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國崛起》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5W

《大國崛起》觀後感(精品多篇)

大國崛起觀後感 篇一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楊善洲就是一面明亮的鏡子,是共產黨人必須對照的鏡子。看《楊善洲》,在被他一心為民、公而忘私的大愛無聲感動時,更是迎來了一次黨性的洗禮和心靈的滌盪。電影從不同的側面,描述了楊善洲的人生觀、權力觀、事業觀,道出一個共產黨員用生命寫成的箴言:“共產黨員不要躲在機關裏做盆景,要到人民羣眾中去當雪松。。”這是楊善洲書記樸實的話語。楊善洲在滇西抗旱的工作中,勇擔責任,決策果斷,並且帶頭站在抗旱的第一線;注重科研,推廣農技,造就了一個“滇西糧倉”;幾十年如一日,帶領百姓在貧瘠的家園播撒幸福的種子,被羣眾親切地稱為“草帽書記”、“百姓書記”。作為鄉鎮領導幹部,要學習楊善洲“到人民羣眾中當雪松”的作風,帶頭“身”入基層,把功夫下到基層。在“訪。民情、匯民意、聚民智、解民憂”的活動中聯繫羣眾,在全心全意服務羣眾中深化黨羣幹羣魚水情。

“青箬笠、綠蓑衣”,電影中在滂沱大雨裏走在鄉間小道里的楊善洲,讓人看到的彷彿不是一個手握權力的地委書記,而是一個從容悠然的農家漁父,在氤氲煙雨中,留下一道恍若“採菊東籬下”的淡泊背景。楊善洲在位期間,回家看望父母不坐專車,自己買長途客車票,出差和下鄉,也從不允許家裏人搭乘順風車。他堅持原則,一心為公,一輩子從不為自己和家人謀取一點私利,絕不沾公家一點便宜。共產等人要像楊善洲一樣,堅守清廉如水的人生底線,不越公道正派的從政紅線,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自覺錘鍊黨性作風,砥礪品質意志,矢志不渝地堅守理想信念高地。

我們的生命平凡而短暫!當登高俯瞰,看芸芸眾生熙熙而來,攘攘而去,常常會感歎生命的渺小脆弱、感歎生活的瑣碎平庸。而人生最難的是選擇,選擇後最難的是堅持。楊善洲選擇了大亮山,就是選擇了一條崎嶇而充滿艱險的開拓之路,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是他這位現代“愚公”的豪言壯語。在他同時平凡而又壯麗的一生中,他堅守着人民公僕的本色,化為一位綠色的精靈,植根厚土,不懼霜打,滿含深情,風塵不染,激情燃燒,染綠山林。從他的身上,我感受到生命的厚重與價值。

大國崛起觀後感 篇二

看了《大國崛起》這部歷史篇,感觸甚多。《大國崛起》説了些什麼呢?

總的來説就是這些,《大國崛起》講述九國曆史,字裏行間流露出對霸權的欣賞。《大國崛起》不厭其煩地向觀眾展示:大國“擁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榮耀”和“豐富多彩”的稱霸故事。《大國崛起》飽含對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推崇。《大國崛起》始終貫穿着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褒揚,能夠説到達了迷戀程度。(《大國崛起》給了《國富論》特別高的地位,着墨極為厚重,不僅僅很多引用亞當?斯密的原話,並且排出強大的專家陣容疊加讚賞。)《大國崛起》浸透着對資產階級價值觀的讚揚。《大國崛起》充斥着美化殖民主義的言辭,對殖民人物往往讚賞有加。

