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孔子》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9W

《孔子》觀後感(多篇)

孔子的觀後感 篇一

常有思想,有謀略的人,也為他能更進一步的實現自己仁政的夢想而感到高興。孔子提出隳三都的政策,也充分體現出了孔子過人的指揮才能。但這引發了佞臣謀反,直接導致了季桓子罷黜孔子。孔子從此便開始帶着弟子周遊列國。

“子見南子”的情節讓我印象頗深。衞國,是孔子周遊列國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機會施展個人才能和影響力的外國。而給他這個機會的是南子,沒有南子,孔子未必有機會在他國施展自己的學識和抱負。所以講究禮節注重道德的孔子力排眾人的勸誡,去見了名聲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輕 -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預料之中,可是南子卻説“世人也許很容易瞭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領悟到的境界。 ”這句話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學識和人品。

孔子師徒的周遊之路異常艱辛。遭人嘲諷,被人誤解,居無定所。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孔子一行人四處漂泊講學,卻常常遭人驅逐。後被困於小村莊,絕糧多日,但即使在這種連生命都難保的危難關頭之時,孔子依然講誦《詩》《禮》,孔子弟子子路很迷惑,於是問孔子説:“君子也有處境艱難得時候嗎?”孔子便説:”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這表現出了孔子對於理想的堅持和身處逆境時的平和心態。就算自己的政治主張不被眾人接受,甚至處處被人誤解、迫害,孔子心中的信念之火依然在燃燒,鼓舞着他不斷講學。就算身處逆境,君子也可安於艱難困苦。

顏回,子路,相繼去世,讓孔子一夜白了頭。孔子依然在漂泊着,直到魯君請求孔子回國。當問及是如何找到他時,一人説“有人告訴他,東面有個外鄉人,其額像堯帝,其肩像子產,神氣像大人物,卻狼狽像喪家之犬,我一聽那説的便肯定是夫子你。”孔子説確實是喪家之犬。我不知孔子是如何説出這句話,內心活動是什麼,我只是感受到了濃濃的悲傷與深深的無奈。

孔子望着窗外,喃喃自語,魯春秋,後人理解我因為這本書,誤解我也是因為這本書。 後世之人,一直在學習孔子,但也許正如南子所説“世人也許很容易瞭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領悟到的境界。”

禮儀是個人心理安寧、心靈淨化、身心愉悦、個人增強修養的保障。當每個人都抱着與人為善的動機為人處事,以文明市民的準則約束自己時,那麼,所有的人都會體驗到心底坦蕩、身心愉悦的心情;禮儀是家庭美滿和睦的根基。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緣為紐帶的一種社會關係。家庭禮儀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禮儀是人際關係和諧的基礎。社會是不同羣體的集合,羣體是由眾多個體匯合而成的,而個體的差異性是絕對的;禮儀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職業是人們在社會上謀生、立足的一種手段。講究禮儀可以幫助人們實現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進全體員工團結互助、敬業愛崗、誠實守信,可以增強人們的交往和競爭實力,從而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禮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載體。要繼承弘揚祖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明禮儀宣傳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有助於提升個人素質。禮儀是社會交往的潤滑劑和黏合劑,是熟人之間的奢侈品,會使不同羣體之間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異、和諧相處。

禮儀對當代中國非常重要,正如孔子所説“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禮治國,才能使國家永遠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實現大同社會。

《孔子》電影觀後感 篇二

在先秦時期的百家學術派別中,產生於魯國的儒家學派是最早的一個學派,也是最大的一個派別。它的創始人就是春秋末年的大思想家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所處的春秋時期,在他看來是一個“禮崩樂壞”的亂世。而電影《孔子》則以高超的藝術手法為我們展示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呈現出一個有戰爭、有陰謀、有聖人、有梟雄、有美人、有思想的恢弘大氣的春秋亂世。

那正是戰火頻仍、動盪不已的時期,聖人孔子應世而生。在孔子51歲任職魯國中都宰後,先後有“夾谷會盟、武子台平叛、墮三都以及齊魯大戰”等戰事、爭端發生,而這些正是在《孔子》裏重點表現的“四大戰役”。“夾谷會盟”的兇險、“武子台平叛”的火攻、“墮三都”的浩壯、“齊魯大戰”的慘烈。看過《孔子》之後,我們的心,都有着太多的感觸。

該如何去評價孔子呢?又該如何形容孔子的一生?

