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拯救乳房》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8.95K

第一篇:《拯救乳房》讀書筆記

《拯救乳房》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眼從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被電了一下,因為周圍很多的女性已經被乳腺疾病所困擾,其中也不泛我的朋友。帶着一絲好奇、求知的心,我翻開了這本書簡介。畢淑敏,一個熟悉的名字躍入眼簾,國家一級作家,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曾經看過她的作品,想不到這竟是她15年首次唯一的修訂過的一本書,足見她對這本書的鐘愛。儘管借書時很怕被別人看到書名而遇到異樣的眼神,但我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

兩天,當我如飢似渴地把它讀完後,留給我的不僅是深思,還有感動。書中圍繞着一個特殊的團體——乳腺癌患者,組成心理治療小組為內容展開描寫。不同階層、不同命運,但卻因同一病魔的摧殘而走到了一起的人們。當他們經過一次次的心理治療,一層一層揭開心靈瘡疤的時候,留下的是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渴望。畢淑敏説,我們何時遭遇災難,是不受我們控制的;但如何走過災難,卻是我們一定能掌握的。如果説畢淑敏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想以一位從醫20年的醫者身份來幫助患者的話,我也希望能夠以一篇小小的文字來傳達一絲温情。

儘管作者並未從病因上給予過多的描寫,但是卻讓我們知道,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存有患病的機率。成幕梅(海),一個成功的商界男性,在遭遇乳腺癌之後,出現了嚴重的兩性傾向,並企圖自殺的男性。經過心理治療,漸漸迴歸了正途。鹿路,真名王惠明,為了救治親人的病,不得不輪為妓女,在得病的患得患失中自甘墮落。經過專家程遠青博士的心理疏導,終於重新樹立起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

故事很多,命運不同,但告訴我們的道理只有一個:生命如此珍貴——無與倫比。面對疾病,我們應以積極的心態去配合治療,因為生命的延長線上,沒有盡頭。正如文章的最後一段話:雪化了,變成了淚,淚被温暖的風吹乾了,雪就變成了春天。

第二篇:【原創】《拯救乳房》讀書筆記

《拯救乳房》讀書筆記

年輕,所以總覺得,生老病死離我是那麼遙遠。以為生命中還有很多的機會,很多的美妙等待我去發掘和享受。但是誰又能預知明天,生命的列車將開往怎樣的一站?

當我第一次見到這本有着刺眼書名的書的時候,我認為它終究會是與我青春互為陌生的事物,然而現在它又是那麼的靠近和熟悉。《拯救乳房》這一本心理學小説,在豐富本人的心理學知識、提供小組工作經驗借鑑的同時,更加引起了我對生命的沉思和審視。

據馬斯洛的“需要理論”所言,人的需要分五種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嚴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癌症,像是可怕的撒旦,當他悄悄地走近你的身旁,踮着腳尖悄無聲息,一步一步地吞噬你的靈魂與肉體。它的虐殺是對生命殘忍的煎熬,它一點一點地使你的以上五種需要失去滿足:它使你無法實現自我,受病痛的控制成為撒旦的傀儡;使你失去尊嚴,把自己因疾病而頹敗的軀殼暴露在陌生冰冷的醫生面前,受人歧視或同情;使你身邊的人對你的愛慢慢被病魔所消耗,使你孤立無援和缺失關愛;使你感到不安和恐懼;最後使你眼睜睜地,無力而又煎熬地,看着自己的容顏和軀體在短暫的時間內如花凋零,頹敗枯萎。

因此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不要因為自己年輕,就像孩子似的傻傻地期待生病來求得關注和關心,也不要去欣賞林黛玉般的柔弱陰鬱和悽美。疾病帶來的,總是負能量大於正能量。不是每一個人、每一段時期,都能夠有能力去克服它們、戰勝它們。年輕時如果因為狂妄而揮霍掉生命的本錢,我們終會在不久的將來嚐到入不敷出、得不償失的惡果。珍惜自己的健康,即是愛自己,即是愛他人。

