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路夢想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7.51K

第一篇:讀書筆記(我有一個夢想)

一路夢想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書名:我有一個夢想

作者:martin luther king

文段摘抄:

1. 然而,整整一百年過去了,我們卻仍然得面對這個悲慘的現實:黑人依然得不到自由;

整整一百年過去了,黑人依然被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鎖鏈羈絆着,舉步維艱;整整一百年過去了,在物質繁榮的汪洋大海之中,黑人卻依然獨自生存於貧窮的孤島之上;整整一百年過去了,黑人依然在美國社會的陰暗角落向隅而泣,在自己的土地上卻感到流離失所。因此我們今天來到這裏,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於眾。

2. 我有一個夢想:總有一天這個國家會奮然而起,實現其信條的真諦:“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我有一個夢想:總有一天在佐治亞州的紅土山坡上,昔日奴隸的兒子與昔日主人的兒子能夠如兄弟手足般同榻而坐。我有一個夢想:總有一天就算是密西西比這樣一個被不公正和種族壓迫的熱潮所統治着的荒漠之州也能轉變成一方自由和正義的綠土。我有一個夢想:總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膚色,而是以內在品質來評價他們的國度。

3. 當美國成為真正偉大的國家,這一切必將成真。

4. 因此,讓自由之聲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巍峨高峯迴響!讓自由之聲在紐約州的雄偉山脈中

迴響!讓自由之聲在賓夕法尼亞州高聳的阿勒尼格山峯迴響!

5. 讓自由之聲在科羅拉多州白雪皚皚的落基山迴響!

6. 讓自由之聲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柔美羣峯迴響!

7. 不,不僅如此還要讓自由之聲在佐治亞州的石山迴響!

8. 讓自由之聲在田納西州的遠眺山峯迴響!

9. 讓自由之聲在密西西比州的每一座山崗,每一處丘陵迴響!

10. 到那時,上帝所有的孩子——白人與黑人,猶太人與非猶太人,基督教徒與天主教徒—

—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聖歌:“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

讀後感:

這是馬丁·路德·金在1963年華盛頓的黑人集會上發表的演講,那正是美國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最為嚴重的時期,正如他所説,黑人仍然被枷鎖無情的束縛,在學校,旅館,銀行甚至公共廁所都能看見那刺痛那有色公民尊嚴的,污衊黑人人格的“for white only”,所以,他們從密西西比而來,從佐治亞而來,從紐約州而來,從賓夕法尼亞而來,共同見證着偉大的時刻,這共和國的孩子們在林肯腳下訴説傷痛的時刻,這有色公民們向華盛頓紀念碑討還“天賦人權”權力的時刻,這舉國黑人以為共同的夢想而聚集在一起,要求白宮實現二百年來的神聖承諾,爭取各色人種平等站立在帶有母親體温的寒冷大陸上的時刻。現在,沒有人能阻擋黑人為爭取人格自由和權力平等而鬥爭的腳步,沒有人能動搖他們捍衞追求幸福權利的決心,沒有人能干涉他們去追尋那明明白白寫在《獨立宣言》上的語句。我彷彿看見,那飄揚的旗幟和那血紅色的標語,看見,在那盛夏的陽光中,黑人同胞手挽手哼唱的莊嚴的讚歌,我看見他們堅實的腳印踏進美利堅的記憶,看見他們篤定的眼神刻在了自由之書的扉頁,我彷彿聽見白人與黑人,猶太人與非猶太人,基督教徒與天主教徒——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聖歌:“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

第二篇:光榮與夢想讀書筆記

旅途上一直有看書的習慣,因為不受干擾、心態平和,所以總覺得對於所看的書來説,能夠被如此這般集中專注的閲讀,不能不説是一幸事。今年暑假回家的車上,挑選的是《光榮與夢想》的一二部,這次,最應該感覺到幸運的絕對是我本人。

《光榮與夢想——1932-1972年美國實錄》是美國記者兼作家威廉?曼徹斯特初版於1973年的著作。去年夏天的一個深夜,看到一個電視讀書欄目介紹説此書最近被重新校譯出版,特別想一睹這套影響了一代人的名著,可是看到書店碼放的一套五本精裝16開本大部頭二百大洋的價碼,躊躇再三還是放下了。於是來到廈大第一次進入圖書館主頁,搜索的便是這五個大字。不巧新版本可能比較搶手,幾次的搜尋都未能如願。直到放假之前,躲到有空調的曾厝垵圖書館避暑,竟然讓我翻到這1978年由當時的廣州外國語學院英美問題研究室翻譯組譯、商務印書館出版、所謂供內部參考用的最老版本。書雖老舊退色竟還整潔,紙張雖發黃發黴可還乾淨!

