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航海夢想》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6.64K

第一篇:讀書筆記(我有一個夢想)

《航海夢想》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書名:我有一個夢想

作者:martin luther king

文段摘抄:

1. 然而,整整一百年過去了,我們卻仍然得面對這個悲慘的現實:黑人依然得不到自由;

整整一百年過去了,黑人依然被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鎖鏈羈絆着,舉步維艱;整整一百年過去了,在物質繁榮的汪洋大海之中,黑人卻依然獨自生存於貧窮的孤島之上;整整一百年過去了,黑人依然在美國社會的陰暗角落向隅而泣,在自己的土地上卻感到流離失所。因此我們今天來到這裏,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於眾。

2. 我有一個夢想:總有一天這個國家會奮然而起,實現其信條的真諦:“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我有一個夢想:總有一天在佐治亞州的紅土山坡上,昔日奴隸的兒子與昔日主人的兒子能夠如兄弟手足般同榻而坐。我有一個夢想:總有一天就算是密西西比這樣一個被不公正和種族壓迫的熱潮所統治着的荒漠之州也能轉變成一方自由和正義的綠土。我有一個夢想:總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膚色,而是以內在品質來評價他們的國度。

3. 當美國成為真正偉大的國家,這一切必將成真。

4. 因此,讓自由之聲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巍峨高峯迴響!讓自由之聲在紐約州的雄偉山脈中

迴響!讓自由之聲在賓夕法尼亞州高聳的阿勒尼格山峯迴響!

5. 讓自由之聲在科羅拉多州白雪皚皚的落基山迴響!

6. 讓自由之聲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柔美羣峯迴響!

7. 不,不僅如此還要讓自由之聲在佐治亞州的石山迴響!

8. 讓自由之聲在田納西州的遠眺山峯迴響!

9. 讓自由之聲在密西西比州的每一座山崗,每一處丘陵迴響!

10. 到那時,上帝所有的孩子——白人與黑人,猶太人與非猶太人,基督教徒與天主教徒—

—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聖歌:“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

讀後感:

這是馬丁·路德·金在1963年華盛頓的黑人集會上發表的演講,那正是美國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最為嚴重的時期,正如他所説,黑人仍然被枷鎖無情的束縛,在學校,旅館,銀行甚至公共廁所都能看見那刺痛那有色公民尊嚴的,污衊黑人人格的“for white only”,所以,他們從密西西比而來,從佐治亞而來,從紐約州而來,從賓夕法尼亞而來,共同見證着偉大的時刻,這共和國的孩子們在林肯腳下訴説傷痛的時刻,這有色公民們向華盛頓紀念碑討還“天賦人權”權力的時刻,這舉國黑人以為共同的夢想而聚集在一起,要求白宮實現二百年來的神聖承諾,爭取各色人種平等站立在帶有母親體温的寒冷大陸上的時刻。現在,沒有人能阻擋黑人為爭取人格自由和權力平等而鬥爭的腳步,沒有人能動搖他們捍衞追求幸福權利的決心,沒有人能干涉他們去追尋那明明白白寫在《獨立宣言》上的語句。我彷彿看見,那飄揚的旗幟和那血紅色的標語,看見,在那盛夏的陽光中,黑人同胞手挽手哼唱的莊嚴的讚歌,我看見他們堅實的腳印踏進美利堅的記憶,看見他們篤定的眼神刻在了自由之書的扉頁,我彷彿聽見白人與黑人,猶太人與非猶太人,基督教徒與天主教徒——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聖歌:“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

第二篇:光榮與夢想讀書筆記

旅途上一直有看書的習慣,因為不受干擾、心態平和,所以總覺得對於所看的書來説,能夠被如此這般集中專注的閲讀,不能不説是一幸事。今年暑假回家的車上,挑選的是《光榮與夢想》的一二部,這次,最應該感覺到幸運的絕對是我本人。

《光榮與夢想——1932-1972年美國實錄》是美國記者兼作家威廉?曼徹斯特初版於1973年的著作。去年夏天的一個深夜,看到一個電視讀書欄目介紹説此書最近被重新校譯出版,特別想一睹這套影響了一代人的名著,可是看到書店碼放的一套五本精裝16開本大部頭二百大洋的價碼,躊躇再三還是放下了。於是來到廈大第一次進入圖書館主頁,搜索的便是這五個大字。不巧新版本可能比較搶手,幾次的搜尋都未能如願。直到放假之前,躲到有空調的曾厝垵圖書館避暑,竟然讓我翻到這1978年由當時的廣州外國語學院英美問題研究室翻譯組譯、商務印書館出版、所謂供內部參考用的最老版本。書雖老舊退色竟還整潔,紙張雖發黃發黴可還乾淨!

