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1500字(精選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9.6K

第一篇:《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1500字(精選多篇)

先前並未看過村上的任何一本書,久聞其名,但是卻不聞其聲。倒也自然,天下的書好似汪洋,哪有看盡呢。暑假期間,憑着在學校圖書館借到的《挪威的森林》,好歹不至於完全荒廢,閲讀了這樣的一本好書。

這是一部傷感,又有痛苦,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説。小説主人公渡邊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渡邊的第一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學木月的女友,後來木月自殺了。一年後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並開始交往。此時的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眸子裏不時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陰翳。兩人只是日復一日地在落葉飄零的東京街頭漫無目標地或前或後或並肩行走不止。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發生了性關係,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説她住進一家遠在深山裏的精神療養院。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熟女性的豐腴與嬌美。晚間兩人雖同處一室,但渡邊約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遠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於一次偶然相遇,渡邊開始與低年級的綠子交往。綠子同內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簡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一頭小鹿”。這期間,渡邊內心十分苦悶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與柔情,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魄地四處徒步旅行。最後,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

讀到小説《挪威的森林》,就有一種被噬住的感覺。村上的語言不顯華麗,但是卻有十分有味道。一言一語之間的縫隙透漏着一種殘酷的真實,讓讀者不得不信,又不願相信。村上熟練的運用某種感情上的轉換,把時空,空間與人物表現的自然而真實。其中的時代背景大概是二戰投降十年後的日本,涉及到一些歷史上的問題,也並不避諱,甚至巧妙的運用主人公之口,蔑視了在此時代背景下的事件。

整本書的基調讓人覺得沉鬱陰霾乃至窒息,除了偶爾間出現的一縷叫綠子的陽光。綠子是森林裏頭唯一一縷清澈透剔的陽光,在陰霾的世界裏,這縷陽光顯得特別的耀眼,也特別的可愛。喜歡綠子式的理智冷靜的叛逆,也喜歡她聰明可愛的直言不諱,更喜歡她勇敢剛毅堅強的品質,最欣賞她對生活的坦然而又富於情趣的態度,在這個“非人”的世界裏,保持着這麼一種善於在苦難中找尋樂趣的態度着實不易。佩服的是她能敢在父親的肖像前脱光衣服的勇氣和那一分坦然。就我看過的文學作品裏,沒有一個角色能象綠子般那麼直麪人和人生。她敢

於直面生活,鄙視虛偽,細心照顧病重的老爸之餘也會不管旁人的假惺惺能大口吃飯放心玩樂;她也率真得毫不遮掩自己對性的好奇以及認識後對性的平和態度;她也可以戲虐自己在別人心裏的形象,結果是變得很不在乎。她要的都是很純粹的東西,純粹得沒有一點雜跡,純粹得別人給她的雜跡也能一股腦的扔到九霄雲外。當然,作為一個小女孩,她也有扭捏害羞的時候,但這種害羞扭捏,卻為綠子這個看象是女強人的小女孩增添了幾分可愛可親,讓人敬佩之餘又樂於親近。

直子跟木月都是同一類人,用心理學術語稱做“完美主義人格障礙患者”。村上對他們完美主義的表現描寫得相當的細緻,幾乎可以當成是心理學教學案例來看。很具體的行為如繫鞋帶,説話,寫信,交朋友,做事情(就直子來説,連臨死前也只是惦記把她那漂亮的衣服留給玲子而不是交代其他)從這些很具體的細節上,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完美主義傾向。這種類型的人事事盡力追求完美,行為通常會帶有強迫的性質,強迫自己去追求完美,在這個過程裏,達到目的固然好,但當達不到的時候,就會產生足以讓自己毀滅的緊張焦慮。木月跟直子都達不到目的,也不曉得怎麼去排遣他們的焦慮無助,結果他們的強迫使他們走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木月因為在戀人身上和心上都得不到他覺得應有的地位或感覺而自盡。直子強迫得更厲害,甚至連説話跟寫信都扭曲了,而達不到她自己要求的時候也更多了,一達不到要求,心裏越緊張,就越強迫自己做好,結果卻越做越糟糕,到後來也只能選擇了跟她姐姐(另一個完美主義者)一樣的結束方式——自殺。這個世界,在完美主義者看來都會是:太糟了。而自我毀滅,是他們唯一能做的最後一件追求完美的事情。直子跟木月都是不幸的,不幸的養成了這麼一種人格,更不幸的是,直子碰到的是一羣破醫生。