在《拯救乳房》這本書裏,真正拯救的然而並不是乳房,而是被乳腺癌折磨和蹂躪的失去尊嚴和陽光的生命。德高望重的老幹部、清秀嫵媚的碩士生、現實而又無奈的下崗女工、光鮮照人的白領麗人、行蹤詭祕的妓女,以及悲痛掙扎的易裝來客,一個個不相干的生命被同一種疾病聯成一個緊密的團體,他們因為病痛而失去原有的光環和標籤,在死亡面前變得蒼白脆弱,自尊不堪一擊,他們以一種新的共同的角色走到了一起,攜帶着複雜經歷,心靈深處生與死的掙扎,愛與恨的衝突,在小組內碰撞成長。

其中我認為最扣人心絃、震懾人心的角色,是那個身為男性卻患了一般人標誌為“只有女人才會患的病”的神祕來客,成慕海。我難以想象他的身上揹負着何等的壓力和悲痛。從小就被認為是娘娘腔的他,如今又恰好患上“女人的病”,巨大的精神心理壓力,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他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方式,以女性的身份、女性的名字加入了小組,時刻面對着是否應該開誠佈公地向大家闡明身份的心理矛盾。性別對他而言變成了一個痛苦的祕密,他其實是想卸下這厚重的面具的,然而這個祕密卻噎在喉嚨裏,無法發出聲音。最後當他終於再也忍受不住的時候,他當着眾人的面,把上身的衣服全部脱光,讓大家觀摩着這個

一直在欺瞞他們的複雜軀體。他的故事像一個巨浪衝擊着每一個人的心,跌宕起伏。而書中的主人公,即這個癌症小組的工作者程遠青,她的應對方式是相當明智和理性的。她並沒有表現出憤怒,沒有情緒失控,而是冷靜地整理好真相,理智地分析組員的行為,並且給予最大的諒解,維護小組裏的和諧氛圍。我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自己成為了工作者,是否也能像她那樣有着堅不可摧的意志和理性。作為一個工作者,只有先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緒,才有足夠的魄力和理性去緩解甚至控制他人的情緒。如果在工作的時候我們自己先慌了手腳,那絕對會使我們的組員對我們失去信賴。

此外有關鹿路的一段情節也讓我覺得很精彩。她是個妓女,鹿路也不是她的真名,她生在農村,是父親的私生子,父親死得早,就跟着乾媽,也就是父親的正牌妻子以及上面四個哥哥一起過。乾媽叫她小五,待她很好。但她十幾歲的一年她喜歡的三哥得了腎衰竭,一次次地做透析,家裏漸漸拿不出錢了。於是她一個人跑到大城市賣身換錢寄回老家給三哥做透析,還漸漸在行裏幹出了名頭。然而有一天她得了乳腺癌,手術後參加了程遠青的小組。這些年來一直支撐着她的就是一個信念,只要把三哥的病治好了,三哥就能和她結婚,她就不用再做這行當了。鹿路説:“不論我和多少個男人上過牀,可我的心從來沒有放在那張牀上,它乾乾淨淨地放在家鄉的草地上,我只愛三哥。”然而程遠青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一切其實都只是你一廂情願。終於鹿路還是看清了這一切,“我知道,三哥愛的是那個能寄錢給他治病的小妹,三哥從來沒把我當成一個獨立的女人。三哥自始至終,從來沒問一句我的身體,三哥以為我是鐵打的……”這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至少不必再自欺欺人。

