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孩不笨觀後感(共50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6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0篇《小孩不笨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小孩不笨觀後感》相關的範文。

小孩不笨觀後感(共50篇)

篇一:《小孩不笨》觀後感

“你最後一次稱讚別人是幾時,你最後你一次被人稱讚是幾時,很久了,對嗎?”小孩不笨開頭的第一句話,給人以一種充滿神祕的感覺……影片以新加坡的傑利、成才、和楊學謙的生活為背景,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動的、充滿趣味性的故事。

傑利是一個8歲的小男孩,他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是他的媽媽卻老是責備他,説他為什麼就不能在優秀一點兒。楊學謙是傑利的哥哥,他是一個電腦高手,他的博客獲得了全國大賽的冠軍,但是他的媽媽還説他不務正業。成才是楊學謙的好朋友,他沒有媽媽,和他的爸爸在一起生活,他愛功夫,但卻遭到他爸爸的反對。他們三個人不管做什麼都是錯的,都會遭到家長的訓斥,一開口説話也會被家長一口回絕,所以慢慢的,他們在家長面前都變成了啞巴。

有一天,楊學謙爸爸的電腦壞了,他幫爸爸修好了電腦,但是爸爸卻説是他弄壞在修好的。在那一瞬間楊學謙絕望了,他覺得家表面看上去什麼都有,可是它什麼都沒有,只是他睡覺的一個地方。

直到有一次,楊學謙的父母無意間看了他的博客日記,才知道,自己對孩子瞭解太少,孩子對自己的失望大於自己對孩子的失望,他們決定改正。孩子們也認識到了錯誤,也及時的改正。最終,影片以傑利的表演完美落幕。

一個令人捧腹大笑的開頭,一個令人欣喜的結尾,一個令人開心、感動又受教育的過程。看完影片,淚水已爬滿我的臉龐,再轉頭看媽媽,同我一樣,已經淚流滿面。我仔細端詳着媽媽那張臉,心裏不經訝然一驚:媽媽原來那張年輕漂亮的臉已經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張飽經風霜而憔悴的臉,那臉上的光彩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為這個家操心而愈來愈多、越來越深的皺紋。我的心裏讓深深的紮了一下,決定要奮發圖強,不讓媽媽擔心。

再回憶起影片的最後,成才的爸爸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為成才學業擔心,還在求老師,一股熱熱的東西有在我的眼眶裏面打轉。想到家長為兒女奮鬥,保護兒女不惜自己的身體,甚至寶貴的生命,我不禁失聲痛哭起來。我慶幸我是個幸福的孩子,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和睦的家庭裏面,因此我要珍惜,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認真的過好每一不想過去,不想未來,只要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時刻提醒自己: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

篇二:《小孩不笨》觀後感

這天午時我們觀看了教育電影《小孩不笨》。電影講述了兩個新加坡家庭,因為缺少溝通,讓孩子的心靈走向了墮落,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他們對孩子的愛,以忙為藉口不跟孩子交流。甚至認為拳打腳踢是管教的最好方法,卻不明白心和心的交流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傳遞愛的橋樑。

在這個家庭,傑瑞的成績都拿甲等卻很少得到父母的表揚,湯姆作文不錯,但總是受到媽媽的譴責……,自我把爸爸的電腦修好了,卻被誤認為是搗蛋鬼。回顧自我成長曆程,雖然也曾遇見過很嚴厲的教師,可是起碼家庭的氛圍是和諧寬鬆的,爸爸媽媽很少因為學習批評我,即使犯了錯誤,也會詢問原因,因勢利導,以寬容的心態接納我的錯誤,給我改正的機會。此刻的領導從業務和生活上都很關心我們青年教師,我們的工作但凡有一點點的提高,領導都會看在眼裏,提出表揚,我們的工作有時也會有缺陷,可是她總是肯定優點,提出改善的方案。在骨幹教師培訓班,我也有同樣的體會,鄒教師,尚教師,徐教師,盧教師,所有的指導教師都是那麼的親和,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我們的每一次活動幾乎都得到指導教師的讚賞和鼓勵。我想不論是做一名幼兒教師,還是做一位母親,不論年齡大小,人總是想得到別人認可、欣賞和讚揚的,孩子更是如此。教師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讚賞的語言,一個鼓勵的擁抱都是對孩子最好的獎賞。很多人認為中國人不善於表達愛,更多的時候即使表達也很含蓄,可是我覺得在我的身邊,這種現象在一點一點的改變,我身邊的同事,朋友,包括我自我對待孩子不像從前的家長那樣“吝嗇”。我們會擁抱孩子,用

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吝惜溢美之詞。我覺得教師是傳道受業解惑者,是孩子心靈的培養者,是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們在孩子的心靈播下的每一顆種子都會生根發芽,所以,要好好的呵護她們,千萬不能主觀隨意的否定她們,批評指責更會傷害這些幼苗。用包容的心態,賞識的語言,發展的眼光看待這些幼苗,未來,如果有一天他們長大成材,她們會感恩,以同樣的心態對待別人。

篇三:《小孩不笨》觀後感

近日看了一部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覺得很有現實意義,值得我們反思。首先是評價觀念的轉變,只要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地方,就要給他機會讓他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應該鼓勵特長髮展,而不是學習成績惟一。電影中的成才喜歡武功被家長認為是不務正業,最後卻走向了世界;楊學謙的博克寫得好不也獲獎了嗎?家長一定要找到孩子的閃光點無限放大,這是教育成功的鑰匙。

第二是家長和老師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父母不要總是嘮叨沒完不管他們的感受,使他們產生逆反.融洽的家庭關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父母對待孩子的尊重是一股重要力量。孩子渴望家長去看自己的演出這是多麼正常的想法呀,可是父母忙於掙錢總是沒有時間,還有什麼比讓孩子有信心更重要的事情呢?由於父母沒時間與孩子交流導致對孩子不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沒有得到有效的指導,有的孩子學壞了,由於與學校的溝通不主動,孩子出了問題才悔之晚矣。父母要學會愛孩子!

第三是老師一定要找到激勵學生的辦法——賞識,發現他的進步給他鼓勵,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永遠不要説學生是“爛蘋果”,一句話有可能傷害一個人,影響他的一輩子,這就是老師與其他工作的區別所在,因此我們感到老師責任的重大與神聖。“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做家長的,做老師的,就是要學會賞識!

一個家庭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小孩的生活以及成長,如果父母能夠以身作則,而不是説一套做一套的話,就不會讓孩子容易不將父母的話當話;同理可證,老師當然也是如此。言傳身教是很重要的,孩子沒有笨的,是父母跟老師要如何看待孩子與教導他們而已。小孩都有獨特的地方,如同片中一個媽媽,看到小孩考及格邊緣,但是反而是稱讚孩子説他有進步,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啊!這樣家庭背景的孩子,我相信會比較健康成長的。有時候父母的背景好與教育程度高,不一定會讓小孩健全地成長,心態是很重要的。

總的來説,這部電影讓我感觸很深,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篇四:《小孩不笨》觀後感

當我看完《小孩不笨2》之後,陪伴我的,是長時間的沉默以及劃下的兩行淚痕。

“爸爸太愛你,但是爸爸太不會愛你”我知道,父母做什麼,他們都是在愛着我們,他們習慣了用最平凡的事情去藴藏最偉大的愛。可是我也不得不説,“爸爸媽媽,我太愛你們了,然而我愛的太辛苦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所做的事情在你們眼裏都是不對,不好的。每一次我想拿出我最好的,可卻永遠換不來你們對我的讚許,你們總是要求我們更好,總是要我們更加努力。然而一次次的不能滿足你們的期許,卻讓我對我自己越加的絕望起來。我就好像附在了峭壁上,遙遠上方是你們給我們定下的希望,下邊,卻是望不到底的深淵。

漸漸的,我們忘記了彼此之間如何溝通,甚至有的時候我感覺彼此已經不再熟悉。我們之間的門,已經關了。

看着《小孩不笨2》,望着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尋找着這些故事裏自己的影子,體會着心中無法平息的感動。它和以往的教育類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僅僅講述父母對子女的付出,也演繹了子女為父母付出的愛。這一切明明都是美好的,可卻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悲劇。

看着它,我不得不掉下眼淚。我為成才父親對成才的愛落淚;為TOM為父親買剃鬚刀修電腦卻被否定而哭泣;為JERRY想讓父母去看他的演出而付出的努力而哭泣;為TOM媽媽為了兒子辭去工作而哭泣;為了TOM父親為了兒子下跪而哭泣;更為兩代人之間不能互相理解而哭泣。

看罷這部電影我才明白了,父母子女之間,連接他們的並不是責任,而是他們之間的愛。同時也明白了所謂的“我是你的(父母/孩子)我瞭解你”什麼的只是一廂情願。沒有溝通,就註定會產生衝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瞭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知道對方在什麼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錯過的是什麼。

現在,我只希望,我的父母也可以看看這部電影。我希望他們能通過《小孩不笨2》和我一樣體會到什麼。我希望,我們彼此的愛會更加有價值。希望這種愛不會因為“不懂的如何去愛”而產生更多的悲劇。

篇五:《小孩不笨》觀後感

最近回老家見了不少小孩子,他們中很少符合孩子的定義,陰沉,自私,冷漠,任性,説一不二,動不動就衝進房間把自己鎖起來。爸媽説的無論怎樣一概不聽,分不出是叛逆,是個性,還是別的什麼,總之他們的爸媽總是一臉苦笑,説孩子就是這樣的,大了就好了。中國社會的強制一胎化的政策裏是不允許為人父母者有任何閃失的,所有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他們將其視作珍寶,無論自己如何受苦總是會不遺餘力的為孩子創造出最好的條件,吃最好的奶粉進最好的學校穿最好的衣服,孩子永遠是自己的最好,而孩子在這種數十年如一日的教育與心理暗示中也往往傻傻的以為這個世界是為自己而存在的,於是當他們遇到了一些挫折打擊不如意而父母無能為力的時候,這從小生成的堅實屏障將會成為反噬的最大力量,衝破一切,直達最為脆弱的內心。是的,現在的小孩子們不笨了也不蠢了,甚至對成人世界的一切遊戲規則都瞭如指掌了,世故的讓人不寒而慄,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把孩子像狼一樣去培養,讓他們知道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競爭者都是敵人都是自己的威脅,而不去告訴他們,這個世界的存在不是因為金錢不是因為權欲不是因為物質的恐怖積累,他們被剝奪了愛的權利,便同樣不願承受愛的義務,而人與人之間的這些愛,這種最重要的東西,在中國的社會裏變成了廉價的形式主義,但是如何呢,在很多人眼裏,讀一本真正的好書遠沒有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住一天的總統套房重要,人之為人,其實真的挺可笑的。彼德斯在交流的無奈中寫到,我們的問題不在於,我們能夠交流麼,而是我們能夠真正的公正而寬厚的對待彼此麼。人作為最優越的動物往往無法做到這一點,而被認為低等的動物卻知道相濡以沫白首不離舐犢情深。於是我想,其實有時候我們並非看不起笨小孩,而是社會的現實中容不下這麼奢侈的想法,很努力很樂觀很可愛很活潑很孝順很親切很善良對父母很好對大家都很好的小孩子在當下實在是不容易了,如果你真有這麼一個孩子,即使他真的很笨,你也要感到無比的自豪,但是,這樣的孩子,又怎麼可能笨呢?他們也許只是學習不好,但這不妨礙他們成為真正的寶。

篇六:《小孩不笨》觀後感

最近看了一部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1》

透過三個新加坡小孩由於成績不佳所承受的家庭和社會壓力,反映出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然而“藤條鞭下就會出人才嗎?”

影片感人又不失幽默,是一部適合孩子和大人一起來觀看的影片

想起影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讓我非常深刻,難忘。影片中講到的父母不懂得好何教育自已的子女,有些父母的教育方法用得不當,往往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就如第一部講到國彬這個小朋友的故事,從小國彬就是很愛畫畫,但是她的母親就覺得他畫畫沒有用,不准他畫畫,每天都逼着他學習,而且學得不好父母又打又罵,這樣不但埋沒了孩子畫畫的天份,而且也打擊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孩子沒有興趣當然就學不好,但是也不能全怪父母,因為天底下哪一個父母不想自已的孩子成長呢?只是有些時候他們用的方法不當。只有掌握好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地教育孩子,找到適合孩子學習的學習方法,才能教育好孩子。

當然教育好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也不能不管,管多了孩子會覺得你煩,他沒有自已的活動空間,管少了孩子會覺得你對他不關心,所以該管的時候就要管,不該管的時候就不要管。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如第二部影片裏所説的故事。一個是父母整天忙着做生意,沒有時間關心孩子的學習,所以孩子進步還是退步也不知道,對孩子的要求也很高,孩子進步了沒有及時的表揚,永遠都説孩子做得不夠好,當孩子出現了問題也沒有很好地教育,只是一味的責怪。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又怎麼會有進步呢?就如影片裏所説的孩子需要稱讚和鼓勵,漸漸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才會有信心學好。所以我們努力發掘孩子的閃光點,及時地表揚,影片有兩句話讓我很深刻,“天底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資料,放錯地方就是垃圾,相反,垃圾放錯地方,就是資料。”如果是好的孩子我們不懂得培養的話,他就會慢慢地落後,

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應當把握當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能針對自己的專長發揮,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我覺得,現代的小孩並不笨,只要父母給他們適當的空間,他們一定可以能成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篇七:《小孩不笨》觀後感

教育成為當今社會最熱門的話題,成為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可作為孩子的父母,學生的老師如何去教育好孩子,這一難題多少年來始終困繞着人們。在我們的教育領域裏不少智者發出過震撼人心的吶喊:“千教萬教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身教重於言教”……。也有很多迷路者留下發人深省的哀歎:“慣子如殺子”、“無規矩不成方圓”……。更有眾多後來人在苦苦的探索。今晚觀看了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和啟迪,從中似乎悟到了答案。

劇中故事情節選擇了現實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學生在家從父母那裏看到的是冷戰和漠不關心,得到的是埋怨和責罵,甚至是暴打;在學校接受的嚴格校規校紀的約束,一次次考試失敗的打擊,承受的是考試失敗後老師無情的諷刺和挖苦。在社會上受到的是一些不健康現象的侵襲,品嚐的是對社會的朦朧無知和無奈;家長懷有一顆恨鐵不成鋼的憤怒的心,體驗的是為了生計而奔波勞累的苦和孩子學習不長進的真切的恨,由衷的發出了“我説什麼語言,你才能聽地懂啊!”;教師面對的是調皮搗蛋、桀驁不遜的學生,雖然是磨破嘴皮的説教,卻最終不見效,用自己的百般辛苦換來的是學生的不理解和超出常理的反抗;校長抱有一顆善良的心和美好的願望,雖是在勤勤懇懇的誨人不倦卻不得不用無情的制度來懲罰自己喜愛的學生。整個社會都亂了,教育者成了不近人情的魔鬼,受教育者是不可理喻的叛逆,本該和睦相親的家人卻反目成了仇敵。這些不可理解的現象是怎樣遭成的呢,怨誰呢,怎麼解決呢?

電影在展示了當前社會的不正常現象後,也揭示了它形成的原因,並給出瞭解決的方法。社會自有正道,人間總有真情。孩子需要理解和呵護,學生需要尊重和鼓勵。在任何時候社會的真、善、美總是多於假、惡、醜,真理總能驅除謊謬。人在自身善良本性的召喚下,總能撥開迷霧見太陽。在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之後,用血的代價換來了答案:充滿真情的語言,孩子才能聽地懂。人們終於認識到了人間大道。父母應敢於對孩子大聲的説出你的愛;教師應真誠的面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要用真情去呵護學生。教育的真諦在於尊重。

篇八:《小孩不笨》觀後感

《小孩不笨2》這部電影的名字聽着就激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剛剛接觸這部電影時,我就想着:這肯定是講述一個孩子上學的經歷。正想着發生了什麼事,電影就慢慢拉開了帷幕。我看着這部既帶有搞笑部分,有懷有感人部分的電影,有時兩眼放光,忍不住捧腹大笑;有時兩眼撲閃撲閃的,有幾顆晶瑩的東西在眼眶裏直打轉。其中有一個鏡頭我至今都難以忘懷:因為父母太嚴厲,動不動就對兒子大喊大叫,而且不關心兒子的成長,所以兒子就整天與混混搭在一齊,學會了抽煙、喝酒、偷東西。但做父母的竟然什麼都不明白。從而兒子慢慢地發展到了下手搶東西!他不管男女老少,都搶!一次,搶東西后,兒子明白錯了,便回去歸還。但周圍的人看不下去了,立刻報了警。兒子的父母趕了過來,本想打他,但警察正踏着步子朝這邊走來。父親為了能讓兒子安全回家,給兒子一個悔過的機會,他一把搶過金項鍊,求受害人謊稱是父親所為。受害人不肯,説是要給孩子一點兒教訓。父親見狀,緊緊握住受害人的手,當着眾人的面“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這時,那個屢教不改的兒子早已淚流滿面,嘴裏只喊着一個字:“爸,爸!”

