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作文網紅樓夢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6.14K

第一篇:《紅樓夢》讀書筆記

作文網紅樓夢讀書筆記

《紅樓夢》是一部悲劇,也是一部喜劇。説它是喜劇,因為它是古往今來第一部女性的頌歌,以女性為主題的小説。在曹雪芹的筆下,“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在賈寶玉眼裏,他“見了女兒便覺得渾身清爽,見了男兒便覺得濁臭逼人”;在大觀園裏,有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有雍容華貴的薛寶釵,有心直口快的史湘雲,有處世幹練的王熙鳳……在過去思想禁錮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説,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説,怎能説不是一部喜劇?

然而,説它是一部悲劇,也確實如此。而導致這成為悲劇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主人公。黛玉本是書香門第的女子,比別人更出類拔萃。她剛進賈府的時候,賈府上上下下都稱讚她,喜歡她。可是她太聰明瞭,鋒芒都露了出來,她不像薛寶釵那樣有心計,她嘴巴想説啥就説啥,比刀子還尖利。因此,賈府的人都有意疏遠她。即使她很出色,賈母也很喜歡她,但是人們喜歡她完全是因為賈母,賈母至高無上,喜歡黛玉不過是對賈母的溜鬚拍馬罷了。於是,在書中,我們真真切切聽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華地,温柔富貴鄉”中的大觀園,在她眼裏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場所;知道在清幽的瀟湘館裏,她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風雨幾時休,以教淚灑窗紗濕”的淒涼長夜;知道在每次詩詞比賽中,才華洋溢的她,每次憂愁的時候,也只能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歎,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聰明出色的女子,在過去的年代,就這樣被埋沒、被遺棄、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的動作,的思想還在人們心中。

而在大觀園裏,唯一真正關心黛玉的,就只有賈寶玉了。賈寶玉,名副其實一塊“假”寶玉。在賈府裏,他是家長眼中的“混世魔王”。讀書,不讀;考功名,不考,他還大罵科舉八股文是文人“餌名釣祿之階”,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寶釵和襲人勸他,他卻説:“好端端的一個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詩作對,他卻比那些所謂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籌。他和林黛玉骨子裏都含有一種叛逆,但他是男子,不會受到唾棄。林黛玉在過去,僅是女流之輩,就算學富五車又有什麼用?那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會紡織針線才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張嘴已經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觀園裏數一數二的才女又有什麼用呢?可悲可歎啊!

《紅樓夢》是歷史性的悲劇,通過對封建豪門賈、史、王、薛四家從輝煌到腐敗的過程描寫,揭露了封建貴族家庭的極端腐朽,展示了它無可挽回的墮落和崩潰,以及必定滅亡的命運。雖然是必定滅亡,雖然是應該滅亡,但是,造就“滅亡”的這個社會,是很令人深思的。

有人説,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是也只有當好的東西沒有了,才能觸動人心中的痛,也才更耐人尋味,迴腸蕩氣。

第二篇:關於紅樓夢的讀書筆記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歎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捱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第三篇:《紅樓夢》讀書筆記範文

《紅樓夢》是歷史性的悲劇,通過對封建豪門賈、史、王、薛四家從輝煌到腐敗的過程描寫,揭露了封建貴族家庭的極端腐朽,展示了它無可挽回的墮落和崩潰,以及必定滅亡的命運。

《紅樓夢》是一部悲劇,也是一部喜劇。説它是喜劇,因為它是古往今來第一部女性的頌歌,以女性為主題的小説。在曹雪芹的筆下,“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在賈寶玉眼裏,他“見了女兒便覺得渾身清爽,見了男兒便覺得濁臭逼人”;在大觀園裏,有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有雍容華貴的薛寶釵,有心直口快的史湘雲,有處世幹練的王熙鳳……在過去思想禁錮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説,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説,怎能説不是一部喜劇?

