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赴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習培訓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5W

第一篇: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培訓心得體會

赴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習培訓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培訓心得體會—金塔縣大莊子鄉鄉長 賀成榮

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習體會

大莊子鄉政府鄉長賀成榮

(2014年12月16日)

2014年12月3日至9日,由市委組織部和縣委部組織舉辦的“酒泉市第一期黨政幹部高級研修班”,在市委組織部張金榮副部長的帶隊下,一行 70人組團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習參觀。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學習,在此十分感謝市委組織部和縣委組織部給我提供這次學習機會。浦東干部學院以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獨特的教學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感觸頗深,下面我就粗淺地談一點自己本次出行的體會。

一、先進的教學理念、獨特的教學方式、豐富的培訓內容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我們這次短短一週的培訓,課程安排內容豐富、結構合理、形式新穎。12月3日上午開班儀式後專題講授“新型工業化建設的基本內涵、發展趨勢與我國的現實選擇”,接下來培訓班依次講授了 “全球產業變遷與中國產業發展”、 “工業開發區土地的集約化經營與管理”、“循環經濟到低碳經濟”、“城市規劃與提升城市競爭力”、“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農村土地流轉政策與浙江的探索”、“農村改革發展與新農村建設”、“案例教學”等專題講授,並且通過危機管理情景模擬和媒體溝通情景模擬培訓,加深了學員的直觀感受。另外,學院採取現場講學使我們對“建設現代農業與現代新農村”標準有了更加深刻、透徹的理解。學習中日程安排的非常緊湊,專題講授、現場教學、互動研討 “三位一體”的教學方式給我們這次學習錦上添花。講解者對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工業化建設、土地經營管理、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土地流轉、新農村建設等問題沒有坐而論道,而是結合現實案例加以分析,把理論放在人民羣眾的實踐中讓學員去感悟、去認識。培訓的課程新、範圍廣,既有熱點又有理論,既有現場講學又有專題講座,還有情景模擬,沒有重複,每一次聽課都有新的認識、新的收穫。幾天的培訓,忙碌而充實。知識在專題講授中得到豐富,思想在現場體驗中得到昇華,認識在互動研討中得到深化。特別是媒體溝通情景模擬培訓,模擬新聞發佈會,面對鏡頭,面對咄咄逼人的“記者”,如何主持新聞發佈會、回答媒體提問、解決突發事件?如何判定案件?新穎、貼切的案例教學和實景模擬,有效增強了我們的應對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對於我們在基層工作每天面對羣眾的人來講也是鍛鍊和考驗,對我們提高應對複雜問題、處理和解決複雜矛盾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二、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互促互進是培訓的最大收穫

在浦東干部學院一週的學習培訓,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陶冶了情操。但學無止境,學海無涯。今後我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精神追求,在學習中充實自己,在學習中促進工作,在學習中豐富人生。學習要帶着問題學,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成。要理論聯繫實際,立足本職工作,做到學以致用。比如:學習“農村改革發展與新農村建設”“ 農村土地流轉政策與浙江的探索”;就要結合本鄉鎮的實際,用辨證地、系統地謀劃長遠,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謀劃本鄉鎮的科學發展之路。學習理論的目的在於學以致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就是要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導下,總結經驗,制定工作思路。因此,學理論,要結合實際,結合工作,在幹中學,在學中幹。學的好與不好、有用沒用,歸根結底要看學習者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運用得如何,領導本地方、本單位的科學發展的水平和能力如何。因此,短暫的集中學習、培訓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將以這次學習培訓為契機,把這次學習培訓獲取的知識、認識,儘快地運用到鄉鎮工作實踐之中,融會貫通,學思結合,學有所用,學有所成。

三、立足本職,科學發展,借先進經驗推動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

浦東之所以發展快,關鍵在於他們的思想解放程度高,創新意識濃厚,注重在各方面的創新。

在短短几天的學習中,我們時刻感受着當地政府現代化的經營理念、高效能的管理模式以及靈活的運作機制,體驗了他們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高效率的工作節奏和精益求精的負責精神。為此,在今後一個時期內我們着重將做好以下工作: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有條件的情況下選派部分幹部外出考察學習,用實實在在的典型經驗在具體工作中取得實實在在的突破。通過參觀浦東新區投資項目管理辦公室高效能的政府管理機構和快捷的行政審批程序,我們深感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僅靠一次短時間的考察很難領會其實質性的內容。我認為,解放思想是全方位、多層次的,不僅是領導幹部,而且包括全體機關工作人員,包括社會各個階層,都要通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決破除傳統落後的思維模式,打破狹隘的短期、局部利益觀念,增強長期、整體意識,進一步激起敢闖敢冒、敢想敢幹的精神,走出一條加快發展的新路子。

