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西部法官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欄目: 工作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W

第一篇:西部法官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西部法官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西部法官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為貫徹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央關於西部人才培養的精神,提高西部地區法官的素質,加大對法官培訓的力度,推進人民法院法官職業化建設,最高人民法院決定開展支援西部法官培訓工作。我是一名基層法院的法官,有幸參加了這次西部法官培訓。通過培訓學習,使我進一步提高了對法官應具備素質的認識,在庭審駕馭能力、審判法律適用能力、裁判文書製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較大提高,並在如何做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上也有了清醒的認識。總之,參加培訓學習,認識加深,能力也得到提高,收穫很多。一、強素質,樹形象、努力提高法官素質法官的素餘包啥政治道德素質,外在形象素質和業務素質等方面。政治道德素質是法官行為動力和行為方向的內在素質,是法官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集中表現,它在.諸種素質中居於核心地位,是法官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包括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兩個方面。政治素質主要表現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敏鋭性、政治鑑別力、政治態度、服從大局意識、工作責任感和遵守政治紀律的自覺性等諸多方面。對法官而言,具體地:講就是要求每一位法官能夠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確立堅定的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黨制定的各項方針、路線、政策與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面對錯綜複雜的各種問題,要有見微知著的政治敏鋭性和辨別真偽的政治鑑別力;面對塗上各種顏色,戴上各種面具的不正當的利益誘惑,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堅強的自我約束力,自覺遵紀守法,堅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要有大局意識,顧全大局;要有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善於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的穩定。道德素質包括公僕意識、敬業精神、公道正派、勤政清廉等方面。具體來講,就是要求法官時刻注意傾聽羣眾的呼聲,滿腔熱情地把解決羣眾的各種糾紛當作自己最神聖的職責;要有熱情服務,求真務實,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講求高效的工作作風和努力鑽研業務,迎接挑戰的具體行動,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要有懲惡揚善的司法理性,扶正壓邪,秉公執法,主持正義,不拘私情,辦事公道,維護公正,為人正直,坦率誠實;要清清白白做人,做到清廉、潔淨、不貪、不沾;要經得起金錢、物質的誘惑,抵禦住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襲,過好金錢關、美色關,品行端正,廉潔自律。外在形象對法官來説是一個外在素質,法院是公平、正義的窗口,法官是維護公平、正義的直接執法者,法官的形象直接影響到法院的整體形象。作為一名法官,在外在形象方面要求做到:心理素質良好,樂觀開懷,情緒平衡健康;接待文明,有禮、有節、有度、和藹可親,執情端莊,莊重而不隨便,認真而不敷衍,耐心而不暴躁;開庭準時,舉止穩重得體,傾心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認真細緻做好解釋教育工作,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業務素質就是法官必須具備的法律專業知識。法官是天平的象徵,只有熟練掌握和具有淵博的法律專業知識,才能使天平平衡。因此,一方面,法官要勤奮學習,掌握深厚的法律知識功底;另一方面,要善於積累實踐經驗,把法律理論知識和審判實踐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精研好學,與時俱進。二、以培訓學習為契機,切實提高“三個能力”庭審駕馭能力、法律適用能力,裁判文書製作能力是每個法官依法行使審判職能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我在基層法院長期以來一直從事民事審判工作,通過參加這次培訓學習,在民事審判的“三個能力”方面主要有以下的提高:1.庭審駕馭能力:這是法官操作、控制整個庭審過程的一種能力,是法官綜合運用自身已掌握的法律知識,按照程序法的相關規定,通過庭前、庭中、庭後各個訴訟階段,操持整個庭審過程,指揮和控制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以查明案件事實、分清責任、依法作出裁判的能力,是法官各種素質在法庭上的綜合反映。作為民事案件,在庭前準備階段,我認為應該具備以下四種能力:一是概括而清晰的閲,卷歸納能力。閲卷中,重點把握告的是什麼,雙方爭議的焦點又是什麼,庭審中應查清的事實和把握的重點是什麼等問題;二是組織協調能力。就是要對合議庭組成人員及書記員進行合理的安排和分工,有分有合,確保庭審的順利進行;三是訴訟指導能力。按照案件的具體情況,根據訴訟程序和制度,告知當事人的相關權利與義務;四是庭前預審能力。審前預審,目前在不少法院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就是製作庭審提綱,對於庭前交換證據和庭前聽證活動很少開展;這些活動大都放到開庭審理時進行。通過這一次的培訓學習,我不僅懂得庭前可以聽證調解,而且還掌握了庭前交換證據是法定程序,以及在庭前調解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還有要做一名出色的法官,在庭前準備工作中,必須切實完成的四項實體性工作。開庭審理階段是庭審的重點階段和民事訴訟的中心環節。在這一階段應重點把握住以下幾種能力,一是控制能力。要求法官在庭審中應樹立絕對的指揮權威,指揮得當,控制有力有節,應克服兩種傾向,其一,超職權主義的審判權,庭審的一切圍繞法官的意志轉。其二,任意的當事人主義訴訟權,庭審中任憑當事人東拉西扯亂髮言而不加以指揮引導,甚至爭吵也不制止。