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好友阿容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6.99K

第一篇:阿容讀書筆記

好友阿容讀書筆記

一個時代的吟者

好友阿容先生年底將出一本新書,由衷地為之高興,這將是他的第七本散文集,連同已出版的兩部長篇《火城》《姐妹》,阿容的作品已達九部,他給自己預設的寫作目標是一生寫出十本有價值的書,這對於現在很在寫作狀態的阿容來説,這個目標必將被其遠遠超越,阿容讀書筆記。

因是老友,阿容先生把一件又苦又樂的差事交給我,用他的話説就是“給文字把把關”,“把關”一説於我而言是萬萬不敢當的,羞煞我也。友命不可為盡力而為之,這部書稿收錄了阿容2014年寫的《本質上,我們都是無所謂主義者》等共計51篇散文隨筆,我靜下心來,認真而專注地閲讀這部約20萬字的雄渾悲壯的文稿,心裏很想為之找出幾個錯字別字或標點或語法上有毛病的地方,可最終也沒幾處文字要“把關”的,倒是阿容獨具個性特色的文字魅力和字裏行間迸濺出深邃睿智的思辨火花,讓我越讀越沉醉其中,最終,“關”沒“把”成,幾個字眼總不停地在腦海中跳躍翻騰:一個時代的吟者,想到以前曾寫過的讀書札記系列之一《一個思想的舞者-----阿容篇》,與《一個時代的吟者》恰構成了姊妹篇似的,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就以此為題再寫篇讀後感了,感悟膚淺,阿容兄見諒。

阿容先生的文字,雖然每篇的篇幅都很長,皆有三四千字,閲讀起來卻不覺得宂長枯燥,反而讓人像着了魔似的越讀越覺得韻味綿長,相信讀過他博文的博友會有同感。他的的文字,像一條憂傷的河流,讓你讀出疼痛,讀出孤獨;像一首激越的交響樂,讓你讀出犀利,讀出辛辣,像一名禪悟生死淡出紅塵的聖徒,讀出祥和,讀出超脱,更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隨着他的思緒去思去悟。

阿容先生是名公務員,也是名作家。有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悲憫心,關注底層老百姓的生存狀態,激憤社會現象中折射出的種種的惡性頑疾,可憑一己之力,想要改變什麼比登天還難,改變不了那就用手中的筆吶喊幾聲總可以了吧。吶喊的聲音能被接受和採納多少呢,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這就形成了一種矛盾,而這種矛盾註定他的人生將要比別人痛苦許多。

人生因思考而改變,生命因思考而有別樣的感悟。思考與感悟一直貫穿於阿容先生的生命長河中,進而流淌於筆端化成行行文字。如果説阿容之前的散文集《紅塵隨想》是他就一件事、一句話、一種現象、一個人......而寫下的哲思妙想的結晶,是思想碎片的凝聚的話,那麼他2014年的散文集《想着人生邊上走去》即將出版的新書,則讓大家看到了一個掙扎的矛盾的孤獨的悲觀的卻又理性的且能自我超脱的思想者阿容的形象,他的思想成熟理性,文風極具個性特色,讀後感《阿容讀書筆記》。 他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關於自我靈魂的叩問,對於生死觀的探尋,以及對於種種社會現象的追溯,一個一個問題的拋出和探究,很哲學很形而上,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在他眼裏變得如此有意義,司空見慣的現象被他解讀得如此有意味,他的文字深邃睿智而又幹淨純粹,辛辣犀利又入木三分。