回家的道路有些曲折,需要先坐廈門到南京的火車,然後再從南京轉車,所以不得不精簡行李,僅有的一個揹包,除了必需品只能擠進兩本去。那麼就這樣上路吧。

這套書從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上台前後一直寫到1972年的水門事件,勾畫了整整四十年間的美國曆史。全書分為五部分,其中:第一部《應運而起》從1932年在經濟大蕭條最嚴重的時刻羅斯福總統上台前後寫起,包括整個“新政”時期,一直寫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部《犧牲與變化》從1941年珍珠港事變一直寫到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本書充分運用新聞報導的特寫手法,根據大量的美國報刊資料和採訪材料寫成。應該説,舉凡這一時期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巨大變化,歷屆政府中統治集團的內訌和兩黨的勾心鬥角,經濟危機引起的嚴重社會動亂,以及工人、農場主、退伍軍人和黑人的羣眾鬥爭等等,都寫的繪聲繪色。

1、羅斯福

羅斯福本人正是集美國的“光榮與夢想”於一身的卓絕人物。

在大蕭條力挽狂瀾之後,羅斯福深諳全面的,全球的戰略,這使他成為“最偉大的戰時總統之一。”從外表看,他確不像一個軍事天才。他每次訪問軍隊,老是穿着他的絨布襯衫,戴着舊帽子,還有那漫不經心地打起來的蝴蝶領結。看上去,他倒更像一個衣着隨便、精神飽滿的老爺爺,要去度週末釣鱒魚的樣子。但話得説回來,他所率領的軍隊,本來也是很隨便的。美國不是歐洲國家,它和歐洲國家不同,而這個國家最好的代表,就是這個住在白宮的美國人了。戴維?利連撒爾律師可以這麼寫羅斯福的“臉孔是世界上最英俊的戰鬥的臉孔”,艾森豪威爾將軍可能對總統熟知地形、掌握和記得一個鄉野的所有特點的天賦感到五體投地;然而,對於美國士兵和水兵來説,他的最大的天賦還是他對人熱情關懷,以一個捲起袖子實幹的美國的捲起袖子實幹的總統的面貌出現於世界舞台之上。喬納森?丹尼爾斯寫道:“在他那個時代裏,沒有誰能像他那樣,在美國人驚懼之時,能喚起美國人的內在信心。由於他深信美國人的自尊感,所以他要求或者期望美國人拿出勇氣來的時候從來是沒有什麼顧慮的。”最能説明羅斯福的風格,説明他體貼

民情的是,有一次他視察夏威夷陸軍醫院。他到夏威夷本來是要跟海陸空高級將領談話,制定計劃,發動巨大攻勢,迫使日本屈膝投降。但在他離開夏威夷之前,他要人用輪車推着他穿過病房,去看看那些被截除上肢或下肢的傷員。他向他們微笑,揮手致意。他什麼話也沒有説,但是他的出現就代替了他要説的一切的話。坐在這輪車上的是一個兩腿早已完全癱瘓的人。他了解他們的心情,因為他(更多請你搜索:)也有過這種心情。然而他克服了過來,當上了總統,他們沒有理由感到灰心喪氣,以為不再能實現戰前所抱的理想。

2、美國人的形象

前線的小夥子們以美國的民主軍隊自豪,正如他們以美國的工程兵和海軍工程隊自豪一樣,前者能夠在一夜之間搭成活動便橋,後者曾在英國工程兵聲稱無法辦到之後,將阿森松島的羣山推平,建了一英里長的長型機場。儘管這樣,他們很少吹噓本國,甚至在自己人中間也沒有這樣。他們採取了一種堅強的、滿不在乎的姿態,把該熬的都熬過去了。