另外一個寫得比較詳細的人是玲子,算是半個陽光人物。因為從玲子的前半段人生經歷可以看到她或多或少的也有一定的心理障礙,但後半段的玲子,卻是陽光明媚的,閃耀着智慧的可愛。前半段的玲子過於注重人們心裏對她的形象,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稍微的一點挫折就能擊倒這個原本聰明的孩子。而住在調理院的日子裏,目睹過形形式式的心理障礙者,才明白自己的遭遇自己的創傷原來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在那裏,她學會了堅強和助人,並在這個過程裏治好了自己的心病。玲子不幸而又幸運,她及時的甦醒過來,使自己以及後來並幫助渡邊迴歸到正常的生活來。經過創傷的磨練,玲子身上散發着一股真正成熟,真正坦然於世的風韻,這時的玲子才是真正的可敬可親的。

渡邊是裏頭的主人公,是個很茫然的普通人,普通得估計在我們身邊能一抓一大把,不過也正好有了典型的意義。渡邊心不願隨波而去,可卻身如遊魂,沾上誰就依附上去,但貌合神離,弄得哪裏都不是歸宿。如果不是碰上了綠子,估計這個年輕人還這麼一直茫然漂流下去,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將要怎麼樣,更不知道自己這麼做是為了什麼。村上對這個年輕人的情感描寫和心理成長的描寫得詳細而又讓人不覺突兀,甚至對於他其實愛的不是直子,留戀直子的根源只是那種很直接而又強烈的“性感覺”給他的深刻記憶,也分析得清清楚楚。書裏頭描寫的社會是亂糟糟的一團,就象我們今天的社會,人們茫然麻木,象一羣螞蟻忙碌而又機械的生活,沒什麼精神信仰,也沒什麼生活目標。在這樣的環境下,清醒而又想作出反抗的人大都是痛苦的,除非你有象綠子對待生活的那種心態。渡邊也沒有,他的人生閲歷並不能讓他有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和那種不羈的灑脱的生活態度,而且,在他身邊發生的事情也實在難以讓人樂觀豁達起來,所以他依舊的彷徨迷惑,甚至消極低沉,整天讓生與死的哲學在自己內心交戰,以至也把自己弄得神經兮兮的。但渡邊是幸運的,他碰上了綠子和智者般的玲子,一個教他認識生活和認識自己,一個教他斷絕過去,重新好好的生活。不過,如果用書裏折射的宿命論來解釋的話,渡邊也會遲早有醒悟的一天,因為他距離醒悟,只差一張紙那麼遠。綠子和玲子的出現,只是加快他捅破那張紙。

在這裏面,讀者既能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心裏無比糾結的直子,並且有一個十分開放活潑而堅韌的綠子,一個聰明而自居的永澤等等人物,而我,這個第一人稱的存在,更是能把讀者深深的吸引到故事中,使得每個讀者都能間接或者直接的代替主人公渡邊君的存在,獨立的存在這個村上的故事中,與這些性格迥異的人們互相補充,互相聯繫,實在對於讀者而言是一件十分有幸的事情。

生活要的其實只是個態度,既然我們沒有緣故地獲得生命,便要珍惜它並且讓它精彩豐富。太多人執着於追求它的來與去,反而讓自己沉溺於迷茫,而生裏其實包含了太多,我們不止要去接受美好,更好深刻地學會包容醜惡而不是諷刺與詆譭,如果揭斯底裏地一味追逐未知,最終就會想村上的字裏的那些亡魂一樣,抱着問好死去„„

第二篇:挪威森林--讀書筆記

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

李永政 09歷史 09504006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著,林少華 譯,譯文出版社發行,2014年5月

作者介紹:村上春樹(1949年1月12日-),日本著名作家。京都府人。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1979年以處女作《且聽風吟》獲羣像新人文學獎。主要著作《挪威的森林》‘《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舞!舞!舞!》、《海邊的卡夫卡》、《天黑以後》等。作品被譯介至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再世界各地深具影響。

