女主角恰好又是一個叫做友子的女孩。

初看《海角七號》是在高三的時候,在那段充滿了夢想而又充斥了壓力的歲月裏,這部影片給我更多的時鼓舞,鼓舞我堅持自己的夢想,更堅定自己的信念。影片中的那羣小人物各自懷着自己的音樂夢想,他們為了度假中心演唱會而臨時組成樂團,準備三天後的表演,而這個樂團非但談不上專業,就連一個像樣的樂團都不是。失意樂團主唱阿嘉、只會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在修車行打工的水蛙、唱詩班的鋼琴伴奏大大、小米酒製造商馬拉桑、以及交通警察勞馬,他們就這樣開始了他們的排練。雖然大家對於得到此次上台演出的機會很是興奮,並且也很珍惜,但是,畢竟不是一個專業的樂團,他們在一開始的排練就很失敗。鋼琴伴奏的節奏忽慢忽快,而貝斯手的節奏又總是跟不上,鼓手又總是有自己的意見??阿嘉脾氣的爆發引爆了樂團的內部矛盾,大家的意見分歧愈演愈烈。而這也讓友子看着越來越焦急,三天後就要演出了,而面對這一個由“烏合之眾”組成的樂團,她真的無奈至極。

我認為,與其説這一羣人是在努力準備這一場表演,還不如説他們是在爭取這個展現自己音樂才能的這個機會。他們渴望在演出時把自己的才能展現出來,他們覺得這可能是他們這輩

子唯一可以上台實現他們音樂夢想的時刻,每個人都努力練習。最後,演出的結果證明他們確實是有能力的,他們的成功演出,直接肯定了他們的努力。當夜幕降臨,在華麗的燈光下,他們的音樂夢想在舞台上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而現在,再次看《海角七號》,給了我更多的思考,不僅關於夢想,還有愛情和人生。影片從始至終,時而穿插着那個日籍教師在回國途中在海上的寫的信。最美的思念,最真的愛情。我似乎看到那個坐在甲板上的憂傷的男子,用那雙還噙着淚水的眼睛,看着茫茫大海,漸漸遠離自己心愛的人,卻毫無辦法的無奈與心痛。歲月流逝,而不老的,是那一份愛情。我不敢揣測,當那位白髮蒼蒼的友子老人看到那些信的時候,心理是怎樣一種感受。當摯愛遠去,肯定也哭過,痛過,絕望過??而今,六十多年前的愛情又在心中激起,可是,自己的愛慕的人,卻永遠也不可能再見到了。不過,我覺得她雖然並不能一生享受這份愛情,但是她是最幸福的,因為她曾經擁有過一份真摯的愛情,並且這份愛情在海洋那邊的另一個國度裏,默默伴隨着她的一生。或許正是由於受到這一份過期的愛情的啟示,六十多年後的阿嘉,他依然做出了堅定抉擇,當他緊緊擁抱着友子,説出“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的時候,似乎能感覺到他當時心中那種堅定不移的執着。不管是愛情和人生,我們在做抉擇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和堅定,不要讓自己的人生有所遺憾,選擇自己想要的,並執着的堅守,這樣的一生才是快樂而又意義的。

影片的一個富含意藴的意向就是彩虹。彩虹是美好和希望的象徵,也象徵了經歷風風雨雨和重重困難後最終獲得的美好成果。在日籍男教師的信件中,這樣一句話“何時彩虹才可以在台灣島和日本島架起一座橋樑??”這使人們產生了這樣的一種感覺,似乎和這位男子一樣,夢想着自己能與自己的戀人再次相見??而當友子在位演唱會和愛情而憂傷煩惱時,望着車窗外的大雨,那位日本的歌手問她“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而當雨過天晴之時,天空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我想這樣的情景,藴含着這樣一層含義,經過努力奮鬥和風雨的洗禮,夢想一定會實現!

影片中大量運用了閩南語,雖然説這是新台灣電影的特點,而且會讓人看起來比較親切,比較能體會到那種文化背景,但是,人們畢竟是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的,有太多的方言,我們在看影片時就要費很多功夫在看字幕上,這樣就分散了我們對情節和場景的注意力,有很多東西就體會不到了。

總之,我認為這是一部很成功的電影,它用成功地手法向我們呈現了一個關於夢想與愛情的故事,讓我們對於夢想,對於愛情,對於人生進行了思考。

默認推薦訪問其他精彩內容:

《奔騰年代》觀影筆記

《孔子》觀影筆記

《里約大冒險》觀影筆記

《方便麪時代》觀影筆記

觀影筆記《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