控制能力應着重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第一,正確引導當事人進行訴訟,重點抓住舉證、質證、辯論幾個環節,尤其在辯論階段,要正確引導當事人,代理人緊緊圍繞案件事實、訴訟主張、爭議焦點、法律責任、證據證明力、法律依據等進行辯論,不能信口開河,無理取鬧,偏離主題。第二,要有效控制庭審節奏,積極探索和大膽嘗試成功的好的庭審方式,特別是對事實已清,責任分明的案件,積極嘗試當庭宣判,避免節外生枝,提高庭審能力效力;二是綜合概括能力。在事實調查和辯論階段,要善於採用科學的方法,客觀、準確地綜合概括出雙方爭議的焦點;三是庭變處置能力。就是對庭審中發生的各種突發、意外事件,要公正合法,合情合理,果斷及時,慎重穩妥,快速敏捷地作出處置;四是調解疏導能力。過去在民事案件的審理中,往往把調解疏導工作只作為一種形式而不加以重視,其主要原因就是對調解疏導工作認識不夠,忽視了民事審判法官是糾紛的化解者,把判案當作目的,一判了之。這次培訓,對調解疏導工作有了清醒的認識,認識到民事審案目的是化解矛盾,解決糾紛,調解疏導是達到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三者有機統一的最好方法,它可以較好地避免矛盾的激化升級。2.法律適用能力:它是法官以其特有的法律知識和司法技能,將法律規定具體運用到案件中得出裁判結論,公正高效地解決糾紛的專門性活動。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不僅對民事法律適用的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而且對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適用的若干問題也有了較大的認識和提高。如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的訴訟主體資格問題,以前總認為營業執照被吊銷之後,企業法人已不存在,因而無法確定訴訟主體資格,致使這類案件不了了之,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參加這次培訓學習後,明確知道了企業法人被吊銷營業執照後,應當依法進行清算,清算程序結束並辦理工商註銷登記後,該企業法人才歸於消滅。因此,企業法人被吊銷營業執照後至被註銷登記前,該企業法人仍然存在,可以自己的名譽作為訴訟主體參加訴訟活動。又如在賓館入住引發的人身財產損害賠償糾紛問題,對在賓館存在履約不善,第三人利用賓館履約不善的疏漏,進行不法侵害對入住賓館造成損害而引發的糾紛,在第三人暫未能查明或負案在逃的情況下,往往造成此類案件不了了之,受害客户追訴不能。通過參加這次培訓,知道了入住客户可以在賓館有過失行為而要求其承擔違約賠償責任。3.裁判文書製作能力。裁判文書是法官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對案件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處理決定。通過這一次的培訓學習,進一步的提高了裁判文書的製作能力,並對裁判文書的格式、內容、寫法、製作要求和應注意的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通過學習,本人明確了裁判文書在事實要素方面必須掌握:①事實要清楚;、②突出所爭議的焦點;③因果關係明確;④判斷證據準確,運用證據恰當。裁判文書在説理方面的敍述要求做到:①突出依法論理;②説理要有針對性;③援引法律條文準確。,三、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做一名合格的法官跨入新世紀的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已加入wto,對法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羣眾滿意的人民法官,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1.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做到政治過硬。江澤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加強新世紀政治思想建設的行動指南,更是新時期加強政治思想建設,不斷提高法官整體素質的根本指導思想。因此,作為法官,必須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始終保持法官的政治堅定性和政治敏鋭性。一是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已思想和行動的指南,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堅持法律至上的思想觀念。二是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着力解決好“為誰掌握審判權”,“為誰服務”這一根本性的問題。三是要積極參加講學習、講政治、證正氣和職業紀律教育,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公僕意識,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2.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做到作風優良。始終保持法官的公正性和廉潔性,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要求。要以“爭當人民滿意的法官”為動力,做到自重、自省、自律、自勵、自警,愛崗敬業,清正廉潔,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結合工作實際,切實解決好辦案不公、不明、不廉、不快等問幾題。通過加強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僅使自己在思想、政治、組織、作風上有進一步提高,而且在實際工作中,力求從人民滿意的地方做起,從人民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切實解決好工作作風中存在的問題,真正做到政治堅定,思想純正,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廉潔高效,樹立良好的法官形象。3.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業務知識水平,做到業務過硬。伴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多年積累的深層次社會、經濟矛盾逐漸顯露出來;加入wto新類型案件將不斷出現;隨着新形勢的發展變化,新的法律法規還將頒佈和修訂。面對新的形勢,迫切需要法官既懂國內法,又懂國際法,提高業務素質是擺在法官面前的現實課題。因此,要不斷加強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培訊,學法用法,進一步更新司法理念學習新的法律知識,懂得更多,更廣泛的法律法規,摒棄舊的司法理念和過時的法律知識,學習金融、外貿和現代科技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樹立起與國際司法接軌的新觀念,把自己鍛鍊成為複合型的合格法官。