小組裏面的每一個人的心路歷程,或許這就是畢淑敏想要告訴我們的,她藉着程遠青的嘴説了出來:黑夜過後就是黎明,最美好的東西一直在你身邊,那就是你自己。

小説裏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劇情之一還有結尾那段。小組中的老人安疆在眾人陪伴下安然逝去後,大家來到干休會的小花園,進行小組的最後一次活動。程遠青發給每個人一張白紙,讓大家在紙上畫出自己的“生命線”,線的左端點是出世,右端點是死亡,在出世與死亡之間分別記載自己的歷程與計劃。大家都寫下了自己的生命線,其中都有着一項 “乳腺癌”,可是這一項離生命線的死亡端點很遠,卻離出世的端點比較近。那些未來的計劃,對於組員們那已經不是無奈的歎息、未竟的夙願,而是積極的理想以及對新生的追求。程遠青微笑了,事實上她作為組長是不參加這些小組活動的,但這次她破例了。生命線的右邊,程遠青清清楚楚地寫下自己的心願——成立中國癌症心理研究所。雖然因為拒絕了呂克詢的求婚並且點破他的陰謀而失去了公司的贊助使得她的夢想暫時不得不擱淺,然而她知道,癌症小組告一段落了,但這一切對小組裏的每一個人來説都還不是結局。

“雪化了,變成了淚。淚被温暖的風吹乾了,雪就變成了春天。”小説的最後一句温暖而又勵志。其實我們社工的角色,不就是這一股温暖的春風嗎?我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讓社會上每一個因為面前的困境沮喪失意、生活受到阻礙的人們,找回自己的“春天”。

第三篇:《拯救乳房》(畢淑敏)讀後感

《拯救乳房》讀後感

剛開始時,老師介紹這本書名的時候,其實我感覺也很奇怪,拯救乳房?乳腺癌的?那應該是基本關於女性的啊,老師説男性也有乳腺癌啊,我嘟囔一句“有是有啊,但只有百分之一的概率的嘛,很低很低滴...”。但我還是非常相信老師的,不可能無聊到叫我去看一本如何來包養乳房的書籍吧?所以呢,第一想着就是買了它再看,因為我喜歡在書上做批註。徵詢一下老師意見後,老師勸我不要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哦,建議先預讀。回想也是啊,買了書不少,可是貌似都沒看完。於是乎,電腦查一下,圖書館有藏的,一條信息過去,室友幫忙借回來了,然後開始為期兩天的閲讀。《拯救乳房》,真的就是拯救乳房?記錄乳腺癌患者的最後時光?各種猜想,我當時也不知道。

帶着各種疑問,以及比較賤的室友的各種“冷嘲熱諷”,開始“拯救乳房”之旅。一開始就來了一個沒有任何徵兆的自殺——探索如何自殺,比如死法、時間、地點。沒名字沒開頭沒結尾,好吧,作者挖了一個大坑。然後就是主角——留洋學業有成的心理學博士程遠青,一個可憐但堅強值得欽佩的女子。與丈夫陪讀,學業有成時,卻成換代產品跟不上潮流,赤裸裸地諷刺卻現實。以難以想象的艱辛和毅力,披荊斬棘,只為探究自己命運的悲劇和洞察他人思維的軌跡。她,孤身一人,在“學長”富商呂克閘的“資助”下,成為癌症小組的組織者和組長。癌症小組雛形誕生,一系列的風起雲湧與風平雲淡也漸漸拉開帷幕。

面向社會的招募開始,千姿百態。有人罵神經病、有人覺得新鮮...誰明白這都是抱着什麼心態來的。面試、甄選,有牴觸、有隔閡、也有“歡快的交流”,最後,八名組員,正副組長二人,共十人。程遠青、褚強、安疆、花嵐、卜珍琪、鹿路、周雲若、成慕梅、嶽評、迎春草。這已不是一個個簡單的名字、單純的代號,在我看來,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個漫長的故事。以“乳房”作為一條線,貫穿整個小組,牽引出各種“遊戲”,勾勒出一個個截然不同的生命歷程、繪畫出一幅幅形態各異的人生場景、反射出一幕幕繽紛多彩的愛恨情仇...

