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自己拯救自己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76W

第一篇:《拯救乳房》讀書筆記

自己拯救自己讀書筆記

第一眼從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被電了一下,因為周圍很多的女性已經被乳腺疾病所困擾,其中也不泛我的朋友。帶着一絲好奇、求知的心,我翻開了這本書簡介。畢淑敏,一個熟悉的名字躍入眼簾,國家一級作家,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曾經看過她的作品,想不到這竟是她15年首次唯一的修訂過的一本書,足見她對這本書的鐘愛。儘管借書時很怕被別人看到書名而遇到異樣的眼神,但我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

兩天,當我如飢似渴地把它讀完後,留給我的不僅是深思,還有感動。書中圍繞着一個特殊的團體——乳腺癌患者,組成心理治療小組為內容展開描寫。不同階層、不同命運,但卻因同一病魔的摧殘而走到了一起的人們。當他們經過一次次的心理治療,一層一層揭開心靈瘡疤的時候,留下的是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渴望。畢淑敏説,我們何時遭遇災難,是不受我們控制的;但如何走過災難,卻是我們一定能掌握的。如果説畢淑敏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想以一位從醫20年的醫者身份來幫助患者的話,我也希望能夠以一篇小小的文字來傳達一絲温情。

儘管作者並未從病因上給予過多的描寫,但是卻讓我們知道,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存有患病的機率。成幕梅(海),一個成功的商界男性,在遭遇乳腺癌之後,出現了嚴重的兩性傾向,並企圖自殺的男性。經過心理治療,漸漸迴歸了正途。鹿路,真名王惠明,為了救治親人的病,不得不輪為妓女,在得病的患得患失中自甘墮落。經過專家程遠青博士的心理疏導,終於重新樹立起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

故事很多,命運不同,但告訴我們的道理只有一個:生命如此珍貴——無與倫比。面對疾病,我們應以積極的心態去配合治療,因為生命的延長線上,沒有盡頭。正如文章的最後一段話:雪化了,變成了淚,淚被温暖的風吹乾了,雪就變成了春天。

第二篇:《拯救男孩》讀書筆記孩子篇

《拯救男孩》讀後感

------親子閲讀(孩子篇)

在一次家庭聚會中,我得到了一本書,書名叫《拯救男孩》。一看書名,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拯救男孩?我們男孩還需要拯救嗎?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迫不及待的翻開了目錄,書中主要講了男孩的危機及成因、如何拯救男孩、怎樣拯救男孩以及如何造就男子漢等,我被書中的男孩危機之三——心理危機所吸引。雖然家長一再的告訴我這本書不是給孩子看的,而是寫給家長和老師看的,但是我仍然戀戀不捨地想把它看完。

回家後,我向媽媽推薦了“網絡成癮”這一章,告訴媽媽:“男孩更容易成癮,男生在學習障礙、行為障礙、社會適應障礙、品德缺陷和各種障礙中存在的問題均多於女生。男孩更容易沾染上各種成癮行為,如網絡成癮等;男孩子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他們的情緒也更脆弱。”從而讓媽媽認識到我平常的一些做法也是情理之中,讓媽媽更好地幫助和督促我。同時,我發現每個章節均有一些測試,我便督促爸爸媽媽完成這些測試。爸爸媽媽告訴我他們通過測試明白了他們以前在教育孩子上面的不足。今後他們有機會他們還會和我一道閲讀一本書,一同成長、一道進步,

讀完全書,我明白了男兒當自強,男孩子的生活註定充滿了挑戰,男子漢是磨練出來的,因此,我要不斷地鍛鍊自己,讓自己擁有健康的體魄,同時還還要通過科學地探索與實踐,憑藉持之以恆的毅力,永不言棄的精神,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三篇:【原創】《拯救乳房》讀書筆記

《拯救乳房》讀書筆記

年輕,所以總覺得,生老病死離我是那麼遙遠。以為生命中還有很多的機會,很多的美妙等待我去發掘和享受。但是誰又能預知明天,生命的列車將開往怎樣的一站?