第二篇:法官學院培訓心得體會

激流勇進 爭做優秀青年法官

——法院系統公務員初任培訓心得體會

為期兩週的天津市法院系統初任公務員崗前培訓即將進入尾聲,經過這兩週的悉心學習,我從整體上進一步加深了對法院工作的認識,樹立了較為清晰的職業理想,為自身的職業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名剛剛邁出校門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人,這次崗前培訓的舉辦無疑是非常必要且有意義的。經過近半個月的集中培訓,我們每一位法院的新進人員都有着各自不同方面的巨大收穫。此次培訓中的授課老師既有劉院長、辛主任等市高院的諸位領導,又有漢沽審判區的李院長、濱海新區法院的張院長等基層法院領導,同時還有來自高校的專家教授以及經驗豐富的法院實踐工作者。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務,方方面面不僅充實了我的知識,更開闊了我的視野、解放了我的思想。培訓班形式新穎、獨特,內容豐富、多彩,貼近工作實際,無論是從聽課到交流,還是從所見到所聞,每一堂課都讓我有所感動,有許多不可用言語表達的收穫。加之與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工作崗位的同學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鑑工作經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我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當前我國法治進程不斷加快、社會矛盾較為突出的特殊歷史時期,法院工作者任重而道遠,各級領導都對我們青年法院工作者寄予了厚望。作為我們自己,更要認清當前形勢,承擔歷史

使命,激流勇進,爭當“正氣、精氣、才氣”集於於一身的優秀青年法官。

所謂“正氣”,就是我們必須具有剛正不阿、公正為民的品德。“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對法院工作人員至關重要,這是關乎社會公平正義的重大課題。青年法官更要嚴於律己,在工作中自律、自省、自警,自覺踐行廉潔價值觀;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常懷愛民之心,善行為民之舉,切實做到司法為民;不偏不倚,不枉不縱,切實做到嚴格依法、客觀公正,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所謂“精氣”,就是我們必須具備昂揚向上、踏實勤勉的精神狀態。青年人被社會評價為朝氣蓬勃的一代,青年法官更應保有積極工作、投身法制建設的熱情;同時,青年人也會被一些人誤解為眼高手低、不能吃苦的一代,我們作為青年法院工作者,必須克服這些缺點,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對於自身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實,一項一項抓成效,做到“五勤”:眼勤、手勤、嘴勤、腿勤、腦勤,養成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良好習慣。

所謂“才氣”,就是我們必須具備紮實的理論功底和過硬的業務能力。一位優秀的法官不僅需要深厚的法學功底,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熟練的審判技巧,才能承擔起懲罰犯罪、調處糾紛、維護正義的重要職責。作為一名青年法院工作者,一時一刻也不能放鬆自身學習,必須堅持工作和學