然而,説它是一部悲劇,也確實如此。而導致這成為悲劇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主人公。黛玉本是書香門第的女子,比別人更出類拔萃。她剛進賈府的時候,賈府上上下下都稱讚她,喜歡她。可是她太聰明瞭,鋒芒都露了出來,她不像薛寶釵那樣有心計,她嘴巴想説啥就説啥,比刀子還尖利。因此,賈府的人都有意疏遠她。即使她很出色,賈母也很喜歡她,但是人們喜歡她完全是因為賈母,賈母至高無上,喜歡黛玉不過是對賈母的溜鬚拍馬罷了。於是,在書中,我們真真切切聽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華地,温柔富貴鄉”中的大觀園,在她眼裏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場所;知道在清幽的瀟湘館裏,她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風雨幾時休,以教淚灑窗紗濕”的淒涼長夜;知道在每次詩詞比賽中,才華洋溢的她,每次憂愁的時候,也只能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歎,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聰明出色的女子,在過去的年代,就這樣被埋沒、被遺棄、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的動作,的思想還在人們心中。

而在大觀園裏,唯一真正關心黛玉的,就只有賈寶玉了。賈寶玉,名副其實一塊“假”寶玉。在賈府裏,他是家長眼中的“混世魔王”。讀書,不讀;考功名,不考,他還大罵科舉八股文是文人“餌名釣祿之階”,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寶釵和襲人勸他,他卻説:“好端端的一個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詩作對,他卻比那些所謂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籌。他和林黛玉骨子裏都含有一種叛逆,但他是男子,不會受到唾棄。林黛玉在過去,僅是女流之輩,就算學富五車又有什麼用?那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會紡織針線才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張嘴已經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觀園裏數一數二的才女又有什麼用呢?可悲可歎啊!

《紅樓夢》是歷史性的悲劇,通過對封建豪門賈、史、王、薛四家從輝煌到腐敗的過程描寫,揭露了封建貴族家庭的極端腐朽,展示了它無可挽回的墮落和崩潰,以及必定滅亡的命運。雖然是必定滅亡,雖然是應該滅亡,但是,造就“滅亡”的這個社會,是很令人深思的。

有人説,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是也只有當好的東西沒有了,才能觸動人心中的痛,也才更耐人尋味,迴腸蕩氣。

第四篇:讀書筆記-紅樓夢

讀書筆記

——細品紅樓一夢

四大名著一直被人們公認為中華民族之瑰寶,每本都有着他們獨特的風格,也都深入人心。在現代社會,無數年輕人或是由於其為必修讀物而被迫讀完,或是由於自身對中華文化的喜愛而品味一番,無論是哪種都或多或少的接觸了四大名著的皮毛。有人説讀三國可以讓人老成練達,也體味世間滄桑;有人説讀西遊可以讓人信仰執着,百折不回;有人説讀水滸可以讓人體驗世間百態,市井炎涼。但我獨愛紅樓,她可以讓人懂得什麼叫做情,以及人生的要義。

紅學家至今為止共考證了多本紅樓夢版本,其中較為經典的有:甲戌本,即《脂硯齋甲戌抄閲再評本》;已卯本,又稱脂怡本,題“石頭記”;戚序本,全名為“戚蓼生序本”,題為《國初抄本原本紅樓夢》;王府本,粉色連史紙鈔寫,目錄頁和版心題名《石頭記》;舒序本,又稱脂舒本,目錄前及每回正文前均題《紅樓夢》;靖藏本,簡稱靖本,題《石頭記》。這些版本不光有助於現代喜愛《紅樓夢》的人們對於其內容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也使得“《紅樓夢》原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的研究爭論雖繼續存在,卻有了逐步的共識。相信通過無數紅學家對於這些版本的仔細反覆推敲,終有一天這個爭論將不復存在。

讓我們暫且不考慮那些紅學家所爭論的關於更深一層的研究境界,而僅僅就其內容來做些試想。自《紅樓夢》一出,不少紅學家的相繼出現,使得一本紅樓夢多出了好多版本。不少人認為《紅樓夢》是一部大書。它並不只是一部言情小説,它更是一部對君主專制社會末期四大家族的興衰史的概述,這已經逾越了言情小説的範圍。《紅樓夢》起於言情而終於言情,但不止於言情。毛澤東曾評價道:“《紅樓夢》不僅要當做小説看,而且要當做歷史看。她寫了四大家族,階級鬥爭激烈,幾十條人命,而講歷史不拿階級鬥爭觀點講,就講不通。”這也就是一大類的紅學家所持的觀點,認為《紅樓夢》雖表面上是寫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可實際上確實在反應清明交替的一個政治思想。我卻不願把一本如此唯美的紅樓夢扯上些政治元素,倒是僅僅想把她作為一本簡簡單單的小説,一本可以讓人讀懂世間百態,人情世故的書。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名字源於第一回中成仙道人將一塊通了靈性的石頭送入人間,經歷人世繁華敗落,並最終被石頭記錄在其身。故事也就從這通靈玉石入世,賈雨村復官,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講述護官符開始引出四大家族:賈王史薛,“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牀,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故事由此展開。

