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長安三萬裏》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89K

《長安三萬裏》觀後感【多篇】

電影長安三萬裏觀後感 篇一

看《長安三萬裏》時琢磨了兩個問題。其一,是它的情節設置,“遞進”;其二,是它的背景主旨,“錯位”。

小的情節設置為人物形象服務,譬如最重要的李白的形象,出場時前一幕高呼“當為大鵬”,緊接着後一幕便是撫琴痛哭,與《海賊王》中御田出場時“墳頭火鍋”有些相似,突出其瀟灑;喝酒時他把錢扔在桌子上,錢幣在桌上旋轉,如此小細節也增添李白瀟灑形象。與之相對的,高適初到揚州,接到女子丟落到花束,他還想着物歸原主呢女子早已玩耍走了,突出其憨,也與李白做對比。

我想,之所以整部影片以高適為視角,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他與李白(以及其他詩人)反差最大。他是其中最不“風流”的,也是其中做官最高的。以他為鏡,正突出詩人之瀟灑、之落魄。

大的情節設置為背景主旨服務。無論你認為主旨是詩人們流落一生還是大唐人才錯位由盛而衰,它都起於李白興致勃勃去投卷卻吃閉門羹。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場景。難得之處在於,這只是一個開始。

如何才能進一步深入這個主旨呢?或者説,如何才能比這個場景更能震撼人心呢?又或者,如何才能比天才李白吃閉門羹更能凸顯詩人在大唐之懷才不遇呢?

私以為,這部電影之後有三層遞進,可見其巧。

第一層,為“裴公子”。彼時王維尚可討親王公主歡喜,求大人推薦;李白遊於市井亦有揚名機會,盼名聲遠播。但“裴公子”已經註定無法成功。這成為一種映照:她有藝而無門,其他詩人又能如何?

第二層,為“贅婿”。他與高適求問孟浩然當否、高適最終依然寫否,突出了贅婿之不為人所齒、突顯了李白之走投無路。彼時他已經名揚天下,是世間第一等才子,無人不知其名,但他仍然沒有出路。其名愈盛,其境愈慘,愈顯其“努力”已至盡頭、“形勢”勝過人為。

第三層,為“應昭”。當此前李白已經以天才之名淪落贅婿,如何才能再次“遞進”?——李白一夜“成功”,如願功成名就、拜天子門,但他仍然未能“如願”。情節設置上,高適在長安見李白,並不是在其府邸,而是在酒樓——如同在揚州時一般無二。這成為一種呼應:李白在長安、在揚名立萬之後,依然與他在揚州、在籍籍無名時沒什麼差別。

詩人依舊流落酒鄉不入廟堂,大唐高殿依舊沒有他們的位置。

比費勁一切努力依然無法成功更加令人絕望的,便是真的到達了成功的位置卻依然一無所獲。寒門弟子考上清北之後依然35歲被辭退、寂寞之人終於洞房花燭之後依然不被珍惜、為國效忠之人出生入死打贏了戰爭卻發現國內黨爭害死了自己的家人……

或許他們會希望一切未曾發生。

此三層巧妙地層層遞進,愈發展現盛唐之“絕望”,又有郭子儀之事表明不止文人如此、武將亦然,大唐雖依舊歌舞昇平,卻已經處處是慘敗之象。待李白只能敲碗伴奏、高唱《將進酒》,安史之亂已經是順理成章。

不過,如果我們仔細想想詩人與大唐的關係,李白等人“懷才不遇”,真的是大唐“才不配位”導致衰落的`原因麼?

畢竟,歸根結底,詩歌只是一種文藝。

我們大可以誇讚詩歌使人愉悦、使人開化、使人“陶冶情操”——雖然沒多少人能説出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但無論如何,這與經世致用、為國為民都是關係不大的。遣詞造句寫報告的本事無法幫他們處理糾紛、振興經濟、面對黨爭全身而退……

詩歌終究只該流傳街巷,詩人終究只該流連酒肆。

從這個角度上説,李白已經完全得到了他應該得到的一切:他名揚天下、上傳天子,衣食富足、人脈廣闊,黃髮垂髫皆頌其詩,文章風采流傳千古,一個詩人成功如此,還能求什麼呢?

只是,他以為他應該更好。

這不是一個社會結構上的錯位,而是一個社會認知上的錯位。

或許,是那一個“才”字迷惑了人們的雙眼,讓人們下意識地把寫詩的才華與處事的才能混為一談,才把詩人的出路與科舉的出路二者混淆。

也或許,是傳統觀念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文人武者,寫詩耍槍,皆要登堂入室,每個人都要“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非封官拜相、上陣殺敵不能報國。

但無論如何,官場不是詩人該去的地方。社會是多元的,人的發展也是多元的。所有人都奔着同一個方向走是不對的。人們不想被單一的標準所評價和衡量,那麼更不該為單一的路徑而自我束縛。

若細論詩歌乃至文學甚至藝術究竟該在社會中處在什麼位置、扮演什麼角色,我覺得,它不必被討論,因為它不該成為一種身份。大唐人人習詩,人人皆是詩人,不過一些人更出色罷了。問詩人當如何,如問人人當如何。

而若考量其以詩為生的特點,那麼不過是個經濟問題罷了。

至於,如果這不是大唐衰落的原因,那麼衰落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我想,我們大可不必遠求大唐。

長安三萬裏觀後感400字 篇二

《長安三萬裏》是一部令人陶醉的動畫電影,通過精美的畫面和動人的音樂,將唐代詩人羣像及經典唐詩名篇呈現在觀眾面前。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動畫片,更是一次文化的盛宴,讓觀眾領略到了詩意之美和文化之美。