在電影中,魯國季相國的葬禮上,漆雕弓被指定陪葬,而他因為不想死,就趁看守不注意時逃跑,終被孔子的弟子冉求救回了夫子家裏。而在朝會上,孔子向君上請求赦免這個小男孩,並在朝會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孔子向這種慘絕人寰的殉葬制度發起了犀利的攻勢,最終戰勝了世俗偏見。孔子的愛心被展現的淋漓盡致,而我們,也被悄然感動。

在我們感動的同時,也會發現,孔子不止有着大愛,也有着至高的智慧。孔子任中都宰的一年,魯國大治,引起鄰國齊國的不安,試圖通過相約會盟的方式挾制魯國國君。孔子深知這是一次不可告人的政治陰謀,於是求季孫斯援兵五百乘。但當魯國國君和孔子到達夾谷時,兵車並沒跟來。當齊國準備發動隊伍挾制魯國國君時,孔子設計的第二方案,讓一百牛車在後方揚起了灰塵,敵人以為有千軍萬馬,硬生生收了兵,還歸還了之前被搶的汶上三城。孔子的大智,亦讓我們敬佩。

孔子做了太多太多,卻終在墮三都時受阻撓而致失敗,隨後的日子裏,魯國君臣迷於聲色,怠於政事,疏遠孔子,而孔子最終也被迫離開魯國。該如何去體會孔子當時那悲痛的心情呢?當磅礴大雨敲打他的身軀時,當他在大雨中大笑聲努力不讓眼淚流下時,他該是怎樣的悲痛?他又是否後悔當初説的那句:“我的道,在人間。”

望着茫茫無盡的沙漠,孔子終是開始了漂泊的人生,顏回來了,那些弟子們也來了,他們追隨着孔子,與他同甘共苦。周遊列國,固執的傳播着自己那至高的思想與智慧,縱然有着無盡的阻撓,孔子也沒有放棄……

該説,孔子是寂寞的,就像南子所説:“世人能夠理解夫子的痛苦,卻不能理解夫子在痛苦中領悟到的境界。”四處漂泊又如何,不被重視與理解又如何,孔子的胸襟與堅持一直都在。

當齊國再次發兵攻佔魯國,年邁的季孫斯想把孔子迎回魯國。但最終還是隻讓孔子的弟子冉求回國。那個時候,孔子的內心又是如何的悲痛,彈琴數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冉求終在齊魯大戰中率軍取得大勝,而垂暮之年的季孫斯幡然悔悟,希望在臨死前得到孔子的原諒,一定要把孔子接回魯國。

我想,孔子是渴望歸家的,當他決定啟程歸魯時,只希望專心講學,一心從事古代文獻整理與傳播工作,並致力於教育。孔子渴望的,許是自己那無盡的思想智慧得以傳播,讓周圍永遠安寧和諧吧。

孔子的一生,是痛苦與無奈的,而面對一生中所經歷的挫折,他卻沒有任何想要放棄的念想,孔子的愛,孔子的智,孔子的堅持,孔子的一切都讓我敬佩,孔子經其終生倡導和歷代儒家的發展,使中國儒家學説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作為中國人的指導思想逾兩千餘年,我想,如若他能明白這些,也該欣慰的笑了吧。

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愠,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我想,孔子,縱然一生落寞,卻也有着讓我不得不感動與敬佩的性情。

孔子,你的思想,已成永恆,而你的堅持,也將會是我們想要一直延續下去的……

孔子觀後感 篇三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朝聞道,夕死可矣”……電影《孔子》帶我們重回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恍惚中,我彷彿聽到了孔子對弟子們的諄諄教導;聽到了顏回謙和恭敬的話語;聽到了子路勇敢果斷的聲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們奉為“至聖”,他如一顆絢麗的流星,在歷史漫長的黑夜中用短暫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給後人們帶來了無盡的啟示。

銘記戰爭的教訓。

孔子助魯國抗齊時,幾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敵軍潑灑而去。霎時光,火光把天都映紅了,慘叫聲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燒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慟不已,可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混亂年代,有什麼對錯可言?弱肉強食,或許是戰爭年代最殘酷的。

保衞和平的年代。

試看戰爭年間,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百姓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一場戰爭動輒就要死幾千人,甚至幾萬人;而和平年間呢?社會安定,百姓們豐衣足食,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兩者相比較,保衞和平,難道不就應嗎?