《紅樓夢》起於言情這是公認的,愛情自是言情的重中之重。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是《紅樓夢》主線人物,寶、黛、釵三人的愛情悲劇貫穿始終。寶玉與黛玉雖然兩廂情願,但卻終究逃脱不了大家族的束縛,寶玉最終以看破紅塵出家為結局,黛玉最終以還淚而盡逝去為結局。寶釵雖然看似如願嫁給寶玉,卻沒有得到寶玉的愛情,最終在寶玉離開以後也只能獨守空房,依然活在大家族的禮教之下,這何嘗不是悲劇呢。

關於主線人物,在我以為有一下幾個重要的場景。

第一個是“太虛幻境”太虛幻境的出現基本上都是為了後面的情節做鋪墊,這從幻境的

大門口一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和“警幻仙姑”這一命名便可看出來。太虛幻境的第一次出現在第五回中:寧國府梅花盛開,賈珍妻尤氏請賈母等賞玩。賈寶玉吃酒後便想午睡,睡卧在賈珍兒媳秦可卿卧室,夢遊太虛幻境,見“金陵十二釵”圖冊,聽演“紅樓夢曲”。想曹公當年寫那些金陵十二釵圖冊與那紅樓夢曲之時,定已將那紅樓一夢的結局想好了,小説中的人物的命運也早已成定局。人生一場虛空大夢,韶華白首,不過轉瞬。寶玉不也就是偵破這韶華一夢,最終斬斷紅塵、遁入空門。

薄命司扉頁道:“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不正是預示着金陵十二釵最終的伊人薄命嗎?正冊的首頁“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黛林中掛,金簪雪裏埋。”寫的便是黛玉和寶釵,寶釵才德兼備卻已融入封建禮教之中,黛玉很有才有點心高氣傲卻只得孤高而逝。一曲《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更是淋漓精緻的將寶釵比作山中高士晶瑩雪,將黛玉比作世外仙姝寂寞林。其實細細想來,曹公的這一番比喻也頗有點耐人尋味。山上高處晶瑩剔透的白雪與世外仙地人跡罕至的樹林,皆是孤高淨透之物,象徵着二釵骨子裏的高傲。唯一不同的的是,寶釵依舊處於人間之境,有人間煙火的氣息在身上,所以處事待人相對黛玉會顯得更加圓滑,同時也更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而黛玉是那世外的仙草,不沾一點人世煙塵,難免有時會有小性子,不過自然也不大理會禮教一類,敢於不受家族圈戒,也就會與寶玉有共讀西廂一出了。幻境中哪怕是一點點的小物件,也都有着很深遠的意義,這也可見當年曹公作紅樓夢時的字字斟酌了。就如“羣芳髓——羣芳碎 、千紅一窟——千紅一哭、萬豔同杯——萬豔同悲”這三組,他們一香一茶一酒,卻都道是紅顏薄命,無不是悲從中來。

第二個是“元春省親”賈政長女元春加封賢德妃,皇帝恩准省親。榮國府為了迎接這大典,修建極盡奢華的大觀園,又採辦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門的妙玉也進榮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孃家呆了一會兒,要寶玉和眾姐妹獻詩。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情意綿綿。又因有薛寶釵或其他小事。二人常吵,在不斷爭吵中情感愈深。元春怕大觀園空閒,便讓寶玉和眾姐妹搬進居住。提到元春省親這段就不能不通過元春這的十二釵之一的性格來分析一下他的所做之事。幻境中對於元春的詩是:《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遙。故向爹孃夢裏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喜榮華”就是説的進宮成妃,元妃應該説是個典型的大家閨秀,處事應該説是相當得體。既然眾姐妹都般進大觀園中,而且他們在大觀園中無所事事,探春倡導成立詩社,並各人起了名號。大觀園中作詩、制燈謎,空前歡樂熱鬧。大觀園中自然也就發生了些許趣事。“共讀西廂”就是其中之一。書童茗煙將《西廂》等書偷進園給寶玉,寶玉和黛玉一同欣賞。