想家的、厭倦的、滑稽可笑的、衝鋒陷陣的普通士兵,在鋼盔裏洗襪子,抱怨吃得不好,向阿拉伯女郎吹口哨,或者説,見到什麼女郎都吹口哨。他們硬着頭皮把世界上這件最討厭的勾當勉強熬過去,不失幽默、尊嚴和勇氣。

美國能派出一支一千二百萬人的軍隊,同時和兩個可怕的帝國作戰,又能建立一支比敵人和盟國的海軍加起來還要大的海軍,與此同時,民用開支又比1939年增加百分之二十。“這次戰爭開始以來,生活水平還能提高的,只有我們這個國家。整個歐洲都已弄得精疲力竭,而我們卻沒有。”這樣一個國家確實是使人感到有些不解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的傷亡,相對來説,比之其他任何國家要輕,但是總統在1944年海軍節卻可以這樣説,1943年美國武裝部隊曾經在敵人的灘頭陣地前參加過二十七次登陸戰,而且“這二十七次登陸戰每次都取得巨大勝利。”

3、觀復

第一二部描寫的正是美國逐步展現出盛事榮光並彙集全世界夢想的上升時期。

全書結尾處,作者流露出對美國盛事榮光的懷念和對夢想消失的無限感慨,併為看不到美國今後的出路何在而感到彷徨,這裏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幾個:

1)對此,在國內初版時,商務印書館的評論是:“這些話半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哀歌,半是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幻想。實際上今天仍然是美蘇兩霸在爭奪世界霸權,美帝也極想重圓逝去的春夢。”果然,13年後蘇聯解體,美國卻迎來了新經濟的澎湃浪潮,重新主導世界。

2)作者最後寫道:“在干預了國外衝突三分之一世紀之後,美國人民再次轉而內向,他們要在與世隔絕中尋求安危,在孤立中尋求復興。”那麼,從91年蘇聯解體,到二十一世紀多極興起,美國人民又從干預衝突“再次轉而內向”的日子是不是也會如期到來?持續擴散的貧窮,似乎終於要浮到無法再掩飾的明面處來了。與之一起來的黑暗與壓力有着濃厚的山窮水盡的意味。

自5月份以來,有大約2.5萬名世界大戰退伍軍人,攜家帶口,身無分文。來到華盛頓請求政府救濟。面對這些“補償金遠征軍”,政府慌了手腳、如臨大敵,於是血型鎮壓。這一段歷史簡直是美國史上一段滑稽至極的歷史,曾經拿起武器為國家某利益的人,國家回報給他們的卻是槍子!他們浴血奮戰、出生入死後,等來的不是和平安定的生活,而是貧困後的舞王以及粗暴的對待!

面臨貧困,胡佛政府似乎完全慌了手腳,且毫無應對之法。於是將“大蕭條”籠統歸罪於“時勢”,在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富的國家裏,有1500萬以上的人到處找工作,可是哪裏也沒有工作可以做。

1932年,大蕭條時期最慘的一年,胡佛政府的長期不作為是的國家既是生產過剩又是消費不足。不降物價致使銷售兩下降,然後廠家為了減少成本而解僱工人,導致美國人民購買裏萎縮,然後惡性循環??農場品價格慘跌,饑荒近在眼前了??

美國人有一種較為普遍的心理,“失業是可恥的,貧困多少咎由自取”。於是生活在底層又失業了的人不僅面臨這生活上的巨大壓力,還有心理上的??更糟糕的是一些人無以為生、活活餓死,千百人只因像出生那樣生活,才免於死亡。

1932年開始的故事,由荒誕、貧困、饑荒、黑暗、無望揭開了序幕,但總有一些光亮讓未來看上去沒那麼無望。1932年4月7日,富蘭克林*羅斯福以洪亮、充滿信心的聲音説,“我們要制定出一些計劃,把希望重新寄託在那些壓在經濟金字塔底層、被人遺忘了的人們身上。”

儘管這位現身並不被看好,儘管有許多人覺得他可笑、説大話,“並未讓人覺得有如何的雄才大略”,但是美國民眾需要新政(new deal),需要一個肯為了他們帶來變革的總統。似乎順理成章的又帶着一些傳奇色彩的,這位熱情並充滿信心的富蘭克林先生當選總統並將於繼年上任。