當我第一次見到這本有着刺眼書名的書的時候,我認為它終究會是與我青春互為陌生的事物,然而現在它又是那麼的靠近和熟悉。《拯救乳房》這一本心理學小説,在豐富本人的心理學知識、提供小組工作經驗借鑑的同時,更加引起了我對生命的沉思和審視。

據馬斯洛的“需要理論”所言,人的需要分五種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嚴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癌症,像是可怕的撒旦,當他悄悄地走近你的身旁,踮着腳尖悄無聲息,一步一步地吞噬你的靈魂與肉體。它的虐殺是對生命殘忍的煎熬,它一點一點地使你的以上五種需要失去滿足:它使你無法實現自我,受病痛的控制成為撒旦的傀儡;使你失去尊嚴,把自己因疾病而頹敗的軀殼暴露在陌生冰冷的醫生面前,受人歧視或同情;使你身邊的人對你的愛慢慢被病魔所消耗,使你孤立無援和缺失關愛;使你感到不安和恐懼;最後使你眼睜睜地,無力而又煎熬地,看着自己的容顏和軀體在短暫的時間內如花凋零,頹敗枯萎。

因此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不要因為自己年輕,就像孩子似的傻傻地期待生病來求得關注和關心,也不要去欣賞林黛玉般的柔弱陰鬱和悽美。疾病帶來的,總是負能量大於正能量。不是每一個人、每一段時期,都能夠有能力去克服它們、戰勝它們。年輕時如果因為狂妄而揮霍掉生命的本錢,我們終會在不久的將來嚐到入不敷出、得不償失的惡果。珍惜自己的健康,即是愛自己,即是愛他人。

在《拯救乳房》這本書裏,真正拯救的然而並不是乳房,而是被乳腺癌折磨和蹂躪的失去尊嚴和陽光的生命。德高望重的老幹部、清秀嫵媚的碩士生、現實而又無奈的下崗女工、光鮮照人的白領麗人、行蹤詭祕的妓女,以及悲痛掙扎的易裝來客,一個個不相干的生命被同一種疾病聯成一個緊密的團體,他們因為病痛而失去原有的光環和標籤,在死亡面前變得蒼白脆弱,自尊不堪一擊,他們以一種新的共同的角色走到了一起,攜帶着複雜經歷,心靈深處生與死的掙扎,愛與恨的衝突,在小組內碰撞成長。

其中我認為最扣人心絃、震懾人心的角色,是那個身為男性卻患了一般人標誌為“只有女人才會患的病”的神祕來客,成慕海。我難以想象他的身上揹負着何等的壓力和悲痛。從小就被認為是娘娘腔的他,如今又恰好患上“女人的病”,巨大的精神心理壓力,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他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方式,以女性的身份、女性的名字加入了小組,時刻面對着是否應該開誠佈公地向大家闡明身份的心理矛盾。性別對他而言變成了一個痛苦的祕密,他其實是想卸下這厚重的面具的,然而這個祕密卻噎在喉嚨裏,無法發出聲音。最後當他終於再也忍受不住的時候,他當着眾人的面,把上身的衣服全部脱光,讓大家觀摩着這個

一直在欺瞞他們的複雜軀體。他的故事像一個巨浪衝擊着每一個人的心,跌宕起伏。而書中的主人公,即這個癌症小組的工作者程遠青,她的應對方式是相當明智和理性的。她並沒有表現出憤怒,沒有情緒失控,而是冷靜地整理好真相,理智地分析組員的行為,並且給予最大的諒解,維護小組裏的和諧氛圍。我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自己成為了工作者,是否也能像她那樣有着堅不可摧的意志和理性。作為一個工作者,只有先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緒,才有足夠的魄力和理性去緩解甚至控制他人的情緒。如果在工作的時候我們自己先慌了手腳,那絕對會使我們的組員對我們失去信賴。