珍愛寶貴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會,僅一個季平子死亡就要幾百人甚至幾千人陪葬,難道人命真的有貴賤之分嗎?不,只是因為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必然趨勢。那時的統治者視人命如野草般,動不動就草菅人命!孔子為了救一個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戰羣儒”,以一己之力駁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這就是孔子“仁義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電影中,孔子曾與弟子失散,路人這樣描述他:“氣度象個大人物,卻象喪家之犬般狼狽。”讓人有些心疼:一個聖人,怎會落魄至此?有幾人又能理解孔子?

從血淋淋的歷史中,我們得到的啟示太多太多:銘記戰爭的教訓;保衞和平的年代;珍愛寶貴的生命。

《孔子》觀後感想與心得 篇四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説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孔子的觀後感 篇五

電影《孔子》講述的是我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生平故事。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就知這親的年代生活。孔子滿腹經論,學識淵博。他就任“中都宰”這個職務時,使中都面貌大變,老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户。孔子因此受到魯定公的重用,被魯定公任命為大司寇。

當時是奴隸社會,有一個這樣殘忍的陋俗,就是隻要有一個王權去世了,他的奴隸們就要陪他殉葬。孔子不畏大司徒和公山狃的權勢,提出要廢除這個殘酷的陋習,用智慧戰勝了兩位王侯貴族,展現了孔子的聰明和機智,以及他的仁愛之心。

孔子擔任大司寇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陪同魯定公去會見齊王。孔子向公山狃和大司徒索要戰車五百乘,但遭到公山狃的拒絕,只好帶着孔子的十乘戰車去會盟,受到齊國的威脅,但孔子用他的智慧,用一百輛牛車嚇退齊國的五百戰車。因此,得到魯國王的稱讚和重用。孔子與他的弟子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奔走列國之間,傳授學問,用仁愛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對孔子也是非常崇敬。有一件事讓我感動,就是顏回下到冰海,給孔子撈書籍,但在冰海里待太長時間,就被凍僵了,已三個時辰了,顏回沒有緩過來,這種視書如命的精神讓我感動。

這部電影僅僅是孔子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藝術體現,我還要從孔子的文學著作《論語》再深入進行了解,還要向他學習“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精神。

《孔子》觀後感 篇六

通過《中華文化名家講壇》的講授,我們對孔子及儒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後來我們又看了商業性的電影《孔子》,我們有了更深的認識,也產生了更多的感想。在這些因素中,我個人感覺最深的有兩點。

第一,我認為孔子是我們精神上永遠的導師。在孔子那個時代,屹立了幾百年的周室王朝,朝不保夕,各路諸侯割據,為了達到稱霸的目的,互相爭鬥,百姓們是不能忍受的。但孔子始終堅守着自我的夢想信念,儘管他受到愚民們的誤解和嘲諷,受到權貴們的嫉妒和排擠,受到君王們的猜忌和驅逐……在電影《孔子》中,在墮三都、周遊列國、子見南子、陳蔡被圍、孔子回國以及韋編三絕等最具戲劇性的改編作品中,可以看出,孔子的重要經歷片段中,他對魯定公説:“君子不居其位,不謀其政”;針對公山對他的拉攏,他説:“道不同,不相為謀”;對魯君的勸導,孔子説:“君子不居其位,不謀其利”;孔子對齊景公説:“君子不居其權,不謀其利”;即使到了2000年以後的今天,我們仍然熟悉孔子的這些名言,它們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日常的言行舉止和思想觀念。但儒家思想在孔子及其弟子、歷代儒學的倡導和發展中,對中華文化的影響更為深遠,在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儒學逐漸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成為中國人的指南。

兩千多年來,思想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面仍有巨大的潛在影響。因此,孔子一直是我們的精神導師。

在未來的日子裏,我相信,孔子仍將是我們的精神導師。我們知道,當前我國社會又掀起了一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熱”,重視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正在這個時候並將長期建立中國思想道德體系,建設誠信和諧社會,這需要我們從本土傳統文化入手。即便在一個更加現代化、網絡化的社會中,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後代仍然需要仁愛、仁義、禮、智、信、忠、孝、禮、廉……。我們仍然需要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倡導和發展,在未來的日子裏,孔子將繼續是我們的精神導師,孔子將成為我們永遠的精神導師!