阿容先生説:“一個民族的復興,不只是經濟,精神性的東西,才是一個民族永不沒落朝氣蓬勃的動力。”魯迅早就痛斥國民的劣根性,在《我們的奴性》一文中,阿容指出“中國的可怕,就在於這種奴性,一方面他願意在他的上級面前做奴,一方面他又在自己的下屬面前欣然接受這些人的阿諛奉承、卑躬屈膝的奴性”。當下,説信仰真是個讓人覺得稀缺的詞彙,《也説信仰》中一文中“其實,對大多數民眾來説,他們不需要政治信仰,他們需要精神上的信仰,當下的國人,即使他們加入了某黨某派,也並不表明他們就有了徹底的歸屬,有了信仰,至於老百姓,他們什麼信仰也沒有。他們只要有飯吃,有衣穿......”,説到尊嚴,誰不想擁有,可很多普通的小老百姓在執法者面前被管理時,一點尊嚴也沒有。《尊嚴》中説到“一個國家如何才能使他的國民生活得幸福?或者,一個國民生活在什麼樣的國度才會有幸福感?----我以為,作為一個國民,在受到執法管理者管理時,能受到最基本的尊重、同情,哪怕是憐憫,我也感到生活在這個國度是温情的、是幸福的。”

作為一個思想者,阿容先生的思緒始終處於飛揚的狀態,自傷自憐式的悲觀與絕望不會引起大家的共鳴,他不是陷在小我的怪圈裏自怨自艾,他苦惱和絕望的東西、苦苦思索的東西恰是我們所缺失的和亟待需要的,他憂鬱的是整個社會的日益物化而導致人精神上的“缺鈣”,面對誠信的缺失而導致假冒偽劣商品的泛濫,教育體制的弊端到令人焦躁的社會治安,從貧富分化到城鄉差別,從文明缺失到信仰問題,從官員貪腐到世道人心的淪喪......

因為有擔當,而變得痛苦,因為心生悲憫,而變得焦躁,因為心中有愛,而變得鬱悶,困惑,甚至於疼痛,悲傷和絕望。省作協主席範小青這樣評價阿容:“憂傷的文字背後,是一顆熾熱的赤字之心,振聾發聵的拷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審視自己的靈魂。魯迅式的犀利與哲學的思辨,令人感喟沉思。阿容先生的確是一個有思想深度的學者......”

托爾斯泰説:”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弄明生活的意義。”而這些,阿容先生都做到了,他早就參透生死看淡名利,他變村上春樹的生活模式與生活態度:把玩孤獨,把玩無奈為擁抱孤獨,享受孤獨。當一個人痛心絕望與世道人心污濁的時候,他其實已經具備了高潔的品質,已經與世俗劃開了界限。他也知道今後的歲月怎麼樣才能更有意義地活着。

蘇格拉底説:“未經審察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阿容是個思想者,自我審視和審察一直貫穿在他生命的長河中,而他的思想的結晶也將會引起越來越多人的自我審察與思索,他的人生是有價值的,他也將影響到很多人,使很多人的人生變得有價值。

阿容,他是一位時代的吟者,他的思想他的文字註定會成就非凡人生。

第二篇:魯迅《阿q正傳》讀書筆記

魯迅的《阿q正傳》我已經讀過許多次了,至今依然還沒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

今年寒假我又重温了一遍。 大概是我自己頭腦特別笨的緣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樣,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奧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現實意義來,並讓它創造出價值,帶來豐厚的社會財富(其實就是他自己的財富),同時也宣傳了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廈的建設壘了n塊磚,加了m片瓦。我實在是非常佩服這些高明人士的頭腦和眼光的。 也許是因為我曾經讀了幾本古書,中了舊思想的毒,思想比較保守,屬於呆子一類,故從來只知道有為聖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聖”),為鬼神立廟 (如文昌廟、藥王廟等),而從不知竟會有人為阿q這樣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狀更無豐功偉績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槍斃示眾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廟的。