回家的道路有些曲折,需要先坐廈門到南京的火車,然後再從南京轉車,所以不得不精簡行李,僅有的一個揹包,除了必需品只能擠進兩本去。那麼就這樣上路吧。

這套書從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上台前後一直寫到1972年的水門事件,勾畫了整整四十年間的美國曆史。全書分為五部分,其中:第一部《應運而起》從1932年在經濟大蕭條最嚴重的時刻羅斯福總統上台前後寫起,包括整個“新政”時期,一直寫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部《犧牲與變化》從1941年珍珠港事變一直寫到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本書充分運用新聞報導的特寫手法,根據大量的美國報刊資料和採訪材料寫成。應該説,舉凡這一時期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巨大變化,歷屆政府中統治集團的內訌和兩黨的勾心鬥角,經濟危機引起的嚴重社會**,以及工人、農場主、退伍軍人和黑人的羣眾鬥爭等等,都寫的繪聲繪色。

1、羅斯福

羅斯福本人正是集美國的“光榮與夢想”於一身的卓絕人物。

在大蕭條力挽狂瀾之後,羅斯福深諳全面的,全球的戰略,這使他成為“最偉大的戰時總統之一。”從外表看,他確不像一個軍事天才。他每次訪問軍隊,老是穿着他的絨布襯衫,戴着舊帽子,還有那漫不經心地打起來的蝴蝶領結。看上去,他倒更像一個衣着隨便、精神飽滿的老爺爺,要去度週末釣鱒魚的樣子。但話得説回來,他所率領的軍隊,本來也是很隨便的。美國不是歐洲國家,它和歐洲國家不同,而這個國家最好的代表,就是這個住在白宮的美國人了。戴維?利連撒爾律師可以這麼寫羅斯福的“臉孔是世界上最英俊的戰鬥的臉孔”,艾森豪威爾將軍可能對總統熟知地形、掌握和記得一個鄉野的所有特點的天賦感到五體投地;然而,對於美國士兵和水兵來説,他的最大的天賦還是他對人熱情關懷,以一個捲起袖子實幹的美國的捲起袖子實幹的總統的面貌出現於世界舞台之上。喬納森?丹尼爾斯寫道:“在他那個時代裏,沒有誰能像他那樣,在美國人驚懼之時,能喚起美國人的內在信心。由於他深信美國人的自尊感,所以他要求或者期望美國人拿出勇氣來的時候從來是沒有什麼顧慮的。”最能説明羅斯福的風格,説明他體貼

民情的是,有一次他視察夏威夷陸軍醫院。他到夏威夷本來是要跟海陸空高級將領談話,制定計劃,發動巨大攻勢,迫使日本屈膝投降。但在他離開夏威夷之前,他要人用輪車推着他穿過病房,去看看那些被截除上肢或下肢的傷員。他向他們微笑,揮手致意。他什麼話也沒有説,但是他的出現就代替了他要説的一切的話。坐在這輪車上的是一個兩腿早已完全癱瘓的人。他了解他們的心情,因為他也有過這種心情。然而他克服了過來,當上了總統,他們沒有理由感到灰心喪氣,以為不再能實現戰前所抱的理想。

2、美國人的形象

前線的小夥子們以美國的民主軍隊自豪,正如他們以美國的工程兵和海軍工程隊自豪一樣,前者能夠在一夜之間搭成活動便橋,後者曾在英國工程兵聲稱無法辦到之後,將阿森松島的羣山推平,建了一英里長的長型機場。儘管這樣,他們很少吹噓本國,甚至在自己人中間也沒有這樣。他們採取了一種堅強的、滿不在乎的姿態,把該熬的都熬過去了。