第三個是“黛玉葬花” 黛玉性格憂鬱,暮春時節傷心落花,將它們埋葬,稱為“花冢”,並作《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倆句膾炙人口的詩句,感染了大家的心,花落這個意象就像是古代的女子,沒有自由,只有呆在閨閣之中或是相思或是等待。那一個“花落人亡倆不知”一語成諫,就如最後黛玉的命運一般,花落、倆不知。幻境中的《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也就是形容寶黛二人自由戀愛的悽美故事。

四個是“黛玉焚稿” 黛玉聽到寶玉定親的消息,千愁萬感,把身子一天天糟蹋起來,杯弓蛇影,一日竟至絕粒。侍書與雪雁説寶玉親事未定,老太太要親上作親,黛玉聽了病情轉好。賈母知黛玉心事,主張娶釵嫁黛,王夫人、鳳姐附和。金桂暗戀薛蝌,與寶蟾借送酒

戲之。賈政、王夫人商量娶寶釵的事,寶玉來到瀟湘館,黛玉與其參禪。寶玉丟玉後變瘋傻,老太太要給寶玉沖喜,鳳姐獻掉包計。黛玉從傻大姐那裏得知寶玉娶親後迷失本性,黛玉咳血病重,焚燒詩稿,寶玉。寶釵成親。寶玉欲死,寶釵説黛玉已死,寶玉昏死做噩夢。賈府人去瀟湘館哭黛玉。

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雖然只有那麼幾個,但是其中依然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細節。一個是十二釵各自的抽花籤行酒令之時,黛玉為芙蓉花,寶釵為牡丹花。芙蓉,又名蓮花,象徵着高潔、脱俗;而牡丹,象徵着濃情、富貴。黛玉就如一朵出世之蓮,雖説沒有完全的出淤泥而不染,但也算是濯清漣而不妖。相比之下,寶釵就如一芳牡丹,豔麗而富貴逼人。詩社之中,湘雲與黛玉一聯“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詩的意、詩的情、詩的境都頗有一種冷清、孤傲之感,這也為倆人最終的悽美結局做出了響應的鋪墊。另一個有趣的就是各主角所住的院落諧音。“瀟湘館——消香館——黛玉、蘅蕪院——恨無緣——寶釵、怡紅院——遺紅怨——寶玉”其實一寫出來就變得不言而喻了。可能高額老先生在為前八十回寫續之時,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吧,我們卻不得而知了。

賈寶玉,又奇又俗,行為“偏僻而乖張”,是古代社會的叛逆者。他鄙視功名利祿,不願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林黛玉,當之無愧“悽美”的二字。“悽”在她的“身世淒涼、纖弱多病”,“美”在她的“外延、內涵、藝術”。薛寶釵,容貌美麗,舉止嫻雅,看似當時正統淑女的典範,骨子裏也有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也對當時的社會抱有一種強烈的批判精神。而這種精神並未被所有人所熟知,那是因為平日裏她與下人們的好人緣。

《紅樓夢》,美夢終究一場空。韶華散盡,過往如雲不可及。閒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

魯迅曾有如此的評價:“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物事故,則擺脱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説甚不同。……蓋敍述皆存真,聞見悉所親歷,正因寫實,轉成新鮮。……”書中雖沒有誇張、比喻這種奢華的寫作方式,但人物的形象、場景的奢靡或悽清全部都躍然紙上,這不正是《紅樓夢》的迷人之處嗎?

魯迅的評價

1、《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在我的眼下的寶玉,卻看見他看見許多死亡;證成多所愛者當大苦惱,因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災樂禍,於一生中,得小歡喜少有罣礙。然而憎人卻不過是愛人者的敗亡的逃路,與寶玉之終於出家,同一小器。但在作《紅樓夢》時的思想,大約也止能如此;即使出於續作,想來未必與作者本意大相懸殊。惟披了大紅猩猩氈斗篷來拜他的父親,卻令人覺得詫異。 (《集外集拾遺補編·〈絳洞花主〉小引》)

2、“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物事故,則擺脱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説甚不同。……蓋敍述皆存真,聞見悉所親歷,正因寫實,轉成新鮮。……”(《中國小説史略》)