此外有關鹿路的一段情節也讓我覺得很精彩。她是個妓女,鹿路也不是她的真名,她生在農村,是父親的私生子,父親死得早,就跟着乾媽,也就是父親的正牌妻子以及上面四個哥哥一起過。乾媽叫她小五,待她很好。但她十幾歲的一年她喜歡的三哥得了腎衰竭,一次次地做透析,家裏漸漸拿不出錢了。於是她一個人跑到大城市賣身換錢寄回老家給三哥做透析,還漸漸在行裏幹出了名頭。然而有一天她得了乳腺癌,手術後參加了程遠青的小組。這些年來一直支撐着她的就是一個信念,只要把三哥的病治好了,三哥就能和她結婚,她就不用再做這行當了。鹿路説:“不論我和多少個男人上過牀,可我的心從來沒有放在那張牀上,它乾乾淨淨地放在家鄉的草地上,我只愛三哥。”然而程遠青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一切其實都只是你一廂情願。終於鹿路還是看清了這一切,“我知道,三哥愛的是那個能寄錢給他治病的小妹,三哥從來沒把我當成一個獨立的女人。三哥自始至終,從來沒問一句我的身體,三哥以為我是鐵打的……”這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至少不必再自欺欺人。

小組裏面的每一個人的心路歷程,或許這就是畢淑敏想要告訴我們的,她藉着程遠青的嘴説了出來:黑夜過後就是黎明,最美好的東西一直在你身邊,那就是你自己。

小説裏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劇情之一還有結尾那段。小組中的老人安疆在眾人陪伴下安然逝去後,大家來到干休會的小花園,進行小組的最後一次活動。程遠青發給每個人一張白紙,讓大家在紙上畫出自己的“生命線”,線的左端點是出世,右端點是死亡,在出世與死亡之間分別記載自己的歷程與計劃。大家都寫下了自己的生命線,其中都有着一項 “乳腺癌”,可是這一項離生命線的死亡端點很遠,卻離出世的端點比較近。那些未來的計劃,對於組員們那已經不是無奈的歎息、未竟的夙願,而是積極的理想以及對新生的追求。程遠青微笑了,事實上她作為組長是不參加這些小組活動的,但這次她破例了。生命線的右邊,程遠青清清楚楚地寫下自己的心願——成立中國癌症心理研究所。雖然因為拒絕了呂克詢的求婚並且點破他的陰謀而失去了公司的贊助使得她的夢想暫時不得不擱淺,然而她知道,癌症小組告一段落了,但這一切對小組裏的每一個人來説都還不是結局。

“雪化了,變成了淚。淚被温暖的風吹乾了,雪就變成了春天。”小説的最後一句温暖而又勵志。其實我們社工的角色,不就是這一股温暖的春風嗎?我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讓社會上每一個因為面前的困境沮喪失意、生活受到阻礙的人們,找回自己的“春天”。

第四篇:《拯救男孩》讀書筆記家長篇

《拯救男孩》讀後感

--------親子閲讀(家長篇)

一直以來都在為如何教育孩子而煩惱,市面上有關孩子教育的書籍看了一本又一本,那些書中大多描寫的是在20歲以前就成功的女孩子,像《哈佛女孩劉亦婷》中的劉亦婷、《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的圓圓。我們曾經也奢望過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被魔杖點中的那一個!在不斷摸索中,內心懷疑過這些成功女孩的事例是否適合男孩子的教育?於是苦苦地想尋找一本如何教育男孩子的書籍?作為一名男孩子的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一次偶然的家庭聚會上,一位長輩送了一本書給我們,一看書名《拯救男孩》,頓時心裏為之一震,總算盼到了,如獲珍寶,有一種如飢似渴想要一口氣讀完它的慾望。可是萬萬沒有料到,我那上國小五年級的兒子捷足先登,在餐桌上,對滿桌的美食不感興趣,卻抱着這本書啃了起來。 我一再地告之,這本書是給家長和老師們讀的,小孩子不用看的,可是,我那桀驁不馴的兒子根本聽也沒有聽進去。仍舊獨自在讀着這本書。 回到家裏,問起這本書來,兒子頭頭是道地向我介紹起來,並鄭重地向我推薦起,他認為我應該感興趣的章節。