(二)強化服務意識,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和良好的投資軟環境。增強服務理念,變“管理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全面營造“親民、富民、親商、富商”的氛圍。使前來辦事的無論是羣眾還是客商,都能對政府更放心,與政府更貼心。

(三)加強扶持引導,樹立科學發展理念。農業產業化的主體是企業和農户,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搞好規劃和政策扶持,幫助解決產業化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重點要做好引導、支持和推動三方面工作。要加大產業發展力度,定期發佈產業信息,引導重點產業發展,防止盲目生產給農户造成的損失。要通過資金投入、政策傾斜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重點產業發展,搞好科技服務和技術指導,為產業化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進而推動重點產業發展。

(四)以點帶面抓示範,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要緊緊藉助中央和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的強勁東風,不斷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的建設力度,全力提升示範點建設的規模化、規範化、科學化、配套化。一是要超前規劃。按照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分類指導、整體推進的要求,把小康住宅、道路建設、環境美化、設施配套做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依據這一主體制定出新農村示範點建設的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整體推進。二是要高起點建設。對於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要堅持20年不落後,30年能改造的要求,對於各項配套建設力求高起點、高標準,避免重複建設和資金浪費,切實達到以點帶面、示範引導的作用,進而推動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

第二篇:赴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

赴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

於揚

時值建黨九十週年之際,我校組織全校教職工到革命聖地井崗山參觀學習,重温黨的發展歷史和光輝歷程,悼念為中國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早就渴望去井岡山參觀學習,當我們來到井岡山後,看到鬱鬱葱葱的井崗山,我的心情非常激烈,當時不顧旅途勞頓直奔井崗山斗爭時期著名的毛主席故居參觀憑弔先烈。登上黃洋界山頂,看到峯巒疊嶂,地勢險峻,真實氣象萬千,當時我們就放聲朗誦毛主席詩篇西江月《井岡山》,真是豪情萬丈,心潮激盪。

站在黃洋界上,回想毛主席當年了帶領紅軍在1928年夏,修築了三個工事。8月30日,敵軍四個團的兵力,乘毛澤東率紅四軍主力外出作戰,只留下不足一個營兵力的時機前來偷襲,團長朱雲卿、黨代表何挺穎和營長陳毅安等,利用壘石滾木,埋佈竹釘,深挖壕溝,圍竹籬笆和構築射擊掩體等作戰方式憑險戰鬥,多次擊退敵軍的衝鋒。紅軍一門迫擊炮三發炮彈,兩發因受潮未打響,第三發卻打中了敵軍指揮部,守山軍民乘勢槍炮齊鳴,煤油桶內的鞭炮也點燃了,羣眾揮舞紅旗,敵軍以為我紅軍主力回師井崗山,嚇得連夜逃走了。毛澤東同志在回師井崗山途中聞訊後,欣然吟寫了著名的《西江月?井崗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來到井崗山,我們住在茨坪鎮,我們感到格外親切,彷彿覺得離當年的紅軍近了,離老區人民近了。茨坪是井崗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裏有革命文物、革命舊居、革命烈士陵園等等,有關井崗山革命鬥爭的書籍處處可見,歌頌毛主席的歌曲處處可聽。

我們非常認真地參觀了井崗山革命博物館。博物館坐落在市中心,是井崗

山革命根據地唯一的綜合性博物館,建築古樸、莊嚴,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七個展廳珍藏了井崗山斗爭時期大批重要史料和文物,再現了當年井崗山革命鬥爭的歷史風貌。黨員同志們從第一部分到第五部分詳細地進行了參觀、學習,重温井崗山革命鬥爭的歷史。僅僅二年零四個月的時間,毛澤東、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1930年,毛澤東同志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從實踐提高到了理論高度。在蒼松翠柏、林木葱鬱的井崗山革命烈士陵園裏,紀念堂內鐫刻了井崗山斗爭時期犧牲的15744名革命先烈英名錄,供人們頃懷瞻仰。雕塑園裏,形象地塑造了井崗山斗爭時期部分主要領導人和著名人物的雕像,園內中心圈放置着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徳懷四位井崗山根據地的創始人的雕像,在園的左右兩側是袁文才、王佐的雕像,就像當年他倆山上山下遙相呼應把守住整個井崗山一樣,栩栩如生,使人肅然起敬。 “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創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這就是井崗山精神。它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井崗山軍民在井崗山斗爭中共同創造和培養的一種無產階級革命精神,這種精神不僅革命時期需要發揚,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同樣需要繼承和發揚。江澤民同志在視察井崗山時曾經説過:”雖然我們今天不再象井崗山斗爭時期那樣,天天吃紅米飯,南瓜湯了,但光榮的井崗山革命傳統一天也不能忘掉”。