哎,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其實,你的父母越打你,越罵你,就説明他們心裏越有你。我記得有句老話:“打是親,罵是愛。”要是哪天父母對你不聞也不問,那麼説明他們心裏再也沒有你這個孩子。總有一天,你會比被父母打罵更痛苦、更難受、更想發泄!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很愛你,就必須要感謝他們給你帶來的温暖、給你的幫忙!同時,我從“父親下跪”的情景看出,父母真的很愛很愛你。每次打罵完你,可能都會自己默默地悲哀一次。因為打在你身,罵在你身,而都痛在父母心!因此,我們要更珍惜這段父母情,常常説一句“我愛你們,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可能會使他們十分欣慰,讓他們去發現我們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存在,從而更加的愛護我們、關懷我們!

同時,我又想起了一個小故事:孩子的腳扭傷了,父親只是冷淡地問了一句:“你怎樣樣了?”然後就很絕情地説:“沒事的話,自己站起來走!快!”孩子既驚訝又滿懷悲哀地望着父親遠去。正當絕望時,父親在拐角處卻突然回過頭來善意地看了孩子一眼。

篇九:《小孩不笨》觀後感

當我看完《小孩不笨2》之後,陪伴我的,是長時間的沉默以及劃下的兩行淚痕。

“爸爸太愛你,可是爸爸太不會愛你”。我明白,父母做什麼,他們都是在愛着我們,他們習慣了用最平凡的事情去藴藏最偉大的愛。可是我也不得不説,“爸爸媽媽,我太愛你們了,然而我愛的太辛苦了”

不明白從什麼時候開始,也不明白為什麼,我所做的事情在你們眼裏都是不對,不好的。每一次我想拿出我最好的,可卻永遠換不來你們對我的讚許,你們總是要求我們更好,總是要我們更加努力。然而一次次的不能滿足你們的期許,卻讓我對我自我越加的絕望起來。我就好像附在了峭壁上,遙遠上方是你們給我們定下的期望,下邊,卻是望不到底的深淵。

漸漸的,我們忘記了彼此之間如何溝通,甚至有的時候我感覺彼此已經不再熟悉。我們之間的門,已經關了。

看着《小孩不笨2》,望着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尋找着這些故事裏自我的影子,體會着心中無法平息的感動。它和以往的教育類電影最大的不一樣在於,它不僅僅講述父母對子女的付出,也演繹了子女為父母付出的愛。這一切明明都是完美的,可卻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杯具。

看着它,我不得不掉下眼淚。我為成才父親對成才的愛落淚;為Tom為父親買剃鬚刀修電腦卻被否定而哭泣;為JERRY想讓父母去看他的演出而付出的努力而哭泣;為Tom媽媽為了兒子辭去工作而哭泣;為了Tom父親為了兒子下跪而哭泣;更為兩代人之間不能互相理解而哭泣。

看罷這部電影我才明白了,父母子女之間,連接他們的並不是職責,而是他們之間的愛。同時也明白了所謂的“我是你的(父母孩子)我瞭解你”什麼的只是一廂情願。沒有溝通,就註定會產生衝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瞭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明白對方在什麼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明白自我失去的、錯過的是什麼。

此刻,我只期望,我的父母也能夠看看這部電影。我期望他們能經過《小孩不笨2》和我一樣體會到什麼。我期望,我們彼此的愛會更加有價值。期望這種愛不會因為“不懂的如何去愛”而產生更多的杯具。

篇十:《小孩不笨》觀後感

看完《小孩不笨》之後,心裏頗有感觸。感觸之餘,我想起了現代的家庭教育問題。

父母都認為,只要按照他們安排去做,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在小考、會考、大學聯考中都能取得勝利,成為值得他們驕傲的“天才”,他們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其實,父母們有反思過嗎?這種所謂的“天才培養模式”到底是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呢?在《小孩不笨》這一影片中,我們都能很清楚地看到,父母一味要求孩子的高成績,最後導致了成才被學校退學,學謙成了學校觸犯校規的學生,這難道與家庭教育脱得了關係?

父母認為只有高成績的孩子才算好孩子,只有高成績的孩子將來才能有出息。因此,他們不允許孩子發展其他與學習無關的愛好。在影片中,傑利作為演講的主角,卻邀請不了父母來聽講座,因為他的父母認為這是很不正經的事;在父親節時,學謙用平時省下來的零錢去買了一刮鬚刀給父親,卻遭來了母親的捱罵,不好好學習整天只知道亂花錢;成才因為華文考不好,被父親知道卻招來了一身痛打……久而久之,小孩不再敢把自己那些與學習無關的想法告訴父母,代溝逐漸擴大以到那種無法溝通的地步。然而,父母還過份自信,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這一切都是對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鞭打教育似乎成了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小孩不笨》中經常看到成才被父親拳打腳踢,學謙時常被母親指着鼻子罵。在現代生活中,更有狼爸虎媽的鮮明例子。試問,在打罵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有何快樂可言?父母的暴力在他們的童年留下的陰影,是一所北大就能抹去的嗎?在《小孩不笨》的結局裏,學謙的媽媽辭去了總編的職位,理由是要回家管教孩子,因為她意識到,她要時間去了解孩子,從中摸索出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我們從一出生就是個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一個大寫的人,而不是一台只會為成績而學習考試的機器,童年時期的孩子是充滿活力與想象力的,父母應該按孩子的興趣,由孩子自由發展,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和思想,讓孩子擁有享受快樂人生的權利。

然而,這裏所説的“自由”發展,是“相對自由”,並不是父母可以縱任孩子一切習慣發展,甚至是壞習慣也不加管教,如果一切任由孩子順從孩子,那只是溺愛孩子,如果説狼爸虎媽教是一個極端,則這種溺愛式的教育則是另一個極端。李天一被判了XX年則是溺愛教育的惡果。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尊重孩子的個性,在管教的同時,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發展空間,父母應該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導人,而不是壓迫孩子發展的壓迫者,努力讓孩子快樂成長。

篇十一:《小孩不笨》觀後感

《小孩不笨》與其説是一部電影,更不如説是現實生活的紀實,通過電影形式的展現,讓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人不禁潸然淚下,有些感同身受,更有受其啟發的感動。

作為母親的我,影片的情節更是久久縈繞在心頭。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可是有多少父母懂得,怎樣的愛才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愛呢?也許這是每個做父母都應好好思考的一道人生難題吧。影片中的兩個家庭,不同的條件,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教育方式,卻使兩個同齡原本善良、懂事的孩子靠近了社會的混混,邁向了犯罪的邊緣,在這一刻家長所謂的“關心和愛”才開始驚醒。原來愛是如此的簡單:一個微笑,一個鼓勵,一次賞識,一次傾聽,哪怕是一小時的陪伴……

在影片中有兩個人物讓我感受到對孩子應該用怎樣的愛和教育,一個是成才父親的朋友,她告訴成才父親,應該看到孩子的優點,不要總盯着孩子的缺點;要看到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不要只知道打他,管他就是愛他,要對孩子説:I LoVE YoU!孩子好打,就讓他“打出去”……而這位朋友説的話,在成才父親離開人世前都努力的做到了,讓孩子也體會到每天打他罵他的父親是如此的愛着自己。另一個就是學校的一位老師,雖然出現不多,但是説的每一句話都敲打在教育者或是父母的心上:“不管你是從25分進步到30分,還是從35分進步到40分,只要有進步就是一份努力。我相信你們以後一定會考得更好!”這樣的話讓聽到的孩子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對待。“孩子們的門經關上了,要少看他們的缺點,多看他們的優點,就是這把鑰匙,有了這把鑰匙就容易溝通了”當胖老師摩托發動不了時,他伸手把鑰匙打開,同時告訴他:“鑰匙是很重要的。”更是給人啟迪。影片最後因為一些事情的發生,胖老師也受其啟發改變他一如既往的做法,開始鼓勵學生,看到別人的優點,去誇獎別人。

正像片頭所打出的字幕:你最後一次稱讚別人是幾時?你最後一次被人稱讚又是幾時?

無論是自己教的孩子還是對自己的孩子,我們有沒有多用讚許的目光去看待他們?當我們被人認可和肯定的時候我們的心是怎樣的一種感受,有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被批評的感受和滋味呢?

篇十二:《小孩不笨》觀後感

《小孩不笨》,這是一部搞笑片,但是我卻從中收穫了感動和真理,當電影放到最後的時候,我的眼角已經含着淚花。

《小孩不笨》中的主人公的父母們毋庸置疑,他們很愛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能夠成才,學習好,長大後就不會吃虧。但是他們並不瞭解自己的孩子的心理最需要的是什麼,是關心,是理解。

電影中學謙説過“看着我們什麼都有,其實我們什麼都沒有。”家長總是認為自己給孩子提供了好的學習環境,滿足了孩子所需要的物質需求,但是孩子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句:“你是最棒的。”都可以讓孩子感到滿足和快樂。

而父母對孩子的溝通也很重要,湯姆和傑瑞的家庭就有如新加坡一般中等階級家庭,父母都忙着工作賺錢,缺少了溝通,當父母為了工作一次又一次將傑瑞演出的邀請函丟進垃圾桶裏,傑瑞心裏該有多痛,當傑瑞的父母看見傑瑞的日記時,才明白自己給孩子的關心太少太少。

而有些父母對孩子太過嚴厲,就像成才的爸爸一樣,明明很愛自己的孩子,卻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喊大叫,甚至使用暴力。如果他對成才好一點,多一些寬容,是不是就不會造成這麼多悲劇了。

然而,不僅僅是父母要關心孩子,孩子也要理解父母。

每次父母罵你打你,打在你身,卻痛在他們心裏。每一次的責罵,都是來自他們對你的愛。

當成才的父母撫摸着商店裏的書包,心裏是對成才的愛。

當傑瑞的父母發現傑瑞的日記時,留下了後悔的淚水,這不僅僅是淚水,還有愛。

其實,我們做孩子的,也應該多理解父母,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對父母關心,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只是在父母感到累的時候,送上一句:“辛苦了。”在父母下班的時候,給父母捶捶背。

我們應該用自己的真心讓父母發現在自己的優點,並試着和父母多溝通。這樣,我們才會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父母情,這樣,我們才會更加愛自己的父母。

篇十三:《小孩不笨》觀後感

《小孩不笨》是一部教育片,對家長教育孩子,以及孩子自我發展有個性的好處。

在新加坡,華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數學,而中文學不好沒關係。但如果中文沒學好,還是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到中國的發展。

有兩對父母,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雖然十分不一樣,但是結果一樣是不好的。做生意的一對父母,他們把大部份時光用在經營自我的事業上,和兩個孩子的密切關係很少,而導致姐姐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齊,只因媽媽老是不履行諾言。弟弟Terry變成一個沒有主見,不會反抗的“聽話”的孩子。這對父母,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要,卻滿足不了他們的精神需要。這一家子,沒處理好家庭關係。

Terry從小就聽話,主動性很弱,只會順從他人的意見,顯然的,他的權力動機很弱。每個人都有期望得到別人的關心、支持、友誼等的需要,這種需要促使人們交朋友,尋找他人的支持、參與羣體的活動,然後構成交往動機。從影片中看,Terry的交往動機是挺強的。

另一對父母,父親是設計師,母親是中文教師,他們兩人在教育自我的孩子(國彬)上的方式很不一樣。父親在孩子的課業上,從不施加壓力,任孩子自由發揮。而母親,在孩子的課業不能進步時,很焦躁,很煩惱,總是有“恨鐵不成剛”的感覺。於是她用打罵的方式表現她的心焦。而她這樣貌做,不斷地刺激了孩子的幼留意靈。孩子也很無奈,很氣自我。嚴重的後果是,孩子想不開,有了輕生的念頭,也差些做出了傻事。看到這時,片中人物哭了,我們觀看者也流淚了,心裏説不出什麼滋味。

影片中的李老師,教育孩子們,不要逃避困難,要去了解、認識困難,把困難的底細摸清楚,然後克服困難。她給了孩子們很多的鼓勵和信心。在國彬考試作x後,她幫忙勸德育主任不要告訴他父母,因為她瞭解國彬的狀況。國彬把自我畫的圖畫送給李老師,李老師就替他投稿,參加比賽。那畫上是一個孩子的臉孔,戴着學士帽,而左眼卻淚流不止,眼神黯然。看了這幅畫,我很難過,因為我明白這個孩子——國彬,很痛苦。

該片結尾部分,我們當時在看的人都流淚了,包括我們的老師。Terry很膽小,但他逐漸長大,很勇敢地用自我的骨髓挽救了國彬的媽媽,兩家人逐漸淡化了以前的誤會,互助互愛,共享歡樂。

往往,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特長。

當人們由於發展受挫時,會下意識的將自我看得很低,從而產生一種輕視自我的自卑情緒。影片中的國彬,他雖然成績總是不及格,但他有很強的繪畫潛力。他能將一個人的頭像,畫得惟妙惟肖,可謂是天賦異懍。然而,因為學習差,他常被高級班的同學嘲笑、欺負,間接導致他有自卑感。

我們要拋開自卑的情緒,在被他人看不起時,我們應當將其看作動力,趕超他人,再來,從新塑造自我的形象。在被鄙視時,我們得自我看得起自我,從自我身上找到個性之處,來發展自我。如果我們堅信自我能進步,並常持續自信,那麼,自卑的情緒就不會深刻的侵擾我們。

不管是家長,還是小孩,都要信任自我和自我的家人,家長不該一味地強迫孩子,讓孩子的童年蒙上陰影,不該自以為是地對待孩子,不該不以為然地忽視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將孩子陪養成“死書呆”。作為孩子,我們要體諒父母,做事情要儘自我的所能。我們大家要處理好家庭關係,親子關係,事業問題和學業問題等。

篇十四:《小孩不笨》觀後感

我越來越喜歡參加骨幹教師的培訓活動了,老師們精心準備的每一個活動都深深的吸引我,都會讓我有所收穫。那天觀看《小孩不笨》後,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的感受頗深,回到家迫不及待的講給家人聽,回到單位又將影片推薦給同事與我的家長朋友們。它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思考的地方有許多,活動那天老師們也總結許多。給我留下了許多的感悟:在孩子進步時,家長沒有及時表揚,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也沒有好好教育,只是一個勁地責怪孩子,才導致孩子一錯再錯。想到孩子需要讚許、表揚和鼓勵時也使我想到我們成人也同樣需要稱讚和鼓勵的,而我們的家長呢?是不是也需要這樣的鼓勵與稱讚呢?這讓我想起在我帶過的班裏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

我班曾有個聰明漂亮的小姑娘叫xx,卷卷的頭髮上扎着蝴蝶結,從外表看起來她是個文靜的小姑娘,其實她是個極為活潑的孩子,常常和男孩子一起調皮搗蛋,每天都會製造不少的事端。她的媽媽每天都會向我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我也如實地向家長説了孩子的情況。平時我也努力去發現她的閃光點,漸漸我發現她愛幫助年齡小的小朋友,如每天起牀後主動幫助小澍穿鞋子、幫助老師擦桌子、發餐具小勺等。於是我及時地在大家面前表揚了她,那一天孩子的表現好多了。到了離園的時候,我當着她媽媽的面又表揚了她,她的媽媽雖沒有説什麼,但從表情上可以看出她很高興。

後來我每天在入園後的晨間活動中,都和她説一説悄悄話,請她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並給她提出相應的要求,漸漸的我發現她做事認真了,也愛圍着老師問這問哪了,對活動也感興趣了。

我知道單靠幼兒園的影響不會這麼見效,家長的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於是離園時我以真誠的態度向她的媽媽積極配合表示感謝的同時,表揚了她對孩子教育的信心與堅持。沒想到她的媽媽在孩子成長檔案中寫道:聽到您表揚孩子也表揚了我,您知道我心裏是多麼高興嗎?我知道這孩子很淘氣,在家裏一會兒也閒不住,我想送到幼兒園就好了。孩子剛上幼兒園時,老師向我反映她的不好時,我回家後還能慢慢開導孩子,可是回到家裏還是不見效果,幼兒園的開放活動中也總是我的孩子搗亂,其實我的心裏也不好受,我也很好面子啊,遇到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呢?我的耐心也慢慢消退了。回家後我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打孩子,孩子也產生了逆反心理。所以老師在向我反映情況是時,我也變得麻木了。您在表揚孩子後又鼓勵了我,這讓我又看到了希望,也增加了我配合幼兒園教育的信心,沒想到孩子的進步真的很快。

看了家長的反饋,我感慨萬千,在家長面前一個不經意的舉動,無所顧忌的坦然,都會引起家長不同的心理反應。作為教師要注重與家長溝通的藝術性,也許一句熱情的問候,會化解家長心中的疑慮,贏得家長的信任,使家長安心的將孩子交給我們,放心而去,一句真誠的道歉,會化解家長心中的不滿,得到家長的理解,也許對孩子一個親熱的舉動,使家長倍感欣慰;也許不僅對孩子的一個鼓勵甚至對家長的一個鼓勵,會使家長充滿自信,會使家園共育走向輝煌!