小説簡介:.漢堡機場一曲憂鬱的《挪威的森林》,復甦了主人公渡邊傷感的二十歲記憶:嫻靜靦腆、多愁善感的直子,是他動情傾心的女孩,那纏綿的病況、如水的柔情,甚至在她花蝕香銷之後,仍令他無時忘懷;神采飛揚、野性未脱的綠子,是他邂逅相遇的情人,那迷人的活力、大膽的表白,即使是他山盟已訂時,也覺得她難以抗拒。悲歡戀情、如激弦,如幽曲,掩卷猶餘音顫裊;奇句妙語,如泉湧,如露凝,讀來真口角噙香。這是一部傷感而痛苦,青春情感的戀愛小説。

可以説《挪威的森林》不過是一段青春期的戀情,裏面有甜蜜,有苦澀,有困惑也有沒有緣由的寂寞。其實都逃不過讓人心動的俗套氛圍,可是它還是感動我。情節是平平的,筆調是緩緩的,語氣是淡淡的,然而字裏行間卻湧動着不可名狀的波動,引起了我的震撼與共鳴。書中有兩個世界,渡邊徹整日裏遊離其中的,身邊走着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的世界,聽着嘈雜的聲音,做着不知所終的事情。真實的世界在作者的描述中荒誕可笑,光怪陸離,那些身邊的人或者慘然終老,或者匆匆離他而去,留給他的是不能癒合的傷口。於是他也會用一種畸形的方式尋找温暖。

還有一個世界,一個精神病人的療養所,在作者的筆下被描述出來,這個叫“阿美寮”的地方更像一個世外桃源,沒有污濁,沒有喧囂,甚至不會為人創造孤獨的滋生地,醫生和病人融為一體,整個地方竟成了一塊兒淨土。悠閒、自在的生活方式,輕鬆、愜意的自給自足。最重要的是那裏還有一個女孩兒,渡邊君深愛着的女孩——直子。書裏渡邊和直子、玲子一起吃鮮葡萄,彈吉他的情景,美麗的月光下他們一起漫步,説出自己經歷的心靈的創傷,或者説是讓人生的砰然崩潰的故事,雪地裏他們盡情的遊戲。

可以説村上春樹不是一個擅長講故事的作家。綜觀他的小説,缺乏流行小説的緊湊情節,沒有大悲大喜的人物刻畫,也沒有大鐦大合的細節。所以有很多人不喜歡他的作品,覺得讀不下去。可反過來看,這樣一部缺乏流行因素的作品可以流行日本甚至中國,更體現出它的非一般性的閲讀價值。其實《挪威的森林》的內容很簡單,主人公渡邊的好友死於意外,他喜歡上了好友的女友——直子。直子因心理抑鬱住進醫院,在此期間,渡邊同時和直子以及照顧直子的鈴子還有一位叫綠子的姑娘保持曖昧關係。最後,直子死了,渡邊在衝破了好友之死的陰影后,與綠子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與其説是娓娓講述渡邊所經歷的青春,倒不如説是一場心靈的探索,因為每個人的生活態度是不同的。

雖然是部描寫常人生活的小説,但《挪威的森林》所展現的許多問題都體現了作者哲學層面的思考,例如生與死或情感與性等等。最明顯的就是在他所討論的生死問題了。這樣兩句話先後在小説的開始和末尾出現過,“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死並非生的對立面,死潛伏在我們的生之中”。

全書的結構也如作者所説,並不以死為終結,這裏有作者的無奈即每個人都會死,也有作者面對生活的勇氣即有死才有生。如果對於死去的人的感情太過沉重,那麼於生者只會是身體的完好,精神的腐蝕,就像直子,她永遠活在對木月的愛下“不甘願被折離枝端失去了靈魂。不能做堅韌的行屍走肉。寧願自毀至形容猙獰,被人丟棄。如此,這短而無救的美才深如骨髓,令人懷戀。絕不苟延殘喘”。 木月的死看上去是個謎,但一直被提醒的似乎他的離去是個必然和遲早。但死者已死,所幸的是在直子走後,渡邊也終於發現了真正的人生價值。“人總是要死的”,這是小説中鈴子對渡邊説的話。當時,直子的死幾乎讓渡邊崩潰,在遇到綠子之後,渡邊的生活態度在潛移默化的改變。綠子就像是積極向上的生活化身,慢慢的讓渡邊看到陽光,看到希望,看到生活的美好。渡邊終於回到了生命的軌道,勇敢奔向綠子。最終,村上春樹也沒有逃脱俗套,希望戰勝了失望,活着戰勝了死亡,一個拋棄社會同時被社會拋棄的青年在愛情的力量下轉了一圈又回到了社會中,個體最終溶入整體!也許痛會讓人不能自己,當新的事物出現,你不該為過去感傷,應該去面對新的生活。畢竟就像渡邊説的,無論怎樣的哲理,怎樣的真誠,怎樣的柔情,也無以排遣這種悲哀。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從這片悲哀中掙脱出來,並從中領悟到某種哲理。