美夢終究一場空。韶華散盡,容顏衰。獨坐燭前痴痴歎,才覺淚痕爬滿容。過往如雲不可及,鏡中雙鬢已成霜。膝下遺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閒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賈母在大觀園擺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劉姥姥便以此逗賈母開心。賈母又帶劉姥姥遊大觀園各處。在櫳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寶釵飲茶,寶玉也得沾光。由於行酒令黛玉引了幾句《西廂》曲文,被寶釵察覺,並勸解她,二人關係好轉。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寫出《秋窗風雨夕》,抒發自己的哀愁。賈赦垂涎賈母丫環鴛鴦,讓邢夫人找賈母。鴛鴦不肯,賈母也不願意,斥責邢夫人。賈赦母子關係更加不好薛蟠在一次宴席上調戲柳湘蓮,被柳毒打,柳怕報復逃往他鄉,薛蟠無臉也外出經商。其妾香菱(即英蓮)到大觀園學詩。薛寶琴、李綺、李紋等幾家親戚的姑娘來到,賈府戲班解散,芳官成為寶玉丫鬟,寶玉為其慶生,眾姊妹抽花籤行酒令,黛玉為芙蓉花,寶釵為牡丹花。黛玉做桃花詩,眾人議重開詩社,改海棠社為桃花社。湘雲填柳絮詞,黛玉邀眾填柳絮詞。眾人放風箏,欲放走晦氣,黛玉風箏線斷,眾人齊將風箏放飛。賈府中秋開夜宴,賈母邀大家一起到凸碧山莊賞月,眾人擊鼓吃酒。黛玉見賈府中許多人賞月,賈母猶歎人少,不似當年熱鬧,不覺對景感懷。湘雲過來陪她,二人來到凹晶溪館聯詩,湘雲聯寒塘渡鶴影,黛玉對冷月葬詩魂(一作“花魂”),湘雲贊黛玉詩句新奇,妙玉聽見亦誇讚,將剛二人的詩謄寫出來並結了尾。

弦崩斷,寶玉疑惑,妙玉走火入魔。寶玉見晴雯補過的雀金裘,心中悲傷並祭奠她。怡紅院海棠冬天開放,賈母辦酒席賞花。全家忙亂,請妙玉扶乩。元妃薨逝,賈家懸賞尋玉。探春遠嫁,寶玉悲傷。鳳姐路上遇秦氏,遇鬼而信神,後求籤得衣錦還鄉之句。尤氏在園中見鬼,賈珍等相繼病倒。大觀園不敢住人,為禽獸所棲,賈赦請法師驅邪逐妖。金桂想藥死香菱反藥死自己。賈府被抄,賈赦、賈珍被捆走,兩府大亂。賈母禱天寬宥兒孫。主上宣旨革去賈赦、賈珍世職,發配邊疆,賈政襲賈赦的世職。雨村落井下石,包勇醉罵雨村。王夫人將家事交鳳姐辦理。賈母拿出銀兩給寶釵過生日,寶玉中途退席經瀟湘館聞鬼哭。寶玉夢黛玉而不得,錯把柳五兒當做晴雯。賈母病重。迎春被中山狼折磨死,史湘雲丈夫得了暴病。賈母壽寢,鳳姐辦理喪事,可辦事力詘,失去人心。鴛鴦自盡殉主。何三引賊盜來賈府,妙玉為賊所搶不知所終。趙姨娘中邪被折磨死。劉姥姥哭賈母,鳳姐欲將巧姐託付給她。寶玉找紫鵑表白心思。鳳姐死,王仁混鬧給鳳姐大辦喪事,平兒幫賈璉籌錢。甄應嘉進京拜會賈政。賈寶玉與甄寶玉貌象而異,寶玉斥之祿蠹。寶玉病重,和尚送來通靈寶玉,寶玉死而復生。寶玉二歷幻境,看淡兒女情長。賈璉看望賈赦,將女兒託於王夫人。惜春出家修行,紫鵑陪伴。寶釵勸勉寶玉,與之辯論赤子之心。寶玉別王夫人寶釵等人去。邢夫人等要賣巧姐,平兒和巧姐同去劉姥姥莊上避難。寶玉考試畢失蹤,探春回家,寶玉、賈蘭中舉,賈府復官。賈政回京行至毗陵,雪中見寶玉隨僧道而去。香菱難產而死,襲人嫁蔣玉菡。雨村遇士隱,歸結紅樓夢。