每天在接送幼兒時,總會有家長問:“今天孩子表現得怎麼樣?”或是:“孩子這段時間怎麼樣?”那麼,怎樣向家長反映問題就擺在我們面前。今天看了這部片子更加讓我意識到發現孩子的問題以怎樣的方式表達,怎樣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要忽略了家長也是需要鼓勵的喲!

與家長交往是一門學問,需要方式和方法,它決定着你是否能找到堅定的教育支持者,也是決定你教育成敗的關鍵,當你的工作得到家長的全力支持時,你能進一步找到教育的好方法。家長如果能隨時走進我們老師的視野,那我們老師的教育也就走進了“陽光大道”!老師們你們感覺呢?

篇十五:《小孩不笨》觀後感

這天下午我們觀看了教育電影《小孩不笨》。電影講述了兩個新加坡家庭,因為缺少溝通,讓孩子的心靈走向了墮落,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他們對孩子的愛,以忙為藉口不跟孩子交流。甚至認為拳打腳踢是管教的最好方法,卻不明白心和心的交流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傳遞愛的橋樑。

在這個家庭,傑瑞的成績都拿甲等卻很少得到父母的表揚,湯姆作文不錯,但總是受到媽媽的譴責……,自我把爸爸的電腦修好了,卻被誤認為是搗蛋鬼。回顧自我成長曆程,雖然也曾遇見過很嚴厲的老師,但是起碼家庭的氛圍是和諧寬鬆的,爸爸媽媽很少因為學習批評我,即使犯了錯誤,也會詢問原因,因勢利導,以寬容的心態接納我的錯誤,給我改正的機會。此刻的領導從業務和生活上都很關心我們青年教師,我們的工作但凡有一點點的進步,領導都會看在眼裏,提出表揚,我們的工作有時也會有缺陷,但是她總是肯定優點,提出改善的方案。在骨幹教師培訓班,我也有同樣的體會,鄒老師,尚老師,徐老師,盧老師,所有的指導教師都是那麼的親和,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我們的每一次活動幾乎都得到指導老師的讚賞和鼓勵。我想不論是做一名幼兒教師,還是做一位母親,不論年齡大小,人總是想得到別人認可、欣賞和讚揚的,孩子更是如此。老師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讚賞的語言,一個鼓勵的擁抱都是對孩子最好的獎賞。很多人認為中國人不善於表達愛,更多的時候即使表達也很含蓄,但是我覺得在我的身邊,這種現象在一點一點的改變,我身邊的同事,朋友,包括我自我對待孩子不像從前的家長那樣“吝嗇”。我們會擁抱孩子,用

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吝惜溢美之詞。我覺得教師是傳道受業解惑者,是孩子心靈的培養者,是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們在孩子的心靈播下的每一顆種子都會生根發芽,所以,要好好的呵護她們,千萬不能主觀隨意的否定她們,批評指責更會傷害這些幼苗。用包容的心態,賞識的語言,發展的眼光看待這些幼苗,未來,如果有一天他們長大成材,她們會感恩,以同樣的心態對待別人。

篇十六:《小孩不笨》觀後感

今天,骨幹教師培訓班組織大家觀看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雖然是一部教育電影,但影片一開始便深深地吸引了我。影片開始的導語出現了這樣一些語句:“你最後一次稱讚別人是幾時?很久了,對嗎?你最後一次被別人稱讚又是幾時?很久了,對嗎?”立刻讓我們帶着思考和回憶進入了影片的主題中。隨後,在相對輕鬆、幽默的氛圍中,影片開始了故事講述,出現的情節和語言總會引發觀影者或開心、或會意地笑。隨着情節的深入,人物的發展,不斷會有某個橋段、某句台詞甚至某個動作,一次次地撞擊着我的心靈,引發着我的思考,也讓我的眼淚一次次湧出眼眶。

影片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家庭、學校教育的現狀,我們熟悉的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在電影中得到再現,讓我們產生強烈的共鳴。整部影片圍繞着兩個不同家庭中的三個孩子,在現代的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影響下,個性、思想、心理等各個方面的成長、變化、成熟的過程。認真、投入地看完影片,有很多鏡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回味,感悟頗多。

影片描述了兩個家庭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施愛的方式。其中一對父母忙於各自的工作,疏忽了孩子,當孩子獲得成功時,父母沒有給予讚賞,反而對孩子的進步不屑一顧,而當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更是主觀地責備,從沒有靜下心來與自己的孩子有效地溝通交流。因此孩子和父母之間漸漸地衍生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簡單粗暴的責備、冰冷獨斷的語言將孩子心中的希望和對家庭的愛一點一點地澆滅了。另一個是單親家庭,不善表達愛意的父親,一直是用拳頭來解決孩子的所有問題,同時也打破了與孩子之間的寶貴的親情。其實,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可以感受到,家長是愛孩子的,是希望孩子能獲得更好、更出色的進步。只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孩子是需要鼓勵的,需要關注的。成人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讚賞的眼神、一個肯定的手勢,都會給孩子的成長增添無窮的動力。

影片另一個主要描述的對象是學校、教師的教育。教漢語的老師經常加班加點,用自己的錢給學生買漢語詞典,看到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很着急,等等的表現,反映出教師對學生是有愛、有責任的,只是這位教師同樣僅僅站在了成人的角度,看待學生、看待問題,忽略了孩子的思想、孩子的個性和孩子的需要,用自己認為的正確的方法對學生實施教育。而另一位老師的一句話則藴含着深刻的含義:“作為老師我們要有一把鑰匙,多看學生的優點,少看他們的缺點。”回顧我們的教育實踐,我們是否真正的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他們,去教育他們?是否經常發自內心的誇獎孩子?是否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和他們有心靈的溝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孩子也許正在遠離我們,我們所實施的所謂的教育也就失去了一切價值。

一個爛蘋果在這部影片中隱喻了老師、家長眼中的壞孩子,由於它身上有種種問題,所以我們就會拋棄它。但如果我們把爛掉的部分去除掉,它還可以成為一個好蘋果,反之如果拋棄了,那麼他們的一生就徹底完了,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其實這是在暗示我們教師和家長,需要轉變觀念,轉變思想,嘗試着把成人眼裏的不可理喻變為非常自然,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讀懂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個性,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落到實處,才能體現價值,才能幫助孩子獲得有益的成長。

一部電影引發了我對教育行為的思考,對幼教職業的反思,孩子的成長、發展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這期間需要教師、家長的引導、支持、幫助、提示等等,但是所有這些都應建立在理解、尊重、關注、肯定孩子的基礎之上。脱離這些我們的教育便成為簡單粗暴毫無意義的空殼了。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擔負着基礎教育的重任,是為幼兒終身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這對我們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指南》中也特別提出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讓我們毫不吝嗇地讚賞孩子吧,讓我們全身心地關注孩子吧,讓我們真誠地敞開心扉,把最好的愛送給每一個純真的孩子!

篇十七:《小孩不笨》觀後感

這天,我看了《小孩不笨》這部教育影片,影片中的故事情節使我感觸很深,情緒久久不能平靜。

《小孩不笨》描述了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樑”,最後最後找回“以前茫然、失落的心靈”!劇中的學謙、傑利為了得到父母的'讚美不斷地努力奮鬥,但得到的卻是父母的奚落,這種失落感我們也有過。不明白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沒有鼓勵和讚賞我們了,而是不停地管教我們,總覺得我們做得不夠好,總以為他們是對的;也不明白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忙碌到深夜才回家,連跟我們溝通的時光也沒有。當然,我們也瞭解父母是為了這個家而忙碌,但再怎樣忙也就應抽出一點時光來陪陪我們吧,哪怕是半個小時,我們也需要你們的關心,也期盼你們的賞識。如果我們因為缺乏教育而像電影中的學謙走上一條不歸路,那掙來的錢又有什麼好處呢?“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是爸爸臨終前才覺悟的,他不是不愛成才,他只明白自我是從小被打大的,不期望成才走他的後路,不明白如何去愛一個人和表達自我的愛,才導致這天的杯具,用自我的生命換取孩子成長和回頭。

看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往事:那一回,已經是期末考試過後了,到發成績單的時候,我竟破例拿到了三好學生獎狀,要明白,當時我但是剛剛轉來的新生啊,這張獎狀的背後藴藏着我多少汗水,別人都用敬佩的眼光看着我,我得意洋洋,心裏想這天回家後媽媽肯定會表揚我的,給我買很多好吃的……我美美地想着。不知不覺就放學了,我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叫了好幾聲媽媽,也沒人迴應,我的心立刻涼了半截,但我明白媽媽是加班,我便坐在客廳等候媽媽,等到十一點,媽媽最後回來了,我高興地走上前去,説:“媽媽,我有一個好……。”我的話還沒説完,媽媽就説:“好了,我很累,有話明天説。”“但是,媽媽,”媽媽什麼也沒説,就回房去了。我感到很生氣,也很難過。媽媽,我明白你很忙,但你也抽空陪陪我好嗎,我真的很想和你談談心。

沒錯,正因為在孩子進步時,家長沒有及時表揚,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也沒有好好教育,只是一個勁地責怪孩子,才導致孩子一錯再錯。劇中曾有這樣的一句説: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我相信每一個小孩都不笨,也期望每一個小孩如天使般快樂!

篇十八:《小孩不笨》觀後感

昨天,我孩子回來説老師給他們推薦了個好電影,是新加坡拍的,《小孩不笨》,給我説既搞笑又富有教育意義,我們一家三口就一起看了。結果,我是流着淚看完的。因為我看到了在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有着一顆多麼脆弱,多麼渴求關愛和理解的心!而現實卻是越是問題孩子,得到的批評和責罵越多,越責罵孩子越叛逆,因為他們想通過與眾不同的行為引起人們對他們的關注!所以大多數問題孩子都是缺乏愛的孩子。或者説是缺乏正確的愛的孩子!

缺乏愛的孩子,內心極度脆弱,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愛和認可!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如何才能獲取這種關愛和認可!他們總想通過一些比較自認為很酷的行為來吸引別人的眼球!但是有時候,我們大人卻總容易把這些行為解讀為不務正業,不聽話等等,然後把孩子狠狠批評一頓,每一次的批評都只能使他們的內心更脆弱,從而產生更叛逆的行為!

所以,當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難管的時候,我們應該放下架子,以平和平等的身份和孩子談談,問問他們怎麼了?並且告訴孩子,我們是家長,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們的人,即使我們愛的方式有時候可能是錯的,但是我們的目的和用心卻絕對是好的。如果我們的方式有錯,我們可以改正,我們願意和你一起成長,一起學習,讓我們彼此相處更愉悦,身心更健康!

但是要注意,正確的愛絕不是一味的遷就、嬌慣和縱容!正確的愛是鼓勵和關愛!是是願意把孩子作為跟自己平等的人去耐心聽他們講述他們的事情,願意跟孩子分享他們的歡樂,並在孩子痛苦的時候,有些原則性問題要給孩子講清楚,最主要的是

1、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學習、前途和命運負責。沒有人會一輩子為你的錯誤買單!你可以錯,但是自己給自己的錯買單!

2、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和判斷!即使他們的決定有些可能是錯的,如果不是什麼原則性錯誤,讓他們學會在小錯誤中成長和成熟!不經過小的摔打的孩子很可能以後會出現大的挫折!

我們買車的時候都愛買貴車,愛買名牌車,好車的發動機一般都很好!孩子也是一樣的,內心強大的孩子將來走的更遠,更高,生活的綜合質量也更好!而內心錯弱的孩子就像是那些便宜車,在人生路途中更容易出問題!所以,做個家長的我們,給孩子更多關愛,理解,鼓勵,給家庭創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引用電影的一句話,資源放錯了地方就變成垃圾,而垃圾放對了地方就是資源!

篇十九:《小孩不笨》觀後感

於是想起要給家裏打電話。

很熟悉的撥出了電話號碼,等待着温暖的家給黑暗的夜行人一絲温情。

喂。

媽,是我。

兒子啊,你還好嗎?不冷吧?

嗯,不冷。

你一定要注意身體啊,聽天氣預報説再過幾天又要轉冷了,你一定要多加衣服……

知道了,媽。其實我想説的是,媽,天冷了,你也是,再忙,也別累壞了身體。可是還沒來得及……

在學校裏要好好讀書,知道嗎?

知道了,媽。

你還有事嗎?

沒事了。

那掛了吧!別浪費電話費,錢省着點花,知道嗎?

知道了。掛上電話,心情猶然難靜,這就算是給家裏報了個平安?父母啊,為什麼你們連讓我們説句關心的話德的機會都不留給我們呢?

篇二十:《小孩不笨》觀後感

趙老師給我們看了電影《小孩不笨2》,我很喜歡看,裏面有一些很好玩的事。因為今天我請假了,沒有看完全部電影,我不知道結果是什麼。我看到的那些故事,我還是想寫出來。

故事裏有一個大哥哥叫成才,他經常不完成作業,可是有一次他寫了作業給老師,老師還是罵了他一通。後來老師還説他們班同學都是爛蘋果。大哥哥大姐姐都很生氣,他們站在陽台上,看見對面的教室裏有個老師很好,那個老師對他班裏的學生説:“不管是從25分到30分還是從30分到35分。就是一份努力就是進步。”還發給他們一張周杰倫的cd,我很喜歡那個老師。並且他還相信只要鼓勵他們,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會提高。

篇二十一:《小孩不笨》觀後感

" 看了《小孩不笨》這部電影有幾天了,但他們裏面的一些獨白現在想起來還記憶憂心。

比如説“蘋果雖然爛了,可把爛的部分去掉,還是好蘋果,如果仍掉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一個孩子肯定有他的優點,同時有他的缺點,如果作為家長總是強化他的缺點,而忽略他的優點,這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就象電影中説的,孩子身上有兩個孩子,一個好孩子,一個壞孩子,如果有了壞孩子的影子,就放棄這個孩子,那當然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打敗壞孩子。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好孩子。

還有“你的爸爸太愛你,也太不會愛你”“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兩句獨白,讓我想到了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瞭解怎樣的方法愛孩子,怎樣方法教育孩子才是最適合我們自己的孩子。後半句也讓我想起了我們以前有一個校長説過的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其實,一個老師帶四,五十個學生,老師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輔導一段時間後,真的沒什麼長進的學生,説實在的,老師可能會放棄他,因為老師覺得不能因為一兩棵樹,而放棄一片樹林。但現在基本上每個家庭一個孩子,所以對孩子基本上至少是二對一。我們父母的精力是非常充沛的,時間是非常充裕的,所以無論我們的孩子有什麼缺點,或做的不對的地方,我們都要想方設法地幫他糾正。相信我們的孩子經過我們家長的努力後,真正消滅所有已經被認為教不會的孩子。

是啊,其實小孩要的真的很簡單,並不是大魚大肉,也不是穿名牌,他們只是想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勵,給他們信任和動力。人總是想得到別人認可、欣賞和讚揚的,但誰又能完全做到這一點,投去欣賞的目光和説出讚揚的話語呢?哪怕僅是一個微笑,一個掌聲,都能給人以無限的動力。孩子有做對的地方,我們作為家長就應該及時的表揚他,給他鼓勵和支持。有做的不對的地方,我們也應該先問明原因,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就破口大罵,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委屈甚至使你這位家長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

看罷這部電影我又明白了,父母子女之間,連接他們的並不是責任,而是他們之間的愛。同時也明白了所謂的‘我是你的(父母/孩子)我瞭解你“什麼的只是一相情願。沒有溝通,就註定會產生衝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瞭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知道對方在什麼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錯過的是什麼。

電影中這兩個家庭的三個孩子,因為忙而無法跟孩子交流,認為拳打腳踢是管教的最好方法,卻不知道心和心的交流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傳遞愛的橋樑。他們只顧着自己的工作,只會打孩子,難道這就是管教孩子,這樣就是關心疼愛孩子嗎?舉個真實的例子,上個月我們學校開了個家長會,我要求每位學生都給自己的家長寫一封信,裝上信封.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好讓家長一到就可以看到自己孩子寫給自己的一封信。家長會還是象往常一樣進行。接近尾聲到教師和家長交流環節時。有一位爸爸紅着臉走到我面前。其實他是兩個學生的家長。是對孿生兄弟。他告訴我,原來我們父母在孩子心中是這個樣子的。爸爸一天到晚就知道工作,上班,從不過問我們的功課,更談不上輔導。有時我們做錯事情了,他總是又罵又打。媽媽整天就知道搓麻將,心情好時給我們帶點好吃的,但萬一麻將輸了,心情不好時,總是找我們泄氣。基本上每週有一頓毒打。雖然毒打兩字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可能會有誤用之嫌,但這就是孩子最真實的心聲。後來臨走時,那位爸爸,説,今天才知道,我們家長真的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回家一定好好反思。平時多跟他們溝通。

其實家長與孩子溝通是很必要的,那怎麼樣才是正確的溝通方式呢?

