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最美鄉村教師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4W

最美鄉村教師觀後感(多篇)

最美鄉村教師觀後感 篇一

利用暑假,我認真學習了“最美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蹟。看着那一個個平凡的名字,殊不知,名字的背後卻書寫着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這些鄉村教師,在不同的環境中,卻發揚着最偉大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行動正是對教師高尚師德的最美好的詮釋。

提及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無論是身體殘疾,還是在大山底下堅守了三四十年,還是自己一人扛着整個學校的擔子,既當老師,又當學生的炊事員、管理員、維修工,還是為了那些可憐的孩子,錯失了美好的愛情……不管是什麼,他們的信念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做好教育,一切為了孩子。他們為了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為了讓大山裏的孩子走出去,他們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用自己的知識、自己的愛心與責任心譜寫着一曲又一曲動人的樂章。

最讓我感動的是就是“任影”。我真的難以想象一個高位截癱的人,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克服了多少的困難,才能遊刃有餘的在黑板上寫字,給孩子們輔導功課。可想而知,她所承載的痛苦是我們常人所難以承受的。也許正印證了這樣一句話:不放棄就有希望,在苦我也能忍受。

想象着她內心的痛楚,卻堅強地走了過來,自己真的是自愧不如。我們生活在發達地區,身處優越的教學環境,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她比起來,我們有何理由再叫苦叫累?此時此刻,她的身影成了我克服所有困難的動力。

今後,我要以她和他們為生活工作的榜樣,讓他們的精神時時刻刻鞭策激勵我自己。面對壓力、困難絕不退縮、不逃避,要將其化為工作的動力,勇往直前。在提升自身文化修養、教學能力的同時,更要時刻想着孩子們。要在務實求真的工作中,力求創新,讓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在我的沐浴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鄉村最美教師》觀後感 篇二

最近觀看了最美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蹟,看着那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聆聽着他們感人的事蹟,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被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的事蹟深深感動的落淚了。

首先感動於他們對教育事業有着無比的敬業和執着。這些美麗的鄉村教師的物質生活極其匱乏,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將自我的一切無私的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我明白的宋玉剛,一位在西藏高原奉獻了13年青春的。普通的漢族鄉村教師,他學説藏語,融入藏民生活,將自我的家安在了高原,成為了藏族學生愛戴的“漢族阿爸”。在應對生活的種種誘惑,他毅然選取了堅守自我的崗位,在這樣的環境下教書育人,堅持一兩年不困難,難得的他用自我的青春都奉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

其次我感動他們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和熱愛孩子的心。今年45歲的劉希章從小患小兒麻痺,雙下肢重度殘疾,無法行走,27年拄着雙枴在偏僻山區任代課教師。每月僅400多元收入,自我生活艱難,卻從沒耽誤過一節課,不讓一名學生輟學。他自我身為殘疾人,但他有良好的師德,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以校為家。憑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對學生的熱愛,將自我的一切無私地獻給了教育事業,憑藉頑強的毅力站在講台上,給孩子們傳授知識。劉老師最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愛,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還有許多可愛又可敬的鄉村教師,安和利、陳銀玉、韓春玲……他們用自我的執着和生命詮釋着美麗,詮釋着大愛,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我們應秉承他們的精神,做真正的教育者,和他們一樣,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無怨無悔地奉獻自我的一生。

最美鄉村教師觀後感 篇三

11月,我和辦公室同事一起觀看了"最美鄉村教師"。看過之後我留下了感動的淚水,十位教師的堅守令全國人民震撼,從這些鄉村教師的故事中,我們懂得了原來他們只是放下了自己。正是這種放下,讓他們擺脱了個人名利的束縛,而是循着人的基本情感需要出發,自然而然地打通了小愛與大愛、小我與大我之間貌似難以跨越的鴻溝。因而,他們一面給予着愛,一面又受愛的滋養。正是在這愛的給予與滋養中,他們實現了一種自我價值,獲得了愛的温暖,成就了他們的"最美"。

最美鄉村教師的堅守,就像一顆顆黑夜中的明燈,給了孩子光明,也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教育是民族發展的基石,這些奉獻終生的鄉村教師是支撐民族教育的脊樑。晚會中出現的'嘉賓都是重量級的社會名流,這些淳樸的鄉村教師不但沒有沒有被他們的光環遮住,反而更加令人動容。奧運冠軍林丹説自己經歷過很多次大賽的考驗,但這顆堅強的心卻為教師們的事蹟落淚。老藝術家閆肅説自己八十二歲了,看得事情夠多,此刻卻無比的感動。是的,每一個電視機前的人都會有心靈被淨化的感覺。

是啊,同這些艱苦環境中堅守講台的教師相比,誰的生活不是幸福的呢?我們習慣於往上比、向前看,人就會永遠不知足,看到太多的黑暗面。生活中不缺乏真善美,缺少的是發現,《尋找最美鄉村教師》能給予所有人"正能量"。我相信,這樣一台節目播出後,鄉村學校的教育條件會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鄉村教師的工作環境也會得到相應改善,這些最需要投入的事業應該被國家高度重視。我們被這些最美鄉村教師感動,並不一定都要去鄉村教書,應該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在這個看上去浮躁的時代有一顆能沉靜下來的心。如果每一顆心都踏實了,我們這個民族就踏實了。