青山依舊,昔日的烽煙早已散盡。巍巍井岡山猶如一部壯麗的史詩,記錄着多少傳奇、多少悲歡離合、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身臨其境,緬懷偉大領袖毛主席和革命前輩們的豐功偉績,我們真正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今日的井岡山翠竹青青,鳥語陣陣,溪流潺潺,小路彎彎,無不凝結着先烈們的熱血與汗水。

踏着紅軍走過的紅土地,品嚐着紅軍吃過的紅米飯、南瓜湯,唱着革命歌曲,我們彷彿回到那段艱苦奮鬥的崢嶸歲月。井岡山上的英雄事蹟感動和震撼着我們,井岡山精神更激勵着我們。

在南昌,我們參觀了八一起義紀念館,江澤民同志為紀念館題詞為“軍旗升起的地方”。正是在這裏,中國共產黨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向國民黨反

動派武裝鬥爭打響了第一槍。南昌起義的火種迅速燃遍了全國,各地的革命鬥爭不斷開展起來。

三天的紅色之旅很快結束了,但教育意義深遠。大家認為這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彷彿讓我們重新回到那個革命的時代,實物實景給我們展現了當年井岡山革命時期的一幕一幕,震動着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禮。大家充分認識到,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是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倍感珍惜。我們雖然不再需要吃紅米飯、喝南瓜湯,但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革命精神卻要傳承下去,只有我們的黨才會永遠保持先進性,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老一輩的革命精神就是我們保持動力、充滿信心的最大法寶。

第三篇:赴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

赴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

井岡山,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户曉。井岡山的許多故事,也是耳熟能詳。但是親身遊覽井岡山,聆聽當年井岡山的故事,卻感受到了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慨。真的感覺井岡山精神的來之不易,井岡山精神,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手培育,在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中昇華而成的。井岡山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後繼,也成為了後來的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源頭。

因此,要感謝中心領導,能夠為我們提供這樣一次難得機會,赴革命聖地井岡山,接受井岡山精神的洗禮。幾天的行程,感觸頗深。

1、人,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要有追求,要有寬闊的胸懷,要有為了實現理想和信念堅忍不拔的毅力。人,要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及時站得不高,也要挺直腰桿,向遠處望。鼠目寸光,一事無成。胸懷理想,堅定信念,這也是井岡山精神的精髓。

2、人,不能忘本。要繼承老一輩人的光榮傳統,並且有責任將之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3、要讀書,而且要會讀書,讀好書。要學會結合實際讀書。

4、要學會總結。中國革命的成功,就是建立在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輩革命家不斷總結失敗經驗的基礎上的。要學會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形成科學的理論,再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工作實踐。

5、要主動經常吃一些苦頭,憶苦,才能思甜,才能更好地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6、集體出去活動,大家在一起吃、住、玩,非常開心,也提供了一個大家互相深入瞭解,加深感情的平台。這樣的平台,更能有效的提高一個單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建議中心領導能夠多提供這樣的機會。

謝謝!

第四篇:赴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習心得體會

赴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習心得體

在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習一週來,通過課堂專題講解、現場體驗、教師點評等環節,對延安精神有了較深入的學習和理解,真正理解了為什麼當時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能夠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真正奧祕——延安精神。同時也感受到體驗式教學的魅力和延安幹部學院先進的管理以及一流的服務水平。

延安精神的內涵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樂觀的對待困難的精神;二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三是密切聯繫羣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精神;四是理論聯繫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

我作為一名紀檢監察的新兵,今天學習延安精神,如何將延安精神與現實環境結合起來,發揚延安精神,推動我們的工作,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所在。

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幹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總結和提煉的理論精華,是指導我們當前工作的思想武器。在現實中一些消極的、負面的社會現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期的伴生物,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必然會減少並最終消失,這就是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樂觀的對待困難的精神和態度。同時在市場經濟體制健全之後,仍然會有許多各種各樣的意想不到的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但是我們仍然堅信中國共產黨是有智慧和辦法解決的,共產主義是我們的最高理想,是一定能夠實現的。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那麼艱苦、那麼危險的環境下,仍然保持着昂揚