村上在情感和性上的描寫佔據了大部分篇幅,誠然他的描寫是如此出色以至於如果不貫穿地讀往往會認為是部情色小説。這部作品完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想想可真夠前衞的。不過通過這些內容讀者可以清楚地知道作者要説明的更是一種意識,開放的性意識和主人公至真的情感追求。

在《挪威的森林》中作者用簡單樸素的語言表現出了每一位角色的不同,其不同體現在靈魂之中。渡邊君大是一副天下無謂的態度。敢死隊會認認真真地過活,愛地圖,做體操,雖然成為笑料,也改變不了他生活的原始軌道,力圖堅持自我的目標。再加上永澤。永澤的生活是一帆風順的,但他認為“人生中無需所謂理想的東西,而是行為規範”。

渡邊,本書的男主角,一個實在是很普通的人物,他對學校這個小社會內部虛假、骯髒很厭惡,但他卻沒有去改變這一切的想法,甚至有點逆來順受的意思,因為很清楚這是無法改變的。不過最強捍的也就是這種逆來順受了態度,似乎任何人都不能影響他的生活軌跡,雖然他也並不知道自己想去哪裏。不過渡邊的心理也不成熟,他在尋找一種既不傷害直子,又不傷害綠子的方式,但這種方式是不存在的,在直子死後渡邊想通過旅行來找回自己但卻失敗了。直到渡邊見到玲子,玲子説“你選擇了綠子,而直子選擇了死”,此時應該説渡邊解到了相對於已經失去的更應該珍惜眼前存在的,應該停止對生者的傷害。

直子本書的女主角之一,很執着於完美。本書一開始直子就提到了一口井,一口在森林邊緣的井,一但墜入便只有孤獨陪伴直至死亡的井,但又是很吸引直子的井,因為墜入井中便與現世隔絕她也明白這是危險的,但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這口井也是直子後來生活的寫照,所不同的是渡邊一度在井的附近守望着直子。在療養院的直子並不是一個完整的人,她需要靠井邊的渡邊才能確定自己還活着,需要靠玲子才能完成與外界的交流,以至到最後玲子幾乎成了直子的化身。

綠子本書的另一位女主角,應該説是森林裏一棵非常奇異的樹,綠子從心理上表現得相當的成熟,甚至很有策略,她很明確的向渡邊表白,因為她尊重自己的感受,也尊重渡邊的選擇。當渡邊因為陷入對直子的思念而忽視了她時,她選擇告訴渡邊自己當時的真實感受並選擇暫時離開讓大家可以冷靜的思考。綠子的最特別的地方是,她直接從現世中尋找滋養她的自我的養分——這在《挪威的森林》中也是一個絕無僅有的例子。她是現世中唯一的亮色。

永澤註定會成為這個社會“精英”的人物,他暗熟在這個社會成為“精英”的規則,“紳士就是做他應該做的, 而不是做想做的”雖然他也看不慣這個社會。他也期待和初美獲得愛情,但他清楚這樣做就會被排除在“精英”這個圈子之外,在他的價值觀裏除了成為“精英”其它都是通往“精英”這座城堡的鋪路石而已。社會的壓力,家族的壓力以及周圍人對他的看法都註定了他永遠都無法做一個隨心所欲真實的自己,他在為這些看法活着,為別人活着。

玲子,雖然作者賦予了她身世背景,但玲子更多的時候還是以直子的附助者,或者是替身的形式出現的,替直子寫信。玲子的信應是解讀《挪威的森林》之寓言的關鍵:“縱令聽其自然,世事的長河還是要流向其應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盡人力,該受傷害的人也無由倖免。所謂人生便是如此。??有時候你太急於將人生納入自己的軌道。假如你不想進精神病院,就要心胸豁達地委身於生活的河流。”