然而,在我國的靈秀山水地紹興,卻有一家“土穀祠”專門為阿q建立起來了。土穀祠是魯迅小説裏阿q住過的地方,是在未莊的。它何以會出現在紹興,我不得而知,也許這是分店或者連鎖店吧。但我又太孤陋寡聞了,沒聽説過哪裏還有一家土穀祠,這到現在為止應該還是隻此一家,別無分號的。也許未莊就是紹興,紹興就是未莊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沒有考證過。究竟土穀祠為什麼會開在紹興,那就只好等淵博的學者們來考證考證了。總之,現在紹興就是有這樣一家土穀祠。 那麼土穀祠裏供奉的是什麼呢?我沒去過,不大清楚,大概就是社神穀神吧,好保佑當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而,我們精明的商家,好像還沒這麼博愛,眷顧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但裏面又不供奉阿q,因為他不是聖人,他們為阿q立這一家土穀祠,只是因為這是阿q曾經“下榻”的地方。就這問題我想來想去,最後總算想通了:所謂的“土谷”者,土地和稻穀者也。而現在保佑土地和稻穀之神,就是錢爺爺、孔方兄,亦即財神爺。試想那土穀祠的老闆、廟祝,不就是在這萬能之神的保佑之下獲得建屋買房的土地和吃飽肚子的稻穀嗎?至於阿q和魯迅,只不過是財神爺香案上的香爐罷了,就專門等待那些熱愛魯迅、熱愛文化、熱愛旅遊的 “香客”們前來上一炷香。想通了這些,我就更是對那些老闆和廟祝佩服得五體投地了:他們既保佑了自己的土谷,也給當地帶來了土谷,而且讓“香客”們獲得了無價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們禮拜禱告完畢之後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樣。他們建立了這土穀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為聖人矣! 上面説了這麼多,彷彿都是從“耳聽為虛”的東西上引發的。

紹興土穀祠的情況,我只是從那些寫得繪聲繪色的旅遊指南中的介紹和遊人的敍述中得知的,自己並未去過,看什麼時候去瞻仰瞻仰吧。然而,魯迅的小説《阿q正傳》卻是“眼見為實”的。阿q有一些名言,那就是“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 或者是“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可是阿q先前是不是很闊,他的兒子(不知道他有沒有兒子)會不會更闊,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阿q的現狀很糟,這從小説中就能看出來,不用多説。阿q的這些名言我好像不只是在小説裏看過,彷彿在現實的世界裏也能經常看到、聽到過。

也許是人們引用了阿q的名言,併發揚了阿q的精神吧。有時候,我很覺得咱們中國人對外國人的態度,很像阿q對未莊人的態度,很落實了他名言裏的精神。 這就是我讀完《阿q正傳》的一些感受。

第三篇:下鄉網評-《阿q正傳》讀書筆記

《阿q正傳》讀書筆記

(發於2014年10月11日)

看了魯迅先生所寫的《阿q正傳》,發現他筆下所寫的阿q是舊社會所產生的墮落的中國人典型,魯迅先生為何會寫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為了想要宣泄對人性弱點的看法吧!所以魯迅先生用諷刺意味的手法寫出國人病態的社會和人性的善良與醜惡。從這篇文章裏面,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阿q那被踐踏的人權以及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的“精神勝利法”了,這實在是一個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這個方面來討論。“精神勝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後所發明出來的東西,説好聽一點是精神勝利法,其實根本就是駝鳥的心態,遇到困難只往地下鑽,不會真正的去解決問題,只能夠轉身就跑。

如果現今社會中有人想靠着精神勝利法來存活下去,我想這應該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吧!因為不可能有老闆會想要用這樣的員工,不要説在工作了、如果再讀書時就有這種心態,我想有這種心態的人未來應該是非常的慘吧,就連在同學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腳。而在文章中阿q為了減輕外力給來的欺壓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痺和自欺欺人來逃避現實,就因為這樣使得阿q以自負來安慰自己,於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許精神勝利法是給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學,自己明明處於劣勢,但是卻

又因為外在種種的失落,於是只有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安慰,但這畢竟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方法罷了,它並不會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所以也可以説它是一個人自暴自棄的表現方法吧。

還由於阿q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賣勞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寫給人家作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但是阿q他連基本的人生權利也沒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連一間棲身的房屋也沒有,只好長年在土榖祠裏落腳,然後必須強迫接受有錢人的欺負,以及村裏人們的戲弄、侮辱,這個現象讓我感到非常的無奈,在現今社會似乎也是有類似的現象發生,似乎有錢人在社會裏就是老大、而沒錢的就只能成為有錢人底下的玩具一樣被玩弄。在沒有人權的社會裏他的這些做法是否可以給予同情呢?這是我看完這本書體會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對於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人雖然被諷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魯迅先生想要告訴我們的應該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也不要對人太過自私,不然永遠都不會進步。