習相結合。除了進一步提高理論功底,不斷學習新的法律法規和司法動態,更要在實踐中向老同志學習,向優秀法官學習,不斷積累法律實務經驗,提高業務能力。

這次的培訓我不僅聆聽了諸位領導的諄諄教誨,也領略了優秀法官的個人風採,他們為我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當前我國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又處於“矛盾凸顯時期”,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既有有利條件,又面臨繁重任務。正所謂時勢造英雄,特殊的歷史時期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滾滾浪濤中,我們必須激流勇進,爭做“正氣、精氣、才氣”於一身的優秀青年法官!

第三篇:初任法官培訓心得體會

初任法官培訓心得體會

本月,我和280餘名同行參加了省高級人民法院組織的某某省預備法官培訓班。在為期一個月的培訓中,省高法、市中院的二十多名在職法官和某某大學、刑警學院等學校的四名教授為我們開設了32個專題講座。內容涵蓋了法官工作的方方面面,從刑事訴訟到民事訴訟再到行政訴訟;從單一之訴到複合之訴;從司法禮儀到廉政教育;從庭審駕馭到司法文書寫作;從審判實務到執行工作;等等。走上工作崗位一年多,帶着許多審判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走進課堂,感受最深的是培訓理論聯繫實際,緊密結合審判業務實踐,同時各位授課法官和教授對相關理論與法律規範的熟練掌握與對審判實踐的深刻剖析,使大家從中獲益匪淺。通過培訓,在增長法官業務知識的同時,最大的收穫,就是深化了對成為一名合格法官在政治立場、職業操守、業務能力等方面要求的認識:

1.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須政治立場堅定,牢固樹立大局觀和全局意識,自覺堅持“三個至上”

學習中,我深深感到,政治立場是司法活動的前進指南,是法官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集中表現,也是判斷一個法官稱職與否的核心標準。因此,必須明確政治方向,堅定政治信仰,分清大是大非,做到大局為重,服務大局。具體而言,就是要在司法工作中實踐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三個至上”的司法理念,把黨的事業、人民的利益、憲法法律的規定牢記在心坎裏,使之成為引領司法工作的路標、指引司法實踐的燈塔。為此,一個法官要有對黨的事業負責的強烈責任感,

善於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提升黨的形象;要有為人民司法的高度使命感,時刻注意傾聽羣眾的呼聲,滿腔熱情地把定紛止爭,維護人民利益當作自己最神聖的職責;特別是在處理事關重大敏感案件時,一定要從大局出發,正確理解和運用法律規定,不機械照搬法條,做好勸導調解,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將危機化解於萌芽狀態。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完美統一。從而實現“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崇高目標。

2.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法官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化身,是人民平安、社會穩定的守護神,正如先賢所言:“自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法官是唯一僅存的介於人與神之間的職業。”可見,法官的職責是多麼莊嚴神聖,法官的地位是何等崇高偉大。但法官職業的莊嚴神聖,必須依靠法官的公正廉明作為保障,所謂“正人必先正己”。如果法官自身不能廉潔公正,又怎能做到懲惡揚善、主持公道?如果不能寧靜淡泊、不徇私情,又怎能做到公正執法,匡扶正義,安定社會?不可否認的是,在商品經濟和市場大潮的衝擊下,雖然大部分法官依然能夠做到潔身自好、嚴於律己。但也有少數人墜入了拜金主義的深淵,物慾層層加碼、貪婪得寸進尺,直至走上犯罪道路,這樣的害羣之馬雖然為數不多,卻嚴重敗壞了人民法院在人民羣眾中的尊嚴與形象。因此,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對一個法官來説,廉潔奉公,堅持操守就是他的靈魂與生命。金錢並非萬能,它買不來的是法官對人民的忠誠、對法律的信仰、對職責的堅守。越是在誘惑面前,越是在壓力面前,越要保持“富貴不能

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時刻把握好心中的那道防線,甘於清貧,耐得寂寞,超然物外。以最高人民法院的“五個嚴禁”為標準,潔身自好、嚴於律己。做到內不為物慾所惑、不為情慾所動,不為權欲所迷;外不為名利所誘、不為權勢所迫、不為人情所累。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面對喧囂紛繁的時代,我們只有修身養性、淨化心靈、尚樸戒奢、防微杜漸、在工作生活中塑造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信任,無愧於自己的責任使命,為法官這一神聖的稱號添光增彩!