的革命鬥志,樂觀向上的奮鬥精神,沒有氣餒,沒有放棄,就是因為他們堅信革命一定能成功,共產主義事業一定能實現,困難只是暫時的。

二、以艱苦奮鬥的作風,建立節約型社會和節約型組織雖然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的物質比較豐富,但邊遠的農村,因貧困不能讀書,因貧困不能治病,因貧困仍住着危房的羣眾很多很多。多一點節約、少一點浪費,多一份愛心,少一份貪心,多一份腳踏實地,少一份虛假浮誇。比如,為災區捐款,為失學兒童獻愛心,義務參加一些公益活動,節約用水用電,節約辦公用紙等等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也是我們財政系統幹部職工應該更積極履職的。

三、深入基層、深入羣眾,搞好科研調研工作

黨校的功能是諮政育人,為當地縣委政府決策作理論支撐。因此科研調研就必須走在前頭,讓科學的理論指導科學的實踐,同時科學的實踐又為科學的理論提供發展的條件和環境。黨的理論工作者就是要將黨的理論與當地實際結合起來,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現有理論,用理論指導和分析實踐。同時科研調研又是教學的基礎,是教學的源泉。毛澤東同志在延安13年中,之所以能夠寫出100多篇曠世之作,原因之一就是毛澤東同志在那個時期非常深入基層、接近羣眾,這在毛主席的延安生活中體現得淋離盡至。與官兵同吃同住同勞動,與老百姓談心,瞭解民情民意,沒有領導的架子,沒有前卒馬後般的隨從附和等等。毛澤東同志那時寫的文章簡潔、易懂、管用。所以我們要克服長篇大論,論述關鍵的,有用的,要説得通俗易懂。

四、不斷開拓創新,解決社會發展中的新問題

當今社會新矛盾新問題層出不窮,用傳統的老辦法、老思路、舊框框是難以解決新問題的,必須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解決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國已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在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要不斷有新突破。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中央能夠在延安建立政權,沒有創新的精神和勇氣是無法做到的。比如:民主選舉中,羣眾不識字就用豆子代替寫字,這就是立足當時環境,敢於創新的結果。同樣作為黨校教育工作者,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管理都要有所創新,才能適應新形勢下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要求、黨的先進性建設要求。在延安時期,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壯大,除了中國共產黨有一個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一切為了勞苦大眾的宗旨外,還有一個就是不斷創新的精神。創新是推動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方法和工作精神。

五、利用現代教學方法和先進的管理,推動黨校幹部培訓幹部教育要以人為本,針對現代幹部學歷高、見識廣、工作忙、經濟意識強等特點,要研究適合現代幹部特點的教學方式,比如:體驗式、案例式、研討式、情景模擬式等方法。延安幹部學院的後勤服務也值得借鑑,採用外包形式,社會化服務,效果不錯。

第五篇: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習心得

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習心得

時間過得真快,為期八天的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羅江縣黨政幹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轉眼就結束了。回望學習內容可以説是“宏觀分析到位、微觀案例精典;理論深入淺出,實例生動鮮活;教、望、問相結合,形式多內涵厚;回味無窮無盡,牽動無時無刻。”下面我談談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

一、學習所得

(一)善於通過對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的分析、研判來把握經濟走勢,從而使地方經濟發展順應時代潮流。胡云超教授關於《宏觀經濟分析基礎與走勢展望》的講座,使我明白宏觀經濟調控着重從三個方面把握:一是貨幣政策。國家的貨幣政策直接體現的是市場的供需平衡關係,一直寬鬆的貨幣政策(指大量投放貨幣、新增貸款)必然導致物價上漲;一直緊縮的貨幣政策(指大量減少貨幣投放、收緊貸款)必然導致經濟增長的嚴重下滑;一直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發行與經濟發展相當),才是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的基礎。宏觀經濟調控執行的工具是利率、存款準備金和有價證券交易的市場公開(如:國債)及政府對銀行的直接干預(如:貸款規模)等。二是財政政策。主要通過變動財政收支來實現。積極的財政政策是通過減税、赤字、發債和減少政府支出推動經濟的發展,但必須有個度,否則會造成政府難以維繫或國家債務危機(如:希臘);反之,便是消極的財政政策,將減緩經濟的發展速度,甚至負增長,會使百姓收入和就業下降。財政政策執行的工具是預算增減、税負調整和國債量。三是國際政策。它直接影響進出口貿易關係,國家通過調整關税來體現貿易政策,通過外資投資政策來體現資本政策,通過匯率來體現外匯政策。