在《挪威的森林》中,村上構造了一個現代寓言:一個個人如何在自我與現世間達成一個平衡。這種平衡在現實中極難掌握,人們往往迷失在現實與理想之中。在這片“森林”中是孤獨的是自我的,甚至有些荒誕的,可走出那片森林後,不希望看到的是俗世掙扎,守住自己心中的森林,哪怕森林已經荒漠。然後經過磨練尋找真正的自我,擁有一顆勇於面對磨難的堅強的心。這樣在經過青春的反叛、迷茫與孤獨彷徨後。在我們都市的森林中找到自己“挪威的森林”。

第三篇:簡愛讀書筆記1500字

簡愛讀書筆記1500字

簡·愛是個孤兒,從小寄養在舅母家中,受盡百般欺凌,《簡愛》讀後感1000字。後來進了慈善學校洛伍德孤兒院,靈魂和肉體都經受了苦痛的折磨。也許正是這樣才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她以頑強的意志以成績優秀完成了學業。為了追求獨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爾德莊園任家庭教師。故事的重點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師簡·愛與男主人羅切斯特之間歷經磨難的愛情。這段愛情因男女主人公懸殊的社會地位和個性的差異而充滿了激烈碰撞,也因兩人志趣相同、真誠相愛而迸發出燦爛的火花。作者以簡·愛鮮明獨特的女性視角和敍事風格娓娓道來,真實而有藝術感染力。特別是簡·愛的獨特個性和思想,愛是一個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她有頑強的自尊心,讀後感《《簡愛》讀後感1000字》。在打動身為貴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時,也緊緊抓住了我們讀者的心。

簡·愛作為愛情小説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現在這部十九世紀的文學作品中的。以往愛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麗温柔、高貴賢淑的女子形象。而簡·愛,她"貧窮,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擁有的一顆智慧、堅強、勇敢的心靈,使那些外在的美在這內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為可貴的是簡·愛並不因為自己的貧窮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堅定:"我和你的靈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我現在不是憑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憑着血肉之軀跟你講話--這是我的心靈在跟你的心靈説話,就彷彿我們都已離開了人世,兩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

就像我們本來就是的那樣!"

也正因為此,簡·愛敢於去愛一個社會階層遠遠高於自己的男人,更敢於主動向對方表白自己的愛情--這在當時的社會是極其大膽的。幸福不再是某個人、某個階層的專利,她屬於芸芸眾生的每一個人。只有兩個相互對等的靈魂才能組成一份完整的愛情,所以簡·愛堅持,自身的獨立與追求愛情的完整是不能分離的。

小説告訴我們,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嚴加愛,小説的結局給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雖然我覺得這樣的結局過於完美,甚至這種圓滿本身標誌着浮淺,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對這種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嚴加愛,畢竟在當今社會,要將人的價值=尊嚴+愛這道公式付之實現常常離不開金錢的幫助。人們都瘋狂地似乎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化繁為簡,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是一種不計得失的簡化的感情,它猶如一杯冰水,淨化每一個讀者的心靈,同時引起讀者,特別是女性讀者的共鳴。

第四篇:圍城讀書筆記1500字

當、當、當……”已是深夜班10點了,輕輕合上《圍城》的最後一頁,內心很平靜,夜已悄悄地爬滿整個天空。方鴻漸原來是有夢想的,正如我們的每一個人一般,年少輕狂的我們,按捺不住熱血的沸騰,無法向一切已墨守成規的事物妥協。我們總相信我們的人生只有我們能駕馭。於是鴻漸乘上開往法國的航班,開向自認為的一片新天地。十四歲的時候,我信心滿滿的,只差沒有報告天下,憑海為證,大言不慚地説有一天自己會如何如何。那時候總是很單純的,沒有意識地去做許多事。沒有責任的包袱,不懂世間的複雜,指天誇耀自己的偉大,卻在深夜獨自嚶嚶哭泣,很脆弱的。其實這是每一個孩子都會犯上一回的狂病,但這又何嘗不是一回人生的轟裂呢?幾年後,二十七歲的鴻漸踏上了他的返程之旅,帶着一張作假的文憑,心裏是滿滿的內疚。二十七歲的他仍會天真地想起嚴父,慈母的失望。彷彿當他多少年前踏上甲板的那一刻,人生的鎖鏈斷了一般,幾年的巴黎生活只是一場華麗的美夢,終有醒來的那一刻。鴻漸意識到了,當他意識到紅海早過了時,他就覺悟的認識,他並不能夠完全掙脱那條無形的鏈子。只不過三年後,當我面對滿地的落葉,我再也沒有多少傷感之情;當我再也不會為漫天的雪花而歡欣鼓舞時,我已記不清多少年前説過了什麼。不是因為時間很久,只是發現那些誓言很飄渺。過去也試着去實踐,但當我發現要用一生去允諾時,我放棄了。少了年少時的傲氣和心無旁騖的毅力,取而代之的是種顧慮,一種對現實的認識,不知是那位學者曾説過,孩子出生時都有他的角,死去時卻是一枚鵝卵石。鴻漸的身邊曾留有過鮑小姐的鮑肆之臭,也曾吸引過蘇小姐的文質之