年老衰弱卻善良和藹的孤獨老婦人、敏感多疑身陷折磨的都市白領麗人、前途遠大一心仕途的公務員、命運慘烈身份多變的妓女、年輕漂亮冷到骨子裏的碩士、性別不明神祕的人格分裂者、官腔難改因女神傷的退休校長、家境貧寒自找被虐的下崗女工,一種叫做乳腺癌的頭號女性殺手、一個叫做癌症小組的小團體、一個叫做乳房的神聖的器官,將完全不同但又神似的命運的人糾集在一起。攜帶者各自的人生故事、懷揣着對死亡的恐懼、馱負着被摧殘地千瘡百孔的身體,相聚一處。在艱難地交流與碰撞中,彼此擁有的不再是一個人生,原來周圍不僅僅只有黑暗和恐懼、原來我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失去了為自己而活的想法、原來去掉偽裝是那麼的魅力可愛、原來凡是真的東西,都有一種讓人咬牙切齒的感動在裏

面。原來友情可以那麼可愛、愛可以那麼温暖、死亡,也不是那麼恐懼。

雖然小組的成立一開始就是一個邪惡的金錢的陰謀,雖然慕名而來人都是帶着面具隱藏着自己,雖然遭受着世人的厭惡、病魔的摧殘、死神的期盼,但,在一切“真”面前,都是顯得那麼蒼白無力、不堪一擊。

她,一生即將走完,在生命的最後盡頭回顧,發現只有政委的偉岸的背影,自己淹沒在陰影中,即使政委去了多少年,可連治病都靠政委來“託夢指示”,一輩子,只有政委。當組員説出真話,碰撞之後,她恍然大悟,是的,自己到哪兒去了?為自己而活,在生命僅存的光陰裏,她體驗到了沒有夢見政委是睡得那麼香;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為生命、為自己譜寫了屬於自己的贊曲,走得安詳。

她,都市白領麗人,卻被一張綠色的羊羔皮紙包裹得喘不過氣,猜疑、害怕、驚恐、折磨...在他人鼓勵下,她撥打了那串號碼,結果卻是空號。原來,一切都是子虛烏有,都是自己的狐疑猜測,自找煩惱。真相大白後,她容顏煥發,衣服的顏色也是那麼的鮮豔亮麗。

她,童年在完整與破碎中交替進行,因為自己的“一個錯誤”,她選擇性遺忘、轉移注意力、瘋狂地來補償,卻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很高很高的政治地位麼?這是僅有的追求,可是自己卻為什麼那麼孤獨、那麼難受、沒有任何東西值得自己高興愉快、無情無愛孤獨一人?潛意識裏,她告訴自己用命來償命、來報答,自己卻不知道。找出真相,她坦然接受了手術,因為要為自己而活。

她,很小很小就沒有父親母親,乾媽扯大之後,卻離奇的“愛上了自己的三哥”,三哥尿毒症,她為愛獨自出來闖蕩,即使出賣身體,她也覺得是一種愛,也值。不同的名字、不同的周旋、血淚在默默地流淌,卻因為那份“愛”而執着。這是“愛”?值得的“愛”?公平的“愛”?揭開那個她一直都沒有把握沒有信心沒有勇氣面對的疑問,原來,真的是這樣,不是自己一直認為的那樣。她重新拾起書籍,改頭換面,在人生的時間內,蘋果不再苦澀、乳房不再哭泣。

她,一個在校大學生,有甜蜜的愛情,因為癌的突然打擊,將自己最後的完整的身體給心愛的人之後徹底消失、徹底冰封自己。來自靈魂的“寒”,使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斷地用柏拉圖式的愛情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俗話説事不過生三,事情一旦超過三次,就成了一種慣性。她就在這種慣性中不斷地自我麻醉、享受精神的性慾——一種黑暗而神奇的力量。當她對每個組員説出“我是乳腺癌患者”後,原來,就算自己得了也不過如此,有什麼不可面對的。因為自己還是自己,這才是最真實的自己。

她(他),一個十足的“騙子”,一個陰謀家,一個懦弱者,但卻又是一個可憐的人、一個悲慘的人、一個值得同情的人。他將自己一分為二,一個成慕海——開朗健談風趣善解人意、一個成慕梅——陰鬱孤僻落落寡合,穿插在二者之間,