每當國家出現危難時,似乎總有一個英雄出現,且看羅斯福的新政如何改變美國。

每當美國處於危難之時,人們就會渴望有個“救世主”出現,帶領美國人民渡過危機。這種英雄情結,使得富蘭克林*羅斯福這個名字足浴成為一章(一段歷史)的題目。儘管在羅斯福真正擔任總統之前人們對他的評價普遍不高(尤指理論家們)。

哈羅得*拉斯基嘲笑他説,羅斯福“想用一顆藥丸解救一場地震”。李普曼説他太軟弱,面面俱到,太閒討好,看不出與胡佛“有什麼根本原則上的分歧”。歐內斯特*林德利報道説,美國渴望有個救世主,不過羅斯福先生“無論看起來聽起來都不像救世主”。

但人民顯然是更願意相信這位言語中透出真誠、熱情的羅斯福先生的,況且那是境況已經不能再糟糕了!羅斯福真實閃人時,面臨的就是這種糟到不能再糟的境況,全國金融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各州銀行業務有的完全停頓有的部分停頓,而證券交易所也正式關閉了。

羅斯福上任表至此時説:“首先讓我明確的説,我堅決相信,我們唯一引為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一種無名的、喪失理智的、毫無道理的畏懼心理,能把我們搞癱瘓,什麼事也辦不成,是我們無法由退卻轉為進取。”他想過會申請授權廣泛行政權並得到通過。銀行休假,羅斯福援用《對敵通商法》擬送新法案去過會特別召開的緊急會議討論。與此同時,美國人民也在行動,他們用各種辦法來應對難關:以貨易貨,使用代幣,用加拿大、墨西哥貨幣代替美國貨幣等等。新法案也要實施起來了,通過法案的當天晚上國家印製局添僱了375名新職工,美國政府的印鈔機器全部開動了。而真正經常的一幕是對囤積金户施加壓力,使他們吧緊緊攥在手心裏的黃金和貨幣放出來。聯邦儲備委員會宣佈,凡在2月1日後提取過黃金而又在下星期一之前未退回存儲的銀行便公佈他們的姓名。各地銀行門前又排起長龍來了,人們爭先把黃金存入銀行就如同當初爭先提款一般。各州聯邦儲備銀行回收了共計3億元的黃金,以此為儲備,又能發行7.5億元新鈔了。不出一週就有13500家銀行復業。紐約股票價格猛漲15%,幸福的日子雖然還沒有回來,但是金融恐慌算是過去了。

《緊急銀行法》、《全國工業復興法》、廢止金本位等一系列舉措都不過是臨時招架的辦法,羅斯福對身邊的新政派説:“挑一個辦法試試看嘛,失敗了就換另一個。總之要搞點什麼試試。”召開記者會,發表“爐邊談話”,用人人都懂的詞句和比喻把工業經濟的複雜結構講的一清二楚,誰都感受到了美國的經濟正在往好的方向扭轉,而羅斯福親切、熱情的形象也使得他獲得了空前的威望。不過真正使美國經濟危機結束的並不是new deal,而是一場戰爭,我們稱其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光榮與夢想的歷史,暢快而生動的閲讀

――《光榮與夢想》讀後感

在我幾年前讀西方人的新聞時,哪怕經歷了翻譯可能帶來的失真,仍覺得它與國內的新聞有很大不同。國內的新聞總是平鋪直敍的敍述一個新聞事件,而西方新聞往往在保持客觀性的同時,綜合運用各類表現手法使得新聞有趣,充滿了可讀性,其中如經常的誇張、比喻等手法使得讀者更容易理解新聞表達的內容。近幾年,國內的新聞也變的有趣起來,比如當時我讀到《經濟觀察報》的主筆許知遠的文章,特別長篇專題文章時就明顯感覺了一種西方新聞的味道。後來,我知道了,中國新一代新聞人很多都受到了一位美國記者、作家的影響,他叫威廉.曼徹斯特,而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那本橫跨1932年到1972年四十年美國曆史的名作《光榮與夢想》。