一:平等相處

孩子再小,也知道要爭取權利平等。在家裏,父母叫他做事情時常常會這樣説,“去把杯子拿來”,“把報紙拿來”,“趕快去彈鋼琴”。雖然有時候孩子很願意去做這些事情,可是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反倒沒有動力了。我們“把杯子拿來”轉變成“幫媽媽把杯子拿來”,兩句話在成人聽起來可能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卻會有很大的不同。孩子雖小,但同樣不喜歡命令式口吻,喜歡受人委託。所以,每當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時,作為孩子的養育者,如果總是難以忘記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會在和孩子溝通時難以保持平等的地位,這樣,孩子就漸漸失去了與家長交流的願望。

二:學會傾聽孩子

孩子雖然可愛,但也有煩的時候。特別是小孩的話激不起家長興趣,或家長剛好心情不好時,往往會聽到一半就去幹別的事情去了,任由他自説自話。其實每當孩子跟父母説話時,父母應儘可能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全神貫注地聽孩子説話,這能讓孩子覺得父母很在意聽他説話,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勵,會很願意説出自己心裏的感受

三:勿以親友做對比

有時候我們也會利用激將法去激發他的上進心。但我覺得對於孩子,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來説,激將法還是少用為好。因為孩子那時的競爭慾望還相對薄弱。在比較時其實是在貶低自己的孩子。同樣有損他的自信心。比如説“你看,隔壁的小濤都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了,你怎麼還什麼都不會,”“你看,同你一起開始學鋼琴的你們班的小麗,鋼琴書都學到第二本了,你怎麼第一本還沒學完。”兒童由於抽象思維尚處於發展階段,所以在家經常嘮叨這種話,孩子聽了首先是心裏會不舒服,然後多聽了,他自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還以為自己就是比不上別人,別人就是比我好,比我強。這樣下去,孩子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以後自己真的差別人一步時,他也會為自己找理由了,反正從小就是他們比我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發展十分重要,如何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與孩子暢通無阻地溝通交流,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應該關注的問題。我們都如同電影裏的家長那樣愛自己的孩子,但我們應該找到最適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最正確有效的溝通方式,就象影片中的郝老師説的一樣,我們家長都必須找到那把適合孩子的鑰匙,這樣,任何緊閉着的大門都可以暢通無阻了。

篇二十二:《小孩不笨》觀後感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大體講的是:一天,老師在講課要查誰帶手機了,就讓同學們把書包都放到桌子上,就問一個女同學,她就説:“沒帶”老師就打了一個電話,原來她帶了。最後老師查到楊學謙也帶手機了,但是他拿手機的時候一個光碟掉在地上了,同學們就踢那個光碟最後還是傳到老師那裏了,老師就批評了楊學謙幾句,他就打了老師,最後校長要嚴重處罰他,就要讓他退學,不過他的父母就要讓他讀書,結果就選擇了鞭打。

我覺得學生就要尊重老師,不聽老師的話和打老師都是不對的,如果這樣做了就要受到處罰。

我感到,最後傑利説的那句話很好“不要光挑別人的缺點,也要挑別人的優點。”

篇二十三:《小孩不笨》觀後感

今夜籬疏落畔,孤月殘吟。冬風終不解風情,襲去多少夢境與心聲?

老師説今晚看電影,我們説好,然後歡呼,刺耳的尖叫聲聽起來十分悦人,這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聲音。

《小孩不笨》。

是的,沒有人可以説一個人笨與不笨,更無權利去評判一個人是好是壞或者是對是錯。優點像風華澀夜裏的一點柔情,不經意間便從時間的縫隙中穿過,落入歲月的心裏,滴達滴達。如果你不注意,抱憾終生的又何止是我們?

再美的東西也會留下永恆的缺陷。

人,亦是。

篇二十四:《小孩不笨》觀後感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雖然我們都要面對生老病死,但世界上不可以缺少我們任何一個人,正像畢淑敏告訴我們的―――“我很重要。”是的,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你,你的媽媽面前就少了一個“唧唧喳喳”的小精靈;如果沒有你會少一個忠實的小夥伴;如果沒有你,你的父母、老師都會非常難過。朋友,你有這“非常”二字的分量了嗎?

我看了新加坡電視劇《小孩不笨》,講述的是幾個差生的故事。

我們真的不笨,問題是你肯不肯下功夫。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在勤奮一點,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成績。就好比在田地裏埋下一顆種子,既不澆水又不施肥,它怎麼會成長呢?相反,你想功夫精心澆水、施肥,種子會長不大嗎?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如此,只要用心、勤奮,你就可以成功。

其實,我們都很棒。有時不是能不能,而是你肯不肯,多給自己一個機會吧,因為我們都是有用的人!

“我們真的不笨,問題是你肯不肯下功夫。”

篇二十五:《小孩不笨》觀後感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描寫了國彬,文福,Terry三個好朋友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片斷。他們都就讀於EM3(被視為無藥可救的班級),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背景,父母給予他們不同的教育,導致他們性格迥異。片中的花絮和笑料很多,卻淹沒在父母、老師的責罵和沉痛的教訓之中。幸好他們最後都聽到了孩子內心的聲音,孩子也從自己逆反的嚴重後果中理解了父母的愛和承擔。

這部電影將人物性格和背景融合得恰到好處,輕鬆風趣,但卻又非常耐人尋味,看過之後,在開懷一笑的同時,我也感到了異常的沉重。我在心裏隱隱擔心,自己也曾經如電影的父母一樣,因為工作忙而沒有顧及和關注兒子脆弱、敏感的心靈;也曾因為孩子粗心做錯一道題而嚴厲批評和責罵;也曾對孩子的興趣愛好橫加干涉,束縛了孩子的手腳,阻擋了孩子個性發展的空間。

幸好,一切還都不晚。這部電影給我的啟迪教育,使我在教育孩子的思路上更加清晰:

一、安全最重要,一定不能忽視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對於父母來説,孩子的人身安全無疑是最重要的,如果人身安全不存在,一切教育都會顯得毫無意義。電影中曾出現兩次對孩子安全造成威脅的事件發生,

一是Terry的姐姐見網友時差點被網友騙。

二是Terry和文福遭遇歹徒綁架。

而日常生活中,威脅孩子人身安全的危險因素無處不在,因此,一定不能忽視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並且要把安全教育溶入到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去。比如:如何開關天燃氣爐,如何過馬路、有陌生客人來防怎麼辦、和大人走失怎麼辦等等。

前幾天老師推薦的《我和父母父母一起學安全》這套圖書和光盤就很好,從如何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事故”、“公共衞生事故”、“意外傷害事故”、“自然災害”、“醫療常識”等多方面做出指導,通過宣講和生動的動畫片相結合的方式,教育孩子如何保護自身、家人和社會安全,使我和兒子很受教育。通過今天的電影,更加堅定了我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決心,我將帶領孩子共同深入地把這套《安全教育》學習下去,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鞏固。

二、孩子有差異,對孩子的期待值一定要合理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千萬個不同的孩子才構成了色彩斑斕的春天。而孩子個性的差異決定了孩子的興趣、愛好、能力側重點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有的跳舞好、有的畫畫好,有的聽話乖巧、有的活潑好動,有的爭強好勝、有的怯懦怕生……然而,每個孩子的閃光點都是別的孩子所不具備的,作為家長,如何能夠準確發現並把握孩子的閃光點,將孩子培養成有個性、有特長的孩子呢?我的答案是:讓孩子幹自己喜歡乾的事情!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全能的,不要拿自己的孩子的缺點去跟別的孩子的優點比,也不要總是苛求孩子任何方面都做得很棒,這樣只會顧此失彼。

記得讀過一個故事:龜兔賽跑中兔子贏了,別人都誇小兔子是跑步的天才。然而兔子媽媽卻不這樣看,她認為小兔子應該是個多項全能,她看到烏龜在水裏遊而小兔子卻不行,便逼着小兔子去學習游泳。經過漫長的訓練和折磨,小兔子最終也沒學會游泳,還落了個“笨兔子”的罵名,而跑步這項本來屬於小兔子的特長,也因為久不練習而荒廢了。

簡單粗暴的教育只會把孩子逼向死角。作為父母,我們不能象電影裏國彬的媽媽那樣扼殺孩子的閃光點,而去過度誇大孩子的不足,使孩子過早地失去快樂,從而變得事事缺乏自信,整日悶悶不樂。

至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作家長的只要引導好孩子從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逐步養成獨立的學習能力、高速的學習效率,培養孩子在學習時思想高度集中、思考時思維極度活躍,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差。

而考試是“考孩子的知識,考媽媽的心態”。我們不必被分數牽着鼻子走,因為分數與成功,沒有直接的關係,分數只是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一方面,決不能以分數高低論英雄。作為母親,我應該對自己也對孩子説:“只要努力過了,考多少沒多大關係”,給孩子鼓勵,讓他們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壓力,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和學習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三、心靈要傾聽,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影片中的小女孩兒最後得了精神分裂症對我觸動很大。作為父母,我們常常因為工作忙而忽視了孩子的心靈。雖然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嚴格要求,對生活細節關懷倍至,但對孩子的心靈卻缺乏最必要的理解和支持,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微乎其微,對孩子心理的變化也缺乏觀察和體會。只對孩子説“要怎麼樣”、“不要怎麼樣”,卻很少問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你想怎麼樣”。很少抽出時間陪孩子聊天、談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體會孩子的點滴感情變化,也很少抽出時間來陪孩子游戲、散步,在嬉戲玩鬧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團結、友愛、互助和豁達優秀品格。

漫漫教子之路,在孩子走向社會、建立自己的家庭之前,我們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如何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豁達開朗、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是我們每一個家長的共同心願。

看完影片之後,我想我們應該學會在給予孩子細微的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給予孩子最大的空間;在給予他們真誠的教導的同時,也要給予他們心靈的溝通。要遠遠地看着他們,而不是攙扶着他們;要聆聽和鼓勵他們,而不是壓制和強迫他們。這門課程我們做家長的也許還遠遠沒有入門,但是,我們會用對孩子的愛,執着不斷地為他們撐起幸福、快樂、健康成長的藍天。

篇二十六:《小孩不笨》觀後感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在新加坡一所國小裏,有四個不同家庭背景、所接受不同家庭教育的孩子,他們分別是EM1的心潔、EM3的文博、國彬、terry。心潔是一位乖巧、聽話、學習優異的六年級小女生,媽媽對她疼愛有加,但從不給她壓力,可由於她上邊有兩位非常優異的哥哥、姐姐,無形中使她產生自卑,她不斷地給自己施加壓力,最後導致精神憂鬱養病在家。

文博是一位家景貧窮的孩子,爸爸坐牢,媽媽為了養家餬口做一些小生意,沒時間管他,文博從小知道媽媽辛苦,放學後就幫助媽媽在店裏做事兒。因此養成一種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好習慣,可由於家裏沒有學習環境,導致自己學習成績差,而一直自卑,沒自信。

國彬是一位聽話、懂事,但長期在媽媽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理想和信念的孩子。在每次的考試中經常會出現“腦子一片空白”的情況,而使考試成績不及格。

Terry是一位膽小,凡事都聽媽媽話的乖乖生,在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下,他失去了主動性,對生活常識什麼都不懂,什麼事兒也都不會做,只會順從他人意見,聽從他人的安排。

這四個孩子在學校裏成為好朋友,他們利用自己的優點,互相幫助,每一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在影片最後文博和terry被綁架了,通過這件事情,讓他們的爸爸、媽媽對他們有了新的認識,國彬利用自己畫畫的特長,幫助警察在最短時間內抓住綁匪,讓他的媽媽知道了畫畫在新加坡不是沒有前途,它還是有用武之地的,同時國彬也找回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文博則利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帶領terry一起逃跑,正好被前來接應的警察所救,terry也從中找到了勇氣。

《小孩不笨》雖然是一部影片,但它是社會上不同級層、不同家庭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濃縮,它教育我們家長和孩子都不要有自卑感,更多的是教育我們這些做家長的,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一味地強迫孩子,尊重孩子的決定;也不要什麼事都包庇孩子,要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讓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世上沒有一個孩子是笨的,只有笨家長用笨拙的家庭教育模式和陳舊的教育方法才能教育出笨小孩。因些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以後要多看一些有益的教育片,來不斷提高我們的素質,用科學的教育方法來教育我們的孩子,就像馬校長説的那樣:“全面發展打基礎,個性發展有特長”一樣,將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讓我們一起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奮鬥吧。

篇二十七:《小孩不笨》觀後感

“生命如水,賞識人生,學會賞識,愛滿天下。”今天我觀看了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甚至有些俗套,無非是描寫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樑”,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名家長,對於這部電影我一連看了好幾遍。第一次這樣認真的記錄每一個細節,第一次這麼專注的寫下每一句精彩的台詞,第一次這麼認真的去思考每一個畫面背後的教育意義……太多的第一次讓我對這部新加坡的電影有了重新的認識,對那種一直被我們強調卻重未被重視的教育理念——賞識教育有了全新的解讀。

影片以賞識教育貫穿始終,以一種詼諧幽默的方式演繹了父子之間,師生之間那種被塵封了多年的“愛”從禁錮到慢慢被打開的過程。在觀影過程中,或許我們會不斷的在埋怨這個家長怎麼能這樣教育小孩,這個老師怎麼能這麼刻薄的説話,可當整部影片落幕時,當一句句摘抄下來的台詞活生生的擺在我們面前時,一種前所未有的愧疚感頓時充斥了所有的思緒:“現在的孩子已經越來越不好管教了,他們的門已經關了。

你需要一把鑰匙,少看他們的缺點,多看他們的優點,就是這把鑰匙了,有了這把鑰匙,就容易溝通了。”

“如果有一個爛蘋果,我們應該怎樣處置它呢?扔掉嗎?好象有點浪費,也許還有能讓它再一次成為好蘋果的辦法吧?那個辦法就是:把爛的部分切掉,剩下的部分還能吃,而且還是特別甜的。”

“你知道每個小孩子心裏都住着誰嗎?是一個好孩子,一個壞孩子。只有常被稱讚的小孩子,他們心裏的好孩子才不會被壞孩子藏起來。”

“你爸爸太愛你了,可是你爸爸也太不會愛你了!田螺生子,為子死!”

“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影片中的一個個畫面,一句句台詞,一個個問題,如同一本本生動的教育理論,一聲聲尖鋭的質問拋向了我們教育工作者。我不斷的在回憶與學生生活的日子,不斷的在質問自己:我給過孩子們多少的鼓勵和稱讚?自己是不是一個吝嗇的老師?