香,鴻漸也曾為搏唐小姐的回眸一笑而努力過,但無論是哪一種,他都未好好抓住,任由最後一縷輕煙從指尖劃過,沒有勇氣跨出最後一步,鴻漸學會了妥協。在經過三閭大學一行後,他才真正意識到人世險惡。鴻漸有點累了,於是他選擇躺在孫小姐這張柔順的躺椅上休息一下。父母親的生活,我一直是不甚贊同的。沒有“非你不娶,非你不嫁”的愛情,沒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柔情,有的只是永遠為瑣事忙碌的身影和時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的聲音。我一直很不孝地疑惑這樣的兩個人為什麼會如此甘心地被對方牽絆着自己的後半生呢?平靜的海面往往醖釀着巨大的風暴,鴻漸同柔嘉平淡的婚姻也有了一觸即發的危機。鴻漸覺得自己很無能,總認為自己是一場悲劇的主角,他要發泄,既然不能對外人那就只能對自己的妻子出氣。柔嘉也不是好欺負的人,兩人之間的矛盾因為更多人的參與而顯得不可收拾,鴻漸看着空空的小屋陷入了沉思。葬禮上,奶奶一直都在流淚,看着與她相伴四十多年的爺爺消失在殯儀館最後一道門後,最後一滴淚也悄無生息地落地。一直不明白在爺爺去世許多年後,奶奶口中批評着種種不是與眼中流露出的無限依戀竟是如此和諧,和諧地讓人辛酸,讓人猜不透。就如《圍城》中所講“年齡是個自然里程中無法超越的事實。”凡事一經隔膜,咫尺皆若天涯,又更何況是城裏城外呢?後記:那隻祖傳的老鍾從容自在地打起來,彷彿積蓄了半天的時間,等夜深人靜,搬出來一一細數“當 當 當……”響了六下。六點種是五個鐘頭以前,那時候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蓄心要對柔嘉好,勸她別再為昨天的時鬧得夫婦不歡;那時候柔嘉在家裏等鴻漸回家來吃

晚飯,希望他會同姑母和好到她廠裏做事。這個時間落伍的記時器無意中對人生包涵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十一點了”我想“也該睡了”掩上日記本,掩上門,讓室外的黑色也浸染入這一室之中。

第五篇:《挪威的森林》讀書心得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讀書心得這是一部傷感,又有痛苦,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説。小説主人公渡邊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渡邊的第一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學木月的女友,後來木月自殺了。一年後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並開始交往。此時的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眸子裏不時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陰翳。兩人只是日復一日地在落葉飄零的東京街頭漫無目標地或前或後或並肩行走不止。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發生了性關係,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説她住進一家遠在深山裏的精神療養院。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熟女性的豐腴與嬌美。晚間兩人雖同處一室,但渡邊約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遠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於一次偶然相遇,渡邊開始與低年級的綠子交往。綠子同內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簡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一頭小鹿”。這期間,渡邊內心十分苦悶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與柔情,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魄地四處徒步旅行。最後,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

讀《挪威的森林》,我一(推薦訪問範文網)直都在思考着一個問題是:作者為什麼要為這本書起一個這樣的名字?《挪威的森林》是六十年代,世界上曾盛極一時的樂隊beatles(甲殼蟲)的一首歌,作者生於1949年,六七十年代,正是村上十幾二十歲的時候,beatles的音樂,對那個時代的西方國家的年輕人,影響是很深的。而這種影響,也通過音樂,傳到了位於東方的日本,同樣影響着村上這一輩的人。beatles的音樂其實並不是純粹的音樂,更大意義上,它還代表着一種精神,一種對社會醜陋的陰暗的庸俗和虛偽的不滿和憤恨。在《挪威的森林》,如果你讀得比較仔細,你會發現,很多地方都表現着這樣的一種精神。