賈寶玉

賈寶玉是一個又奇又俗的人物。他的性格主要特徵是叛逆,他的行為“偏僻而乖張”,是古代社會的叛逆者。他鄙視功名利祿,不願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罵讀書做官的人是“國賊祿蠹”,懶於與他們接觸拜會。他不喜歡所謂的“正經書”,卻偏愛於“雜書”,鍾情於《牡丹亭》、《西廂記》。他還對程朱理學提出了大膽的質疑,認為“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了。”這充分顯示出了他是君主專制制度的“逆子貳臣”。

他認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在這種駭世驚俗的思想指導下,寶玉終日“在內幃廝混”,並鍾愛和憐憫女孩子,鍾愛她們的美麗、純潔、

洋溢的生氣、過人的才智,憐憫她們的不幸遭遇,憐憫她們嫁與濁臭的男子,失去了聖潔之美。賈寶玉道:“女子出嫁前為珍珠,嫁人後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與污濁男子同流,成為死魚眼了。”他甚至為自己生有一個男子之身而感到無可挽救的遺憾。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無疑就是與林黛玉的相愛了。這場戀愛,一方面開始於叛逆的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終形成。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為。寶、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戀愛中背離了傳統社會的人生之道。他們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導致了兩人的悲劇結局。[6]

林黛玉

林黛玉,其特點可概括為“悽美”二字。“悽”則主要表現在林黛玉的“身世淒涼、纖弱多病”,“美”則表現在“外延、內涵、藝術”這幾個方面。兩者相加就構成了林黛玉“悽美”的悲劇形象。(黛玉其實是絳珠仙草仙)遺世獨立。

初見黛玉,作者並未直接着墨來描繪她的美,而是巧借鳳姐的嘴及寶玉的眼來突出林黛玉的絕世美麗。心直口快的鳳姐一見黛玉即驚歎:“天下真有這樣標緻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而在寶玉的眼中:“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一説: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皎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好一個“裊裊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筆至此處,一個活生生的“絕美”黛玉已躍然紙上,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悽美”。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一方面,她寄人籬下的處境讓她總是小心翼翼地為人處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輕了去”的心態;另一方面,一個蘭心慧質的女孩兒的小心眼兒更可以為她增添些“靈慧與可愛”之處,從而使林黛玉這個角色的塑造變得更加生動、有血有肉、感人至深。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在較大部分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們往往對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揚而使主人公幾達神化的程度,這就導致人物的塑造脱離了現實生活變得空洞無趣、毫無動人之情了。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們又可以從她與寶釵相處的文字裏邊看得出來,儘管兩人在平日裏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後來待寶釵“竟更比他人好十倍”,還把寶釵讓她“每日吃上等燕窩一兩以滋陰補氣”當作是寶釵對她的體貼。再者我們還可以從她教香菱作詩“誨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舉等事可以看出她內心的善良與幼弱。[8]

薛寶釵

金陵十二釵之一,薛姨媽之女。容貌美麗,舉止嫻雅,看似當時正統淑女的典範,骨子裏卻頗有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對當時的社會抱有一種強烈的批判精神。第38回作《螃蟹詠》,對當時橫行霸道的官場人物如賈雨村之流,尖鋭諷刺。而她最喜愛的詞曲,居然也是一首富於孤憤、反叛色彩的《山門·寄生草》傳統觀點認為薛寶釵

“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讚”,但作者也從趙姨娘的口中説出看法。金釧死後,僅是寥寥幾句“給幾兩銀子發送罷了”,寫出了她對於地位卑賤者的無情,但小説第二十二回她計謀失敗,寶釵曾一首《更香謎》引得賈政掃興:“小小之人作此詞句,更覺不祥,皆非永遠福壽之輩”。第40回,在賈母攜劉姥姥參觀大觀園的時候,寶釵蘅蕪苑那“雪洞”一般樸素的室內佈置,又引起了賈母的大為不滿,認為是在親戚面前很掃了她的面子。賈母對寶釵,一則曰“使不得”,二則曰“不象”,三則曰“忌諱”,四則曰“不要很離了格兒”,五則曰“我們這老婆子,越發該住馬圈去了”。——全是負面評價。“榮國府元宵開夜宴”的時刻,賈母命自己所心愛的寶琴、湘雲、黛玉、寶玉四人,與自己同坐主桌,卻惟獨將寶釵排擠到了主桌之外,同李紋、李綺輩坐在一起,都是寶釵在賈母面前由“受寵”轉為“失寵”的重要標誌。如她真是“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她何以會落到如此結果呢?可見,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寶釵恰恰不是玩弄什麼“城府”,以討好家長的人![10]