3.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須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

衡量一個法官稱職與否的最直接標準,就是其業務素質的好壞。只有素質過硬、業務純熟,才能查清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化解矛盾糾紛。需要注意的事,業務素質的內容,絕不僅限於對法條的熟練掌握。它主要包括查明案件事實的能力、適用法律的能力、駕馭庭審的能力、製作裁判文書的(謝謝你訪問好範文)能力、執行能力、以及司法禮儀修養等方面:

第一,必須增強調查案件事實的能力,盡力維護案件處理結果的實體公正。對於剛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我而言,一名法官法學學生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法官不僅要懂得如何適用法律,更要懂得如何查明事實。開庭審理案件不同於在紙面上作案例分析,法官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查明案件的真實情況,案件事實的形成是為案件準確定性,進而做出公正裁判的前提條件。由於接觸工作的時間還不長,我在這方面的能力較為欠缺。在培訓中,我深刻領悟到,要提高自己的

調查能力,則必須熟練的掌握證據規則、積累經驗法則,學會推理判斷,得出正確結論。就證據規則而言,必須掌握的是如何分配舉證責任,如何確定證據效力的強弱,如何把握不同類型案件的證明標準。比如,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應該堅持“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原則,但要牢記舉證責任倒置的八種情形。同時正確行使法官職權,全面地向當事人釋明其權利義務,從而充分蒐集調查與案件處理相關的各種依據,為查明案件事實,得出準確結論提供可靠的素材。對於證據不足,事實不清的案件,需要法官依照經驗法則進行邏輯推理,這就要求融入實踐,貼近生活,研究社會、開拓視野,同時還要積極借鑑前人的成果,虛心向經驗豐富的同事請教,只有積累足夠的經驗,採用正確的途徑,才能準確認定事實,公正裁判案件。

第二,進一步強化對各項法律法規的理解掌握,提高法律適用能力。本次培訓以前,總感覺自己既然以高分通過了司法考試,那麼在對法律法規的理解掌握方面就已經具備基礎,沒有太大問題了。但通過這次培訓,我深深體會到,在司法實踐中適用法律和在試卷上回答法律問題是截然不同的。在司法實踐中接觸到的各種案件,往往跨越法律部門,涉及多重法律關係;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案件法律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或者雖有明確具體的法律規則,但一經適用會與公序良俗形成衝突。這時就需要法官釐清關係,明確利害,準確定性,依靠法律原則,結合法理,做出恰當的裁判。這種能力是我必須注意培養和加強的。

第三,增強駕馭庭審的能力,把握案件審理的節奏。在本次培訓

中,省高法派出了經驗豐富的審判員為我們傳授了庭審駕馭方面的相關知識。庭審駕馭是法官操作、控制整個庭審過程的一種能力,是法官綜合運用法律知識,按照程序法的相關規定,通過庭前、庭中、庭後各個訴訟階段,操持整個庭審過程,指揮和控制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以查明案件事實、分清責任、依法作出裁判的能力,是法官各種素質在法庭上的綜合反映。在庭前程序中,應注重庭前聽證調解,依照正確的法律程序指導證據交換的順利進行。開庭審理階段是各項訴訟的中心環節。 在這一階段法官應注意培養控制力,樹立權威,指揮得當,正確引導當事人進行訴訟,重點抓住舉證、質證、辯論幾個環節,善於採用科學的方法,客觀、準確地綜合概括出雙方爭議的焦點;引導雙方當事人圍繞爭議焦點展開辯論。面對庭審中發生的各種突發、意外事件,要公正合法,合情合理,果斷及時,慎重穩妥,快速敏捷地作出處置。在民事案件中,絕不應一判了事,而要注意發揮調解的功效,讓調解疏導工作貫穿案件審理的始終。儘量用人性與温情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與怨恨,讓他們心平氣和、心服口服地接受案件處理結果。