想家的、厭倦的、滑稽可笑的、衝鋒陷陣的普通士兵,在鋼盔裏洗襪子,抱怨吃得不好,向阿拉伯女郎吹口哨,或者説,見到什麼女郎都吹口哨。他們硬着頭皮把世界上這件最討厭的勾當勉強熬過去,不失幽默、尊嚴和勇氣。

美國能派出一支一千二百萬人的軍隊,同時和兩個可怕的帝國作戰,又能建立一支比敵人和盟國的海軍加起來還要大的海軍,與此同時,民用開支又比1939年增加百分之二十。“這次戰爭開始以來,生活水平還能提高的,只有我們這個國家。整個歐洲都已弄得精疲力竭,而我們卻沒有。”這樣一個國家確實是使人感到有些不解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的傷亡,相對來説,比之其他任何國家要輕,但是總統在1944年海軍節卻可以這樣説,1943年美國武裝部隊曾經在敵人的灘頭陣地前參加過二十七次登陸戰,而且“這二十七次登陸戰每次都取得巨大勝利。”

3、觀復

第一二部描寫的正是美國逐步展現出盛事榮光並彙集全世界夢想的上升時期。

全書結尾處,作者流露出對美國盛事榮光的懷念和對夢想消失的無限感慨,併為看不到美國今後的出路何在而感到彷徨,這裏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幾個:

1)對此,在國內初版時,商務印書館的評論是:“這些話半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哀歌,半是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幻想。實際上今天仍然是美蘇兩霸在爭奪世界霸權,美帝也極想重圓逝去的春夢。”果然,13年後蘇聯解體,美國卻迎來了新經濟的澎湃浪潮,重新主導世界。

2)作者最後寫道:“在干預了國外衝突三分之一世紀之後,美國人民再次轉而內向,他們要在與世隔絕中尋求安危,在孤立中尋求復興。”那麼,從91年蘇聯解體,到二十一世紀多極興起,美國人民又從干預衝突“再次轉而內向”的日子是不是也會如期到來?持續擴散的貧窮,似乎終於要浮到無法再掩飾的明面處來了。與之一起來的黑暗與壓力有着濃厚的山窮水盡的意味。

自5月份以來,有大約2.5萬名世界大戰退伍軍人,攜家帶口,身無分文。來到華盛頓請求政府救濟。面對這些“補償金遠征軍”,政府慌了手腳、如臨大敵,於是血型鎮壓。這一段歷史簡直是美國史上一段滑稽至極的歷史,曾經拿起武器為國家某利益的人,國家回報給他們的卻是槍子!他們浴血奮戰、出生入死後,等來的不是和平安定的生活,而是貧困後的舞王以及粗暴的對待!

面臨貧困,胡佛政府似乎完全慌了手腳,且毫無應對之法。於是將“大蕭條”籠統歸罪於“時勢”,在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富的國家裏,有1500萬以上的人到處找工作,可是哪裏也沒有工作可以做。

1932年,大蕭條時期最慘的一年,胡佛政府的長期不作為是的國家既是生產過剩又是消費不足。不降物價致使銷售兩下降,然後廠家為了減少成本而解僱工人,導致美國人民購買裏萎縮,然後惡性循環??農場品價格慘跌,饑荒近在眼前了??

美國人有一種較為普遍的心理,“失業是可恥的,貧困多少咎由自取”。於是生活在底層又失業了的人不僅面臨這生活上的巨大壓力,還有心理上的??更糟糕的是一些人無以為生、活活餓死,千百人只因像出生那樣生活,才免於死亡。

1932年開始的故事,由荒誕、貧困、饑荒、黑暗、無望揭開了序幕,但總有一些光亮讓未來看上去沒那麼無望。1932年4月7日,富蘭克林*羅斯福以洪亮、充滿信心的聲音説,“我們要制定出一些計劃,把希望重新寄託在那些壓在經濟金字塔底層、被人遺忘了的人們身上。”