説到日本小説,有幾個要素似乎已經定格,悽清、陰鬱的氣氛、死亡、摻雜着情慾的愛情。初讀《挪威的森林》,只因為他的名氣,然後被在其中的強調一種強烈的被搖撼的東西所共鳴。所有的美好的東西總能夠引起別人的共鳴,這種共鳴能夠輕易的穿越膚色、種族、文化、宗教等的障礙,直達內心,在腦際隆隆作響,乃至能夠讓你熱淚盈眶,《挪威的森林》的這種印記比比皆是,作者對直子的會議,對初美的感覺,對心靈沼澤的體驗等,能夠通過一種自以為是相對完美的語言的,道出你心存已久的感動。

考慮更多的生和死,“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生的一部分”,“死不過是普通的事情而已”,“那只是而已,不比在意”,或許這些語句的表達過於俗氣,當他們拋開言語的俗套,用心去描摹,那時一種凝澈的感動。在村上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孤獨 迷茫 徘徊在人羣邊緣的靈魂,人羣中的陌生人,周圍的人與事更多

的只是作為一種景緻存在,主角永遠生活在自己的硬殼中,沉默 寧靜用心去體驗屬於自己的一切感動---聽起來似乎還是不錯的生活,只有身陷其中人才能瞭解那解不開的苦悶。

《挪威的森林》主角渡邊是一所普通私立大學的學生,作者對所謂的精英羣體不斷的冷嘲熱諷,入學不久即得出了“大學教育毫無意義可言”的結論,而那裏的人更是虛偽、傲慢、愚蠢、無知的人,“這班人拿了大學學位之後,便到社會上去拼命的製造更為下流的社會”。

大學生的種類很多,“突擊隊”就是其中之一,作者把這個專心的做地圖的,固執又木訥的年輕人刻畫鮮明,雖然不斷成為別人的笑料,他一直為自己“不同的人生目標所努力”-----背地圖,看新聞,自習。

渡邊,為人自省,生活目標不明確,心情迷茫,彷徨,有時甚至愛情和友情都不能阻止他們的消亡,為人謙和,真誠,沉默寡言,朋友寥寥無幾,生活寧靜,思想普通,但他們真誠的道出自己的普通的想法,卻往往被視為另類。

直子,憂鬱而又迷茫的女性,眼神清澈,“彷彿在清澈的泉底尋找一尾小魚”,“小小的冰冷的手”,“一頭觸感柔滑的長髮”,“軟而圓的耳垂,耳垂下方有顆小小的痣”,笑容甜美,温柔細緻,(“喝了小小的一口水”,“小心翼翼的繫了鞋帶”“她紅着臉,略帶靦腆的説”),相信這樣的刻畫是許多男生心目中的完美女友,但她又那麼憂鬱---憂鬱的足以致命,正如她所説:我是個比你想象的還要不健全的多的人,儘管作者在前面情節展開作了層層鋪墊,但是讀到最後一章那一句“直子死了以後”,往往是飽受打擊,似乎在希望和絕望邊緣苦苦徘徊的不是渡邊,是我自己,那種感傷和失落讓人感同身受。

小林綠,綠子出場後的每次語言,每次裝扮直到最後的感情的抉擇,都印證了她給的第一印象:像是迎着春天到來的出生的牛犢一樣,從體內洋溢出一股鮮活的生命力。這個人物的刻畫已接近完美,連村上本人都坦言:以後再也寫不出綠子這樣的人物了。阿綠的生命力如此頑強,讓人感覺再灰暗的世界也難以對她形成半點阻礙,她與直子相反,她從不去思考生活的目的,只要直感好,而文中的人物的思考也不是一點點的偏離現實嗎?她深紮在現實中生活,以現實而有力的選擇來回應生活的種種不幸,可以説正是阿綠的出場才使漠然生活在現實邊沿的主角有了被拯救的可能,如果説整部書有一種難以避開的陰柔之氣,綠子的精神力量無疑是衝開迷霧的陽光。