現如今,一方面素質教育如火如荼的展開,可另一方面,會考,大學聯考評價方式在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的情況下,我們又不得不面對應試教育重重壓力,分數的高低依然是評價學生好壞和篩選學生的重要方式。這就使得老師和家長們往往把高分的孩子“供上天”,把低分的小孩“打入地”。這種惡性循環讓現在教育走向了兩個極端,好的越來越好,差的只會越來越差。

其實,每個孩子的天賦秉性各不相同,古人云:“術業有專攻”,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會學習,成功的方式也絕不僅僅只有學習這一條路,如果我們能夠順應孩子的特點來教育的話,多看他們的優點,少看他們的缺點,讓他們做最好的自己,儘可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他們一樣會取得成功的。影片中的成才,學習成績差,但很喜歡武術。如果你一味地要求他學習好,他是很難達到的,反而常常打架,惹是生非。

後來,老師看到了他的優點,讓他學習武術,發掘了他的潛能,最後學有所成。

其實我認為,教師不僅是個教育者,也是個慈善家,我們的工作是在行善,是在積德。人在做,天在看,孩子們不會忘記當初是你或許是不經意間的一聲讚許、一個擁抱,才有了他們今天的鷹擊長空,一飛沖天。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給孩子們一個微笑,他們會還你一份驕傲。

身教重於言教,用心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孩子的想法,愛和稱讚真的很重要!

篇二十八:《小孩不笨》觀後感

1

“影片即將放映,請趕快坐下。

請關掉手提電話。

來點掌聲如何?

謝謝,大聲一點好嗎?

再大聲和熱烈一點好嗎?

謝謝!

你們怎麼那麼聽話啊?

哈哈哈哈……”

以上是電影《小孩不笨》的開場字幕,片子開始就提給我們提出了個疑問:你要做個聽話的人嗎?“這是一個每個人都坐過的監牢。不要看它外表友善,其實它的無情和殘酷大家都領教過。”一個童聲拉開了這個關於孩子的故事。

中國教育在很多地方與西方國家不同。在西方國家裏,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大多數都傾向於鼓勵多於教訓,因為他們覺得正面的鼓勵可以讓學生或孩子更加積極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但是在中國,家長很多時候是用教訓,甚至是苛責的方式教育孩子,覺得這樣才能讓他們乖乖地學習。受“萬般皆下貧,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思想,讓我們覺得,除了讀書,其他的活動都是無益的。再來看這樣兩句話:“你最後一次稱讚別人是幾時?你最後一次被人稱讚又是幾時?”兩個簡單的問題,帶給我們深思,多少孩子因不被賞識而茫然在無助與無愛中?

回放一些片段:

①哥哥楊學謙在博客評比大賽中獲了冠軍,媽媽的“感言”是:“寫什麼博客?寫些亂七八糟的文章就叫厲害?平時你的作文怎麼沒有那麼厲害?”“65分很厲害嗎?以前我在學校作文至少都是85分,唐詩三百首你會幾首?你媽媽我是華文雜誌的編輯,你華文那麼差,真是丟盡我的臉。”

②弟弟傑利,每次考試雖然沒有得滿分,但都得甲等,他自己很滿意。(讀後感 )媽媽的一句:“考試能不能再考高點?”,讓他垂頭喪氣;

③成才同學很喜歡李小龍,在他的書包裏放着武打碟片,但是被性格粗暴的父親發現後無情地踏碎,並瞪着眼睛對孩子説:“你讀書不讀書?整天學什麼武功?你想變李小龍啊?他死很久了。”

④當大多數孩子不做作業時,老師憤恨的罵到:“你們一個個都是爛蘋果!”;

在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們會經常碰到這樣或那樣的事情,原本想把事情做好,但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最恰當怎麼做最適合,結果把本想處理好的事情給辦壞了,有可能還傷害了別人。當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問清原因,而是直接指責批評學生,他們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而且還會真的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在他們的腦袋裏會想:“噢,原來我真的是這樣的壞啊,我是個壞孩子,我可能永遠改不好了。”

失去自信和信心的孩子,面對任何事情都會退縮,怕做錯。當遇到學生因為無知而“不乖”的時候,作為老師千萬不能懷疑孩子的品性,更不能錯失引導學生的機會,應該好好地分析學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通過分析原因,再跟學生平心靜氣地進行溝通。來看一段老師之間的對話:

“現在的孩子真的很難管教!他們的門,已經關了。”

“門?”

“你需要一把鑰匙。”

“鑰匙?”

“少看到他們的缺點,多看他們的優點。就是這把鑰匙了,有了這把鑰匙,就容易溝通了。”

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好好詢問學生,好好交流和溝通,那麼,我想,上面的片段就會變成另外一種結果:

①媽媽可以説:“兒子你真棒!媽媽為你驕傲!有自己的愛好真不錯!”相信學謙能夠感受到媽媽的心和他的心在一起,漸漸將自己的長處發揚到劣勢區,中文成績一定會慢慢好起來。

②媽媽可以説:“媽媽也感覺你考的不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相信傑利一定會充滿自信!

③父親收起自己的粗暴脾氣,理解孩子也有他的興趣和愛好,打罵不能解決問題。相信孩子一定會被父親的理解感動。

④老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作業對孩子的難易程度,並適當調整作業量。並且跟學生的講話要語氣柔和些,平等些,商量些,畢竟面對的是容易叛變的青春期的學生們。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我原來沒有聽過也沒有看過,昨天在公司第一次看,有人説這是一部真人版的《蠟筆小新》,但我覺得它要講的除了教育制度的問題之外,還包括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家庭關係、小孩子自殺等等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相信每個孩子心裏都藏着“親愛的爸爸媽媽,敬愛的老師,我們不是天生的壞小孩”。我想,作為老師,作為家長,我們心裏也應該藏着“親愛的孩子們,我們喜歡着你的喜歡,快樂着你的快樂”!

1.你有多久沒有稱讚自己的孩子了?

2.你是不是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笨很難教?

3.你是不是很忙?忙得沒時間管孩子?

4.你是不是常常大聲指罵自己的孩子?

5.你孩子的心事你知道多少?

6.你常常跟你的孩子聊天嗎?

如果上面6個問題你有3個問題答否定的,那麼,你還不算是個合格的父母。有句老話説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你同意嗎?沒有一個孩子從一開始就是壞的,變壞了,只是你不會管。你同意嗎?

最近姐姐家中鬧家庭鬧變。大女兒又再一次上演離家出走。這就是現在的孩子的所謂非主流與傳統的'罵教觀念所產生的不合拍。最後小孩又離家出走了。

姐姐真的從來沒有好好誇過一次自己的孩子。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大人形象擺在孩子面前。從小,一直忙於賺錢做生意,女兒從小一直是被寄放在奶奶與外婆身邊代為照顧。直到小孩10歲了,才聽從其大姐的話放棄外地的生意,回家教看小孩。可是回到家後,又另做別的生意,其實所有謂教看自己的小孩,只不過就是幫小孩洗衣服,管吃的管穿的。從來沒有過問孩子每天在學校好不好?最終看的也只是在績單上的分數?分數低了就大聲地罵一頓。小孩慢慢成長了,小孩想什麼也都不知道。每次跟小孩説話,從來沒有好臉色好嗓門好好説話。也不準小孩出去跟同學玩,同學打電話到家裏也不準,同學到其家裏臉色明顯有不悦。總説小孩難教,小孩不聽話。慢慢地,與小孩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

小女孩的心中,外面的世界真的有無限的吸引力。在家中,媽媽從來都是對她大呼小叫的,不管做的對與錯,劈頭就罵,從來不給任何解釋或爭辯的機會。整天嘮嘮叨叨説她這不好那不好。每天只忙於店裏的事,或是跟別人打麻將。從來不主動過問她學校的事。對於孩子,在外面真的很自由,可以聽不見媽媽的嘮叨,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就算做錯了也沒有人罵。對於她的同學或朋友,媽媽總是認為都是些壞孩子,總叫她遠離他們。

凡是父母喜歡的,孩子都不喜歡。凡是孩子喜歡的,父母都不喜歡。這就是父母與孩子兩代人的問題所在。

孩子出走後,每天都是以淚洗臉。總説以前小孩不是這樣的,以前很聽話很乖的。現在竟就成了這樣一個壞孩子。一副又氣又悔的樣,真是恨鐵不同鋼啊。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呢。

沒有一個孩從一開始就是壞的,也沒有學不會的孩子。説到底,你真的有多久沒有好好稱讚一下自己的孩子了?還記得嗎?當自己小孩開始學走路常常摔倒時,你是不是常常在他身邊不厭其煩地鼓勵着他,寶貝,別怕,再來。寶貝,沒關係,從頭再來。寶貝,你行的。寶貝,你真棒。慢慢地,小孩每當做錯事時,你是否還一如既往的像當初般鼓勵着他呢?沒有吧,有的也只是一次比一次罵的兇打的兇吧。

有時候想想,我們這些做大人的真的很吝嗇,可以給別人稱讚,就是不給自己的小孩稱讚。難道多多或説經常稱讚一下自己的小孩就那麼難開口嗎?

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小孩是個聽你話的好孩子,那麼你就要經常多稱讚多關心他一點,多多與他溝通一點,不要把他當小孩,把他當做一個朋友一樣的交流,這樣,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小孩真的不笨。

篇二十九:《小孩不笨》觀後感

九月份的家長培訓是讓家長看了一部影片《小孩不笨》,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收穫。希望你們能受益,能從中得到與孩子融洽相處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好好體味一下其中的道理。這部片子真的是值得一看,無論對大人還是小孩都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它會帶給你們很大的反思!沒有時間參加的家長,為了您的孩子希望能將兩個小時奉獻給您的孩子,看一看。

你最後一次稱讚別人是幾時?你最後一次被人稱讚又是幾時?很久了,對嗎?

在這部電影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問題被最明確的擺在了面前,而散佈在電影中,是探討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怎樣從一個“爛蘋果”中發現有價值的部分,怎樣給犯錯的孩子一個機會,怎樣讓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亮到最大處,相較於《小孩不笨》第一部,家長佔據了主動的位置。讚美多一點,責罵少一點,才是打開孩子心門的那把鑰匙。

首先,這部片子闡述了孩子和父母的溝通問題。很多家長以為每天和孩子講多少多少話,説多少多少自己認為的大道理就是交流溝通,其實他們根本就沒有設身處地的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這樣的結果常常使他們的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根本達不到溝通的效果,更有甚者會產生溝通的屏障。很多家長給孩子設計的成長路線並不一定是他們最合適的成長線路,而家長們幾乎很少給孩子有發言或者解釋的機會,再加上平時與子女交流的欠缺,孩子怎麼會不出現問題呢?孩子是需要被理解被鼓勵的,只有父母真正的從理解和鼓勵的角度去考慮,那麼也不存在代溝的問題了。看這部片子,會讓人找到自己孩提時的影子,勾起自己兒時的點點滴滴,也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也許你會覺得裏面孩子想法的幼稚,也許你會覺得裏面大人同樣是那麼的不可理喻,但是隨着自己的長大,也開始瞭解父母的想法了,也許此時更多的可能是會心的一笑,因為童年畢竟已經離我們遠去,然而並不是説這個問題就不會在困擾我們了,因為或許不久後的一天,你就要在父母的角度上去和自己的子女溝通了。

其次,片子反映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問題。片子裏面的中文老師符老師的確是一個好老師,批評懲罰是他們的執教風格,在中國或許還有很多地方的老師教育方式就屬於這種類型,至少我們小時候的絕大多數老師就是這樣的類型,然而時代變了,現在的孩子成長的更快,以至於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讓他們所接受,在反省之後符老師調整了自己的教學方式,開始鼓勵自己的學生,這不僅讓他在學生的心目中形象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接受了教育,比起原先的鞭子教育要進步的多,時代在改編,溝通也需要改變,這樣教育才才會有進步。

人的感情有很多種,父母與孩子間的愛雖然沒有愛情那樣的轟轟烈烈,但卻有着如藍天大海般的博大與永恆。天下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的,每個人從來到世間的那天起就帶着這份來自上天的寶物啟程。一路成長,這件護身符一定會保佑你逢凶化吉,遇難逞祥,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難,被再多的人所唾棄,爸爸媽媽也不會放棄你。

但是藍天大海也會有暴風雨來臨的時候,這就是大人和小孩溝通不良的時候。自己小時也有恨父母的時候,現在想想多半都是自己不對,小孩的自尊心有時比大人還強,容不得半點批評。大人們也有自己的問題,他們在拼命工作養活孩子之餘其實也很享受那種當大人的感覺,那種高高在上,不容違抗的感覺。父母對子女的好是不容置疑的,但那不代表孩子可以挑戰他們的地位,可以沒大沒小。所以大人們偏偏最愛把小孩當菜鳥看待,那種輕蔑的眼神不知讓多少孩子堅信他們是從垃圾桶裏撿來的。

影片講述了三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老師的故事。成才在一個貧困暴力的單親家庭里長大。成才的爸爸因為自己從小不讀書才導致打架坐牢腿被打斷的人生悲劇,他希望成才不要像他那樣不成才,但教育不得法,每每用暴力解決問題。結果成才也變成一個不讀書愛反抗大人的孩子。在一次和老師的打架事件中他被學校開除了。當被主流社會拋棄後,成才只能在街頭黑幫兄弟那裏才能找到自己價值的認同。最後還是他的爸爸用生命把他從罪惡的沉淪中拯救出來,他又回到學校,後來成了武術冠軍。

學謙是成才的同學加死黨,一個在生活優越的中產家庭中成長的少年,但他的父母因為忙於賺錢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所有從來不關心他的想法,總是挫傷他的自尊心和成就感,讓他感覺那是個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的家,只是個睡覺的地方。也是在那次和老師的打架事件後,他被學校處以在眾多同學面前被鞭打的懲罰(新加坡有鞭刑,連小孩都不放過,真是搞笑)。內心受到嚴重創傷的學謙也混跡於黑幫中,結果被黑幫利用,導致在光天化日搶劫街頭老婆婆。最後是他爸爸在人羣中跪下來求老婆婆開恩,才饒了他兒子不用去坐牢。學謙終於和父母化解了矛盾。

才上國小的傑利是學謙的弟弟,小小的年紀用他那睿智的眼神冷眼看着這世間的風雲變幻。雖然很多事情他都看得明白,但沒有人會理睬八歲小孩的意見,所以他也只能冷冷看着。當然畢竟他還只是個小孩,對大人如何懷孕生子的事情一知半解,才會在主題沉重的本片中搞出最搞笑的少女懷孕烏龍事件來。對傑利來説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小演唱會了,但爸爸媽媽都很忙,於是他省吃儉用要賺錢來買爸爸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看他的小演唱會,真是誰知天下孩子心哪!但他也是最講義氣的,當知道哥哥有難時,他把錢都給了哥哥。傑利還發明瞭Family(家庭)的含義,就是Fa-Mi-I-Love-You(爸爸,媽媽,我愛你)。

篇三十:《小孩不笨》觀後感

今天晚上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小孩不笨》。第一次看,回憶起自己的經歷,有一種觸動心靈的震撼。更讓我感動的是,連年紀最小的孫思成同學竟然都流淚了,證明了這部電影真的是展現出了一個孩子內心的想法。有些父母總是認為自己的小孩不夠好,總是想着用物質金錢去討好、打發他們,自己卻整天忙着工作賺錢,卻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金錢和物質,而是父母陪伴的時間和理解。每一個小孩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只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多給他們一些真誠的讚美和鼓勵,少一些挑剔和指責,多尊重他們的感受,他們一定會把最美的自己展現出來的。

藉此機會寫了一段觀後感。這就是我作為一個正在讀大學的姐姐,也算剛剛經過了14、15歲考驗,看完這部電影后的真實感受,真的很感動,希望與各位家長朋友分享。建議各位家長朋友可以抽空看看這部電影,應該對教育自己的小孩子也會有所啟發和幫助。

篇三十一:《小孩不笨》觀後感

看着這部既帶有搞笑部分,有懷有感人部分的電影,有時兩眼放光,忍不住捧腹大笑;有時兩眼撲閃撲閃的,有幾顆晶瑩的東西在眼眶裏直打轉。其中有一個鏡頭我至今都難以忘懷:因為父母對他們生活成長的忽略,他們搶了老人家的金鍊子,周圍的人立刻報了警。兒子的父母趕了過來,本想打他,但警察正踏着步子朝這邊走來。父親為了能讓兒子有個兒子一個悔過的機會,他一把搶過金項鍊,求受害人謊稱是父親所為。受害人不肯,説是要給孩子一點兒教訓。父親見狀,緊緊握住受害人的手,當着眾人的面“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這時,那個屢教不改的兒子早已淚流滿面,嘴裏只喊着一個字:“爸,爸!?當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眼淚也掉了下來,我想作為兒子的他一定比我感觸更深吧!