儘管這位現身並不被看好,儘管有許多人覺得他可笑、説大話,“並未讓人覺得有如何的雄才大略”,但是美國民眾需要新政(new deal),需要一個肯為了他們帶來變革的總統。似乎順理成章的又帶着一些傳奇色彩的,這位熱情並充滿信心的富蘭克林先生當選總統並將於繼年上任。

每當國家出現危難時,似乎總有一個英雄出現,且看羅斯福的新政如何改變美國。

每當美國處於危難之時,人們就會渴望有個“救世主”出現,帶領美國人民渡過危機。這種英雄情結,使得富蘭克林*羅斯福這個名字足浴成為一章(一段歷史)的題目。儘管在羅斯福真正擔任總統之前人們對他的評價普遍不高(尤指理論家們)。

哈羅得*拉斯基嘲笑他説,羅斯福“想用一顆藥丸解救一場地震”。李普曼説他太軟弱,面面俱到,太閒討好,看不出與胡佛“有什麼根本原則上的分歧”。歐內斯特*林德利報道説,美國渴望有個救世主,不過羅斯福先生“無論看起來聽起來都不像救世主”。

但人民顯然是更願意相信這位言語中透出真誠、熱情的羅斯福先生的,況且那是境況已經不能再糟糕了!羅斯福真實閃人時,面臨的就是這種糟到不能再糟的境況,全國金融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各州銀行業務有的完全停頓有的部分停頓,而證券交易所也正式關閉了。

羅斯福上任表至此時説:“首先讓我明確的(來源説明好範 文網)説,我堅決相信,我們唯一引為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一種無名的、喪失理智的、毫無道理的畏懼心理,能把我們搞癱瘓,什麼事也辦不成,是我們無法由退卻轉為進取。”他想過會申請授權廣泛行政權並得到通過。銀行休假,羅斯福援用《對敵通商法》擬送新法案去過會特別召開的緊急會議討論。與此同時,美國人民也在行動,他們用各種辦法來應對難關:以貨易貨,使用代幣,用加拿大、墨西哥貨幣代替美國貨幣等等。新法案也要實施起來了,通過法案的當天晚上國家印製局添僱了375名新職工,美國政府的印鈔機器全部開動了。而真正經常的一幕是對囤積金户施加壓力,使他們吧緊緊攥在手心裏的黃金和貨幣放出來。聯邦儲備委員會宣佈,凡在2月1日後提取過黃金而又在下星期一之前未退回存儲的銀行便公佈他們的姓名。各地銀行門前又排起長龍來了,人們爭先把黃金存入銀行就如同當初爭先提款一般。各州聯邦儲備銀行回收了共計3億元的黃金,以此為儲備,又能發行7.5億元新鈔了。不出一週就有13500家銀行復業。紐約股票價格猛漲15%,幸福的日子雖然還沒有回來,但是金融恐慌算是過去了。

《緊急銀行法》、《全國工業復興法》、廢止金本位等一系列舉措都不過是臨時招架的辦法,羅斯福對身邊的新政派説:“挑一個辦法試試看嘛,失敗了就換另一個。總之要搞點什麼試試。”召開記者會,發表“爐邊談話”,用人人都懂的詞句和比喻把工業經濟的複雜結構講的一清二楚,誰都感受到了美國的經濟正在往好的方向扭轉,而羅斯福親切、熱情的形象也使得他獲得了空前的威望。不過真正使美國經濟危機結束的並不是new deal,而是一場戰爭,我們稱其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光榮與夢想的歷史,暢快而生動的閲讀

――《光榮與夢想》讀後感

在我幾年前讀西方人的新聞時,哪怕經歷了翻譯可能帶來的失真,仍覺得它與國內的新聞有很大不同。國內的新聞總是平鋪直敍的敍述一個新聞事件,而西方新聞往往在保持客觀性的同時,綜合運用各類表現手法使得新聞有趣,充滿了可讀性,其中如經常的誇張、比喻等手法使得讀者更容易理解新聞表達的內容。近幾年,國內的新聞也變的有趣起來,比如當時我讀到《經濟觀察報》的主筆許知遠的文章,特別長篇專題文章時就明顯感覺了一種西方新聞的味道。後來,我知道了,中國新一代新聞人很多都受到了一位美國記者、作家的影響,他叫威廉.曼徹斯特,而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那本橫跨1932年到1972年四十年美國曆史的名作《光榮與夢想》。