讓我們看一看尊重史實的學者們是怎樣寫的。“西部的開拓是在剝奪印第安人土地的過程中實現的。對特庫姆塞領導的泛印第安人運動的鎮壓,結束了東部印第安人聯合抵抗白人侵犯的歷史。在1830年代,傑克遜總統實行強迫印第安人西遷的政策。中西部農業商品生產和南部棉花種植園經濟的擴大使白人擴張主義者急切地奪取印第安人的土地。1830年國會經過了《遷移法》(RemovalAct)。這是強迫印第安人西遷的法律依據。印第安人部族如索克斯(Saux)和福克斯(Fox)人在酋長黑鷹領導下進行了反抗鬥爭,於1832年試圖回到伊諾斯西北部的家園,遭到伊利諾斯州長派出的民兵的殺戮。住在佐治亞西部至密西西比河和向北到北卡羅來納西部和田納西東部的四大印第安人部族奇卡索人(Chickasaws)、克里克人、喬克託人(Chocktaws)和切羅基人進行了抵抗。佛羅里達的塞米諾爾人也一向頑強抵抗,但都遭遇到失敗。1844年,美國東部的34的印第安人被迫遷往密西西比河以西,而未遷走的30000印第安人大多留在蘇必利爾湖的偏遠地區。印第安人在遷徙中約減少了13的人口。美國的大陸擴張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墳場上。”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説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説,中國由於難以理解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以往出現過,之後相繼消亡的禮貌。結論是這些禮貌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週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牀,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製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繡花鞋。

大國崛起觀後感500字 篇三

《大國崛起》試圖通過講述世界性大國的崛起過程來告訴其他國家,一個國家的崛起要靠自身的力量,它的發展壯大要符合自己的國情。如荷蘭,地處西北歐,在海潮出沒的濕地和湖泊上,以捕撈鯡魚起家從事轉口貿易,依靠有力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業信譽,荷蘭逐漸從中間商變成遠洋航行的鬥士。日漸富有的荷蘭市民從貴族手裏買下了城市的自治權,並建立起保障商人權利的聯省共和國。他們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聯合股份公司——東印度公司,壟斷了當時全球的一半股份;他們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資本市場就此誕生;他們率先創辦現代銀行,發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體系。

直到今天,荷蘭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蘭人開創的商業規則依然在影響着世界。荷蘭的崛起與壯大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地理優勢,尋找到一條符合自己發展的道路,當今世界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可以借鑑荷蘭的崛起經驗,找出自己國家的獨特之處和優勢,探索出符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就拿中國來説,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民佔中國人的絕大多數,這是中國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地方,同時,這也可以成為中的一個優勢,中國可以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加強農業科技化,生產出更多更好的農業產品,向其他國家出口。

另外,《大國崛起》的最後一集《大道行思》啟迪世界,依靠戰爭、霸權的崛起之路是錯誤的,一個國家的崛起應該遵循和平的原則,在崛起中求和平,在和平中發展壯大。

《大國崛起》觀後感 篇四

《大國崛起》這部記錄片分別講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格蘭、法蘭西、德意志、日本、俄羅斯(前蘇聯)、美國九個以往在世界歷史舞台上擁有輝煌經歷的風雲大國的興衰故事。它們的強盛都離不開那些改變國家命運的重要人物和領導人。從哥倫布、威廉姆·伯克爾斯宗、瓦特、莎士比亞、亞當·斯密、盧梭到伊沙貝爾女王、拿破崙、戴高樂、郫斯麥、彼得大帝、華盛頓。在每個國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個深刻的道理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真正的治國之道從是那裏產生的。

每一個經歷過風風雨雨的大國,都能夠當作我們的教師。西班牙與葡萄牙告訴我們:要有勇於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和好奇心才能使我們擁有別人不會擁有的東西;荷蘭告訴我們,無窮無盡的資本力量能夠創造奇蹟;英格蘭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崛起還得需要科學與文化思想的支持;法蘭西告訴我們: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長時間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則用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更加深刻地證實了法蘭西的教訓;德意志還告訴我們僅有統一完整的國家才能走上強國之路;日本告訴了我們:要使國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學習,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蘇聯的興衰告訴我們:偉大的社會變革不僅僅需要勇氣還需要智慧;美利堅合眾國告訴我們:要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前進道路。

我以往讀過一篇文章——《一千年以前的中國》,那裏面談到了中國唐宋的強盛時期,它是這樣描述的:“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僅有中國有超過百萬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一千年前的中國城市就已經有很多的福利設施;一千多年前歐洲很亂很窮很落後,美洲未開發、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中國遙遙領先於世界。一千多年前的中國正朝着成為海上強國的方向發展。一千多年前中國華北的鋼鐵業年產就達一百二十五萬噸,而公元1788年歐洲工業革命開始時英國鋼鐵業年年產才有七萬六千噸。一千年前的中國農業、商業、製造業、手工業、娛樂業都是世界最發達的……一千年前世界與中國差距不是一點半點,不是幾倍而是十幾倍。一千年前中國遙遙領先於世界。”

一千年以前的中國令中國人無比自豪,但晚清時,清朝政府的腐敗卻讓中國飽受外國列強的欺辱。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得捱打,人民就會陷入痛苦與憤怒之中。此刻的中國最終像巨人一樣從世界舞台的底端再次站了起來,但我們卻沒有一千年以前的中國人的那份驕傲與自信,因為,我們還沒有站在最頂端。

怎樣才能使中國在歷史的大舞台上再現雄風?