可是當我們冷靜下來,回頭去看看,難道造成這一局面,父母們就沒一點在責任嗎?孩子小的時候,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沒有成熟與穩定。他們的對錯觀也僅僅是一層迷霧。這段時間內,如果家長給孩子的是希望,是呵護,是關愛,而不是以工作養家為理由呵斥與不當的管教,那麼他們幼小的心靈就會對這個世界,甚至手中的書本充滿了希望。而反之,因為一兩次的成績,而認定孩子不行,成天忙工作回家後就是對孩子的呵斥甚至體罰,那麼OK,孩子的未來充滿了荊棘,這是心理上的,他們會認為,這個世界不屬於他們,並且對任何的事情都不會提起興趣,結果,自然是墮落。讚美,對於一個孩子,真的是很重要的,不要和成才的父親那樣説:“你有什麼可值得我稱讚的!”

研究表明,父母的期待會對孩子的學習動機和成績產生顯著的影響。父母就應該向孩子表達積極的期待,認為孩子是有能力學習的。當然父母的期待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當成功的可能性處於中等水平時,動機最強。這時最能激發孩子們的力量。

當然我們為人子的,也應該站在父母的立場上去想想,他們那麼努力的工作,那麼高標準的的要求我們也都是為了我們能走在別人的前面,做人上人,而在將來不要受別人的欺壓。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其實,你的父母越打你,越罵你,就説明他們心裏越有你。我記得有句老話:“打是親,罵是愛。”要是哪天父母對你不聞也不問,那麼説明他們心裏再也沒有你這個孩子。總有一天,你會比被父母打罵更痛苦、更難受、更想發泄!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很愛你,就一定要感謝他們給你帶來的温暖、給你的幫助!同時,我從“父親下跪”的情景看出,父母真的很愛很愛兒子。每次打罵完,他們都會自己默默地傷心一次。因為打在你身,罵在你身,而都痛在父母心!因此,我們要更珍惜這段父母情,常常説一句“我愛你們,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可能會使他們十分欣慰,讓他們去發現我們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存在,從而更加的愛護我們、關懷我們!

不要一味的去責怪我們的父母不會愛你,凡事我們都去想想自身,我們應該努力的提高自我的認知,建立明確的自我觀念,而父母也應該去了解孩子成敗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改進教育方式,讓孩子們的優勢得到最大的發揮,去收穫更多讓他們健康成長的東西。

另外想要對各位家長説的就是,請不要以學習成績為理由,而禁止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情,比如音樂,美術,甚至和《小孩不笨2》裏的成才那樣去學習武術。成績永遠不是人生的唯一道路。如果你們阻斷了孩子其他的路,學習的道路上又怎麼會用心去走?同時對於孩子的特長,也不要過於強求,那麼興趣也逐漸會變成不耐煩,結果也是不樂觀的。

由此,父母應當從2個方面看孩子的潛力,一是學習,一是特長。如果孩子在興趣上真的有

極大的天賦的話,大家也不妨抱着幾級的態度去去欣賞他們,或者是加大對他們的支持,努力培養他們感興趣的和有天賦的一面,這樣他們就會會周圍一切有更多的信心,更加努力的想要從各方面的去充實自己,讓學習成為他們的一種樂趣,又被迫學習變成主動追求。這樣不是父母和孩子都皆大歡喜了嗎?

篇三十二:《小孩不笨》觀後感

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甚至有些俗套,無非是描寫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樑”,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

劇中故事情節選擇了現實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學生在家從父母那裏看到的是冷戰和漠不關心,得到的是埋怨和責罵,甚至是暴打;在學校接受的嚴格校規校紀的約束,一次次考試失敗的打擊,承受的是考試失敗後老師無情的諷刺和挖苦。在社會上受到的是一些不健康現象的侵襲,品嚐的是對社會的朦朧無知和無奈;家長懷有一顆恨鐵不成鋼的憤怒的心,體驗的是為了生計而奔波勞累的苦和孩子學習不長進的真切的恨,由衷的發出了“我説什麼語言,你才能聽地懂啊!”;教師面對的是調皮搗蛋、桀驁不遜的學生,雖然是磨破嘴皮的説教,卻最終不見效,用自己的百般辛苦換來的是學生的不理解和超出常理的反抗;校長抱有一顆善良的心和美好的願望,雖是在勤勤懇懇的誨人不倦卻不得不用無情的制度來懲罰自己喜愛的學生。整個社會都亂了,教育者成了不近人情的魔鬼,受教育者是不可理喻的叛逆,本該和睦相親的家人卻反目成了仇敵。這些不可理解的現象是怎樣遭成的呢,怨誰呢,怎麼解決呢?

電視劇在展示了當前社會的不正常現象後,也揭示了它形成的原因,並給出瞭解決的方法。社會自有正道,人間總有真情。孩子需要理解和呵護,學生需要尊重和鼓勵。在任何時候社會的真、善、美總是多於假、惡、醜,真理總能驅除謊謬。人在自身善良本性的召喚下,總能撥開迷霧見太陽。在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之後,用血的代價換來了答案:充滿真情的語言,孩子才能聽地懂。人們終於認識到了人間大道。父母應敢於對孩子大聲的説出你的愛;教師應真誠的面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要用真情去呵護學生。教育的'真諦在於尊重。

對於怎樣教育好子女,一直以來都是廣大教師和家長們共同探討的話題。其實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對於每個孩子的教育方法並非千般一律,應因人而異。要根據他的特點、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採取相應的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平時應做到有一顆愛心,還要細心,用心,耐心。這樣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第一要理解孩子學會溝通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遇到開心或不開心的事,作為教師和家長要認真聆聽孩子講話,把孩子當作朋友,與他一起分享情感,然後再談談自己的看法,取長補短,這樣你就可以感受到他對你的信任,讓他感覺父母是他最好的朋友。

第二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要求做家長的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發現孩子有進步了,就及時地鼓勵他,要站在孩子的基礎上看孩子,不能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同其他孩子的優點比,那樣會傷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要經常指責他,那會使他説話做事等方面縮手縮腳,從而抹殺了孩子的天真。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所以對孩子要多説:“你會行的,我相信你!”多肯定他,這樣孩子的自信心慢慢就培養起來了。

第三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對他以後的成長很重要。首先要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明確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尊重父母,努力學習,對家庭負責。其次要培養孩子對班集體的責任心,熱愛集體,關心同學,認真對待班級的每一次活動。作為家長要大力支持,不能忽視。

第四要教會孩子辨別是非對錯

讓他明確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自己應該做什麼、怎樣做,原理不好的行為,糾正自己的錯誤。

教育孩子是千古以來的大難題,矯生慣養不能解決問題,經常打罵也不能使孩子走向峯顛。孩子小的時候,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沒有成熟與定性,我們需要給孩子的是希望,是呵護,是關愛,而不能以自己的愛好去要求自己的孩子,也不要以學習成績為理由,去抹滅孩子心裏頭的那一點興趣。正確的引導與疏通,才是解決孩子學習的一種途徑。

篇三十三:《小孩不笨》觀後感

前些天同學聚會的時候,聊到學生和孩子,汪老師建議我們觀看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回到家在網絡上搜到電影之後我就細細的看了起來。片中的三個小男孩兒的經歷給了我教育我的孩子們極大的動力。説到這個電影,要先介紹一下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由三名學生的遭遇講述其教育制度的流弊。現今的制度是以學生的母語、數學和科學程度,個別選修擇適合自己的源流課程。國小一年級到四年級是基礎教育階段,所有課程為必修課,有4門主課,包括英語、數學、科學和母語,其他課程還包括音樂、美術、公民教育、健康教育、社會以及體育。學生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學習科學。

1991年至20xx年,在國小四年級末有分流考試,將學生分為三個源流。大多數學生進入EM2源流,大約10%成績優異的學生能夠進入EM1源流,還有一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進入EM3源流。對於新加坡這種國小分流制度,有很多人批評過早對學生分類,可能影響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但是新加坡政府稱,這麼做是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分開教育,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國小六年級末所有國小生必須參加國小離校考試,考試包括4門主課,根據考試成績學生將可以進入不同的學校,選修不同的課程。

背景知識就介紹到這裏,説幾個給我印象比較深的幾個電影鏡頭吧:

鏡頭一:文福他們放學後在等車的時候,過來了一個上EM1的小男孩過來挑釁他們三個,還説“沒想到EM3的人也會説這樣的成語啊”這無疑是給他們的奇恥大辱。無論什麼樣的孩子都需要老師的鼓勵與讚揚的。

鏡頭二:文福他們換了一個新的班主任李老師。孩子們對於更換班主任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由於他們不同於EM1和EM2的學生,他們多的是調皮和惹事,多數老師都是被他們氣走的。但是李老師不同,她一進教室就説我上學的時候我的成績也不好,但是我發現了一個好的方法就是沉下心來,去把它們的底兒摸清楚,最後我就把他們打敗了,同學們也可以試試這個方法。這説明李老師對於教好這幫孩子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值得高興的是有幾個孩子在課下真的在試李老師的這個方法。

鏡頭三:李老師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偶然一次機會,她發現國彬在畫畫,而且畫的非常好,她就給國彬説“請你畫一張最好的畫兒送給老師好不好?”也許是從來沒有老師求過國彬送過畫,國彬使勁兒地點點頭。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李老師拿着國彬的畫去參加全國國小生繪畫比賽了。最後國彬的畫獲得了全國二等獎。這對於國彬來説是多麼大的鼓勵啊,如果我們都像平常一樣看見有人在上課的時候畫畫就一律沒收的話,那麼我們會葬送多少個小畫家啊!

鏡頭四:當文福和TERRY被綁架後,吃早餐的時候,terry説自己不會衝咖啡,不會在麪包上抹果醬,不會自己倒熱水。他説平時這些都是媽媽幫忙做的或者是他們家的菲律賓女傭做的,自己都不會做。我想我們這裏也應該有這樣的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會,有什麼事情都是父母代勞了,結果把孩子培養成了“二等殘廢”。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後會有競爭力麼?我們到底是在愛孩子還是害孩子呢?

鏡頭五:國彬的媽媽很不幸患上了血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骨髓源。但是國彬的學校的班主任李老師就發動本班的同學動員自己的家人去醫院做配型檢查,到最後學校的領導和所有的老師都參與進來了,這説明學校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愛、交換愛的地方,這讓國彬一家人很是感激,也給了他們一家人“做善事”的機會。

我從這個電影裏學到的東西不僅僅是這些,更多的是教育人的態度,只要我們教育者都能夠用心地去關注孩子,他們能回報給我們的就不僅僅是優異的成績,更多的是看待事物以及他人的積極態度。

篇三十四:《小孩不笨》觀後感

5月17日下午我們欣賞了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這是一部帶給我們歡笑、感動和反思的電影。《小孩不笨2》通過一個五口之家在孩子教育成長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蘋果之所以會成為爛蘋果,是因為我們沒有保存好它,孩子之所以會成為壞孩子,是因為我們教育不當。對待爛蘋果,用刀削去爛掉的部分,蘋果一樣可以吃,但是扔掉了,就浪費了,不會再有機會!看完這部電影后我不斷的問自己,我找到了那把與孩子相處的鑰匙了嗎?

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與電影中的場景又有多麼的相似。大人們每天都在忙於自己的工作,為的是什麼?為自己嗎?相信絕大多數家長不是這樣想的,每個人都是在忙着為了孩子: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物質條件可以生活、讀書;為了孩子有更寬廣的天地可以見識;為了孩子能有更多的特長,甚至為了孩子能比別的孩子接受更多的新鮮事物。可是我們孩子呢?他們需要什麼?我們清楚嗎?我們的一片苦心,他們理解嗎?我們都有一顆愛的心、善的心,但只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愛還需要科學,需要方法,需要技巧。

當傑利偷錢被人發現後,得到的是學校和父母的指責,爸爸痛打傑利,當聽到傑利説出“我只想用五百塊來買你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看我演出”這句話後,爸爸要打傑利的手停了,淚水淌了出來,深感慚愧的抱住了傑利,媽媽也慚愧地哭了。為什麼?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卻演繹的如此複雜?我們在努力為子女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可曾想過留下一點時間去陪陪自己的孩子,與他多一些交流,溝通。孩子也有很多心裏的煩惱,卻沒有人去聽他去訴説。也許我們太忙,沒有時間聽,或者説根本就沒在意孩子們內心的需要。以為只要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就足夠了,卻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稱讚。“我是你的(父母/孩子)我瞭解你”,這只是一廂情願。沒有溝通,就註定會產生衝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瞭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知道對方在什麼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錯過的是什麼。

我們和孩子只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愛着對方,卻不曾想過要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去愛着對方。我們也不曾想過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他的良朋好友,而不是做他高高在上的父母。電影內容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父母與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會出現的磨擦。作為父母的我們,總是以為我們是對的,孩子要按照我們的意願來做才是一個好孩子,卻忽略了孩子自身的需求,恨鐵不成鋼的我們,在面對孩子犯下的一點點錯誤,只會以打罵來對待,卻從來不會找原因,也沒有給孩子一個説話的機會,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作為父母的我們,有做到了嗎?“世上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我們總把我們認為是好的東西,一股腦的全部給孩子,卻從來不聽聽孩子想説些什麼。如果我們能樹立起尊重孩子的觀念,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權利和言語權,那麼成才、學謙這樣的悲劇就不會再發生。

作為父母和教師,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多一些自省。作為父母,應多抽出一些來陪陪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的需求和思想變化,多給孩子一些賞識、理解和精神上的支持;作為幼兒教師對帶班內幼兒的不同性格特點應加以認真進行分析,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注意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和他們交朋友,努力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努力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包容他們。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不該用簡單地方法批評他,指責他,而是像朋友一樣,從理解他的角度出發,從正面告訴他應該怎樣做。這就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細心、耐心和愛心。讓我們用心去愛孩子,用適宜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用我們的真愛去換取孩子們那金子般的真情。

篇三十五:小孩不笨觀後感

經過這次家庭教育電影親子活動觀看後,讓我感觸良深。

《小孩不笨》這部教育片,我覺得這部片子對家長教育孩子,以及孩子自我發展有特別的意義,也同時反映青少年在學校及家庭所面對的壓力,深討父母與子女之間因彼此缺乏溝通而產生的代溝,讓天下所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們不只是需要關懷與愛心,以及反映家長管子女時所面對的困難主題,其實孩子們也期待父母給予他們賞識與肯定,孩子們書讀好不好是一回事,重要的是他們有沒有用心盡力去念好書,自己的孩子如果沒有用心去讀書,就算家裏有再好的家教老師,去上再好的補習班,也是沒有用的,當然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優點,自己的長處,而這些長處都是天生的,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好好珍惜並開發它才行。

本片讓天下所有的`父母反思:“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種種故事情節讓我深有感觸,我從來沒有想過小孩內心的感受,對於小孩我除了打和罵還是打和罵,真慚愧呀!同時從本片領悟到:在責備中長大的孩子,和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是不一樣的,在責備中長大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很渺小,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就會更加努力地去做別人讚美自己的事。只要老師、家長和孩子們有健康的溝通方式,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給予他們肯定以平等的身份與他們做朋友,將不難發現,其實孩子們都不笨,都很可愛,都各自有各自的優點。

天下父母們就讓孩子們在鼓勵和讚美中健康成長吧!