終於,每天下班回去,翻看一個小時,慢慢的看完了這本大部頭,領略了四十年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雖然這部作品很厚實,但是閲讀的體驗並不艱深或是沉悶,如果真是這樣,想必本書的寫作方式也不會被這麼多記者模仿了。儘管這部書從多角度表現了整個美國社會那段時期的社會生活,但是也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那就是美國總統,從胡佛直到尼克松,中間有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這幾位美國總統也經歷着美國曆史上一個動盪鉅變的時代。儘管美國政治相對更加大眾化一些,但是畢竟站在舞台前端的總是那些風雨人物,所以以美國總統的更迭闡述美國政策的更迭,進而表現社會風氣的變化,無疑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成功的寫作策略。本書還有一大特點,便是把美國社會放在當時整個世界的背景下看待,所以,每一章的最後總會有一段同時期世界的局勢闡述,與美國曆史對比,製造一種“風起雲湧”的效果,很有感染力。而本書最具煽情色彩,也是被中國記者們吸收的手法便是,在一個時間段上,説説後來的風雲人物當時的情況,如還只有n歲,如還在某某學校唸書,如還在幹着某某顯得不那麼“風雲”的小事。如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就是本曼徹斯特痕跡濃重的作品,當然,這裏不是想抹殺《激盪三十年》的出色之處,畢竟,寫這種時代大背景下的作品,《光榮與夢想》確實是很好的參考和框架。

在曼徹斯特筆下的四十年美國史確實可以稱得上波瀾壯闊,以大蕭條時期的慘境和“補償金大軍”事件開始,在那個“山窮水盡”的夏天,胡佛成了美國曆史上一個不太光彩的總統,而充滿傳奇色彩的羅斯福着開始了他的時代。接下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似乎只有珍珠港事件讓美國人對這場戰爭有着刻骨銘心的傷痛,而接下來儘管有大量美國青年戰死沙場,但是美國卻着實獲得了現實的戰爭紅利,而杜魯門正是幸運的接過了這份紅利,但是也“不幸”的接過了羅斯福光輝的時期給他留下的陰影。在書中描述着杜魯門剛上台時,人們對他的猜疑和他對人們常常拿他與羅斯福比較的惱火,不過他堅持了下來,還開啟了冷戰時代,而國內,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也開始了美國內政的黑暗年代,另一名“反共鬥士”尼克松似乎是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卻顯得沒麥卡錫那麼強硬。艾森豪威爾結束了民主黨對白宮的長期“佔領”,同時帶領美國進入一個“全速而穩健地進行”的時期,那段時期,美蘇兩國在太空的競爭開始,書中對當蘇聯在初期處於領先地位時,國內各式各樣的反應有着生動的描繪。接下來,美國曆史另一位傳奇總統,肯尼迪上台,在我看來他的傳奇並不在於他後來的被暗殺,而在於他在任的時期確實是段動盪而洋溢激情的時期。“豬灣事件”,越南戰爭,古巴導彈危機,給我更深印象的是肯尼迪對黑人運動的堅定支持,那場出動軍隊護送黑人學生入學的場景足以和馬丁.路德.金的《我有個夢想》的演講場景相媲美。約

翰遜在肯尼迪上台後的處境和杜魯門頗為相象,在這段歷史中,約翰遜似乎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總統,似乎也只有在如“肯尼迪遇刺,約翰遜接任總統”這樣的敍述中出現他的名字。在本書中,我們可以對約翰遜有更多的瞭解。終於,尼克松登場,據説很多人都想不到中美建交會在這個昔日的“反共鬥士”任上實現,而這也正反映了政治的多變性和現實性。本書以水門事件及其餘波結束,也讓我結束了一段暢快的閲讀體驗。