影片以李白為主角,通過他的眼睛,觀眾可以看到那個動盪的時代,感受到他對自由和美的追求。李白是一個熱血激昂的詩人,他的詩歌充滿了豪情和激情,他的形象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現。他與高適之間的友情也是影片的一大亮點,他們相互扶持,共同面對困境,展現了真正的兄弟情誼。

除了李白和高適,影片還展現了其他許多唐代詩人的形象,他們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追求,但都對詩歌有着深深的熱愛。他們的。詩歌在影片中被生動地演繹,讓觀眾感受到了唐代詩歌的魅力和深度。

《長安三萬裏》不僅僅是一部動畫電影,更是一次對歷史和文化的致敬。通過動畫的形式,觀眾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唐代的風貌和文化氛圍。影片的畫面精美細膩,音樂悠揚動人,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長安三萬裏觀後感300字 篇三

電影以李白為主角,通過高適的回憶,我們可以看到李白的風采和才華。他的詩歌充滿了激情和浪漫,他的人生充滿了冒險和追求。他是一個真正的詩人,他的詩歌不僅僅是文字的組合,更是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世界的思考。通過他的詩歌,我們可以感受到唐代的繁榮和文化的輝煌。

而高適則是一個忠誠而勇敢的將領,他在戰爭中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他與李白的友誼也是整個故事的亮點之一。他們互相鼓勵和支持,共同經歷了許多艱難的`時刻。他們的友誼讓人感受到真摯和温暖。

電影的畫面精美細膩,每一幀都像一幅畫作,充滿了藝術的氣息。動畫的形式讓整個故事更加生動和有趣,同時也更容易吸引年輕觀眾的注意力。配樂也非常出色,與故事情節相得益彰,讓人沉浸其中。

觀看完《長安三萬裏》,我被它所展現的詩意和文化所深深吸引。它讓我重新思考了詩歌的力量和文化的重要性。它讓我對唐代的歷史和文學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它讓我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和故事的力量。

電影長安三萬裏觀後感 篇四

今天看了長安三萬裏,回來路上,一路沉默,腦海裏反覆回想着電影裏的畫面。

電影時長將近三個小時,但相比李白、高適的一生,就是一瞬。

年輕時真好,顏值巔峯、武藝高強、志向高遠,未來可期,毫不荒唐。

可當中年到來時,李白空有一身才華,不被賞識,終日飲酒賦詩,看似瀟灑,實則鬱郁不得志;高適幾經輾轉,也未能找到建功立業的機會。

當看着已經滿頭白髮,額頭佈滿皺紋的李白,喝着大酒感歎:大鵬飛不動了,也不想飛了。我瞬間想到了當下年輕人的呼喊:卷不動了,不想捲了……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這幾句詩明明説的就是眼前的自己,那個影片開頭風流倜儻,英俊瀟灑,眼裏有光的少年,現在又是一副什麼模樣?醉生夢死、大腹便便、白髮蒼蒼,這時的李白就像被戳破的氣球,癟了。

當高適以為李白從此放棄抱負,隱居了卻此生時,再次聽到李白的消息,竟是他做了叛軍的幕僚。當大部分人都在批判李白可笑的政治覺悟時,在我的`內心,似乎再次印證了我對李白的歷史畫像:即便如此,他還是那個少年,還是年少時那個高呼“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自信少年,還是那個苦苦尋求伯樂,期待實現政治報復的有志少年…

李白是幸運的,當喊出“輕舟已過萬重山”時,是輕鬆,是解脱,是瀟灑,是那個迷途知返少年的歸來。

你看,那個自信、陽光、灑脱的李白又回來了,他把船槳扔到了江裏,面向太陽照耀的地方正開懷大笑。

歷盡磨難,洗盡纖華,折騰半生,找回自己。人生哪有彎路,每多走一步都是為了找到更真實的自己。

最後,一句話共勉吧: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長安三萬裏》觀後感 篇五

今天媽媽陪我去看了我一直期待的電影《長安三萬裏》,真的特別好看,適合小朋友觀看。

這個電影講述了老年時期的高適,回憶他和李白相遇相知一生的友誼。整部電影畫面壯觀,唯美,讓我也感覺自己到了唐代,到了詩裏面的畫面,駕乘着仙鶴穿梭在天空,印象最深的是在黃鶴樓,李白,高適,杜甫,賀知章,王維……等好多唐代詩人飲酒作詩的場景,看到李白仰天大笑,快意人生的樣子,讓我想到為什麼稱李白是詩仙了。

從高適的回憶也讓我對唐代詩人有了更多的'瞭解,也知道了大唐從繁榮到衰落的過程。我看電影第一次這麼認真,電影裏出現很多詩,我會小聲的跟着背,發現自己會的太少了。唐代的人都有文化都會寫詩,我心裏想,我要讓自己也有文化,多背誦古詩,好好學習。

長安三萬裏觀後感300字 篇六

《長安三萬裏》是一部動畫電影,它讓我領略到了唐代詩人羣像及經典唐詩名篇的詩意之美和文化之美。這部影片以李白為主角,故事背景設定在安史之亂爆發後的數年,吐蕃大軍攻打西南,大唐節度使高適困守孤城,長安岌岌可危。

故事通過高適向監軍太監回憶起自己與李白的一生往事,展現了兩位詩人之間的深厚友誼和他們在亂世中的堅韌與才華。李白的豪情壯志和高適的'智勇雙全,讓我為他們的勇氣和才華所折服。他們的詩歌不僅是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更是對時代的思考和呼喚。

電影中的動畫畫面精美細膩,每一幀都彷彿是一幅唐詩的畫卷,讓人彷彿置身於千年前的長安城。音樂也恰到好處地融入了古典和現代的元素,給整部電影增添了一種神祕而又悠遠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