第四篇:女人不強天理難容 讀書筆記2

女強人十年成就貴婦範兒

8.把時間花在進步上

如果你研讀馬雲的人生,在前三十七年裏,他的人生就充斥着兩個字:失敗。三十七歲之後,他突就飛黃騰達了,祕訣就四個字:永不抱怨。

我對這四個字的體會越來越深,原因是我接觸的成功人士的數量近期進入核爆炸狀態,我和這些人打道,再加上我自己的切身體會,可以證明,成功的祕訣就是這四個字:永不抱怨。

我很欣賞我現在的投資人呂超,欣賞他的原因是,在我和他合作的初期,我對他的折騰,真叫無事生非。我先是簽了電視劇《寶貝》,給他交了兩集半劇本,跟他説,對不起,我要改寫《心術》了。他説,好。於是我們撕毀合同重籤。《心術》小説在寫作過程中,滕華濤導演因從未與呂超合作,對他心存疑慮,要撤銷與他的合作。我覺得這種話人在江湖都説不出口,誰知他又説好。我説,預付款我退你。他説不用,遲早會合作的。

後來又出了一系列的事情,我曾不好意思地跟他道歉,而他回答我:“我的工作就是解決問題,沒有問題我就心慌。你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交給我。”他的人生字典裏沒有責任劃分區域,他有力拔山兮的氣概。整個交往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呂超是這樣一種人:他從不抱怨。

認識他久了,我發現圈內人對他評價極高。他既務實,人緣也好;既有做大的決心,也不吝嗇與他人分享蛋糕。我當時就一個感覺,這個年輕人,未來無限美好。他的一個短信,我留到今天:“要做事,不僅要能屈能伸,還要任勞任怨。”

我有一度裝修,對裝修的唐師傅也是讚不絕口。他是我的一個醫生朋友介紹來的,朋友對他的評價是:耐折騰。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就花很長時間跟我溝通我喜歡什麼樣的風格。

他隔三岔五會帶我到建材城去選購我喜歡的材料,同時在我的預算和我的喜好之間尋找平衡點。 我訂了客衞的牆磚和地磚,這是我自己選的。等我看到半壁江山的時候,竟然後悔了。我説,這不是我想要的!他竟然比我還平靜。問我,你想要什麼?我想了想,覺得不好意思,就説,算了,我認賬,我能忍受。他對我説:“別,難得裝修一次,要用好多年,別湊合。你不喜歡,沒關係,我們改。”我嫌麻煩,他説:“滿意是最高標準,只要滿意,不怕麻煩。”最終,他既沒讓我多花錢,又實現了讓我滿意的雙贏局面。

另一個細節是,我跟唐師傅説,我要做電視機的背景牆。他推薦我幾種牆紙,我都不中意,我最終請了學美術的同學替我手繪,價格還不貴。當我打開電腦向唐師傅展示我的梵高《星空》背景牆的時候,他立刻掏出硬盤要拷貝,且跟我説,這個創意好,以後我要用到其他客户家裏去。他的辭海里,沒有憤怒不滿和責怪,只有提高再提高,學習再學習。

我跟唐師傅説:“我相信,你未來會做得很大。你現在才三十歲,是個只帶二三十個工人的小老闆,未來,你會有大公司的。你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未來買不起房子,因為你進步的速度會高於房價上漲的速度。”

這句話,其實最早是呂超跟我説的。此話之後的大半年,我就有自己的家了。

把時間花在進步上,而不是抱怨上,這就是成功的祕訣。

第五篇:讀書筆記之阿古利可拉轉

讀書筆記之《阿古利可拉傳》

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人物傳記,不為別的,就是覺得完整,我能夠從頭到尾透徹地去看一個人,不管作者的喜怒,自有一番權衡。