二者對話,準備在狗肉館爆炸自殺、片甲不留。裸體秀之後,二者合一,居然瞬間可以睡着,因為那是如此的舒坦。

她,自己沒有得乳腺癌,卻比自己得還來得痛苦不堪。眼睜睜地看着女兒被病魔折磨死,卻自死都不敢告訴女兒實情,本應珍惜的最後時光,卻是在不斷地爭吵折磨中度過。組員模擬她女兒,從而判斷出真相,原來,自認為的善意的謊言與隱瞞,以為是愛,到最後卻是赤裸裸的傷害。無法溝通的痛苦,比身體上的癌更加可怕。

她,一個可憐的下崗職工。以為“打與折磨”才代表是關注、是疼愛,在內心中,早就把自己定位到“你”,而不是“我”。被“逼”出來後,原來“你恨,他就更打你。你不恨,他過了那個勁,就來哄你,對你可好了...”與“我恨,他就更打我。我不恨,他過了那個勁,就來哄我,對我可好了...”中,“你”與“我”的魔力是那麼的大,一個受盡屈辱的靈魂在呻吟中掙扎。當一個人頻繁地使用“你”這個代詞的時候,就在下意識中把自己的真實感受掩藏起來。

多麼可愛可敬的人啊。這就是真——真實、真情、真性。

自古以來,乳房就是女性美麗的象徵。有人説世界上最秀麗的山峯一定是女人的乳房,如花朵般的綻放,優美如無聲的奇蹟。但,它又是那麼的脆弱,乳腺癌是魔鬼,在摧毀第二性特徵的時候,除了死亡的威脅,尤其對心理的創傷、靈魂地折磨、精神的煎熬、人性的扭曲是那麼的嚴重可怕。來自世界的寒意與黑暗,成為走向死亡的催化劑。但,不是這個世界沒有愛和陽光,而是缺少發現愛和陽光的眼睛。一葉障目,就無法看到生的希望、生活的美好、生命的意義。將自己裝在套子裏,又降如何可以接受到別人的擁抱和温暖。只有卸下防衞、脱下面具、坦然相見,用最真實的一面,彼此擁抱。要拯救的不只是乳房,更加需要拯救的是心靈、是靈魂、是感情。

“生、老、病、死”是每個生命個體必經發展的階段;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説,生是偶然的,而死是必然的;生是大同小異的,而死是多種多樣的。長期以來,總是用大篇幅來禮讚“生”而避談“死”,而從故事中看到和事實上,只有深刻地認識“死”和坦然地面對“死”,才能更好地把握“生”的價值,活出“生的意義”。

雪化了,變成了淚。淚被温暖的風吹乾了,雪就變成了春天。

——————2014.4.17下午於學校

第四篇:拯救乳房觀後感

拯救乳房觀後感

《拯救乳房》是畢淑敏在2014年出版的一部小説,也是她作為一個作家和心理學家雙重身份創作的國內第一部有關心理治療的小説。小説出版之時,曾引起過一些爭議,看完這部小説之後感慨很多。

帶着各種疑問,以及比較賤的室友的各種“冷嘲熱諷”,開始“拯救乳房”之旅。一開始就來了一個沒有任何徵兆的自殺——探索如何自殺,比如死法、時間、地點。沒名字沒開頭沒結尾,好吧,作者挖了一個大坑。然後就是主角——留洋學業有成的心理學博士程遠青,一個可憐但堅強值得欽佩的女子。與丈夫陪讀,學業有成時,卻成換代產品跟不上潮流,赤裸裸地諷刺卻現實。以難以想象的艱辛和毅力,披荊斬棘,只為探究自己命運的悲劇和洞察他人思維的軌跡。她,孤身一人,在“學長”富商呂克閘的“資助”下,成為癌症小組的組織者和組長。癌症小組雛形誕生,一系列的風起雲湧與風平雲淡也漸漸拉開帷幕。