第四,做好裁判文書,做到以理服人。裁判文書,是指人民法院依據國家賦予的審判權,在案件審理終結之後,依據查清的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對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權利義務關係或一方對另一方的申請,對案件的實體或程序上的爭議做出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書。裁判文書是依國家公權力確定法律關係,明確權利、義務、責任的書面憑證,正所謂“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譭譽忠奸,筆下有財產千萬、

筆下有人命關天。”裁判文書的好壞關係重大,必須嚴肅對待。一份好的裁判文書,必須做到事實要清楚,重點突出,因果明確;特別是在説理方面,必須做到依法論理,圍繞中心,證據充分,論證得當,結果正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以理服人,讓法院的裁判成為看得見,讀得懂的社會公正。

“學然後知不足”。本次培訓讓我有了豐厚的收穫,同時也讓我清楚地感受到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儘快成長為合格的人民法官,必須牢記使命,增強修養,勤奮學習,勇於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清正廉明;才能做到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才能無愧於人民法官這一神聖的稱號,無愧於新時代賦予我們青年法律工作者的神聖使命。

第四篇:預備法官培訓心得體會

十天的培訓短暫而充實。近距離的聆聽資深法官傳道授業,與同齡預備法官一起爭辯探討,使我收穫了更多的知識、信心和珍貴的友誼。從道德培養到庭審駕馭,從理念解讀到規則適用,從知識拓展到技能提升,從案例分析到庭審模擬,每一項培訓內容都讓我深刻的

感受到書面析案例與實務審案子的不同。

案例分析只突出理念、知識和規則的邏輯運

用,卻展現不出道德,考驗不出技能,然而審判的生動之處恰恰就在於它能綜合而細緻地體現出職業道德素養和審判技能水平。我原以為只是與審判工作沾邊的許多“零件”問題反反覆覆被各位資深法官重申、強調,居然在審判中佔據了半邊天。我深刻的意識到:審判不是答卷子,不是判了就了事,審判過程的中諸多問題的處理往往是比判決本身更重要的東西。比如,法官舉止不妥,引起當事人的不信任,即便是正確的判決,不被當事人接受,實際上糾紛就沒有化解。可見,小問題處理不好,就會直接影響審判效果,甚至導致功虧一簣。

因此,審判工作沒有所謂的及格分,只有零分和滿分。審判一直是民眾矚目的焦點,法官正是風口浪尖的行船人,審判要得滿分的評價,用如履薄冰去形容法官謹慎的良苦用心絲毫不為過。那麼,謹慎的內涵不僅僅再是慎法律效果,還包括慎社會效果、慎工作細節、慎言行舉止。

看似案情簡單、法律關係明確的案件,常常卻不能機械的套用法條,甚至某些完全符合起訴條件的案件卻不能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為什麼?在我原來的意識裏,這種疑問似乎不應該存在。

記得兩年前的新錄用人員培訓班上,主任曾經從審判實踐的角度闡釋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關係。那堂課後,我才發現法律不是萬能的,法律只是社會矛盾的諸多調節器中的一種,某些時候它並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是,當我開始思考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的問題時,卻又常常陷入一些無法解決的疑惑中:法官不可能通曉所有的知識、也不可能瞭解所有的案件背景,如何才能達到好的社會效果呢?法律要求審判必須嚴格圍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保持中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注重社會效果又必然要求法官積極瞭解案件背景材料,以便預見矛盾並把它化解在未萌芽狀態,作為法官,堅持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到底要把握一個什麼樣的度?如果恪守規則而缺乏敏感性,顯然偏離社會效果,而對案件背景調查的過於清楚,會不會導致案件審理開了花?

帶着這些疑問,我參加了預備法官培訓,有幸再次聆聽李大元主任的法律思維課。課後,我仔細琢磨了他講述的飛行員訴民航勞動爭議案、非典期間患者訴醫院案的處理方法,這才漸漸領悟了其中的答案。原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不僅是新時代法院功能定位的標準,還是法官必須具備的一種務實的法律思維。審判承擔着整合社會關係的功能,這意味着審判不是就案論案,而是要用更長遠的眼光、更開闊的思維去考慮個案的審理會帶給當事人什麼樣的利益、同時又會帶給社會什麼樣的影響。因此,審理案件需慎而又慎,仔細甄別案件的法律性質,並敏鋭的洞察其潛在的社會影響。至於剛剛提到的“度”的問題,我想,多觀察、多思考、多預見總是沒有錯誤的,只是法官不能用自己所想所見的種種事實和理由人為的擴大當事人的矛盾,替當事人去找利益、爭利益,否則就偏離了法律效果,也會必然偏離社會效果,也就破壞了“度”的平衡性。要使得兩種效果統一有度,法官在保持謹慎和細心的同時,還需要緊緊堅守客觀中立、案結事了的基本原則。