我也是一名教師,和最美鄉村教師相比,我生活的條件幾乎完美,真的沒有什麼可抱怨的。所以,我必須再接再厲,任勞任怨,繼續踏踏實實的工作下去,在教育崗位上貢獻我平淡但不平凡的人生。

《鄉村最美教師》觀後感 篇四

在學校的大禮堂,我第二遍觀看《最美鄉村教師頒獎晚會》,淚水依然如第一次看時肆意地橫流,我知道,淚水裏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感動。

感動他們美麗的理想。最美鄉村教師都有美好的理想,那就是用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守護鄉村教育的基石,傳播文明,開啟民智,使鄉村教育薪火相傳。

感動他們忠於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老師,美在責任。他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他們敢於負責,敢於擔當的精神。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地幹事,兢兢業業地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感動他們對孩子無私的愛。徐德光和阿力甫夏老師,一個為孩子們開路劈山建學校,一個數年如一日地在帕米爾高原間接送孩子,一個斷了肋骨,斷了手筋,一個在危險的洪水中抱着孩子們過洪,一個在肉體上承受巨大痛苦,一個在生命中安全不保,而他們都日復,年復一年地堅持了下去。貴勤和吳金成老師,在學校當鍋爐工,建房,照顧孩子,是木工,泥匠,電工,營養師,他們為了孩子的生活四處奔波,賺了點錢也只用在孩子們身上,吳金成老師甚至和家中的三兄弟,如同父輩一樣面對走出大山的路,卻又走了回來……這些,都是源於對孩子的愛,因為愛所以奉獻。忍受傷與痛的奉獻是因為愛,付出畢生精力奉獻是因為愛,他們深深的紮根於奉獻與愛中,讓世界更加温暖。

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感動的同時,更多的是反思。 反思自己的付出。我有着比他們優越的環境,卻做不到他們的堅持;我有着比他們強健的體魄,卻沒有他們的勇敢;我有比他們優秀的學生,卻沒有他們的身體力行。

我要做什麼樣的教師,我要過怎樣的人生。這些問題在看完央視《尋找最美鄉村教師》之後,都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讓愛成為主旋律,讓生命在愛中閃光!

最美鄉村教師觀後感 篇五

近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最美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蹟,看着那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聆聽着他們感人的事蹟,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被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的事蹟深深感動的落淚了,他們是最美的鄉村教師,他們用自己的故事詮釋了太陽底下最光輝事業的真正含義,詮釋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職業道德!

首先感動於他們對教育事業有着無比的敬業和執着。這些美麗的鄉村教師的物質生活極其匱乏,生活條件都非常艱苦,將自己的一切無私的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宋玉剛,一位在西藏高原奉獻了 13 年青春的普通的漢族鄉村教師,他學説藏語,融入藏民生活,將自己的家安在了高原,成為了藏族學生愛戴的"漢族阿爸"。在面對生活的種種誘惑,他毅然選擇了堅守自己的崗位,在這樣的環境下教書育人,堅持一兩年不困難,難得的他用自己的青春都奉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

其次我感動他們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和熱愛孩子的心。今年 45 歲的劉希章從小患小兒麻痺,雙下肢重度殘疾,無法行走 , 27 年拄着雙枴在偏僻山區任代課教師。每月僅 400 多元收入,自己生活艱難,卻從沒耽誤過一節課,不讓一名學生輟學。他自己身為殘疾人,但他有良好的師德,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以校為家。憑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對學生的熱愛,將自己的一切無私地獻給了教育事業,憑藉頑強的毅力站在講台上,給孩子們傳授知識。 劉老師最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

還有許多可愛又可敬的鄉村教師,安和利、陳銀玉、韓春玲 …… 他們用自己的執着和生命詮釋着美麗,詮釋着大愛,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觀看是其一,領悟是重點,師德教育的出發點是"以人為本",充分挖掘教師的潛力,為教師創造條件,發展自我。因此,需要不斷地反問自己:我在這些教師的故事中,悟到了什麼?怎麼將它轉化成自己的理念?經過聽報告,看視頻,學習討論,可以説我們在師德認識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在理論上是我對愛崗敬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我們應秉承他們的精神,做真正的教育者。

《鄉村最美教師》觀後感 篇六

觀看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那些平凡卻又偉大的教師們的感人事蹟讓我內心深受震撼,眼淚止不住流下了好多次,彷彿接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樸實鄉村教師的執着與博愛,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確確實實為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

身兼多職、成年堅守在高原的宋玉剛、用温暖融化冷漠、用愛消除隔閡的鄧麗、在孤獨、等待、忍耐中堅守教育的徐德光、將一塊塊璞玉在風雨中打磨成型的肖山、在貧瘠的山村為孩子們耕耘出一片沃土的劉效忠等十位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蹟,展示了最美鄉村教師平凡真實的生活和高尚的內心世界。接受採訪的最美鄉村教師們説到他們為什麼能夠長期默默堅守時,給出的答案是如此的相似————因為愛和責任。

“老師您———好———”

一排排整齊的敬禮

一聲聲稚嫩的童音......