開篇介紹了當時歷史的大環境——羅馬帝國盛極而衰。時勢造英雄,亂世出丈夫呀,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五講四美”和諧社會,我就只希望自己吃飽穿暖,健康成長,就像個幸福的庸人安享一生。作者塔西佗【出生在一個高貴的舊貴族家庭裏】古代西方史學家大多出身貴族,再不濟都是一沒落的豪紳。內心憤憤的,出身又不是我決定的,它憑什麼決定我的一生。餘傑説:“與其詛咒黑暗,不如讓自己發光”,也對,這種高級的學者,還處在當時的社會,總得有點天賦和後天的硬件設備,如果慧根淺了,再學也是個白痴;如果配置低了,產品的質量估計有問題的會。

對於作者的生平總結下來不過以下幾點:(1)他取了個好老婆,直接的讓自己的事業踏上坦途;(2)他的政治立場鮮明的可以,深愛共和,痛恨專制;(3)膽子非常人的大,敢言善論的現實主義;(4)生時無法盡榮,死後託了薄伽丘的福為人們所熟知。

《阿吉利可拉傳》傳主是作者的老丈人,【阿古利可拉是完成並鞏固羅馬在不列顛的統治的人物,他的一生事蹟和不列顛的關係至為密切】所以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傳記,也濃縮了不列顛的發展,而塔西佗作為女婿,也能接觸到常人所無法看到的面,在他的筆下阿古利可拉有着豐富的肌理,鮮活的血肉。凡事利弊參半,至親的關係自然難免情感上有所偏頗,所以我要借一雙慧眼來好好辨析一下。【但作為一種史科來看,這部書並不是很成功的。塔西佗對於地理和軍事常識頗為貧乏】我對於地理和軍事常識更貧乏。【這部傳記很好地反映了羅馬人對於不列顛人的殘暴統治和羅馬官場中的一些黑暗面貌,它能使我們對奴隸制帝國的精神得到較深刻的體會。這種價值是並不在史料價值之下的。】不錯,不錯,正中下懷,“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來尋找不列顛”。

正文由此開始,【在我們這個時代中:風氣之濁如此,對美德之存冷誚如此】文縐縐,酸溜溜,酸的我的小心肝一顫一顫的,就是喜歡這個範。【我們的“告密人”已經連我們説話和聽話的權利都給剝奪掉了】【我們大手筆的傳世之作,竟委諸刑吏之手,而在公所的庭院裏付之一炬】難怪那麼早就呼籲言論和出版的自由。【我打算記載我們早先那種受奴役的狀況,並證實我們目前的幸福,縱然我的辭令純拙,亦無所悔。同時,這本書是寫來替我的岳父阿古利可拉作辯護的:這種勉盡孝恩的藉口即使不能使本書獲得嘉譽,也庶幾可以便它倖免於咎責吧】塔西佗明確的告知了我們寫作的目的,要記載往日的囹圄證實現實的幸福,要替岳父“翻案”,説的是削金斷玉,斬釘截鐵。

主人公,千呼萬喚始出來,克奈烏斯·尤利烏斯·阿古利可拉出生高貴,門風尚文,母親慈愛賢德,受教於馬西利亞,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之便。【他從學問中掌握了人生最難的一課,那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二字,説來容易,看破卻很難。之後的幾段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軍旅生涯磨礪了阿古利可拉的性格,他成了一個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他的上進之心,立功建譽的慾望,在那個近乎於畸形的世道里被生生的壓抑,想得而不可得,你耐人生何。離開戰場,他踏入政局,一樁好的婚姻是政治中不二的砝碼,是斡旋中的堅強後盾,也是餘生的幸福灣。這對翁婿的經歷不可謂不相似,我甚至再想,阿古利可拉在看着塔西佗的時候,有沒有看着當年自己的熟稔與親切,有沒有一種重走人生路的錯位感覺。【阿古利可拉在準備居喪盡禮的時候,突然聽到魏斯巴興起兵奪取帝位的消息,他立刻就投到魏斯巴興的手下】棄政從戎似乎是他的天命。【但由於他特別寬厚而機警,他使人相信他所遇到的這些人都是忠誠的,而事變之平定也並非出於他的強制】人格魅力往往是無窮的。人心的威力何止千萬鐵矢,軍隊這樣一個上行下效的環境,軍心齊,泰山移。【阿古利可拉自然也約束自己的才幹和遏抑自己的熱心,以免使自己鋒芒太露】建功容易,守業不易,且行且珍惜。