看完《大國崛起》以後,我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第一點,全國的人民要萬眾一心地為國家努力,不管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都要力所能及地為國家出力,要記住:“國家興亡,我的職責。”大家團結協作,才能讓我們的祖國走向勝利。第二點,國家的領導人應當注重對少年兒童的教育,應當多多建設免費的國小與中學,要讓所有的人都理解良好的教育,這樣國家才能培養很多的人才,才能實現成為強國的夢想。第三點,英明的領導人與有智慧的百姓一樣重要。國家的領導人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優秀的領導人才能制定正確的制度和戰略。第五點,即使擁有了以上四點,沒有歷史機遇,那麼崛起的道路還是十分漫長的,重要的歷史機遇能夠使一個國家迅速崛起,這是十分重要的東西。另外,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影響力,那就是悠久的文化歷史,它的優點是能夠讓人們從前人做過的事情中獲得經驗與教訓,它的缺點是容易在向別的國家學習並改善自己的時候與自己本身的傳統發生一些矛盾與衝突。

“國家興亡,我的職責。”讓我們大家都努力成為優秀的人才,將來為祖國創造光明的未來,讓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二十一世紀騰飛,再次遙遙領先於世界!

《大國崛起》的讀後感 篇五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去了書店,在那裏我又偶然地看到了一本書:《大國崛起》。我一見到這本書就欣喜若狂,我終於找到了一本符合我胃口的書,從此以後我以驚人的速度讀完了一本又一本。

下面我與大家分享這本書吧。這本書講了當代強國的過去的種種變故與發展,以其強大的CCTV攝製組詮釋了一個大國的輝煌歷史。比如我看的系列叢書之一《日本》。

日本是一個島國,在150年前,日本被迫開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機,這也是日本的一大轉折點。這時,日本所學習了幾千年的中國在鴉片戰爭中輸給了英國,於是日本便開始學習歐洲列強,先後派出幾百人去了法國、英國等國家。西方的工業、教育程度另他們震驚,於是他們回國後大興教育,發展工業,後來重視軍事,並最終使自己成為東方世界第一個擺脱西方大國欺凌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成為一個擠入列強行列靠侵略擴張在自己的國土外建立過殖民地的亞洲國家。在明治維新百年之際,日本的經濟總產值僅次於美國、蘇聯,現在,它已是世界第二大強國!

是什麼力量讓一個面積27萬平方公里的一個島國如此強大?我想是他們喜歡學習,他們懂得如何讓國家發達。當清朝中國還在花巨資買艦船時,日本人已在學習如何造艦船。

是什麼讓日本人如此好學?我想是因為他們的國民有高素質,求知慾望強。

是什麼讓日本人有高素質?我想是因為他們政府重視教育,要知道,當時日本國民教育普及率達59%!對一個國家來説,着非常困難。

我想正是因為日本人好學習、求知慾和重教育成就了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現代強國

要想讓中國成為世界性的強國,須從自我做起,認真學習,讓中國成就大國之夢!

大國崛起觀後感900字 篇六

資本主義的早期階段是重商主義階段。重商主義是一種經濟理論,但更是一種實踐。重商主義和後來的經濟理論相比,尤其是和20世紀以後的經濟理論相比,只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思想。按照重商主義理論,財富唯一的表現形式是貴金屬,簡單地説就是金和銀。我們都知道金銀是貨幣,它們不是財富本身,而是財富的衡量標準或保存手段。可是重商主義把金銀看作財富唯一的體現形式,這樣一來,任何人要想富有就要擁有更多的金銀。但重商主義是討論國家貧富的一種理論,所以所謂的財富多少,是針對國家而不是針對個人的。