篇三十六:小孩不笨觀後感

今天我們要看一部影片,這部影片叫做《小孩不笨》,這部影片非常精采,有些情節令人笑破肚皮,卻有些情節讓大家看得感人肺腑。

這部影片,主角是位小胖子叫做Terry,他雖然人笨,家庭背景卻是個有錢人的孩子。還有他的同學文福和國彬,文福是個非常講義氣的人,只要朋友有難,一定跳出來幫忙。另一位叫做國彬,雖然功課不是很好,可是卻有畫畫的天份。一開始,Terry本來不認識國彬和文福,可是卻因為他們三個曾度過許多難關,所以感情變的很好,連國彬的媽媽要捐骨隨,他們也會自告奮勇參加抽血。可是Terry因從小就被寵壞了,所以凡事都讓別人幫他做好了,則什麼事都不會做,養成了壞習慣。

在國彬的媽媽生病那時候,我看到差點哭出來,那是因為這場景,真的令人熱淚盈框,感動到想哭。

我覺得Terry應該要有主見,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這樣才不會每次被人家説自己很笨。可是因為這樣,讓他的朋友來改變他,讓自己勇敢一點,要有主見,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瞧不起,可是也要凡事學着去做。

篇三十七:小孩不笨觀後感

《小孩不笨》是一部教育片,對家長教育孩子,以及孩子自我發展有異常的意義。

在新加坡,華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數學,而中文學不好沒關係。但如果中文沒學好,還是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到中國的發展。

有兩對父母,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雖然十分不一樣,可是結果一樣是不好的。做生意的一對父母,他們把大部份時間用在經營自我的事業上,和兩個孩子的密切關係很少,而導致姐姐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齊,只因媽媽老是不履行諾言。弟弟Terry變成一個沒有主見,不會反抗的“聽話”的孩子。

這對父母,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要,卻滿足不了他們的精神需要。這一家子,沒處理好家庭關係。

Terry從小就聽話,主動性很弱,只會順從他人的意見,顯然的,他的權力動機很弱。每個人都有期望得到別人的關心、支持、友誼等的需要,這種需要促使人們交朋友,尋找他人的支持、參與羣體的活動,然後構成交往動機。從影片中看,Terry的交往動機是挺強的。

另一對父母,父親是設計師,母親是中文教師,他們兩人在教育自我的孩子(國彬)上的方式很不一樣。父親在孩子的課業上,從不施加壓力,任孩子自由發揮。而母親,在孩子的課業不能提高時,很焦躁,很煩惱,總是有“恨鐵不成剛”的感覺。於是她用打罵的方式表現她的心焦。而她這樣貌做,不斷地刺激了孩子的幼細心靈。孩子也很無奈,很氣自我。嚴重的後果是,孩子想不開,有了輕生的念頭,也差些做出了傻事。看到這時,片中人物哭了,我們觀看者也流淚了,心裏説不出什麼滋味。

影片中的李教師,教育孩子們,不要逃避困難,要去了解、認識困難,把困難的底細摸清楚,然後克服困難。她給了孩子們很多的鼓勵和信心。在國彬考試作弊後,她幫忙勸德育主任不要告訴他父母,因為她瞭解國彬的情景。國彬把自我畫的圖畫送給李教師,李教師就替他投稿,參加比賽。那畫上是一個孩子的臉孔,戴着學士帽,而左眼卻淚流不止,眼神黯然。看了這幅畫,我很難過,因為我明白這個孩子——國彬,很痛苦。

該片結尾部分,我們當時在看的人都流淚了,包括我們的教師。Terry很膽小,但他逐漸長大,很勇敢地用自我的骨髓挽救了國彬的媽媽,兩家人逐漸淡化了以前的誤會,互助互愛,共享歡樂。往往,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特長。當人們由於發展受挫時,會下意識的將自我看得很低,從而產生一種輕視自我的自卑情緒。影片中的國彬,他雖然成績總是不及格,但他有很強的繪畫本事。他能將一個人的頭像,畫得惟妙惟肖,可謂是天賦異懍。然而,因為學習差,他常被高級班的同學嘲笑、欺負,間接導致他有自卑感。我們要拋開自卑的情緒,在被他人看不起時,我們應當將其看作動力,趕超他人,再來,從新塑造自我的形象。在被鄙視時,我們得自我看得起自我,從自我身上找到異常之處,來發展自我。

如果我們堅信自我能提高,並常堅持自信,那麼,自卑的情緒就不會深刻的侵擾我們。不管是家長,還是小孩,都要信任自我和自我的家人,家長不該一味地強迫孩子,讓孩子的童年蒙上陰影,不該自以為是地對待孩子,不該不以為然地忽視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將孩子陪養成“死書呆”。作為孩子,我們要體諒父母,做事情要儘自我的所能。我們大家要處理好家庭關係,親子關係,事業問題和學業問題等。

篇三十八:小孩不笨觀後感

今天看了一部新加坡的電影――《小孩不笨》。看了,感觸很多。不同的人看了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小孩子看了可能會找到共鳴,老師看了可能從中得到啟示,家長看了可能會引起反思。

我想如果這部電影能給我們帶來以上任何一種感受,就稱得上是一本好電影了。

電影有搞笑也有感動,有深思也有反思。湯姆和傑瑞的父母只忙着工作賺錢,缺少了孩子的溝通,以為只要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就足夠了,卻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和賞識。另一方面,湯姆的同學成才也和他的父親同樣有着溝通的問題。出身卑微的成才父親,由於自己曾經誤入歧途,所以不想成才步上自己的後塵,對成才寄於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好好讀書,可是成才的成績偏偏差強人意,令他極為心痛。他是個沒學識的粗人,以為對成才拳打腳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結果讓成才對父親更加抗拒。

我剛開始看的時候也覺得很搞笑,看着看着就覺得挺悲哀的。從中我們彷彿看到了我們自己:小的時候,永遠都是父母叫我們應該要怎麼做,而不是我們想怎樣做;父母永遠都是對的,而我們都是錯的;我們所認為對的,父母卻永遠不會理解。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説的代溝。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我們很理解,但是教育的方式不對,就會事倍功半。看了這電影后,感觸甚深的,就是父母真的需要與孩子多溝通,教育孩子不是靠打和罵就能教育好的的,也不是有錢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家長不該一味地強迫孩子,讓孩子的童年蒙上陰影;不該自以為是地對待孩子,不該不以為然地忽視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將孩子陪養成“死書呆”。雖説那是愛孩子,但不一定能被孩子接受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所以説父母好的的教育很重要。

同時我也看到了一個老師的教育對學生的成長也很重要,一個好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深刻的、深遠的。甚至可以影響到學生的一生。賞析孩子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即使是一顆爛蘋果,它還是有好的地方的,就這樣把它丟掉,怪可惜了。電影中的老師説得很有道理,我們需要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就是“多看學生的優點,少看學生的缺點”。

看了《小孩不笨》,在電影結束的一剎那,彷彿冥冥之中我受到了點拔。

作為一名老師,自己有一天也會為人母,以後怎樣教育和引導孩子,相信《小孩不笨》會給我一些啟發。

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值得我們一看。

篇三十九:小孩不笨觀後感

“你最後一次稱讚別人是幾時,你最後你一次被人稱讚是幾時,很久了,對嗎?”小孩不笨開頭的第一句話,給人以一種充滿神祕的感覺……影片以新加坡的傑利、成才、和楊學謙的生活為背景,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動的、充滿趣味性的故事。

傑利是一個8歲的小男孩,他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是他的媽媽卻老是責備他,説他為什麼就不能在優秀一點兒。楊學謙是傑利的哥哥,他是一個電腦高手,他的博客獲得了全國大賽的冠軍,但是他的媽媽還説他不務正業。成才是楊學謙的好朋友,他沒有媽媽,和他的爸爸在一起生活,他愛功夫,但卻遭到他爸爸的反對。他們三個人不管做什麼都是錯的,都會遭到家長的訓斥,一開口説話也會被家長一口回絕,所以慢慢的,他們在家長面前都變成了啞巴。

有一天,楊學謙爸爸的電腦壞了,他幫爸爸修好了電腦,但是爸爸卻説是他弄壞在修好的`。在那一瞬間楊學謙絕望了,他覺得家表面看上去什麼都有,可是它什麼都沒有,只是他睡覺的一個地方。

直到有一次,楊學謙的父母無意間看了他的博客日記,才知道,自己對孩子瞭解太少,孩子對自己的失望大於自己對孩子的失望,他們決定改正。孩子們也認識到了錯誤,也及時的改正。最終,影片以傑利的表演完美落幕。

一個令人捧腹大笑的開頭,一個令人欣喜的結尾,一個令人開心、感動又受教育的過程。看完影片,淚水已爬滿我的臉龐,再轉頭看媽媽,同我一樣,已經淚流滿面。我仔細端詳着媽媽那張臉,心裏不經訝然一驚:媽媽原來那張年輕漂亮的臉已經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張飽經風霜而憔悴的臉,那臉上的光彩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為這個家操心而愈來愈多、越來越深的皺紋。我的心裏讓深深的紮了一下,決定要奮發圖強,不讓媽媽擔心。

再回憶起影片的最後,成才的爸爸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為成才學業擔心,還在求老師,一股熱熱的東西有在我的眼眶裏面打轉。想到家長為兒女奮鬥,保護兒女不惜自己的身體,甚至寶貴的生命,我不禁失聲痛哭起來。我慶幸我是個幸福的孩子,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和睦的家庭裏面,因此我要珍惜,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認真的過好每一不想過去,不想未來,只要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時刻提醒自己: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

《小孩不笨》是一部教會孩子怎樣感恩父母,知道父母的苦衷的影片,我從中學會了很多道理。想要了解孩子嗎?那就看《小孩不笨》吧!

篇四十:小孩不笨觀後感

誰能讀懂我的心

------觀《小孩不笨》有感

《小孩不笨》是新加坡最賣座的電影之一,這部影片充滿喜怒哀樂,情真意切,催人淚下,令人回味。

曾經看過這樣的一番感言:試問自己為了什麼而奮鬥?童年時的回答是最響亮的,可現在想起這個問題卻有些迷惘。長輩們為自己指定好了路線,用他們的話叫前程,成功似乎也只剩這種方法。在悠長的路上,如果走到了盡頭,則是他們指點有方;如果中途跌倒了,就是自己的愚蠢與無知。這似乎就是我們年輕一代的真實寫照。

不想和他們談牛頓小時候因成績不好而退學的例子,因為父母畢竟比自己大幾十歲,他們可以舉再多的例子來反駁你自己。一句話,他們只看分數。只要分數高就是好孩子,如果分數低就是笨蛋,沒用的東西,每一個學生就像是埋在藍田之中質地風格與眾不同的玉,如果只看到光潔剔透的一面,他就是好孩子;如果只看到瑕疵班痕的一面,他就是壞孩子。影片中的一個母親這樣對孩子説:“爛蘋果如果切掉爛了的部分不就也可以吃?”垃圾放對了地方就是資源,資源放地方就是垃圾,這句話沒錯呀。可是天下又有多少父母能懂得這個道理呢?

父母努力地工作,老師努力地教學,為的全是我們!但他們給了我們很多禁區,讓我們按他們的思維定式來生活。我們喜歡屬於我們的音樂、屏幕、網絡,還有那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可他們不允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個道理我們真的懂!可他們懂我們孩子的心嗎?

篇四十一:小孩不笨觀後感

電影《小孩不笨》講述了兩個家庭,三個孩子的成長故事。電影手法詼諧幽默,不時令人捧腹,情節不疾不徐,引人入勝。不知覺中,再次喚醒了人們對“孩子的教育”這一問題的思考。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方方面面,電影主要提到了家庭,學校,社會這三個方面。作為一名教師我很關心劇中學校故事的發展,尤其是那位眼中充滿迷茫甚至是哀怨的華文老師,面對一羣調皮搗蛋,桀驁不馴的學生,雖然是磨破嘴皮的説教,不吝金錢的付出,卻“落花流水春去也”,終不見效,用自己的百般辛苦換來的是學生的不理解和超乎常理的反抗,最後竟成了不近人情的魔鬼,遭到各方的譴責,重壓之下,萬念俱灰的華文老師向校長遞交了辭呈。

故事發展到這裏視乎將註定這是一場教師的失敗教育的悲劇,我們也要下結論:小孩不笨,老師很笨。但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教育,這位華文老師也註定不能成為悲劇的角色。

在校長和老師們的挽留之下,他留了下來,並且開始了轉變。當他騎着酷酷的摩托車再次登場引來學生“讚歎”的時候,我們又一次看到了教育的希望,看到了孩子的希望。儘管這位華文老師的轉變才剛開始,他的“酷”也還很生澀,但他畢竟找到了那把劇中反覆提到的“鑰匙”——正確表達愛的方法。

劇中並不乏愛,父母的愛,老師的愛,但這些愛是僵硬的,是一廂情願的愛,是不易被孩子吸收的愛,所以這些愛也就白白流失了,沒有發揮本來的作用。這些都再次提醒我們,當教師要有愛心,更要有正確表達愛的方法。

讓我們放下師道尊嚴,因為高處不勝寒,讓我們俯下身子,因為草根處有蟲鳴聲聲。當我們轉變觀念,學生就不會總喊“春風不度玉門關”,而我們也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篇四十二:小孩不笨觀後感

“有多少人關心我們,為何會走錯迷失方向?又有誰會替我們想想,蘋果為何會變爛?其實我們也曾努力,要爭取所有人的稱讚。捫心自問你們究竟,給了我們多少希望?淚水已經流乾,前途也很渺茫,迷失的靈魂,我們應該怎麼辦?懲罰我們就是堂皇的協助成長,然後讓我們一生絕望…”插曲裏這樣唱着,唱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心酸,可是,能不能唱出我們的上一代人的理解呢?

這個電影其實令我感觸頗多,現在很多大人小孩、老師學生之間的關係都呈現出緊張的趨勢,有人説是因為代溝,有人説是因為小孩過於頑皮不懂事,有人説是因為大人過於苛刻了,可是我覺得一個巴掌拍不響,大概是由於現在的大人孩子都過於內斂,他們太不善於表達自己,他們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誰都不知道對方在想些什麼。一再的揣測,一再的誤會,或許我們會越來越缺少想要溝通的勇氣和耐心吧!當父母老師在學生心中變成只以成績來評價學生好壞是(事實上,有些父母老師確實如此),當學生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錯時,我們彼此是不是都應該反省一下我們的做法?

“蘋果雖然爛了,可把爛的部分去掉,還是好蘋果,如果扔掉了,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句話真的給我很大的啟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沒有誰會是一無是處的,我們不應該把眼光侷限在分數上,應該從多方面來看待問題,去發現孩子的長處和興趣所在並對他(她)進行一定得培養,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我們不能説只有學習才是陽關大道,也不能説其他的領域就一定做不出一番成就。父母和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們把壞的地方去掉或者減少它在生命中的比重,並且幫助他們找出他們所擅長的,讓他們從中找到自信而不是一味的否定他們。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父母想象中的堅強,我們也需要鼓勵,我們也需要誇獎。一味的嚴厲有時只會適得其反,它會在我們之間拉出一條鴻溝,讓我們很難跨越。

其實,沒有哪個孩子不渴望得到父母的疼愛,沒有哪個孩子喜歡與老師作對,很多時候即使惡作劇也僅僅是希望能得到你們的注意。把你們的要求放低一點,把你們的冷漠收起一點,給我們多一點誇獎,給我們多一點鼓勵,給我們多一點關心,或許,我們的驕傲我們的倔強甚至是我們的稜角都會被慢慢磨平,或許,我們能一起為我們的未來規劃奮鬥。我希望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能不僅僅只是一部電影而已,我希望其中的滋味能讓我們口齒留香。

篇四十三:小孩不笨觀後感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中有三個好朋友,文福、國彬、Terry。他們來自三個不同的家庭,也因為不同的生長環境,影響了他們的性格。這部電影以幽默、搞笑的形式,展現了在三個好朋友身上發生的事情。

文福是最講義氣的,只要有人欺負他的朋友,他總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又要幫媽媽管理小吃店,又要照顧弟弟。國彬是一個喜歡畫畫的孩子,雖然畫畫好,但卻得不到媽媽的認同。他曾經想過跳樓,卻沒有成功。後來,他爸爸下了崗,他媽媽患上了血癌。Terry是一個富家少爺,爸爸開了一家牛肉公司。Terry很膽小,什麼都聽大人的,被別人綁架了,還挺壞人的話。後來,他漸漸長大了,用自己的骨髓救了國彬的媽媽。

是啊!他們雖然學習差,但是卻有自己的特點。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向他們一樣,()只注重孩子的學習,而孩子的特長、天賦卻常常被忽略。影片中的李老師卻不是對他們懷着無藥可救的心態,而是充滿希望的。她為國彬報了由美國主辦的少兒繪畫比賽,而國彬取得了少兒組獲得了第二名。Terry也明白了被別人欺負,如果只會哭,別人會更看不起他的。

爸爸媽媽,請你們多看看我們身上的光吧!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往往,而你們也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學習,要多看看他的優點。

篇四十四:小孩不笨觀後感

原本帶着好奇的心情去看了學校推薦的這部電影《小孩不笨》,可從電影開始的第一分鐘,一些讓我覺得震撼的字眼就從中一一冒出:監牢、外表友善實則殘酷和無情、過濾等等,你能想象到這是一些孩子對學校的感受嗎?