【阿古利可拉的才幹現在大有施展之餘地了】【就這樣,由於謹慎的服從和謙虛,他才保持嘉譽而又不致遭忌】阿古利可拉這樣的人,只要給他三分之二的土壤,他能收穫二分之三的碩果,不由地想起了,銀屏山的千年牡丹,生於懸崖峭壁,缺少水分土壤,造就了千年不朽的傳奇。在這之前,阿古利可拉一直蓄勢待發,他收斂鋒芒,只為在長久的積澱下開出花來。

【他現在雖然兼管軍民而能應付裕如,處事也不失於公允。而且,他把辦公事的時候和公餘之暇劃分得非常明顯。當他居公的時候??;在公務既畢之後??】塔西佗一直強調他在處理民政事務上的雷厲風行絲毫不遜於軍事上的殺伐決斷,不以一技之長為傲,不以機巧之術博名等等。我內心想把他與“千古聖人”相提,與“多智近妖”的卧龍並論,但作者的敍述太過蒼白,乏力,我只能覺得是一個晚輩對於自己極度崇拜和尊敬的長者的讚譽,確實無法在此基礎上豐富他的血肉,無法估量和肆意揣度他帶有的主觀情感佔幾成,卻心下茫茫然。

【當他任執政官的時候,他將一位儀範可觀的女兒許配給我】這就讓我更糾結了,哪個女婿敢説老丈人的不是?

阿古利可拉是在公元78年夏季出任不列顛總督的,在這時作者從10到17部分着重介紹了不列顛的地理和居民狀況,寫的比較籠統,重點是當時的時局。這些篇幅中我比較有印象的就是【鮑蒂赤雅】依稀記得以前看過一個電影,女主角就是她。記憶很遙遠了,但女主很漂亮也很老辣,胭脂味猶帶着殺伐的血腥,結尾是她的一場悲壯的自戕。話題扯遠了,回來,回來??【阿古利可拉還是毅然決定應付這個危局】 真的勇士,敢於面對慘淡的人生,敢於面對淋漓的鮮血,阿古利可拉麪對的是一個“爛攤子”,他憑藉着勇敢,策略,機變的軍事指揮才能贏得非常漂亮,這次的考驗為阿古利可拉正名,為其立身,為其在 不列顛的建設中拔得了與眾不同的起點。【他從前人的經驗中得到教訓,知道在武力鎮服以後如果繼之風暴政,那麼就會前功盡棄】【首先治理家政】 這一部分寫的很詳細,我看了也覺得很佩服,在當時野蠻的時代,阿古利可拉能總結前人之利弊,廢虞詐 ,身為貴族體恤下民,很不易。同時,請原諒我惡意的懷疑這些敍述的真實性,也許是真實的,只是某些點被作者刻意的擴大或者縮小了。人,生而為人,不可能如完璧般淨無瑕穢,所以,我的敬仰無形中也打了折扣。【到了他出師以來的第三年[49],又開始進攻薪的土著部落】【他鞏固了已經征服的地方】我來過,我留下,我征服。戰爭是流血的政治,【不列顛人大概也就不會再有獲得自由的希望了】【在阿古利可拉到任的第六年的夏天[55],他把經略範圍擴展到波多特里亞以外的地區】世事往往極為殘酷,人卻難得糊塗!路西法:“沒有人會否認,世界終將是我的”。也就只有墮獄的撒旦,能狷狂至此。慢慢征途,濃濃滾滾漫開的血腥味,彼之所謂的凱旋之音,卻是他人的往生咒。自認為很是討厭戰爭,雖常有人用保衞家園,擴充疆土諸如此類的詞來粉飾太平,説到底不過野心作祟。

終於看完了我最不忍直視的部分,征服,殺伐,刀光血影,硝煙烽火??