(二)善於把地區經濟的發展融入國家戰略,這樣方可快速、持續又好又快發展。王金定教授《上海改革發展與國家戰略》一課的分析,使我認識到:1927年上海建市,立市80多年,回顧其發展和定位歷程,可以説不是一帆風順和一蹴而就的,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把自己的發展放在國家大局的層面來思考並取得經濟飛躍值得深思和借鑑。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鄧小平對全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出“兩個大局”的戰略構想(即:沿海地區要加快對外開放,使這個擁有兩億人口的廣大地區較快發展起來,從而帶動內地更好的發展;這是一個事關大局的問題。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展到一定時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一個大局。那時沿海也要服從這個大局),接着1990年黨中央提出開放開發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上海市制定了“開發浦東,振興上海,面向世界”的開發方針,在國家沒有一分錢投入的基礎上,按照“自費改革、自主改革、率先改革”的思路,通過恢復民生銀行、建立浦東銀行,恢復證劵交易,建立保險公司來搞活金融,獲取龐大的開發資金,從而使過去荒涼的浦東成為如今中國發展的“標杆”之一。到2014年浦東的gdp540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00億元,其人口占上海的1/5,經濟總量占上海的1/4。由於浦東把自己的發展放在國家戰略層面去深入思考,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從而獲得國家在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並取得高速健康發展。浦東的發展為上海逐步成為國際重要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善於找準自己的區位特點和經濟發展定位,這樣地方經濟才能快速、持續發展。崑山二十多年發展、改革的見證人原市委副書記、現市人大黨組書記、副主任錢解德告訴我們:崑山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都還是一個農業縣,面積931平方公里,當時縣域經濟在蘇州六縣中排倒數第一,通過20多年的發展和調整,崑山現在已擁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2014年gdp達到2432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602億元,一般預算收入200.2億元,進出口貿易總

額達855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142元。崑山之所以能快速發展,找準自己在長江三角洲的區位特點應該是促進其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崑山市區距上海市中心50公里左右,距蘇州市區35公里左右,可以説是地理位置優勢明顯,其次是發展之初要素市場(如:土地、勞動力)較上海廉價,根據這些區位特點,崑山確立了“與上海的老企業聯合和與上海外遷的三線企業聯合”的發展之路,使崑山邁出了“農轉工”的重要一步。

(四)善於把握經濟發展的關鍵點,方可更好的實現地方經濟從量到質的轉變。錢解德同志講述的改革開放以來崑山經濟發展的五次飛躍充分説明這一點。第一次飛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東依上海、西託三線”通過大力發展鄉鎮集體企業,實現“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變;第二次飛躍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以“開發區為龍頭,帶動鄉鎮工業小區開放”的格局,實現“內向經濟向外向經濟”的轉變;第三次飛躍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按“主攻台資、鞏固日韓、拓展歐美”的思路,實現“分散的工業發展摸向園區集聚”的轉變;第四次飛躍是十六大後,通過培育產業鏈,實現“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的”轉變;第五次飛躍是十七大以來,通過加快園區的“二次創業”,實現產業集聚、企業集羣、資源集約的“大向強”轉變。

(五)參觀上海化學工業區後,我覺得循環經濟是工業園區發展之必然。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目標,“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運用生態學規律,實現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和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上海化學工業區就是建設循環經濟的典範,它按照“產品項目、公用輔助、物流傳輸、安全環保、管理服務”一體化的循環經濟發展理念。按照上游、中游、下游的石油化工產品生產鏈,引進中石化、賽科、華勝、巴斯夫、拜耳、德固賽等企業,實現煉油到乙烯裂解、乙烯化學合成物及乙烯化學合成物的循環深加工經濟體。同時,通過引進孚寶港務、中法水務、中信物流、熱電公司、公共管廊、物業管理等企業為園區企業搞好配套服務。通過近十年的發展上海化學工業區已建成為集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及合成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石油產品深加工和熱電供應、物流、物管等相互配套的循環經濟發展典範。2014年上海化學工業區實現銷售收入947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870.9億元。