我是在兒子的指引下開始拜讀起這本由中國著名教育專家、中國教育風雲人物孫雲曉先生撰寫的《拯救男孩》一書的,翻看書的目錄,映入眼簾的是男孩成長與教育的四大危機:學業危機、體質危機、心理危機、社會危機。兒子重點推薦了第三章“心裏危機”, 書中指出:“男生在學習障礙、行為障礙、社會適應障礙、品德缺陷和各種障礙中存在的問題均多於女生。男孩更容易沾染上各種成癮行為,

如網絡成癮等;男孩子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他們的情緒也更脆弱;男孩子更容易患一些心理疾病。”看到男孩子竟然有這麼多的危機及問題,我們家長甚是擔憂,我們不學習能行嗎?

在兒子的監督下,我們做了書中的調查問卷,您是一個缺席的父親嗎?和您是一個溺愛孩子的母親嗎?調查結果我們都被判為不合格的父母。做完問卷調查,我們感覺很慚愧,是應該懸崖勒馬了!我們決心在短時間內改正。

拯救男孩,父母是第一責任人。

父親是最重要的男子漢啟蒙老師,是男孩子學習、生活的榜樣,是從男孩到男子漢的引路人。作為一個好爸爸應該要以親密朋友的身份來到孩子的身邊,並就如何成為真正的男子漢處處給兒子做出榜樣。

對母親來説,應該把一個處處依賴他人的孩童培養成為一個男子漢,作為自己最值得驕傲的事情來做。培養男孩是充滿了艱辛和挑戰,但是是絕對值得的!母愛是男孩的“安全基地”,我們要在釋放自己偉大母愛的同時,記得適時“放飛”,男孩是需要“放養”的。是啊!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當我們和兒子共同讀完了《拯救男孩》這本書後,我們相互間多了一份包容,一份理解,我們明白了各自所應承擔的責任。“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希望兒子通過自己的探索與努力,早日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第五篇:讀書拯救自己,讀書拯救社會

讀書拯救自己,讀書拯救社會

――致全校師生的信

同學們、老師們:

我們是魯迅中學的學生和老師,整天面對着書不離手的魯迅先生,讀書自然是天經地義的事。

可問題就在這裏,正如蘇軾詩所説“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整天生活在讀書的學校中,卻有人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居然乎不願讀書。這中間有學生,甚至也

有老師。大家不妨自測一下,上學期除了讀教科書,另外還讀了些什麼書?而教科書又讀得怎麼樣?其它書又讀了幾本?在增添個人生活資料的時候,你有沒有增添書報?你家裏有書房嗎?你牀邊有書架嗎?你感到讀書是一種負擔,還是生活之必須?總之,作為書生,你到底愛不愛讀書?

作為學生不好好讀書,這不僅是一時的失誤,還會造成終生之大誤。許多父母親由於過去家庭條件不允許,或許也是自己不願讀書,今天在幹事業中抬腳動手都碰到許多難解之題;而有的家長過去是優秀的學生,今天是優秀的人才,肩挑着社會的重任。這兩種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讀書,為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找條件好的學校。家長的苦心,作兒女的應該理解。尤其應該清楚的是社會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沒有文化將寸步難行。假如説在過去的年月裏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找到了一些不錯的工作,也幹了不小的事,發了不小的財,那在今後將愈來愈不可能。你看看今天的政界,還有文盲幹部嗎?再看看商業界、企業界,儒商的成分愈來愈多。“膽大做將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人幹不了現代化的大事業,這是鐵定的事實。因此有志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有志要長大為社會做出較大貢獻的學生,都必須腳踏實地地讀好書。