儘管本書以美國總統的更迭牽起了主線,但是本書最吸引我的還是對各個時期美國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側面的細緻和生動的表現。而經常引用當時媒體的很有個性的表達,也讓今天再看別有一番趣味。而比照中國的當下現實,竟也發現中國現在的很多現象與當時的美國頗有些“形似”,至於是否“神似”,那就是仁者見仁的事情了。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中文版難得的翻譯的很不錯,至少讀着感覺很流暢,我已經不知多少次目睹一本好書被糟糕的翻譯糟蹋了,所以,對國外優秀作品來説,好原著還得配好翻譯。對於想了解那段美國曆史,也不願瞭解的那麼“本質”,那麼“學術”的人來説,我強烈推薦本書,每天翻翻,在愉快的閲讀中暢遊一段異國光榮與夢想交織的年代,比照現實,或許會給我們些力量。

第三篇:夢想,一路追隨着我

夢想,一路追隨着我

14財會1王潔指導教師 李蘭君

時光飛逝我們永遠留不住抓不緊,夢想一直在耳邊壞繞,憂鬱的心情跟着發熱發燙。面對着春殘花落,我總是選擇逃避,諸不知春殘花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要知道鮮花從嬌豔欲滴到乾枯萎縮不過幾天。青春是該奮鬥對嗎?每次考試後都怪自己沒有珍惜昨天,沒有拼進全力去奮鬥,在時光都溜走之後才驀然回首,反省,我到底要選擇一個怎樣的人生!一個怎樣的生活!一個怎樣的世界!我開始混亂,我開始思考,絞盡腦汁我沒有辦法。不能讓人生留下遺憾,不能讓青春的我們行屍走肉,真當青春年華,最美麗的時光裏,要為自己的夢想奮鬥不是嗎?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夢想實現的過程是令人刻苦銘心的。不是嗎?多少次失敗,多少次打擊,多少次失望,多少次沮喪,多少次流淚,多少次想放棄過!生活就是這樣,當我選擇牽起另一雙手,擁抱她的時候,我們之間的友誼各自飛去,不知道年少的我們太幼稚太傻,你還曾對我説等到高中建立起我們之間的友情,可是現在呢一個向西一個向北,就向氣球一樣,飛去了自己的地方,不要在哭了,不要一直活在躲在角落裏不踏出半步。相信過甜言蜜語的話,渴望過自己會向白雪公主,可都是渴望,現實就是現實,愛,太久,讓我遍體鱗傷,與渴望截然不同,失眠,熬夜,驚醒,一切都是那麼現實,讓我想起席慕蓉那散文詩一棵開花的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的開滿了花,多多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進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於無視的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這首散文詩,我不懂,就是喜歡,不知不覺的讓自己變了許多,改變了許多,卻不知道從何時起。

現在羨慕起從小就有夢想的,一直在拼搏奮鬥着,知道最終目的,在不斷前行,每一株小草都有鑽出泥土的夢想,每一隻小鳥都有飛向遼闊的天空,每一顆大樹都有成為蒼天大樹的夢想,他們一直追求着,不停下自己的腳步,讓我想起<<追夢赤子心>>這首歌,其中有這幾句: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光闊不歷經磨難怎能感到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繼續跑,帶着赤子的驕傲,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有一天會再發芽,未來迷人絢爛總在向我召喚,哪怕只有痛苦作伴也要勇往

直前。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而是想夢想不是説説而已,是需要付出痛苦,是要付出精力,然而我也有夢想,我的夢想很簡單,只想考上大學,這不僅是自己的夢想也是父母的夢想,我是一個不踏實的孩子,做事不考慮後果,馬馬虎虎,這讓我的成績一直漂浮着,父母對我的壓力也是很大的,有時感覺呼吸困難,但是隻要想一想父母對我的希望對我的好,一直在堅持。風吹過我的臉龐,不禁讓我顫抖,讓我打岔,無論多大困難,眼前多大石頭,多大的狂風,依然助理在那裏,也不要輕易掉下眼淚,對嗎?