終於,每天下班回去,翻看一個小時,慢慢的看完了這本大部頭,領略了四十年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雖然這部作品很厚實,但是閲讀的體驗並不艱深或是沉悶,如果真是這樣,想必本書的寫作方式也不會被這麼多記者模仿了。儘管這部書從多角度表現了整個美國社會那段時期的社會生活,但是也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那就是美國總統,從胡佛直到尼克松,中間有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這幾位美國總統也經歷着美國曆史上一個動盪鉅變的時代。儘管美國政治相對更加大眾化一些,但是畢竟站在舞台前端的總是那些風雨人物,所以以美國總統的更迭闡述美國政策的更迭,進而表現社會風氣的變化,無疑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成功的寫作策略。本書還有一大特點,便是把美國社會放在當時整個世界的背景下看待,所以,每一章的最後總會有一段同時期世界的局勢闡述,與美國曆史對比,製造一種“風起雲湧”的效果,很有感染力。而本書最具煽情色彩,也是被中國記者們吸收的手法便是,在一個時間段上,説説後來的風雲人物當時的情況,如還只有n歲,如還在某某學校唸書,如還在幹着某某顯得不那麼“風雲”的小事。如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就是本曼徹斯特痕跡濃重的作品,當然,這裏不是想抹殺《激盪三十年》的出色之處,畢竟,寫這種時代大背景下的作品,《光榮與夢想》確實是很好的參考和框架。

在曼徹斯特筆下的四十年美國史確實可以稱得上波瀾壯闊,以大蕭條時期的慘境和“補償金大軍”事件開始,在那個“山窮水盡”的夏天,胡佛成了美國曆史上一個不太光彩的總統,而充滿傳奇色彩的羅斯福着開始了他的時代。接下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似乎只有珍珠港事件讓美國人對這場戰爭有着刻骨銘心的傷痛,而接下來儘管有大量美國青年戰死沙場,但是美國卻着實獲得了現實的戰爭紅利,而杜魯門正是幸運的接過了這份紅利,但是也“不幸”的接過了羅斯福光輝的時期給他留下的陰影。在書中描述着杜魯門剛上台時,人們對他的猜疑和他對人們常常拿他與羅斯福比較的惱火,不過他堅持了下來,還開啟了冷戰時代,而國內,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也開始了美國內政的黑暗年代,另一名“反共鬥士”尼克松似乎是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卻顯得沒麥卡錫那麼強硬。艾森豪威爾結束了民主黨對白宮的長期“佔領”,同時帶領美國進入一個“全速而穩健地進行”的時期,那段時期,美蘇兩國在太空的競爭開始,書中對當蘇聯在初期處於領先地位時,國內各式各樣的反應有着生動的描繪。接下來,美國曆史另一位傳奇總統,肯尼迪上台,在我看來他的傳奇並不在於他後來的被暗殺,而在於他在任的時期確實是段動盪而洋溢激情的時期。“豬灣事件”,越南戰爭,古巴導彈危機,給我更深印象的是肯尼迪對黑人運動的堅定支持,那場出動軍隊護送黑人學生入學的場景足以和馬丁.路德.金的《我有個夢想》的演講場景相媲美。約

翰遜在肯尼迪上台後的處境和杜魯門頗為相象,在這段歷史中,約翰遜似乎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總統,似乎也只有在如“肯尼迪遇刺,約翰遜接任總統”這樣的敍述中出現他的名字。在本書中,我們可以對約翰遜有更多的瞭解。終於,尼克松登場,據説很多人都想不到中美建交會在這個昔日的“反共鬥士”任上實現,而這也正反映了政治的多變性和現實性。本書以水門事件及其餘波結束,也讓我結束了一段暢快的閲讀體驗。

儘管本書以美國總統的更迭牽起了主線,但是本書最吸引我的還是對各個時期美國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側面的細緻和生動的表現。而經常引用當時媒體的很有個性的表達,也讓今天再看別有一番趣味。而比照中國的當下現實,竟也發現中國現在的很多現象與當時的美國頗有些“形似”,至於是否“神似”,那就是仁者見仁的事情了。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中文版難得的翻譯的很不錯,至少讀着感覺很流暢,我已經不知多少次目睹一本好書被糟糕的翻譯糟蹋了,所以,對國外優秀作品來説,好原著還得配好翻譯。對於想了解那段美國曆史,也不願瞭解的那麼“本質”,那麼“學術”的人來説,我強烈推薦本書,每天翻翻,在愉快的閲讀中暢遊一段異國光榮與夢想交織的年代,比照現實,或許會給我們些力量。