(六)參觀崑山市蔣巷村後,我覺得加快農業產業向工業產業的轉移是中國實現城市化之必然。中國的城市化與發達國家相比應該説有很大的潛力,李克強同志説“中國城市化可能是21世紀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強大引擎”。然而要啟動這一引擎,只有工業化才能創造城市化的供給需求,所加快農業產業向工業產業的轉化是中國增加城市化需求的主要動力。崑山市蔣港村二十多年的曲折發展歷程,便是有力證明。該村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期還是一個“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地勢低窪、血吸蟲橫行的農業小村,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該村抓住機遇發展村集體工業,期間雖歷瀕臨破產的絕境,但他們咬定青山不放鬆,到如今以村民股份制形成的民營工業發展之路,實現了全村大部分農民由農業產業向工業產業的轉移和集鎮聚居的轉移。2014年該村所屬的江蘇常盛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全村186户農户都搬進了小別墅,而搬進別墅只須支付12.8萬元,不足部分由集團公司補足。由此可見,加快農村產業人向工業產業人的轉移是中國實現城市化的基礎。

(七)參觀崑山市炎武社區後,我覺得強化社會功能是社會管理優化發展之必然。隨着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羣眾需求的提高和增多,我們的社會管理不斷大量湧現出新的情況、新的問題和新的矛盾,政府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管理的需要。近年來,

炎武社區通過不斷的探索、總結和完善,以強化社區的社會功能實現了社會管理優化,解決了羣眾大量的生活問題和需求,這一經驗在許多地區推廣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炎武社區的做法是:緊緊圍繞“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體育、醫療保健、社會安全、黨建活動”六大服務功能不斷深化社區功能,立足家庭矛盾的解決,構建了和諧鄰里關係,淨化了社會風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鎮、出鎮有人代”的良性管理目標。

二、學習感想

通過這次學習可以説是“不比不看心中無憾、一比一看心中愧歎”,應該説西部與東部發展的差距太大了,且仍在加劇。我覺得羅江與崑山比至少落後20年。如何縮小差距、加快發展是我們面臨的主要課題。我認為目前羅江首先應縮小與崑山在思想觀念、敬業精神和服務環境上的差距,緊抓住東部產業升級、轉移和國家的中西部大開發戰略,緊抓中國城市化快速驅動和歐洲次貸危機之後的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有利時機,圍繞“產業羅江、文化羅江和生態羅江”這一次發展目標,樹立“敢想、敢幹、敢超”的精神。

(一)敢想。俗話説“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敢想既要想人之所想,又要想人之所未想。想人之所想就是要知道別人在想什麼,根據別人需求來開展工作,如:對投資者來説所想的不外乎是安全、愉快的賺到錢,這就包括兩個方面,安全度和資本回報率。根據這兩個方面,我們就應在社會管理、優化服務和提升對資源的整合能力等方面下狠功夫為投資創造一個好的生態。想人之未想,包括:想人之想不到和不敢想的事。核心是突破一些框框的限制,要敢於創新,率先創新。如:崑山改革之初在國家難以批准的形勢下自費搞開發區和上海在經濟發展到一定層次之後發展循環化學工業區等就是敢想的典範。就羅江而言距成都市90公里左右,距綿陽市20公里左右,應該説有着與崑山類似的地理優勢,我們應該成立課題組總結崑山發展的經驗、教訓,避免走彎路,縮短我們的發展歷程,羅江為何不可建成四川的“小崑山”。

(二)敢幹。敢幹既要幹人之所幹,又要幹人之所未乾。幹人之所幹,就是別人幹得好的,我們應該比別人幹得更好,比如説別人幹提升政務環境,我們就幹優化政務環境,別人做到親商,我們就要做到愛商,別人做到愛商,我們就要做到護商。幹人之所未乾,就是我們要敢於突破,善於突破,應該説發展得好的地區在體制和機制上都會有所突破,而正是這種突破導致了新的體制、機制的形成,如:最早的“包產到户”、最早的“外資引進”都屬此類。但這種突破不是盲目蠻幹,而是機制、體制已制約科學發展需求下的一種敢幹、敢破,這種敢幹有很大的風險,要求必須有敢於負責、敢於有位求無位的精神。

(三)敢超。敢超就是既要走別人成功的路快速趕上,又要披荊斬棘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如:目前都在進行產業機構調整,這種調整是對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企業的一種劣汰,那麼我們在引資時就應有所選擇,確定我們的標準和主導產業及方向定位,從而避免走回頭路和彎路。走一條自己的路,核心是怎樣實現自己的跨越發展,不搞大而全小而全,門門有,項項粗。如:在目前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三次結構調整中,我們能不能花一部分或大部分精力來研究和引進產業發展的“u”型曲線的兩端或一端(“u”型曲線的產業發展規律是“研發設計”佔產品價值的30%,生產製造佔產品價值的10%,市場營銷佔產品價值的60%)的現代服務業,從實現經濟發展的跨越趕超。