初美是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她氣質高雅,內涵豐富,穩重理智,穿着不俗,臉上適合掛着微笑,“無論做什麼都那麼漂亮”,跟重要的是,她有一種“強烈震撼人心的氣質”,能以微小的力量來搖撼對方的心靈,直到十二三年後,作者在異國他鄉被自然美景強烈震撼,像是醍醐灌頂一樣的頓悟了,“初美搖撼我的,乃是沉睡在我體內的自己的一部分”,我自己也相信,每個人---尤其是男人的心目中都有這樣的女子,她或許是自己的親人,或許只是茫茫人海的驚鴻一瞥,留一個純美的形象在心中,當她離去---不管是死亡還是時間把她帶走,讓你覺得有一些東西永遠的消失了,讓你悲哀的想放聲大哭。

永澤是個極端堅強的人,他風度翩翩,口才好,學識好,家世好,有領導能力,是渡邊這種角色難以企及的,可謂是天之驕子,人中龍鳳,但他以一種“不夠地道的方式”考慮生活,他明白:“當官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垃圾”,他一味的奮勇向前,是想看看“在這個又大又蠢的政府機關裏面,自己究竟能爬多高”,他的人生規範是“做自己該做的,而不是想做的”,他想控制自己,又想控制別人,一切一切的都得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可以温柔的令人落淚,也可狠霸的讓人心疼,儘管為人親切,誰都明白“不能以真心對待這個男人”。

石田玲子,一個面目模糊和主角關係曖昧的人,儘管作者在最後對她和主角的關係作了交代,我始終都認為作者對她的描述不夠盡心盡力,同樣是一個脆弱的被命運玩弄於股掌之上的女性,但卻“儼然雅閣看破紅塵,熱情爽快而又技藝嫻熟的女木匠”,我至今無法想像那時怎樣的一臉生動而富藴魅力的皺紋,給人的印象是在經歷風雨後玩世不恭,熱情大度,認清了人心,如此而已吧!

儘管書的宣傳口號是“百分百的戀愛小説”,可能是每個人的看待眼光不同吧,我從不把它當成戀愛小説來看,愛情只是年輕人避不開的話題罷了,綠字的父親出場便是一例。這是一個普通的罹患腦瘤的垂死的男人,他的言語、行動凸現了人對生命的無能為力,像被歲月的鈍器狠狠的擊中,只能像“負了重傷的小動物一樣橫卧着”,不可否認,他的出場和醫院的環境更凸現了綠子的堅韌和頑強,但他本身也代表着一種人羣---像中國的農民一樣,他們不思索生命的本質,順應命運而活,在官員的淫威下唯唯諾諾,他們沒有想過努力和勞動有什麼區別,沒有想過反駁什麼批評,他得勞動,養家餬口,得把離家出走的孩子接回家,最後在疾病裏面萎縮,在高温爐裏面化為一抔灰燼,永遠不會有人明白,他的腦子和眼睛是怎樣思考和看待人生的。

作者在描寫中,常常“不合時宜”地用一些形容詞,卻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玲子不無欣喜的在桌子上把雙手攥在了一起”。

許多元素被複制,咖啡館,酒吧,唱片,酒,書,這是村上小説中不可少的生活環境。音樂龐雜,搖滾,爵士,參雜一些室內樂、鋼琴和交響樂等。

歲月無情,而每個人的成長都必須付出代價---作者常常在不經意間把命運扯到枱面上來,沒有人可以像“在無人島上長大的光屁股的小孩,肚子餓了吃香蕉,寂寞了相抱而眠”,沒有人不為命運和時間所威懾,沒有人可以逃避成長的苦痛,所以有人選擇了死亡,“木月照舊17,直子依然21,直到永遠,”滿二十歲的直子感覺就像別人從後面推了一把,青春易逝,最美好的青春。

人,從17歲開始老去。人們無望的探求未來,我們不能相信那些成書的愚蠢的經驗,有人漠然而行,有人彷徨踟躕,可我們到底該怎樣呢?不相信那些強加於人,指手畫腳的蠢貨。不能相信政治,不相信革命。相信愛,相信和平,相信自己,相信音樂。

通篇圍繞着死亡,木月,綠子的父親,直子的姐姐,初美,直至直子,有時甚至羨慕綠子的父親那樣的人---那種不自省的,混沌幼稚的人,所有的自省者:木月、初美、直子的姐姐都在最美好的青春裏面消散了。