【他在一年以前所生的一個兒子死去了,他不像婦女們那樣悲哀哭泣。他借經營軍務以忘懷自己的悲痛】我們女人的痛心大多寫在臉上,男子的柔情卻種在心底,穿越幾千年的時光,消盡亙古的差距,到現在,到這裏,我好像才真正的觸碰到了他的衣角。我一直認為,“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不害臊的認為自己是個感情比較細膩的,所以對於這般的硬漢的柔情,多感慨不已。把戰爭作為傷情的發泄口,作為情感的寄託,我不可置否,到也埋怨不起來。遭遇如此大悲,無一些許寄情之處,那便太過可憐了。【因此,戰爭、訴諸武力,不僅是勇敢的人建功立名的時機,也是貪生怕死的人的唯一生路。以往抵抗羅馬人的那些或勝或敗的戰役,還在我們身上留下了最後一線得救的希望】時代不同,價值選擇自然不盡相似,我沒有權利去責怪。即便是現在當代社會,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圈子。千年前,物質資料,精神資料極度的匱乏,拳頭才是硬道理。【除了巖壁,就只有那比波濤、巖壁更為可怕的羅馬人】【去搶、去殺、去偷,他們竟把這些叫做帝國;他們造成一片荒涼,他們卻稱之為天下太平】我不敢保證作者

的言之鑿鑿,當他們有能力 ,有實力去踏平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民族的時候,他們會甘心偏安一隅,會聲討而不是武力征服?往下是大段大段的呼告式的控訴與抨擊。也就是我們在西方耳熟能詳的演講,極盡渲染之能事。【我們的妻子和姊妹,縱然能避免敵軍的強姦,也會在親善和好客的名義下遭受玷辱】【生下來就是奴隸的奴隸也只被出賣一次】我相信了這漫長而富有激情的演講,開始覺得,羅馬人如此的修羅手段,閻王心腸必定是要遭天譴的。【他們聽了這篇演説以後,人人都奮發激動起來】阿古利可拉的演講到底起到了效果,還不是一點點。【勝利者因為打了勝仗和獲得了戰利品,歡天喜地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這時,水軍兵船已經沿着該島整個南岸航行了一週,乘着順風耀武揚威地回到了特魯庫倫港】勝利的味道依舊那麼醉人。【他自己覺察出所有的人對他最近虛報的戰勝日耳曼人的功勞都付之以嘲笑】當一個人的鋒芒太過耀眼,必然會招來嫉恨的,很多人朦朦無所知,便就這樣死在了自己最輝煌的時刻,死在了眾人的眼紅中。【一個臣下的名聲超乎皇帝之上,這件事使多米先級為擔心憂慮】【他決定最好等阿古利可拉的聲望和軍隊對他的愛戴稍衰以後再表露自己的仇恨】我已經看到了阿古利可拉悲劇的結局。【在這段時期中,經常有人暗地在多米先面前諂害他】山雨欲來風滿樓,行人莫問當年事。【阿古利可拉之逝世,使我們鹹到無限悲傷,使他的朋友們感到傷痛,無論知與不知,莫不懷悼。】一代英雄的隕逝,不過也是一抔黃土,一副白骨。前塵往事焚燒殆盡,留下來的不過是散佈在記憶裏的星子和這本書上冷冰冰的名號。

個人小結

閲覽過程中,我一直把阿古利可拉當做是一個我不大熟知的長者。閲讀的過程,彷彿是在他的人生中走了一遍過場,我不在戲裏,所以一直算是比較清醒。作者文筆很好,這也是我很青睞的地方,但有利即有弊,過分的追求文筆的推敲,難免失去了對史實的尊重,就做傳者的身份而言,做傳過程中難免因為情感因素有失偏頗。因為個人很喜歡書生氣的男子,就像戴望舒《雨巷》中一樣,一襲長衫,挺身玉立,輕握一把油紙傘,攜着滿身風雨瀟灑而來,對於傳主就想當然的更多是敬卻而遠之,敬他沙場的戮力征戰,血雨腥風裏的果敢決斷,平日生活中的謙遜安閒。他的心目中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對於當時敵強我弱的現實,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沉穩,頓時覺得自己低到了塵埃裏。對於他的死,我不想多去討論,事實往往過於殘酷,人卻難得糊塗。

勉強算是通讀了,心中無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