而孔子的人生就是杯具的人生,其杯具形象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孔子一生都很寂寞寂寞。所以,孔子也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在大眾中找到自己的聲音,我們知道,人是有被他人理解的慾望的。不畏歌聲苦,卻傷知音稀”,“人生若只為一知己足矣,斯世亦當同懷”,都説明知音難尋,被人理解難上加難。再説孔子這樣的夢者,其夢之高、境界之大,更是難以為大眾所理解。孔子覺得別人聽不懂,覺得很孤單,便説:“莫我知也夫!”又説:“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自得,知我者,與天同知!”誰也不懂我啊!”茫茫人海中,誰知道我的存在?多麼寂寞啊。電影《孔子》中,顏回愛孔子甚於愛自己的生命,他為了那幾捆竹簡而被凍死。然而,顏回卻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更是孔子的知己,顏回一死,孔子就感覺到天將塌下,可見,孔子的知己是何等稀有!他的知己一死,他就像是“天亡者”!

在南子的話裏,我們明白得很,“世人可以理解夫子的苦痛,卻無法理解夫子在苦痛中所達到的境界。”這裏更進一步説明,孔子是想找出一個能“理解夫子之苦”的人啊!那也註定了孔子一生孤獨。而且,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其後的漫長曆史中,人們對孔子的誤解始終存在。影片結束時,孔子吩咐弟子把整理好的《春秋》送給魯公,便面朝夕陽,悠悠而逝。臨死之前,他留下了這樣一句話:“世人之所以能理解我,是因為這本書;而誤解我,也是因為這本書。”可見,孔子一直到死都沒有找到一個知己。孔子賦予後世以仁者形象,胸懷遠大。可是,在他的內心深處,卻是一個非常孤獨的人。可以看出,當時社會上有千里馬,但缺少伯樂;有志趣相投,但難遇知己,這注定了孔子孤獨的杯具形象。如今,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快樂,更需要知己,否則,我們就同樣註定生活在孤獨的圈圈中。

另外一方面,我們知道,春秋時,諸侯爭霸。統治階層為了自己的利益滿足自己的奢華私慾,殘酷地壓迫人民,橫徵暴斂,社會極其動盪。但孔子反對專制,他的理想社會是要拯救世界,他的理想社會是“老者安之,友信之,少者懷立”。孔子的夢想是因為現實的缺憾而萌生的,但是夢想來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與現實是矛盾的,現實越讓人失望,夢想越完美,兩者之間的矛盾就越大。孔子的“夢國”,正是這樣,在戰亂紛爭、國家爭霸的社會裏,是無法被人理解和理解的。事實是那麼糟糕,夢想是那麼遙遠,而他卻一直堅持着夢想,不向現實低頭,所以他四處碰壁是很自然的事。四處奔波直到病癒而終卻壯志未酬這就是孔子政治杯具的主題。比如電影《孔子》中的墮三都,當時孔子為了削弱季孫、叔孫、孟孫三家世卿的力量,提出了一項倡議,即拆三家所建的城堡。但是墮三都的行動被各種陰謀阻撓到了半途而廢,隨後魯定公和季桓氏又開始痴迷齊國的歌舞,多日不理朝政,並在郊祭中不給孔子祭肉,魯君又勸孔子説:“你們應該學習寡人的禮儀,多做好事,少做壞事。老子師尊不是説過麼:無為,方能無為。”由此我們又看到,當整個社會幾乎沉溺於利益、權利、愚昧和混亂之中時,高尚而有智慧的聖人反而會這樣做。

被冷淡,排斥,嫉妒和攻擊所陷害。同理,我們應該吸取歷史的教訓,不再讓我們身邊的聖賢被冷淡、排斥、嫉妒和攻擊所陷害。

商業電影《孔子》帶給我的感想還很多,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感受最深的一種。關於孔子及其儒學,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相信,只要我們理性地探討、學習和提倡並發展他及其儒學,他就永遠是我們的精神導師!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吸取由於當時社會的侷限而給孔子杯具的歷史教訓,讓中華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