弄到最多的金銀,可以採用什麼方法呢?實際上無非兩個途徑,一是經商、貿易,二是暴力搶劫。我們發現在15、16世紀之交,西方有些國家走出國門開始進入海洋,做什麼?第一經商,第二掠奪,經商不過癮就掠奪。

最早的殖民主義國家飄洋過海到處覓寶,結果出現了“地理大發現”。沒有地理大發現,我們這個世界還不成為一個“世界”;地理大發現之後,不同的地方都聯繫起來了,形成了“世界”,一個世界體系。

地理大發現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追求財富,而且財富的概念非常明確,就是貴金屬,是金銀。這樣我們就能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那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尤其是西班牙對所謂新大陸的劫掠極其殘暴,充滿了血腥。印第安人90%以上被消滅了。為了填補人口空缺,就開始從非洲進口黑奴,這樣又造成一種新的類型的商業貿易,即奴隸貿易。這就是在資本主義早期發展階段的情況,西班牙和葡萄牙代表着重商主義的早期階段。

我們可能要問:為什麼最早出現在大國舞台上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其他國家?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兩個國家在歐洲最早從封建分裂狀態中走出來,形成了自己統一的國家,出現了強大的中央政府。當時,國家統一的形式表現為絕對主義王權(我們過去翻譯成“專制王權”),在歐洲所有國家中,這兩個國家最早出現這種國家形態。資本主義追求金銀財富,絕對主義王權則執行和推動重商主義,兩者結合,才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近代以後世界上最早的“大國”。

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重商主義是早期重商主義,在這個階段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一種血腥的暴力、直接的搶劫、赤裸裸的爭奪。西班牙和葡萄牙當時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紀的封建主義殘餘,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世紀。到19世紀兩國殘存的封建主義因素仍然相當多,因此,它們沒有繼續發展。

《大國崛起》觀後感 篇七

這一週,我閲讀了《大國崛起》這部書,雖然沒有讀完,但這本書的內容已經深深地吸引了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國崛起》講述了十五世紀以來的9個世界性大國的崛起歷史和衰敗過程。其中既有如日中天的美國、日本,也有昨日黃花的法國、英國。這些國家都是從不斷汲取外國的優點、增強本國的軍事實力開始,不斷髮展、不斷壯大的,其中不少國家還通過侵略戰爭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但往往也是在戰爭的引導下,其中的不少國家由此走上了衰敗之路。

通過《大國崛起》這部書我們可以看出:決定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存亡的因素有三個:一是經濟,二是軍事,三是人民的信仰。這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沒有強大的經濟,國家便會像蘇聯一樣四分五裂;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就會像近代中國一樣被分得千瘡百孔;如果沒有一個足夠團結全國各地人民的信仰,就會像早期德國一樣先後出現一千七百餘個獨立政權。而今天的中國正在一天天走向崛起,如果沒有通過總結其他大國得來的經驗去前進,那麼中國也很有可能會沿着其他國家的老路走下去。所以説,我們在發展自身的同時,汲取他人的長處,能幫助自己更加快速、高效的發展。

一個國家的發展是這樣,而説到我們自身的發展,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我們在學習上,在自己努力學習的同時,還要多汲取別人的經驗來幫助我們自己更好的學習生活,學習別人的長處來不斷完善自我。

《大國崛起》不止是針對中國,不只是針對國家發展的好書,而且是針對全世界各國、各民族、所有人的一部好書。它讓我們懂得了通過怎樣的方式才能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走向日趨完美的明天!

大國崛起觀後感 篇八

《大國崛起》中所謂大國是指葡、西、荷、法、英、俄、美、德、日九個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它們都是“以血腥積累資本”的資本主義國家,也無一不帶有侵略性,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是值得中國借鑑的。

葡萄牙與西班牙是最早開闢新航路的兩個國家,它們也最早從事黑奴貿易,從中獲得了暴利,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他們掠奪了無數的資源,將美洲廣袤的大地變為他們的殖民地,使得至到今日拉美文化仍然折射出葡西文化的影子,但是葡、西着實是輸了,輸在了落後的封建制度上,掠得的大量資源被皇室揮霍,資本主義並未獲得充分發展。從這一點上來説,葡、西也不能算是大國。