第三篇:“起航夢想”讀書筆記比賽評分規則及標準

“紅色經典,領航夢想”讀書筆記比賽評分規則及標準

(一)讀書筆記大賽:

1、複賽(40分):成績計入決賽,複賽中參賽作品成績佔總成績的40%;

2、決賽(40分):個人讀書風采秀

(1)“微”再現(20分):以微電影、微視頻、ppt、flash、情景劇等方式對在讀書過

程中的先進事蹟或者讀書過程、書中情節等方面進行記錄展示,限時5分鐘;

(2)“夢翔書海”演説(20分):結合參加此次比賽的感受,將自己的讀書夢與成才夢

相結合,抒發愛國情操,激發廣大學生的讀書興趣;並與現場觀眾進行互動,限時3分鐘。

3、網絡影響力(20分)

(1)書香微博(10分):微博連續,與讀書筆記同步,轉發量、評論量、閲讀量與稱

贊量綜合考評;

(2)人人網投票(5分):將讀書筆記作品簡介、參賽作品照片發佈於人人網,以投票

結果計數為準;

(3)博文展示(5分):運用中國大學生在線博客,暢談參賽感受,發表博文。

(二)書香微博大賽:

1、轉發量(35分):以網絡計數為準,結合實際情況,分段酌情評分;

2、評論量(35分):要求評論與原作者之間進行有效互動,產生思想共鳴,結合網絡

計數評分;

3、閲讀量(20分):以網絡計數為準,結合實際情況,分段酌情評分;

4、稱讚量(10分):以網絡計數為準,結合實際情況,分段酌情評分。

黨委學生工作部計算機與信息學院

2014年4月7日

第四篇:我讀書,我夢想

我讀書,我夢想

晚飯過後,我又捧起了心愛的奇幻冒險小説——《怪物大師》,與布布路一起踏上了奇妙的冒險旅途。不知不覺中,窗外已是漆黑一片,夏蟲的鳴叫在這靜夜裏顯得特別清晰。我合上書,伸了個懶腰,準備上樓休息了。忽然,我的眼前閃過一個黑點,速度極快,那“怪物”比蟑螂大。等我揉揉眼,定睛細看時,哪裏還有它的影子。

我大吃一驚,忙向老爸彙報:“爸爸,我們家樓下有怪物,黑影一閃就沒了!”爸爸不慌不忙地説:“那是老鼠。”

“什麼?我們家裏竟然有老鼠!”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呼出聲,要知道老鼠是“四害”之一。我可不想與這“人人喊打”的老鼠做鄰居。

“爸爸,您還是趕快想個辦法滅鼠吧。”我央求着爸爸。爸爸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早上,爸爸從街上帶回來一個捕鼠籠。這是個黑色的用細鐵絲做成的簡易的長方體籠子。爸爸打開捕鼠籠的門,把一塊香噴噴的餅乾掛在鈎子上,然後把籠子放在儲物間的牆根處。

第三天早上,我被媽媽的“大喇叭”給吹醒了:“快!快起來,捕到一隻小老鼠了!”

我一下子就清醒過來,呼地就下牀了。我衝到樓下,看到捕鼠籠裏的小老鼠正上躥下跳呢!我不禁對這捕鼠籠刮目相看了。

在這個星期裏,這隻捕鼠籠立了不小的功——共捕到四隻小老鼠。可讓我不解的是:怎麼只捕到小老鼠,卻捕不到大老鼠呢?家裏總不

會只有小老鼠吧?看樣子這捕鼠籠也有缺陷呀。

怎樣才能把家裏的老鼠“一網打盡”呢?一天夜裏,我捧着《怪物大師》進入了神奇的夢鄉:

我和布布路一起來到了一座大城市,這裏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但這座城市最大的特點就是隨處都能見到老鼠,街上跑的,牆上爬的,樹上蹲的,地裏鑽的,這裏簡直是鼠的天下。人們因為鼠患怨聲載道,苦不堪言,用盡了各種捕鼠法:滅鼠藥、老鼠夾、捕鼠籠,甚至用火燒,用水攻,用電擊,可老鼠仍猖獗。

我和布布路一起念起了咒語,頓時,各種長相奇特的怪物從天而降,它們發出了超聲波,老鼠一接收到就斃命,鼠體化成空氣,消失得無影無蹤。“啊!太好了!”興奮的人羣把我和布布路拋上了天。我一驚,醒了!