三、努力方向

(一)進一步提升服務羅江經濟發展的理念。要在全局上下極力樹立羅江經濟發展是每一個羅江工商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的理念,樹立全力服務羅江經濟發展的大局觀。(請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並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工商隊伍的素質、服務水平和效率,進一步抓好建章、立制,進一步抓好對工作落實的督查和檢查。

(二)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對工商部門涉及的行政審批事項再次進行全面清理,該取消的前置審批項目堅決取取消。同時,把行政審批權全部下放到政務窗口,減少往還,提高工作效率。繼續推行急事急辦的綠色通道;繼續推行延時服務,只要企業需要不論上下班,不論節假日;繼續推行重大項目的全程保姆式跟蹤服務;繼續嚴格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對手續齊全的當日必須辦結;做到行政審批服務“零距離、零差錯、零投訴”。努力把羅江工商政務服務水平打造成羅江對優質服務的最佳窗口。

(三)進一步思考如何服務於企業發展。在如何服務於企業發展上我局要結合國家政策的變化、法律的調整,及時深入企業進行宣傳,避免企業無知而深入“紅線”,對企業的管理以引導式和預防式管理為主;及時給企業提供一些發展的政策支持和支撐,特別是對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政策,要堅決用好用足,決不允許有半點隱瞞和保留;要用好動產抵押、股權質押和商標權質押,及時為企業融資服好務;利用工商局在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及時為企業化解在經營管理方面的涉約糾紛。

(四)進一步加大對知名品牌的培育力度。一個地方企業的品牌是否知名是經濟發展的最直接的體現和標誌,羅江建縣以來“知名商標、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中沒有一個著名和馳名商標,應該説這與地方經濟發展不相稱。為此,我局將進一步加大對商標註冊和“三名商標”的培育和引導力度,力爭在今年申報評審成功一件著名商標,力爭在五年內使全縣的著名商標達到3件、弛名商標達到1件,以增強羅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感到我們不但要“居安思危”還要“居安思進”,既要找準自己的差距又要找準自己的優勢,既要敢於創新,又要苦於實幹、巧幹,只有這樣我們羅江的發展才會越來越有希望。

王世萬——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培訓心得體會

作者:王世萬

近日,我以一名普通學員的身份,赴上海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參加了市委組織部黨政幹部高級研修班。培訓班採取現場教學、參觀考察、情景模擬相結合的方法,重點圍繞十七屆四中 全會精神、城市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與新農村建設、農村土地流轉、公共危機管理、清潔能源開發等專題進行培訓。此次培訓安排緊湊、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針對性強,中浦院其

優美的教學環境、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獨特的教學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為期一週的集中培訓,效果明顯、感觸頗深,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情操,促進了身心和諧。作為分管政

法和農村工作的領導,針對本次學習培訓,我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個人的學習心得。

一、關於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

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是《決定》對全黨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黨員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只有全黨同志自覺憂黨、興黨,把憂黨、興黨作為自己的重要責任,黨才能保持旺

盛的生命力。

一要有使命意識,做到憂黨與憂國憂民相統一。今天,黨的事業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手裏,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常懷憂黨之心,善於從承平中 預見危機,從機遇中看到挑戰,從有利中發現不利,從成績中看到差距,時刻保持對形勢的清醒判斷,始終保持安而不忘危的強烈憂患;常礪復興之志,時刻銘記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常念人民之託,以人民的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的甘苦為甘苦,時刻不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

二要有執政意識,做到興黨與實幹相統一。黨的興衰取決於執政的成效,執政的成效取決於真抓實幹;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實幹興黨,領導幹部是關鍵。要樹立正確的政 績觀,真正把心思用到幹事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上,多幹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事,正確處理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顯績和潛績的關 系,把工作的着力點真正放到研究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上,放到研究解決羣眾生產生活中的緊迫問題上,放到研究解決黨的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上,樹立正確政績觀,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而決不能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釣譽的“政績工程”。

三要有黨性意識,做到理想信念與宗旨意識相統一。每一名黨員都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為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不懈奮鬥;心中裝有組織,堅決維護黨組織的權威,認真貫徹執 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牢記黨的規矩,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與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與實現好、維護 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並不矛盾,而是完全一致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黨員對黨組織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是為了更好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有效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説,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與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與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關係是過程與結果、手段與目的的關係。