面向社會的招募開始,千姿百態。有人罵神經病、有人覺得新鮮...誰明白這都是抱着什麼心態來的。面試、甄選,有牴觸、有隔閡、也有“歡快的交流”,最後,八名組員,正副組長二人,共十人。程遠青、褚強、安疆、花嵐、卜珍琪、鹿路、周雲若、成慕梅、嶽評、迎春草。這已不是一個個簡單的名字、單純的代號,在我看來,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個漫長的故事。以“乳房”作為一條線,貫穿整個小組,牽引出各種“遊戲”,勾勒出一個個截然不同的生命歷程、繪畫出一幅幅形態各異的人生場景、反射出一幕幕繽紛多彩的愛恨情仇...

在小組工作中有有一定的價值觀,在小説中也都體現出來了,比如説:互助互惠,尊重組員的權利和能力,民組參與與決策,個別化等都有所體現。在這個特殊的小組中也存在着各種各樣的衝突。在這一時期,成員的自我意識和全力控制意識增強,部分組員向工作者提出對質。在一時期程遠青作為小組工作者採取包容,冷靜,理性,穩定的方法接解決了這一問題。

程遠青,拯救小組的指引者,充分發揮了領導作用,帶領着組員們一步步走出陰暗,拜託恐懼。她也具備了一個好的領導者的素質,温暖關懷他人,敏感及時迴應組員。一直工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這些可愛勇敢的人。

“生、老、病、死”原本是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的必然,但是面對病痛、面對痛苦每個人卻表現出不同。看完全書,我的心情很複雜,身為女性,對書中的人物的感受有深深的理解和同情;身為女性,對書中人物的悲歡有着深深地體驗;身為女性,也為他們最終獲得重生而欣慰;同樣身為女性,也對畢淑敏有着深深的敬仰,正如她稱自己要“面對最悲慘的結局,勇敢抒發內心的恐懼與失落。小説中組員們由一開始的生疏到後來的好朋友,都少不了有效的溝(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通。人與人之間只有共同才能充分的瞭解對方,理解對方。

第五篇:讀《拯救乳房》有感

讀《拯救乳房》有感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圖書館看到了這本書,還依稀記得當時借書的時候還有一點不好意思,大概就是因為書名吧。現在想來應該感謝這個叫“偶然”的東西。

看完小説的第一感覺就是心情沉重,特別沉重,一個現實生活中確確實實存在的羣體,但似乎是這個社會的的一個被人們另眼相看的羣體,她們自卑,她們的自卑遠勝過那些患了其他癌症的病人。天下人的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卻各不相同,這部小説中出現的8個女人,似乎涵蓋了所有女人生活中的不幸。德高望重的老幹部,夫為妻綱的老婆婆,前途遠大的公務員,漂亮智慧的碩士生,家境貧寒的下崗女工,敏感多疑的白領麗人,以及身世複雜、來歷不明的妓女和性格分裂的“兩性”人,這些有着不同命運卻又被同一種病魔催殘的人們,攜帶着各自的人生故事,懷着對死亡的畏懼,相聚一處。

想寫的很多,可是不知道該從哪裏下手。或許自己不是病患,所以不能感同身受吧。但是從這本書裏學到了一點,遇事冷靜,不要逃避,不要只悶在心裏,不要老想最壞的結果,不要破罐子破摔,人一旦心被擾亂了,那麼身體自然而然也就垮掉了。正視自己的心理,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以為一些不好的事兒你不想就會隨着時間的累計慢慢就消失了,其實不是的,你不想是因為你害怕,解決這種害怕的絕對不是時間,而是正視它。把它掰開了揉碎了,一點一點解決,最終就都灰飛煙滅了。面對生活我們要的是勇敢、面對,而不是順從、逃避。

小説的最後一句話“雪化了,變成了淚。淚把温暖的風吹乾了,雪就變成了春天。”,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