審案例不同於答卷子,程序的完美是審判工作的底線。程序的完美不僅僅是結果性的履行完規定的法律手續,怎麼履行手續常常是更加重要的過程。實務中的程序並不是書本中介紹的庭前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後陳述、評議宣判那麼粗線條,每一個階段都由許許多多零碎的工作組成,都有許許多多細節的問題需要處理,這些零碎而細節的問題又根據個案的不同而繁簡有別、形式各異。我們也許會對學習過程中的有些失誤見怪不怪,比如因為熟練使用拼音輸入法、剪切板而疏於檢查通常會導致論文的形式錯誤,但是一旦這種細節錯誤發生在判決書上,影響的消極性可想而知。對於一篇長達萬言的文書,完全避免形式錯誤確非易事,但是我們必須完全避免。所以,即便對待如此細小的問題,我們也必須有如履薄冰的高度警惕性和責任感。

記得朱軍庭長提醒大家説,在寫判決書和宣判的時候,即便爛熟在心的法條,也要仔細參照正式文本;姜春玲庭長也提到書記員因發串了傳票而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她還提醒大家,法庭辯論結束時,一定要發出清晰的指令,否則就會影響當事人的程序權利。可見,審判中的每個字、每句話都是舉足輕重的,我們的前輩不是也在詮釋這個真理嗎?我想,作為一名預備法官,要想出色的適應未來的審判工作,就需要不斷保持責任感,重視工作細節,從點點滴滴中強化謹慎意識。

案件的審理程序直觀的處於當事人的監督之下,因此,法官不能有絲毫褻瀆權威、有損中立的言行。我清晰的記得姜春玲庭長給我們舉

的一個生動例子:我正在調解,當事人突然闖進來説:“法官,我給您送錢過來了!”姜庭長雖然心裏明白是已審結的一個案件當事人來送賠償金,但是她對着其他當事人把話説的非常到位:“您是過來送賠償金的對吧,我現在正在處理案子,一會再給你辦手續,您再稍等一會兒。”姜法官還幽默的説,“如果我含糊不清,來一句‘送錢是吧,等會啊!’這樣就好心辦錯事情

了,我面對的當事人會怎麼想象這件事情,會怎麼想象法官?”我關注到,資深法官在講庭審駕馭能力的時候,更多的關注了程序上的細節問題和庭審突發事件的處理。這些突發事件或許就如上例一樣可小可大:當事人一句“送錢”不是刻意刁難和考驗,目的不是為了看看法官怎麼處理,本身是個枝節小事,但是若處理不妥,“説者無心,聽者有意”,很可能會造成惡劣影響,釀成大失誤。恩格爾曾説:“法官的一言一行,無論對治癒創傷還是對造成創傷都有深遠的影響”。身為法官,要做到謹言慎行不是空有謹慎之心就可以了,還必須有細緻周全的思考、縝密敏捷的思維、豐富的處世智慧和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否則謹慎也只是膽小的代名詞。作為一名年輕的預備法官,我深知,自己需要學習和提高的還有很多很多……

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十天的培訓使我領悟了“慎”字更加豐富的內涵,並把“慎”字時刻牢記在心。如果説這種“慎”有些瞻前顧後的意味,也無可非議。審判是責任感和使命感很強的事業,對於初涉審判的我們來説,更應當三思而後行。但是,“慎”更多的表現為責任和理性。當謹慎成了習慣,理性融入了品格,就自然而然的有了駕輕就熟的審判技能。那時候,“慎”就會表現為平和、淡定、從容的職業氣質,就像每一位授課老師那樣。對謹慎想的太多,認識了現實與理想的衝突,認識了審判的高標準和高難度,認識了對法官的種種約束和要求,我忽然失去了很多豪言壯語。但是,我仍然矢志不渝,因為我知道這種轉變是我心理的成長過程,也是我進入準備狀態的過程;我期待着自己能默默的交融知識和智慧,並積澱經驗和修養……