這一幕幕場景將是我今後工作的動力,不再抱怨工作的瑣碎和艱辛。“累死了”————有時聽到老師們的感歎聲,特別是剛開學事務多,學校各項工作依次推開,一年級的國小生剛入學沒走入正軌—————老師們累得夠嗆———但比起他們的困難我們所面對的又算什麼呢?,我們的教學條件太優越了,我們應秉承他們的精神,做真正的教育者,和他們一樣,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無怨無悔地奉獻自己的一生。

平時我也很關心我的學生,時常為他們送去關懷和温暖,真正做到了做學生課上的良師,課下的益友,我也覺得我所做的足夠了,認為自己是個合格的老師了,但與他們相比我做的這些還遠遠不夠。

今後我將以他們為榜樣,懂得教師不是驚天動地,不是轟轟烈烈,是一支粉筆書寫兩袖清風,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是傾其所有去愛。我要大聲説,我願意做最亮的蠟燭照亮孩子們的熱生之路,因為選擇了我的愛,我就會愛我的選擇。

《鄉村最美教師》觀後感 篇七

有人説教師是辛勤的園丁,也有人説教師是春蠶,還有人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還有人説教師的蠟燭。然而,教師到底應該是什麼?他們為什麼如此讓我們敬重?觀看了《最美鄉村教師》後,我知道了“美”,已不是單單形容他們的外表了,此刻,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精神,是“美”的最好詮釋。沒有優越的工作環境,甚至是不算工作環境的地方,沒有正常的生活水平,當一切都是困難的,艱苦的,我看到的他們,卻是不離不棄的守候,守候着他們的職位,守候着一個個孩子的夢想,更為孩子們撐起了另一片希望天地。

在中華大地上其實有千百萬個鄉村教師像他們一樣在為祖國的未來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默默地奉獻,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奉獻青春。因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們甘受清貧,病痛而無怨無悔。從這些鄉村教師的故事中,看到的是一名教師,放下了“自己”時的勇氣與擔當。正是這種放下,使得教育的基礎不在是名利,不在是個人追求,而是一步一步得,慢慢得走向人間的大愛與小愛,用心得感受着人與人之間得交流,當他們左手年華,右手倒影時,他們所給予的愛,已然得到了被孩子們愛的回報。正是在這愛的給予與回報中,他們實現了一種自我價值,獲得了愛的温暖,成就了他們的“最美”。

他們用自己的執着與生命詮釋着美麗,詮釋着大愛,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和他們相比,我們的教學條件太優越了,我們應秉承他們的精神,做真正的教育者,和他們一樣,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無怨無悔地奉獻自己的一生。

最美鄉村教師觀後感 篇八

35年來,他耕耘三尺講台,以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一步一個腳印地履行着一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哺育出一片桃李芬芳。

9日清晨,記者在濛濛細雨中來到了河北省平鄉縣賈村,正在自家田地裏搶收已落地的春玉米的胡清汝對記者説,"地裏的春玉米早就熟透了,因為一直忙着照顧學校裏那些留守學生,莊稼顧不上收,現在棒子都掉地上了,這幾天要抽時間把玉米收了。"

"我已經從教35年,從師教學,不僅僅是我的職業,也是我們整個胡家的信念。"胡清汝説,他從小就在爺爺身邊長大,平日裏看着爺爺教書育人,在很小心靈中就已烙下了教師的痕跡。他深深記得爺爺留下做人為師的道德準則:為人至孝、宅心仁厚、誨人不倦、兢兢業業。

"一門師表,兩萬弟子,三尺講台,四世家傳",這句話是胡清汝及胡家的寫照。胡清汝對於教育有着特殊的感情,因為他來自一個特殊的教育世家,胡清汝的祖父、父親、叔叔、母親、女兒、侄女、兒子……都是教師。在70年的歲月裏,胡家四代人已經有近70年的從教家承,出過20名鄉村教師,學生超過兩萬人。

在和記者攀談時,掛在胡清汝嘴邊最多的就是那些鄉村留守學生,"這些孩子們因為家距離學校較遠,吃住都在學校,我不光要負責任課及學區工作,還要照顧好這些孩子們的生活起居。這些孩子的家長都出門打工了,走的時候把孩子交給我,我就是他們的父母,在學校裏我不但要嚴格要求他們好好學習,還要培養他們誠懇做人的準則。"

"我國有很多的鄉村教師,我只是他們中普通的一員,我們都在默默的奉獻着,在平凡中堅守着,其實這沒有什麼,這恰恰是我們應該做的。因為只要我們能把學生培養成材,這就是我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胡清汝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