在新加坡,華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數學,而中文學不好沒關係。但如果中文沒學好,還是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到中國的發展。

電影中有兩對父母,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雖然十分不同,但是結果一樣是不好的。

做生意的一對父母,他們把大部份時間用在經營自己的事業上,和兩個孩子的密切關係很少,而導致姐姐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起,只因媽媽老是不履行諾言。弟弟Terry變成一個沒有主見,不會反抗的“聽話”的孩子。這對父母,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要,卻滿足不了他們的精神需要。這一家子,沒處理好家庭關係。

另一對,父親是設計師,母親是中文教師,他們兩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的方式很不同。父親在孩子的課業上,從不施加壓力,任孩子自由發揮。而母親,在孩子的課業不能進步時,很焦躁,很煩惱,總是有“恨鐵不成剛”的感覺。於是她用打罵的方式表現她的心焦。而她這樣子做,不斷地刺激了孩子的幼小心靈。孩子也很無奈,很氣自己。嚴重的後果是,孩子想不開,有了輕生的念頭,也差點做了傻事。看到這時,片中人物哭了,我也流淚了,心裏説不出什麼滋味。

該片結尾部分,我想看的人都會流淚。Terry很膽小,但他逐漸長大,很勇敢地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國彬的媽媽,兩家人逐漸淡化了以前的誤會,互助互愛,共享歡樂。

影片中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李老師,她教育孩子們,不要逃避困難,要去了解、認識困難,把困難的底細摸清楚,然後克服困難。她給了孩子們很多的鼓勵和信心。在國彬考試作弊後,她幫忙勸德育主任不要告訴他父母,因為她瞭解國彬的情況。國彬把自己畫的圖畫送給李老師,李老師就替他投稿,參加比賽。那畫上是一個孩子的臉孔,戴着學士帽,而左眼卻淚流不止,眼神黯然。看了這幅畫,我很難過,因為我知道這個孩子——國彬,很痛苦。

就像影片裏説的,孩子需要稱讚和鼓勵,漸漸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才會有信心學好。作為老師,我們更應該努力的發掘孩子的閃光點,及時的表揚,就像我們一直在做的“賞識教育”。電影中有兩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天底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我覺得把“父母”改成“老師”也合適。“資料,放錯地方就是垃圾,相反,垃圾放錯地方,就是資料。”如果是好的孩子我們不懂得培養,那就是我們的缺失。希望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在走出校門的那一刻,形容學校:監牢、外表友善實則殘酷和無情。

篇四十五:小孩不笨觀後感

電影《小孩不笨》的一句台詞説得十分好,即”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了地方就是資源“。如果説,尊重、理解幼兒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養的話,寬容幼兒則需要勇氣和更大的投入。教師要允許幼兒認識反覆的過程,需要我們有更大的耐性。

寬容,不是放縱,更不是溺愛,它有着豐富的內涵。寬容,是理解的繼續,也是理解最真實、最具體的體現。寬容就應有多種形式,各種形式的確定務必根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寬容,還應為幼兒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擾,創造條件,讓幼兒”跳一跳“就能夠到達的努力目標;同時要因勢利導,用愛心感染幼兒,尊重、理解、寬容有機地結合,提高與孩子交流的深度、廣度和質量,也使老師的愛心放大了更多倍。

望着那一張張天真可愛的臉,一切的煩惱與憂愁剎那間消退,生活的詩畫便在眼前飛揚,使心田燦爛,温馨。”我覺得幼兒園教師是一個純真和完美的職業。有人形容幼兒教師永遠都是顯得那麼年輕和充滿朝氣。這種形容不無道理。當你應對幼兒那雙清澈無比充滿童真的眼睛時,當你聆聽着幼兒銀鈴般的笑聲時,每個人都彷彿又重新回到了童年時光。這讓我更加喜歡這個職業,讓我覺得這份職業如此純真完美,我無悔選取了這樣的職業。在與幼兒一齊相處的日子,多一份愛心,少一點虛榮;多一份理解、幫忙,少一點指責、批評;多一份寬容、耐心,少一點責難、懲罰!這樣,讓教師的職業道路更加完美。

“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我們明白了怎樣更好地去愛我們的孩子,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作為一名骨幹教師,我們要以紮實的作風潛心實踐,堅持不懈;要以自覺的精神對待學習,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氣躁;要以務實的心態思考問題,力求兼收幷蓄,博採眾長;要以獨特的眼光大膽創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獨運;要持續用心而健康的心理品質,逐步構成巧借外力的綜合素養,讓自我的工作、生活與學習始終處於一種研究的狀態,讓自我的生命處於不斷探索與追求的過程之中。

篇四十六:小孩不笨觀後感

今日午時看了《小孩不笨》這個影片,被影片中詼諧、幽默、搞笑地劇情以及三個主人翁的表情、語言、動作深深地吸引和感動。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中的三個孩子,分別來自貧民、中產和有錢三個不一樣家庭背景,每個孩子的家庭教育觀念截然不一樣,有錢家的孩子沒有主見,事事都要聽他媽媽的,貧民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關心,可是這個孩子很講義氣,中產家的孩子很聽話,很有畫畫的天賦也明白努力學習,可是這三個孩子出現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學習不好,被分在一個E3的班裏(就是我們所説的差班)那裏挺奇怪的是在我們國家孩子學習不好,家長能夠託關係找熟人,把自我的孩子轉入好班。在新加坡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必須進入E3班。從這個現象中也能夠看出中國和新加坡兩個國家的教育觀念的不一樣。

在學校裏,三個孩子被教師和同學嘲笑、挖苦他們的內心深處十分自卑。當孩子與別的班的同學發生矛盾時,教師缺少必要的調查和了解,簡單地把錯誤原因歸結到你的學習不好就愛惹是生非,與我們身邊的有些教師看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法相似,值得我今後對處理學生髮生矛盾時要慎重處理,否則可能因為自我的失誤對孩子產生心理上創傷。家長對孩子出現的問題不能聽一聽孩子的辯解和事情的原因,只是一味地批評、指責,讓孩子害怕心理產生仇視。

可是,一位李教師的出現,如同一縷陽光照孩子的心上,她和藹可親與學生有認同感讓整個班上學生為之雀躍歡呼。孩子們喜歡她,願意聽她的話,理解她提出的提議,消除了學習上的心理恐懼,開始用功做數學題,並且耐心為學生補課不受到其他教師對這個班學生的看法的影響。慢慢地來自貧民家的孩子在一邊幫媽媽照看小弟弟,端面條給客人一邊抽空做練習題,數學成績提高很快。有錢家的孩子也不甘落後找家教在家補習,數學成績也慢慢提高。可是來自中產家的孩子每一天由媽媽陪同十分地用功地學數學,就是學不會,孩子的媽媽氣急敗壞不能理解這個事實,她認為別的孩子能考九十分我的孩子也必須考到這個分數我心裏才能平衡。漸漸地這個孩子對數學越來越害怕。事與願為成績沒有一絲的提高,孩子的媽媽十分不幸又得了重病。

李教師對全校教師和家長髮出倡議和號召對這個家庭進行幫忙,大家都進取地行動起來。這時發現有錢家的孩子與得重病的媽媽骨髓相配,這個男生因為經歷了一些事情(綁架事件)讓他成熟了,對發生事情有了自我的想法及做法。這一次他沒有聽從媽媽的話自我做出決定捐出骨髓幫忙同學的媽媽,讓我再次感到世界是充滿愛的大家庭。李教師為有繪畫天賦的學生報名參加比賽,孩子的特長得到發揮並且取得了金獎。也深深地感到一件事情的發生有時看似壞事有時也會變成好事。李教師掌握學生的.心理,並且科學地加以指導,充分發揮了各自的潛能。

孩子們在身邊發生的事情中得到了鍛鍊,讓孩子歡樂地成長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職責。尊重孩子自已的意願,孩子才樂意學,孩子才有自信心,孩子才歡樂,孩子歡樂了,我們家長才能歡樂!讓我們一齊改變觀念,一齊成長!

篇四十七:小孩不笨觀後感

影片反映了新加坡應試教育、藤鞭教育的現狀,有些情節令人捧腹大笑,而有些情節讓人看了會留下一連串的思考:今天我們該如何去愛孩子。

有幾幕情節我特別難忘。成材被學校開除,他的爸爸親自抄了163封信,求遍了全新加坡163所中學;為救兒子自己摔成重傷。學謙搶一位老奶奶的項鍊,他的爸爸跪地求老奶奶不要告他的兒子……可憐天下父母心。試問,為人父母又有誰不愛自己的孩子?但要愛得智慧,有得有法,愛得讓孩子感動,給孩子鼓舞、激勵和喚醒,很多父母都難以做到。

學謙在校被老師當眾鞭打,一鞭、兩鞭、三鞭,孩子那撕心的慘叫,讓人看了是多麼的心寒。看到這一幕,作為一名教師,無論如何都不能釋懷。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先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當板起面孔成了我們經常的表情,氣急敗壞成為我們的平常情緒時,我們所謂的“教育”已經離孩子越來越遠了。我們每一天走進校園,就會看到孩子們恭敬的隊禮,就會聽到數不清的“老師好”。孩子總是帶着高興來學校,我們何不從欣賞的態度來看?用寬容的心來接納?影片中一位老師説得很對:我們需要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就是多看學生的優點,少看學生的缺點。讓我們所有的家長、教師,謹慎對待自己的每一個施教行為,讓孩子得到最好的發展。

篇四十八:小孩不笨觀後感

一部感人的影片往往能讓人不斷回味和深思。

坐在外院的禮堂裏,一部來自新加坡的《小孩不笨》讓我們一百五十多人一會笑,一會哭。

這是一個講述兩個孩子成長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個8歲的男孩子和他15歲在正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哥哥。影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以孩子的視角看待父母家人乃至社會。

片中有一個一無是處的父親,打架、坐牢,不會教育孩子,只用拳頭作為自己的教管方式。他有一句令人深思的話:“不是爸爸不愛你,是爸爸不會愛你。”

愛孩子,相信每個父母都會傾盡全力、達到自我的極致。為了孩子哪怕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來偉大的自父母的愛。

但如何去愛孩子,卻不是每個父母都清楚的,也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做好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母每天都忙忙碌碌,他們自認為努力工作掙很多錢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經濟條件就是最大的愛。每天面對孩子的需求充耳不聞,只是一味地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為,一味地説教、指責、訓斥,這些在他們為人父母的看來,就是最好的愛。影片中用了一個有趣的誇張手法,父母的説教被卡通成了無窮無盡的“唾沫星”,源源不斷地灌入兩個孩子的耳中,又被兩個孩子“左耳聽右耳冒”而拋棄了出來。看來,父母苦心的説教,在孩子的心裏其實就如同垃圾一樣無用,甚至污染大腦,影響“腦容”。

8歲的孩子第一次偷竊,是為了攢錢買爸爸的一小時時間去看自己的演出。國小生的一場演出在成人看來非常普通,無所謂,但在孩子幼小的心裏卻是展現自我,向社會表達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父母親的忽略,讓孩子倍感失落。看到這裏,相信每一個人都會跟着落淚,我們在心中可憐這個孩子的同時,也為同樣是成人的我們忽略孩子的正當情感需求而慚愧。

影片中孩子有一個位學生操碎了心的符老師,為了讓學生學好華文自己掏錢為學校橫購買字典。但他卻忽視了中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學生們不斷叛逆,整天一付學不學習都無所謂的樣子,最後淪落為打架、退學、加入流氓團伙……

值得慶幸的是符老師再以為你年輕老師的“點撥”下,最後醒悟到自己畸形的教育方式,試着去發現學生們的優點,用鼓勵、讚揚的方式去教育,不僅使後進的頑劣學生體驗到了被欣賞的快樂從而變得積極,同樣也是符老師自己嚐到了讚揚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和不一樣的教育收穫。

影片開始時有這樣一段話:你最後一次讚揚別人是什麼時候,你最後一次被別人讚揚又是什麼時候……

將思緒拉回到我們實際的幼教工作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找到他們身上的優點、長處,去讚揚、去鼓勵,也許,今天我們這樣做了,但明天、後天,我們是否也會這樣做呢?

小孩不笨,真的不笨。

作為心智成熟大人們,作為經驗豐富的教育工作者們,不要去做“苯”事呀。

篇四十九:小孩不笨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小孩不笨這部電影,看了以後讓我深有感觸。

原來在一所學校裏,即到了五年級就要按成績分為EM1、EM2、EM3,三個級別EM3相當與全國最慢的慢班,而這部電影的主人公Terry、文福、國彬在這裏結識。

Terry: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裏,有很大的依懶性是個沒有主見的小胖子,可這讓他出現了缺點,因為出生在富有的家庭裏讓他連自己照顧自己都不會,什麼事都要聽媽媽的話連對與錯都分不清楚,但是在文福和國彬的促使下用自己的骨髓拯救國彬的媽媽。

國彬:他十分喜愛畫畫,可功課卻做不好。媽媽的“藤鞭教育”讓國彬生活在自卑和恐懼之中,兒媽媽突然來襲的大病讓國彬開始努力學習,雖然最後沒有拿到90分。可老師的驚喜讓國彬的媽媽看到了希望,國彬也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文福:他的學習並不差,處事也比較老道,可“不會學習”讓別人瞧不起。但他的做事冷靜也十分突出,在他與Terry被綁架時冷靜面對最終逃出了魔掌。

我覺得家長們都希望讓我們變得優秀,奪取我們的快樂,自由我們只能留在起點。

篇五十:小孩不笨觀後感

通過這部影片,我感覺到了家庭教育的缺失與迷茫,誠然,在當今的社會,很多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但卻不見得在子女的教育上游刃有餘,關鍵在於教育理論瞭解的太少,缺乏科學的育兒指導。

我覺得,每個家長都要認真瞭解一下多元智能理論。

早在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指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是由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等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

這幾種智能彼此獨立,可能一種智能很好,另一種卻很差,很少有人能樣樣突出,所以我們完全不必對孩子的弱點耿耿於懷。我們還要知道,每一種智能都有一定的年齡關鍵期,過了關鍵期要去發展就很難。比如説,音樂要在小時候培養,年齡過大很難學好;但屬於空間智能的繪畫,不論年紀多大都可能學好。每個人各種智能的先天潛質不同,我們可以找出孩子的最佳智能方面,識別並培養他們區別於他人的智能和興趣,幫助他們去實現富有個性特色的發展。還可以幫助孩子找出最佳學習方式。比如説,語言智能強的人,可以使用背誦的方式來記憶;但對於身體運動智能強而語言文字智能弱的人,可能無法靜下來背書,而使用連動帶唱的方式來背誦比較有效。瞭解這方面的理論,不僅有助於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還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孩子的水平,自己也不至於因為孩子某個方面不好而陷入苦惱。

《小孩不笨》這部電影裏,國彬正好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他能給在慌亂中只看了一眼的綁匪畫出清晰的圖像,能奪得美國繪畫大賽的二等獎,數學卻怎麼也考不了90分。他就屬於一種智能突出,另一種智能卻較差。事實上,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方面,我們何不發揮特長或用他擅長的方式去促進他不擅長的方面?

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把理論付諸實踐,頗有收穫。我的孩子生性活潑好動,非常調皮,剛入學時,成績差強人意,但我並不限制他,讓他死學課本,索性多帶他到户外運動,不僅鍛鍊了身體,還鍛鍊了他的耐性和毅力,培養了快樂陽光的性格。曾經,他的字寫得很差,但是他發現很多他崇拜的武術大師都書法極好,他也開始模仿,不僅練習硬筆字,還頗有架勢地練習軟筆書法,日久天長,各個領域相互滲透,他在各個方面都有進步。儘管在某些領域,他依然懵懂,不如別的孩子那般靈透,事實上,我們也沒有必要讓他成為一個完人,他能在某一領域優秀,已經彌足珍貴。

人生是多彩的,如彩虹,即便那道最微弱的光圈也可以映澈整個蒼穹。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具的特色,都有能力成為某個領域的奇葩,但是,他們卻可能因為學校和家庭教育等多方因素的遏制,不能煥發出應有的光澤。家長和教育者有責任引導他們成長,為他們提供最適合的學習方式,給他們提供更寬鬆的環境,讓他們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各放異彩,成為天邊那道最絢麗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