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司馬遷祠雜感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3.06W

 司馬遷祠雜感

司馬遷祠雜感

        司馬遷自己説:“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龍門也就是現在的韓城。“山水之陽”是山南水北,這地方想起來是很美的,我想不一定只是他“耕牧”的地方,也可能同是村子所在。我總強烈的感覺就在祠對面的原下,與祠墓所在的原隔河而望。這個問題估計連他現在居住在徐村的後裔也説不清了,誰也説不準了,歷史浩渺、千年煙雲!
       他替李凌説了句公道話,得罪了漢武帝,獲死罪,行宮刑,46歲開始寫《史記》十年後完成,便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卒於何年,葬於何處,皆不可知。
      看來這個説出了讓毛主席在《紀念張思德》一文中引用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人,並沒有因為完成了史家絕唱,而減輕他宮刑之辱的心裏之痛,選擇了與世隔絕。
       有些話是説給別人的,有些事是給自己的交代的。
       兩千年前的那個男人,心痛得讓人心疼!
      日本人認為歷史上中國最強大的朝代是漢和唐,漢代猶甚,漢代的又是漢武帝時期最強大,當然這是廢話。王立羣先生評價漢武帝不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好皇帝。
       漢武帝寵妃的哥哥李廣利估計就是那個寫出《北方有佳人》的兄長或者兄弟吧,被漢武帝安排帶兵打仗,是為了使其得到戰功以便封賞,李凌作為副將兵敗被俘,漢武帝偏袒李廣利把責任全歸罪於李凌,滿朝文武不是瞎子更不是傻瓜,只有司馬遷説了句公道話,被判死刑,這幾乎就是前朝“指鹿為馬”戲碼的2.0版!
       正直的司馬遷,你讓我們明白了追求良知與真理不能忽視代價,誰都有私心,漢武大帝也不例外。同時也讓我們給王立羣先生的論斷打了一個小問號,這算好皇帝嗎,還是瑕不掩瑜?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蛤蟆陵也就是下馬陵,是董仲舒墓,漢武帝每次路過要下馬以示尊敬而得名。董仲舒是大儒,是司馬遷的老師
       我有些奇怪,老師怎麼沒有學生更有成就,更有名氣?當然這是我自作聰明的看法,如與高人相左敬請海涵,呵呵。郭沫若認為司馬遷與孔子齊名,這彷彿一下子説出了我的心聲,有祠前石碑上的詩為證。董仲舒是不能和孔子同日而語的,師不必賢於弟子?也許在那個時代的原因。漢武帝對董仲舒墓下馬和對司馬遷判死刑行宮刑的對比,讓人覺得他不過是貌似尊重大儒!
       四百年後的晉朝人修建了司馬遷祠和司馬遷墓,這些與司馬遷的肉身沒有絲毫關係,或者與司馬遷沒有任何關係,應當説後人只是為了給自己建一個表達敬意的地方。墓建成了蒙古包的樣子,人們説是元朝人修建的痕跡,讓人感覺那些騎馬射大雕的民族也有柔弱的靈魂?
      遊覽司馬遷的祠墓,人的心裏很難輕鬆。用心觀察每一個角落,不時勾起腦海萬千波瀾。《史記》被稱為中國的信使,52萬字的它,已經與這個民族的精神世界密不可分。它的文學藝術價值、正直的人品與可信的歷史價值一樣是民族史冊令人仰望的高山,融進了我們這個民族傳統文化,這正是郭沫若認為與孔子齊名的原因吧!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優美的語言讓人隨便都能説出幾句,句句是金!

         你與我們的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