商業文明的代表荷蘭,在不知不覺中崛起了,17世紀上半葉是荷蘭海上貿易的黃金時代,荷蘭取代西、葡成為頭號貿易強國,有“海上馬車伕”之稱,其貿易範圍包括西北歐的海域貿易,以及對亞洲的遠洋貿易和對西方新大陸的貿易。

荷蘭人通過組建大型商業公司來進行國際競爭,這充分發揮了他們的商業頭腦。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通過貿易壟斷的方式,累積了大量財富,簡直稱得上富可敵國。荷蘭還佔領了很多殖民地,連我國的台灣也曾落入他們的魔爪,直到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出現才扭轉局面。

然而法蘭西的崛起打破了荷蘭人的美夢。在路易十四的權杖下,法蘭西迅速成為一個封建強國,但是此時在海的另一邊,英國資產階級已經掌握了絕對的優勢,1688年光榮革命產生的《權利法案》,使英王淪為資產階級的工具,在英國,議會至上。法蘭西在路易十四“朕即國家”的專制統治下,看似強大,其實早已軟弱無力。於是英法七年戰爭充分顯示了工業文明的優勢,法軍潰敗,英國成為“老大”。經過百餘年的經營,英國已成為日不落帝國。

此時的世界,葡、西、荷早已顯得微不足道了,世界舞台主要是英法兩國之間的爭鬥。

當法王路易十六熱心幫助北美殖民地獨立於英國之後,法國內部的階級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了。1789年7月14日是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日子——法國大革命爆發了,巴黎人民攻佔了巴士底獄。歐洲封建勢力遭受了致命打擊,路易十六無奈地悲歎:“是盧梭毀了法國”,只能走上斷頭台,得到查理一世的下場。西歐各國封建勢力(包括資本主義的英國)紛紛對法國進行武裝干涉,法國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從丹東到羅伯斯比爾都接二連三地被推上斷頭台,直到一位偉大將星——拿破崙的出現,法國大革命的果實才得以維護,拿破崙憑藉出色的才能,以及資產階級的支持,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拿破崙帝國不僅打退了封建勢力的入侵,還四處擴張,使之盛極一時。

其實法國大革命如同英國光榮革命一樣,都是人類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它是歷史潮流,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英國和法國,作為世界上兩個最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儘管它們的發家建立在侵略之上,但它們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是做出了貢獻的,它們給我們的啟示是:人類社會的進步歸根結蒂是人類的生產力的進步,而思想文化往往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至於繼英法之後,主要是美、德、日、俄等強國,它們也無一不是繼承了英法的變革精神。

德、日、俄是三個封建殘餘比較多的國家,它們在以後發家的過程中無一不吃過“封建”的虧,只有美國與封建界限劃分得清,這可能是美國至今仍是一個超級大國的原因之一吧?

作為一個強國,其經濟實力強自然不必説,可是往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是它們的文化競爭力也很強,它們之政府對科技及教育的重視也是它們能成為大國的原因。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德國的洪堡大學,那麼多震古爍今的偉(名)人,例如馬克思和愛因斯坦,均出自該校。德國人對教育的重視使得德意志民族成為一個“盛產詩人與哲學家”的民族,但是普魯士的封建殘餘及軍國主義傳統卻使德國兩次挑起世界大戰並“兩敗塗地”。日本也有相似的經歷。

大國的發家史看似很曲折,很複雜,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國家只有做到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並重才,有機會成為所謂大國。

《大國崛起》觀後感作文 篇九

《大國崛起》講述的是近五百年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九個世界級大國相繼崛起的過程,並總結大國崛起的規律的影片。

劇情由葡萄牙,西班牙的海洋時代-荷蘭的小國大業-英國的走向現代,工業先聲-法國的激情歲月-德國的帝國春秋-日本的百年維新-沙俄的尋道圖強-蘇聯的風雲新途-美國的新國新夢,危局新政。

每一個國家都視乎有着相同的歷史發展,這不是一個國家的發展,這是世界的發展,各國都通過革命的方式改革自己國家的社會性質,從古板,陳舊的封建制改革成為與資產階級相適應的資本主義制度,如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美國的聯邦共和制;或改革成為與工人階級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制度,如蘇聯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些國家最終都登上了現代化進程的道路。《大國崛起》這部大型紀錄片中我最感興趣有兩個內容:

一、德國軍國主義的形成及其利處和危害。德意志在歐洲各國紛紛建立各民主國家之時,還處於歐洲中部的315各城邦的四分五裂之中,此地還成為歐洲其他各國的戰場,民生四起,各城邦之間關税氾濫,“假如你在柏林問‘這是哪裏’人們會回答‘這裏是普魯士’假如你在維也納問‘這是哪裏’他們會回答‘這是是奧地利’究竟德意志在哪裏?”在多種情況下,德意志需要一個統一的國家,亂世出英雄,鐵血宰相俾斯麥出現是德國實現了統一,這是一種至上而下的封建軍國色彩濃厚的改革。正因為這種至上而下的封建軍國色彩濃厚的改革,使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趕超了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強國;使教育在全民得到了普及,讓德意志民族響徹是世界。但大量的封建殘餘給世界帶來了二次毀滅性的打擊。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世紀初德國以武力拷打世界,但在70年代德國總理勃蘭特又帶領的德意志民族以思想拷問世界,德意志是一個優秀的民族,是一個實在的民族,他勇於承擔自己的過失,特別和日本成為了一個鮮明的對比現在我們,看到的德國,不僅要學習他的科學管理和先進技術更要學習的那一種優秀的德意志民族精神。

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優點和弊端,但我看到危局新政的時候,這是最令我激動和傷心的時候。20世紀2、30年代西奧多?羅斯福執政期間,是美國的經濟快速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人們都無法預知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將從美國開始,直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1929年發生了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發生,是有規律性的,都是以一而牽化的,因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以供求關係來調節的,有一隻無形的手牽引着人們,可以增強人們對科學技術的發明,提高經濟管理模式(唯利是圖),提高勞動者的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出現了嚴重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所以我認為中國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上的一重大舉措。

最後,我認為這九個國家,都不是大國,是強國,大國應該是:精神和物質相結合,不是武力侵略,也不是用思想侵略,而是把自己的優良的物質和精神文明傳播給其他國家,使人們真正的進入和諧快樂的世界。

《大國崛起》的讀後感 篇十

作者:高鐵見聞本書詳細記錄中國高鐵崛起故事細節:全景展示中國高鐵崛起之路;深度內容獨家披露;以故事記錄歷史,從細節探究真相。全書內容詳實,紀錄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再到自主創新、高速發展,最後成為高鐵強國的全過程。

前段時間去看了《厲害了,我的國》,看到對中國高鐵的介紹,當時就想着要找個機會好好的瞭解一下中國的高鐵,因此找了《大國速度》來看。

《大國速度》作者自稱高鐵見聞君,通過此書講述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有到新的創新發展之路。結合自己的專業有幾點感受:

1、對產業有了新的看法:一個優質的產業足以帶動一個民族的崛起

近期在進行產業小鎮的研究,發現在國外很多產業小鎮都是由一個企業帶動起來的,比如説德國沃爾夫斯堡由大眾汽車而聞名於世,美國的好時小鎮因好時巧克力而廣為人知,法國的依雲小鎮因依雲水而聲名遠揚。一個優秀的企業足以帶動一個區域的發展,同樣一個優質的產業足以帶動一個民族的崛起。

高鐵作為一個產品,它的形成從產業鏈上來説,既需要鐵軌建設,又需要車輛研發、生產,還需要大量的周邊零配件支持;從產業使用上來説,對物流、服務業從很大的帶動;從帶動效應上來看,降低了區域間的時間成本,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從產業銷售來看,對外輸出,創造了更大的價值。

所以,作為產業規劃從業人員,我一直認為,產業規劃是一個非常重要且非常慎重的事情,一個好的產業規劃,會改變一個區域的發展。

2、對事情有了新的看法:不要着眼於眼前利益,看事情要長遠

看這本書,其實就是在看中國高鐵的發展史,而這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在創造歷史。在高鐵發展階段,有眾多知名學者參與,並因為觀念不同,支持的高鐵產品不同,產生過很多分歧,因各種原因也讓中國高鐵走了不少彎路。但事實證明事情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如果自己不能成為推動歷史車輪前前進的支持者,那最起碼不要成為阻礙者。

同時,任何時候也不要小看自己的作用,因為有可能你正在創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