王熙鳳

王熙鳳的毒辣可謂人人皆知,作為榮府“總管”,她弄權作勢,兩面三刀。她用毒計害死賈瑞,又陰謀逼死尤二 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後害了全家。她的個性是潑辣的,文中處處都不忘點明這一點,像她過生日那天,與那鮑二家的媳婦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見得。但畢竟她很能幹聰明,榮府上下大小事務都得她説了算,又善於迎合賈母,深得老太太的寵愛。她的根本目的是聚攏錢財,趙姨娘曾説過“這一半家產不叫她搬到她孃家去,我便也不是個人。”[13]

書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諧音都有特殊的含義,或諷刺,或感歎,是為紅樓夢的藝術之

一。脂硯齋的批文指明瞭部分的隱意。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茫渺<;虛無縹緲>

賈寶玉——假寶玉

林黛玉——憐待玉

薛寶釵——削寶拆

賈府——假府

甄士隱——真事隱

瀟湘館——消香館

梨香院——離鄉怨

蘅蕪院——恨無緣

怡紅院——遺紅怨

1、《紅樓夢引子》

開闢鴻濛,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着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6、《樂中悲》 史湘雲

襁褓中,父母歎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雄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准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7、《世難容》 妙玉

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歎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美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歎無緣。

第五篇:《紅樓夢》讀書筆記

《紅樓夢》讀書筆記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然而我唯一看完並且反覆看過的就是紅樓夢了,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為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並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小説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襲人等是《紅樓夢》主線人物,寶、黛二人的悲劇貫穿始終。薛寶釵雖不是此愛情悲劇的當事人,但也有着相當高的地位。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紅樓夢》了,印象中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似乎就是兒時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鬱,寶釵的大方,劉姥姥的和善,鳳姐的小家子氣,其他隨着見解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着一個純粹的俗氣的故事,它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人物各自的輕佻,刻薄,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户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是這麼理解的.可再仔細品讀之後,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寶玉曾説:”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純潔,而在婚後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渾濁了。”寶玉為何有此感?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對當時社會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顧的現象覺得無比反感與憤憤不平麼?黛玉為何生性鬱鬱寡歡,喜散卻不喜聚?因為作者正是借這個悽慘美人兒所表達自己內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對封建社會文人沒有自由所以心中悲傷,憂鬱的心境.而其他的像鳳姐之類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個年代猥褻小人的真實寫照。也有善良的主兒,如襲人,也如像前面所説到的尖酸小人,也有樂於助人,熱心,善良的一面,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發的片刻.然而,悲劇的色彩仍籠罩着這個美麗切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那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與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內心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一分灑脱與傷感,令讀者不覺為之一顫。雖説這本書字裏行間顯露路出的的社會的世態炎涼着實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長歎,然而其中也有美麗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觀園中的一家人一同飲酒對詩,一同喜接春聯的熱鬧,開心,亦如寶玉面對黛玉時的那一份討巧與能言善辯,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讀者在閲讀時嘴角不禁泛起一絲浮萍.其實,這也正是民間人家風俗與良好教養與中華民族豐富文化的真實寫照,然而越如此,結局變越顯得滄桑淒涼,越覺得不捨,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語言和矛頭也不會直指人們內心的最深處,如此傷感。

每當讀完一遍《紅樓夢》,那在讀之前的緊張,壓抑,似乎都煙消雲散了,內心對苦難,艱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對夢想的追逐也越發執着。我們也理當為了這而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時代,在生活中,有艱苦,有困難,但那是人生歷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環境,觀念無關,但是,比起封建社會的人,我們至少有權利去戰勝他,我們有能力起戰勝他,我們有資格去戰勝他,這,難道不值得慶幸嗎?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地散發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憂,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熱的內涵;它,傳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