要學生讀好書,老師必須帶頭讀好書。儘管我們的老師都是大學出來的,然而我們不能靠吃老本過日子。沒有一個教師敢説自己教書的資本已經足夠了,同樣的教材,知識面廣和知識面狹窄的老師教法是大有區別的。教師知識豐富,上課底氣足,教育方法活,課堂氣氛好。教師上課有聲有色,學生就願意聽,思維活躍,便於理解與記憶。教師知識貧乏,語言乾癟,講得響了嚇人,講得輕了催眠,自然收不到效果。青島師範學校教師胡修江説得好:“教師的閲讀量與閲讀率,決定了課堂上每句話的分量,也決定着學生人生每一步腳印的深淺。”

要教好書必須讀好書,不斷地教書還要不斷地讀書,一個優秀的教師總是不斷地以新的知識武裝自己。拿我們學校來説,像外語教師章煒麗,她在家裏有許多書,到三亞又買了不少書。老教師張景宇,他的數理讀書筆記厚厚的幾大本,字跡工整,條理分明,可見讀書功底之深。馬惠著、張安莉、董慶來、嚴宏軍、劉麓等老師都不但自己愛書,還率先成立班級圖書角,鼓勵學生買書、讀書。

熱愛讀書吧,親愛的老師與同學們,中華民族是個文化歷史最悠久的民族,無數的經典,值得我們一讀。我覺得我們中國文化的經典,是我們中國人的脊樑骨,它能使你勇敢地直起腰,昂起頭,頂天立地面對一切;它也是我們的飽滿肌肉,使你儀表在端莊,形無委瑣;它更是活躍的血液,使你永遠熱情澎湃,朝氣蓬勃;它尤其是我們健全的神經,使你永遠頭腦清醒。言必信、行必果,身必正,幾千年的經典,塑造了大寫的中國人。當然我們也要讀現代的科學文化知識,有人説過去的年代是文史時代,二十世紀是理化時代,二十一世紀是數學生物時代,我們不學新知識就跟不上時代。

讀書吧,讀好中文,你才算得上一個中國人,讀好外語、史地你才是一個世界人,讀好數理、經濟你才是一個現代人。縱觀古今中外,數不盡的風流人物,皆從書中走來: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孔夫子,“非學無以廣才”的諸葛亮,“讀書破萬卷”的杜甫,“書卷多情似故人”的于謙,“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的魯迅,“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户侯”的毛澤東,“最喜歡做書蛀蟲”的馬克思,“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的高爾基,依靠知識“真正地,實實在在地勝過他人”的愛迪生……這裏有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民族英雄等等等等,他們都得益於書本,幹出了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書本陶冶人、激勵人、成全人,她使人高尚,使人完善,使人優秀。作為“近水樓台先得月”的老師與學生,對讀書這樣“一本萬利”的大好事,豈能不全身心地投入。“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泣”啊,我的學生、同事們!

不讀書的人難以成才,不讀書的學校不成其為學校,不讀書的社會,急功近利,一片浮躁。可怕的是今天雖然讀過書的人越來越多,但不認真讀書,尤其是讀了後不再讀書的人也越來越多。人人都知道社會發展很快,可偏偏學習可以停滯,據説社會上讀書的人只佔5,有識之士不得不發出要“培養讀書人口”的呼籲。我們老師不但要在學校裏面教育學生認真讀書,而且要培養學生終身對學習的熱愛。確實人活一輩子,就得學習一輩子,學而能進,不學則退。我們要以讀書來拯救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要以讀書,來拯救學校,使學校能培養出具有真才實學

的人才;我們要以讀書來拯救社會,讓真理戰勝謬誤,讓科學戰勝愚昧!

願與大家結成真誠的讀書朋友,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