二、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問題

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是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基本要求,是現階段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也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選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 進新農村建設,必須以城鄉一體化統攬工作全局,堅持抓城鎮促農村,抓工業促農業,抓集中促延伸,引導工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市民享受的社會保障向全體農民延伸,基礎設施向小城鎮及中心村延伸,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融合,工農聯動,逐步縮小城鄉差別。

1.擴大城鎮規模,推進城鄉空間佈局一體化。統籌區域總體規劃佈局,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分類規劃。加強空間整合,以市區為核心,以小城鎮為節點,向周邊延 伸擴散,構建佈局合理、分工有序、功能配套、聯動互補的城鄉空間發展格局。以“一鎮十村”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和三十六個中心村為重點,引導人口向小城鎮和中心村集中,產業向集鎮園區聚集,增強小城鎮的經濟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使之成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節點。科學規劃和調整鄉鎮、村莊、社區佈局,加快撤村建居步伐,逐步將具備條件的城中村改為城市社區,在鎮區村和鎮區周邊村推行社區化管理。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體現集中原則,合理佈局和完善村莊規劃,加快建設中心村,進一步優化城鄉建設佈局。

2.抓城鎮促農村,推進城鄉基礎建設一體化。搞好統一佈局規劃,完善城市服務功能,鼓勵城市公用設施向有條件的鄉村延伸,建立城鄉統一、功能配套、承載能力較強的基礎設施

網絡。加強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大力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逐步建成全覆蓋的農村安全飲水體系;加強水資源保護利用,實施節水示範工程,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普及農村户用沼氣和太陽能,加大“一池三改”工作力度,切實轉變農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抓好城鄉道路建設,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優化公路網絡佈局,推進鄉村公路升級改造,在有條件的鄉村開通城市公交。大力改善農村市場設施,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農村專業批發市場,逐步引導龍頭企業地頭收購農產品,推進城市商貿物流向農村延伸。

3.統籌社會事業,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統籌城鄉社會建設,加大農村投入力度,千方百計謀劃、爭取、實施一批基礎建設和民生工程,建立城鄉全覆蓋的公共服務體系。按照 “教育資源向上集中,醫療科技、文化體育資源向下延伸”的思路,堅持國小向集鎮和中心村集中,國中向城市集中,調整城鄉教育佈局,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以提高公共醫療服務水平、完善醫療保障制度為重點,統籌城鄉醫療衞生資源,鼓勵城市醫療衞生機構向農村延伸,大力實施鄉鎮衞生院和村級衞生所標準化建設,建立城鄉一體的醫療衞生保健網絡。抓好農村文化陣地和文藝隊伍建設,健全完善城鄉公共文化網絡,促進先進文化向農村輻射。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精細化管理向農村全面延伸,提升城鄉社會管理服務水平。

4.着力改善民生,推進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各項政策,健全完善城鄉一體的就業培訓制度,建立城鄉共享的勞動力資源信息網絡,廣闢轉移就業渠道,促進城 鄉勞動力充分就業。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惠民政策,以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弱有所助、貧有所濟”為目標,加快建立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服務體系,着重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 最低生活保障、大病醫療救助、農村養老保險、“五保户”集中供養等社保制度機制,鞏固擴大合作醫療成果,啟動實施農村養老保險,探索實行城鄉統一的失業保險政策,逐步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基本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全覆蓋、無差別、均等化。

三、關於加快土地流轉步伐發展規模農業的問題

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是當前農業經營方式變革的必然趨勢,也是—項政策性恨強的工作,必須固勢利導,順勢而為,本着積極穩妥和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加強引導、加大扶持、 有序推進。

一要搞好宣傳引導工作。應針對當前農村部分基層幹部和羣眾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存在的一些模糊認識,廣泛深入地宣傳中央和省、市關於土地流轉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引 導他們破除小富即滿的思想觀念,樹立積極進取的生活理念,破除安於現狀的小農意識,樹立現代農業的發展理念,讓大家充分認識到流轉土地是以穩定和長久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不變為基礎,有利於土地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有利於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有利於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是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現實途徑,從而形成一個鼓勵、支持和積極參與土地流轉的良好氛圍。

pdf: r8z8682lmduakhw

flash8:wpd800-53933-19632-12307

ps:1045-0502-9715-8471-5218-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