第五篇:初任法官培訓心得體會

初任法官培訓心得體會

2014年7月10日-2014年7月20日,在這短短的10天日子裏,我參加了2014年在廣州舉行的廣東法官學院初任法官培訓班。這次培訓預示着我即將踏上法官職業生涯的開始。也預示着自己從今天開始有了一份責任。不知道是歷史的選擇,還是……

開學的第一天,王副院長就給我們做了對這次培訓的初步課程計劃及學院的教學安排,第一次見面的講述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留個我最寶貴的一句話大概意思就是“知識和技能是能夠學到的,然而人品是你一輩子都要做的修養。人與人之間成功與否的差距很大的關鍵不是取決於你跟別人之間在知識和技能層面的差距,更多時候是你為人的素養和人品”。在後來的學習中,接觸了很多的老師,他們也在不同的層面教我們業務操作技能的同時給我們做人、做事方面一些忠告和建議。

這次培訓用四個詞總結概括心得體會:素養、責任、價值、智慧

一、 素養。

這次培訓好幾節課都圍繞關於法官職業道德、司法核心價值觀、司法的價值體系的問題。老師的教學內容中都涉及法官這一個職業所需要的操守。“在西方,如果一個人是法官,就根本不用考慮這個人的道德,法官和道德高尚的人之間是可以劃上等號的,而在我們這個國度裏,恐怕不能,所以我們具備更多的或許不是我們單純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技能,而是一個高出於常人所應該具有的素養(寬容、仁厚、博愛、正直等等),這些也是其他技能的基石”。 正所謂“正人用邪法,其法也正,邪人用正法,其法也邪”!法官需要有厚德載物的品質!

二、 責任

法官需要承擔的主持社會公平正義責任,每當我們説到西方正義女神的形象時候,我們都內心澎湃,但是有很多同事將來所擁有的就是生殺予奪的權利,為什麼我們崇尚法治的同時,自己不敢去追求,不追求也就算了!但為啥還有那麼的同事還要去褻瀆法律的尊嚴和法官職業的威信呢?在這幾節課中,同學們最不願意上的課就是這些純粹法學理念而不是實際操作的課程,然而,卻讓我感覺有些不解的是雖然這些同學都希望自己在行業裏面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他們卻經常在別人面前詆譭法官這一行業的公眾形象,經過這次培訓我也從中理解公眾為什麼對我們這一行業的偏見和不解,更多的時候是我們自己把自己説成這樣的形象,能怪誰?“如果你自己都不維護你自己的尊嚴,沒有人會幫你維護”。這些話從他們口中説法院這裏沒有了公平正義,有些時候我真的感覺很可怕,如果是從老百姓口中説出來的時候我還能理解,但這話從自己人口中説出來我卻怎麼都不敢憧憬法治的未來。

三、 價值

法官需要有自己的一個價值判斷,這個判斷首先就需要的是法律,更多的時候不僅僅是體現在你對法律,還有對政治、經濟、社會形勢的整體判斷。僅僅追求一個法律效果,那種機械的裁斷案件的法官只是一個法律的工具。是不懂法律藝術的法官。以前我也一直理解法律要獨立,那天起我終於理解為啥法院的裁判不能脱離政治,脱離社會,脱離民眾的法感。 “法律本來就是政治的一個衍生物,怎麼可能脱離政治呢?法律就是為執政者所服務的”。法律更多時候是需要維護一個社會的穩定和秩序,沒有穩定,就沒有發展,最後受害的也是芸芸眾生。一個判決下去,會導致多少人為此付出代價,社會會因此產生怎樣的價值導向。這是我們法官需要考慮的不單單是法律效果,更加要考慮的是政治效果。戴海老師説的沒錯:法官不僅僅是法學家,更應該是一個政治家。

四、 智慧

法官需要有智慧、需要法律智慧、需要政治智慧、還更需要一個智慧,那就是民間智慧。案件都是發生了以後才起訴到法院的,法官需要的就是用證據還原客觀的真實事實,客觀的真實事實與法律事實之間的差距就需要我們運用生活的經驗法則去推理,這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智慧。排除合理懷疑。還原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