這是個多麼奇妙的夢,若是現代有“怪物”本領的滅鼠儀器該有多好,發出超聲波,滅鼠於無形中。

是書給了我夢想!超聲波滅鼠器,我期待着......

指導老師點評:本文的小作者是個小書痴,愛看書,愛幻想。家裏有了老鼠,而捕鼠籠滅鼠有缺陷,她就幻想與《怪物大師》裏的布布路一起,召喚怪物滅鼠。小作者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怪物能發出超聲波,滅鼠於無形中。當讀書與生活聯繫起來時,一切都變得十分有趣。希望小作者能一直與書相伴。)

第五篇:讀書筆記

安豐初級中學教師讀書心得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後感

安豐國中 趙 嵩

自從上學期學校安排了教師讀書活動,我從圖書室借閲了幾本自認為適合自己閲讀的圖書,有《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等。起初,也只是隨手翻翻,可真正在閒暇時打開閲讀,卻又不一樣的感受。對《問題學生診療手冊》這本書,我特別喜歡,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學生的生源質量,在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那麼,如何面對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這都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

從這本書的書名就已經告訴我們,應該將教師與醫生放在一起聯想。醫生看病的原則首先是“望、聞、問、切”,即要實事求是,再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刨根問底,進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開出藥方治病救人。

王老師的這本書實際上就是這樣在引導我們的教師應該更加專業一些,不是簡單的一刀切,或是僅憑經驗來處理問題。誠然經驗對教師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經驗引來的思維定勢,逐漸懶惰的思維方法有時卻有致命的危險,或者説對於教師個人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人們都説“人心隔肚皮”,很少有人能夠對每一個人都能洞察心機,再加上可能出現的代溝,國中生當中的一些想法簡直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看似簡單幼稚的問題在他們眼中卻顯得至關重要,反而需要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教育是什麼?是考試?是成績?是升學?這些教育手段漸漸成了目的,凌駕於教育之上,而教師本身也就成為了一種謀生的手段,教育過程甚至成為一種追名逐利的捷徑,試問有多少老師能夠真心去教每一個學生?在這種“目的”的引導下,問題生就真成問題了,很多本不該劃為問題生的也變成問題生了,也許原因很簡單,就因為他的學習成績上不去。這應該是每個教育者都不願看到的。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我們的學生呢?這本書除了告訴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多問幾個為什麼以外,就是要我們關心學生的需求。現在有太多的學生被家長當做白板從而複製或打印出自己想要的模板了,學生也是人,是人就有需求,白板僅僅是家長看來的白板,實際上經過學校及社會的影響,學生這塊板上並不是隨意能刻畫的來的。比如書中分析學生去網吧的原因時就很透徹,説到底就是學生把自己在家在學校以及和同學朋友間未能發泄的東西 1

安豐初級中學教師讀書心得

在虛擬世界裏尋找天堂的過程。 而且處於青春期的學生,越是直接跟他説不要去做某事,他反而越想去做一樣,因為這種教導與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所產生的矛盾更成為了一種催化劑。不問青紅皂白,只問是非對錯,到頭來真不知道到底孰是孰非,孰對孰錯了。

對於老師來講,這本書堪稱工具書,特別適合任課老師閲讀,它比較全面地羅列出了學生在青春期所出現的一系列典型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以及對應方法,現在很多老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往往只看到表面現象,沒有從更深層次去研究學生的心理,因此時常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本書告訴我們,遇到問題時應該首先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想清楚後再進行處理,而不是想當然地馬上批評教育,孩子的心靈很可能因此而受到傷害,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出現更多的問題。老師僅靠學校裏學到的心理學知識是很難對付現在的學生的。

如果你還在為問題生而煩惱,建議你讀一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相信你您在教學過程中會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