軍訓時熱的我喘不上氣,呼吸困難,可是在下午軍訓站軍姿的時候,我無意間看見馬路邊上的小草,風吹着,照着太陽公公,我想小草有多麼熱,何況它喝不了水啊,只有下雨的時候,它依然立在那裏,不倒,不死,我佩服它們,堅強的身體,毅力的心。

夢想照我前行,三年裏只要不停的提醒自己。不能讓自己頹廢,不能讓自己失望,不能白白浪費,一定不能。

夢想的美麗,夢想的陽光,夢想的力量,夢想的前進,夢想的希望。夢想是美麗的,是最美麗的太陽,是最温暖的懷抱,是鋼鐵般的力量,夢想照我前行。

第四篇:帶着夢想一路前行

帶着夢想一路前行

你有夢想嗎?每個人都有夢想。不論是趴在課桌上睡覺的孩子,還是在雜貨店打工的年輕人,他們一定都有夢想。

夢想不同於白日夢,它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一種對未來世界的憧憬;是一個人生規劃中的目標。它激勵着我們努力學習,勤勞工作;它警醒着我們還要繼續拼搏;它啟導着我們要戰勝人生之路的坎坷。如果空有夢想,不做點什麼。其實夢想也與白日夢相差無幾。

夢想是迷霧中的北極星,讓你明白前進的方向;夢想是荒漠中的一點綠洲,讓你重拾信心;夢想是暴風中的片刻寧靜,讓你有所準備;夢想是開啟寶藏的金鑰匙,讓你為昨天的努力而由衷的欣慰。

夢想也是一頭野獸,讓你騎虎難下;夢想也是一灘泥沼,使你無法自拔;夢想也是一間密室,任你自救.自毀;夢想也是一座高塔,你儘管像忠於温度的水銀,也無法到達頂端。但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不被泥濘侵蝕,哪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芬芳?因為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執着與自己夢想的人,在這個複雜而失夢的世界,被工作所迫;被家庭所迫;被輿論所迫;被宗教所迫。一些人遺失了自己的夢想,他們遺失的還有他們自己的心靈。那些始終堅持自己選擇的人,雖然被稱為“瘋子”,“變態”。但最後閃耀世界的,除了他們還能有誰哪?

夢想是一次品味人生歷程的機會,我們可以從中感悟許多.發現許多.得到許多。對了,有必要説一下開篇提到的兩個人,那個坐在最後排,趴在桌子上,頭頂牛仔帽的黑人孩子,是美國當今的總統:奧巴馬。而那個在雜貨店打工的年輕人,因堅持自己的夢想,成為了美國搖滾樂史上影響力最大的歌手,綽號:“貓王”。

第五篇:帶着夢想 一路向前

帶上夢想,一路向前

生命之花因夢想而華麗綻放,人生之歌因夢想而美妙動聽。因為夢想與追求,生活才多姿多彩。

如果人生是一片汪洋大海,夢想便是彙集成大海的小溪;如果人生是一條清澈小溪,夢想便是在溪水中玩耍嬉戲的魚蝦。如果人生是一棵參天大樹,夢想便是構成大樹的綠葉;如果人生是一片綠葉,夢想便是貫穿葉片的葉脈。心存理想併為之奮鬥,人生也會因此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諸葛亮説過“志當存高遠。”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便心存偉大的理想,一心挽救中國;漢代匡衡,鑿壁偷光,只為豐富學識,終成世人學習的典範;魯迅“棄醫從文”,喚出了中華兒女的愛國之情,終成一代文豪??

夢想,是一種信仰。自古以來,人們便因夢想而勇往直前。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因為自己對平等與自由的追求,而發表了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終使白人與黑人平等對待;“頭懸梁錐刺股”的蘇秦因為對學習與知識的渴望,而刻苦努力,終成就了一番大業;普通卻英勇的革命戰士保爾?柯察金,因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拼搏奮鬥,終於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心存夢想,人生便有了明確的前進方向。在人生的路上,向着理想的方向,一路向前。即使跌倒了、失敗了,也不要畏懼、不要放棄,相信自己會因夢想在站起來繼續前進。

帶上夢想,一路向前。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少荊棘,也不管前方的路有多麼坎坷,只因為懷揣夢想,便可勇往直前;只因為懷揣夢想,便可披荊斬棘,只因為懷揣夢想,便可一路向前!

Tags: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